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是一個歷法單位,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每季為三個月,春季是年的開始和年的結束。一年就是十二個月,不包括閏月,陽歷365或366天,農歷354或355天,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一年級疫情防控主題班會200字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小學一年級疫情防控主題班會200字4篇
第1篇: 小學一年級疫情防控主題班會200字
《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線上主題班會
1、活動目標
1、增強學生疫情防控意識。
2、讓學生掌握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識,并落實到生活實際中。
2、活動前準備
1、準備好“疫情防控知識宣傳視頻”。
2、查找疫情防控知識手冊。
三、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同學們,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狀病毒擾亂了我們常規的學習和生活。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國內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我們仍不能放松警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呵護自己的健康。
2、觀看疫情防控知識宣傳視頻
在微信群里推送課前準備好的“疫情防控知識宣傳視頻”,讓學生觀看視頻了解什么是冠狀病毒。
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等較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
3、推送疫情防控知識手冊
在微信群里發送疫情防控知識手冊,讓學生們認真閱讀,知曉疫情防控知識:
①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發熱呼吸道感染病人。
②勤洗手。
③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袖肘遮住口、鼻。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于有蓋垃圾箱內。
④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居室整潔,勤開窗,經常通風,定時消毒。
⑤平衡膳食,均衡營養,適度運動,充分休息。
4、疫情防控知識問答
在學生完成視頻和知識手冊的學習后,為了檢驗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在群里推送疫情防控知識問答題,讓學生們交流并解答。
四、教師總結,學生發表線上班隊會學習心得體會
通過這次班隊會,我們了解了什么事新冠狀病毒、新冠狀病毒的臨床表現、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為了我們的健康,請掌握疫情防控知識!
2020.4.11
第2篇: 小學一年級疫情防控主題班會200字
精選工作總結類文檔,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檔,請點擊下載!
祝同學們考得一個好成績,心想事成 ,萬事如意!
最新小學疫情防控主題班會
一、班會背景----------------------------------1
二、班會目標----------------------------------2
三、班會重點----------------------------------2
四、課前準備----------------------------------2
五、活動流程----------------------------------3
一、班會背景:
一場疫情,讓2020年的春節變得與眾不同,在這場疫情中,我們看到了很多用于擔當責任的人,因為承擔責任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也是人存在的價值。但是有些人的責任意識并不輕,這些人將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置于危險之中,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應該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二、班會目標:
1.讓同學們對新冠病毒有更深入的了解,消除緊張之心,學會防護措施;
2.通過對逆行之人的了解,同學們產生共情,思考“逆行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3.激發學生的感恩之心和愛國之情,思考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三、班會重點:
通過對逆行之人的了解,同學們產生共情,思考“逆行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激發學生的感恩之心和愛國之情,思考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四、課前準備:
1.教師:班級教案、課件、新聞、圖片 2.學生:搜索在本次疫情中履行和未履行公民責任的民眾新聞,并思考自己作為一名小學生,可以在本次疫情中肩負起哪些責任?
五、活動流程:
1.教師導入:
2020年伊始,紅燭欲燃,年關將至,萬事萬物都沉浸在新春的喜悅與祥和之中,卻無人發覺,一場災難正悄然生長。
1月23日,武漢市全面封鎖;
一月二十四日至二月二日,武漢市火神山醫院設計方案完成到交付使用,用時總計10日;
1月底至2月末,全國千萬醫護人員乘飛機高鐵鄂,參與抗疫工作…… 疫情爆發之后,工地上建設者烈日下的汗水、醫護人員臉上口罩的勒痕,和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同心同德,取代了煙花爆竹,成為了庚子新春,成為每個人心田上的風景。
這些人,在國家有難時站出來,他們一人行而為世范,他們就是國家的脊梁。
2.講人類瘟疫的歷史 瘟疫對人類來說不是陌生的詞語,因為生活水平、醫療技術的進步使得近幾十年來“瘟疫”一詞對人們來說漸行漸遠。
(1)講講歷史上發生在歐洲的“黑死病”。
這場流行病使歐洲的人口減少一半,資料上是這樣說的:“中世紀的歐洲受到瘟疫的肆虐,凡是得此病者,皮膚會出現許多黑斑,進而全身虛脫,神志不清,發高燒,最后痛苦死去,所以這種特殊瘟疫被歐洲人叫做‘黑死病’,古中國稱之為鼠疫。
黑死病發生于1348年—1451年,是在歐洲爆發的一次大型瘟疫,奪去了數千萬人的生命,整個歐洲都差點因此毀掉,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瘟疫。” 鼠疫的傳播途徑通常有四種:
①蚤叮咬:經鼠蚤傳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嚙齒動物→蚤→人”是腺鼠疫的主要傳播方式;
②呼吸道感染:經呼吸道飛沫傳播,通過呼吸、談話、咳嗽等,借飛沫形成“人→人”的方式傳播,并可造成人間鼠疫的大流行;
③皮膚感染:經皮膚傳播,剝食患病嚙齒動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觸患者的膿血或痰,經皮膚傷口而感染;
④消化道感染:人吃了未徹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
(2)講講清朝末期發生的鼠疫。
當時的情況如何呢?資料上介紹:清朝末年,中俄東部交界地帶就爆發了一場大規模流行性肺鼠疫災害。而其爆發,正與人們對旱獺暴斃原因的無知有關。
到了19世紀末,大量外來者為了生計,紛紛聚集在西伯利亞草原及蒙古草原地帶。這些外來務工人員的新工作主要為礦工、伐木工、皮草獵人,他們在促進了清朝末年中俄東部邊境地區繁榮的同時,也擴大了人群聚居規模,同時不擇手段地獵殺動物,最終釀成大禍。
在各方的不斷努力下,這場首發于東北地區的近代中國首次大規模肺鼠疫災害終于在幾個月內結束。罹難人數總計近六萬,但事態沒有進一步擴大成全國級別的大瘟疫。
(3)講講許多歷史書籍、文學書籍中都記載了瘟疫的流行。《白鹿原》小說就寫了一場瘟疫,幾乎一個村子里的人都死光了,那時科學落后,還認為是鬼在作祟。
2.講2003年的非典(SARS) 2003年的非典,資料上這樣介紹:SARS事件是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英語:SARS),于2002年在中國廣東發生,并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漸消滅的一次全球性傳染病疫潮。
如今,不少老師、家長仍有關于“非典”時期的特殊記憶,和孩子們講講經歷,時刻保持警醒,學會保護好自己。
3.講防控疫情中 “逆行者”“擔當者”的故事 這次的新冠肺炎病毒傳染性較強,傳染速度也很快,更可怕的是潛伏期長,即使在潛伏期也會傳染,所以近距離接觸患者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但是許多白衣戰士、白衣天使紛紛書寫請戰書奔赴疫區;
許多社區、鎮鄉、村干部忍受寒冷,頂著風雨、冒著感染的風險在祖國大地守卡,守護一方平安;
許多企業家紛紛捐款,有的甚至把外國的口罩廠買下來,為祖國人民送來口罩;
海外僑胞、留學生、中國旅客在異國他鄉購買醫用防護物資想方設法寄回祖國,寄到湖北;
居家隔離的你我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十元、百元、千元捐款購置醫療物資。這種“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相助”的寶貴精神需要孩子們不斷地傳承與發揚。
4.講疫情防控的做法 (1)“自我隔離”,有疫情高發區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學生,自離開疫區后居家或指定場所醫學觀察14天;
(2)“居家不外出”,各地學生盡量居家,不聚餐、不走親訪友,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
(3)“異常及時報告”,學生每天自我健康監測,有異常及時報告;
(4)外出全程戴好醫用口罩;
(5)“勤洗手、勤消毒、多通風”,隨時保持手衛生,減少接觸公眾觸摸的物品、設施,保持空氣清新;
(6)與人交往相隔三米以上,防止飛沫;
(7)食品要衛生,要熟透;
(8)發現有人有可疑癥狀要及時報告;
(9)愛護野生動物,不吃野味,在沒有防護措施的情況下不接觸野生動物或其他動物。
5.講疫情發生后給我們的教訓 這次疫情發生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缺乏“防范于未然”的意識,缺乏“救急、救災”的物資儲備。
面對災難,我們要有憂患意識,事先可以儲備一些急用物資,哪怕是這些物資永遠不用,災難有很多,疫情只是其中的一種,還有很多自然災害,比如地震、洪水、干旱、饑荒、火災等等,面對這些災難我們要有意識地儲存物資。
還有醫務人員資源的緊缺、救援物資的緊缺、醫療資源的緊缺……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
6.講科學技術對疫情防控的作用 這次疫情防控工作,“大數據”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僅僅從武漢流向全國各地的人員就達五百多萬,通過“大數據”就可以知道每一個人流向了哪里,這對全國的防疫工作起到了巨大的幫助,全國各地僅僅在幾天時間內對這些從疫區來的重點人員進行了醫學隔離、觀察,阻止了疫情的蔓延。也通過大數據,我們了解了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
醫療技術也取得了發展和進步,疫苗的研制,有效藥物的篩選對疫情的防控功不可沒。
7.講怎么樣才是“健康第一”的理念 我們常說“要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這個理念很多人還停留在鍛煉身體的層面。一方面,當然鍛煉身體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每個人從小要養成鍛煉的好習慣,也要學會并且熱愛一兩項運動,使之陪伴我們終生。
強健的體魄是預防各種疾病最好的抗體,這次新冠肺炎再次證明身體素質好,不容易感染或即使感染也好得快,有許多與確診患者有過密切接觸者并沒有感染,這是為什么?這就是身體抵抗力的問題,所以要養成鍛煉的好習慣,這是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吃野生動物,要敬畏大自然,敬畏每一個生命! 第三個方面,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按時作息,熬夜對身體的損傷最大,要保證睡眠時間,不睡懶覺。
“健康第一”的內涵應該包括:鍛煉身體的習慣、衛生的飲食習慣、健康的作息習慣。
8.講真話的力量 誠實,不只是一種品質,它是一種信念,更是一種心智的力量。
面對疫情危機,有些人像鴕鳥一樣,將頭埋在沙土里,心存僥幸,自欺欺人,為了眼前的利益甚至做出欺瞞行為。
但還有那樣一群人說真話,說實話:
第一時間向外界發出防護預警的醫者,因為他們的警示,一大群臨床醫生們得以及時做好防護,繼續戰斗在“抗疫”前線;
挺身而出向媒體明確表示新冠病毒“人傳人”的鐘南山院士,因為他的直言相告,疫情才沒有發展到不可控的地步;
從不藏著掖著,面對提問直言不諱的“硬核醫生”張文宏,他的科普辟謠給我們每個人一針強心劑…… 從這樣一群人身上,讓孩子感受到誠實的力量和誠實的可貴,并為此而深深感動著。
誠實如此難能可貴,我們要時刻鼓勵和引導孩子敢于說真話、說實話。
9.講生命的意義 (教師小結) 生命只有一次,我們一定要珍惜。疫情當前,告訴孩子務必學會保護自己。
病毒很可怕,個體的力量無法與之抗衡。但大家依然充滿了信心,因為每個人都有著一顆愛人亦愛己之心。
因為愛人,所以我們時刻關注疫情,關心著病區的情況,希望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來幫助有需要的人。因為愛己,所以我們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用科學的方法來抗擊病毒,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愛將我們緊緊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讓我們不斷地克服困難,最終走出危機。這是生命最可貴之處,亦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第3篇: 小學一年級疫情防控主題班會200字
小學“疫情防控”主題班會
一、班會背景----------------------------------1
二、班會目標----------------------------------2
三、班會重點----------------------------------2
四、課前準備----------------------------------2
五、活動流程----------------------------------3
一、班會背景:
一場疫情,讓年的春節變得與眾不同,在這場疫情中,我們看到了很多用于擔當責任的人,因為承擔責任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也是人存在的價值。但是有些人的責任意識并不輕,這些人將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置于危險之中,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應該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二、班會目標:
1.讓同學們對新冠病毒有更深入的了解,消除緊張之心,學會防護措施;
2.通過對逆行之人的了解,同學們產生共情,思考“逆行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3.激發學生的感恩之心和愛國之情,思考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三、班會重點:
通過對逆行之人的了解,同學們產生共情,思考“逆行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激發學生的感恩之心和愛國之情,思考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四、課前準備:
1.教師:班級教案、課件、新聞、圖片 2.學生:搜索在本次疫情中履行和未履行公民責任的民眾新聞,并思考自己作為一名小學生,可以在本次疫情中肩負起哪些責任?
五、活動流程:
1.教師導入:
年伊始,紅燭欲燃,年關將至,萬事萬物都沉浸在新春的喜悅與祥和之中,卻無人發覺,一場災難正悄然生長。
1月23日,武漢市全面封鎖;
一月二十四日至二月二日,武漢市火神山醫院設計方案完成到交付使用,用時總計10日;
1月底至2月末,全國千萬醫護人員乘飛機高鐵鄂,參與抗疫工作…… 疫情爆發之后,工地上建設者烈日下的汗水、醫護人員臉上口罩的勒痕,和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同心同德,取代了煙花爆竹,成為了庚子新春,成為每個人心田上的風景。
這些人,在國家有難時站出來,他們一人行而為世范,他們就是國家的脊梁。
2.講人類瘟疫的歷史 瘟疫對人類來說不是陌生的詞語,因為生活水平、醫療技術的進步使得近幾十年來“瘟疫”一詞對人們來說漸行漸遠。
(1)講講歷史上發生在歐洲的“黑死病”。
這場流行病使歐洲的人口減少一半,資料上是這樣說的:“中世紀的歐洲受到瘟疫的肆虐,凡是得此病者,皮膚會出現許多黑斑,進而全身虛脫,神志不清,發高燒,最后痛苦死去,所以這種特殊瘟疫被歐洲人叫做‘黑死病’,古中國稱之為鼠疫。
黑死病發生于1348年—1451年,是在歐洲爆發的一次大型瘟疫,奪去了數千萬人的生命,整個歐洲都差點因此毀掉,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瘟疫。” 鼠疫的傳播途徑通常有四種:
①蚤叮咬:經鼠蚤傳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嚙齒動物→蚤→人”是腺鼠疫的主要傳播方式;
②呼吸道感染:經呼吸道飛沫傳播,通過呼吸、談話、咳嗽等,借飛沫形成“人→人”的方式傳播,并可造成人間鼠疫的大流行;
③皮膚感染:經皮膚傳播,剝食患病嚙齒動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觸患者的膿血或痰,經皮膚傷口而感染;
④消化道感染:人吃了未徹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
(2)講講清朝末期發生的鼠疫。
當時的情況如何呢?資料上介紹:清朝末年,中俄東部交界地帶就爆發了一場大規模流行性肺鼠疫災害。而其爆發,正與人們對旱獺暴斃原因的無知有關。
到了19世紀末,大量外來者為了生計,紛紛聚集在西伯利亞草原及蒙古草原地帶。這些外來務工人員的新工作主要為礦工、伐木工、皮草獵人,他們在促進了清朝末年中俄東部邊境地區繁榮的同時,也擴大了人群聚居規模,同時不擇手段地獵殺動物,最終釀成大禍。
在各方的不斷努力下,這場首發于東北地區的近代中國首次大規模肺鼠疫災害終于在幾個月內結束。罹難人數總計近六萬,但事態沒有進一步擴大成全國級別的大瘟疫。
(3)講講許多歷史書籍、文學書籍中都記載了瘟疫的流行。《白鹿原》小說就寫了一場瘟疫,幾乎一個村子里的人都死光了,那時科學落后,還認為是鬼在作祟。
2.講2003年的非典(SARS) 2003年的非典,資料上這樣介紹:SARS事件是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英語:SARS),于2002年在中國廣東發生,并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漸消滅的一次全球性傳染病疫潮。
如今,不少老師、家長仍有關于“非典”時期的特殊記憶,和孩子們講講經歷,時刻保持警醒,學會保護好自己。
3.講防控疫情中 “逆行者”“擔當者”的故事 這次的新冠肺炎病毒傳染性較強,傳染速度也很快,更可怕的是潛伏期長,即使在潛伏期也會傳染,所以近距離接觸患者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但是許多白衣戰士、白衣天使紛紛書寫請戰書奔赴疫區;
許多社區、鎮鄉、村干部忍受寒冷,頂著風雨、冒著感染的風險在祖國大地守卡,守護一方平安;
許多企業家紛紛捐款,有的甚至把外國的口罩廠買下來,為祖國人民送來口罩;
海外僑胞、留學生、中國旅客在異國他鄉購買醫用防護物資想方設法寄回祖國,寄到湖北;
居家隔離的你我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十元、百元、千元捐款購置醫療物資。這種“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相助”的寶貴精神需要孩子們不斷地傳承與發揚。
4.講疫情防控的做法 (1)“自我隔離”,有疫情高發區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學生,自離開疫區后居家或指定場所醫學觀察14天;
(2)“居家不外出”,各地學生盡量居家,不聚餐、不走親訪友,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
(3)“異常及時報告”,學生每天自我健康監測,有異常及時報告;
(4)外出全程戴好醫用口罩;
(5)“勤洗手、勤消毒、多通風”,隨時保持手衛生,減少接觸公眾觸摸的物品、設施,保持空氣清新;
(6)與人交往相隔三米以上,防止飛沫;
(7)食品要衛生,要熟透;
(8)發現有人有可疑癥狀要及時報告;
(9)愛護野生動物,不吃野味,在沒有防護措施的情況下不接觸野生動物或其他動物。
5.講疫情發生后給我們的教訓 這次疫情發生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缺乏“防范于未然”的意識,缺乏“救急、救災”的物資儲備。
面對災難,我們要有憂患意識,事先可以儲備一些急用物資,哪怕是這些物資永遠不用,災難有很多,疫情只是其中的一種,還有很多自然災害,比如地震、洪水、干旱、饑荒、火災等等,面對這些災難我們要有意識地儲存物資。
還有醫務人員資源的緊缺、救援物資的緊缺、醫療資源的緊缺……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
6.講科學技術對疫情防控的作用 這次疫情防控工作,“大數據”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僅僅從武漢流向全國各地的人員就達五百多萬,通過“大數據”就可以知道每一個人流向了哪里,這對全國的防疫工作起到了巨大的幫助,全國各地僅僅在幾天時間內對這些從疫區來的重點人員進行了醫學隔離、觀察,阻止了疫情的蔓延。也通過大數據,我們了解了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
醫療技術也取得了發展和進步,疫苗的研制,有效藥物的篩選對疫情的防控功不可沒。
7.講怎么樣才是“健康第一”的理念 我們常說“要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這個理念很多人還停留在鍛煉身體的層面。一方面,當然鍛煉身體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每個人從小要養成鍛煉的好習慣,也要學會并且熱愛一兩項運動,使之陪伴我們終生。
強健的體魄是預防各種疾病最好的抗體,這次新冠肺炎再次證明身體素質好,不容易感染或即使感染也好得快,有許多與確診患者有過密切接觸者并沒有感染,這是為什么?這就是身體抵抗力的問題,所以要養成鍛煉的好習慣,這是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吃野生動物,要敬畏大自然,敬畏每一個生命! 第三個方面,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按時作息,熬夜對身體的損傷最大,要保證睡眠時間,不睡懶覺。
“健康第一”的內涵應該包括:鍛煉身體的習慣、衛生的飲食習慣、健康的作息習慣。
8.講真話的力量 誠實,不只是一種品質,它是一種信念,更是一種心智的力量。
面對疫情危機,有些人像鴕鳥一樣,將頭埋在沙土里,心存僥幸,自欺欺人,為了眼前的利益甚至做出欺瞞行為。
但還有那樣一群人說真話,說實話:
第一時間向外界發出防護預警的醫者,因為他們的警示,一大群臨床醫生們得以及時做好防護,繼續戰斗在“抗疫”前線;
挺身而出向媒體明確表示新冠病毒“人傳人”的鐘南山院士,因為他的直言相告,疫情才沒有發展到不可控的地步;
從不藏著掖著,面對提問直言不諱的“硬核醫生”張文宏,他的科普辟謠給我們每個人一針強心劑…… 從這樣一群人身上,讓孩子感受到誠實的力量和誠實的可貴,并為此而深深感動著。
誠實如此難能可貴,我們要時刻鼓勵和引導孩子敢于說真話、說實話。
9.講生命的意義 (教師小結) 生命只有一次,我們一定要珍惜。疫情當前,告訴孩子務必學會保護自己。
病毒很可怕,個體的力量無法與之抗衡。但大家依然充滿了信心,因為每個人都有著一顆愛人亦愛己之心。
因為愛人,所以我們時刻關注疫情,關心著病區的情況,希望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來幫助有需要的人。因為愛己,所以我們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用科學的方法來抗擊病毒,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愛將我們緊緊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讓我們不斷地克服困難,最終走出危機。這是生命最可貴之處,亦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第4篇: 小學一年級疫情防控主題班會200字
精選工作總結類文檔,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檔,請點擊下載!
祝同學們考得一個好成績,心想事成 ,萬事如意!
疫情防控主題班會
一、班會背景----------------------------------1
二、班會目標----------------------------------2
三、班會重點----------------------------------2
四、課前準備----------------------------------2
五、活動流程----------------------------------3
一、班會背景:
一場疫情,讓年的春節變得與眾不同,在這場疫情中,我們看到了很多用于擔當責任的人,因為承擔責任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也是人存在的價值。但是有些人的責任意識并不輕,這些人將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置于危險之中,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應該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二、班會目標:
1.讓同學們對新冠病毒有更深入的了解,消除緊張之心,學會防護措施;
2.通過對逆行之人的了解,同學們產生共情,思考“逆行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3.激發學生的感恩之心和愛國之情,思考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三、班會重點:
通過對逆行之人的了解,同學們產生共情,思考“逆行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激發學生的感恩之心和愛國之情,思考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四、課前準備:
1.教師:班級教案、課件、新聞、圖片 2.學生:搜索在本次疫情中履行和未履行公民責任的民眾新聞,并思考自己作為一名小學生,可以在本次疫情中肩負起哪些責任?
五、活動流程:
1.教師導入:
年伊始,紅燭欲燃,年關將至,萬事萬物都沉浸在新春的喜悅與祥和之中,卻無人發覺,一場災難正悄然生長。
1月23日,武漢市全面封鎖;
一月二十四日至二月二日,武漢市火神山醫院設計方案完成到交付使用,用時總計10日;
1月底至2月末,全國千萬醫護人員乘飛機高鐵鄂,參與抗疫工作…… 疫情爆發之后,工地上建設者烈日下的汗水、醫護人員臉上口罩的勒痕,和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同心同德,取代了煙花爆竹,成為了庚子新春,成為每個人心田上的風景。
這些人,在國家有難時站出來,他們一人行而為世范,他們就是國家的脊梁。
2.講人類瘟疫的歷史 瘟疫對人類來說不是陌生的詞語,因為生活水平、醫療技術的進步使得近幾十年來“瘟疫”一詞對人們來說漸行漸遠。
(1)講講歷史上發生在歐洲的“黑死病”。
這場流行病使歐洲的人口減少一半,資料上是這樣說的:“中世紀的歐洲受到瘟疫的肆虐,凡是得此病者,皮膚會出現許多黑斑,進而全身虛脫,神志不清,發高燒,最后痛苦死去,所以這種特殊瘟疫被歐洲人叫做‘黑死病’,古中國稱之為鼠疫。
黑死病發生于1348年—1451年,是在歐洲爆發的一次大型瘟疫,奪去了數千萬人的生命,整個歐洲都差點因此毀掉,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瘟疫。” 鼠疫的傳播途徑通常有四種:
①蚤叮咬:經鼠蚤傳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嚙齒動物→蚤→人”是腺鼠疫的主要傳播方式;
②呼吸道感染:經呼吸道飛沫傳播,通過呼吸、談話、咳嗽等,借飛沫形成“人→人”的方式傳播,并可造成人間鼠疫的大流行;
③皮膚感染:經皮膚傳播,剝食患病嚙齒動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觸患者的膿血或痰,經皮膚傷口而感染;
④消化道感染:人吃了未徹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
(2)講講清朝末期發生的鼠疫。
當時的情況如何呢?資料上介紹:清朝末年,中俄東部交界地帶就爆發了一場大規模流行性肺鼠疫災害。而其爆發,正與人們對旱獺暴斃原因的無知有關。
到了19世紀末,大量外來者為了生計,紛紛聚集在西伯利亞草原及蒙古草原地帶。這些外來務工人員的新工作主要為礦工、伐木工、皮草獵人,他們在促進了清朝末年中俄東部邊境地區繁榮的同時,也擴大了人群聚居規模,同時不擇手段地獵殺動物,最終釀成大禍。
在各方的不斷努力下,這場首發于東北地區的近代中國首次大規模肺鼠疫災害終于在幾個月內結束。罹難人數總計近六萬,但事態沒有進一步擴大成全國級別的大瘟疫。
(3)講講許多歷史書籍、文學書籍中都記載了瘟疫的流行。《白鹿原》小說就寫了一場瘟疫,幾乎一個村子里的人都死光了,那時科學落后,還認為是鬼在作祟。
2.講2003年的非典(SARS) 2003年的非典,資料上這樣介紹:SARS事件是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英語:SARS),于2002年在中國廣東發生,并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漸消滅的一次全球性傳染病疫潮。
如今,不少老師、家長仍有關于“非典”時期的特殊記憶,和孩子們講講經歷,時刻保持警醒,學會保護好自己。
3.講防控疫情中 “逆行者”“擔當者”的故事 這次的新冠肺炎病毒傳染性較強,傳染速度也很快,更可怕的是潛伏期長,即使在潛伏期也會傳染,所以近距離接觸患者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但是許多白衣戰士、白衣天使紛紛書寫請戰書奔赴疫區;
許多社區、鎮鄉、村干部忍受寒冷,頂著風雨、冒著感染的風險在祖國大地守卡,守護一方平安;
許多企業家紛紛捐款,有的甚至把外國的口罩廠買下來,為祖國人民送來口罩;
海外僑胞、留學生、中國旅客在異國他鄉購買醫用防護物資想方設法寄回祖國,寄到湖北;
居家隔離的你我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十元、百元、千元捐款購置醫療物資。這種“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相助”的寶貴精神需要孩子們不斷地傳承與發揚。
4.講疫情防控的做法 (1)“自我隔離”,有疫情高發區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學生,自離開疫區后居家或指定場所醫學觀察14天;
(2)“居家不外出”,各地學生盡量居家,不聚餐、不走親訪友,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
(3)“異常及時報告”,學生每天自我健康監測,有異常及時報告;
(4)外出全程戴好醫用口罩;
(5)“勤洗手、勤消毒、多通風”,隨時保持手衛生,減少接觸公眾觸摸的物品、設施,保持空氣清新;
(6)與人交往相隔三米以上,防止飛沫;
(7)食品要衛生,要熟透;
(8)發現有人有可疑癥狀要及時報告;
(9)愛護野生動物,不吃野味,在沒有防護措施的情況下不接觸野生動物或其他動物。
5.講疫情發生后給我們的教訓 這次疫情發生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缺乏“防范于未然”的意識,缺乏“救急、救災”的物資儲備。
面對災難,我們要有憂患意識,事先可以儲備一些急用物資,哪怕是這些物資永遠不用,災難有很多,疫情只是其中的一種,還有很多自然災害,比如地震、洪水、干旱、饑荒、火災等等,面對這些災難我們要有意識地儲存物資。
還有醫務人員資源的緊缺、救援物資的緊缺、醫療資源的緊缺……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
6.講科學技術對疫情防控的作用 這次疫情防控工作,“大數據”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僅僅從武漢流向全國各地的人員就達五百多萬,通過“大數據”就可以知道每一個人流向了哪里,這對全國的防疫工作起到了巨大的幫助,全國各地僅僅在幾天時間內對這些從疫區來的重點人員進行了醫學隔離、觀察,阻止了疫情的蔓延。也通過大數據,我們了解了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
醫療技術也取得了發展和進步,疫苗的研制,有效藥物的篩選對疫情的防控功不可沒。
7.講怎么樣才是“健康第一”的理念 我們常說“要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這個理念很多人還停留在鍛煉身體的層面。一方面,當然鍛煉身體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每個人從小要養成鍛煉的好習慣,也要學會并且熱愛一兩項運動,使之陪伴我們終生。
強健的體魄是預防各種疾病最好的抗體,這次新冠肺炎再次證明身體素質好,不容易感染或即使感染也好得快,有許多與確診患者有過密切接觸者并沒有感染,這是為什么?這就是身體抵抗力的問題,所以要養成鍛煉的好習慣,這是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吃野生動物,要敬畏大自然,敬畏每一個生命! 第三個方面,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按時作息,熬夜對身體的損傷最大,要保證睡眠時間,不睡懶覺。
“健康第一”的內涵應該包括:鍛煉身體的習慣、衛生的飲食習慣、健康的作息習慣。
8.講真話的力量 誠實,不只是一種品質,它是一種信念,更是一種心智的力量。
面對疫情危機,有些人像鴕鳥一樣,將頭埋在沙土里,心存僥幸,自欺欺人,為了眼前的利益甚至做出欺瞞行為。
但還有那樣一群人說真話,說實話:
第一時間向外界發出防護預警的醫者,因為他們的警示,一大群臨床醫生們得以及時做好防護,繼續戰斗在“抗疫”前線;
挺身而出向媒體明確表示新冠病毒“人傳人”的鐘南山院士,因為他的直言相告,疫情才沒有發展到不可控的地步;
從不藏著掖著,面對提問直言不諱的“硬核醫生”張文宏,他的科普辟謠給我們每個人一針強心劑…… 從這樣一群人身上,讓孩子感受到誠實的力量和誠實的可貴,并為此而深深感動著。
誠實如此難能可貴,我們要時刻鼓勵和引導孩子敢于說真話、說實話。
9.講生命的意義 (教師小結) 生命只有一次,我們一定要珍惜。疫情當前,告訴孩子務必學會保護自己。
病毒很可怕,個體的力量無法與之抗衡。但大家依然充滿了信心,因為每個人都有著一顆愛人亦愛己之心。
因為愛人,所以我們時刻關注疫情,關心著病區的情況,希望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來幫助有需要的人。因為愛己,所以我們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用科學的方法來抗擊病毒,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愛將我們緊緊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讓我們不斷地克服困難,最終走出危機。這是生命最可貴之處,亦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推薦訪問: 班會 疫情 防控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