社區醫生服務先進事跡材料
[基層醫生先進事跡材料]社區醫生服務先進事跡材料
**,女,中共黨員,**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說到**,接觸過的人都知道她是一個熱心腸的醫生,她在贛醫一附屬院兒科工作了三十多年了,她看過的病人從叫醫生大姐到醫生奶奶,幾十年教學和臨床工作使她成為醫術過硬,醫德高尚的兒科權威,被兒科醫生先進事跡材料人們譽為**乃至全省兒科醫療和研究領域的一支傲雪紅梅。
**同志思想政治素質好,擁護中國共產黨,熱愛本質工作,把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神圣使命作為自己的天職,為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無私奉獻,在全院醫護人員中有較高的威信。她在業務上精益求精,忠于職守,愛崗敬業,,在醫療衛生工作的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績,深得病人、家屬和社會的一致好評,成為醫療衛生工作者學習的榜樣。
這位從小就受“創一等模范工作”蘇區精神薰陶長大的興國籍妹子,1979 年從**醫學院畢業走上從醫道路后,就誓言要繼承和發揚蘇區老一輩革命家的光榮傳統,把畢生的精力奉獻給醫療衛生事業。冬去春來,寒暑易節,從當年的兒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到兒科教授、主任醫生先進事跡材料
[基層醫生先進事跡材料]社區醫生服務先進事跡材料
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這么一位年輕的女醫師,她以“愛心、細心、耐心”為基本,時刻做到臨床工作規范化,技能服務優質化,基本技能靈活化,愛心活動經常化,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正是因為一
種“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信念的鼓舞下,在社區醫生這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踏實勤勉,她被評為“優秀社區責任醫生”榮譽稱號。她就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
精心呵護每一位患者
今年 40 歲的**,1997 年 6 月畢業于**醫科大學臨床醫療,2008 年 1 月起進入**社區服務中心從事社區全科醫生工作。剛踏上工作崗位時感覺到社區糖尿病、高血壓的隨訪工作很簡單,枯燥乏味,缺乏技術含量,而“全國、糖尿病、高血壓社區規范化管理”項目工作的實施,使她的態度徹底改變了。
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一段時間之后,她了解到,糖尿病、高血壓是中國最常見的慢性疾病,高血壓更是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這嚴重危害到社區居民的身心健康。**以此為契機,開展社區糖尿病、高血壓規范化管理工作。她認真學習了《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糖尿病預防知識》等,積極參加“全國高血壓社區規范化管理”培訓,并將所學到的知識,全身心投入到社區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中。
經過七年的努力工作,她成為了一名專門治療慢性病的全科醫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行按片區劃分管理,主要負責**社區、**社區、**社區、**社區等。作為責任醫生,**和她的同事們經常入戶隨訪、健康宣教。
她每年治療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 1700 多人。社區醫護人員還將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全部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檔案,并登記到隨訪管理表,做到定期隨訪,在進行隨訪時各自負起責任,完成隨訪工作。合作是指高血壓患者有問題時都要告知責任醫生,要由責任醫生解決;入戶隨訪時責任醫生和責任護士積極配合,杜絕互相推托。通過這樣的隨訪管理方式,糖尿病和高血壓的知曉率均達到了**%,控制率達到**%。
“把一方群眾服務好”,這是**樸素的從醫目標。她的手機 24 小時開通,隨時接受群眾電話咨詢。作為醫院基本醫療的業務骨干,**擔任著大量的門診工作,每天接診的病人絡繹不絕,還要參與住院病人的收治等工作。無論工作多繁重,她對待病人的愛心和責任心不變。她把每一位病人都當成自己的朋友、親人,加班加點,認真接待,細致診療,以自己的默默奉獻贏得了群眾的贊譽。
[基層醫生先進事跡材料]社區醫生服務先進事跡材料
該村山高人稀、交通不便,有村民 1***人,其中,7 歲以下兒童***人,育齡婦女***人。在這個偏遠而又貧困的深山村莊中,有一位瘦小而精干的接近花甲之年的人,他常常走家串戶,為兒童打防疫針,為孕婦做產前檢查,為產婦進行產后訪視,為村民宣傳健康教育知識……不論風雨、冰霜,在蜿蜒泥濘的山間小道上都會看到他的背影。他就是**縣洄水鎮聯溝村衛生室醫生黃花松,男,漢族,中專文化程度,現年 56 歲。
其父也是赤腳醫生,受到家庭的影響,他親眼目睹了村民忍受疾病折磨的狀況,看到人生許多的悲歡離合,看到很多老百姓因為貧窮而看不起病,許多人患病后,只能慢慢等死,他便立志長要努力學習醫術,用最便宜的藥品,最準確的診斷,最熱情的服務為村民減輕痛苦,減輕經濟負坦。他說: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人生的大舞臺上,人人都在演繹著屬于自己的>故事,精彩或平淡、亮麗或灰暗。1975 年中學畢業后,懷著美好的夢想和憧憬到安康地區衛校學習>臨床醫學班學習。畢業后,很多同學在外找到了待遇豐厚的工作,讓他一塊去,但他想到了缺醫少藥的家鄉更需要他,懷著讓村民少一些淚水,少一些委屈,少一份痛苦的信念,于是便回到了深山小村做了一名默默無聞的鄉村醫生。
從基礎做起--改善就醫環境
俗話說的好,說得好不如做的好。1979 年衛校畢業后,他將村衛生室的工作
承擔起來,為了防止用鐵針頭引起交叉感染,減少傳染病的發生,在預防接種過程中,他便給病人及兒童使用一次性針管,按進價收費。隨著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以來,為了保證給孩子們接種到有效疫苗,國家為他配置了一臺冰箱用于儲存疫苗,使接種兒童能按時接種到安全、有效的疫苗。該村衛生室房屋簡陋,面積狹小,只有 16 平方米,且藥房、診斷室、治療室都在一間房內,不符合醫療用房要求,2007 年他貸款 5 萬元重新修建了村衛生室,使村衛生室的醫療用房面積達到了 90 平方米,設立了單獨的藥房、治療室、診斷室、觀察室,增添了診斷床、產床等常用設備。有了寬敞明亮環境和常用診療設別,憑借自己精湛的診療技術,使很多患者在疾病早期就得到了診斷,婦女病和高危孕婦得到篩查,從而減輕了病人的病痛,大大降低了本村及相臨幾個村的孕產婦死亡率。
從點滴做起--抓好社會衛生工作
在社會衛生工作中,計劃免疫是頭等大事。由于山大人稀,村民居住分散,且村民對預防接種認識不夠,村民沒有主動到村衛生室打預防針的意識,加之外出務工人多,他情系著農民工子女,關注著留守兒童,于是他背上冷鏈背包挨家串戶給適齡兒童進行預防接種。并向村民宣傳預防接種的重要性,隨著時間的流逝,功夫不負有心人,慢慢的,村民們也理解了預防接種工作的重要性,認為預防接種不光是為他們自己的小孩,而是為全村兒童的健康安全負責。他憑借著堅強的毅力,懷著一顆紅火的心靈,將愛奉獻給每一位孩子,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工作 33 年以來,每年平均為***人次適齡兒童進行預防接種,其中為流動兒童接種***人次左右。兒童預防接種率達到**%,建證建卡率達到**%,無一例兒童漏卡,從未發生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在婦幼保健工作中,為了降低孕產婦死亡率,他經常到孕產婦家中做產前檢查,宣傳住院分娩的好處。由于地處偏僻,村民的思想觀念落后,很多人都認為
女人生小孩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孕婦從不到醫院進行產前檢查,更不用說到醫院分娩。為了改變這種落后觀念,他苦口婆心,一趟又一趟到孕婦家做思想工作。如孕婦王女士,得知懷孕后他就上門給她做產前檢查,宣傳產前檢查和到醫院住院分娩的好處,但王女士一直拒絕進行產前檢查,懷孕 3 個月后,王女士突然出現腹痛及陰道少量出血現象,他知道后急忙趕到王女士家,進行檢查發現是因過于勞累有流產跡象,囑咐她臥床休息、不要下地干活,并開了一些安胎、止血藥,經過休息,胎兒保住了,王女士開始接受產前檢查,也同意了到醫院住院分娩。經常他不懈的努力,很多家庭的產婦慢慢接受了產前檢查,也知道了到醫院住院分娩的好處。33 年來,他每年都要對轄區內育齡婦女開展衛生知識宣傳,共對 60余例高危孕產婦進行了篩查并及時轉診,對 500 余名孕婦進行了常規檢查及指導,對 300 余名產后婦女進行了產后訪視和指導。使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以上。33 年來,聯溝村從未死亡一例孕產婦。
從認真履行職責做起--加強健康教育宣傳
在健康教育工作中,他利用黑板報向群眾進行家庭及個人衛生、婦幼衛生保健、兒童常見病、慢性病、多發病的預防和治療、性傳播疾病及結核病、地方病等衛生知識宣傳,利用給病人就診,下鄉出診的機會,面對面為村民進行食品衛生、生活飲用水、食用碘鹽、防氟(砷)爐灶的正確使用等健康教育和指導。利用上級發放的各種宣傳單、宣傳畫對村民進行健康教育知識宣傳。在村中醒目位置及人群集中地域刷寫固定健康教育宣傳標語 6 條,并對本村群眾性聚會如婚娶、喪葬的食品衛生進行現場監督指導。通過他 30 多年的辛苦努力工作,該村村民的健康意識逐年提高,地方病、多發病逐年下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
用真情做事--用愛心為病人服務
33 年以來來,他共診治病人 5 萬余人次。在為病人治病過程中,他不開大處方、貴處方,對患者服務熱情周到,深受周圍群眾的好評。為方便群眾就醫,他的手機總是 24 小時開機,手機號碼及坐機號碼都公開張貼在村衛生室大門上。2009 年 3 月 18 日晚上 11 點左右,有位產婦因為家里窮而未能到醫院去分娩,產婦發作后由于宮縮乏力,第二產程延長,小孩生下來就沒有哭聲,沒有搶救的基本設施,他只好一邊做胸外按壓,一邊用嘴從小孩嘴里一口一口吸出羊水,成功搶救了這名小孩。
2010 年冬天,患者張某因患直腸癌,癌腫轉移至前列腺引起小便不通,經常半夜三更因尿不出來而疼痛,冬天天氣冷又沒有車,從村衛生室到張某家需步行1 小時山路才能到達。每次疼痛導尿,都是隨喊隨到,從來沒因為天氣冷或者因天黑路不好走而不去給病人導尿。村民倪老漢,兒子、兒媳婦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她和 80 歲的老娘,2010 年夏天的一個午夜,雨下的特別大,倪老漢突然腹痛腹瀉,在廁所沒有力氣站起來,打電話找到已經勞累一天入睡的他,請他上門去給看看,他當時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帶上急救藥品,打著手電筒頂著大雨走了十幾里山路,到了之后診斷為急性腸炎,于是把液體輸上,一直觀察到病人病情有所好轉才回家,等他出門時,天已經大亮了。像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
在農村衛生室中病人經常是賒賬,有時一連幾年都收不回藥費,但他從不因為病人沒有錢而延誤病人的治療。遇到很多危重疾病處理不了時,而病人家屬又拿不出來錢,他總是先借錢讓其檢查治療,雖然村衛生室經濟效益不好,但他在進藥過程中從不因為貪便宜而非正規渠道進藥,而是一直堅持從正規渠道購藥,遇到藥品有霉變過期的他都一律銷毀,讓老百姓用上放心藥。
隨著新農合政策的有序實施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藥品零差率政策的執行,老百姓因為家里太窮而付不起藥費的時代已經結束。在診療疾病中,他嚴格遵守診
療技術規范。所以從醫 33 年來,從未發生過一起醫療事故、一起醫療糾紛。
自 2007 年新農合惠民政策開展以來,他積極向每位村民宣傳新農合政策, 隨著門診統籌報銷啟動以后,為方便農民就醫,6 年來,共為 1000 余名參合患者報銷了門診統籌費用,并按要求對報銷病人的費用進行公示。
學會關愛,是做醫生的第一步。他是一個善良、忠厚的老實人,從他的身上,體現了當代村醫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敬業精神,體現了不計報酬和個人得失的奉獻精神。同時,更顯現了他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信念。他用真情、用愛心為村民提供醫療保健服務,深受當地老百姓的歡迎和愛戴。也多次受到當地政府及衛生主管部門的好評,他常說,成績和經歷只能說明過去,關鍵在于如何開創未來。如今,他日夜忙碌著,為確保村民的身心健康,他用愛心傳遞著真情,用關愛奉獻著青春,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
后記:自 2009 年啟動實施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五項重點工作以來,**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結合 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總體要求,按照規范村級,提升鎮級,建強縣級的思路,各項工作得到了全面推動和落實,全縣醫療衛生綜合服務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推薦訪問: 先進事跡材料 醫生 服務上一篇:黨員致富帶頭人事跡材料
下一篇:包容國旗下講話稿:談包容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