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政文化進校園 ” 學習材料
學習材料一:
一、廉政文化建設的背景
這兩年,“兩會”民意調查顯示,反腐倡廉位于“兩會”熱門話題前列。當前腐敗現(xiàn)象呈多發(fā)易發(fā)之勢,認真剖析其深層次根源,除了體制機制層面的原因外,文化方面的原因亦非常顯著。國際反腐敗理論認為,一些發(fā)展中國家之所以腐敗現(xiàn)象比較嚴重,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這些國家從社會心理和文化上把腐敗看作是一種可以容忍的甚至令人羨慕的行為,腐敗獲得了一種文化上的支持,成為一種社會風氣和生活方式。
從世界情況看,凡是腐敗案件較少的國家和地區(qū)都是廉政文化建設搞的比較好的國家和地區(qū)。如芬蘭,廉政文化已深入人心。清正廉潔已經(jīng)融入了芬蘭民族精神,升華為一種文化品格。比如,在芬蘭,人們和新聞媒體可以隨時查閱到官員的財產(chǎn)、工資、納稅情況和政府多年來的政務記錄。透明國際發(fā)布的“清廉指數(shù)”顯示,芬蘭連續(xù)五年被評為世界上最清廉的政府。一個社會、一個民族的廉政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這個社會的廉政狀況和水準。我國將反腐敗引申到廉政文化建設的高度,是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客觀要求,是推進反腐敗抓源頭工作的重要舉措,是在政治思想和文化
建設領域的一個重大創(chuàng)舉。因此,廉政文化建設是一個需要我們認真研究、不斷探索的重要基礎性課題。
二、廉政文化的含義
廉政文化,是人們關于廉潔從政從業(yè)的思想、信仰、知識、行為規(guī)范和與之相適應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評價的總概括。廉政文化的主要特性有四個:一是主體的大眾性,主要表現(xiàn)為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廉潔氛圍,以健康向上的廉潔文化充實社會公眾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權力性,主要表現(xiàn)為掌握社會公共權力的管理者廉潔自律,執(zhí)政為民;三是實施的職業(yè)性,主要表現(xiàn)為各職業(yè)階層的從業(yè)人員愛崗敬業(yè),遵紀守法;四是組織的公共性,主要表現(xiàn)為機關、團體等社會公共組織處事公道正派,誠實守信,廉潔高效。
學習 材料二 :
在不同的歷史年代廉政文化的內含都有所不同。
一、我國封建社會的廉政文化
廉政文化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傳統(tǒng)廉政文化源遠流長,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濃厚彌堅,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升華超越,是中華民族精神中的瑰寶。早在西周,“廉”就成為一種道德觀念和治國思想。西周以廉為本考察群吏的政績,裁斷高下優(yōu)劣。到了春秋戰(zhàn)國,各諸侯國將“不慈孝父母,不長弟于鄉(xiāng)里,驕躁淫暴,不用上令者”納入巡察之列,要求官員清正廉潔。孔子注重廉政文化和道德修行。“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孔子說的是掌權者自身修養(yǎng)、自律精神對正確用權的作用,品德良好的
官員能將權力運用于為社會和人民謀幸福。子產(chǎn)說“為政必以德”、“德,國家之基也,有德則樂,樂則能久”。他認為“德”是國家的根基,國君及官吏只有修德,才能確保國運長久。法家則把禮義廉恥作為立國的四大綱要。在以廉政思想為內核的發(fā)展過程中,我國歷史上產(chǎn)生了大量的“廉”論,如鄧牧論君道吏道的敗壞,黃宗羲論吏治廉潔的標準,曾國藩論節(jié)儉治貪等。《左傳•襄公十五年》記載子罕“不貪為寶”的故事,流傳至今,人們用“不貪為寶”這句成語來形容清正廉潔的高尚品質。我國歷朝歷代都涌現(xiàn)了許多清廉守正、嚴于執(zhí)法、政績卓著的清官廉吏,如包拯、海瑞、于成龍、林則徐等人。
二、我國的社會主義廉政文化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支撐。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是由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的新型社會制度,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了社會主義的廉政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廉政建設方面的集中反映,其核心價值觀是務實、為民、清廉。它決不是具有濃厚人治色彩的封建社會“清官文化”的翻版。社會主義廉政文化的內涵應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健康向上的社會廉潔氛圍,構成社會廉潔文化,這是廉潔文化形成和發(fā)展的社會土壤。二是營造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政府廉潔氛圍,構成政府廉潔文化,這是廉潔文化的主體。三是營造遵紀守法、辦事公道、克己奉公的公職廉潔氛圍,構成公職廉潔文化,這是廉潔文化的核心。社會廉潔文化、政府廉潔文化和公職廉潔文化三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和影響,共同構成社會主義廉政文化的整體。
早在 1926 年 8 月,中共中央就向全黨發(fā)出《關于堅決清洗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就對反腐敗工作傾注了極大的精力與心血。主張“獎勵廉潔,禁絕貪污”,要求各級革命政權必須廉潔清明。特別是他對謝步升案、左祥云案、瑞金貪污腐敗窩案、黃克功案及肖玉壁案等建國前五大腐敗案的親自過問與關注,就足以證明我黨懲治腐敗執(zhí)政為民的堅定決心。我黨執(zhí)政以來,
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和實現(xiàn)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出發(fā),在充分吸收借鑒古今中外一切優(yōu)秀廉政文化成果,深刻總結我們黨長期以來反腐倡廉經(jīng)驗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了一系列廉政文化理論,賦予了廉政文化嶄新的內涵,形成了社會主義廉政文化。
學習 材料三
社會主義廉政文化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要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很明確、很具體,它就體現(xiàn)在每個社會成員的具體行為中,體現(xiàn)在現(xiàn)實生活里,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它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
一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作為一個產(chǎn)生于 150 多年前的理論,今天為什么還要堅持呢?80 多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正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才先后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三大理論成果,提出了科學發(fā)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zhàn)略思想,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勃勃生機。正是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我們黨才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把一個貧窮落后的中國,變成為一個初步繁榮昌盛、欣欣向榮的中國。
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這一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找到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改革開放 30 年來,社會主義制度又在
除弊創(chuàng)新中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更加堅定了全國各族人民實現(xiàn)共同理想的信念。
三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它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撐。在五千年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中華民族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交融,已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構成中華民族自立自強的精神品格,成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
四是社會主義榮辱觀,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概括精辟、內涵深刻,貫穿社會生活各個領域,覆蓋各個利益群體,涵蓋了人生態(tài)度、社會風尚的方方面面。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使社會成員都能知榮棄恥,褒榮貶恥,揚榮抑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能有所依托、有所體現(xiàn)。
學習 材料四
一、廉政文化進校園對教師的要求
1、靜下心來學習。努力改造世界觀,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堅持政治理論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堅持經(jīng)常性的深入學習和鉆研,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論水平。深入理解“三個代表”理論精髓,用“三個代表”思想武裝頭腦、指導言行;在學習中,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將反面案例與正面教育相結合,注重學習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準。
2、抵制住誘惑。要見誘惑心不動,見財物心不癢,始終堅持為學生發(fā)展服務的宗旨,完成好學校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在任何時候都要把黨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時刻注意樹立警醒意識,在大是大非面前堅持正確立場和態(tài)度,自覺維護黨和人民的利益,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3、管住小節(jié)。謹防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必須積極維護黨紀國法的嚴肅性,既用憲法和法律約束自己,也用黨章和黨的紀律規(guī)范自己,以實際行動進行言傳身教,教書育人,嚴格遵守廉潔從教若干規(guī)定,耐得住艱苦,管得住小節(jié),擋得住誘惑,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人。
4、做到廉潔自律。這是每一名教師必須具備的品格。如果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學生是不會信任的,而且會讓學生上行下效,帶壞了學風,帶壞了教風,帶壞了一方社會風氣。
5、帶頭接受監(jiān)督。作為教師,要如履薄冰,嚴于自律,自覺接受學生的監(jiān)督。學生的監(jiān)督是一種警戒,是一面鏡子,經(jīng)常想一想,照一照,檢查一下自己有什么不足和缺點,及時加以改進和糾正。
二、校園廉政文化建設宣傳標語
1、堅持身體力行,做廉潔自律的表率。
2、堅持愛生樂教,做敬業(yè)奉獻的表率。
3、堅持依法治校,做行風建設的表率。
4、以廉為榮,以貪為恥。
5、敬廉崇潔,從我做起,從小做起。
6、倡導廉潔之風,弘揚浩然正氣。
7、發(fā)揚艱苦奮斗優(yōu)良傳統(tǒng),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
8、愛國、守法、誠信、知禮。
9、大力弘揚廉政文化,攜手共建幸福家園。
10、勤能補拙,儉能養(yǎng)廉。
學習 材料五 :
為了積極響應市紀委組織開展的“廉潔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不斷提高自身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進一步規(guī)范廉潔從教行為,努力爭做一名讓人民滿意的好教師,本人自愿向社會公開承諾如下:
1、不向學生散布背離黨、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論和參與邪教及封建迷信活動。
2、不利用學生轉學、插班、分班、評優(yōu)、評先、選撥干部或借節(jié)日、生日之機,接受家長宴請或向學生家長暗示索要財物。不利用教育工作之便收受學生家長禮品。
3、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得隨意停學生的課,不使用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方式教育學生。
4、不向學生推銷任何商品,不強制學生集體購買復習資料、教輔讀物,不擅自立名目亂收費。
5、不訓斥、指責和把自身職責轉加學生家長,尊重家長,對家長的來訪要熱情接待,善于溝通。
6、不以任何理由參與社會辦班或從事有償家教和第二職業(yè),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義務輔導。
7、不賭博,不酗酒,不吸毒,不在校園內吸煙。講究儀表美,衣著整潔得體,高雅大方。
8、自覺遵守網(wǎng)絡文明公約,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材料六 學校廉潔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體系,青少年廉潔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確實不能仰賴學校廉潔教育來解決眼前的腐敗問題,但是從反腐敗的艱巨性、長期性來看,則必須看到學校廉潔教育的重要性
學校廉潔教育不能滿足于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廉潔,不能滿足于學生會講廉潔話、唱廉潔歌。學校廉潔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廉潔以及與此相關的德性走進學生們的心里,成為他們骨子里面的東西,成為他們抵抗誘惑的本性廉潔教育是一種全方位滲透式的人性教育。作為學校德育的組成部分,廉潔教育應與現(xiàn)有的德育課程結合起來,滲透于學校所有教育的全過程,包括教學活動、校園文化、黨團活動、學生社團和各類興趣小組的活動教育部決定在大中小學開展廉潔教育活動,并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開始試點工作。由于反腐倡廉是社會民眾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此舉一經(jīng)報道,立即引起熱烈的議論。
在這些議論中,除了支持贊同的以外,也有一些帶有置疑的聲音。置疑者并不否定“從娃娃抓起”的動機合理性,置疑的是學校廉潔教育對當前的反腐斗爭究竟有多大的效果。認為:其一,反腐主要是成人社會的政治問題,對孩子們的教育并不能解決腐敗問題;其二,當前反腐關鍵的問題是要有懲罰腐敗行為的制度機制,要用硬手段,而不能寄希望于廉潔教育來抵擋腐敗的風氣;其三,當成人社會的腐敗尚未遏止前,孩子們在不良風氣的包圍之下,廉潔教育有多大的效果。置疑者還有一種擔心,認為現(xiàn)在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已經(jīng)夠重,廉潔教育的加入會否加重孩子們的學習負擔。
置疑的觀點未必完全正確,但提出的問題值得探討,至少有兩個問題需要討論:第一,如何看待學校的廉潔教育,學校廉潔教育要解決什么問題?第二,如何開展廉潔教育,廉潔教育是否加重了學生負擔?
學校廉潔教育,作為國家廉政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反腐敗從小抓起”并無不當,這已成為全世界的共識和舉措。2003 年 10 月,第 58 屆聯(lián)大通過了《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其中便包含開展“包括中小學和大學課程在內的公共教育”的內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體系,青少年廉潔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確實不能仰賴學校廉潔教育來解決眼前的腐敗問題,但是從反腐敗的艱巨性、長期性來看,則必須看到學校廉潔教育的重要性。青少年廉潔教育正是著眼于未來的考慮。
當然,青少年廉潔教育的成人環(huán)境、社會風氣是不能輕視的影響教育的條件,但我們不能因為成人社會存在著問題而放棄對孩子們的教育,成人社會存在的道德問題恰恰反證了對孩子們進行教育的緊迫性。另一方面,在反腐倡廉等教育問題上,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的影響并非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成年人的道德行為表現(xiàn)對未成年人有教育影響,同樣也會產(chǎn)生相反的影響作用,那就是未成年人的行為思想也會對成年人發(fā)生教育影響,尤其在獨生子女家庭高比例的城市里,更不能輕視這種倒置教育影響。如果學校廉潔教育是成功的,勢必能促進家庭、社會廉潔之風的形成。根據(jù)有關國際組織公布的 2003 年度世界各國政府腐敗情況調查結果,政府最清廉的國家是芬蘭,政府清廉與公民的道德素質水平高不可分,而芬蘭公民的道德素質正是得益于良好的學校教育環(huán)境,從兒童開始的公民道德教育。
把學校廉潔教育看作是反腐廉政建設的重要一環(huán)是必要的,但僅僅限于這個認識還是不夠的,根本在于要以廉潔教育為抓手,培育學生為人之道。芬蘭案例的啟迪價值在于:學校廉潔教育應著重于學生的公民德性的養(yǎng)成,著眼于人的品性培育。廉潔,是為人處事的美德,是做人的應守之道。學校廉潔教育的責任就
是通過教育使學生從小懂得做什么樣的人,認同廉潔,以廉潔為榮,使廉潔的觀念深入到孩子們的內心中去,隨著一個人求學層次的提高,各級學校不斷強化學生的廉潔意識,使廉潔真正成為學生成長中的人格內容。
有人認為,廉潔道理人人都懂,腐敗分子也懂,但人性的缺陷使其不能抗拒誘惑。言外之意,廉潔教育效果可疑。首先要指出的是,懂得廉潔并非擁有廉潔,當廉潔尚未成為一個人的信念時,廉潔只是外在的。這就提示我們的教育,學校廉潔教育不能滿足于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廉潔,不能滿足于學生會講廉潔話、唱廉潔歌,盡管這也是需要的,但這些只是教育的外在形式或途徑。學校廉潔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廉潔以及與此相關的德性走進學生們的心里,成為他們骨子里面的東西,成為他們抵抗誘惑的本性。
這種達至深入骨髓的廉潔本性的教育,有別于一般知識性的教育,后者只要受教育者理解和學會運用即可,因此傳授和訓練即可達到目的。廉潔本性的教育則不同,是一種促進、激發(fā)受教育者內化性學習的教育。內化性學習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學習者對所學習的對象有認同感。認同感的產(chǎn)生有多種渠道:有輿論、偶像、體驗、關懷、習俗、知識力量、信仰以及外來強力產(chǎn)生的認同等等。據(jù)此,學校廉潔教育要根據(jù)學生認同感形成的規(guī)律,創(chuàng)設各種使學生認同廉潔品格的教育條件,促使學生廉潔認同感的產(chǎn)生。
不過,廉潔認同感的形成還只是廉潔本性內化性學習的必要條件。一種品格人性化的充分條件是當事人對這種品格不僅認同,而且產(chǎn)生好感,被其深深吸引,產(chǎn)生強烈的擁有期盼,為獲得其有而無怨無悔地執(zhí)著追求,即人們通常稱之為一個人主觀上的需求。因此,學校廉潔教育必須研究如何使廉潔本性變成學生的主觀要求。根據(jù)“人往高處走”的人性向善的特點,在教育過程中建立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向往“廉潔”善良本性的教育理念。“從善”和“能善”應該成為所有教師對學生一視同仁的職業(yè)理念。
可見,廉潔教育是一種全方位滲透式的人性教育,而不是那種純粹課業(yè)式的知識教育(盡管廉潔教育中也包涵著知識)。因此廉潔教育不以課程為形式,不以增加課時為手段,不應成為學生的學習負擔。作為學校德育的組成部分,廉潔教育與現(xiàn)有的德育課程結合起來,滲透于學校所有教育的全過程,包括教學活動、校園文化、黨團活動、學生社團和各類興趣小組的活動。基于各級學校學生的年齡差異和不同的身心特點,學校廉潔教育應有不同特點的教育形式,但教育精神和理念是一致的。基于廉潔品性形成的復雜艱難性,學校廉潔教育必須持之以恒,而不是運動式的一陣風。堅持不懈,廉潔教育必有成效。
推薦訪問: 廉政文化 進校園 材料下一篇:黨風廉政責任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jù)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tǒng)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zhàn)略部署、重大理論創(chuàng)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tǒng)呈現(xiàn)。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tǒng)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fā)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zhí)政黨,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zhàn)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zhàn)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zhàn)略策略的重要性,戰(zhàn)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zhàn)略思維、堅定戰(zhàn)略自信、強化戰(zhàn)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qū)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wǎng)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wǎng)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wǎng)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wǎng)民規(guī)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