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牽手溫氏養殖助力精準扶貧

| 瀏覽次數:

  牽手溫氏養殖 助力精準扶貧 ---鹽山縣發展溫氏生豬養殖產業典型材料

 鹽山縣位于我省東南部,地處黑龍港流域,轄 6 鄉 6 鎮,450 個行政村,總人口 49.3 萬,其中鄉村人口 33.35 萬人,全縣總面積 800 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74 萬畝,是典型的農業大縣、全省糧食主產縣。2011 年被定為新階段(2011-2020 年)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牢固樹立大扶貧理念,圍繞“跳出扶貧抓扶貧”,加快實施“四做、八扶”(四做:做強產業、做大城鎮、做優教育、做實基層黨建;八扶:基礎設施扶貧、公共產品扶貧、農業產業化扶貧、村企共建扶貧、科技扶貧、金融扶貧、社會對口扶貧、社會捐助扶貧)一攬子計劃,充分挖掘各種政策資源,全力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特別是實施農業產業化扶貧,把生豬養殖作為產業扶貧和精準扶貧的切入口,借助廣東溫氏生豬養殖,引導貧困戶入股溫氏,將單一“輸血”式扶貧改為“造血”式扶貧,扶出產業,扶出發展,真正實現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主要做法是:

 一、因地制宜,選好扶貧產業 鹽山地堿水咸,自然條件較差,資源匱乏,但同時也存在著一般農田、鹽堿地多的優勢,有利于發展畜牧養殖業?;?/p>

 畜牧養殖業在本縣有基礎、有市場、群眾有熱情的實際情況,縣委、縣政府在總結經驗、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確定將發展生豬養殖業作為全縣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來抓,強力推進生豬產業發展。為了加強對生豬養殖產業發展的正確引導和高效服務,政府依據產業發展實際,成立了鹽山縣生豬養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由政府分管副縣長擔任,成員由縣政府辦、發改局、財政局、農牧局、扶貧辦等各相關單位負責人擔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全縣生豬養殖產業的規劃發展、宣傳發動、技術推廣,協調搞好生豬養殖產業示范建設和進行業務指導等工作,并為養殖戶提供服務保障措施。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確保生豬養殖產業各項政策措施能夠落到實處。

 二、依托龍頭,規范合作模式 產業扶貧必須依靠龍頭企業帶動。廣東溫氏食品有限公司始創于 1983 年,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級創新型企業,是亞洲規模最大的肉雞、肉豬養殖企業。2011 年,通過篩選,對溫氏公司開展“一對一”招商。通過招商引資,溫氏生豬養殖項目成功落戶鹽山,成立了鹽山溫氏畜牧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 6 億元,固定投資 3.6 億元,設計規模為年上市肉豬 50 萬頭。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已建成鹽山公司總部及飼料加工廠 1 座,年產仔豬 12.5 萬頭的種豬場 3 座,服務部 3 個,合作養殖戶已達 350 余戶,年出欄生豬 30 萬頭,按每頭盈利 250元左右計算,帶動農民增收 7500 萬元,帶動就業 2000 余人。

 溫氏公司與養殖戶實行“一對接”、“三固定”、“五統

 一”的“135”合作模式。“一對接”即:溫氏提供標準圖紙和設備配置方案,養殖大戶對接標準建設豬舍,全部安裝環控設備,自動控制溫度、濕度和空氣質量。“三固定”即:溫氏公司和養殖大戶提前簽訂合同后,豬苗價格、飼料價格、回收價格固定不變。“五統一”即:統一先行提供豬苗、統一飼料配送、統一藥品供應、統一制定防疫程序、統一回收生豬,實行全程專業、科學管理,降低養殖風險,保證養豬盈利。費用結算采用生豬回收后扣除投入成本的方式,有效地解決了養殖大戶支付養殖期間所產生的費用難的問題。

 三、“三位一體”,助力脫貧攻堅 溫氏“135”生豬放養模式具有投資風險小、收益穩定的特點,適宜扶貧項目發展。為擴大溫氏帶動能力,穩步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縣政府與溫氏畜牧有限公司簽訂了項目合作協議,并上升到產業扶貧的高度,經過不斷完善最終形成了“溫氏公司+養殖大戶+貧困戶”三位一體的合作扶貧模式,即全縣將產業扶貧資金統一量化至建檔立卡一般貧困戶,貧困戶單獨與篩選出的養殖大戶簽訂入股協議,將扶貧資金捆綁使用,按照入股資金數量保證每年不低于 20%的比例分紅,分紅期限為 5年。

 孟店鄉袁莊村是依托溫氏生豬養殖帶動貧困戶脫貧的代表村之一。該村 2015 年尚有貧困戶 80 戶,根據國家扶貧政策,每戶可扶持 0.5 萬元,分到每戶便是杯水車薪,為了更好地發揮扶貧資金的效力,村委會組織成立了養殖公司,80 個貧困戶

 全部將扶貧資金入股到公司集中使用,投資 40 萬元,建起了存欄 800 頭的養殖小區,并與溫氏公司簽訂了生豬代養合同。至今年 5 月底,一年的時間共出欄生豬 1600 頭,平均每頭利潤280 元,總利潤 44.8 萬元,扣除土地租金、工資等費用,每戶分紅 0.2 萬元,有力帶動了貧困戶增收。

 按照脫貧規劃,鹽山縣 2016 年脫貧摘帽,尚有一般貧困戶750 戶,貧困人口 1958 人。2016 年,我縣擬全面推廣三位一體“135”養殖模式,利用國家扶貧專項資金、國家安全部幫扶資金和縣財政匹配資金共計 1650 萬元,新建標準養殖棚 66 個,新增生豬存欄 2.64 萬頭,帶動貧困戶 750 戶。目前,與溫氏公司、養殖大戶的對接工作已完畢,3 個鄉鎮 12 個村已協調解決好場地和水電問題,按相關政策和程序完備后,近期可開工建設。項目完成后,按照 20%的分紅比例,貧困戶年可分紅 330萬元,戶均分紅可達 4400 元,分紅期限 5 年,可穩定實現貧困戶收入達標。

 鹽山依托溫氏公司,實行三位一體“135”養豬的扶貧模式有力的推動了全縣畜牧業的快速發展,推進了全縣建設“生豬大縣”的目標,同時也實現了“四保障”,即:溫氏集團的信譽有保障,養殖大戶的收益有保障,貧困戶的分紅有保障,扶貧資金的安全有保障。

 四、注重引導,強化政策扶持 為鼓勵引導產業繼續快速發展,縣政府制發了《關于切實抓好生豬養殖產業的意見》,明確了發展生豬養殖產業的獎勵

 和扶持政策,在資金協調、項目補貼、土地租賃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積極扶持和引導產業健康發展。一是確保財政投入,從 2011 年起,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資金作為生豬養殖發展基金,用于鄉鎮養殖基地建設;二是解決養殖用地,各級黨委、政府優先安排生豬養殖用地,將生豬規模養殖場(小區)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三是引導項目支持,將生豬養殖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主要途徑,鼓勵農業開發、財政、畜牧等部門項目資金向生豬養殖產業傾斜,并幫助溫氏公司及廣大養殖農戶及時協調解決所有建設和生產運營中的一切問題,不遺余力的保駕護航;四是激勵獎懲機制,一方面實行養殖貼息補助,根據養殖戶建設規模給予一定的貸款貼息;一方面設立了農業產業化項目獎勵,定期評選表彰獎勵對生豬養殖產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并給予獎勵;另一方面將生豬養殖產業發展納入鄉鎮及有關部門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

 雖然鹽山依托溫氏公司在產業扶貧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全縣扶貧工作依然任重道遠。當前,鹽山縣委、縣政府正帶領全縣人民,堅定信心,真抓實干,積極投身到脫貧攻堅戰役中,并確保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順利實現脫貧摘帽目標。

推薦訪問: 助力 精準 扶貧

【牽手溫氏養殖助力精準扶貧】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