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Anson Ping),1978年11月9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國流行男歌手。2007年獲得《快樂男聲》濟南唱區10強。2011年獲得《我最響亮》全國總冠軍。2012年參加浙江衛視歌唱類節目《中國好聲音》而為廣大觀眾所熟知,并成為迄今為止唯,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平安抵達北京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平安抵達北京4篇
第1篇: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平安抵達北京
神舟十號航天員太空授課【2】
2014年10月20日11:23????來源:新華網????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字號
原標題:神舟十號航天員太空授課
神舟十號航天員太空授課
2013年6月11日至6月26日,我國成功實施神舟十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任務關鍵環節進行系列現場直播。其中,6月20日,中國航天員在太空環境下首次面向全國中小學生進行互動授課,在海內外引發強烈反響。《神舟十號航天員太空授課》現場直播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神舟十號系列直播中最具特色的代表性場次,具有以下突出特點: 一、集全臺之力,充分策劃,周密籌備。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集全臺之力,組建強大報道陣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太空授課地面課堂(北京人大附中)設立前方直播間,對神舟十號飛船發射及入軌、航天員太空授課等重要任務段進行并機現場直播。
其中,中國航天員在太空環境下首次面向全國中小學生進行互動授課,是一項意義深遠、影響廣泛的重要任務。中央臺提前針對這次現場直播進行了精心準備。先后采訪了太空授課的三位航天員,以及該項目設計者、技術保障負責人等關鍵當事人。臨近任務實施階段時,主創人員又對太空授課地面課堂的負責人以及兩位地面授課老師進行專訪,向國家天文館館長等專家請教專業問題。通過一系列深入細致的采訪,使主創人員對太空授課的主要環節、課目和實施特點有了全面了解。
二、克服了專業性強、廣播媒體直觀性不足等局限性,主持語言生動凝煉,現場解讀引人入勝。
太空授課主要靠電視畫面傳遞信息,節奏明快、專業性強。直播主創人員在沒有技術嘉賓參與的情況下,深入研究采訪素材,深入領會直播內容,有效彌補了缺少技術嘉賓的空白。直播中,主持人和觀察員用輕松活潑的語言,對復雜的太空物理學原理進行淺顯精準的解讀,三言兩語勾勒出新聞現場畫面,顯示出對新聞事件進程舉重若輕的掌控力,同時也使這次直播呈現出與以往同類題材節目完全不同的新樣態。
三、打破既往大直播模式,小時段做好大文章。
太空授課的過程中,航天員的教學動作和引申講解同步展開。為了不干擾授課音響,廣播主持人和觀察員每個解說時段通常就只有一二十秒。然而就是在這樣非常有限的空余時間里,兩人用簡明扼要的幾句話,或者一兩個語言回合,不僅把非常復雜的實驗項目解說清楚,而且及時描述任務中的細節,對授課重點環節進行夾敘夾議、亦莊亦諧的補充和點評,體現出廣播主持人深厚的語言表達功力、現場快速反應能力以及對這項航天任務的理解深度,在小話語時段里做好了大文章。
第2篇: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平安抵達北京
神舟五號航天員為楊立偉,神六為費俊龍和聶海勝,神七為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為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將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神舟五號于北京時間2003年10月15日9時在中國甘肅的酒泉航天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發射,9時10分進入離地面343公里的預定軌道。航天員楊利偉是中國首批12名航天員之一,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一名殲擊機飛行員,在發射前一天被挑選為執行此次任務的航天員。這次的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成為繼俄羅斯以及美國之后,第三個有能力獨自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中國是在1992年啟動載人航天的工程的。 神舟五號在完成了14圈繞地球的飛行后,返回艙于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成功著陸,離預定著陸地點僅差4.8公里。
神舟一號
飛船名:神舟一號無人飛船
發射時間:1999年11月20日
神舟二號
飛船名: 神舟二號無人飛船
發射時間:2001年1月10日1時0分3秒
神舟三號
飛船名: 神舟三號飛船
發射時間:2002年3月25日22時15分
神舟四號
飛船名:神舟四號飛船
發射時間:2002年12月30日0時40分
神舟五號
飛船名: 神舟五號飛船
航天員: 楊利偉
發射時間:2003年10月15日09時整
神舟六號
飛船名: 神舟六號飛船
航天員: 費俊龍、聶海勝
發射時間: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
神舟七號
飛船名: 神舟七號飛船
航天員: 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景海鵬
發射時間: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
神舟八號
飛船名: 神舟八號無人飛船
發射時間: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10秒
神舟九號
飛船名:神舟九號飛船
航天員:景海鵬(指令長)劉旺、劉洋(女)
發射時間:2012年6月16日 18時37分24秒
神舟十號
飛船名:神舟十號飛船
航天員:聶海勝(指令長)、張曉光、王亞平(女)
發射時間:2013年6月11日 17時38分13秒
神舟十一號
飛船名 神舟十一號飛船
發射時間 預計2016年左右
第3篇: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平安抵達北京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陳冬人物小傳:陳冬,籍貫河南鄭州,1978年4月出生于洛陽,大學本科學歷,1997年8月入伍,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大隊三級航天員,上校軍銜。2010年5月成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2016年6月入選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 10月16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公布,陽光帥氣的航天員陳冬就這樣進入公眾的視野。 這是他的第一次太空之旅,也是我國第二批航天員中首個飛天的男航天員。 他為何選擇當一名航天員?這次任務為何選擇了他?他在太空會做些什么……面對記者的一個個問題,這個常常面帶微微笑意的河南人娓娓道來。 夢想:越飛越高 記者:當初為什么選擇當航天員? 陳冬:我能當上飛行員和航天員,都有一些偶然和巧合。高三時,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去參加招飛體檢,沒想到一路過關,順利成為了一名強擊機飛行員。強擊機屬于相對低空域飛行的機種,那些年我就常想飛得再高點,想著飛出大氣層會是什么樣。 所在部隊進行航天員選拔的時候,我恰好在西北大漠執行任務,沒辦法參加,當時心里還是有些小失落的,以為與高飛的夢想擦肩而過。沒想到,等任務完成回到部隊后,仍然還有參加選拔的機會。面試我的是楊利偉,那時,他可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就這樣,我一步步成為了航天員。從翱翔藍天到宇宙太空,我的夢想也越飛越高。 優勢:最適合執行這次任務的航天員 記者:你是我國第二批男航天員中第一個飛天,有什么感想? 陳冬:我能夠入選神舟十一號任務飛行乘組,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畢竟自己飛天的夢想可以實現了。但目前來講,那股興奮勁頭已經過去,內心也趨于平靜,還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訓練上,完成好這次任務是我首要的目標。 記者:是不是意味著你是第二批男航天員中最優秀的? 陳冬:每次載人飛行任務,都會進行層層選拔,目的就是根據每次任務的特點來選出最適合執行任務的航天員。我們的選拔系統從神舟五號到現在,事實證明是可靠合理的。 但并不是說,我就一定是最優秀的。比如,曾代表我們第二批航天員參加歐洲洞穴訓練的葉光富同志,他的表現也非常優秀。 可以這么說吧,我不一定是最優秀的,但我應該是最合適這次任務的。 心愿:把這次任務完成好 記者:有沒有想象過進入太空的場景? 陳冬:太空和地面最大不同就是失重。我想進入太空后,可以利用空閑時間把地面不太好完成的動作嘗試一遍。 記者:進入太空后,有什么心愿嗎? 陳冬:我其實想得更多的還是如何把這次任務完成好,畢竟國家培養了我,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把我們送入太空,關鍵還是要做好各種試驗,得到試驗成果,最終把這些成果運用到國計民生上。 當然,我也希望可以多看看窗外的風景,因為只有在太空才能完整地看到地球,看到祖國。 即興發揮:和景海鵬PK跑步或掰手腕 記者:會不會像費俊龍那樣即興翻個跟頭? 陳冬:翻一個跟頭可能有點少吧,畢竟現在空間大了。在天上,也有可能會和景海鵬PK一下,比如我倆搞個跑步比賽、掰手腕比賽等。 記者:有沒有想過在天宮二號里面給以后的航天員留一個神秘禮物? 陳冬:我記得神十的時候,航天員突然在天宮一號里面發現了一個以前戰友留下的東西,心里非常高興。我之前還沒有這個想法,但這個問題提醒了我,我要好好琢磨琢磨,該給以后的航天員留下一個什么樣的禮物。到時候會給大家驚喜,現在還不能劇透。 任務:多重身份包括種菜 記者:在這次任務中,您的具體任務是什么? 陳冬:應該是多重身份,首先是駕駛員,要駕駛飛船。然后是工程師,做各種試驗。還得是修理工,設備壞了去維修。還得是保健員,要保持一個干爽清潔的環境。同時也是農民,要種蔬菜。 自己的角色也會根據任務發生不同變化。比如,我會統計每天吃了什么,吃了多少,然后將數據傳輸給地面工作人員,由他們來判斷我們現在的飲食量、進水量能不能維持工作。 默契:一個眼神或動作就能知道對方要干什么 記者:和景海鵬在一起合作了多長時間? 陳冬:我是2010年成為航天員的。從那時起,我就和景海鵬一起開始訓練。6年時間的訓練磨合,我們彼此都相互了解,越來越默契。訓練的時候,基本上是他遞一個眼神或者做一個動作,我就會馬上給他豎個大拇指,因為心里已經知道他要干什么了。 他有句話說得好:要百分之百的信任對方,但不能百分之百的相信對方。航天員是高風險的職業,所以我和他是生死之交,只有百分之百信任對方,才能彼此依賴。但是具體到事情的時候,就不能百分之百的相信對方了。因為任何人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有可能會出現一些疏忽,在這種情況下,兩個人就要相互補位,確保每一個動作、指令都是準確無誤的。 記者:他在訓練時會給你提些什么建議? 陳冬:太空與地面上最主要的不同,是失重。景海鵬經常提醒我兩點:一是東西不能隨便放。比如拿著一個東西,在地面可以隨手放在桌上,過一會兒還能在桌上找到,但在失重條件的太空,如果我放在這,過一會兒再想找它,就不知道飄到哪里去了。二是移動身體前要先想到固定。在國際空間站,經過長期飛行的航天員,他們的腳底非常光滑,腳面卻磨出繭子,因為他們隨時要勾著腳限位器來固定身體。 記者:如何評價景海鵬? 陳冬:在我心中,他一直是我的榜樣。他的太空飛行經驗豐富,在訓練中給了我很多指導。他是一個非常嚴格的人,不光對別人更是對自己。有時訓練他會突然問我問題。他還是個非常細心的人,考慮問題非常周到。一次訓練,我在穿壓力航天服的時候,由于一個地方沒卡好,手套戴得比較慢。這時,他已經戴好,我的心里一下子就有些緊張了。后來,他有些歉意的對我說,以后訓練盡量做到步調一致,相互余光看一眼對方,防止一個人還沒做完,另一個人早早就做完了,這樣無形中會給對方壓力。 記者:成為一名優秀的航天員需要具備哪些素質? 陳冬:首先,要有知識的積累,因為載人航天工程是由龐大的系統組成的,包括火箭、飛船、測控等,對這些知識都要有所了解。其次,作為航天員,必須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有了精力和體力,才能在失重環境下完成各項工作。第三,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航天員執行任務時,需要在狹小密閉的艙內完成所有的工作生活,不像在地面,待久了可以出去轉轉,或者心煩了打開電視看看,這些在天上都沒有辦法做到,所以必須要有良好的心態。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經常做一些隔絕和剝奪睡眠的實驗。此外,還要有團隊的協作能力,因為任何一次任務都是一個乘組共同努力完成的。在太空如果出現情況應該怎么處置,誰來決策,決策之后該怎么執行,都是我和隊友在地面上需要考慮到的。 深情:業余愛好就是陪家人 記者:孩子多大了? 陳冬:我有一對雙胞胎兒子,今年5歲。現在正是調皮的時候,不太好管。 記者:誰來幫著照顧孩子? 陳冬:妻子當初為了支持我放棄了自己的工作,跟我一起到了北京,現在她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家庭,我的主要精力在訓練上,照顧家庭主要落在她的身上,父母和岳父母也會經常過來幫著帶孩子。 記者:孩子們現在還不能理解你的職業吧? 陳冬:其實我觀察過他倆,我經常不回家,他們不會想我,不會提我,看到我之后才會想起來爸爸,看不到我他們自己也玩得很高興。他們現在還小,不可能理解航天員是個什么概念,但我會在走之前跟他們說這次爸爸會出遠門,你們有時候就看看天空,去找找星星,說不定爸爸就在那里,跟爸爸打個招呼。 記者:有沒有想過孩子以后子承父業? 陳冬:他們都挺喜歡看星星和月亮。其實我也暢想過這樣一個場景,當我從太空看到祖國的時候,這兩個孩子也在看著我。但是至于他們長大后想干什么,我對這個沒有刻意的要求,如果他們有這樣的想法,那我肯定會大力支持,還會把我的經驗傳授給他們。 記者:平時都有些什么業余愛好? 陳冬:我的業余生活主要是陪家人,陪孩子。因為跟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太少太少了。每周回家一次,每次孩子們都纏著我讓講故事,有時候只能講一兩個故事就要匆匆回宿舍, 我和妻子相識的時候,我還是一名飛行員。剛開始,她也有顧慮,覺得飛行不安全。后來經過溝通,慢慢就習慣了。那時因為執行任務,經常半年回不了家,大部分時間是她在安慰我,總是說家里的事都放心吧。 所以說,只要有時間我還是陪陪孩子,陪妻子散散步、說說話。
第4篇: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平安抵達北京
“神舟”五號飛船航天員出征記
教案一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航天員出征的深刻意義。
2、體會并學習點面結合、突出重點的場面描寫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認并體會文中恰當的議論抒情。
教材分析
本文通過對神舟”五號飛船航天員楊利偉出征場面的描寫,表現了我國宇航員的優秀素質,揭示了我國首次載人飛行的偉大意義,表達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作者抓住一個場面以速寫的形式對事件進行了報道,內容集中,結構靈活。
教學重點、難點:
1、莊重而熱烈的出征場景。
2、樸實自然的語言,飽含感情的語言
教學設想
1、安排一課時完成學習任務。
2、激趣。在課前準備的基礎上,用多媒體展示照片和錄象,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朗讀。本文充滿民族自豪感,描寫、議論、抒情中洋溢豪情。學習時應當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 表達??梢越柚虒W環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
5、 活動。學生收集并交流航天資料,辦手抄報,可以激發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探索宇宙的熱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導入:“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我國流傳已久,這是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而今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能夠飛上藍天已不再是夢想, “神舟”五號航天員的出征則更是把我們中國人千百年來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2、 展示楊利偉出征時的一幅照片,從而導入?!丁吧裰邸蔽逄栵w船航天員出征記》,再一次感受一下那激動人心的場面吧。
二、整體感知
1.學生瀏覽課文,思考問題:
--------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主要人物是誰?時間和地點?
--------主要寫了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的出征前的場面,主要人物是楊利偉
2、你對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懷有什么感情呢?你是否羨慕楊利偉、希望長大后和他一樣成為一個航天員?那你覺得作為一個宇航員要具備那些條件?
(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奉獻精神、團結協作精神)
神圣的事業,嚴峻的挑戰。
達到執行載人航天任務的標準,航天員要進行基礎理論訓練、體質訓練、航天環境適應性訓練、心理訓練、專業技術訓練、飛行程序與任務模擬訓練、救生與生存及大型聯合演練等8大類、58個專業的專業訓練。
面對死亡無所畏懼,團結協作,祖國榮譽高于一切
載人航天是一項開拓性、高風險的事業。1961年3月23日,蘇聯第一個首航太空的宇航員邦達連科被嚴重燒傷,10個小時后死亡,成為人類載人航天活動中第一個遇難的宇航員。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從太空返回地面途中解體,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
三、 重點研讀
我國首位航天員出征本是舉世矚目的大事,但作者卻以樸實自然的文字和飽含感情的語言,刻畫了莊重而熱烈的送行場景。(板書:送行場景 莊重熱烈)
課文15段中有這樣一句話:“中國第一代航天員的奪人風采,瞬間便定格在記者們的鏡頭里,定格在共和國的航天史冊上,定格在人類征服太空的篇章中?!薄皧Z人風采”是在氣勢上勝過別人的意思。(板書:楊利偉 奪人風采)那么楊利偉在哪些地方表現出勝過別人的風采呢?接下來,請同學們邊聽范讀邊用手中的筆分別畫出能體現送行場景的莊重而熱烈的詞語或句子,以及能表現楊利偉“奪人風采”的詞語或句子。
1.讀完后,給3分鐘時間整理自己所畫的句子,并選一處做簡要評析。然后交流所畫出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教師適當補充。
總結:從剛才同學們所找出來的句子和分析,我們發現文章所報道的是一件大事,但作者卻只寫一個出征的片段,寫其中的一個場面,在寫場面時又突出了主要人物的活動,從細微處著手,既有敘述,又有抒情,還有細節的刻畫,使得這篇文章顯得生動感人,在眾多的新聞報道中顯得與眾不同。
補充:
(1)“從容而穩健的步伐”“微笑的神情”,表現了楊利偉的沉著老練和極為優秀的心理素質,更表現了他承擔這樣一個光榮任務的自豪和對圓滿完成任務的自信。
(2)申請出征的報告,干凈利落,斬釘截鐵,剛勁有力。
(3)“標準的軍禮”,不僅表現了楊利偉優秀的軍人素質,也表達了中國宇航員征服太空的無聲誓言和永不動搖的決心。
(4)“激動地”“握手擁抱”和“不停地”“揮手致意”中,融會著千言萬語,交織著豐富的感情,有為自己、為戰友、為民族共同夢想就要實現的無比高興,有對人民和戰友的信任的感激,有絕不辜負戰友和人民重托的決心。
(5)對五星紅旗的“深情”“注視”,是一個戰士在出征前對祖國行注目禮,他用自己的目光向偉大的祖國表達著決不讓祖國失望,一定圓滿完成任務凱旋的誓言,果斷的“轉身”動作,表現了他堅毅的性格和勇往直前的氣概,他用這個動作在向太空宣告:我來了!中國人來了!
2.理解排比句的作用(如果學生有自己分析出來的,則可以隨機講掉)
齊讀第四段,指名讀第15段,思考:如何理解兩出排比的作用?
補充:①曾經和航天員朝夕相處的教練、專家們來了,舉著鮮艷花束的少先隊員、捧著樂器的軍樂隊員來了,穿著鮮艷民族服裝的少女來了。
?? -------這組排比句有力的表現了人們對英雄出征的重視,表現了人們因中國人的飛天夢即將實現的激動,高興,表現了人們對英雄出征和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美好祝愿。
?? ②隨著楊利偉標準的軍禮,中間第一代航天員的奪人風采,瞬間便定格在記者們的鏡頭里,定格在共和國的航天史冊上,定格在人類征服太空的篇章里。
-------楊的奪人風采我們剛才已經總結過了,他的沉穩,干練,良好的心理素質,干脆利落的軍人作風,,他是我們中國人的代表,他的飛天出征定格在記者們的鏡頭里,會被人們記住,定格在共和國的航天史冊上,會被中國的歷史記住,定格在人類征服太空的篇章里,被會被世界航天史記住。這組排比一層比一層深入的揭示了楊利偉這個軍禮所象征的歷史意義。
3、12---15段,
1.自己揣摩著讀讀楊利偉的對話,體會一下他的語氣。說說對話里能體現出他怎樣的性格特點。
--------干凈利落,斬釘截鐵,剛勁有力,有一種不可阻擋的氣勢。
“是”,一字一行,更是體現了一個戰士的承諾,一個英雄的誓言,一個民族的吶喊!
2.分角色來朗讀。
4、你認為“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對中國有怎樣重大的意義?
神舟五號上天,標志著我們偉大的祖國成為蘇、美兩大國后第三個進入太空的國家。這是我們國家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科技實力強大的象征,是我們偉大祖國日益強大的標志,是中國人對世界做出的巨大貢獻,也是我們中國將來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更多努力的強大基礎。
四.說話和寫作練習。
1.“楊利偉深情地注視了一眼面前鮮艷的五星紅旗,然后轉身向停在旁邊的專車走去”,他對五星紅旗的深情注視,是一個戰士在出征前向祖國行注目禮,果斷的轉身動作,體現了他的勇敢和堅毅。請你試著揣摩一下楊利偉此時此刻的心理活動。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
--------說話訓練
2. 假如你就在送行的人群里,你最想對楊利偉說的送行語是什么?請用最簡潔最動情的語言來表達。寫下來。------寫作訓練。
基本要求:內容要切合特定的場合;措辭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語言要力求形象,生動,精彩,能給人深刻的印象;篇幅要簡短;50字左右。(時間來的及就指名讀,來不及就做課后作業)
五、作業布置:
1、今天,我們對航天人的工作、生活有了很多的了解。冰心有一首詩《成功的花》是這樣說的:“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珠,灑遍了犧牲的血雨!”相信現在你對航天英雄不僅僅是羨慕了,更多的是欽佩。那今天我們做一個小練筆:我向航天英雄學什么。
教案二
教學目標
1.、了解人們送英雄出征太空的場面。
2、理解中國首位航天員出征太空的意義。
教材分析
本文通過對神舟”五號飛船航天員楊利偉出征場面的描寫,表現了我國宇航員的優秀素質,揭示了我國首次載人飛行的偉大意義,表達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作者抓住一個場面以速寫的形式對事件進行了報道,內容集中,結構靈活。
教學重難點:
?? 理解場面描寫是重點,理解中國首位航天員出征太空的意義是難點。
教學設想
本篇文字較簡練,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讀懂課文。指導學生理解本文的意義,要讓學生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就要予以肯定,安排一課時。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公元2003年10月15日是一個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日子,中國首位航天員即將出征太空,中國將成為世界載人航天俱樂部的第三個成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通訊,了解當時人們為英雄送行的場面,理解這一事件的歷史意義。
二、自主學習
師:下面自學課文,注意以下問題:(出示幻燈片)
1、認真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可以同桌輪讀,要選用你最喜歡的方式,注意朗讀節奏、重音。
2、畫出并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句、段落。??
3、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的重要意義。???
4、從文中找出你最感興趣的內容,仔細閱讀,并加以賞析。????
5、理解文章的寫作順序,并從文中找出有關詞語加以證明。?
6、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為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三、合作學習
1、先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疑難問題。
2、在班上討論研究小組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
??四、反饋交流???
?1、給加點字注音。(出示幻燈片)
綏寧 矚目 蒼穹 瞬間 問鼎浩瀚????
要求:讓一學生站起來讀,如果有讀不正確的,找其他同學站起來糾正。??
?2、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的重要意義。??
明確:(文章記述了人們為英雄楊利偉進行首次航天載人飛行送行的場面,表現了人們對英雄的崇敬。意義:此事件標志著中國在航天方面的長足進步,“中國將成為世界載人航天俱樂部的第三個成員”。)????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討論,不能脫離課文內容。????
3、從文中找出你最感興趣的內容,仔細閱讀,并加以賞析。
??? ?明確:引導學生從自身情況出發,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加以賞析。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教師適當加以引導。?
4、理解文章的寫作順序,并從文中找出有關詞語加以證明。
明確:(寫作順序是時間順序。有關詞語是:2003年10月15日、5時28分、5時30分。)
5、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并把喜歡的原因同位交流。(同位交流后再找部分學生在全班交流。)??
6、重點研討課文第3、4自然段。??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幻燈片3)?
①找出選文中的記敘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②找出文中環境描寫的句子,在文中用橫線畫出,并分析其作用。
?③文中運用的主要修辭手法是什么?
(2)小組代表交流發言。
??明確:①2003年10月15日5時;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員公寓;“問天閣”;楊利偉和送行的人們;人們為英雄楊利偉送行。
???? ②“深秋的大漠,寒意襲人。”作用:天氣的寒冷和人們的熱情形成鮮明的對比,充分表現人們對英雄的崇敬。(意思對即可。)??
? ?③排比。
??五、梳理鞏固
學生談本堂課的收獲。(不必只局限一個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學生能說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訓練????(如果有時間的話,可在課堂上進行,如無時間不進行。)
展示楊利偉勝利返回地面的照片,要求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和圖片說明,說出楊利偉此時的心理活動。
七、布置作業???
完成《同步導學》基礎訓練
推薦訪問: 神舟 航天員 平安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