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體:漢語詞匯得體:護理品牌,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中國故事心得體會怎么寫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中國故事心得體會怎么寫3篇
第1篇: 中國故事心得體會怎么寫
心得體會怎么寫
所謂心得,是指工作或學習中的體驗和領悟到的東西,亦可以稱作心得體會。“心得體會”是一種日常應用文體,屬于議論文的范疇。一般篇幅可長可短,結構比較簡單。話雖如此,但是還是有不少朋友不知道怎么寫心得,那么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到底怎么寫學習心得吧。
寫作步驟
1標題:學習心得的標題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寫“學習某某的心得體會”或者是“關于某某的心得體會”,如果文章的內容比較豐富,篇幅較長,同樣可以采用雙行標題的形式,把心得濃縮為最精華的一句話作為大標題,小標題就是像第一種形式一樣了。
2楔子:所謂楔子,也就是文章的開頭,起到引起正文的作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寫不同的開頭,例如你寫的是學習英語的心得體會,開篇可以談談英語學起來怎么難呀,但是找到了方法學習起來也就不是那么費勁之類的話語,當然還需要根據自己的具體內容來展開,不過不管是什么樣的開頭,都要和后文連貫,不能一開始寫就沒有了下文。
3正文:說白了也就是介紹你的學習辦法,例如你寫的是學習英語的心得體會,就把自己學習英語的辦法介紹出來,寫其他科目的同理,最好使用“首先”,“其次”,“再次”把你想要表述的學習方法根據先后順序寫出來,調理清楚便于閱讀。
4總結:最后就是總結性的話語了,我們可以把正文中講述的學習方法在進行概括總結一下作為結尾,同時也可以對某個學科的學習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亦或者是一些鼓勵性的話語,例如只要掌握了方法都能學好之類的。
寫心得的注意事項
避免同總結混淆: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而心得強調的是工作或者學習中的體驗和領悟,兩者的重點不一樣,因此書寫心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實事求是:心得體會貴在真實,在書寫心得時候時候不虛夸,不作假,不無病呻吟,把自己在學習或者工作中的真實感受反映出來即可,我們不需要故作謙虛,故作高深,更不能虛假浮夸,捏造事實。
語言簡潔:書寫心得體會的時候盡量使用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敘述和議論,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以適當地使用一些描寫、抒情及各種修辭手法,用來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當然簡單的修飾即可,不要本末倒置。
第2篇: 中國故事心得體會怎么寫
心得體會怎么寫
心得體會怎么寫
1、什么是“心得體會"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后,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后感”。
在參與社會生活與社會實踐中,人們往往會產生有關某項工作的許多感受和體會,這些感受和體會不一定經過嚴密的分析和思考,可能只是對這項工作的感性認識和簡單的理論分析。用文字的形式把這些心得表達出來,就是“心得體會”。“心得體會”是一種日常應用文體,屬于議論文的范疇。一般篇幅可長可短,結構比較簡單。2、心得體會怎么寫?心得體會的寫法心得體會的基本格式大致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I、標題心得體會的標題可以采用以下幾種形式:在XX活動(或XX工作)中的心得體會關于XX活動(或XX工作)心得體會(或心得)
心得體會
如果文章的內容比較豐富,篇幅較長,也可以采用雙行標題的形式,大標題用一句精練的語言總結自己的主要心得,小標題是“在XX活動(或X X工作)中的心得體會”,例如:從小處著眼,推陳出新?????????????? ——參加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的心得?II、正文? 這是心得體會的中心部分? (1)開頭??? 簡述所參加的工作(或活動)的基本情況,包括參加活動的原因、時間、地點、所從事的具體工作的過程及結果。(2)主體??? 由于心得體會比較多地傾向于華考范文網在文章標題下署名,寫作日期放在文章最后。3、寫作心得體會應注意的問題(1)避免混同心得體會和總結的界限。一般來說,總結是單位或個人在一項工作、一個題結束以后對該工作、該問題所做的全面回顧、分析和研究,力求在一項工作結束后找出有關該工作的經驗教訓,引出規律性的認識,用以指導今后的工作,它注重認識的客觀性、全面性、系統性和深刻性。在表現手法上,在簡單敘述事實的基礎上較多的采用分析、推理、議論的方式,注重語言的嚴謹和簡潔。心得體會相對來說比較注重在工作、學習、生活以及其他各個方面的主觀認識和感受,往往緊抓一兩點,充分調動和運用敘述、描寫、議論和說明甚至抒情的表達方式,在敘述工作經歷的同時,著重介紹自己在工作中的體會和感受。它追求感受的生動性和獨特性,而不追求其是否全面和嚴謹,甚至在有些情況下,可以‘‘只論一點,不計其余’’。(2)實事求是,不虛夸,不作假,不無病呻吟。心得體會應是在實際工作和活動中真實感受的反映,不能扭捏作態,故作高深,更不能虛假浮夸,造成內容的失實。(3)語言簡潔,生動。心得體會在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敘述、議論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地采用描寫、抒情及各種修辭手法,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1、是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系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果。必須先“讀”而后“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后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2、是要準確選擇感受點
寫讀后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讀出所讀書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開來寫的基礎、中心和出發點。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蒙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鉆;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一篇讀后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3、要寫得有真情實感 不要矯揉造作地拼湊感受,要避免公式化。上半篇介紹文章內容,下半篇對照自己聯系實際來個自我批評,最后再來寫上幾句空洞的保證。我們要開放思路,在真正理解原文閃耀的思想火花和藝術力量中真切的感受會驟然產生。
4、寫獨特新鮮的感受 檢查式的讀后感不可取,要盡力寫出有新意的見解來感染讀者。例如王安石《讀孟嘗君傳》該文一反常人論調,說孟嘗君只是好做雞鳴狗盜之徒的首領,所以真正有治國之才的士一個也沒得到。全文不到一百字,卻被譽為駁論文的“千秋絕調”。
(四) 讀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并為后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采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后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于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后脫節。 以上四點是寫讀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于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第3篇: 中國故事心得體會怎么寫
心得體會怎么寫
所謂心得,是指工作或學習中的體驗和領悟到的東西,亦可以稱作心得體會。“心得體會”是一種日常應用文體,屬于議論文的范疇。一般篇幅可長可短,結構比較簡單。話雖如此,但是還是有不少朋友不知道怎么寫心得,那么就跟本人一起來看看到底怎么寫學習心得吧。
寫作步驟
1標題:學習心得的標題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寫“學習某某的心得體會”或者是“關于某某的心得體會”,如果文章的內容比較豐富,篇幅較長,同樣可以采用雙行標題的形式,把心得濃縮為最精華的一句話作為大標題,小標題就是像第一種形式一樣了。
2楔子:所謂楔子,也就是文章的開頭,起到引起正文的作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寫不同的開頭,例如你寫的是學習英語的心得體會,開篇可以談談英語學起來怎么難呀,但是找到了方法學習起來也就不是那么費勁之類的話語,當然還需要根據自己的具體內容來展開,不過不管是什么樣的開頭,都要和后文連貫,不能一開始寫就沒有了下文。
3正文:說白了也就是介紹你的學習辦法,例如你寫的是學習英語的心得體會,就把自己學習英語的辦法介紹出來,寫其他科目的同理,最好使用“首先”,”其次”,“再次”把你想要表述的學習方法根據先后順序寫出來,調理清楚便于閱讀。
4總結:最后就是總結性的話語了,我們可以把正文中講述的學習方法在進行概括總結一下作為結尾,同時也可以對某個學科的學習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亦或者是一些鼓勵性的話語,例如只要掌握了方法都能學好之類的。
寫心得的注意事項
避免同總結混淆: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
評價的書面材料。而心得強調的是工作或者學習中的體驗和領悟,兩者的重點不一樣,因此書寫心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實事求是:心得體會貴在真實,在書寫心得時候時候不虛夸,不作假,不無病呻吟,把自己在學習或者工作中的真實
感受反映出來即可,我們不需要故作謙虛,故作高深,更不能虛假浮夸,捏造事實。
語言簡潔:書寫心得體會的時候盡量使用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敘述和議論,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以適當地使用一些描寫、抒情及各種修辭手法,用來增強
文章的感染力,當然簡單的修飾即可,不要本末倒置。
.下列溫度最接近23℃的是.人體的正常體溫.北方冬季的平均氣溫.讓人感覺溫暖、舒適的房間溫度.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當溫度發生變化時,物質的狀態通常會發生變化。下列現象中物態變化判斷正確的是.初秋的早晨,草葉上出現的晶瑩剔透的露珠屬于固態變為液態現象.曬在太陽下的濕衣服變干是氣態變為液態現象.擦在皮膚上的酒精很快變干是液態變為氣態現象.初冬樹上的霜是液態變為固態現象.下面是四位
同學用溫度計測水溫的實驗操作過程,其中正確的是4.在測量水的溫度時,甲、乙、丙三位同學按如圖所示方法讀數,正確的是__乙__,水的溫度是__42__℃,溫度計的
工作原理是利用液體的__熱脹冷縮__。.攝氏溫度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A.120℃B.100℃C.90℃D.80℃6.下列溫度值最接近實際的是.健康成年人的體溫是39℃.讓人感覺溫暖而舒適的室內溫度是25.洗澡時淋浴
的適宜水溫是60℃第一節物態變化與溫度.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鹽水的凝固點是0℃.下面分別表示幾位同學在練習用溫度計測液體的溫度實驗中的做法,正確的是8.如圖所示的溫度計,關于它的說法正確的是.該溫度計是根據固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該溫度計測量物體溫度時,可以離開被測物體讀數.該溫度計的量程是20℃~100℃.該溫度計此時的示數約為21℃9.如圖所示是實驗室常用溫度計,關于它的說法正確的是.該溫度計的示數為39℃.該溫度計的分度值是0.1℃.常用溫度計是根據固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該溫度計測量物體溫度時,可以離開被測物體讀數10.物質通常有三種狀態:__固態、液__態和__氣__態。在個標準大氣壓下5℃的酒精、氫氣、鐵三種物質中,有固定的體積和形狀的是__鐵__,既沒有固定的體積又沒有固定的形狀的是__氫氣__。11.把①糖、②醋、③白霧、④碗、⑤勺子、⑥味精、
⑦水蒸氣、⑧二氧化碳、⑨干冰按物質的狀態進行分類:屬于氣態的是__⑦⑧__;屬于液態的是__②③__;屬于固態的是__①④⑤⑥⑨__。均填序號12.氣象學里的平均氣溫是一日當中的時、時、14時、20時這四個時刻氣溫的平均值,若某地某日這四個時刻的氣溫如圖所示,則此地的最高氣溫是__5℃__,最低氣溫是-2℃__,一天的溫差為_7℃__,平均氣溫是__1.25℃。13.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氣溫是-10℃,那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冰的上表面為-10℃,下表面是℃.整個冰層的溫度都是-10℃.整個冰層的溫度都是℃--.冰層下表面的溫度是-10℃14.科學家發明了一種世界上最小的溫度計碳納米管溫度計。研究人員在長約10米,直徑10米的碳納米管中充入液態的金屬鎵,當溫度升高時,管中的金屬鎵會膨脹,通過電子顯微鏡就可讀出溫度值。其測量范圍為18℃~490℃,且精確度高,可用于檢查電子線路
是否異常毛細血管的溫度等許多方面。根據以上信息,你認為下列推測錯誤的是A.碳納米管的體積在18℃~490℃之間隨溫度變化很小,可忽略不計.金屬鎵的熔點很低,沸點很高.金屬鎵的體積在18℃~490℃之間隨溫度變化很小,可忽略不計.金屬鎵的體積在18℃~490℃之間隨溫度變化比較均勻15如圖所示,甲是體溫計,乙是實驗室用溫度計,它們都是利用液體__熱脹冷縮__的性質制成的。可用來測沸水溫度的是__乙__;沒有甩過的體溫計的讀數是38℃,用兩支這樣的體溫計給兩個病人測體溫,如果病人的體溫分別是37.℃和38.6℃,則這兩支體溫計的讀數將分別是__38__℃和__38.6__℃。16.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的示意圖。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不漏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1這個溫度計是根據__氣體__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的。(2將此裝置放在室內,溫度升高時液柱向__左__(選填左或右移動。(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處的刻度應標__0__℃。(4該溫度計測量溫度時__
會__(選填會或不會”受到大氣壓的影響17.有一只刻度均勻,但實際測量不準確的溫度計,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數是4℃;把它放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示數是94℃。把它放在某種液體中時,示數是22℃,則該液體的實際溫度是__20℃__,當把該溫度計放入實際溫度為40℃的溫水中時,溫度計的示數為___40℃__。第四節地球上的水循.水是生命的乳汁、經濟的命脈,是自然界奉獻給人類的寶貴資源。下列關于地球上的水循環和水資源,認知正確的是A.水循環的過程伴隨著水的物態變化過程.水循環按照固態→液態→氣態的固定順序循環進行.地球上的淡水大約占地球總水量的3%,淡水資源豐富.大量開采地下水,對
環境不會造成損害,可以解決部分地區飲水問題.霜、露、霧、冰、“白氣”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霜、霧、白氣.霜、露、白氣.露、霧、白氣.露、霧、冰.冬天晾在室外的濕衣服里的水會結成冰,但是冰凍的濕衣服也能晾干,
這是因為衣服上的冰升華成水蒸氣了__。.有下列物態變化:①灑在地上的水慢慢變干的過程;②放入衣箱中的樟腦球變小的過程;③冬天室內的水蒸氣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過程;④出爐的鋼水變成鋼錠的過程。其中屬于凝華的是__③__,屬于吸熱過程的是__①②__填寫序號。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爭論自己的出生由來,誰也不認同誰。下列她們的說法中,你認為正確的是A.雨說:我是水汽化而來.露說:我是水蒸氣凝華而來.冰說:我是水凝固而來.雪說:我是水升華而來6.對下列現象的成因解釋正確的是.早春,河中的冰逐漸消融——汽化.盛夏,剝開包裝紙后冰棒會冒“白氣”——熔化.深秋,清晨的霧在太陽出來后散去——液化.嚴冬,堆起的雪人逐漸變小——升華7.下列有關物態變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蒸發和沸騰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燒水時在壺口上方看到的白氣是水蒸氣.衣柜里的樟腦丸逐漸減少是汽化現象.霜的形
成是凝華現象,放出熱量8.以下常見的物態變化實例中,放熱的是.春天,冰雪消融.夏天,積水干涸.秋天,草木上出現了霜.冬天,冰凍的衣服變干9.下列有關物態變化的判斷,正確的是.擦在皮膚上的酒精很快變干,是升華現象,需要吸熱.夏天會看到冰棒周圍冒白氣,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現小露珠,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寒冷的冬天室外飄起了雪花,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10.關于自然界的水循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水蒸氣在高空遇冷吸熱液化成小水珠.冰山上的積雪只能先熔化,再蒸發成水蒸氣升騰至空中.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熱蒸發成水蒸氣升騰至空中.積雪放熱熔化成水歸入大海11.英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紙張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升華__填物態變化名稱為高溫碳蒸氣,字跡消失;經過特殊冷卻裝置,高溫碳蒸氣又直接__凝華__成碳粉。這樣,廢紙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節約
資源并保護環境。12.夏天,從冰箱中取出飲料瓶,可觀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這個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液化__;南極地區年平均氣溫是-25℃,降水量很小,但這里的空氣卻很濕潤,這是由于冰發生了升華現象,升華過程需要__吸熱__選填吸熱或放熱。13.隨著科技的發展,過去呼風喚雨的神話已成為現實。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飛機在空中噴灑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氣中迅速吸熱__升華__,使周圍空氣溫度急劇下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__凝華__成小冰粒,冰粒逐漸變大而下落,下落過程中遇到暖氣流就__熔化_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填物態變化名稱14.農諺說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蘊含的道理是:氣溫低的時候水蒸氣會凝華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過程中需要__吸__熱。15.陽光照射下,海洋、陸地上的水會不斷地__汽化成水蒸氣;夜間氣溫降低時,水蒸氣會__液化__成小水珠,附著在空氣中的浮塵上,形成了霧。冬天,夜晚氣溫如迅速降到℃以下,
你家窗戶的玻璃上會形成一層冰花,這是水蒸氣__凝華__而成的,這層冰花在你家窗戶玻璃的__內側__(選填外側或內側。16.某同學在探究物態變化的實驗中,在試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緊蓋子放入熱水中,觀察到試管中固態碘逐漸消失,變為紫色的碘蒸氣并充滿試管。(1此過程固態碘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升華_(填物態變化名稱。(2在上述實驗中,小明同學猜想:固態碘是先變成液體,再變成氣體,因為速度太快,液態碘出現的時間太短,因而沒有觀察到。為驗證猜想,他查詢了一些小資料:碘的熔點是113.5℃;碘的沸點是184.4℃;水的沸點是100℃。請你根據上述資料分析
說明小明的猜想是錯誤的原因:__熱水溫度低于碘的熔點,碘不可能熔化__。(3為了進一步探究此類現象,小明在試管中放入適量溫水,然后放入一小塊干冰固態二氧化碳,此時觀察到水中有大量氣泡產生,同時水面上有大量白霧。水中大量的氣泡是由__干冰升華吸熱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霧是由__水蒸氣遇冷液化__形成的17.有霜的季
節,農作物常被凍壞,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遭到霜凍。實際上,農作物不是因為霜而受凍的,℃以下的低氣溫才是真正的兇手。當空氣干燥時,即使溫度降低到-20℃~-10℃,也不會出現霜,但此時農作物早就被凍壞了,農民們稱這種情況為“黑霜”。(1霜是由__水蒸氣__直接變為小冰晶形成的,對應的物態變化名稱是__凝華__。(2請根據短文,對霜形成的條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條件是__空氣濕潤__和__氣溫在0℃以下__。(3某同學為驗證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實驗:從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塊,放在不銹鋼杯子里,一段時間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現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認為該實驗能否驗證上述猜想,請簡要陳述理由第三節汽化和液.下列措施中,能使蒸發加快的是A.給播種后的農田覆蓋地膜.把新鮮的蔬菜裝入保鮮袋中.把盛有酒精的瓶口蓋嚴.給濕頭發吹熱風.下列哪一種現象屬于液化?A.鋼水澆鑄成火車輪.倒在地上的水一會兒變干了.清晨,草的葉子上有露水凝結.用久了的燈泡的鎢絲比新時.如圖是對一定質量的水持續加熱過程中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水的沸點是__98__℃;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不斷__吸熱__選填“吸熱”或“放熱”,其溫度__保持不變。第題圖題圖.如圖是草葉上出現的露珠,露珠的形成是__液化__現象,形成的過程中需要__放__(選填“吸”或“放”熱。.張家界景區雨后云霧繚繞,猶如仙境。關于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霧是水蒸氣.霧是山中冒出來的煙.霧是水蒸氣凝固形成的.霧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6.人游泳上岸以后,風一吹感覺身上很涼。這是因為(CA.水中的溫度比岸上的氣溫高.人的皮膚產生的錯覺.人身上的水分蒸發,要從人體吸熱.風把身上的熱量帶走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春天,早晨經常出現大霧,是汽化現象.夏天,從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過一會兒表面出現水珠,是液化現象.深秋,枯草上出現的霜,是凝固現象.冬天,窗玻璃上會出現冰花,是汽化現象8.如圖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時,兩組同學分別安裝的實驗裝置,圖丙是他們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水的溫度跟時間的關系圖像。根據有關信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A.圖線對應的是乙實驗中的數據.圖線對應的是甲實驗中的數據.水的沸點跟水的多少無關.到100℃時溫度不再上升是因為水不再吸熱9.夏天,人們常吃雪糕解暑,剝開雪糕包裝紙時,雪糕周圍冒“白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吃雪糕解暑,是因為雪糕熔化時要放熱.吃雪糕解暑,是因為雪糕汽化時要放熱.雪糕周圍冒“白氣”是液化現象.雪糕周圍冒“白氣”是汽化現象10.下列關于水沸騰的實驗說法正確的是B.水沸騰時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水的沸點隨氣壓的降低而降低.水沸騰的現象只發生在液體的表面.水沸騰后繼續加熱,水的溫度會不斷升高11.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進適當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拉
推薦訪問:
心得體會
中國
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