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讀音jiàn shè,是一個漢語詞匯,釋義為建立、設置或陳設布置或指創建新事業或增加新設施,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報2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報2篇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思考
作者:劉波
來源:《文藝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2期
????????摘 要:文化是一個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而現代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是滿足人民群眾不斷豐富的文化活動需求的有力保障,也是保護人民群眾文化權益的必要途徑。為此,本文通過介紹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迫切性、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制約因素以及現代文化服務體系構建的路徑來論述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性。
????????關鍵詞: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2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6-0231-02
????????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就各地各級文化部門而言,明確了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方向與路徑,文化體系建設要改變傳統的模式,要以全體人民群眾為服務對象、要具有分層次多元化以及公共文化服務活動的方式應該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一、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迫切性
????????服務均等化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本特征之一。從文化理念層面來講,就是要依靠群眾進行文化建設,而文化建設的成果必須由群眾共享。這就意味著必須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然而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建設還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這也是城鄉一體化、基層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人們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對于文化服務的認知不同,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不同,要求文化建設過程中要考慮到各文化層次的群眾,讓文化建設真正惠及各類人群,只有這樣才能夠使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以滿足,文化民生保障水平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也在日益提高,需求也呈現出多樣化。相比前幾年,城鄉居民對公共文化的硬件設施、廣播電視、互聯網信息資源、各種類型的文化娛樂活動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幾年政府高度重視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文化部2015年文化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5年末,納入統計范圍的全國各類文化(文物)單位、藝術表演團體、公共圖書館、文物機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等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2015年全國文化事業經費比2014年增加了17.1%,占國家財政總支出的比重為0.39%,比2014年提高了0.01個百分點;全國人均文化事業費較2014年增加了16.5%,達到人均49.68元(圖1、圖2)。
[工作匯報]鄉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報材料
鄉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報材料
近年來,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宣傳文化部門的具體指導下,我們以黨的十大八和十八屆歷次全會精神為指導,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基層文化工作落實,使我鎮的基層文化建設工作日益繁榮,取得了長足發展。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擴大文化站的影響力,提高文化活動的引導能力。
為擴大基層文化站的影響力,提高文化站在基層文化活動中的引導、帶領、指揮能力,從小品、曲藝、指揮、歌舞、戲曲、演唱到紅白喜事主持,凡是有集會活動的地方,綜合文化中心就想方設法組織人員參加,借此機會擴大文化站在全鎮文藝活動中的影響力。每年都要利用春節前后的農閑時節,到各村進行巡回輔導,組織對各村的文藝骨干進行培訓。經過全鎮文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連續多年自己組織舉辦春節文藝晚會,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影響廣泛。同時,我鎮文化站組織排練的節目多次參加縣春晚,特別是春晚節目每年都參加。這些都為大店鎮文化站贏得了廣泛的社會影響,這種社會影響力提高了文化站在基層文化活動中的引領能力,激發了基層農民參與文化實踐活動的熱情和激情,形成了濃厚的基層文化活動氛圍。
二、組建鎮村兩級文化隊伍,著力培養基層文化骨干
我們大店鎮的基層文化工作走的是依靠隊伍帶群眾,發展骨干帶隊員的方式,我們相繼于2004年成立了全鎮第一支半專業的“婦女主任藝術團”,2007年又成立了“老干藝術團”,兩支半專業的文藝演出隊。2011年成立了大店一村業余演出隊,20XX年成立了鎮威風鑼鼓隊,常年進行演出活動,每年演出30余場。特別是通過這幾支隊伍的引領,每年春節后我們都組織開展文藝巡演活動,在全鎮80個自然村進行文藝巡回演出活動,使得全鎮文化活動在年初就能掀起高潮。
我們堅持組織搞好元旦、春節、三八、五一、六一、七一、十一等重大節假日的大型文藝演出、比賽、書畫、攝影展覽、音樂、美術、舞蹈、器樂培訓班及教學工作。在全鎮文藝骨干的帶動下,平時晚上和農閑時節,我鎮的集體文化活動從未間斷,愈演愈烈。夏天,鎮文化廣場更是人山人海,在骨干隊伍的帶動下,成百上千的人們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唱歌、唱戲,有的在敲鑼打鼓扭秧歌,熱火朝天。不但鎮上的文化活動轟轟烈烈,村里的文化活動也如火如荼,我們相繼成立了許家灘井、大公書、薛家窯、多居官莊、甲子山、后高柱、峰山后等多支文藝活動隊伍常年活躍在農村一線演出。后會子坡村曾上有老戲種弦子戲的演出經過,后停演了,我們請專業人員幫助恢復了部分劇目唱段的演出,省教育電視臺進行了節目錄制和播放,逢年過節村里的文藝骨干就能上演節目20余場。同時,我們還幫助后高柱等有過呂劇演出經歷的村進行了傳統劇目的整理排練演出和鎮駐地龍燈旱船、秧歌的排練。
三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推動文化繁榮。
大店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鎮黨委政府更是高度重視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提升。我們把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納入社區建設的總體規劃之中,近年來,先后投資60萬元新建了鎮文化中心、投資300萬元新建了占地50畝的清華苑社區文化廣場1處,投資800余萬元打造了潯河濕地文化廣場,在新村、宣文嶺、后官莊等村分別通過私人籌建、群眾自籌、部門幫扶等形式現已建成群眾體育活動場所18處,實現全覆蓋,并配備各類包括籃球架、乒乓球案等健身器材;文化工程方面,共建成農家大院18個,農家書屋16個,現存圖書36000余冊,涵蓋各個門類及學科,極大地便利了群眾文化活動。深入實施基層“五個一”工程,重點建設了清華苑社區、花園社區多功能綜合廳、新村、小官莊等10處鄉村文化大舞臺、潯河濕地文化長廊、九峰山文化公園等,提高了基層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
四是整合文化資源,共同繁榮基層文化事業
我們大店鎮文化站在強化自身建設的同時加強與鎮廣播站、團委、婦聯、教委、民政的交流與配合,整合各類文化資源,共同出謀劃策,一起把全鎮的宣傳文化工作做好。文明創建工作中,我們繼續深入開展“四德”工程建設,扎實推進鄉村文明行動,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基層文化活動。與鎮婦聯聯合開展“莒南好人”、”好媳婦”、“好婆婆”、“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深入挖掘老百姓身邊的好心人、好故事。與教委、團委聯合,抓住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六一“學習和爭做美德少年”、七一“童心向黨”、十一“向國旗敬禮”、重陽節看望孤寡老人志愿服務等教育實踐活動,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與廣播站聯合共同組織好重大節日的文藝演出和廣播工作。抓好基層文化站點文藝活動的扶持和指導工作,促進全鎮文藝事業更加繁榮、讓老百姓的日子更樂呵。
推薦訪問: 體系建設 情況匯報 文化
下一篇:揚塵污染治理表態發言【4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