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鎮綜合交通體系規劃行動計劃 (2019-2033 年)
為全面合理規劃布局我鎮綜合交通系統,更好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助力清溪鎮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城市品質提升,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目標原則 規劃立足當下,著眼未來,以現狀存在問題和未來發展需求為導向,從實際出發,剖析問題,個個擊破。在落實好上位規劃的基礎上,為清溪鎮謀劃交通發展新思路。
二、行動策略 (一)以軌道交通為載體,推進莞深惠交通一體化 加快推動軌道交通建設,積極與周邊城市軌道對接,形成以軌道交通為骨干的城市綜合客運體系,破除行政壁壘,強化鎮域與東莞市中心以及周邊城市客運聯系,促進清溪鎮人才、資源、信息流動。
(二)以區域交通一體化為契機,優化道路交通網絡 融入區域交通一體化格局,加強與深圳、惠州、東莞主城聯系,特別是與深圳實現快速對接。加強與龍崗中心區、坪地國際低碳城以及塘廈、鳳崗、樟木頭等周邊路網銜接。結合干道路網,依地就勢,圍繞鎮界基本呈輻射環形,規整
內部道路布局。加密次支路網,增強生活、生產、自然景觀等組團間的聯通性。
(三)以“公交+慢行”出行模式為引導,構筑高品質公交社區 加快推進清溪跨市、跨鎮軌道交通聯系,加強與東莞市區、深圳市及周邊鎮界的公交建設。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干、常規公交為主體、輔助公交為補充的多模式、多層次、高效率的公共交通體系。同時,做好與東莞市新型公交規劃的對接,提高清溪公交服務水平,依托公交打造高品質公交都市。推動自行車道、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完善公交最后 1 公里有效接駁;依托山水自然基底,打造連山通水休閑慢行網絡;結合商業街區次支路網,規劃休閑步行道路;通過精細化設計,優化現有道路慢行連續性、完整性、安全性。
(四)以“三分離”措施為原則,完善內部綜合交通體系 做好內部路網和對外聯系道路的有效銜接;根據城市空間結構和用地布局,結合商業街區、居住區、產業區、生態保育區等不同環境,打造疏密有致、級配合理的差異化路網體系。內外分離:識別交通構成,分離過境交通和內部交通;客貨分離:結合產業和物流設施布局,劃定貨運通道,實現客貨分離;機非分離:優化道路斷面設計,保障道路慢行空間,實現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交通分離。
(五)以“動靜結合”思路為要求,優化靜態交通體系 建立以配建停車場為主、路外公共停車場為輔、路內停車場為補充的停車系統;形成布局合理、比例適當、使用方便,與動態交通協調的停車設施和管理體系。根據居住地、工作地、社會公共停車等不同特征的停車需求,考慮城市建設用地瓶頸和制約,在保障城市停車用地的基礎上,推進立體停車庫、地下停車場等集約型停車設施建設,滿足不同類型的社會停車需求。
(六)以“供需平衡”原則為指導,加強綜合交通組織管理 加強宏觀的交通組織優化和微觀的道路交通組織,優化交叉口渠化、路段交通組織、信號配時。在有限的道路空間上,科學合理分時、分路、分車種、分流向組織交通,保障道路交通有序、高效運行。推進智能公交、智能停車系統建設。構建包括城市交通控制系統、高速公路管理系統、公交優先系統、不停車收費系統、交通需求管理系統等交通綜合管理信息平臺。
三、主要任務 (一)加快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強化樞紐節點銜接 加快推進東莞市城市軌道交通 16 號線建設,通過樞紐錨固、城軌對接,強化清溪鎮與區域人流、信息流、資金流流
通,融入區域一體發展(規劃管理所牽頭,交通運輸分局、自然資源分局協助)。
通過加快道路和公交線路建設,實現我鎮與周邊軌道樞紐站點(塘廈站、龍平路)的有效銜接:城市道路方面,打通規劃鹿城大道,形成清溪鎮西北部與東莞市中心、塘廈鎮的高快速道路交通聯系。公交線路方面,規劃布置 2 條跨鎮公交線路:其中,跨鎮線路 1 主要依托塘廈鎮、清溪鎮現有規劃道路,串聯規劃東莞南站和現狀清溪客運站,接駁贛深高鐵東莞南站往清溪鎮客流;跨鎮線路 2主要依托鳳崗鎮、清溪鎮現有規劃道路,串聯規劃龍平路站和現狀清溪客運站,接駁深圳地鐵 10 號線龍平路站往清溪鎮客流(鎮品質交通千日攻堅行動分指揮部牽頭負責編制規劃,工程建設局、交通運輸分局或市政公司等工程建設部門
負責實施,精管辦、公用事業服務中心、自然資源分局協助)。
(二)識別新通道,實行客貨交通分離,緩解道路交通擁堵 1 .識別新通道,。
分流現狀壓力。疏通蓮塘路—江背路—香山路(塘廈大道—國道 G228)和東環路—銀瓶路(南屏路—國道G228)兩條橫向通道,強化與塘廈、惠州聯系。疏通鹿鳴路—清鳳路(北環路—鳳清路)和清 林 路 —桃 源 路( 清 溪 森 林 公 園—鹽龍大道)兩條縱向通道,強化與鳳崗、龍崗聯系。
新 增 鹿 城 大
道出入口、角嶺路出入口、龍口環路出入口、規劃路出入口、中坑路出入口、東環路出入口、香山路出入口、桃源路出入口、北環路出入口,共 9 個出入口,強化與東莞塘廈、惠州惠陽、深圳龍崗、坪地生態城等片區的交通聯系。
該項工作由規劃管理所牽頭編制規劃,工程建設局或公用事業服務中心等工程建設部門負責實施,交警大隊、交通運輸分局、自然資源分局協助。
2 .梳理路網功能,客貨交通分離。構建形成“兩環兩縱十三射”路網結構:兩環即北環路—清溪大道和香山路—江背路—蓮塘路—東環路;兩縱即清鳳路和科技路;十三射包括羅馬路、清樟路、清塘路、蓮塘路、清鳳路、銀瓶路、北環路、鹿城大道、角嶺路、中坑路、東環路、香山路、桃源路。
疏通荔橫路 — 林 場 路(生活區—自然景區)、規劃路 — 謝 坑 路(生活區—產
業區)、康怡路—鹿湖東路(生活區—產業區)、青皇路—清漁路(生活區—產業區)、清林路—桃源路(景觀路)4 條道路,加強鎮內組團間生活型交通聯系。
基于片區高等級道路網絡,結合片區功能布局,構建“環+十字”區域貨運通道,為清溪鎮產業交通疏解提供快速集散通道。貨運環線為清樟路(長山頭段)—北環路—東環路—G228,貨運“十字”軸線為科技路與蓮塘路—江背路—香山路。
基于片區道路網絡體系,結合片區城市功能及軌道線路布局,構建“兩橫一縱”城市客運走廊,承擔清溪鎮城市生活性交通聯系。客運主廊道為清鳳路(東莞市域軌道 16 號線)、康怡路(東莞市域軌道 16 號線)、清溪大道。客運次廊道為荔橫路—林場路、規劃路—謝坑路、青皇路—清漁路、清林路—桃源路。
該項工作由交警大隊牽頭,精管辦、交通運輸分局、規劃管理所協助。
3 .道路 層次分明,紅線寬度控制。根據清溪鎮現狀道路情況、已批控規等相關規劃道路紅線控制情況,規劃道路紅線劃分為 4 類 11 級,其中城市快速路紅線控制 60 米,城市
主干路紅線控制 60 米、50 米、40 米,城市次干路紅線控制36 米、30 米、24 米,城市支路紅線控制 18 米、15 米、12米、10 米。
該項工作由規劃管理所牽頭,自然資源分局、交警大隊、交通運輸分局協助。
(三)完善公交系統規劃,管理服務再升級 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干,常規公交為主體,旅游公交、出租車、公共自行車為補充”的分層次、多模式、一體化公共交通客運系統。建立公共交通在城市客運體系中的主導地位,為市民提供便捷、可靠、經濟的優質公共交通服務。
1 .完善配套,構建一體化公交系統 經清溪鎮內規劃有軌道交通 16 號線、15 號線和中虎龍城際,16 號線與 15 號線呈“X”結構,兩線通過清溪南站樞紐站點換乘。推行以軌道站點為核心的“TOD”土地開發模式,加強站點周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站點與鎮內公共交通、停車場、慢行系統等其他系統的有效銜接,帶動城市社會和經濟活動快速發展。
規 劃 新 增中 心 區 公 交樞紐、南部公交樞紐、九鄉公 交 樞 紐 三處公交站場,樞 紐 站 采 用綜 合 車 場 的形 式 結 合 建筑進行建設。
依托我鎮“五縱三橫”的路網結構,逐步規劃形成覆蓋清溪各大重要路段的公交廊道。其中,“五縱”分別為荔橫路、清鳳路、科技路、東環路、聚富路及其延長線,“三橫”分別為北環路、香芒路、清溪大道。在跨鎮公交走廊規劃方面,依托清鳳路、北環路、清溪大道形成“一縱二橫”路網結構加快完善。
規劃 2 條公交旅游專線,串聯各旅游片區,承運沿線交通客流。①線從清溪 客 運 站 經 康怡路、鹿湖路、科 技 路 等 路 段至 南 部 公 交 樞紐,②線從清溪森 林 公 園 經 清林路、東環路等路 段 至 南 部 公交樞紐。
結 合 近 期熱點發展項目,增 設 兩 條 公 交小環線。線路 A位于北環片區,串聯北環片區及清溪社區、重河、清廈、大利、鐵松等村(社區),線路總長 10 公里;線路 B 位于青湖片區,串聯青湖工業園重點項目及三中、土橋、青皇等村,線路總長 11.65 公里。
該項工作由交通運輸分局牽頭負責,公用事業服務中心、交警大隊協助。
2 .服務多樣化,提高公交出行魅力 強化公交優先理念,加快公交專用道規劃與建設,加快公交車輛檔次升級,完善智能公交系統搭建,將公交服務質量提升到群眾滿意水平。
該項工作由交通運輸分局牽頭負責,規劃管理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交警大隊協助。
(四)完善停車設施布局,加快高新技術應用 1 .停車需求測算,合理布局內外設施 清溪鎮規劃社會公共停車場在上位規劃基礎上新增139625 平方米,總規模達 197072 平方米。
編號
規模(m2 )
具體位置
主要服務區域
1
25372
江背路,科技路東側
青湖組團
2
8016
科技路
商業、居住、產業
3
4302
龍口環路-科技路交叉口
金龍組團
4
11449
金龍路,龍口環路南側
產業、居住
5
2029
工業四路-清鳳路交叉口
清溪鎮主中心
6
9920
北環路,銀瓶路西側
產業、居住、學校
7
3832
清鳳路-聚富路交叉口
清溪鎮主中心
8
4142
聚富路-科技路交叉口
清溪鎮主中心
9
4844
清溪大道-北環路
產業、居住
10
25000
科技路-鹿湖西路
產業、居住
11
26997
康怡路-葵青路
居住、商業
12
93672
東環路西側
產業
規劃路內停車泊位 36903 個,設施主要設置在次支道路。
村(社區)
路內停車泊位需求(個)
規劃路內停車泊位(個)
清溪社區 1913 4406 羅馬村 755 1240 長山頭村 512 525 荔橫村 838 1362 浮崗村 676 1421 松崗村 358 751 上元村 369 727 重河村 791 1530 清廈村 824 1605 鐵松村 950 1965 鐵場村 91 497 九鄉村 390 1425 大埔村 260 1072 大利村 1153 3490 漁樑圍村 1665 2770 三星村 361 1163 廈坭村 551 1484 土橋村 530 1268 謝坑村 448 1942 三中村 4871 4886 青皇村 419 1374
該項工作由精管辦牽頭負責,交警大隊實施,交通運輸分局、城管分局、規劃管理所、自然資源分局協助。
2 .配建指標控制,保障停車供給 在規劃設計階段,嚴格按照《東莞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修訂版)》中“建筑物配建停車位指標”要求,分類別配建停車設施,保障配建停車滿足城市交通發展需求(規劃管理所牽頭,交通運輸分局、自然資源分局、住建局協助)。
3 .用地集約,設置多類型停車設施 考慮城市建設用地瓶頸和制約,在保障城市停車用地的基礎上,推進機械式停車設施、停車樓、地下停車庫等集約型立體車庫建設,滿足居住、商務、商業、教育、醫療、產
業等不同類型的社會停車需求(精管辦牽頭,工程建設局、交通運輸分局或市政公司等工程建設部門負責實施,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城管分局、規劃管理所、自然資源分局協助)。
4 .信息化管理,協調動靜交通 大力引進停車智能有效系統、路內占道停車系統,加大停車秩序管理,動靜態交通相互協調,緩解交通擁堵。推廣使用立體車庫、充電系統、停車管理集成系統,打造全智能停車、充電一體化停車場,加快車輛進出場速度,提高運營效率(精管辦牽頭,交警大隊實施,黨政辦、農林水務局、交通運輸分局、城管分局、規劃管理所、自然資源分局協助)。
(五)補齊慢行設施,精細化設計提質中心區 1 .查漏補缺,構建安全連續慢行系統 規劃形成“七橫九縱”步行廊道,“七橫”包括:北環路、香芒路、鐵松路、康怡路-廣場路-鹿湖路、清溪大道、清塘路、江背路-香山路;“九縱”包括:荔橫路、規劃路、聚富路、鹿鳴路-清鳳路、科技路、清漁路-青濱東路、葵湖路、東環路、金龍路。
規劃形成“兩橫兩縱+雙環”自行車廊道,“兩橫”包括:北環路、清溪大道;“兩縱”包括:鹿鳴路—清鳳路、科技路;“外環”為規劃路、謝坑路、葵青路、東環路、鐵松路、香芒路圍合而成;“內環”為清鳳路、葵青路、青篁東路、青濱東路、清漁路圍合而成。通過合理的斷面空間劃分,
保障廊道留有寬裕慢行空間,支撐規模性人流與自行車流通行,從而提高組團間慢行聯系緊密度(公用事業服務中心牽頭,規劃管理所、自然資源分局、交通運輸分局、交警大隊協助)。
2 .精細化設計,鎮中心區慢行提質 鎮中心區作為慢行品質提升先行區,根據東莞市《魅力小城街道設計指引》八大體系中慢行通道、交叉口、過街設施設計要求,基于現狀條件進行改造,將鎮中心區打造成為慢行舒適圈(公用事業服務中心牽頭,精管辦、規劃管理所、自然資源分局、交通運輸分局、交警大隊協助)。
3 .因地制宜、差異化地選擇過街設施 慢行過街模式根據鎮中心區、鎮區外圍主要道路街道設施與功能特點,因地制宜地選擇過街模式。鎮區中心以平面過街為主、立體過街為輔,鎮區外圍以立體過街為主、平面過街為輔。對香芒東路—香芒中路、聚富路—清鳳路、北環片區、清樟路(長山頭段)、清鳳路(清溪大道以南段)、清溪大道、埔星路、東環路慢行設施進行差異化設計,充分考慮慢行過街的安全性、便捷性和可達性,堅持人本化布置過街設施(公用事業服務中心牽頭,精管辦、規劃管理所、自然資源分局、交通運輸分局、交警大隊協助)。
4 .適度超前,打造立體化交通體系
堅持“以人為本,適度超前”原則,通過人行天橋等立體化交通銜接,加強聯系,弱化分割,實現交通引導城市空間聚合。綜合考慮商業網點、配套設施、產業分布,通過“慢行縫合、立體銜接”,在北環路沿線產業帶、清鳳路產業帶、中心商業區等過街需求旺盛地段,規劃新建“點對點”人行天橋22 座,其中近期 10 座、中遠期 12 座(鎮品質交通千日攻堅行動分指揮部牽頭,精管辦、規劃管理所、自然資源分局、交通運輸分局、交警大隊、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協助)。
(六)重點地區、鎮區中心局部交通優化 逐步優化鎮內重點區域交通體系,以下工作由交警大隊牽頭負責,精管辦、規劃管理所、自然資源分局、交通運輸分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三中村協助。
1 .重點片區交通優化 清溪中心市場廣場路落實差異化斷面設置,通過劃定流動攤位、劃定客貨車停車位,規范市場經營。對道路要素進行微改造處理,提高通行效率,激發街道活力。同時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對收費、執法、宣傳等進行綜合整治。
青湖片區完善路網結構布局,以骨架路網為基礎,落實“窄馬路、密網絡”,提升路網連通度、可達性,形成結構清晰、功能明確的道路系統,同時加強片區公共交通設施與停車設施建設,助推青湖片區產城融合。近期圍繞重點開展項
目,完善骨架路網,開展支路建設。
惠塘高速清溪湖出入口通過近遠期方案結合,以交叉口改善、斷面調整、設置信號配時、新增進出匝道等措施,組織交通有序運行。
大王山是清溪鎮著名休閑觀光景點,節假日交通情況復雜,通過探尋周邊可改造或臨時構建停車場地段,力求規范路內停車、解決車位不足問題。同時對車行流線、人行動線、標志標線進行重新組織、整理,從交通層面提升大王山形象。
商業街、公益街、合群街受道路條件限制,需重構道路空間資源,優化交通組織,打造內部微循環系統。
2 .重要節點交通改善 清溪大道—聚富路交叉口交通條件復雜,應結合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優化方案,對交叉口形式及信號配時進行優化、調整。
3 .重要路段交通改善 北環路沿線交通基礎設施選址布局,通過人行天橋和港灣式停靠站合理布設,提高出行便捷度。
從莞深高速清塘收費站通過一系列措施,加強周邊道路交通銜接,消除安全隱患。
(七)建立建設項目庫,支撐鎮區整體發展 通過項目梳理,項目庫包括道路工程、公共交通、停車設施、慢行設施、交通管理共 5 大類項目,其中涵蓋路網結構完善、跨鎮公交線路、路內停車位等 13 小類項目。工程分近期(2019-2020 年)、中期(2021-2023 年)、遠期(2024-2033 年)三期完成,總投資額約 28.9億元人民幣。
類別 項目名稱 項目性質 項目概況 項目來源 投資匡算/萬元 實施時序 牽頭部門 備注 大類 小類 道路工程 路網結構完善 香山路 改擴建 主干路,道路紅線寬 50m,雙向六車道,約 3.1km 全鎮交通研究 7800 近期
鎮區骨架道路 葵青路 新建 次干路,道路紅線寬 30m,雙向四車道,約 738m 重點片區研究 2300 近期
片區間聯系干道 科技路(一期)
新建 主干路,道路紅線寬 40m,雙向六車道,約 1.5km 全鎮交通研究 6000 近期
片區間聯系干道 清濱東路、青皇路 新建+改擴建 清濱東路:次干路,道路紅線寬 30m,雙向四車道,約1.35km;青篁路:次干路,道路紅線寬 36m,雙向四車道,約 1.5km。
重點片區研究 7500 近期
片區間聯系干道 東環路(一期)
新建 主干路,道路紅線寬 50m,雙向六車道,約 3.8km 全鎮交通研究 19000 中期
鎮區骨架道路 江背路 改擴建 次干路,道路紅線寬 36m,雙向四車道,約 2.0km 全鎮交通研究 3600 中期
鎮區骨架道路 鹿城大道 新建 主干路,道路紅線寬 60m,雙向六車道,約 2.0km 全鎮交通研究 14400 中期
對外銜接通道 科技路(二期)
新建 主干路,道路紅線寬 40m,雙向六車道,約 1.9km 全鎮交通研究 7600 中期
片區間聯系干道 東環路(二期)
新建 主干路,道路紅線寬 50m,雙向六車道,約 4.6km 全鎮交通研究 23000 遠期
鎮區骨架道路 清鳳路北沿線 新建+改擴建 次干路,道路紅線寬 36m,雙向四車道,約 1489m 全鎮交通研究 3550 遠期
鎮區骨架道路
香山路東沿線 新建 主干路,道路紅線寬 36m,雙向四車道,約 2.8km 全鎮交通研究 150000 遠期
對外銜接通道,含橋隧工程 道路品質提升 廣場路西段 改擴建 次干路,道路紅線寬 36m,雙向四車道,約 420m 重點片區研究 630 近期
—— 北環路 改擴建 快速路,道路紅線寬 60m,雙向六-八車道,道路沿線約5.0km 的交通、景觀、市政等全面提升 重點片區研究 1300 近期
—— 東風路 改擴建 主干路,道路紅線寬 60m,雙向六車道,約 1.7km 全鎮交通研究 10500 近期
—— 廣場路東段 改擴建 次干路,道路紅線寬 36m,雙向四車道,約 370m 全鎮交通研究 560 中期
—— 香芒路 改擴建 主干路,道路紅線寬 40m,雙向六車道,約 1.25km 全鎮交通研究 1550 中期
—— 蓮塘路 改擴建 次干路,道路紅線寬 36m,雙向四車道,約 1.53km 全鎮交通研究 2500 遠期
—— 交通微循環改善 濱河東路 新建 次干路,道路紅線寬 24m,雙向四車道,約 548m 重點片區研究 1300 近期
—— 興業一路 新建 支路,道路紅線寬 18m,雙向兩車道,約 253m 重點片區研究 455 近期
—— 興業二路 新建 支路,道路紅線寬 18m,雙向兩車道,約 238m 重點片區研究 430 近期
—— 香園二路 新建 支路,道路紅線寬 15m,雙向兩車道,約 489m 重點片區研究 750 近期
—— 規劃一路 新建 次干路,道路紅線寬 30m,雙向四車道,約 540m 重點片區研究 1620 近期
—— 香園路 新建 次干路,道路紅線寬 18m,雙向四車道,約 433m 重點片區研究 780 中期
—— 青皇北路 改擴建 次干路,道路紅線寬 36m,雙向四車道,約 641m 重點片區研究 2300 中期
—— 沿河路 新建 支路,道路紅線寬 12m,雙向兩車道,約 400m 全鎮交通研究 480 中期
—— 規劃路 A 新建 支路,道路紅線寬 15m,雙向兩車道,約 540m 全鎮交通研究 810 中期
—— 規劃路 B 新建 支路,道路紅線寬 15m,雙向兩車道,約 500m 全鎮交通研究 750 遠期
—— 規劃路 C 新建 支路,道路紅線寬 15m,雙向兩車道,約 488m 全鎮交通研究 735 遠期
—— 公共交通 跨鎮公交線路 清溪鎮接駁東莞南站 新設 線路總長約 10km,經北環路、石田路、育才路、鹿鳴路、鹿湖東路、鹿湖西路、東環路。
全鎮交通研究 480 東莞南站投入運營后,同步開通
約 8 輛中型新能源公共汽車
清溪鎮接駁龍平路站 新設 線路總長約 10km,經北環路、石田路、育才路、鹿鳴路、鹿湖東路、鹿湖西路、東環路。
全鎮交通研究 480 龍平路站投入運營后,同步開通
約 8 輛中型新能源公共汽車 常規公交線路 北環片區與周邊村循環線 A 新設 線路總長約 10km,經北環路、石田路、育才路、鹿鳴路、鹿湖東路、鹿湖西路、東環路。
重點片區研究 360 近期
約 6 輛中型新能源公共汽車 青湖片區與周邊村循環線 B 新設 線路總長約 11.65km,經香山路、謝坑路、金龍路、蓮塘路、三中路、葵青路、青篁路、清濱東路。
重點片區研究 360 中期
約 6 輛中型新能源公共汽車 常規公交站點 北環片區公交站 新建 9 個港灣式公交中途站 重點片區研究 150 近期
港灣式公交中途站 青湖片區公交站 新建 8 個港灣式公交中途站 120 中期
港灣式公交中途站 軌道交通 東莞市城市軌道交通 15 號線 新建 贛深客專塘廈站與深圳地鐵 10 號線龍平路站樞紐錨固,形成清溪鎮與區域性交通樞紐節點的軌道交通聯系。
全鎮交通研究 —— 遠期
—— 停車設施 路內停車位 路內車位劃線 新建 清溪鎮下轄有關居委會、村委會現狀或即將建設道路路內劃定停車位,約 6800 個 全鎮交通研究 44 近期
熱熔劃線工藝,約65 元/個 清溪鎮下轄有關居委會、村委會現狀或即將建設道路路內劃定停車位,約 5200 個 全鎮交通研究 34 中期
熱熔劃線工藝,約65 元/個 清溪鎮下轄有關居委會、村委會現狀或即將建設道路路內劃定停車位,約 1850 個 全鎮交通研究 13 遠期
熱熔劃線工藝,約65 元/個 路外停車場 地塊內部停車場 新建 立訊精密(一期)廠址內部地塊,約 1120 平米;立體停車場,三層,供應泊位約 200 個。
重點片區研究 400 近期
立體停車場 公共停車場 新建 立訊精密(二期)北側地塊,約 1.4 萬平米;立體停車場,三層,供應泊位約 1400 個。
重點片區研究 3000 近期
立體停車場 公共停車場 新建 三中村閑置地,約 2.25 萬平米,平面停車場,供應泊位約 900 個。
重點片區研究 1350 中期
平面停車場
公共停車場 新建 清溪文化中心北側沿河段,約 1150 平米;立體停車場,三層,供應泊位約 230 個。
重點片區研究 500 中期
立體停車場 慢行設施 慢行過街提質 立體過街設施 新建 10 座人行天橋 重點片區研究 4500 近期
—— 立體過街設施 新建 7 座人行天橋 全鎮交通研究 3500 中期
—— 立體過街設施 新建 5 座人行天橋 全鎮交通研究 2500 遠期
—— 交通管理 道路交通標志標線 道路交通標志標線系統完善工程 管理完善 全鎮范圍 —— —— 近期
由交通管理有關部門研究確定 交通組織 公益街單向交通組織 管理完善 鎮中心區公益街、合群街單向交通組織 —— —— 近期
路口優化 清林路、G228、聚富路路口交通管理提質 管理完善 清林路-清溪湖收費站路口、清林路-北環路路口、G228-北環路、聚富路-清鳳路四個路口交通管理提升 —— —— 近期
備注:近期(2019 年度-2020 年度),中期(2021 年度-2023 年度),遠期(2024 年度-2033 年度)
該項工作由精管辦牽頭負責,交警大隊、交通運輸分局、財政分局、自然資源分局、工程建設局、規劃管理所協助。
四、保障措施 (一)保障資金落實。制定項目實施的資金籌措保障措施,高效利用項目資金,最大程度發揮項目資金的效益。做好預算,促進項目實施,對各個項目資金實行有效管理,制定項目具體實施方案和資金分配辦法,推動資金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
(二)明確實施主體。實施主體對項目的實施計劃進行核實,保證項目實施的完整性、合理性,判斷項目所需資源是否有保障,確保項目計劃按時進行,對項目實施質量進行監督。
(三)加強用地保障。落實交通建設項目土地用途管制,項目主管部門組織開展建設項目規劃編制時,將項目用地納入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為項目建設提供規劃保障。對涉及用地加強協調溝通,避免項目因用地協調問題而無法實施。
(四)建立工作臺賬。實施項目涉及部門之間需要進行必要的協調溝通,尤其是跨部門的協調。通過建立工作臺賬,分解并明確參與部門及聯系人,確定責任人。總協調人與各部門聯系人單線聯系,部門聯系人負責內部溝通,保證信息高效傳遞,使各方面力量動員組織起來,保證項目實施順利推進。
(五)強化組織保障。積極響應東莞市綜合交通大會戰號召,成立清溪鎮綜合交通大會戰指揮部,加強部門協
調、加快工作推進,推動清溪鎮路網結構完善、軌道建設、公交服務水平提高、停車及慢行問題改善等項目具體落實。
推薦訪問: 行動計劃 體系 規劃上一篇:光柵衍射實驗報告范文
下一篇:智能倒車雷達系統,實驗報告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