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義上說,組織是指由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聯(lián)系起來的系統(tǒng)。從狹義上說,組織就是指人們?yōu)閷崿F(xiàn)一定的目標,互相協(xié)作結(jié)合而成的集體或團體,如黨團組織、工會組織、企業(yè)、軍事組織等等。狹義的組織專門指人群而言,運用于社會管理之中。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組織的環(huán)境要素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組織的環(huán)境要素3篇
注:本表格更新時機為任一因素發(fā)生變化時。
編制人: 審核人: 時間: 2017.6.30
山東主要自然環(huán)境要素狀況(二)
一、氣象氣候特征
(一)氣候特征
1、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暖溫帶:秦淮—長城,暖溫帶區(qū)南北界。≧10℃的活動積溫 達3400-4500℃.山東的在3500-4500之間。所以屬于暖溫。年均溫11-14℃,由東北沿海到西南內(nèi)陸遞減,膠東半島、黃河△平均12℃以下,魯西南4℃以上
活動積溫:當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上升到10攝氏度以上時,大多數(shù)農(nóng)作物才能活躍生長。把大于等于10攝氏度時許期內(nèi)的日平均
氣溫累加起來,得到的氣溫總和,叫做活動積溫
季風氣候:背靠亞歐大陸,東臨太平洋(中國縮影)
大陸性氣候:最冷1月份,最熱7月份,我省絕大
部分符合大陸性標準。
海洋性氣候:分別是2月份,8月份。
年較差大:我省大部分在28—31度之間,最大的魯北地區(qū)濟南、德州、聊城達31—32度。
日較差大:8—12度,極端20—28度。
大陸度:達50%就是大陸性氣候,山東大陸度,東部沿海都>50,濟南68-69,甚至70%。
2、光熱豐富,降水偏少。115-130左右的輻射總量,四川年接受輻射總量才73千卡。
3、氣候經(jīng)向差異明顯,東西向變化超過南北向變化。
氣溫上:年均溫臨沂13.2度,德州13度,惠民12.4度,東部成山頭11.2度;濟南及以西14.2度。
生產(chǎn)上:≧10度活動積溫,臨沂4409,北部惠民4292,德州4439,成山頭3592,濟南4700。
降水:也是向西減少。
冬季:半島地區(qū)長160天以上甚至達170天,濟南到以西150天左右。
夏季:濟南夏季多始于5月21號,多年平均長123天;向東夏季開始的晚了,且短了,濰坊6月11號,長92天,青島7月6號,長72天;煙臺6月26,長82天;石島7月11.長67天。
4、四季分明,冬季較長,春秋較短。
四季劃分:天文學兩分兩至;古書四立;農(nóng)歷123,456……;統(tǒng)計學陽歷12 1 2,3 4 5,6 7 8,9 10 11
冬季寒冷干燥:冷鋒——極地大陸氣團和變性極地大陸氣團之間的界面。1月各地均溫-4.4——0.8度之間
蒙古冷高壓東南部,盛行偏北風,寒冷干燥。
偶爾西南方暖濕氣旋也會北上——大風和雨雪天氣。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79.5mm降水量在地區(qū)的分布上是不均衡的,其分布趨勢是由東南的850mm向西北遞減到550mm。
春季少雨多風:干燥大風一般4月份為大風月,占50%。
資料:((((人們常用“春天孩兒面,一天變?nèi)儭眮硇稳荽杭咎鞖庾兓喽耍鲫幒銮纾鲲L忽雨,好像小孩兒一樣哭笑“無常”。雖是“無常”卻也正是春季天氣的特點。形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大約有以下幾點:一是大氣環(huán)流形勢發(fā)生調(diào)整。二是冷暖空氣勢均力敵。三是太陽輻射開始加強。特別是在北方冷空氣剛過時出現(xiàn)降溫寒冷天氣,隨后天晴云少,陽光明媚,冷空氣受熱變性很快,天氣很快就會轉(zhuǎn)暖。由此可見,春天是由冷暖空氣造成了天氣的多變和反復無常。)))
夏季高溫多雨:西太平洋副高和大陸熱低壓控制,北方冷空氣還經(jīng)常南下。各地降水量在336.8mm鄄城——589.2mm莒南之間。
秋季天高氣爽:
資料:(((“秋老虎”是我國民間對立秋后重新出現(xiàn)短期炎熱天氣的俗稱。一般發(fā)生在8、9月之交。持續(xù)日數(shù)約一周至半月。這種天氣出現(xiàn)時,連日晴朗、日照強烈,人們感到炎熱難受,故稱“秋老虎”。這種回熱天氣歐洲稱之為“老婦夏”天氣,北美人稱之為“印第安夏”天氣。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國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再度支配江淮流域及附近地區(qū),在該高壓控制下的地區(qū)晴朗少云,日射強烈,氣溫回升,形成悶熱天氣。
秋老虎的表現(xiàn),由于我國地域遼闊,“秋老虎”的表現(xiàn)略有所不同,如華南的秋老虎要比長江流域的來得遲,一般推遲2-4個節(jié)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時間有長有短,半個月至二個月不等;有時秋老虎來了去,去了又回頭。“秋老虎”天氣,雖然氣溫較高,但總的來說空氣干燥,陽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熱。)))
(二)山東氣候的成因
地理位置、地形條件、大氣環(huán)境等因素。相互作用。
1、地理位置的影響。經(jīng)度地帶性、緯度地帶性。
北半球中緯度偏南地帶,太陽直射點不能到達。 特殊的海陸位置,使其季風氣候得以形成。
2、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垂直地帶性。魯中南山地,地勢最高,地形較復雜,山地大都東北-西南走向,來自海洋的夏季風,攜帶大量暖濕空氣,自東南向西北吹送,每遇迎面高坡,被迫抬升,成云致雨,增大了山地迎風破的降水量,氣流過山頂后——降水減少。如泰山南麓泰安市年降水量722.6mm,主峰玉皇頂1210.9mm,北坡濟南市685mm。
氣溫也受地形影響明顯。高處氣溫低。
從全省來看,山東東部與東南部,地處東南暖濕季風的迎風面位置,降水多,氣候濕潤;而魯西、魯西北地區(qū)地勢低平,處在魯中山地的背風區(qū),也是夏季的雨影區(qū),因而降水量顯著減少,氣候比較干燥;冬季又是偏北氣流南下暢行的通道,大風較多,氣溫偏低。
3、大氣環(huán)流與氣候
二、河流特征
山東省東臨太平洋,地形復雜,雨量集中((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79.5mm)),河流比較發(fā)育,全省平均河網(wǎng)密度為0.24公里/平方公里。長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5000多條,其中長度在10公里(一萬米)以上的共1552條,有70多條為干流和一級支流。
(一)山溪性與坡水性河流均有
1、山溪性河流:魯中南山區(qū)和膠東半島地區(qū)
魯中南地區(qū),以泰魯沂山地為中心,形成向四周分流的輻射狀水系。向南流的河流經(jīng)江蘇入海;向西流的河流分別注入黃河和南四湖;向北流的河流除部分注入黃河外,多數(shù)獨流注入渤海;向東流的河流集水面積較小,均匯入南黃海。 ((((該區(qū)河流是山溪性質(zhì),源短流急,暴漲暴落,洪枯懸殊)))
資料:((((向南流的有沂,沭河兩大水系,經(jīng)江蘇省入海;向北流的主要有濰,彌,白浪河及小清河的主要支流繡江河,孝婦河,淄河等,均注入渤海萊州灣;向西流的主要河流為大汶河,經(jīng)東平湖注入黃河,其他還有泗河,城漷河,白馬河,十字河,薛城大沙河等均流入南四湖;向東流的主要河流有繡針河,巨峰河,付疃河,潮白河,吉利河,白馬河等。))))
膠東地區(qū),以昆崳山、牙山、艾山、大澤山等為分水嶺,形成南北分流的不對稱水系。北流諸河注入渤海和北黃海,大都源短流急;南流河流注入南黃海,集水面積相對較大。 也是山溪性河流。
資料:((((北流入渤,黃海的有界河,黃水河,大沽夾河,沁水河,辛安河等;南流入黃海的有大沽河,五龍河,母豬河,乳山河等.在泰沂山區(qū)和膠東半島低山丘陵區(qū)之間的南,北膠萊河分別流入膠州灣和萊州灣.))))
泰魯沂山脈與膠東半島之間,為膠萊河谷所隔,南、北膠萊河谷分別注入膠州灣和萊州灣。
2、坡水性河流
魯西北平原區(qū),地勢平緩,在微微傾斜的平原上,發(fā)育了眾多的坡水性河道(河道平直,河谷寬淺,坡小流緩,河道淤積,排泄能力較弱)。徒駭河、馬頰河均屬海河水系。
南四湖湖西平原區(qū):
(二)山東水系及重要的河流
山東諸河分屬黃河、淮河、海河、小清河及山東半島獨流入海水系。
1、黃河水系:黃河在山東屬下游段,自魯西南東明縣后雙樓入境,向東北斜貫魯西北平原,流經(jīng)6個地市21個縣境,至墾利縣建林麥清水溝注入萊州灣,行程617千米。
主要支流金堤河(魯豫界河)、大汶河、郎溪河、玉符河、北沙河(濟南)、南沙河等。
大汶河,古稱汶水。大汶河是黃河在山東的唯一支流,也是泰安市最大的河流。發(fā)源于泰萊山區(qū),匯泰山山脈、蒙山支脈諸水,自東向西流經(jīng)萊蕪、新泰、泰山區(qū)、岱岳區(qū)、肥城、寧陽、汶上、東平等縣、市、區(qū),又經(jīng)東平湖流入黃河,全長208公里,流域面積8536平方公里。
資料:山東黃河的河流特征:(1)現(xiàn)行河道的演變和形成。山東黃河現(xiàn)行河道是1855年(清咸豐五年)黃河在河南蘭陽(今蘭考縣境內(nèi))銅瓦廂決口,從東壩頭改道東北流,穿過運河奪大清河從東營墾利縣黃河口鎮(zhèn)入渤海后形成的。1938年6月,國民黨軍隊在鄭州花園口扒開黃河大堤,企圖阻止日軍進攻,致使黃河改道南行經(jīng)淮河入黃海。1947年3月,花園口決口堵復,黃河回歸山東故道。此后,黃河下游河道一直穩(wěn)定在現(xiàn)行流路之中。
(2)山東黃河沿岸地形特點。山東黃河沿岸地形以平原為主,由黃河泛濫沖積而成,是華北平原的組成部分。平原地勢以黃河為分水嶺,地面坡降平緩,微向東南傾斜。大堤以北為黃海平原,屬海河流域;大堤以南為黃淮平原,屬淮河流域(魯山沂河就是淮河流域)。山地主要分布在右岸,自梁山至濟南為中低山區(qū),隸屬泰山山系北麓。左岸有幾處不連續(xù)的小山。在中低山區(qū)與沖積平原接壤處,分布著一些湖泊及洼地。
(3)洪水特性。洪水按照出現(xiàn)時期的不同劃分為桃、伏、秋、凌四汛。12-次年2月為凌汛期,凌情嚴重時形成冰壩壅水,易造成決口,形成災害。3-4月桃花盛開之時,上中游冰雪融化,形成洪峰,稱為“桃汛”;5-6月枯水期,7-8月暴雨集中,河水猛漲,稱為“伏汛”;9-10月流域多降大雨,形成洪峰,稱為“秋汛”。伏汛、秋汛習慣上稱作伏秋大汛,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說的汛期。
洪水災害。歷史上黃河水災嚴重,尤其是黃河下游,頻繁的決口、改道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據(jù)歷史文獻記載,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中,黃河在下游決口的年份達543年,決堤次數(shù)達1590多次,黃河河道遷徙26次,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洪災波及范圍北達天津,南抵江淮,包括冀、魯、豫、皖、蘇五省,如1933年8月,陜縣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下游兩岸決口50多處,淹沒冀、魯、豫、蘇四省30縣,受災面積6592平方公里,受災人口273萬多人,死亡1.27萬余人。1938年6月國民黨扒開花園口大堤,黃河奪淮入海,淹及豫、皖、蘇三省44縣,受災人口1250萬,死亡89萬。黃河下游凌汛災害也很嚴重, 1855年銅瓦廂改道至1955年的一百年中,發(fā)生凌汛決溢的有29年,平均三年半就有一年凌汛災害,建國后,1951年、1955年凌情嚴重,分別在利津縣王莊和五莊決口成災。
(4)水沙特點。一是水少沙多,年輸沙量之多、含沙量之高,居世界河流之冠。二是水沙異源,黃河泥沙90%來自中游的黃土高原。三是年際變化大,年內(nèi)分布不均。1958年來沙量達27.8億噸,1987年最小為2.48億噸,相差11倍。
(5)河道沖淤。由于黃河進入我省的水量少、沙量多,泥沙在河道內(nèi)不斷淤積,河床逐漸抬高,自1950年7月至1999年5月山東黃河河道(高村至利津)共淤積28.94億立方米,平均年淤積0.591億立方米。
2、小清河水系:源出濟南市西部睦里莊,主要匯集黑虎、趵突泉水,其次為西郊臘山下諸泉。此外還接納玉符河的部分水流。與黃河南堤大致平行東流,途中接納繡江河、孝婦河、淄河等支流,在壽光縣境內(nèi)羊角溝注入萊州灣。小清河自濟南向東北流,經(jīng)歷城、章丘、鄒平、高青、桓臺、博興、廣饒、壽光等縣,由羊角溝入萊州灣,全長240余公里,流域面積11,000平方公里。沿途匯入大小支流150多條,是一條具有瀉洪、航運、灌溉、養(yǎng)殖等多功能的河道。
玉符河上游為濟南錦繡、錦陽、錦云三川,自南向北流,至濟南市西郊睦里莊附近,經(jīng)人工設閘,把部分河水向東引入小清河,故有玉符河是小清河遠源,而趵突、黑虎諸泉是近源的說法。
淄河,野外實習已見到,向東北流經(jīng)臨淄廣饒,注入小清河,它是小清河最大支流。
近幾年來,隨著工業(yè)的飛速發(fā)展,沿小清河縣市區(qū)的大量工業(yè)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小清河,嚴重污染了該河水質(zhì),使小清河成為一條小黑河、小臭河、小害河。為迎接全運會,20XX年1月份,濟南加快了治理小清河的步伐,目前仍在治理中,第一期工程應該即將竣工,截污、清淤、橋梁、通航、綠化……
3、淮河水系:在省內(nèi)有沂河、沭河流域及南四湖、中運河(原為發(fā)源于山東的泗水下游故河道,后為黃河所奪,又為南北漕運所經(jīng),成為大運河的一部分)流域組成,較大河流有梁濟運河、萬福河、東魚河、泗河(發(fā)源于魯中山地新泰市南部太平頂西麓,西南流入泗水縣境后改向西行,至曲阜市和兗州縣邊境復折西南,于濟寧市東南魯橋鎮(zhèn)入京杭運河)、白馬河、界河、沂河和沭河等。
4、海河水系:在省內(nèi)由衛(wèi)運河、漳衛(wèi)新河、馬頰河、德惠新河、徒駭河等組成,流域面積3萬平方公里。
徒駭河是魯北平原最大的排洪河系,發(fā)源于河南省清豐縣的永順溝,自西南向東北在聊城莘縣入境,經(jīng)聊城、禹城、濱州,于沾化縣注入渤海,流向大致與黃河平行。
馬頰河也是魯西北重要的排水河道,發(fā)源于河南省濮陽縣,于沙王莊進入我省,自西南向東北,經(jīng)莘縣、高唐、平原、陵縣、樂陵,在無棣縣注入渤海。
5、山東半島水系:由彌河、白浪河、濰河、膠萊河、王河、黃水河、母豬河(威海永青山)、乳山河、大沽河、洋河等組成。
膠萊河:膠萊河是山東半島上的一條重要河流,位于膠東半島沂山脈與昆俞山脈之間。膠萊河南北分流,南流入膠州灣,北流入萊州灣,河名取兩灣首字而成。其中,南膠萊河也叫膠萊南河,河長30公里。為膠萊河自平度市姚家村分水嶺(海拔11.7米)向南經(jīng)膠州在膠濟鐵路南側(cè)與大沽河匯合入膠州灣。該河段始于元朝,元世祖為南糧北調(diào)接濟京師,1280年開鑿,歷時5年而成。現(xiàn)已為膠萊河主要排水干道,但當?shù)厝罕娙杂羞\河、運糧河之稱。
北膠萊河古稱膠水,水系包括主流北膠萊河及諸支流,在青島境內(nèi)的主要支流有澤河、龍王河、現(xiàn)河和白沙河。北膠萊河發(fā)源于平度市萬家鎮(zhèn)姚家村分水嶺北麓,沿平度市與昌邑市邊界北去,于平度市新河鎮(zhèn)大苗家村出境流入萊州灣。干流全長100公里。
6、山東運河
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一條人工河流。由北京迤邐南下,從河北的桑園鎮(zhèn)進入山東,縱貫整個魯西大平原,以棗莊市臺兒莊出境,接揚州運河。流經(jīng)山東的部分,史稱山東運河,全長1125千米,占運河總長的1/3。
山東運河開鑿于隋煬帝大業(yè)四年(公元608年)。運河水量主要靠大汶河和泗河補給。山東人民親切地譽為“山東的萊茵河”。
(三)山東各地徑流時空分布不均勻
山東各地年凈流量年際變化大,年內(nèi)分布亦很不均勻。在年際變化上,豐水年與枯水年水量相差懸殊,且平原地區(qū)年際變化大于山區(qū),最大年凈流量為最小年凈流量的11倍還多。在地區(qū)分布上,魯北平原區(qū)諸河流和膠萊河、大沽河等最大年徑流量與最小之比可達數(shù)10倍甚至100多倍,魯東南及膠東東部各河徑流量年際相差一般不足10倍。
在年內(nèi)分配亦相差十分懸殊,汛期洪水暴漲暴落,容易形成水災;枯水期徑流量很小,甚至干涸斷流。魯東、魯中南山地和魯西南地區(qū),年凈流量集中在6-9月,一般占全年徑流量的80%-85%,最大月徑流量一般出現(xiàn)在7月。
黃河以北和魯中南山地以北地區(qū),年凈流量集中在7-10月份,一般占年凈流量的80——90%,最大月徑流量一般出現(xiàn)在8月。
(四)山東河流的含沙量特征
除黃河干流外,山東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都在1-3公斤/立方米范圍內(nèi)。
黃河以北平原區(qū):多年平均含沙量為0.3-1.2公斤/立方米。
魯中南山地和魯東丘陵地區(qū),河流上游含沙量較高,多年平均含沙量一般都在2公斤/立方米以上,最大可達4.6公斤/立方米,河流的下游平原區(qū)含沙量較小,一般不超過1公斤/立方米.
南四湖以西平原區(qū),多年平均含沙量變動范圍為2-3.5公斤/立方米。
(五)河流礦化度 指水中溶解組分的總量,包括溶解于水中各種離子、分子、化合物的總量。
跟礦泉水不一樣。礦泉水是從地下深處自然涌出的或經(jīng)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礦水;含有一定量的礦物鹽、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氣體;在通常情況下,其化學成分、流量、水溫等動態(tài)在天然波動范圍內(nèi)的相對穩(wěn)定。礦泉水是在地層深部循環(huán)形成的,含有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礦物質(zhì)及限定指標。
河流礦化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洪水期小,枯水期大;山區(qū)小,平原大。
黃河以北平原區(qū)礦化度最大:沿途流速慢,土質(zhì)疏松,溶解入得粒子就多。
泰魯沂山地和魯東丘陵地區(qū)礦化度較小,沭河支流潯河陡山水庫站多年平均礦化度僅117毫克/升,為全省最低值。
(六)河流水溫
與氣溫變化一致,但水溫的日較差均略小;各河流平均最高水溫除山東半島東部諸河出現(xiàn)在8月外,其余各河均出現(xiàn)在7月。
全省各中小河流開始封凍時間,以徒駭河、馬頰河下游地區(qū)最早,12月中旬。其余各河大都在12月下旬由北向南開始封凍、
解凍開河,魯西南最早,2月上旬開始,其余在2月中旬。
三、山東湖泊
南四湖:微山湖、獨山湖、昭陽湖、南陽湖。
微山湖風景秀麗,還是老革命根據(jù)地,鐵道游擊隊以此為根據(jù)地。《微山湖上靜悄悄》。
北五湖:東平湖、馬踏湖、馬場湖、南旺湖、蜀山湖。
大明湖:濟南市內(nèi),面積不大。城內(nèi)眾泉匯流而成的天然湖泊,面積甚大,幾乎占了舊城的四分之一。市區(qū)諸泉在此匯聚后,經(jīng)北水門流入小清河。現(xiàn)今湖面46公頃(690畝),公園面積86公頃(1290畝),湖面約占百分之五十三,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處約4米。蛇不見,蛙不鳴;久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大明湖兩大獨特之處。
所謂的“蛇不現(xiàn)”是因為大明湖內(nèi)的水鳥眾多,使得蛇類很難在其中生存下去;而“恒雨不漲”,則是因為大明湖的出水口眾多,當水漲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流了出去;至于“久旱不涸”,則是因為大明湖的湖底為質(zhì)地細密的火成巖,致使源源不斷流注湖中的泉水不能下泄。但是對于所謂的大明湖里“蛙不鳴”之謎,時至今日仍無人能找到一個合理的答案。水溫低說、水質(zhì)不適合青蛙發(fā)情說、水中礦物質(zhì)影響聲帶說、水太深說……
青蛙不叫的湖:河南省新野縣有一個奇怪的湖,名叫彈子湖。湖北省當陽縣的玉泉寺內(nèi)的丹池里。
章丘白云湖:白云湖,猶如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章丘市城區(qū)明水西北19公里處,西南距濟南35公里,距遙墻國際機場僅10公里。2O00年7月8日至8月8日在千畝紅蓮盛開之際,章丘市舉辦了首屆白云湖荷花節(jié)。今后每年的七八月份都將舉辦荷花節(jié)。
四、濟南的地下水
地下水的補給主要是大氣降水,其次是河流和灌溉回水補給。按巖性和水的埋藏狀況分三類:
(一)第四系的沖洪積層中的孔隙水。主分布在魯西北、魯西南、魯北廣大平原,以及魯中南的山間盆地、谷地和膠東中部盆地、濱海平原區(qū)。潛水
(二)堅硬及半堅硬巖石中的裂隙水。廣泛分布于變質(zhì)巖、沉積巖及各類火成巖地區(qū),膠東半島火成巖地區(qū)有水量較大的礦水分布。
(三)石灰?guī)r地區(qū)巖溶水。分布于魯中、南地區(qū)。石灰?guī)r裸露的低山、丘陵,地下水埋藏深,是嚴重缺水區(qū),只有在盆地、谷地中的中部或單斜構(gòu)造的前緣有豐富的地下水,并具承壓和自流水的性質(zhì)。其中泰魯沂山地丘陵邊緣地下水較為豐富,如濟南—明水-長青肥城-新泰-萊蕪,淄博-濰坊及臨沂-棗莊地區(qū)。
五、泉水
山東泉水主要分布在魯中南石灰?guī)r巖溶發(fā)育的地區(qū),絕大多數(shù)為上升泉。
濟南泉水:濟南地區(qū)巖溶發(fā)育在地下50-180米,水文地質(zhì)條件優(yōu)越,地下水相當豐富,是露在構(gòu)造接觸帶上的上升泉。濟南以“泉城”聞名,古有72名泉之說,并以古、多、美、甘聞名中外,早在宋代,文學家曾鞏就評價道:齊多甘泉,冠于天下。元代地理學家于欽亦稱贊說:濟南山水甲齊魯,泉甲天下。著名的有五大泉群。
趵突泉群:趵突泉泉群位于濟南舊城區(qū)西南部,由38處泉水組成,其中27處集中在今趵突泉公園內(nèi),最著名的有趵突泉、金線泉、漱玉泉、柳絮泉、馬跑泉、皇華泉、臥牛泉等。 趵突泉是古濼水之源,古時稱濼,宋代曾鞏為其定名為趵突泉。所謂趵突,即跳躍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發(fā),噴涌不息的特點。
黑虎泉泉群:在濟南舊城的東南部,有泉水15處,除黑虎泉外,著名的還有琵琶泉、白石泉、瑪瑙泉、九女泉、五蓮泉等。 黑虎泉位于南護城河南岸。泉源在陡壁下一個深邃的洞穴內(nèi)。古時洞前有一黝黑巨石,泉水激石,有如虎嘯。加之巨石又似一踞伏的猛虎,故得黑虎之名。
珍珠泉泉群:位于濟南舊城中部,其中珍珠泉、濯纓泉、舜泉、芙蓉泉、孝感泉最為有名。珍珠泉因平地涌泉,騰如珠串而得名。
五龍?zhí)度海涸跐吓f城西北部,共有泉池28處,除五龍?zhí)锻猓艤厝仪迦⑻扃R泉、七十三泉比較有名。 五龍?zhí)队置麅舫亍觚執(zhí)丁埦尤艜r曾是大明湖的一部分。
百脈泉群:位于濟南城東章丘市明水龍泉寺南側(cè)。為濟南五大泉群之一。"百脈沸騰,狀若貫珠,歷落可數(shù)",故名。百脈泉位于明水城東北部的百脈泉公園內(nèi),有東麻灣、西麻灣、墨泉、龍泉、梅花泉、金鏡泉、清水泉、荷花泉、魚樂泉、張公池等名泉。
另外,位于臨朐縣城南12.5公里處的冶源村前,海浮山北麓的老龍灣泉群,原名薰冶水,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有“北國江南”之稱。系地下泉水涌出地表匯集而成。涌泉多不勝數(shù),主要有薰冶泉、萬寶泉、善息泉、八角灣等,此皆源出于山石中;泗水縣城東有雙睛、淘米、白虎、紅石、響水等泉組成的泉林泉群;淄博的神頭(博山區(qū))、龍彎、秋古、飲馬等泉群;以及萊蕪的郭娘泉群(東泉河村東 海拔169米,中奧陶系斷層上升泉,最大流量363升/小時))、新泰的樓德泉群、蒙陰的柳溝泉群、大汶口的西北遙泉群、滕州的螞蟻泉群,均屬我省較大的上升泉。除上升泉外,還有少量的下降泉,但流量普遍較小。
飲馬泉:博山城東北十幾里處有座興隆山,興隆山西有個飲馬莊,莊中間有一個清澈透甜的泉眼,相傳當年有一匹金馬駒,常到此泉飲水,故名:飲馬泉。
政治環(huán)境要素解析
作者:劉然
作者機構(gòu):湖北大學,武漢430062
來源: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ISSN:1008-9314
年:2004
卷:000
期:002
頁碼:35-38
頁數(shù):4
中圖分類:D089
正文語種:chi
關(guān)鍵詞:政治系統(tǒng);政治環(huán)境;政治環(huán)境要素
摘要:國家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政治系統(tǒng),它時刻都與政治環(huán)境發(fā)生和保持著有機的聯(lián)系,一方面政治環(huán)境要素直接對政治系統(tǒng)產(chǎn)生影響,而另一方面政治系統(tǒng)亦對政治環(huán)境發(fā)揮作用.本文對政治環(huán)境構(gòu)成要素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并闡釋了政治環(huán)境與政治系統(tǒng)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
推薦訪問: 環(huán)境要素 三篇 組織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jù)省局黨組《關(guān)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tǒng)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zhàn)略部署、重大理論創(chuàng)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tǒng)呈現(xiàn)。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tǒng)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fā)展階段“三農(nóng)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nóng)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zhí)政黨,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zhàn)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zhàn)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zhàn)略策略的重要性,戰(zhàn)略和策略的關(guān)系,提高戰(zhàn)略思維、堅定戰(zhàn)略自信、強化戰(zhàn)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guān)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qū)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nèi)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wǎng)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wǎng)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nèi)容,是建設網(wǎng)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wǎng)民規(guī)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