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1 1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困難
對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方法進行更新,關系著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以及學校的教學管理。只有這些方面的條件都得到滿足,才能讓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發揮積極作用。目前,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還存在以下幾點問題,包括信息技術學科重視力度不足、教師的教學能力有限、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參差不齊等等。
1.1 信息技術學科重視力度不足
雖然教學改革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技術學科的地位。但是,與中考科目相比,信息技術所占課時較少,學校與教師、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學科的重視力度不足。雖然現在信息技術是需要會考,但面對著中考的重要性,許多學生和家長還是不夠重視,學校領導也總認為信息技術是個很簡單的學科,不需要用太多時間。在這樣的教學管理實踐下,影響著許多初中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科觀。教師與家長都重視學生最后的中考成績,對于信息技術這樣對學生中考結果影響不大的學科不盡重視,學生和家長都認為只要合格就很簡單。沒有成績的壓迫,初中學生也很難認識到信息技術知識的重要性,輕視信息技術學習,阻礙了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的落實。
1.2 教師的教學能力有限
教師的教學業務能力,直接決定了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質量。對于眾多初中信息技術教師來說,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個創新型的教學方法。從教學思想層面而言,許多教師沒有認識到任務驅動型教學法的重要性,也不愿意在沒有任何外在要求的情況下,轉變自己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認為自己在多年教學中積累下來的教學經驗最為有效,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組織與落實屬于浪費時間與精力。從教學手段層面而言,教師習慣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樂于充當課堂主角,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并且無法在短時間內快速切換教學方法,這是教師教學創新能力不足的表現,極大地影響了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不利。
2 2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方法
將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需要教師結合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確定教學方案,了解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設計教學活動。具體方法包括:重視任務學習入門方式的趣味化、重視任務活動設計的實際性、重視學習任務的課堂生成。
2.1 重視任務學習入門方式的趣味化
在中學信息技術課堂中應用一個新的教學方法,不僅教師需要去習慣,學生也需要時間去適應。在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初期,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感受,利用趣味化的入門引導,促進學生接受學習任務。在教學改革的今天,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是課堂教學的中心。在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時候,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讓信息技術學習任務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相比于學習,在面對信息技術操作課程時,初中生更傾向于玩。對此,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應該利用游戲與學習任務的結合,利用學生的愛玩特性,有效開發學生的學習潛力,促進學生在游戲中接受學習任務,掌握新的信息技術知識。打字練習,是信息技術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指法練習是較為枯燥的一部分,但教師可以安裝一些指法練習的游戲軟件,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指法規則,記憶鍵盤位置。此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參與打字通關聯系游戲,當學生發現通關具有難度的時候,可以進行適當的演示。借此機會,教授學生正確的指法,并給學生設置通關任務,這有利于學生在游戲中進行學習,促進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2.2 重視任務活動設計的實際性
在設計課堂學習任務時,教師不僅要考慮任務是否與信息技術知識相關,還要考慮學習任務是否具有實際性,是否貼近學生的學習情境與生活。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學生會接觸許多新鮮的信息技術知識,當學生的求知欲望表現出來的時候,教師要把握住學生的探索之心,引導學生去質疑、求新以及求異。精心設計學習任務與教學方法,讓教學進度與學生的學習心理相符,把握好課堂教學的節奏,促進課本知識與學生生活的聯系,有利于信息技術教學的高效化。每提出一個任務,教師都要給學生時間去討論與分析任務,讓學生思考要完成學習任務,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任務分解與細化,讓
每一位學生在任務驅動學習中,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比如在講解《網上查找信息》的時候,教師可以就學生不明白的問題為出發點,引導學生展開深入思考。在具體展開授課過程,教師讓學生查找學生最喜歡的話題或最流行的信息,教師可以將具有同樣問題的學生分成一組,讓學生通過在網上查找相關信息解決問題。此類信息技術學習任務,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也符合課堂中的教學要求,能夠調動全體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積極性。教師要組織學生細節任務,先分析問題的關鍵詞,之后打開瀏覽器,選擇引擎搜索內容等,讓學生的任務學習更加輕松。
3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社會的信息化特點已經十分明顯。加強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計算機技術,是促進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重要舉措。積極實施創新教學方法,將任務驅動教學法落實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會讓學生感受不同的信息技術學習氛圍,得到更為豐富的信息技術知識。
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不高的原因
目前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傳授給學生知識的有效性一直不高,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程度不夠。在目前的中學教育中,由于受到了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家都只注重中高考的考試成績,只注重中高考考試科目。
2.硬件軟件設施無法及時更新。由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硬件和軟件的快速更新,在目前的教學條件中,經常會出現計算機的硬件設施過于老化,無法滿足軟件的運行要求或者是軟件版本過老,沒有及時更新,即使學生完全掌握了也沒辦法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
3.教師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在中學的計算機教師中,普遍的專業能力不足,學校對于信息技術老師的配備往往不會重視,對于教師的專業能力也往往不會進行嚴格的審核。而且由于軟件的逐漸更新,老舊的信息技術知識往往不能適應新的軟件環境,而教師由于自身素質的層次不齊,不會對自身的業務能力進行提高,就依靠自身以前掌握的知識去進行教學,沒有對自身提出高要求,而這就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相當差。
4.不重視實際操作。在中學信息技術的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為了方便教學和減少教學中的突發情況,常常只對學生進行理論上的教學,而不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際操作。
二、提升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及途徑
目前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這些問題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的,結合現實情況,要提高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可以使用的方法有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根據現實條件自主編寫教材、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以實際操作為主。
1.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即使在中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中,學校給信息技術科目安排的教學課時非常少,但是這并不影響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熱情。要在有限的教學課時里讓學生充分掌握信息技術的知識,就必須要調動起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學習的自主熱情,讓學生自主學習。可以布置一些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有關的課后作業,例如做一個關于明星的宣傳片或者是一個關于游戲的輔助程序等。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充分了解到信息技術知識能夠給他們帶來的好處,這樣學生就會自主的學習,即使不對學生進行要求,學生也會努力地學習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
2.根據現實條件自主編寫教材。中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中,各個學校的具體的硬件軟件的設施不同,教學環境不同,所以如果學校用統一的教材,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教材與硬件軟件設施不匹配的情況。所以要讓教材和硬件軟件設施不沖突,最好的辦法就是根據學校現有的硬件和軟件設施自主的編寫教材,這樣再根據教材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就不會出現教材和硬件軟件設施出現沖突的情況。
3.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就會在第一時間找教師尋求答案,但是如果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不高,無法給學生做出解答,就會嚴重的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不能僅僅只完成教學任務就不再提高了,要時刻提醒自己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要做到不僅能夠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還要達到能更高的水平,要根據時代的發展,硬件軟件的不斷更新,不停地提高自身的水平。
4.以實際操作為主。在目前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往往以理論學習為主,實際操作為輔,但是信息技術知識到最后都要落實到實際操作中來,只有理論知識而無法落實到實際操作中去是沒用的,所以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要以實際操作為主,要讓學生把每一個知識都操作出來,讓學生真正能夠運用知識,而信息技術的考核方式也應該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考核相結合,提高實際操作的在考核中的重要性。
三、結語
在 21 世紀,社會需要的是綜合性人才,如果只學習中考、高考科目是不能成為一個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綜合性人才。而且在現在的時代是互聯網的時代,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信息技術在社會上是寸步難行,所以
應該重視中學的信息技術教學,要讓學生真正地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并且還能夠將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生活中去。要提高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這是各學校必須做出的改變。
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不斷完善,各種新型技術被應用到各行各業中,信息素養逐漸成為人能力的一個重要部分,人們必須能夠確定如何需信息,并且擁有檢索、評價與處理信息的能力,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也應該緊跟社會發展的腳步,將相應技術應用到教學當中,開展個性化教學,借助網絡技術平臺開展合作學習,強化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做好教學評價工作,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作為一項應用性與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中學階段就成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注重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不僅給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帶來機遇,也帶來一定的挑戰。現階段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面臨著如何利用當前時代的特點與優勢進行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與研究,突破教學現狀,從而提高教學水平,以此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一、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沒有給予信息技術課程足夠的重視
信息技術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當代社會最先進的技術之一,并隨著社會的進步逐漸完善。應該讓學生學習與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所以應該及時更新信息技術課程教材,以便學生可以更全面的了解這個信息時代,提升自身的技術能力來不斷適應多變的社會。然而事實上,學校領導并沒有給予信息技術課程足夠的重視,中學信息技術教材依舊是使用的多年以前的,并沒有與當前的信息時代接軌,在教學中也沒有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這就無法滿足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需求,不能打開學生的眼界與思維模式,進一步增加了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難度。
(二)教學手段與方式比較落后
現階段,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一個問題,就是教學形式單一,對于教學模式并沒有實質的突破。依舊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聽講。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學生并沒有機會參與到動手實踐當中,使得學生的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不高,忽視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缺乏必備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與基本的信息素養,教學質量效果并不理想,根本沒有到達信息技術教學的根本目標。此外,大部分教師只是對教材內容進行講解,并沒有關注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也并沒有將互聯網、云技術以及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與知識應用到具體教學當中,考試內容比較單一,而且只重視成績的高低,以成績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與發展。
(三)信息技術學科與其他學科存在脫節的問題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項內容極其豐富的學科,一直以來,信息技術都是作為其他學科的輔助工具,與其他學科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但是由于受到傳統理念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導致信息技術學科與其他學科還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整合,大部分學生還無法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工具,使得其在其他學科中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措施分析
(一)注重個性化教學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標準在素質教育的改革下,不再只注重學生成績的高低,而是更加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學生的個性發展。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學應用注重每個學生的特性與差異性,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研究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打開學生思維模式,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比如,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融入大數據技術,符合新時期課程要求與標準。通過對數據的調查、收集與整理實現學生學習全過程的覆蓋,并將學
生各個學期的成績、平時表現以及家庭情況等建立相應的數據庫,將這些內容納入大數據分析中,教師可以利用這些信息充分挖掘學生學習與平時行為的內在聯系,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相適應的教學計劃,開展個性化信息技術教學。
(二)開展合作化教學
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可以建立網絡協調合作學習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主要由教師借助大網絡技術全面搜集學生有關的學習以及行為表現的信息,然后針對這些數據信息進行充分的分析與探究,利用相關學習平臺發布信息,發布的信息必須要準確、客觀,而且注意避免侵犯個人的合法權益,最終實現老師與學生共同交流。老師可以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并及時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該平臺向學生發布相關通知、布置作業等,在線為學生答疑解惑,不僅拉近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增加互動,還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與質量。比如,老師可以利用WORD軟件制作校報,并且使用Flash制作動畫等,提高學習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能夠使學生將信息技術手段來解決實際問題與困難,最終將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與實際運用能力。
三、結束語
對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科學的安排與指導,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全面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道德以及信息能力,促使中學信息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從而實現不斷優化教學過程,使學生能夠對信息時代的發展要求形成良好的適應性,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目的,進一步促進中學院校教育改革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長海.基于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的我國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研究[N].中國圖書館學報,2016,42(04):102-116.
[2]秦小燕.美國高校信息素養標準的改進與啟示———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框架》解讀[J].圖書情報工作,2017,59(19):139-144.
[3]龔芙蓉.基于文獻調研的國內外高校信息素養教學內容與模式趨勢探析[N].大學圖書館學報,2017,33(02):88-95.
作者:賴云惠 單位:福建省平和第一中學
推薦訪問: 信息技術 論文上一篇:1.1.1,練習案一,信息篩選題
下一篇:信息作品制作教學設計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