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關于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三篇】

| 瀏覽次數: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據倍諾食品安全定義,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食品安全也是一門專門探討在食品加工、,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食品安全管理體系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3篇

【篇一】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概述

一、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運行的前提條件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有一個管理基礎---ISO9000,對食品安全衛生有一個基本能控制水平(達到GMP要求),擁有和有效的實施衛生標準操作規范SSOP。

二、GMP要求

1 廠區環境

2 廠房及設施

設計;車間設置與布局;車間隔離;屋頂;墻壁與門窗;地面與排水;供水設施;照明設施;通風設施;洗手設施;更衣室;廁所;倉庫。

3 設備

設計;材質;生產設備;品質管理設備

4 機構與人員

機構與職責;人員與資格;教育與培訓

5 衛生管理

衛生制度;環境衛生管理;廠房設施衛生管理;機械設備衛生管理;輔助設施衛生管理;清洗和消毒衛生管理;人員衛生管理;健康管理;除蟲、滅害管理;有毒有害物管理;污水污物管理;衛生設施管理;工作服管理

6 生產過程管理

生產操作規程的制定與執行;原材料處理;生產作業管理;設備的保養和維修

7 品質管理

品質管理手冊的制定與執行;原材料的品質管理;加工中的品質管理;成品的品質管理;貯存于運輸的的管理;成品售后管理;記錄管理(記錄、記錄核對、記錄保存)

8 標識

三、SSOP八個方面要求

1 水的安全性衛生控制

水源;水的貯存;水質檢測;防止水的污染

2 食品接觸面衛生控制

清洗消毒程序;設備的使用和管理;設備的清理;工器具的日常清理;地面、墻壁、玻璃及其他輔助設備的清理;工作服的清洗消毒程序;包裝材料;空氣

3 防止交叉污染

防止工廠選址、設計、車間不合理造成污染;防止由于個人衛生不良造成的污染;防止工序操作不當造成的污染;防止原輔料不潔造成的污染;防止貯存運輸作業中造成的污染。

4 洗手、手消毒和衛生設施控制

車間洗手設施要求、洗手流程、洗手的時機;車間及廠區廁所設施的要求;員工進入廁所的步驟。

5 防止摻雜物的衛生控制

防止被污染的冷凝水摻雜;防止不潔水的飛濺;防止外來物質摻雜;防止地面污物;防止無保護裝置的照明設備的污染;防止潤滑油、清潔劑、殺蟲劑摻雜;防止不衛生的包裝材料及原料摻雜;防止空氣中的灰塵顆粒。

6 化學品的標識、貯存和使用的衛生控制

容器的正確標記;酸堿及化學品的正確貯存;正確使用和管理

7 員工健康的衛生控制

健康檢查;健康要求;受傷處理;衛生教育

8 蟲害、鼠害的衛生控制 蟲害的控制;鼠害的控制;

四、實施危害分析的預備步驟

1 成立食品安全小組

2 原料、輔料和產品接觸的材料的描述

化學、生物和物理特性;配制輔料的組成,包括添加劑和加工助劑;產地;生產方法;包裝和交付方式;貯存條件和保質期;使用或生產前的預處理;與采購材料和輔料預期用途相適宜的有關食品安全的接受準則或規范。

3 終產品特性描述

產品名稱或類似標識;成份;與食品安全有關的化學、生物和物理特性;預期的保質期和貯存條件;包裝;與食品安全有關的標識和(或)處理、制備及使用的說明書;分銷方法。

4 預期用途

考慮終產品的預期用途和合理的預期處理,以及非預期但可能發生的錯誤處置和誤用,識別每種產品的消費群體;并應考慮對特定食品安全危害的易感消費群體。

5 流程圖、過程步驟和控制措施

流程圖:應為評價食品安全危害可能的出現、增加或引入提供基礎。

包括: 操作中所有步驟的順序和相互關系;源于外部的過程和分包工作;原料、輔料和中間產品投入點;返工點和循環點;終產品、中間產品和副產品放行點及廢棄物的排放點。

過程步驟和控制措施的描述:描述現有的控制措施、過程參數和(或)及其實施的嚴格度,或影響食品安全的程序,可能影響控制措施的選擇及其嚴格程度的外部要求(如來自顧客或主管部門)。

五、HACCP

1 危害識別和可接受水平的確定

應識別并記錄與產品類別、過程類別和實際生產設施相關的所有合理預期發生的食品安全危害。這種識別基于以下方面:根據收集的預備信息和數據;經驗;外部信息,盡可能包括流行病學和其他歷史數據;來自食品鏈中,可能與終產品、中間產品和消費食品的安全相關的食品安全危害信息

2 危害評估

應對已識別的食品安全危害進行危害評價,以確定消除危害或將危害降至可接受水平是否是生產安全食品所必需的;以及是否需要控制危害以達到規定的可接受水平。

應根據食品安全危害造成不良健康后果的嚴重性及其發生的可能性,對每種食品安全危害進行評價。應描述所采用的方法,并記錄食品安全危害評價的結果。

3 控制措施的選擇和評估

基于危害評價,應選擇適宜的控制措施組合,預防、消除或減少食品安全危害至規定的可接受水平。在選擇的控制措施組合中,對每個控制措施控制確定的食品安全危害的有效性進行評審。應對所選擇的控制措施進行分類,以決定其是否需要通過操作性前提方案或HACCP計劃進行管理。

4 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建立

5 HACCP計劃

關鍵控制點所控制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措施(CCPs);關鍵限值;監視程序;關鍵限值超出時,應采取的糾正和糾正措施;職責和權限;監視的記錄。

6 關鍵控制點的確定

對于由HACCP計劃控制的每個危害,針對已確定的控制措施確定關鍵控制點。

7關鍵控制點的關鍵限值的確定

建立關鍵限值,以確保終產品食品安全危害不超過其可接受水平;關鍵限值應可測量。應將選定關鍵限值合理性的證據形成文件。基于主觀信息(如對產品、過程、處置等的感官檢驗)的關鍵限值,應有指導書、規范和(或)教育及培訓的支持。

8 關鍵控制點的監視系統

對每個關鍵控制點應建立監視系統,以證實關鍵控制點處于受控狀態。該系統應包括所有針對關鍵限值的、有計劃的測量或觀察。監視系統應由相關程序、指導書和表格構成,包括以下內容:在適宜的時間框架內提供結果的測量或觀察;所用的監視裝置;適用的校準方法;監視頻次;與監視和評價監視結果有關的職責和權限;記錄的要求和方法。

當關鍵限值超出時,監視的方法和頻率應能夠及時確定,以便在產品使用或消費前對產品進行隔離。

9 監視結果超出關鍵限值時采取的措施

應在HACCP計劃中規定關鍵限值超出時所采取的策劃的糾正和糾正措施。這些措施應確保查明不符合的原因,使關鍵控制點控制的參數恢復受控,并防止再次發生。應建立和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以適當處置潛在不安全產品,確保評價后再放行


歡迎您的下載,

資料僅供參考!

致力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合同協議,策劃案計劃書,學習資料等等

打造全網一站式需求

【篇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Q/CP

省郫縣豆瓣股份

食品安全手冊

手冊編號:PXDB – QM – 2011

版 次: A/0

受控狀態:

發 放 號: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2011-6-10發布           2011-7-10實施

省郫縣豆瓣股份 發布

省郫縣豆瓣股份成立于1999年2月23日,由郫縣豆瓣廠、郫縣犀浦豆油廠、郫縣釀造廠三家具有百年歷史的老號企業為主要發起人組建而成,公司新廠區位于中國川菜產業園區,是一家集先進管理模式、科研開發,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相結合的調味品企業。是郫縣豆瓣行業的龍頭企業和行業標準化生產示工廠。公司坐落于郫縣安德鎮川菜產業園區,占地面積160余畝,現有員400余人,各類工程技術人員、大中專畢業生100余人,年銷售額上億元,是西南地區歷史最悠久的豆瓣生產企業。公司將獨特精細傳統的釀造技術與現代微生物高科技、先進的生產設備和一流的管理手段相結合,擁有鵑城牌郫縣豆瓣、犀浦牌醬油、犀浦牌食醋、豆制品、調味料、蔬菜制品等六大系列一百余個品種的生產能力,年生產能力達10萬噸。

公司主導食品“鵑城牌”郫縣豆瓣是省名牌產品、國家A級綠色食品,一九八五年獲輕工部優質產品稱號;—九八八年榮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九九零年獲中國旅游購物節最高榮譽“天馬銀獎”;一九九二年獲首屆巴蜀食品節金獎:一九九八年被評為中國消費者信得過金榜暢銷食品;一九九九年獲第四屆省名牌產品;二OOO年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評為國家A級綠色食品;二OO一年被評為省市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二OO二年獲國貿易部授予“中華老字號”企業稱號;二OO三、二OO五、二OO七、二OO九再次被評為省名牌產品。二OO三年“鵑城牌”被評為市著名商標,二OO三年“鵑城牌”被評為省著名商標。

公司按照ISO9001-2008和ISO22000-2005(GB22000-2006)版標準建立公司質量及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并按照(20號令)登記出口衛生注冊。以提供安全、衛生、優質的食品來滿足顧客需求,以持續改進來提高企業業績及效率為企業宗旨,向—流企業目標邁進。

公司地址:省市郫縣安德鎮川菜產業園區永安路388號

:(028)87921685 86550162 傳真:(028)87928774

法人代表:郭曉勇 總經理:吳炤君

網址: .pxdb. 郵政編碼:611730

word/media/image5.gif

word/media/image6.gif

word/media/image7.gif

word/media/image8.gif

word/media/image9.gif

注:1)“▲”表示主要職能,“△”表示相關職能。

為提高企業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為顧客持續提供安全、衛生的產品,本公司依據《食品安全法》、GB/T22000—2006/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食品鏈中各類組織的要求》、《食品衛生通則》、《HACCP體系及其應用準則》等要求制定本手冊。它是公司開展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活動的綱領性文件,對用于部管理,對外是公司食品質量安全保證能力的證實文件。

本手冊已通過審查,現予以發布并開始實施,要求各員工嚴格遵守、執行其規定,認真履行食品質量安全崗位職責,為實現公司食品質量安全方針、目標努力工作。

公司總經理:

2011年6月10日

為提高企業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為顧客持續提供安全、衛生的食品,本公司依據《食品安全法》、GB/T22000—2006/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食品鏈中各類組織的要求》、《食品衛生通則》、《HACCP體系及其應用準則》等要求成立食品安全管理小組。

一、食品安全管理小組:

1、組長:吳炤君

2、副組長:王小敏

3、組員:

總經辦:王彪

生產管理中心:雷定成

營銷管理中心:阮愛軍

品管部:馬世玲

采購部:王彪

調配中心:安秋

出口基地:黎世才

犀浦基地:鄧衛東

包裝中心:家友

二、食品安全管理小組長職責和權限

(1)確保建立、實施、保持和更新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2)管理食品質量安全小組,主持食品質量安全工作;

(3)確保食品質量安全小組成員的相關培訓和教育;

(4)接受體系運行的有關部門情況的匯報;

(5)組織協調體系認證工作,并負責此項工作的對外聯系;

(6)向公司總經理報告公司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的績效和任何改進的需求;

(7)采取有效形式,提高公司全體員工滿足顧客要求的意識。

HACCP小組成員及分工

董事長

【篇三】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審核知識

審核的基礎知識

企業內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審核,是體系活動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因為它促使企業檢查自身的有關加工或操作過程以確保達到以下要求:(審核的作用)

① 驗證前提條件是否為體系的運行建立了良好的基礎;

② 危害分析是否科學、合理和完善;

③ 關鍵控制點的判斷是否合理以及對其實施的監控是否有效;

④ 驗證是否在運行中體系能夠不斷自我完善;

⑤ 產品加工的全過程是否能夠得到控制;

⑥ 對企業相關的能力、食品安全知識、意識的評價;

⑦ 為迎接來自外部的審核做好各項準備

1.1.1 審核 (audit)的定義

ISO9000:2000

為獲得審核證據并對其進行客觀的評價,以確定滿足審核準則的程序所進行的系統的、獨立的并形成文件的過程。

CAC

審核是一種系統的、功能的、獨立檢查已確定所進行的活動和相關結果是否符合既定目標的過程。

1.1.2 審核準則

是指用作依據的一組方針、程序或要求。

注解:即審核依據,表明審核準則用于確定審核符合性的依據。可以是:GB/T22000-2006標準要求、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文件、法律法規、行業規范及合同要求、方針、程序。

針對一次具體的審核,審核準則應形成文件。

1.1.3 審核證據

與審核準則有關的并且能夠證實的記錄、事實陳述或其他信息。

注1. 審核證據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注2. 審核證據應具有可重查性和可追溯性。

1.1.4 審核發現

指將收集到的審核證據對照審核準則進行評價的結果。

注:審核發現能表明是否符合審核準則,分為符合項和不符合項,也能指出改機會。

1.1.5 審核目的

是指通過審核發現、確認滿足審核準則的程度,提供改進的機會。

1.1.6 審核結論 audit conclusion

審核組考慮了審核目標和所有審核發現后得出的最終審核結果。

1.1.7 審核委托方 audit client

要求審核的組織或人員

1.1.8 受審核方 auditee

被審核的組織

1.1.9 審核員 auditor

有能力實施審核的人員

1.1.10 審核組 audit team

實施審核的一名或多名審核員

注1:通常任命審核組中的一名審核員為審核組長。

注2:審核組可包含實習審核員。在需要時或包含技術專家。

注3:觀察員可以隨同審核組,但不作為其成員。

1.1.11 技術專家 technical expert

向審核組提供特定知識或技術的人員

注1:特定知識或技術是指被審核的組織、過程或活動的知識或技術,以及語言或文化指導。

注2:在審核組中,技術專家不作為審核員。

1.1.12 審核方案 audit program

針對特定的時間段所策劃的、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組(一個或多個)審核。

注:審核方案包括策劃、組織和實施審核所必要的所有活動。

審核方案是對一次或多次審核的長期策劃,是一組(一次或多次)具有共同特點的審核及其相關活動的集合。不是若干審核活動的簡單累加

1.1.13 審核計劃 audit plan

對一次審核活動和安排的描述。

解釋:針對一次具體審核項目實施的安排,包括具體的審核日程、審核員分工、審核路線、部門、時間、要素等描述或說明。

審核的基本原則

1.2.1 審核是需要經過授權的活動;

1.2.2 審核的核心原則是客觀性、獨立性和系統性;

1.2.3 審核應保持公正性;

1.2.4 審核的一致性;

1.2.5 審核的全過程應文件化,審核結論應具有可信性;

1.2.6 審核的范圍、目的和審核準則應事先被明確并達成

一致意見;

1.2.7 審核應由具有相應工作能力的人員進行;

1.2.8 審核是一種信任的活動。

審核的范圍

通常包括對地理位置、組織單元、活動和過程以及被覆蓋的時間段的表述

1.3.2 在確定組織具體的審核范圍時,應考慮如下因素:

① 受審核方HACCP體系所涉及的場所區域,包括地理位置和職能部門;

② 產品類別以及產品實現的活動和過程;

③ 實施審核活動所覆蓋的時間段

1.3.3 審核范圍的確定

如果企業申請體系認證,審核范圍由申請企業委托人與認證機構一起確定,認證機構在證書上對審核范圍予以說明。

如果企業接受由顧客提出的,以購買為目的而對體系進行的審核(第二方審核),其審核范圍由顧客決定。

如果企業實施體系內部審核,其審核范圍由企業的最高管理層決定。

審核的類型

1、按審核委托方(組織)分可以是:

a)第一方審核;b)第二方審核;c)第三方審核

2、按第三方認證審核時的審核方案序列分可以是:

a)初次審核;b)監督審核;c)復評

3、按第三方認證的領域分可以是:

a)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體系審核;b)產品認證;c)與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同等的認證審核

1.4.1 第一方審核(內部審核):

用于內部目的,由組織自己或以組織的名義進行,可作為組織自我合格聲明的基礎。

實施內部審核的理由: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的要求;

?增強滿足食品衛生安全要求的能力,旨在顧客滿意和符合出口食品衛生注冊登記管理規定、出口食品生產企業衛生要求、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要求、食品生產企業HACCP管理體系認證管理規定等要求;

?在接受外部審核時,及時采取糾正/預防措施;

?推動企業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持續改進。

1.4.2 第二方審核:

由組織的相關方(如顧客)或其他人員以相關方的名義進行。

實施第二方審核的理由:

體系標準的要求;為確保產品符合規定的采購要求和有關的法律法規要求;

建立互利的供求關系。

注:第二方審核是需要授權的審核

1.4.3 第三方審核(認證或注冊)

是由獨立于供求雙方之外被認可的認證機構或其委托的審核機構,對食品生產企業的HACCP計劃的適合性、有效性以及HACCP體系運行情況進行完整體系審核的行為過程,包括GMP、SSOP、HACCP計劃的審核。

實施第三方審核的理由:

1獲得第三方認證/注冊機構依據體系標準對其組織滿足顧客及適用性法律法規要求能力的證實;

2避免過多的第二方審核,減少組織和顧客雙方不必要的費用;3改進組織的HACCP體系;4提高組織信譽,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內部審核

1.5.2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內部審核的依據——作為審核準則

① 國際食品衛生控制通用準則;CAC/RCP1-1969,Rev.3(1997).Amd.(1999)《食品衛生總則》及附錄《HACCP體系及應用準則》;

② ISO22000:2005(GB/T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要求;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分項技術要求;

③ 我國有關食品衛生的法律法規;

④ 外國有關食品衛生的法律法規;

⑤ 其他有關食品衛生的法律法規。

1.5.4 HACCP體系審核頻次和時機

時機:

1被審核方希望審核其體系以證實其有效性;

2 按認可的體系規范要求進行的審核,以獲得認證;

3 客戶或被審核方在獲得合同前或獲得合同后可提出審核要求。此時,被審核方已花費許多時間貫徹產品安全要求,通過審核可判定其是否充分貫徹產品安全要求、法規、標準及其它合同文件中規定的要求;

4在體系的功能有重大更改時,例如,產品的原料及產品的工藝的更改等;

5當懷疑由于體系的要求或貫徹中存在缺陷而危及產品安全時;

6市場/客戶/產品或服務項目更新或技術設備更新時;

7當有必要檢查商定的糾正措施的貫徹時。

1.5.4 HACCP體系內部審核頻次和時機

頻次:

①按策劃的時間間隔進行:體系建立運行初期頻次可多些;體系運行正常時,按正常計劃進行;

②影響審核頻次的因素還包括:企業不同過程、區域和活動的運行狀況和重要性;以往審核結果;

③特殊情況可適當增加頻次

如:發生嚴重產品安全衛生質量問題或用戶有重大投訴;HACCP體系發生重大變化時。

④ 合同要求時;

1.5.5 審核內容

前提方案的審核:

1.5.5 HACC① 審核工廠加工產品的品種;

② 審核工廠的加工工藝流程;

③ 食品安全小組進行危害分析的依據;

④ 審查工廠危害分析單的填寫方式;

⑤ 審查HACCP計劃的有效性、可行性;

⑥ 審查HACCP計劃的執行情況;

⑦ 評價工廠書面HACCP計劃與HACCP原理的符合性;

⑧ 核查食品安全有關記錄內容與體系文件的符合性

① 企業符合GMP法規的情況;

② 衛生標準操作規程SSOP;

③ 產品的標識、追溯和回收計劃及執行情況;

④ 員工教育培訓計劃及執行情況;

⑤ 設備設施的預防性維護保養計劃及執行情況;

⑥ 實驗室管理制度及執行情況;

⑦ 文件、資料和記錄控制程序及執行情況等。

注:前提方案包含但不限于以上方面

P體系審核內容

內審的程序

1關于審核員職責、獨立性、權力的說明;

2審核“主管”人員的權力和向管理者報告的要求;

3內部審核員和審核組長的資格和培訓標準;

4允許審核小組與有責任和權力決定并執行糾正措施的各級管理人員交流;

5需要時聘用專家;

記住:被審核方存在的不符合項與審核員無關!

應制訂用于審核體系的書面程序,該程序包含下列要素:

1計劃、制訂和執行審核及跟蹤活動的方法,包括完成糾正措施;

2判定不符合項嚴重性的規則;

3合理并及時地讓審核人員接觸設施、文件和工作人員使審核活動圓滿完成;

4審核報告、不符合項報告、核查表以及其它的報告的格式和分發規定;

5審核記錄的管理和保存方式/方法以及保管期限。

2.1 審核的策劃與準備

2.1.1 確定內部審核工作計劃:

① 制定年度內審計劃; ② 確定審核范圍;③ 明確審核目的;

2.1.2 內部審核組

2.1.2.1 內審組長的職責:

  ① 內審組長對審核全過程全權負責;② 選擇內審組成員;③ 編制審核計劃;

  ④ 明確審核組成員及職責分工;⑤ 對審核組成員的行為進行監控,給予必要的協調和幫助;⑥ 代表內審組與受審方溝通;⑦ 具備管理能力和經驗,有權對審核工作的開展和審核發現作最后決定并提交內審報告。

2.1.2.2 內審員應具備的資格

① 具有中等教育以上學歷;② 從事三年以上食品生產、加工、檢驗方面的經歷;

③ 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和綜合評價能力;④ 經內審員培訓機構的培訓,并獲得培訓合格證書; ⑤ 遵紀守法、堅持原則、實事求是、作風正派。

2.1.3.3 內審員應具備的素質

① 審核準備能力:編制審核計劃;編制檢查表;② 現場審核能力:主持召開首、末次會議;匯總審核結果對HACCP體系做出正確結論;正確編寫不合格報告等;③ 編制審核報告的能力;④ 跟蹤和監督的能力;⑤ 獨立和系統工作的能力;⑥ 靈活性和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⑦ 交流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⑧ 解決沖突和糾紛的能力;⑨ 分析判斷能力⑩ 學習能力

2.1.2.4 內審員應具備的素質

① 掌握GMP、SSOP、HACCP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國內外有關的法律法規;食品加工工藝、食品檢驗、食品衛生、食品微生物、國際食品安全新的動向等;

② 掌握審核技巧;③ 掌握審核管理的知識和技能。

2.1.2.5 內審員應具備的素質

① 具有從事質量管理和企業管理的經驗; ② 具有審核經驗;

③ 具有一定的實際生產經驗。

2.1.2.6 內審員應具備的素質

① 正直、誠實; ② 客觀、公正;③ 尊重對方和同事; ④ 獨立性; ⑤ 保密。

2.1.2.7 被審核方的責任

接受審核時被審核方的管理者有以下責任:

1 向員工解釋審核的目的和范圍;

2 指定陪同審核員的負責人,并明確其確認不符合項的權利范圍

3 提供審核員需要的資源以確保審核能夠高效率的進行

4 提供便利條件,使審核員能夠不受限制的接觸體系設施并收集體系符合性的客觀證據;

5 與審核員合作,確保達到審核目標;

6 根據審核報告中提出的不符合項決定并實施有效的糾正措施

2.1.3 內部審核有關文件的收集

內部審核通常是在組織已建立了文件化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并正常運行的情況下進行的,因而收集文件的目的主要是為文件審核準備,另外也是加深對所審核部門/過程的熟悉程度,以便有的放矢地開展現場審核工作。

2.2.1 文件審核的目的

評審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文件化的規定是否科學、合理。通常審核組長應結合現場進行評審。

2.2 文件審核

2.2.3 文件審核的主要內容

① 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圖是否準確、合理;

② HACCP計劃是否完整,材料是否齊全;

③ 各CCP的關鍵限值是否適當,能否控制危害;

④ HACCP計劃中是否對CCP的適當監控;

⑤ 該HACCP計劃是否有驗證程序;

⑥ GMP和SSOP文件化程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⑦ 所引用的法律法規的現行有效性及其完整性。

2.2.4 文件審核的結果

文件審核的結果應形成書面記錄,如實說明審核的情況

文件審核的推薦格式《文件審核報告》

2.2.5 文件審核結果的處理

無不符合情況:審核組長制訂現場審核計劃 。

有不符合情況:審核組長應發出書面通知,責成文件的編制人員或相關人員進行整改。

有嚴重的文件不符合:審核組長應中止審核,上報最高管理者以及時采取糾正措施,開展文件修訂工作。

只有在整改工作完成,并滿足相關要求后,內審工作才可以繼續。

2.3 現場審核準備

2.3.1 內部審核計劃的制定

2.3.2 內部審核通知

2.3.3 內部審核檢查表的編制

2.3.4 內部審核檢查表的使用

2.3.1.1 內部審核計劃的類型

內部審核計劃是指每一次審核活動的具體安排,應包括某時間對企業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企業所有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要求的審核

(集中式審核)

企業某部門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部分內容要求的審核

(滾動式審核)

2.3.1.2 內審計劃主要內容

審核計劃 由審核組長制定,是確定審核員審核活動程序和日程安排的指導性文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審核目的和依據;

2審核內容和范圍;

3擬定審核日期和所需時間;

4審核小組成員分工;

5現場審核活動的日程安排,包括與被審核方領導層的溝通及審核組內部會議安排。

2.3.1.3 編制和使用內部審核計劃的注意事項

① 內審計劃應得到受審核方的確認;

② 制定內審計劃要充分利用各個渠道得到的信息,并在內審小組中做好分工,不能有重要部分的遺漏;

③ 內審計劃應安排和保證恰當的審核時間;

④ 制定內審計劃必須先確定審核方法,例如:采用順向追蹤還是逆向追蹤審核;
⑤ 在內審過程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內審計劃做局部調整,但內審計劃一經確定,它的總體思路不宜做大的改變

2.3.2 內部審核通知

審核計劃編制完成后,審核組長應及時通知審核組成員、受審核的部門、公司領導。一般現場審核應提前幾天通知,不應搞突然襲擊。

2.3.3 內部審核檢查表的編制

2.3.3.1 內部審核檢查表的主要內容

① 受審核部門、審核時間、內審員的姓名;

② 審核依據欄:標明本項審核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或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文件的要求;

③ 檢查事項及檢查方式欄:在本欄填寫檢查內容及檢查方式,包括提問的問題、抽取的樣本、樣本檢查記錄、與文件的符合程度等。

2.3.3.2 內部審核檢查表的作用

  內部審核檢查表是內部審核員的工作文件、提綱或工具,是內審策劃的結果。其作用如下:

① 內審檢查表可以突出審核目標的清晰和明確,并時時提醒審核員不偏離審核目標和審核主題;

② 內審檢查表可以保證審核內容的周密和完整性;

③ 內審檢查表可以保證審核的適宜節奏和連續性;

④ 內審檢查表還可以減少審核員的偏見和隨意性。

2.3.3.3 內部審核檢查表的使用注意事項

① 檢查表是內審員的工作文件,沒必要向受審核方披露;

② 在現場審核過程中,如發現未列入檢查表的情況或線索,可對檢查表進行適當的修改和調整,不要過于局限于檢查表,但也不能完全拋開檢查表進行“隨心所欲”的審核;

③ 在審核過程中,應避免按檢查表中所列的問題一個個地按順序宣讀而變成我問你答的檢查過程,應綜合運用提問、觀察、查閱記錄、核實、追蹤等方法審核檢查表中的審核項目和要點。

2.3.3.4 內部審核檢查表的設計要點

①檢查表的編制應依據審核依據及受審核方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文件

②部門為主的檢查表,應列出該部門有關的主要過程的審核內容與方法

③檢查表審核的具體思路:其內容應反映過程方法

④應選擇典型的安全衛生問題,突出要審核的部門的主要職能或過程的特點

⑤所策劃的抽樣必須給予代表性,要確定好擬審核的項目及要尋找的審核證據

⑥應考慮審核員的經驗、知識等,不熟練的審核員需要較詳細的檢查表

⑦應避免將HACCP體系應用準則的要求原封不動地變成疑問句作為檢查表 

⑧在檢查表中既要列出審核項目,有要對審核方法和抽樣量進行策劃 

⑨應結合受審核方產品和過程的特點編制檢查表

2.4 見面會

2.4.1 見面會的參加人員:內審組全體人員、企業最高管

理者、部門負責人、食品安全小組成員。

2.4.2 會議簽到(見下表):

2.4.3 會議主持:由內審組組長主持會議。

見面會為以后的活動作一個大致的安排,由審核員與被審核部門的管理者共同召開,雙方將澄清審核的要求,明確審核中易發生的問題。

2.5 審核實施

2.5.1.1 前提方案執行情況的檢查

?GMP執行情況檢查;

? SSOP執行情況檢查;

? 加工設備設施的預防性維護保養計劃執行情況的檢查;

? 員工教育與培訓計劃執行情況的檢查;

? 產品的標識、追溯和回收計劃執行情況的檢查。

2.5.1 現場審核的內容

2.5.1.2 HACCP計劃執行情況的檢查

⑴CCP監控記錄 ⑵糾偏記錄 ⑶驗證記錄

2.6 審核發現

2.6.1 內部會議

每一天的現場審核結束后,都應該召開內審小組內部會

會議的具體內容:

① 對企業執行前提條件的情況做出評價;② 根據審核員做的危害分析及現場審核后確認的產品及加工情況,評價企業的危害分析、HACCP計劃及計劃的實施;

③ 組長集中每個成員發現的問題,并予以確認;

④ 確定不符合項,起草不符合項報告,

⑤ 出具不符合項報告;

⑥ 填寫審核組的總體評價意見;

⑦ 商定總結會事宜。

2.6.2 不符合項產生來源

① HACCP體系不符合體系建立的依據;

② HACCP體系的現狀未按HACCP體系文件或適用的法律、法規的要求執行;

③ HACCP體系的運行結構果未達到預定的目標。

2.6.3 不符合項確定原則

① 審核依據與實際情況核對原則:該原則以客觀證據上的審核發現為基礎,將審核依據所規定的內容與審核發現相比較,從而確定兩者之間的差距;

② 嚴格依據審核證據原則:該原則是指必須以取得與審核證據相關的客觀證據為基礎,進而確定不符合項;

③ 如果存在有爭議的問題可以通過重新確認或HACCP小組組長裁決。

2.6.4 不符合項類別與性質的判定

2.6.4.1 一般不符合項

定義:當審核證據表明,某過程或活動不符合審核依據規定的要求,將被視為一般不符合項

特點:

① 一般不符合項不對體系的運行產生嚴重后果,不會引起系統性、區域性失效;

② 一般不符合項是一個獨立的事件,不存在與健康直接相關的危害;

③ 體系中允許存在少量一般不符合項,但應予以糾正。2.6.4.2 嚴重不符合項

定義:

對體系的運行產生嚴重后果,引起系統性、區域性失效、或導致對過程的安全控制能力嚴重降低或喪失、或導致顯著危害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或導致顧客或社會嚴重不滿意的客觀事實。

2.6.5 不符合項報告的內容及編寫原則

2.6.5.1 不符合項報告的內容

①被審核企業、部門名稱;內審員、陪同人員姓名

②不符合項的類型;

③內部現場審核的日期;

④不符合項的描述:只陳述事實,不進行分析評判

⑤發現不符合事實的時間、地點和當事人;

⑥不符合事實的描述;

⑦不符合項的原因分析;

⑧企業的糾偏行動,糾偏行動完成的日期,完成情況及記錄;

⑨內部審核員、受審核方的簽名。

2.6.5.2 不符合項報告的編寫原則

①不符合事實的描述應準確具體,具有可重復性和可追溯性,文字表述力求簡明精煉;

②不遺漏任何有益的信息,觀點和結論要從描述中自然流露,不要只寫結論不寫事實,盡可能使用行業、專業術語;

③不符合項報告應簡單明了,只陳述客觀事實,不進行評判,即反應問題有使被審核方容易接受。應被審核方最終以不符合項報告為依據分析問題的原因、制定糾偏行動。所以不符合項報告應讓未參加審核的人員都能看懂,并有助于被審核方采取糾偏行動;

④不符合的法律、法規和準則判斷準確;

⑤不符合項報告應有被審核方授權人員的簽字確認

2.6.6 不符合項報告示例

2.7 審核報告

2.7.1 內部審核報告的內容

① 基本情況;

② 內部審核組成員名單;

③ 審核結果;

④ 審核結論;

⑤ 預計受審核部門采取糾正措施的時間;

⑥ 審核組長簽字;

⑦ 審核報告分發清單;

⑧ 附件;

2.7.2 內部審核報告的分發和保存

① 內部審核報告應經HACCP小組組長批準后分發;

② 內部審核報告應按分發清單發給有關方面;

③ 內部審核報告發放后,文件接收方應簽收;

④ 內部審核報告的保存應依據HACCP體系文件中的文件記錄程序的要求執行。

總結會的目的是總結HACCP體系內部審核情況

2.8.1 參加會議人員:

包括:內審組全體人員、企業最高管理者、部門負責人、HACCP小組成員。

2.8.2 會議簽到:

2.8.3 會議主持:內部審核組組長主持會議。

2.8.4 會議內容:

① 重申此次HACCP體系內部審核的目的、范圍和審核方法;

② 對企業的前提條件、危害分析、HACCP計劃、HACCP體系及其運行做出總體評價(肯定和不足);

③ 宣讀不符合項報告,宣讀內部審核報告;

④ 確認跟蹤方式或其他有關事宜;

⑤ 企業領導總結報告。

推薦訪問: 食品安全 管理體系 三篇

【關于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三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