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脫貧攻堅戰論文
打贏脫貧攻堅戰論文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時強調:“要堅持黨中央確定的脫貧攻堅目標和扶貧標準,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既不急躁蠻干,也不消極拖延,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吊高胃口,確保焦點不散、靶心不變。”
反觀當下的脫貧攻堅戰,何嘗不是一場“神槍手”的博弈。如何摸清實情、把準貧脈,如何因地制宜、對癥下藥,如何標本兼治、穩扎穩打,就是要像“神槍手”一樣,聚焦要害,靶向定位,“精、準、穩”地啃下“最硬的骨頭”,攻下最險的“臘子口”,走好走穩脫貧攻堅的“最后一程”。
“精”就是要落細落小,不做大鍋飯,不撒胡椒面。當下,個別地區脫貧攻堅形式主義凸顯、政績觀錯位,喜歡鋪開場子干大事、拉開架子干大活,貧困戶識別不準不精,造成該“脫”的不“脫”,該“扶”的未“扶”,把脫貧攻堅做成大鍋飯、胡椒面,搞“平均主義”、“眾僧分羹”,不僅擠占了有限的扶貧資源,更挫傷了貧困戶的脫貧動力。因此,“精準扶貧”的首要目標就是“精”,集中連片貧困區、深度貧困區、特殊貧困群體,他們或是因病致貧、因學致貧,或是地理貧困、生態貧困,亦或是缺資金、少技術的外力致貧。要想打贏這場關乎人民幸福的“攻堅戰”,逐村逐人、逐家逐戶摸清貧困底數、把準貧脈,不漏一村一戶一人,不多一莊一家一口,才能“識真貧、真識貧”。
“準”就是要瞄準靶心,焦點不散,方向不偏。脫貧攻堅是一場情況雜、強度大、矛盾多、任務重的“戰役”。既要有一竿子插到底的決心,更要有聚焦靶心、不偏不倚的準度。“準”就是要在把準貧脈、找準貧根的基礎上,因地制宜、
因戶施策、因人而異,開好“脫貧良方”,煎好“摘帽良藥”。要系統用好脫貧“五大法寶”,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真正形成“貧根在哪里、藥效就發揮到哪里”,防止頭疼醫腳,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多聯系群眾、聯系實踐,少些閉門造車、“拍腦袋”決定,漫無目的地加大投入,毫無根據地引進產業,最終導致貧困戶脫貧“水土不服”“藥效不佳”的弊病。
“穩”就是要標本兼治,既脫貧帽,又拔貧根。古語常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脫貧攻堅戰能否打贏打好,階段性勝利是基礎,長遠穩定脫貧才是“核心”。脫貧致富這條路要想行穩致遠,沒有適宜的產業作支撐不行、沒有穩定的政策保障不行,沒有摘窮帽、拔貧根的決心不行。一些地方心態不穩、急于求成,習慣于集中資源“壘大戶”“造盆景”式的“運動扶貧”,讓貧困戶產生了“懶漢”思想,給錢給物就“脫貧”,沒錢沒物就“返貧”,出現了“拉手能站、撒手就癱”的現象。脫貧攻堅戰本身就是一場“造血”之戰,各地要克服簡單粗放、大水漫灌式的“輸血”扶貧,要針對問題、扶貧先扶志、治貧先治愚,因人而異、因人施策,多些“帶土移栽”,為脫貧涵養“內生動力”。
推薦訪問: 攻堅戰 脫貧 打贏上一篇:威海市脫貧攻堅知識指南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