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班跳躍類的體育游戲(通用5篇)

| 瀏覽次數:

體育:社會文化現象體育:2005年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體育:2008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體育:200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體育:期刊,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中班跳躍類的體育游戲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中班跳躍類的體育游戲5篇

第1篇: 中班跳躍類的體育游戲

中班跳躍戶外游戲教案

【篇一:中班體育活動《小青蛙跳跳跳》】

中班健康活動《小青蛙跳跳跳》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健康領域明確強調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中班幼兒活潑好動,各種動作的發展日趨完善,跳躍能力增強了很多,跳躍的遠度、高度和連續跳的持久性有了明顯的提高,此時便也是發展幼兒跳躍能力的關鍵時期。本次活動創設“小青蛙跳荷葉”“小青蛙吃蟲子”的情境,以扮演小青蛙的活動形式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熱情參與活動,以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

怎樣讓中班幼兒有興趣地練習跳,并使其能夠在增加動作難度的基礎上鞏固跳的技能,是當前中班跳躍類體育活動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對于幼兒來說,青蛙是他們所熟悉的、喜歡的,賦予幼兒“小青蛙”角色來練習跳的動作,不僅有利于訓練其各種跳的動作,而且有助于激發其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本次活動對幼兒動作訓練的內容主要是蹲跳、原地縱跳,能鍛煉幼兒的肌肉力量、四肢配合的協調性和關節的靈活性,具有極大的價值。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動作,學會蹲跳、原地縱跳,掌握正確的起跳和落地姿勢。

2、樂于參加體育活動,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增強自信心 。

二、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綠色卡紙做成的荷葉若干。小青蛙頭飾每人一個。一段較活潑的音樂。

2、環境布置:用綠色卡紙布置一個池塘,“小池塘”旁邊一塊小空地作為田地。場地要求平整。

3、知識經驗準備:幼兒認識青蛙,對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慣有大概的了解。教師熟悉如何模仿青蛙蹲跳、跳起來吃蚊子的姿勢。

三、活動過程

(一)進場:

熱身運動,教師引導幼兒模仿一些動物的動作:蝸牛慢慢地走,螃蟹橫著走、小鴨子搖擺著走、小兔蹦蹦跳、小鳥左右飛。

(二)引導幼兒自由探索:

1、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自由探索青蛙跳的動作。

師:“剛剛我們模仿了很多小動物走路的動作,今天我們來模仿一個新朋友——小青蛙。小青蛙是怎么行走的呀?”

師:“哦,小青蛙是用跳的呀,那青蛙是怎么跳的呀?”鼓勵幼兒想出各種青蛙蹲跳的方法,

2、請幾個幼兒進行示范,試一試。

(三)鞏固動作經驗:

1、教師示范蹲跳,引導幼兒注意動作要領:雙腿要用力蹬,落地的時候要往下蹲。

2、引導幼兒練習蹲跳。

師:“那現在我們來當回小青蛙,把蹲跳的本領學好。”

每個幼兒戴上頭飾,開始自由練習,教師觀看幼兒動作是否到位,提醒幼兒注意起跳和落地的姿勢,及時糾正做錯動作的幼兒,再次給予示范。

3、創設情景“小青蛙跳荷葉”,鞏固蹲跳的動作。

師:“現在我們把本領學好了,我們到池塘上玩跳荷葉吧。記住了,要從一片荷葉跳到另一片荷葉上,不要掉進水里了。音樂響起的時候再開始跳哦,音樂停的時候停下來。” 播放音樂,幼兒開始跳荷葉。

4、音樂停止,師:“小青蛙們玩累了,我們先在荷葉上休息一下,放松放松吧。”

(四)游戲“小青蛙吃害蟲”

師:“休息一下,發現肚子也餓了,我們到田里去捉害蟲吃吧。小青蛙是怎么捉蟲吃的呀,誰來試一試?”

請幾個幼兒示范模仿青蛙縱向跳吃蟲子。教師進行引導,讓幼兒將動作做得更到位一些。 師:“那小青蛙們我們一起跳到田里去捉蟲吃吧。等等小青蛙們吃飽了之后就跳回荷葉上做做放松運動,然后睡一覺。”

(五)結束部分:

師:“吃飽了,小青蛙們都回到荷葉上放松放松,好好睡一覺。”

教師帶領幼兒做一些放松舒緩的動作,拍拍腿,甩甩手腳,最后靜靜地“睡覺”,使原來興奮的神經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的狀態,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篇二:幼兒園戶外活動教案集】

戶外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練習用紙球擊目標,發展幼兒投擲能力和目測力。

2、學習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規則在活動中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用報紙、皺紙做成的只求若干只。

2、小臉盆若干只,盆內調好顏料,一盆一種顏色。

活動過程:

1、啟發提問,引起興趣:

(1)、教師啟發提問:

——“如果不用筆,你能怎樣在板上畫出一幅美麗的畫?”

(2)、幼兒討論交流。

(3)、激發游戲興趣:

——“今天我們做小猴投彩球的游戲,用紙團蘸上顏色投到板上看看會不會變成一幅美麗的圖案?”

2、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1)、“小猴”玩紙球:

幼兒每人拿一只紙球,分散自由的地玩球(拋接,投擲)。

(2)、“小猴”投紙球:

按幼兒意愿,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隊。

提問:

——“今天的比賽分成四隊進行,可以怎么分?”

(3)、每隊幼兒分別推選出自己的隊長,并為自己組取名。

——“你們想選誰做隊長?為自己的隊取個名字?”

(4)、每隊幼兒對準本隊的目標進行投擲練習。

3、難點練習,重點指導:

(1)、教師講解并示范“小猴投彩球”的游戲:

提示:每名幼兒拿一只紙球,蘸上顏色,然后投向白紙板。一對一塊板,各隊的幼兒應投自己隊的那塊板。如果投到別隊的板上,那就為別隊添彩。每人投了數個紙球后,教師發出“停止”信號,幼兒即停止投擲。

(2)、幼兒進行游戲。各隊幼兒對準自己的目標,投出彩球。教師及時指導,提醒幼兒顏料不要蘸得過多,瞄準了再投,不要投空,也不要投到別隊的板上。

4、共同講評,結束游戲:

將各隊色彩鮮艷的“畫”集中在一起,師生共同進行評價。

小企鵝運冰塊教案

目標:

1、探索多種運球的方法,練習運球的動作;

2、體驗運球的方法和動作的內在聯系;

3、喜歡參與活動,能遵守游戲的規則。

準備:

在場地上表示起始線、終線;每位小朋友一個球;

過程:

1、準備活動:《小企鵝做運動》模仿小企鵝的動作做搖手腕、腳腕、身體搖擺等動作;

2、游戲:《小企鵝運冰塊》更多分享請添加學前教育-馮老師qq:2692131854

①引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小企鵝是住在南極的動物,在南極有許多的大冰塊,小兔子開的冷飲店里要用大冰塊,它打電話給小企鵝:“叮鈴鈴——小企鵝在家嗎?我想要一些大冰塊你能幫我運過來嗎?”

②引發幼兒探索運球的方法:小兔的商店離著小企鵝的家很遠,小企鵝們我們怎樣把大冰塊(皮球)運到小兔的商店?小企鵝要自己開動腦筋了!自己來試一試吧!

③請個別幼兒示范他們運球的方法,并請其他的小朋友跟著一起學一學;“我們來看一看ⅩⅩ這只小企鵝想了什么辦法?”“他是怎樣來運球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④放松活動:模仿打氣的動作。

我和響瓶一起玩教案

活動目標

1.探索響瓶的不同玩法,鍛煉上下肢和手指肌肉的力量。

2.在學習用眼追蹤、觀察物體運動方向的同時.提高躲閃能力。

3.感受大家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收集和制作兩個大小不一的響瓶(飲料瓶的瓶蓋上戳三個小洞,內放小石子、鈴鐺等沉底的物品,使其搖晃能發出聲響),盛滿水的盆(盆的數量根據幼兒人數和盆的大小決定.避免幼兒在裝水時擁擠)。

2.幼兒能自己擰下瓶蓋,裝水后擰緊瓶蓋;能用響瓶做早操;能看教師手勢站成左右兩列。

活動過程

1.幼兒手持兩個響瓶,平時做操的隊形站立.教師晃動手中的響瓶提問:你們手中拿的是什么?響瓶邀請小朋友和它一起玩。我們一起帶著響瓶做早操吧

2.幼兒自由探索響瓶的玩法。

●教師:響瓶要伽朋友帶它玩,想一想,可以怎么玩?引導幼兒嘗試用手、軀干、腿、腳等多種部位與響瓶進行游戲。活動中教師注意觀察發現新穎的、安全的、有利于促進幼兒身體發展的動作。

●幼兒站成兩列,師生共同小結:表揚積極參加活動的幼兒;請有創意的幼兒展示自己的創意.教師及時用語言總結

●鼓勵幼兒再次嘗試用身體的各個部位與響瓶進行活動探索。

3.游戲“響瓶飛上天”,鍛煉幼兒的上肢肌肉.學習眼睛跟蹤物體運動躲閃。

●教師:響瓶玩得真高興,現在它想飛到天上去.怎么辦?

●請個別幼兒示范將響瓶用力向上拋,用“看響瓶飛得高不高”,提醒幼兒眼睛看著響瓶的運動方向。

●教師:響瓶落下來會砸到我們的,怎么辦呢?引導幼兒眼睛看著響瓶的運動方向,學習躲避響瓶。

●幼兒將大響瓶放置在場地周邊后,自選空地練習向上拋小響瓶.并學習躲避物體。

●小結:表揚能夠向上拋響瓶并能躲避的幼兒。引導幼兒總結出“眼睛看著響瓶的運動方向學習躲閃”。

4.游戲“響瓶滾得遠”,鍛煉幼兒的下肢肌肉.繼續學習眼睛跟蹤物體。

●教師:現在響瓶想滾起來,要滾得遠遠的。怎么辦?

●請個別幼兒示范將響瓶用力向前踢或向前推,通過比較,總結出用腳踢可使響瓶滾得更遠。

●幼兒站在場地的兩邊,用力向前踢響瓶,響瓶踢出后,要看清楚響瓶滾到哪里,將響瓶撿回來站在線上再踢。提醒幼兒在奔跑中要眼睛看著前面,學習躲避他人。

●進行看誰踢得遠的比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幼兒站成兩列,師生共同小結:表揚能躲避他人的幼兒。

5.游戲“打水仗”,提高幼兒的活動興趣,鞏固躲閃的技能。

●教師:我們能不能用響瓶來打水仗呢?

●幼兒自由表述后,教師總結,并完整地講解示范游戲的玩法:男女幼兒各分一邊,每人選一個盆,將自己的兩個瓶子裝滿水,將響瓶當水槍.當老師發出指令后,對面雙方互相“開火”。要求幼兒學習看對方的行動躲閃,盡量不要讓自己被打中。

●幼兒游戲,教師提醒幼兒躲閃。

●小結:請躲閃成功的幼兒示范講述自己的動作,幼兒說不清的教師幫助講解。 ●幼兒嘗試運用他人的經驗再次游戲。

6.總結活動,幫助幼兒感受大家共同游戲的快樂.提升活動中獲得的經驗。

●教師:今天,我們和響瓶一起玩,響瓶可開心了!你們呢?

●幼兒自由表述。

●教師:今天不僅響瓶開心,我們也很高興。游戲中我們學會了一樣本領,想想看是什么? ●幼兒自由表述,教師在此基礎上啟發:在游戲中要學會躲閃,就要學會用眼睛看運動的物體。

●在輕柔的音樂背景里,師生共同做放松動作:用響瓶輕輕敲擊手臂、腿部,相互間敲擊背部,時間不少于1分鐘

丟沙包

[活動目標]

1、練習幼兒雙腿夾物跳的動作及準確投擲的能力。

【篇三:快樂單腳跳(體能活動) 中班】

幼兒體育活動課:快樂單腳跳(體能活動) 中班

設計思考:

在幼兒五項體能測試中,中班幼兒多在單足站立和單腳跳躍方面表現不佳。為了增強幼兒下肢耐力、平衡能力,特設計了此活動,模仿各種不同動物跳躍的動作,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練習、鍛煉情景,讓孩子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跳躍鍛煉中去,使幼兒在模仿中練習,在運動中得到身心鍛煉。

活動目標:1、初步掌握連續單腳跳的動作要領,增強下肢的力量與耐力。 2、提高跳躍動作的協調性,激發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指導幼兒熟練單腳連續跳的動作技能。 活動難點:落地平穩

活動準備:用報紙的方塊,報紙棒若干(四人一組,每組6個) 活動過程:

第2篇: 中班跳躍類的體育游戲

中班繩類體育游戲 《藍精靈尋寶記》

活動目標:

1、愿意參與繩類體育游戲,在游戲中感受快樂。

2、復習走平衡、行進跳、鉆、投擲技能,發展手腳協調運動的能力。

3、清楚各種游戲的規則,有秩序進行游戲。

活動準備:平衡木2個,雪糕筒3個,拱門2個,籃子4個(兩大、兩小),(藍精靈、格格巫)頭飾各1個,迷你繩37根,報紙球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準備運動:引導語:開心的一天開始了,可愛的藍精靈們,快來做運動,一起去尋寶吧!

指導:做操時動動手,動動腳,用力做。

(二)熱身:

引導語:聽說山的另一頭有很多魔法石,我們出發吧!

指導:快速跑,慢跑,交替進行。

(三)取魔法石回家

1、取魔石

引導語:魔石就在前面,我們踩上我們的車加速向前,每取一個魔石就從兩邊運回來放到籃子里!我們出發吧!(師示范)

指導:雙手握繩,程跳繩狀,雙腳交替跨繩前行。

2、(復習技能:鉆、繞過障礙物、平衡木、投擲)

(1)幼兒自由合作搭路。

指導語:哇,收獲真大,我們把魔石運回家吧。糟糕,這里的路弄沒了,我們12位藍精靈為一組,搭三條路回去吧,搭完就來到我身邊!(師指導)

(2)(復習技能:鉆、繞過障礙物、平衡木、投擲)

指導:(出示情景格格巫想捉藍精靈)我們一起練習對付格格巫,這里有三條路,路上有些怪獸,出發時每人手拿一個魔石,避開怪獸,最后對準格格巫,右手投準后撿回魔石從兩邊回來。

(四)游戲:

指導語1:練了這些本來我們就不用怕格格巫了,趕緊把魔法繩和魔石運回家吧,請幾位藍精靈幫我們消除這些障礙路!回到家了,每位藍精靈都把魔法繩和魔石放好吧(幼兒圍成一個圓圈,把繩子與球放在腳的前面),我們出去玩吧(圍著圓圈逆時針跑)。阿茲貓想要偷走魔法繩,我們一起保護它。(兩次)

指導語2:糟糕,格格巫把魔法繩偷走了,我們把魔法繩給取回來,一起對付他!(引導藍精靈撿魔石,一起趕走格格巫。)

指導:擺臂跑,站在線上對準格格巫,右手投準。

(六)放松:

引導語:真高興,我們打敗了格格巫,我們一起來跳舞慶祝吧。

(六)擦汗、換衣服。

第3篇: 中班跳躍類的體育游戲

《發展支撐跳躍能力的練習與游戲》教案

教師: 班級: 人數: 人 課次: 時間: 第 周

教學

內容

(一)發展支撐跳躍能力的練習與游戲。

(二)素質練習。

教材

分析

支撐跳躍是小學生喜歡的體操項目之一。本節課的內容為發展支撐跳躍能力的練習與游戲,學好本節課的內容有利于系統地發展學生上肢、肩帶、軀干肌肉群力量和柔韌性,提高身體協調、平衡和支撐懸垂能力。游戲的選擇力求簡單易行,學生容易掌握,進而有效地投入練習,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

重點

踏板有力,推手及時,落地屈膝。

教學

難點

動作連貫性及身體協調性。

教學

目標

(一)通過教師引導、學生體驗相結合的形式,使學生領悟“支撐跳躍”動作方法。

(二)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發展支撐跳躍能力的練習與游戲的方法,發展學生的力量、靈敏素質和身體協調性。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潛能, 體驗主動參與、合作精神。

場地

器材

場地:田徑場。

器材:墊子、跳箱、踏板。

安全

措施

1.課前檢查場地與器材。

2.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3.進行安全思想教育。

教學

順序

課的內容

組織、教法

學法和要求

時間

次數

強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開始

部分

一、課堂常規

1.整隊集合。

2.清點人數。

3.檢查服裝。

4.宣布課內容。

5.安排見習生。

1.指定集合地點(如圖1)。

2.觀察集合情況,聽體委匯報出勤人數。

3.向學生問好。

4.宣布本課的教學內容與要求。

5.安排見習生。

1.在指定地點快速集合。

2.體委整隊向教師匯報人數。

3.向教師問好。

4.認真聽取課堂內容與要求。

5.見習生根據教師安排進行學習。

隊形組織示意圖:

圖1

要求:快、靜、齊。

2

分鐘

1

準備

部分

一、熱身跑

二、徒手操

擴胸運動

振臂運動

肩繞環

腹背運動

體轉運動

前后弓步壓腿

繞膝運動

手腕、踝關節運動

讓學生成兩路縱隊,體育委員領跑(如圖2)。

1.教師口令指揮學生成體操隊形散開(如圖3)。

2.教師領做,用口令指揮。

隊形組織示意圖:

圖2

要求:隊形整齊,口號響亮。

1.學生成體操隊形散開。

隊形組織示意圖:

圖3

2.學生跟隨教師進行練習。

要求:動作舒展大方,充分伸展身體各個關節。

2分鐘

3分鐘

1

1

基本

部分

一、動作練習

(一)“連續跳駱駝”

方法:一人或多人做站位體前屈,低頭,兩手扶腳踝或膝關節扮“駱駝”,另一人雙手撐其背部,雙腳同時用力踏跳,分腿越過“駱駝”。

(二)踏板跳上

方法:助跑,雙腳同時踏上踏板,然后兩臂支撐器械(與肩同寬)同時提腰,屈膝上提貼近胸部,兩腳前腳掌踏上器械成蹲撐。

(三)踏板前跳屈腿抱然后成直立

方法:助跑,雙腳同時踏上踏板,雙臂由后向前上舉同時收腿成體前屈,雙臂抱膝,然后松手雙臂外展,雙腿屈膝落下緩沖,成直立。

二、素質訓練

方法:

1.腰腹力量練習

2.速度練習

3.協調性練習

4.四肢力量練習

5.柔韌性練習

1.教師先將全班學生分成兩組,各成縱隊站立。

2.教師站中間講解示范連續跳駱駝動作(圖4)。

要點:

(1)“駱駝”:站位體前屈,低頭,兩手扶腳踝或膝關節

(2)“騎駱駝”:雙手撐其背部,雙腳同時用力踏跳,分腿越過。

3.教師將學生分成男女兩組,每組各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做“駱駝”,另一部分做“騎駱駝”,進行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4.教師講解并示范踏板跳上動作(圖5)。

要點:頂肩、提臀收腹。

5.教師讓學生分組進行踏板跳上動作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方法:每組1名同學站跳箱另一名同學站對面保護。

6.教師講解并示范踏板前跳屈腿抱然后成直立動作。

要點:踏板時方向朝前上方,雙臂上舉帶動,落地屈膝緩沖。

7.教師將學生分為四組成四路縱隊分別進行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給學生講解素質訓練方法。

1.仰臥起坐40/組×3組。

2.30米沖刺跑×3組。

3.①立臥撐跳起轉360°,10/組×3組。

②變方向跑練習。

4.①“仰臥飛鳥”10/組×3組。

②蛙跳20米/組×3組。

5.①正壓腿30秒/組×3組。

②側壓腿30秒/組×3組。

2.教師巡回指導。

1.學生按教師要求站成兩路縱隊。

2.學生認真聽講教師講解并示范連續跳駱駝。

3.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連續跳駱駝練習。

圖4

4.學生認真聽教并觀察教師講解示范踏板跳上動作。

圖5

5.學生按教師要求進行踏跳練習。

6.學生認真聽講教師講解踏板前跳屈腿抱然后成直立和觀察示范動作。

圖6

7.學生按教師要求進行踏跳練習。

1.學生認真聽教師講解素質訓練方法。

2.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素質訓練。

20分鐘

10分鐘

7~10

2

結束

部分

一、整隊集合

二、放松練習

1.慢走抖腿。

2.原地坐下拍、揉腿,并播放音樂。

三、課堂總結

四、收還器材

五、宣布下課

1.教師整隊(組織見圖1)。

2.教師播放音樂,帶領學生做放松練習。

3.課堂總結。

4.安排學生收還器材。

5.師生再見。

1.學生集合。

2.身心放松,跟教師一起做放松活動。

3.靜聽教師總結。

4.值日生收還器材。

5.師生再見。

3分鐘

1

平均

心率

90~130次/分

練習

密度

40~45%

運動強度

運動量

中等

預計

脈搏

變化

曲線

課后

小結

第4篇: 中班跳躍類的體育游戲

大班體育教案 椅子游戲(平衡 跳躍)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平衡、跳躍能力,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2.培養幼兒克服困難的精神以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小椅子若干把(同幼兒人數);錄音機和音帶;一塊較寬敞、柔軟的場地。?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每人拿一把小椅子進入場地,四散站立。?
?2.幼兒站在椅子上,在音樂伴奏下,師幼一起做熱身操。?
?3.教師帶領幼兒進行各種椅子游戲。?
?今天我們一起騎馬去郊游吧!這椅子就是我們的馬,我們上馬!?
①騎馬。引導幼兒將椅背朝前跨坐在椅子上,手持椅背向前上方跳起,模仿騎馬動作在場地內來回行進2~?3次?
??②馬術。鼓勵幼兒模仿馬術做各種動作,如站在椅子上跳下、站在椅子上分腿越過椅背跳下、單腳站在椅?子上等等,鼓勵幼兒合作游戲。?
?③爬山。引導幼兒兩人一組將椅子縱向并排放置成“小山”,進行“爬山”練習,即踏上椅面→跨過椅背?→踏上另一椅面→跳下。
④走獨木橋。引導幼兒自由組合將椅子橫向并排當作獨木橋,進行“走獨木橋”的練習。練習一段時間后?,引導幼兒將所有椅子并排放置在一起,練習走“長獨木橋”1~2次。?
?⑤走腳印。引導幼兒將椅背著地,把椅背與椅面之間的空間當成馬蹄印,沿“馬蹄印”行進1~2次。?
?⑥走超級獨木橋。引導幼兒將放倒的椅面邊緣當作超級獨木橋,并在上面行進。如果幼兒行走有困難,可?以引導幼兒自由選擇一個合作伙伴互相攙扶行進。?
?4.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放松活動。?
①我們玩得真開心!時候不早了,我們慢慢騎馬回家吧!(幼兒做放松活動。)?
②下面我們把馬牽回馬廄吧!(幼兒每人拿上小椅子回活動室。)?

評析:?
?這一活動所用的器械是幼兒園均具備的小椅子,教師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能力創編了以“騎馬?郊游”為主題情節的各種椅子游戲,較好地發展了幼兒的體能,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
在活動中,教師把大部分的時間讓給幼兒活動,如給每個幼兒一張椅子,以減少等待,減少不必要的整隊?,從而使活動具有一定的運動密度和強度。當幼兒利用小椅子進行走、跨、跳等練習時,教師能將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相結合,分類指導,及時調整活動計劃,以滿足幼兒的需要,從而改變了以往只重教材、忽視幼兒或?只重結果、忽視過程的教學方法。?
教師教態自然、親切,語言幽默、生動,富有啟發性,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松、自由的心理環境。無論是?幼兒的個體活動、結伴活動,還是集體活動,教師始終能重視培養幼兒的創造才能。活動中,教師還具有較強?的保育意識,如及時為幼兒脫衣服、擦汗等,從而有效地保證了幼兒的健康和安全。


編花籃(單腳跳)

活動目標:
1、學習兩人用腳編花籃,練習單角跳,發展平衡、協調能力。
2、探索與同伴用身體各部分編花籃的方法,交流、遷移自己的經驗。
3、努力完成游戲圈過程,克服困難,堅持到最后,體驗合作成功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1、編制的花籃一個,紅花、黃花、蘭花若干。
2、音樂磁帶或CD,CD機一臺
活動過程:
1、隊列練習。
引導幼兒練習開花走、左右分隊走,在隊列變化中聽口令或哨聲提示走、跑交替。
2、探索用身體編花籃的方法。
——出示花籃,啟發幼兒與同伴結伴,鼓勵幼兒用我們的小手或小腳編花籃。
——請幼兒交流編花籃的不同的方法。
3、游戲:編花籃
——兩名教師示范用腳編花籃,觀察將兩只腳鉤在一起編成花籃的動作以及單腳跳的方法。
——幼兒嘗試雙人鉤腳編花籃,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教師出示花籃念兒歌,最后將紅色的花朵放在花籃里,變成一個紅花籃。
——兩名教師邊拍手念兒歌邊表演單腳跳編花籃,然后帶領幼兒一起玩編花籃,練習有節奏地單腳跳。
——兩人一組編花籃比賽,比一比哪一組小朋友能堅持單腳跳玩游戲。
——出示黃花,引導幼兒仿編兒歌,玩編花籃的游戲。
4、音樂舞蹈:
師生隨著音樂表演快樂的圓圈舞。
活動反思:
編花籃這個游戲,我小時侯也很喜歡玩,我想幼兒也一定會喜歡的。于是在教師的示范后,大家都很感興趣,很想學這個游戲。我先請幼兒兩人為一組,自由探索,但我發現,孩子們都沒有掌握其中的“竅門”:可能是衣服穿的太多了,前一個小朋友腳放好后,后一個小朋友的腳根本不能再彎下來,游戲沒有成功。我想起小時侯玩的時候,人比較多,腳就好搭一些。于是,我再次示范了玩法后,請幼兒六個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編花籃游戲。本以為這樣問題就能解決了,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由于幼兒沒有按次序一個接一個把腳擱在前一個小朋友的腳上,最后一個小朋友也沒有把腳放下來,大家都倒在地上了,游戲再次失敗了。最后,我只好采取最原始的辦法,一組一組教,終于大家都掌握了這個方法,但玩起來還有的小朋友單腳的平衡能力有限,還沒等編好花籃就倒下來了。雖然如此,孩子們還是玩得很開心,下課后還是一直在玩,看來這個傳統游戲還是很吸引孩子們的。  
課后,我也及時做了反思:如果課前我能充分考慮到幼兒的這些生理特點,更科學地安排活動,這種失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說,一線教師更需要理論知識的積累,怎樣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我們的教學實踐中,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第5篇: 中班跳躍類的體育游戲

運動活動

游戲名稱: 跳躍游戲《單腳跳》

活動目標: 1.掌握單腳跳的技能,學會單腳跳。

2.發展動作平衡性、穩定性、協調性,增強下肢的力量。

活動準備: 場地上擺好塑料圈。

活動過程: 一、熱身環節:轉、轉、轉。

幼兒聽指示讓身體的各個部位轉起來,肩膀、手腕、屁股、膝蓋、腳尖轉起來。根據老師的鈴鼓聲,鼓聲快,轉得快,鼓聲慢,轉得慢,鼓聲停,動作停。

二、游戲環節

1.練習原地的單腳跳。“鼓勵幼兒嘗試多種跳躍方法。請單腳跳動作規范的小朋友給大家示范,觀察動作要領。

2.練習行進的單腳跳。男女分組練習后,集體練習。

3.游戲:單腳跳障礙

將幼兒8人一組分成若干組,每組10個塑料圈。當教師發出口令"抬左腳,右腳預備--跳",幼兒按先后順序一個接著一個用右腳連續從第一個圈跳到第十個圈,然后從場地兩側跑回起點。

三、放松運動:做腿部的各種動作:拍腿、屈膝、扭腳踝。

運動活動

游戲名稱:跳躍游戲《調皮的松鼠》

活動目標: 1.練習多種跳的方法:單腳跳、雙腳跳。

2.鍛煉下肢力量和動作的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 繩子、圈若干、椅子兩把。

活動過程: 一、熱身環節

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進行游戲“袋鼠”。(兒歌:跳跳跳,雙腳跳,跳跳跳,單腳跳,跳跳跳,轉身跳,天天跳,身體好。)

二、游戲環節: “調皮的小袋鼠”

1.幼兒扮演小袋鼠,教師帶領幼兒原地練習單腳跳及雙腳開合跳。再將幼兒分成數相等的兩隊站在場地的一端,另一端兩把小椅子。

2.教師先師范講解動作要領及過程,讓幼兒明白游戲的規則及玩法。

游戲開始,排頭的兩位先單腳跳過圈,再跳過小河(即繩子),再進行開合跳圈,最后繞過小椅子,跑回自己的小隊,拍一下第二位幼兒的手,站至隊尾,第二位幼兒繼續進行第一位幼兒的動作。

三、放松運動

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身體各部位活動,重點進行腿部放松。

運動活動

游戲名稱:跳躍游戲《摘果子》

活動目標: 1.練習縱跳觸物的動作,鍛煉幼兒向上的跳躍能力。

2.在游戲中設置不同的障礙物,嘗試多種跳的方法。發展動作協調性。

活動準備: 小水溝、山洞(拱形門)、柵欄(輪胎)、懸掛水果。

活動過程: 一、熱身環節:開汽車

幼兒做小司機,根據教師提示的信號及時變換或調整自己的運動動作。(交替走、跑200米左右。)

二、游戲環節

1.“今天,我們要去幫果園的管理員叔叔摘果子。趕快去試試!”幼兒交流分享探索結果,請個別幼兒示范,幼兒練習縱跳觸物的基本動作。教師指導幼兒落地輕,前腳掌先落地。

2.游戲:摘果子

“現在,我們要去果園摘果子了。我們必須要跳過小水溝,鉆過山洞,最后跨過小柵欄才能到達果園。誰愿意先去試一試!我們來看看,他做的對不對!”幼兒分四路縱隊游戲2-3次。

三、放松運動:大家摘了果子會有些累,讓我們慢慢散散步,敲敲自己的手臂,捶捶我們的腿,放松一下吧!

運動活動

游戲名稱:跳躍游戲《小螞蚱學跳高》

活動目標: 1.較熟練地掌握雙腳向上跳的動作。

2.發展下肢力量。

活動準備: 在場地上布置好三種不同高度的皮筋。

活動過程: 一、熱身環節

師幼扮演小蚱蜢,呈一路縱隊,練習繞過障礙走、跑的能力。放松身體、活動踝關節。

二、游戲環節

1.出示三種不同高度的皮筋,引導幼兒探索怎樣跳過去。幼兒嘗試。

教師講解動作要領:雙腳并攏,小腿一彎用力蹬地向上向前跳起,雙腳輕輕落地。幼兒按要求分散練習,教師做具體指導。

2.幼兒探索“輕輕落地”的動作要領。請幼兒示范,教師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前腳掌先落地、腿要彎曲的動作要領。幼兒四散自由練習,體驗輕輕落地的動作要領。

3.游戲“小蚱蜢跳高比賽”。

教師介紹游戲的玩法與規則:小蚱蜢分成若干組,聽到信號后,跳過三種不同高度的皮筋,然后從皮筋兩側跑回來,看哪組先完成。

幼兒游戲2-3次。

三、放松運動

運動活動

游戲名稱:跳躍游戲《小青蛙跳荷葉》

活動目標: 1.探索青蛙跳的動作,學會蹲跳、連續跳,掌握正確的起跳和落地姿勢。

2.樂于參加體育活動,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增強自信心。

活動準備: 綠色卡紙做成的荷葉若干或紙板。

活動過程: 一、熱身環節:小青蛙模仿操。

青蛙五指張開手臂伸縮,蹲,半蹲的同時上半身轉向左右觀看。俯下四次做吃蟲狀。連跳四次叫"呱"

二、游戲環節

1.提出問題:“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呀?”個別幼兒演示青蛙跳,著重提示幼兒模仿青蛙蹲跳時要注意哪些動作要領,讓幼兒把動作做得更到位。

2.引導幼兒練習蹲跳。引導幼兒注意動作要領:雙腿要用力蹬,落地的時候要往下蹲。

3.游戲“小青蛙跳荷葉”。

“現在我們把本領學好了,我們到池塘上玩跳荷葉吧。記住了,要從一片荷葉跳到另一片荷葉上,不要掉進水里了。”幼兒分成兩隊依次跳荷葉。重復游戲2-3次。

三、放松運動

“小青蛙們玩累了,休息一下吧。”拍拍腿,甩甩手腳,最后靜靜地“睡覺”。

運動活動

游戲名稱:跳躍游戲《小袋鼠》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掌握雙腳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

2.能比較協調地用立定跳遠和連續行邊跳兩種動作進行游戲。

活動準備: 用膠帶粘貼成的由窄到寬的"小河"(最窄處25厘米,最寬處35厘米)。

活動過程: 一、熱身環節

游戲“小袋鼠跳得高”,練習跳的動作,重點活動膝、踝關節。

二、游戲環節

1.設置“過河”的游戲情境,幼兒自由選擇探索過“小河”的方法。請個別幼兒示范立定跳遠的方法:雙腳并攏站在“小河”邊,膝蓋微屈,兩臂向后擺做好跳的準備,然后兩只腳掌同時用力蹬地,身體向斜前方,雙臂向前擺,腳跟先落地,膝蓋微屈,最后成直立姿勢。幼兒練習雙腳立定跳遠,掌握動作要領。

2.游戲“跳過小河”。

引導幼兒魚貫練習,從起點出發,依次立定跳過“小河”到對岸,雙腳行進跳“撿果子”、“采蘑姑”。提高挑戰性,教師可根據幼兒情況創設“雨后小河變寬、打雷下雨要加快速度”等情境,加大游戲難度,引導幼兒繼續游戲。

三、放松運動.

運動活動

游戲名稱:跳躍游戲《跨欄比賽》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體驗成功的樂趣。

2.發展跨欄跑能力,鍛煉四肢和眼的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 多功能跨欄若干組。

活動過程: 一、熱身環節

身體各關節熱身運動,重點腿部鍛煉,如小跑步。

二、游戲環節

1.出示小跨欄,引導兩人一組自由探索跨欄方法。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玩法,并做示范。教師重點示范動作要領:起跑速度快、跨跳要有力。

2.“怎樣才能跨很多呢?”讓幼兒自己將小跨欄組合在一起,進行練習。鼓勵幼兒嘗試,根據跨欄高度調節動作。

3.游戲:跨欄比賽。教師將單個跨欄間隔著放于跑道上,幼兒分成四縱隊,進行接力跨欄,最先完成的隊伍獲勝。將跨欄疊加,增加游戲難度,繼續接力比賽。

三、放松運動:輕輕拍打大腿、小腿。

運動活動

游戲名稱:跳躍游戲《青蛙捉害蟲》

活動目標: 1.學習縱跳觸物,發展跳躍能力。

2.發展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活動準備: 繩子上懸掛畫在紙上的小蟲子(數目與幼兒人數相等,“蟲子”距離幼兒高舉雙手指尖20~25厘米)。

活動過程: 一、熱身環節:

幼兒隨著《健康歌》的音樂做熱身運動。活動身體關節,重點活動下肢關節。

二、游戲環節:

1.“小青蛙本領大,最會捉蟲子,今天請小朋友當小青蛙一起來捉蟲子。”

教師示范講解縱跳觸物的動作要領:腿微屈,體前傾,臂后擺預備,雙腿用力蹬直,雙臂由后往下向前上方擺起,右手上舉觸摸物體,騰空時不低頭。小朋友原地練習2~3遍。

2.玩《青蛙捉害蟲》的游戲

玩《青蛙捉害蟲》的游戲,注意懸掛的小蟲子應高低不同,適合不同身高的孩子。最后比比看誰捉的蟲子多。可反復游戲2~3次。

三、放松運動.

推薦訪問: 中班 跳躍 體育游戲

【中班跳躍類的體育游戲(通用5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