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降,是指飛行高度不斷降低的飛行狀態。噴氣運輸機的下降,指從巡航終點高度到進近起始高度的下降過程。常用方式有:高速下降(應急下降)、低速下降(正常的經濟下降)和穿越顛簸氣流下降。每種下降方式都有相應的下降速度和馬赫數,先按規定的馬赫數下降,而,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0年gdp能耗下降多少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2020年gdp能耗下降多少3篇
紹興兆山建材萬元產值能耗下降30%
發布時間: 2010-08-29 14:09:47? ?紹興網
8月24日上午,在紹興市兆山建材有限公司,150畝面積的廠區內,四處靜悄悄的,看不到幾個人。
“從8月中旬開始,我們已經限電停產,每天早、中、晚有3個時間段是停產的。”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祝張法說。
據了解,作為我市第一家獲得“浙江省綠色企業”稱號的水泥生產企業,兆山建材今年萬元產值能耗下降了30%,在節能減排行動中走在了行業前列。
余熱發電變廢為寶
走進廠區,隔著一片綠化帶,有一座刷成淺綠色的房子,這是一個160多平方米的水泥生產線余熱電站控制中心。兩名工人在控制中心內正盯著電腦屏幕,兆山水泥廠電氣主接線圖一目了然。
2009年3月建成投產的余熱電站,如今每天能發電63000~65000kwh,2009年發電1381萬kwh,節約標煤56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200噸。“現在,企業生產接近三分之一的電是自發自用的。”
余熱發電項目是對水泥生產線窯尾、窯頭排放的廢氣進行再利用,兆山水泥采用的第二代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每生產1噸熟料產生的高溫廢氣可發電45度,而國內一般采用的第一代技術發電為35度左右,兆山水泥余熱發電利用率在全國同行中排名第一,經循環發電后的高溫廢氣溫度從原來的320~370℃之間下降到80~120℃之間,大大減少了對周圍環境的熱污染和資源浪費。
“這是一項變廢為寶的節能環保技術,而且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祝張法說,投資2380萬元的余熱電站,如今每年能帶來直接經濟效益800~1000萬元,“兩年多就能收回成本了”。
灰色向綠色的蛻變
提起水泥廠,人們最先想到的是漫天灰塵,但是在兆山建材,記者看到的卻是一片整潔綠色的景象。
在工廠旁邊,是一排農家的房子。門窗敞開著,不用擔心會有煙霧粉塵進屋。“這家水泥廠環境蠻好的”,一位農民告訴記者。
“以前廠區里是灰塵滿天飛的,都要戴口罩、防塵帽上班,現在環境很好的。”兆山建材老職工方勝男說,2000年他在這邊上班,下班的時候身上臉上都是灰塵,而且口罩戴久了感覺很憋氣的。2003年公司進行技術改造,基本是自動化操作,現在上班都在空調房,下班了身上還是很干凈。“工作環境改善了,對我們員工來說各方面都好,對身體好,上班的心情也很愉悅。”
祝張法告訴記者,如果了解新型干法水泥這一現代水泥工藝就會知道,水泥企業是吸收消納各種廢料、垃圾的排頭兵。
據介紹,在兆山建材,生產原料中有30%是工業廢料,每年綜合利用各類工業廢渣30萬噸。從2003年開始他們累計投入1300多萬元,裝備環保設備,治理廢氣、廢水、固體廢物、噪聲等。據介紹,到今年年底,他們還將投入150萬元,用于增加布袋收塵器。
節能減排是一項雙贏的事業
6月以來,浙江省多次下發對高能耗、高排放企業控制用電的緊急通知,且“限電令”一道嚴于一道,企業經歷著嚴峻的限電之痛。據了解,今年是“十一五”節能減排計劃的收官之年,但目前來說,要完成既定目標,形勢仍非常嚴峻。
水泥生產高峰期是9~12月,而今年的限電要求是持續到完成節能減排的目標為止,也就是說限電起碼要到11月份。祝張法認為,“沖擊很大,但是節能減排是一項雙贏的事業”。
2005年,公司投入58萬元更換窯主減速機等部件,年節約原煤4800余噸,這一技改項目為公司的節能降耗工作開了個好頭,使公司嘗到了甜頭。而余熱發電的效果更直接,在這次限電中,相較于其他企業,兆山建材的損失減少了近三分之二。
“從戰略的眼光看,節能減排會促使水泥企業不斷推進技術改進,增強核心競爭力。一個污染嚴重能耗高的企業目前看來,將很難生存。”
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土地供應量下降 ——解讀《關于落實“十三五”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目標的指導意見》
韋玲
【期刊名稱】南方國土資源
【年(卷),期】2016(000)011
【總頁數】2
近日,國土資源部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了《關于落實“十三五”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目標的指導意見》(國土資發〔2016〕120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明確廣西“十三五”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以下簡稱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目標是20%。隨后,一些網站和自媒體解讀稱,這意味著廣西未來5年土地供應量將“大降20%”并推高房價。對此,廣西國土資源廳表示,這是對《指導意見》的誤讀,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并不代表土地供應量下降,不會對未來全區土地供應量產生大的影響,也不會影響地價上漲并推高房價。
一、《指導意見》出臺的背景以及內容
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之策,是新型城鎮化的戰略選擇。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堅持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實行能源和水資源、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要求,“十三五”時期,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20%。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國土資源部2016年發布實施的《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要實現“建設用地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降低20%,存量建設用地挖潛力度進一步加大,用地控制標準體系健全,節地技術不斷推廣應用。”按照上述任務要求,國土資源部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全面總結“十二五”節約集約用地工作、科學分析“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土地資源利用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包括正文和附表兩部分。正文部分包括落實“十三五”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目標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方面內容。附表部分是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十三五”時期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目標的分解任務表。
,2000年
GDP增速下降的原因及對策
林毅夫
2000-08-30
對中國來說,維持比較高的增長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每年中國政府需要為城市創造8百萬個新的工作機會,沒有高的增長速度,這一目標很難實現。而且高速度使得補償改革中的失利者更加可能,從而減少了改革的阻力。另外低的增長速度可能會引發政治斗爭。由于這些原因,國家領導人對增長速度向來十分重視。
這一次增長速度的下降和通貨緊縮相聯系,因此引起了對通貨緊縮的高度重視。中國政府從98年起就采取了多種辦法來刺激需求,希望能走出通貨緊縮。那么是什么引起了通貨緊縮呢?是因為供給大于需求即過度供給,而中國這種過度供給是由于90年代初的過度投資造成的。1981至1985年,固定投資年平均增長率為19.5%,1986至1990為16.5%。而1991至1995年,這一增長率猛增,達到了年平均36.9%。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相對于全國居民平均消費水平而言的超前系數來看,在1990前由于短缺經濟,這一系數變化平緩,值也較小,但在91,92年后,這個值迅速提高。再從代表生產能力的固定資產凈值的增長來看,在90年以前,它的增長率與消費的增長率還比較匹配,而91、92年后,固定資產凈值的形成就開始迅速增長并超過了消費的增長。另外從產品來看,到95年,許多重要產品的生產能力利用率都在50%左右,例如彩色電視為46%,洗衣機為43%,空調為34%,而這種低利用率是過度投資的結果。
由于是生產能力過剩引起的通貨緊縮,許多傳統的政策手段可能就會失去有效性。例如,政府已采取了許多辦法來刺激需求,貨幣政策方面增加貨款供給,并從96年開始連續七次降息,到99年6月,一年期貸款利率只剩5.85%,僅為96年的一半,一年期存款利率只有2.5%,但是實際效果并不顯著,主要原因就在于:在生產能力普遍過剩的情況下,企業沒有好的投資機會,利率再低,企業也不敢貸款;同時企業開工不足,利潤下降甚至可能破產,職工面臨失業的危險,導致永久性收入預期下降,消費需求下降,同時向市場經濟轉變的許多改革措施使居民增加儲蓄傾向。政府刺激需求的另一種方法是財政政策,擴大政府財政支出以直接形成社會需求,中國政府在98年發行了1000億人民幣特別國債支持基礎建設,99年發1100億,今年已發行1千億,還要再發行500億,但是效果也不明顯,主要是因為盡管這些國債相對于中央政府財政收入的20%-25%,但它只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3%。
解決通貨緊縮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時間,即通過時間來消耗過剩生產能力,并淘汰無競爭力的企業,但是如前面所說的,如果沒有一個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整個社會將難以承受。第二種是設法找到或創造出一個巨大的社會需求來消耗掉過剩的生產能力。由于中國還處在轉型階段,還存在許多結構性的阻礙使得一些潛在需求難以實現,因此應努力消除消費和投資的結構性障礙以增加社會總需求。一個很重要的潛在消費需求是農村的消費需求。中國有70%的人口在農村地區,有2.3億家庭在農村,但由于基礎設施的限制,還有一個很大的具有購買力的消費需求沒有辦法實現。以耐用消費品為例,98年農村每百戶居民彩電、冰箱,洗衣機三大件的擁有量分別為32.6,9.3,22.8,而城鎮居民擁有量為105.4,76.1,90.6,而城鄉收入差距不到3倍。如果以相同收入作比較,農村居民98年收入約相當于城鎮居民91年收入,而98年的價格還不及91年價格的一半,但在91年城鎮居民的家電擁有量已有彩電68.4,電冰箱48.7,洗衣機80.6,而。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農村確定存在著沒有實現的潛在購買能力。但是農村的電網老舊,電壓不穩,而且電價高昂,一般是城鎮消費的3倍,5倍甚至10倍,許多農村地區收不到信號,有近一半的農村還沒有自來水,這大大限制了農村對彩電,冰箱,洗衣機的需求。因此如果政府能夠對農村地區投資,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對刺激需求會產生很大的杠桿效應,而且具有投資少,工期短,見效快,經濟和社會效益好的特點。在投資方面,國內還存在許多對私人投資者的進入限制,消除這些限制有利于鼓勵私人投資的增加。
一個有趣的現象:通常通貨緊縮伴隨著很低的增長率,而中國在有通貨緊縮的同時還有較高的增長率,98年GDP增長率有7%。我們的解釋是:通常的通貨緊縮都是由需求的波動的引起的,比如因泡沫的破裂導致了消費的減少,或者因信貸緊縮導致了投資的減少,但中國這次的通貨緊縮是由供給的波動即過渡投資引起的,而消費需求增長還正常,總投資需求也還在以較高的速度增長(非政府投資和政府投資),因此出現了物價水平的不斷下降和GDP的較高速的增長并存的現象。
其余五個挑戰是結構性問題,而其中前四個問題的根源都在國有企業。為了維持國有企業的生存,利率不能市場化,而且銀行的貸款70%以上貸給了國有企業,國企的經營不善又造成了大量呆壞帳。低利率和其它一些產品的低價格引起了大量腐敗行為,同時也是導致地區差異的重要原因,因為中西部的比較優勢在初級農礦產品,而恰恰主要是農礦產品的價格被人為的壓低,這樣就相當于中西部在補貼東部。因此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必須解決國企的問題。
國有企業的改革從79年開始至今,從放權讓利,到利改稅,到撥改貸,到股份制,到最近的債轉股,仍然收效甚微。改革的失敗是因為沒有抓住國企問題的根源。國企問題的根源在于由政策性負擔造成的預算軟約束,因為政策性負擔會引起政策性虧損,又由于信息不對稱,國家無法區分政策性虧損和經營虧損,所以只好承擔責任,繼續通過宏觀政策的扭曲,通過補貼、優惠等給國企以保護,結果導致企業的預算軟約束。這種政策性負擔又分社會性負擔和戰略性負擔。前者指冗員,養老和其他各種福利,而戰略性負擔指企業被指示生產一些沒有比較優勢的產品,產品缺乏市場,沒有競爭力,它導致企業自生能力差。
如果國企改革不解除政策性負擔,創建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其他任何形式的改革都不能解決國企的根本問題。對于社會性負擔,我們可以通過下崗以及社會保障體系解決,而對于戰略性負擔,我們須將企業分類, 一類是那些仍具有戰略重要性的企業,國家可以用財政撥款給予補貼。一類是產品沒有市場,沒有潛力的企業。這類企業就應允許鼓勵其轉產。還有一類是那些產品有較大市場份額,效益比較好的國企,應鼓勵其通過合資或海外上市利用更多的海外資金。
對于當前討論很多的“債轉股是否是一次免費的午餐”的問題,我們應該認識到,債轉股本身不能消除國企政策性負擔,但是債轉股可以為消除政策性負擔提供一段較為寬松的軟時間約束,因為債務融資方式對企業施加的支付清償的時間約束要硬于股份融資。因此必須在債轉股的同時,剝離國有企業的政策性負擔,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債轉股的作用。(完)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