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關于吊裝作業應急預案(精選范文4篇)

| 瀏覽次數:

吊裝是指吊車或者起升機構對設備的安裝、就位的統稱,在檢修或維修過程中利用各種吊裝機具將設備、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發生位置變化,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吊裝作業應急預案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吊裝作業應急預案4篇

【篇一】吊裝作業應急預案

淺談鉆井現場吊裝作業風險因素的控制

摘 要:吊裝作業是油田最普遍、最頻繁的基本作業之一,也是最容易出現風險的作業。以油田鉆井現場吊裝作業為例,通過對吊裝作業過程的風險因素辨識和評估,制定出了現場控制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現場實踐證明,這些管理和控制措施有效地保證了油田鉆井作業的進行,可為同行提供借鑒。 view-8286600.htm
  關鍵詞:吊裝作業 風險因素辨識 風險評估 控制措施
  一 、吊裝作業
  鉆井現場吊裝作業是指將鉆井作業中所需的設備、設施、房子等通過起重機械和運輸卡車移動到預定場所卸下或裝上的起重作業。由于其作業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性質,決定了吊裝作業過程是一個使用起重設備、人員需持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風險較高、容易發生傷亡事故的生產過程,其主要存在以下特點:(1)搬遷作業主要是房子吊裝作業和設備吊裝作業以及拆卸、起放井架,所吊設備無固定吊點,拆卸、起放井架要高處作業,隨意性較強,易導致事故發生。(2)起重機械屬特種機械設備,對作業人員有特殊要求。所吊設備和房子較高,主要鉆井設備較重,存在較高風險。(3)吊具為鋼絲繩編制,受力易變形,易聚集彈性勢能,存在突然性釋放,難以辨識風險。

  二 、吊裝作業風險因素辨識
1.擠壓碰撞人是起重作業中作業人員被起重機械擠壓碰撞。這是鉆井搬安汽車吊裝作業過程中常見的傷亡事故,其危險性很大,后果很嚴重,往往會導致人員死亡。有如下三種情況:

1)吊物(具)在起重機運行過程中擺動擠壓撞人。發生此種情況原因:一是由于司機操作不當,運行中速度變化過快,使吊物(具)產生較大慣性;二是由于指揮有誤,吊運路線不合理,致使吊物(具)在劇烈擺動中擠壓碰撞人。

2) 吊物(具)擺放失穩或繩套與掛鉤脫落,致使吊物發生傾倒傷人。此種情況原因:一是由于吊物(具)旋轉方式不當,對重大吊物(具)旋轉失穩沒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二是由于吊運作業現場管理不善,致使吊物(具)突然傾倒傷人。

3) 在指揮或檢修流動式起重機作業中被擠壓碰撞,即作為指揮人員在起重機械運行機構與回轉機構之間,受到運行(回轉)中的起重機械的擠壓碰撞,發生此種情況原因:一是由于指揮作業人員站位不當(如站在回轉臂架與機體之間);二是由于檢修作業中沒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致使司機在貿然啟動起重機(回轉)時擠壓碰人。三是檢修時伸縮千斤腿,配合不當擠傷人。
2.觸電(電擊)是指起重機械作業中作業人員觸及帶電體而發生觸電(電擊)。因為鉆井設備或營房在井場高壓線附近,吊車在高壓輸電線附近裝卸設備或營房等重物過程中,在伸臂、彎幅和回轉過程中觸及高壓輸電線,使吊車或被吊裝物帶電,致使作業人員觸電(電擊)。

發生此種情況原因:一是由于吊車在高壓電線下(旁側)作業沒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如加裝屏護隔離);二是由于指揮不當,操作有誤,致使吊車或起重物觸電帶電,導致作業人員觸電(電擊)。
3.高處墜落是指吊裝作業人員或吊車操作人員從起重機或被吊物上墜落。汽車吊裝作業過程中發生高處墜落有三種情況:

1) 利用吊鉤或吊臂向高處送人時墜落

2) 在被吊物高處或運輸車輛上掛取繩套時墜落

3) 在現場檢修吊車從吊臂上墜落

發生以上情況的原因一是吊裝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違章作業;二是沒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如系安全帶),致使吊裝作業人員墜落。
4. 吊物(具)墜落傷人是指吊物或吊具從高處墜落砸向作業人員與其他人員,主要有以下四種情況:

1)捆綁吊掛方法不當

發生此種情況原因:一是由于捆綁鋼絲繩間夾角過大,無平衡梁,捆綁鋼絲繩拉斷,致使吊物墜落傷人;二是由于吊裝帶棱角的吊物未加護墊,捆綁鋼絲繩被磕斷,致使吊物墜落傷人。

2)吊索具有缺陷

發生此種情況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機械鋼絲繩折斷,致吊物(具)墜落傷人,二是由于吊鉤有缺陷(如吊鉤變形、吊鉤材質不合要求折斷、吊鉤組件松等),致吊物(具)墜落傷人。

3)超負荷

發生此種情況原因:一是由于作業人員對吊物的重量不清楚(如吊物部份埋在地下、凍結地面上,地腳螺栓末松開等),貿然盲目起吊,超負荷拉斷索具,致使吊索具墜落(甩動)傷人;二是由于歪拉斜吊發生超負荷而拉斷吊索具,致使吊索具或吊物墜落傷人。

4)過(超)卷揚

發生此種情況原因:一是由于沒有安裝上升極限位置限制器或限制器失靈,吊裝人員操作失誤,致使吊鉤上升卷(拉)斷起升鋼絲繩,導致吊物(具)墜落傷人;二是由于起重機械故障,不能及時切斷起重機械卷揚系統,致使卷(拉)斷起升鋼絲繩,導致吊物(具)墜落傷人。

5)起重機械的安全裝置(制動器、行程限位器、起重量限制器等)是防止人員操作失誤的安全防護。因安全裝置缺乏或失靈又未檢修時,這種裝置便起不到安全防護作用。操作不慎和超負荷等原因,將發生機體傾翻、碰撞擠壓、鋼絲繩折斷吊物(具)墜落等事故。
6)現場起吊時,指揮者亂指揮或指揮信號不明時,易使現場起重人員產生錯誤判斷或錯誤操作,尤其當現場存在交叉作業時,因各自的指揮信號不同引起的錯誤操作,就會產生嚴重后果。
7)斜拉工件可能發生較大事故,它與豎直起吊比較,斜拉物體時繩上的張力,一部分拉力分解到豎直方向提升物體,另一部分拉力分解到水平方向拉動物體。這樣,繩上的負荷變化較大,在起吊同樣重的物體時,繩上的張力加大了,增加了危險性。物體沿水平方向移動會產生突然擺動、振動,或造成撞擊和斷繩,甚至翻車事故;特別是突然拉斷了的鋼絲繩會在較大范圍內晃動傷人。
8)設備帶病運轉,不僅縮短了起重設備的使用壽命或修理周期,更為嚴重的是設備在帶病運轉過程中,可以導致發生許多設備和人身事故,如轉盤螺絲斷,就會導致嚴重事故。
因人員精力不集中或指揮操作失誤可導致種起重傷害事故。

9)吊裝作業場所吊裝油品或泥漿材料,可能存在油品或化工材料泄漏,造成環境污染甚至人員傷害。
  三、加強對承包商和裝卸人員的管理
  1、按照國家和行業要求對人員資質進行審核,對符合資質要求人員進行能力驗證和相應培訓。對起重設備操作人員進行能力評價,達不到基本條件,及時要求調整人員。起重設備操作人員的操作技能是吊裝作業能否安全的最關鍵、最直接因素。2、對所有參與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教育。對作業進行風險因素辨識,將辨識結果和控制措施進行交底,使所有參與作業人員熟知崗位風險和安全操作規程。
2、加強吊裝作業現場管理
  (1)嚴格吊裝作業現場管理。選派安全管理人員和取得安全資格證人員到現場進行起重作業現場安全管理,召開現場工具箱會議,落實預防措施,及時發現并糾正各類違章行為。(2)協調吊裝作業安全管理。明確各承包商安全管理職責,分工協作,緊密配合。(3)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開展經常性安全檢查活動,評價人員能力、排查起重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限期進行治理。(4)不斷改善作業條件,為承包商員工創造安全和諧的作業環境。

 四、 排查摸底
  (1)排查鉆井隊及后勤各廠點吊索具的配備數量、生產廠家、規格型號、銘牌完好情況、標識情況、存放情況。(2)排查各單位吊裝指揮的培訓持證情況和建立臺賬情況。(3)排查為鉆井隊搬遷安裝承包商吊車駕駛員、吊車情況。(4)梳理無固定吊點設備設施清單。
  五、 落實總公司相關管理規定
  (1)制定完善標準。各項目部、專業公司根據不同類型鉆機和作業廠點實際,確定鋼絲繩套、吊帶、卸扣的配備數量和規格,完善《吊索具安全管理辦法》,實行分級標識、分類擺放,鉆井隊吊索具要掛放在工具房或材料房,專業公司廠點可設置支架存放。在鉆井隊試點新型吊索具房,打造吊索具管理示范現場。(2)強化培訓。開發標準的吊裝作業培訓課件,根據對象進行培訓。總公司重點對各項目部、專業公司參與吊裝管理和監控人員、幫促組人員進行培訓;項目部、專業公司安全管理部門對吊裝司機和指揮、司索人員進行標準的吊裝指揮手勢和信號培訓;由幫促組成員對鉆井隊進行普及性培訓。總公司將從安全、設備和生產管理部門抽取實踐經驗豐富、理論知識全面、吊裝管理能力強的人員,建立吊裝作業管理專家庫,具體指導吊裝管理工作;每個項目部推薦(3)由項目部、專業公司人事部門向總公司人事勞資部上報需取吊裝指揮證人員名單,統一安排取證培訓,建立完善持證人員檔案。(4)嚴格落實參與鉆井隊搬遷安裝吊車駕駛員的評價、吊車的檢查制度。新、老井分別由現場監督員和項目部監控人員負責,按照提問評價表和檢查表對吊車駕駛員和吊車進行評價與檢查,有一項不合格都不允許吊裝作業,一定要嚴把吊裝作業第一關。(4)吊裝指揮人員、吊裝作業參與人員必須牢記“起重作業十不吊、起重作業指揮人“5個確認”,要考試測評掌握情況,規范吊裝指揮人員站位和使用標準指揮手勢,加強吊裝作業行為安全審核,發現違章立即叫停,力爭杜絕吊裝作業違章行為。(5)規范設備設施吊點和標識。鉆井隊要把所有需要吊裝搬運的設備標識吊點和引繩栓掛點,特別對無固定吊點設備設施和井口工具,不規范物體要確定吊點和吊裝方式,用白色油漆標識在物件醒目的位置,采取規范的吊裝方式起吊,保證起吊平衡和穩定。
  六、結束語
  吊裝作業是鉆井作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對作業過程的風險因素辨識和評估,制定出了現場控制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只有和承包商共同落實安全職責,從吊裝指揮人員、裝卸員工、起重設備操作人員培訓入手,使他們除了熟知作業現場的各項管理規定和相關知識(如“十不吊”、“五確認”、常吊物件重量等)外,指揮人員還要熟知標準的指揮手勢并且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應用在作業現場,起重設備操作人員還要熟知設備性能,確保設備完整和完好,并且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指揮人員的手勢操作,裝卸人員不但要檢查好所吊物件相匹配的吊索具,選好掛點掛牢,拉好牽引繩,更要選擇好工作位置;以現場標準化操作為抓手,強化紅線意識,樹立底線思維,落實管理規定,切實做到規范吊裝作業行為,消除吊索具和起重設備隱患,才能搞好吊裝專業的安全管理,才能實現安全形勢的平穩。

【篇二】吊裝作業應急預案

起重作業安全監控措施及應急預案

編制:

審核:

批準:

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

德州制梁場

二0一0年10月

起重吊裝作業安全監控措施及應急預案

為加強橋梁起重吊裝作業安全,提高起重吊裝作業應急處理能力,將起重吊裝作業因違章造成的損失減至最低,保障國有資產和員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預案。

一、危險性分析及相應控制措施:

橋梁起重吊裝作業有造成事故的重大危險源和重要環境因素:

1、無吊裝方案或方案未報批引起重大起重傷害,控制措施是吊裝作業無方案或方案未批準不得開工;

2、吊裝作業人員無證上崗引起重大起重傷害,控制措施是從事特種作業必須持證上崗;

3、橋梁就位后未采取固定措施摘鉤引起重大起重傷害,控制措施是橋梁就位后,應立即打上支撐,方可摘鉤。

4、疲勞駕駛操作、精力不集中引起一般起重傷害,控制措施是合理調整工休時間,杜絕疲勞駕駛;

5、吊車力矩限位器、行程限位器等不靈敏引起一般起重傷害,控制措施是落實設備日檢、巡檢責任制,及時檢修,確保設備狀況良好;

6、超載、超限或吊裝不明重量的構件引起一般起重傷害,控制措施是執行《設備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七禁止”“十不吊”規定;

7、斜拉、斜吊引起一般起重傷害,控制措施是執行《設備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七禁止”“十不吊”規定;

8、惡劣天氣從事吊裝作業引起一般起重傷害,控制措施是執行《設備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規定;

9、起重臂下停留、行走引起一般起重傷害,控制措施是執行《設備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規定;

10、作業人員未按規定佩帶防護品引起重大起重傷害,控制措施是從事特種作業必須按規定佩帶防護用品;

11、鋼絲繩扭結、變形、斷絲、銹蝕等引起一般起重傷害,控制措施是執行《起重機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用規范》;

12、卡環質量缺陷引起一般起重傷害,控制措施是執行《設備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3、起吊物件不設溜繩起重傷害一般執行《設備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4、構件倒運未放穩擱實或支撐不牢導致物體打擊,控制措施是執行《設備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5、酒后作業起重傷害一般禁止酒后從事吊裝作業;

16、穿拖鞋、硬底鞋或易滑鞋作業導致高空墜落,控制措施是禁止穿拖鞋、硬底鞋或易滑鞋從事吊裝作業;

17、在起吊構件上放置工具、用品等引起物體打擊,控制措施是禁止在起吊構件上放置其他物品;

18、手拽腳蹬未穩固的構件引起高空墜落,控制措施是構件就位時不得用手拽或用腳蹬構件;

19、綁扎不牢、綁點不準引起一般起重傷害,控制措施是起吊前應檢查綁扎是否符合要求;

20、鋼絲繩與水平面的夾角小于30度,引起一般起重傷害,控制措施是綁扎鋼絲繩與構件的夾角不得小于30度;

21、兩臺吊機抬吊時動作不協調引起一般起重傷害,控制措施是兩機抬吊時必須統一指揮,動作配合協調,吊重分配合理,吊重小于單機起重量的80%;

22、起吊后運行速度忽快忽慢或突然制動引起一般起重傷害,控制措施是重物起吊或降落速度要均勻;

23、吊車與架空導線的安全距離不夠導致觸電事故,控制措施是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3.1.2條規定;

24、使用裂紋、變形的吊鉤、吊環引起車輛傷害,控制措施是班前檢查及時更換。

二、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組成、職責分工

制梁場成立應急預防領導小組,由場長任組長(現場總指揮),設立應急辦公室及聯系電話,并成立現場搶救組、報警組、后勤組,分別明確人員組成及各自職責。

組長:全面領導應急預防小組的工作,總體協調各部門在緊急應變中的分工協作和響應中的統一指揮調度,對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調配。

應急辦公室:設在制梁場安質部,辦公室主任為安質部部長,具體負責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由現場搶救組、報警組和后勤組組成。

現場搶救組:負責事故發生后的人員及財產的現場搶救,在醫護人員到達之前,對受傷人員進行初步緊急救護。協助醫療救護人員將傷員送至安全地點。

報警組:負責事故發生后撥打急救電話,人員緊急疏散和清點工作,并引導急救車迅速到達事故現場。救護人員到達現場后向其介紹情況,協助緊急救護。

后勤組:負責應急響應中的財力、物力的調配,保證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并負責協助事故調查和善后處理工作。

三、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

1、事故發生后,按照有關規定,立即上報有關部門。

2、事故報告的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工程項目名稱;傷亡人數;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斷、簡要經過;已經采取的救助措施和救助要求;事故報告單位、人員、通信方法。

3、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接到事故報告后,由辦公室負責人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確需啟動,領導小組組長和小組成員立即趕赴現場。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積極實施應急救援,并搞好現場保護,維護現場治安和交通秩序。因排除險情、搶救傷員和財產等原因,確需移動現場物品時,應做出標記和詳細記錄,最大限度地保護現場、保留痕跡和物證。

四、有關規定和要求

為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準確、有條不紊的處理事故,盡可能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平時必須做好應急救援準備工作,落實崗位責任制和各項制度。具體措施有:

落實應急救援組織,救援領導小組成員和救援人員應按照專業分工,本著專業對口、便于領導、便于集結的原則,建立組織、落實人員,每年初要根據人員變化及時調整確保組織的有效落實。

按照任務分工和事故的性質做好物資器材準備,如:指揮通訊、救護、搶修器材及交通工具。上述各種器材應指定專人保管,并定期檢查保養,使其處于良好狀態,各重點目標設救援器材柜,專人保管以備急用。

定期組織救援訓練和學習,按專業分工每年訓練一次,提高指揮水平和救援能力。

對員工進行經常性的應急常識教育。指導和組織群眾采取各種措施進行自身防護和互救工作。

建立完善各項制度。(1)值班制度,不分晝夜,只要施工,事故現場救援領導小組成員必須有人值班。(2)檢查制度,結合安全生產工作檢查,定期檢查應急救援工作落實情況及器具保管情況。每月檢查一次。

五、具體實施

(一)、責任分工

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報警、指揮義務救援隊員組織人員疏散并疏通道路、迎接救援車輛;負責、組織義務救援隊員救助;領工員、安全員負責組織義務隊員在相關隊伍、部門的配合下根據預案實施救助并保護好現場;應急辦公室負責組織現場工作人員疏散、人員緊急救助、通知醫院急救。

(二)、發現事故,報警階段

1、主要報警方式:使用電話或其它方式向分公司和地方部門報告;

2、向120報警主要內容:

(1)、報警人部門電話號碼、姓名或身份;

(2)、事故發生的地點、部位;

(3)、人員傷勢大小情況。

(三)事故處理:

確認事故后,應立即做到:

現場人員迅速運用既有預案進行救援,并將實情報告給公司負責人;

工地負責人采用多種形式與現場保持密切聯系,及時掌握事件、事故的進展情況;

如人員傷勢嚴重,應立即向120報警,通知就近醫療急救準備救助,指派專人在主要道口迎接救助車輛;

(四)、人員疏散、傷員救助階段

確認事故后,應急領導小組發出疏散命令,義務救援隊員應立即通知現場作業人員進行疏散。

1、人員疏散及傷員救助

(1)派出一名義務救援隊員組織有關人員沿安全指示方向疏散;

(2)阻止人員進入有危險的場所;

(3)相關人員疏散到就近安全地帶集合,由作業隊對疏散出來的工作人員逐一清點并上報廠部;醫院救護人員及作業隊疏散出來的人員隨時準備救護傷員;

2、事故救援

(1)在場的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管理人員迅速組織救援,根據人員傷勢情況決定是否向“120”報警。

(2)作業隊義務救援隊員接到通知后,應迅速趕赴事故現場,到達現場后立即按照指揮人員啟動的救援預案進行救援;

救援的原則:一是救人第一和集中兵力的原則;二是先控制、后救援的原則;三是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

附表1 應急領導小組分工及職責表

附表2 義務救援人員名單

【篇三】吊裝作業應急預案

注:

1、小型吊裝由承包商自主管理,業主、總包及監理有權終止違規吊裝作業。

2、本許可證一式三份,吊裝作業單位保留一份,總包方一份、現場作業區域一份。

3、本許可證適用于20噸至40噸以下的吊裝作業,作業前必須辦理作業許可證;有效期為三個工作日。50噸以上有效期為一個工作日,到總包方辦理。

【篇四】吊裝作業應急預案

吊裝作業安全措施

1、指派專人監護,并監守崗位,在吊裝現場設置圍欄、警戒線、警告牌等安全警戒標志,夜間設置警示燈。無關人員不許進入作業現場。

2、作業人員按規定佩戴安全帽、安全帶等個體防護用品。

3、夜間作業設置足夠的照明。

4、室外作業遇到大雪、暴雨、大霧及6級以上大風,停止作業。

5、檢查起重吊裝設備、鋼絲繩、攬風繩、鏈條、吊鉤等各種機具,保證安全可靠。

6、分工明確、人員堅守崗位,并按規定的聯絡信號,統一指揮。

7、吊裝繩索、攬風繩、拖拉繩等避免同帶電線路接觸,保持安全距離。作業高度和傳臂范圍內,無架空線路。與吊裝高度的管線、電纜橋架保持安全距離。

8、人員隨同吊裝重物或吊裝機械升降,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經過現場指揮人員批準。

9、嚴格執行“吊裝作業十不吊”:a、指揮信號不明不吊;b、超負荷或物體重量不明不吊;c、斜拉重物不吊;d、光線不足、看不清重物不吊;e、重物下站人不吊;f、重物埋在地下不吊;g、重物堅固不牢、繩打結不吊;h、棱刃物體沒有襯墊措施不吊;i、重物越人不吊;j、安全裝置失靈不吊。

10、作業過程中應先用低高度、短行程試吊。

11、作業現場出現危險品泄露,立即停止作業,撤離人員。

12、作業完成后清理現場雜物。

13、地下通訊電(光)纜、局域網絡電(光)纜、排水溝的蓋板,稱重吊裝機械的負重量已確認,保護措施已落實。

吊裝作業的分級管理

1、一級吊裝作業為吊裝重物的質量大于100t.

2、二級吊裝作業為吊裝重物的質量大于等于40t至小于等于100t。

3、三級吊裝作業為吊裝重物的質量小于40t。

三級及其以下的吊裝作業由設備科審批,一、二級吊裝作業由設備科審批后再報公司主管領導審批。

級吊裝安全作業證

宏基水泥2018 編號:

注:1、此證交安環科存檔。吊裝質量大于10t的重物應辦理《吊裝安全作業證》,吊裝作業40t以上的要制定方案和應急救援預案。吊裝作業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和應急救援案經生產部長和安環科審查,并報公司主管領導批準后方可實施。

2、單位安全負責人負責編制措施并單位負責人審批。作業安全負責人負責落實安全措施,作業安全負責人檢查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

使用部門: 保管部門: 保管期限:三年

推薦訪問: 作業 吊裝 應急預案

【關于吊裝作業應急預案(精選范文4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