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進度 第 14 周,第 14 次課(2 學時)
授課日期
2019 年 5 月 29 日 授課題目(教學章、節(jié)或主題) 第七章
藝術欣賞與批評 第一節(jié)
藝術欣賞 教學目標 1.理解藝術欣賞的狀態(tài)與特點; 2.理解藝術欣賞與生命體悟之關系。
教學重點 藝術欣賞的狀態(tài)與特點 教學難點 藝術欣賞的狀態(tài)與特點 教學方法 請選擇你授課時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在括號中畫“ √ ”):
講授法﹝ √﹞,討論法﹝ √﹞,演示法﹝ √﹞,案例法﹝ √﹞,發(fā)現(xiàn)法﹝﹞,探究法﹝﹞,談話法﹝﹞,實驗法﹝﹞,參觀法﹝﹞,考察法﹝﹞,自學輔導法﹝﹞,練習法(習題或操作課)﹝﹞,讀書指導法﹝ √﹞,聽說法﹝﹞,寫生法﹝﹞,視唱法﹝﹞,工序法(技能課)﹝﹞,實習作業(yè)法﹝﹞,其他﹝﹞ 教學手段 請選擇你授課時所采用的教學手段(在括號中畫“ √ ”):
實物﹝﹞,多媒體﹝ √﹞,投影﹝ √﹞,影像﹝﹞,CAI 課件﹝﹞,PPT﹝ √﹞,標本﹝﹞,掛圖﹝﹞,模型﹝﹞,其他﹝ √﹞ 討論、 思考題、作業(yè) 1.藝術欣賞的特點包括哪幾個方面? 2.藝術欣賞的基本過程是怎么樣的? 3.藝術欣賞的心理過程包含哪些? 參考文獻 1.宋湲 劉蘇文.藝術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7 年第 4 版. 2.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年第 4 版. 3.蔣勛.藝術概論【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15 年第 2 版. 4.鄭錦揚.藝術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第 3 版. 5.王宏建.藝術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年版. 6 孫美蘭.藝術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 2 版. 7.F·大衛(wèi)·馬丁、李·A·雅各布斯.藝術和人文——藝術導論【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 年第 1 版. 8.理查德·加納羅、特爾瑪·阿特休勒.藝術:讓人成為人【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年第 1 版. 9. 雅昌藝術網(wǎng) http://www.artron.net/
教學過程及內容
藝術欣賞
主題一:藝術欣賞的概念
是對藝術作品的“接受”——感知、體驗、理解、想象、再創(chuàng)造等綜合心理活動,是人們以藝術形象為對象的通過藝術作品獲得精神滿足和情感愉悅的審美活動。
藝術欣賞和藝術創(chuàng)作一樣,是人類高級的、復雜的、特殊的精神活動。通過藝術創(chuàng)造意識對自然現(xiàn)實的直接反映或間接折射,人類在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美和不斷創(chuàng)造美的精神活動過程中,認識自身,尋求自身的價值,并在肯定自身存在價值的過程中,實現(xiàn)其本質力量。
在欣賞過程中,藝術品的“不確定性”“隱蔽意義”得到了新的理解和闡釋;作者所留下的“空間”與“空白”,在聯(lián)想與想象中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補充。
主題二:藝術欣賞的狀態(tài)和特點
主要包括客體、主體以及主體和客體之間的審美關系。
第一,藝術品的審美價值和當下的實際環(huán)境構成藝術欣賞的客觀條件。
課程設計:
以岳敏君的《大嘴》系列和吳冠中的《周莊》為例。
, 第二,鑒賞者的藝術素養(yǎng)、知識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構成了藝術欣賞的主要條件。
課程設計:
以徐悲鴻觀看被人稱為“浪漫主義獅子”的德拉克洛瓦畫的十五平方米巨型油畫《希阿島的屠殺》為例和岳敏君的《開國大典》為例。
藝術鑒賞是對自我的欣賞,情感體驗是一種自我體驗,鑒賞者在鑒賞對象中觀賞自我,體驗自我,肯定本質力量,實現(xiàn)本質力量的對象化。
以米隆的《擲鐵餅者》為例。
第三,須建立主體和客體之間的審美關系。
課程設計:
以拉斐爾《西斯廷圣母》為例和高更《兩個塔希提婦女》為例。
主題三:情感共鳴
是文學藝術區(qū)別于非文學藝術的根本特征。鑒賞者在感知、想象、理解藝術品的時候,與作者的情感世界發(fā)生契合、哀樂與共、休戚相關,便會產(chǎn)生情感共鳴。
課程設計:
結合紅樓夢中的一段進行講解。
教學過程及內容
“原來是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黛玉聽了,倒也十分感慨纏綿,便止步側耳細聽,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聽了這兩句,不覺點頭自嘆,心下自思:“原來戲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戲,未必能領略其中的趣味。”想畢,又后悔不該胡想。耽誤了聽曲子。再聽時,恰唱到:“只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聽了這兩句,不覺心動神搖。又聽到:“你在幽閨自憐……”等句,越發(fā)如醉如癡,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塊山子石上,細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個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見古人詩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之句,又兼方才所見《西廂記》中“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之句,都一時想起來,湊聚在一處。仔細忖度,不覺心痛神馳,眼中落淚。
授課進度 第 16 周,第 14 次課(2 學時)
授課日期 2018 年 1 月 19 日 授課題目(教學章、節(jié)或主題) 第二節(jié)
藝術批評 教學目標 1.理解藝術批評與藝術史的關系; 2.理解藝術批評的特征。
教學重點 藝術的特點與功能
教學難點 藝術批評與藝術史的關系 教學方法 請選擇你授課時所采用的教學 方法(在括號中畫“ √ ”):
講授法﹝ √﹞,討論法﹝ √﹞,演示法﹝ √﹞,案例法﹝ √﹞,發(fā)現(xiàn)法﹝﹞,探究法﹝﹞,談話法﹝﹞,實驗法﹝﹞,參觀法﹝﹞,考察法﹝﹞,自學輔導法﹝﹞,練習法(習題或操作課)﹝﹞,讀書指導法﹝ √﹞,聽說法﹝﹞,寫生法﹝﹞,視唱法﹝﹞,工序法(技能課)﹝﹞,實習作業(yè)法﹝﹞,其他﹝﹞ 教學手段 請選擇你授課時所采用的教學手段(在括號中畫“ √ ”):
實物﹝﹞,多媒體﹝ √﹞,投影﹝ √﹞,影像﹝﹞,CAI 課件﹝﹞,PPT﹝ √﹞,標本﹝﹞,掛圖﹝﹞,模型﹝﹞,其他﹝ √﹞ 討論、 思考題、作業(yè) 1、藝術批評的特征有哪些? 2、藝術批評有哪些功效? 3、怎樣看待藝術批評的主觀性和客觀性? 參考文獻 1.宋湲 劉蘇文.藝術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7 年第 4 版. 2.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年第 4 版. 3.蔣勛.藝術概論【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15 年第 2 版. 4.鄭錦揚.藝術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第 3 版. 5.王宏建.藝術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年版. 6 孫美蘭.藝術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 2 版. 7.F·大衛(wèi)·馬丁、李·A·雅各布斯.藝術和人文——藝術導論【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 年第 1 版. 8.理查德·加納羅、特爾瑪·阿特休勒.藝術:讓人成為人【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年第 1 版. 9. 雅昌藝術網(wǎng) http://www.artron.net/
教學過程及內容
藝術批評的概念 指藝術批評家在藝術欣賞的基礎上,運用一定的理論觀點和批評標準,對藝術現(xiàn)象所作的科學分析和評價。
主題一:藝術批評的特點 第一,藝術評論是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因為詞在產(chǎn)生之初是文人真正娛樂的產(chǎn)物。唐代和五代的詞大都描寫男女間的愛情或閨怨等,詞的描寫范疇比較小。而南唐后主李煜在后期的詞抒發(fā)自己的亡國之痛,擴大了詞的范疇。而李煜以后,受他的影響,一些詞人開始用詞抒發(fā)自己的懷才不遇或其他感情。后來更發(fā)展出了豪放詞等,抒發(fā)愛國之情等。因此王國維才會說說“詞至李后主眼界始大” 。
經(jīng)過王國維的評論,詞的妙處和價值得到了深刻的闡釋和準確的評價。
第二,藝術評論應獨立,客觀。
艾未未的《一億顆瓜子》同時獲得了藝術界的金棕櫚及金酸莓獎。
第三,藝術評論具有科學性和學科性。要求采用科學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和理論深度。
孫中山書法“博愛”僅 2 個字 作品價格一年漲 4 倍。
主題二:藝術批評的功能 1、反映社會的審美需求,形成反饋,推動藝術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
2、可以促進欣賞水平的提高。
3、有助于藝術理論的進一步提高。
討論:
1、讓同學們評價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2、教師結合相關影評,對藝術批評的功能、特點進行講解。
推薦訪問: 藝術 概論 教案上一篇:扶貧領域作風問題治理方案
下一篇:逃離批評孫子兵法作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jù)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tǒng)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zhàn)略部署、重大理論創(chuàng)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tǒng)呈現(xiàn)。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tǒng)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fā)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zhí)政黨,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zhàn)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zhàn)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zhàn)略策略的重要性,戰(zhàn)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zhàn)略思維、堅定戰(zhàn)略自信、強化戰(zhàn)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qū)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wǎng)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wǎng)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wǎng)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wǎng)民規(guī)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