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館,指負責編修史書的機構,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參觀黨史館感受100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參觀黨史館感受1003篇
【篇一】參觀黨史館感受100
參觀華中科技大學校史紀念館
年 月 日,我們xxx一行我校新建的校史館。大家在解說員的帶領下開始了參觀。校史館的參觀活動令我們很有感觸。華中科技大學是中國教育部直屬副部級大學、首批列入中國“211工程”、“985工程”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他涵蓋了理、工、醫、文、史、經、管、藝等12個學科門類。六十年的櫛風沐雨、六十年的艱苦奮斗,我校正乘風揚帆,朝著“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世界一流大學目標奮進。六十年發展為如今到華中科技大學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人才,為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做出巨大貢獻。
踏進校史館,端莊厚重的氣流邊迎面襲來。瞬間,心靈被這種肅穆與凝重所擊中。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所凝聚了新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史的名校誕生的全程記錄。校史館里,一頁頁的文字,一幅幅的圖片,一張張的獎狀,一具具的模型,生動而形象地為我們展示了華中科技大學誕生的全過程;是它們見證了華中大的歷史和過去,也是它們造就了今天華中大的輝煌與不凡!
華中科技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其前身為華中理工大學(始建于1952年)、同濟醫科大學(始建于1907年)、原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始建于1898年)。他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漢市,校園總面積7000多畝。校園內樹木蔥蘢,碧草如茵,環境優雅,景色秀麗,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被譽為“江城明珠”,有“中南六省第一校”之稱。
我校的史館由機械廠舊廠房改造建成,地處華中科技大學校園中軸線上,由5棟獨立結構的廠房圍合而成,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主展廳上的鋼構象征著“跨越”,希望通過它們展示學校的過去、現在,并能引領學校未來的跨越式發展。全館布展面積達4500平方米,分為序廳、歷史展區、現代展區三大部分。其中,校史館對原同濟醫科大學、原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和原華中理工大學三校的展示,以時間軸上的縱向展陳故事線來解讀。現代篇章的校史展示則以2000年合校后近12年的發展成就為展陳故事線,橫向介紹學校在教學、科研、人才、學科建設、師資隊伍、社會服務、對外交流、國際合作、支撐保障等各個方面的累累碩果。
校史館通過圖文與實物結合的方式、運用多媒體技術,濃縮記錄了學校在辦學歷史上的精華篇章,展示了當今學校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是幾代華中人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縮影,也成為學校和武漢地區的一道文化景觀。校史館中有3100余張圖片,120余件實物,從華中工學院首任院長查謙的任命書,到錢偉長教授和李灝教授的合影,展示出一批批老“華工”人的奮斗精神;從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到"985工程"科技發展與人文精神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體現出華中科技大學60年來的辦學發展歷程;從威嚴的南大門,到“明德 厚學 求是 創新”的校訓,更是宣誓了華中大的精神。作為傳承上華中科技大學六十年奮斗精神文明的我們,對學校的過去倍感自豪,對學校的現狀感到欣喜,對學校的未來更是充滿了信心。
參觀完后,同學們紛紛表示將以先輩為榜樣,把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作為首要目標,以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方向,一步一個腳印地邁向我們共同的未來,為華中大的歷史之墻添上我們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們將為此而努力!
【篇二】參觀黨史館感受100
參觀校史館感悟
上周,我和我們組的同學一同參觀了校史館。校史館雖然不大,但是一件件展品,一幅幅照片給我們展現了學校的發展歷程和歷史成就。我校于1949年4月建校,時為大連大學工學院,1950年7月大連大學建制撤銷,學校獨立為大連工學院。1960年10月被確定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1988年3月更名為大連理工大學,1996年啟動實施“211工程”建設,教育部,遼寧省大連市共建大連理工大學,2001年啟動實施“985工程建設”。有知名校友劉長春、錢令希、申長雨等。很多文物向我們展示了歷任校領導的工作生活和學校的變遷。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屈伯川老院長的遺書,上面要求將遺體捐給醫院,火化的骨灰作化肥,這是怎樣的高尚情操,屈伯川老院長將自己奉獻給了學校,他的人格魅力令我們動容。先輩的精神激勵著我們,加深了我們對校訓“團結 進取 求實 創新”的理解,更堅定了我對學校的信心,心中感到無比自豪,雖然不一定是全面的了解了整個學校的發展歷史,但這次參觀激勵著我們不斷進步,不斷努力,為我校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而奮斗。
【篇三】參觀黨史館感受100
參觀黨史館心得范例合輯
導讀:本文 參觀黨史館心得范例合輯,僅供參考,如果覺得很不錯,歡迎點評和分享。
【篇一】 “羅亦農、楊開慧、楊昭植……”4月14日,湘潭市直機關第三十二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213名學員們在湘潭市黨史館“英烈”名譜前,認真聆聽講解員解說一個個英烈事跡,心情十分激動。 市直機關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市直機關工委自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培訓以來,第一次組織參訓學員實地開展黨史教育。融入本地黨史內容,不僅能讓學員們加深學習,也是機關工委黨員教育創新的一次積極探索。學員們表示,這次學習內容接地氣,結合本地史實,讓歷史不再枯燥,印象深刻。 近年來,市直機關工委深入貫徹落實《中國*發展黨員工作細則》,對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的學員從嚴把關,從嚴教育,從嚴管理。把理想信念教育做為參訓的第一課,用通俗的語言和方式把黨的基本理論、路線、綱領講清楚,讓學員聽得進、記得住、用得上。開展現場教學,通過鮮活的人物史料讓學員深刻理解“入黨為什么、在黨干什么、為黨做什么”。 【篇二】 上午我和媽媽,姑姑一家,奶奶一家共10人一起去參觀山東省黨史館。去之前我們打了兩輛車。我們到了那里以后,用身份證取了票以后,我們就進去了。 到了大廳,我們從大廳的臺階上玩了一會兒,我們就去參觀各各場館,其中關于黨史的場館給了我很深的印象。回去我就要寫個博文,正好老師也讓寫個關于黨史詩的博文,這樣就可以用上了。 經過參觀黨史館,我知道了黨是在1921年成立的,而且每年的7月1日就是我們的建黨節,在建黨初期,為了我們幸福的家園,有很多熱血的青年付出了年輕自己的生命,用鮮血染紅了我們的國旗,所以我們的國旗是鮮艷的血紅色。我也知道了,為什么我們的國旗上有五個金星,一個大的代表著我們的黨,四個小星代表我們的其他群眾,我們群眾一心一意的向著黨。我想了我們校本上*主席寫的一首詩中的句子: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一定要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努力學習,爭取把黨的精神發揚光大。 而且在黨的教育下,我們懂得了不能破壞環境,破壞了環境就對不起那些保衛國家的人,他們給了我們一個溫暖幸福的家,我們要好好的保護這個家園,不能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破壞了環境,我們大家都會受苦,一個人做是一點小事,一群人做了就是大事。 【篇三】 今天是建黨xx周年的日子,最近我市黨員群眾紛紛來到*青島黨史紀念館參觀學習。據統計,“七一”期間,全市各級機關、企業、學校及社區和駐青部隊積極預約參觀,目前已經排到了7月底。 昨天,記者走進*青島黨史紀念館,許多市民在現場觀看*青島黨史介紹,除了單位統一組織參觀外,不少市民自發前往。“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過來看看。”79歲的王先生是一名有著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看著一張張展示我黨發展歷程的老照片,老人深有感觸。 記者了解到,*青島黨史紀念館是我市一處保留至今的早期黨組織機關舊址。2001年經過修復建立*青島地方支部舊址紀念館,成為全市黨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青島黨史紀念館主要由舊址、基本陳列展廳和專題展廳三部分組成。舊址房屋內部布置按照當年原狀恢復;基本陳列展廳展覽主題為《光輝的歷程——*青島歷史展》,展示了青島黨組織自建立以來艱苦卓絕的奮斗史和輝煌歷程,陳列展示歷史文獻、實物和照片800余件;專題展廳結合重大教育活動和重要紀念日舉辦專題展覽。紀念館基本陳列展廳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團體參觀須提前預約,持介紹信或相關證件登記參觀;個人參觀須持有效證件進行登記。
推薦訪問: 黨史 三篇 參觀上一篇:骨干教師個人簡介50字五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