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讀 0 2020 年政府工作報告有感 范文 3 3 篇
【篇一】
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總結了國家 2019 年整體就業情況,部署了 2020 年就業工作,向人民傳遞了“就業信心”!其中,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一詞共出現 39 次,“留得青山,贏得未來”也成為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金句。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9 年,城鎮新增就業 1352 萬人,調查失業率在 5.3%以下。但由于受全球疫情沖擊,就業也面臨一些困難,如國內消費、投資、出口下滑,就業壓力顯著加大,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困難凸顯,金融等領域風險有所積聚,基層財政收支矛盾加劇。在今年各級黨組織必須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通過留住青山“就業盤”,才能贏得未來“大命題”。
增大政策扶持保障,握牢就業方向盤
握牢就業方向盤離不開政策保障,首先要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讓財政、貨幣和投資等政策聚力支持穩就業。其次,用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通過建立特殊轉移
支付機制,使資金直接惠企利民到市縣基層,決不允許截留挪用。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重點領域支出要切實保障,精打細算各項支出,把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努力穩定現有就業,積極增加新的就業,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各級黨組織要清理取消對就業的不合理限制,促就業舉措要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要能用盡用。與此同時,要堅決把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企業。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強化階段性政策,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如降低工商業電價 5%政策延長到今年年底,減免國有房產租金,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
擴大范圍增強信心,筑牢就業壓艙石
增強就業信心,離不開“五個擴大”。第一個是擴大就業招收,資助以訓穩崗,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高職院校積極擴招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同時,做好退役軍人就業保障,幫扶殘疾人、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就業。第二個是擴大有效投資,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以適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帶動作用,培育產業、增加就業。第三個是擴大失業保險保障范圍,將參保不足 1 年的農民工等失業人員都納入常住地保障。切實保障所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民生也必將助力更多失業人員再就業敢創業。第四個是擴大就業增收渠道,支持農民就近就業創業。支持農民就近就業創業,擴大以工代賑規模,讓返鄉農民工
能打工、有收入。第五個是擴大對外開放,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圍繞支持企業增訂單穩崗位保就業。
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打牢就業強根基
今年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城鎮新增就業 900 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 6%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 5.5%左右;打牢就業根基的關鍵在于加大脫貧攻堅力度,特別是加大剩余貧困縣和貧困村攻堅力度,對外出務工勞動力,要在就業地穩崗就業。強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切實解決搬遷群眾就業和發展問題。將沒有勞動能力的特困人群一個不少納入兜底保障。穩住就業不僅關乎經濟社會發展重回正常軌道,更關乎脫貧致富的進程。在兩會中,一些黨員代表也為我們的脫貧攻堅促就業方面積極建言獻策,比如談到推動脫貧攻堅從“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加法效應,向“創業一人脫貧一批”的乘法效應轉變。堅持各級黨組織部門、地區聯動,做好農民工輸出地輸入地信息對接,及時發現需求信息,提供就業機會。
留住青山“就業盤”,贏得未來“大命題”。全國兩會作為關乎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其中凝聚著代表委員們的心血智慧,各級黨組織要扎扎實實做好就業保障工作,穩住就業保民生,向全面完成今年目標任務、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時代命題”交出經得起檢驗的答卷。
【篇二】
2020 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當前疫情防控進入新常態,要克服疫情防控帶來的不利影響,要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就要靠扶貧干部扎扎實實“沉”下去,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才能“浮”上來。
心上有民“沉”下去,不當“過客”。幫扶工作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組成部分。下村走訪時切勿將自己當成“過客”,切莫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將下村視為“旅游”,走走過場、踏踏青。要做一個讓群眾“離不開”、能記得名字的干部,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到田間地頭與群眾一起干活、脫鞋坐炕頭與群眾一起聊天,被群眾戲稱“遠看干活像農民、走近一看是干部”,天天熟得村里“狗不咬式”干部好作風。扶貧工作是一個需要打牢基礎的工作,只有沉下去,“久久為功、綿綿用力”才能取得實效。
肩上有責“沉”下去,不擺“花架子”。個別扶貧干部還存在“掛著名”只簽到不干事,擼不起袖子、挽不起褲腿、沾不了泥土等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作風不扎實,當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場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就要求扶貧干部要有扛起重擔的鐵肩膀。進百家門、問百家事、解百家憂,主動去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求,做一名抓脫貧攻堅有戰斗力、化解群眾矛盾糾紛有方法、做群眾思想工作有“溫度”的扶貧干部。
身上有泥“沉”下去,不做“井底葫蘆”。扶貧干部要想把工作做好,就要聽群眾言、說群眾話、辦群眾事。切勿將駐點扶貧當做“體驗生活”,遇到幫扶對象問題復雜難解的便束手無策,不想辦法、不謀思路,把幫扶工作“浮”在面上。要把群眾的難事當自己的難事,扎實做好當前脫貧攻堅、農村發展、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善于站在群眾的角度看問題,用群眾的語言去教育群眾,用群眾語言說群眾故事,解決好扶貧干部“沉下去”的問題,才能實現小康“浮上來”的目標,最終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篇三】
5 月 22 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對于關注兩會尤其是政府工作報告的黨員干部和社會各界來說,今年的報告頗有不同,僅 1 萬字左右的全文,應系改革開放以來篇幅最短的一次。
“留得青山,贏得未來”。報告雖短,但干貨不少。從“城鎮新增就業 900 萬人以上”到“減免國有房產租金”;從“涉及就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部取消”到“推動更多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從“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到“擴大失業保險保障范圍”……一系列細致的民生安排,回應了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民生需求。“人民”二字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依舊“火熱”而“高頻”,質樸而溫暖。
民生所指,國運所系;民心所向,政之所行。謀大事者必先觀大勢。打開時間的維度,2020 年注定特殊且不凡。“兩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活力的集中體現。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今年“兩會時間”的開啟,預示著中國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的前景,也迸發出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中國誓要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最強音。
“與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謀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與優勢,在于順應了絕大多數中國人民的意愿。全國人代會開幕當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他所在的內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他強調,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落實到做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去。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回望過去 7 年,每一次的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都要到人大代表團和大家親切交流。對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他總是看得重、問得細、記得牢。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民生之重”從來都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心中“牽掛之重”!
“眾力并則萬鈞舉,群智用則庶績康”。時間是奮斗歷程的忠實記錄者。2020 年用將近半載的光陰,見證和呈現了中國人民非凡的奮斗奇跡,筑起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戰疫豐碑。人間萬事出艱辛,越是艱險越向前。今年的“兩會”,是歷史上首次因公共衛生事件而延期,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卻一脈相承,貫穿始終。變化的是會期,不變的是信心;變化的是議題,不變的是決心;變化的是形式,不變的是初心。
一枝一葉總關情,“人民”二字重千鈞。“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如果將全面小康比作一幅壯美的畫卷,那么,民生無疑是其中最厚重的底色和最溫暖的主題。“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需非常之人。迎著勝利的曙光,承載人民的期盼,深情凝視“收官之年”的全國“兩會”,各級黨員干部自當倍感觸動、倍受啟迪、倍增干勁!
臨難不避、實干為要,放在心頭,扛在肩上!
推薦訪問: 例文 有感 政府工作報告下一篇:中職實驗實訓教案范文(精選3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