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研討心得體會
在新課改浪潮的推動下,武定縣教育局在學期初提出了“有效課堂”的要求:有效課堂過關、有效課堂鞏固、有效課堂提高。學校也不斷加大了課改力度,要求教師不斷加強自我素質的提高,強化終身學習理念,最終服務好教育教學。20**年12月18日,在校長的帶領下政治教研組到了元謀縣元馬鎮中學展開了兩天的教學研討。
參觀學習,收獲頗多,通過與元馬中學的交流學習,讓我領略到:
一、嚴謹扎實的校風是教學成功的基石。走進元馬中學,她雖然處于擴建之中,可是卻沒有雜亂的感覺,聽校長介紹,看教師風采,望學生狀態就會給人一股奮進的力量。***個教學班,1700 多學生統一住校,統一管理,步調一致;學生服裝無奇裝異服,體現當代學生特色;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留披肩發,生動活潑洋溢青春氣息……所有的這些都為元馬中學的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了堅厚的物質基礎。
二、教師靈活、細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在課改當前,要培養學生的素質,就要優化學習過程,就要不斷增強學生成長的內在驅動力,使學生始終保持在最佳的學習狀態中學習。從推進素質教育的角度來說,轉變學習方式,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我們所聽徐永萍老師的一節課就是足夠的例證。
三、眾人劃槳開大船,團結就是力量。元馬中學**年擴建,20**年再建,可
是教學質量持續上升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實現了資源共享,積集體智慧于一身;實施集體備課,大家共商,個人操作,最后實現集體共贏,為元謀縣的發展提供積極的影響,我們都有著共同的地方,也是香中人的驕傲!
四、學校的辦學宗旨為學校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高校長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話,已經高度概括了元馬中學乃至所有學校終身辦學理念:我們學校辦學的目的就是要實現學校、教師、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還有什么更能說明我們學校辦學的宗旨呢?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學無止境,教更無止境,今后的教學我會選準目標,朝著既定的目標而努力!
1、確立先進的課堂管理意識。管理的最終目標就是不管理,我們要學習和借鑒先進的教學模式,可是又不能拘泥于這一模式,應該結合本校實際創新學校管理意識,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2、學習別人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更好的發展。教學中,我們應該研究怎樣讓學生生動活潑、切實有效地“學”;怎樣使“教”更有規律,有藝術;怎樣讓“巡練”成為學生更為豐富多彩、開放性的學習活動。
3、課堂教學回歸自然。讓課堂教學回歸自然,這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理念。教,就是為了學生的一切,一起為了學生的發展。優化師生互動環節,通過平等對話,適時點撥,巧妙引導,講解分析,進行有針對性地教學。正所謂從哪里來回到哪里去,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好政治教學的實效性,少一些動作,多一些實在,這才是教學的真正歸宿。
4、優化當堂反思訓練環節。當堂反思訓練不僅僅是做一做作業,聽、說、讀、寫……無不是其訓練的內容。我們要精心設計,讓學生通過主動構建來獲取知識,舉一反三,掌握規律,鞏固強化,提高能力,實現知識、能力的正遷移。
5、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服務好自己的教學。平時經常告誡學生說:“活到老,學不了”,其實,我們老師又怎能超越這個規律呢?我們要想使自己不落伍,我們就必須不斷地學習,給自己充電,實現自我的可持續發展,才能站在時代的前列,為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一點點奉獻。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寫出來與大家共勉!
近日,參加了《小學特殊學生教育教學研討培訓會》,聽取了新課程背景下如何開展隨班就讀工作專題講座,參加《小學特殊學生教育教學研討培訓會》心得體會。我深深的感到,隨班就讀工作是一件有意義的事,也是一件不容易做好的事。
隨班就讀是指特殊兒童在普通教育機構中和普通兒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種特有形式,如果殘疾兒童不是在普通學校的普通班接受教育,不能稱之為隨班就讀。但是,如果殘疾兒童雖然在普通教育機構里,卻沒有得到他們需要的特殊教育,也只能是看作肢體性隨班或社會性隨班。對隨班就讀的學生(簡稱隨讀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一些要求教育外,還要針對隨讀生的特殊需要,提供有針對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務,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康復和補償訓練,努力使他們和其他正常學生一樣,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創造,學會合作,學會健體,學會審美,使他們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發展,潛能得到開發,為他們今后自立、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打好堅實基礎。當然,這對我們老師有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老師有高度的責任感。對隨班就讀的學生有強烈的同情心和深厚的師愛,心得體會《參加《鐵嶺市小學特殊學生教育教學研討培訓會》心得體會》。同時還要特殊教育理論有所了解。了解特殊學生身心特點和特殊教育發展的規律。掌握基本的原則和方法。要注意隨班就讀的學生與普通學生的差異。兼顧有度。課堂教學中以集體教學為主,要做好課前和課后的輔導工作。耐心地做家長工作,指導家長主動科學
配合學校教育方式方法。
在工作當中,我深切感受到推動隨班就讀工作的艱難,隨班就讀工作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需要教師在掌握特殊教育的教育原則與方法的同時,更要掌握好和學生、和家長等人的溝通技巧。學會在平凡但不簡單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第一線的教師,做好隨班就讀工作,我覺得應該做到幾個學會:學會欣賞——欣賞孩子的進步和些微成功。好的孩子都是靠表揚出來的。隨班就讀的孩子也同樣。他們的內心同樣渴望著成功。只要老師表揚得當,他們自然會感受到成功的精彩。學會融合——讓他們和普通學生一起融合。融合教育,是大勢所趨。隨班就讀學生通過溝通,會逐漸擺脫內心的交流恐懼,學會在集體和社會中健康成長。學會溝通——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無處不在的愛。走進學生的內心,幫助學生解決存在于自己內心的身心問題,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是一個隨班就讀工作老師應該做到的。同時,還應該和該學生的任課老師溝通,提高普通教師對學生的思想上、行動上的認識。只要各方面都能夠真正做到把隨班就讀工作當作一項牽涉到學生的家庭以及個人幸福、社會的整體平衡發展的高度來看待的話,我相信:隨班就讀工作一定能夠順利推進的!相關專題:[教育][小學]
為期一天半的海安“華應龍教育教學思想研討會”結束了,雖然累,但很充實;雖然時間短,但是收獲了很多。華老師的報告并不是單純的理論報告,而是在報告中不時地穿插一些他上課時的例子,讓我們很容易理解。
華老師報告的題目是“融錯課堂,求真育人”,在報告的開始,華老師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
什么是融錯?
為什么要融錯?
怎樣融錯?
老師怎樣才能融錯?
為什么說教育即融錯?
華老師在講怎樣融錯時,分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容錯,錯是錯。
容錯,是指寬容、包容、容納孩子們的差錯。一錯當頭,能否容納,取決于一個的見識和胸懷。有容乃大,大者能容。要調整學生對待錯誤的態度,培養學生積極勇敢健康的心態。
第二個階段:溶錯,錯不是錯。
溶錯,是把錯誤作為一種資源,從外在的表現入手,引導其暴露思維過程,分析其內在機制,將教學活動引向深入。這時的錯誤已經不是教學的障礙,而成為寶貴的教學資源。這樣的資源,有來自學生的,也有來自老師的。
第三個階段:榮錯,錯還是錯。
榮錯是結果,是目標,是結出錯過程的回眸,是對差錯的育人價值的欣賞。因為學習不是為了解對一道題,而是為了做對一個人,“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華老師在講第二個階段舉了一個例子,讓我記憶猶為深刻。
題目是:排列了很多數字。
問題是:108 排在第()行第()列。
生:108 排在第()行第()列。我不懂。
師:哪兒不懂呢?
生:說了 108 排,怎么還要問第()行第()列?排和行不是一樣的嗎?
師:哈哈,這個“排”是動詞,也就是“寫”的意思。
生:哦,我就是喜歡兩個字、兩個字地讀。
通過這個例子,說明“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學生的錯誤是千奇百怪的,我
們老師必須明白學生的困惑,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要準確分析差錯背后的真正原因,就得傾聽學生,了解學生的閱讀習慣,了解學生的已有經驗,了解學生可能存在的思維定勢。
其實在華老師舉這個例子的時候,我也一愣,是啊,都已經說了是 108 排了,怎么還問第()排第()個呢?我和學生的思維是一樣的,我也不懂。經過華老師一解釋,我也明白了。
在我們平時地教學中,學生出錯那是經常的事,就像華老師說的一樣,出錯那是孩子們的權利,完全不出錯,怎么可能呢?可有的時候我們根本就沒有耐心聽學生們的解釋,只怪學生:這么簡單的問題你都不會?這么簡單的題目你們為什么會做錯?這道題目都講了好多遍了,你還做錯?……其實,細細想來,孩子們做錯了,肯定有他們的原因,他們也是經過思考后做出來的,只是我們沒有傾聽。
在教育教學中,我們不但要教學生學會傾聽老師的教導,我們老師更應該學會傾聽學生的發言,而不是輕易否定學生的發言,否則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出現錯誤一定有他錯誤的思維過程,如果教師輕描淡寫地一味否定學生的錯誤,學生根本無法扭轉自己的錯誤思維。因此,在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我們老師應該學會傾聽學生的描述,使學生充分暴露其錯誤的思維過程,只有究其根源,我們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
推薦訪問: 心得體會 教育教學 研討上一篇:心與心交流高二周記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