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脫貧攻堅到戶政策匯編

| 瀏覽次數:

 目錄

 精準識別和脫貧退出 一、精準識別 ........................................................................ - 2 - 二、脫貧退出標準 ................................................................ - 3 - 三、脫貧退出程序 ................................................................ - 5 - 教育保障 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 ........................................................ - 7 - 醫療保障 一、健康扶貧 ...................................................................... - 13 - 二、醫療保障 ...................................................................... - 18 - 住房保障 一、住房安全保障對象及方式 .......................................... - 22 - 二、農村危房改造 .............................................................. - 22 - 飲水安全 主要標準 .............................................................................. - 27 - 易地扶貧搬遷 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 ...................................................... - 29 - 二、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 .............................................. - 33 - 產業扶貧 一、產業扶貧到村到戶機制 .............................................. - 38 - 二、產業扶貧合作生產機制 .............................................. - 39 - 三、產業扶貧全員培訓機制 .............................................. - 39 -

 四、產業扶貧資金項目管理機制 ...................................... - 40 -

  五、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 .............................................. - 40 - 六、產業扶貧產銷銜接機制 .............................................. - 41 - 七、產業扶貧黨建引領機制 .............................................. - 42 - 八、省 12 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 ........................................ - 42 - 九、經營主體帶貧減貧責任 .............................................. - 43 - 就業扶貧 一、鼓勵自主創業政策 ...................................................... - 46 - 二、培訓農民 ...................................................................... - 51 - 三、就業扶貧援助補貼 ...................................................... - 54 - 四、疫情防控期間復工穩崗政策 ...................................... - 55 - 金融扶貧 一、扶貧小額信貸 .............................................................. - 58 - 二、貴州綠色產業扶貧投資基金 ...................................... - 59 - 三、脫貧成效鞏固提升 e 貸 ............................................... - 61 - 四、貧困戶子女助學貸款 .................................................. - 63 - 生態扶貧 一、中央生態保護恢復政策 .............................................. - 65 - 二、林業改革發展政策 ...................................................... - 66 - 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政策 .......................... - 68 - 兜底保障 一、社會保障兜底扶貧 ...................................................... - 71 - 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 - 74 -

  - 1 - 精準識別和脫貧退出 扶貧對象包括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貧困人口。

 扶貧對象精準識別和脫貧退出程序堅持客觀公正、程序規范、民主評議、嚴格評估、動態管理、質量可靠、群眾認可、社會認同的原則。貧困戶、貧困村、貧困縣脫貧退出后,攻堅期內國家和省原有扶貧政策保持不變、支持力度不減,留出緩沖期,確保實現穩定脫貧。

 扶貧對象精準識別和脫貧退出工作在省扶貧開發領導【政策來源】

 1. 國務院扶貧辦關于印發《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國開辦發〔2014〕24號)

 2. 國務院扶貧辦關于印發《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國開辦發〔2017〕56 號)

 3.國務院扶貧辦關于進一步完善貧困人口動態管理工作的通知(國開辦發〔2019〕9號)

 4.關于印發《貴州省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黔扶領辦通〔2014〕4號)

 5.貴州省扶貧對象精準識別和脫貧退出程序管理暫行辦法(黔委廳字〔2016〕35號)

 6.關于印發《進一步做好貧困人口精準識別查漏補缺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黔扶通〔2017〕38號)

 7.關于對我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動態管理功能開放進一步規范的通知(黔扶通〔2018〕32號)

 關于進一步完善脫貧退出標準的通知(黔扶領通〔 〕 號)

  - 2 - 小組的統籌協調下,由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組織省直相關部門、市縣兩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具體實施。原則上一年識別兩次,半年一次,退出管理一年一次,一般在當年第四季度組織開展,并于當年底完成。

 一、精準識別 (一)貧困戶精準識別主要方法:貧困戶識別要以農戶收入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兩不愁三保障”等情況,通過農戶申請、民主評議、公示公告和逐級審核的方式,整戶識別。

?。ǘ┴毨艟珳首R別標準。農戶人均純收入在國家當年扶貧標準線以下,存在吃不飽、穿不暖、未解決飲水安全,安全住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無保障等困難。

?。ㄈ┴毨艟珳首R別的主要程序:農戶申請→村級初審并入戶調查→村民代表大會評議并公示(糾錯)→鄉鎮核查公示(糾錯)→縣級審核并公告(糾錯)后批復→簽字確認(鄉村兩級主要負責人及有關負責人與農戶共同簽字)→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簡稱“一比對兩公示一公告”。

?。ㄋ模┴毨糇R別的排他性因素:各地要充分結合“兩不愁三保障”并兼顧當地生產生活收入水平進行參考界定。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戶,要慎重識別:

 1.在城鎮購買商品房、門市房等在國土部門存在不動產登記(不含因災重建、扶貧搬遷和拆遷建房); 2.家庭成員擁有小轎車、載客機動船舶、工程機械、大型農機具等;

  - 3 - 3.家庭成員作為企業法人或股東在工商部門注冊有企業且有年審記錄的,或長期雇用他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4.家庭成員中有財政供養的機關事業單位、國有大中型企業在職在編在崗干部職工(不含公益性崗位和臨聘人員); 5.舉家長年在外(1 年以上),不在當地居住、生產和生活失聯戶; 6.子女或法定贍養扶養人收入明顯高于當地扶貧標準,未盡贍養扶養義務的老人戶; 7.集中供養的五保人員(不含孤兒); 8.其他明顯不符合扶貧開發對象標準的情形。

?。ㄎ澹┴毨糇R別清退 1.“排他性因素”在先,識別建檔在后。因農戶刻意隱瞞收入、家庭情況等原因造成誤識別納入建檔立卡的農戶,必須召開村民大會(村民代表大會)進行評議,根據評議結果按識別程序,通過“兩公示一公告”,取消該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資格,并從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業務管理子系統中予以清退,當地人民政府有責任追回被清除的農戶違規享受的幫扶資金或物資。

 2.識別建檔在先,“排他性因素”在后。對于按標準、依程序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后,通過幫扶、自身努力發生“排他性因素”的農戶不做清退,達到脫貧標準后及時依程序脫貧。

 二、脫貧退出標準 (一)貧困戶脫貧退出標準:以戶為單位,該戶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脫貧標準,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

  - 4 - 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即“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通過退出程序審批后認定為脫貧。

 “ 一達標”:指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當年國家公布的扶貧標準線。(2020 年脫貧標準提示:農民人均純收入計算公式:農民人均純收入=(農村居民家庭總收入-家庭經營費用總支出)/農村居民家庭人口數 1.農村居民家庭總收入:農村居民家庭的總收入指調查期內農戶家庭成員獲得的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轉移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總和。特別注意,總收入不扣除生產費用的收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工資性收入:指農戶家庭成員通過付出勞動從各種途徑得到的全部勞動報酬和各種福利,包括受雇與單位或個人、從事各種自由職業、兼職和零星勞動得到的各種現金和實物。

?。?)經營性收入:指農戶以家庭為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生產策劃和管理而獲得的收入。分為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工業、建筑業以及第三產業。

 (3)轉移性收入: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農戶的各種經常性轉移支付和農戶間的經常性收入轉移。包括政府、非行政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對農戶家庭成員轉移的養老金或退休金、社會救濟和救助、政策性生產和生活補貼、救災款、經常性捐贈和補償;農戶間的贍養收入、經常性捐贈和賠償以及農村地區(村委會)在外(含國外)工作的本戶非常住成員寄回帶回的收入等。轉移性收入不包括農戶間的實物饋贈。

?。?)財產性收入:指金融資產或有形非生產性資產的所有者向其他機構單位提供資金或將有形非生產性資產供其支配,作為回報而從中獲得的收入。包括利息、股金、租金、紅利、土地征用補償等。

 2.生產經營費用總支出:指農戶家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成本支出(包括購買種子、化肥、農藥、地膜、飼料、灌溉、承包土地、雇工、運輸、購買農機具、雇傭農業機械等)。

  - 5 - 為人均純收入 4000 元。)

 “ 兩不愁” :指不愁吃、不愁穿。

 1.不愁吃。包含吃飯不愁、飲水不愁。

?。?)吃飯不愁。農戶不缺糧,有肉類、蛋類、豆制品等吃(因生活習慣等非經濟原因從來不吃的除外),能吃飽。

?。?)飲水不愁 (具體標準詳見第 30 頁)

 2.不愁穿。有換季衣服,夏天有單衣,冬天有棉衣。有換洗衣服、鞋子,有御寒被褥。

 “ 三保障” :指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安全住房有保障。

?。ň唧w標準詳見第 9 頁、第 14 頁和第 24 頁)

?。ǘ┴毨Эh和貧困村退出標準。嚴格按照國家《關于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的意見》和《貴州省貧困縣退出實施方案》規定執行。

 三、脫貧退出程序 (一)貧困戶退出程序:村民小組提名→村支“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核實→擬退出貧困戶認可→在村內公示無異議后公告退出→報鄉鎮人民政府核準→鄉鎮黨委政府按照 5%比例抽檢→縣級審批認定→簽字確認(鄉村兩級主要負責人及有關負責人與農戶共同簽字)→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標注脫貧。

?。ǘ┴毨Т逋顺龀绦颍贺毨Т迳暾?rarr;鄉鎮審批→縣級批準→簽字確認→省市級備案。

?。ㄈ┴毨Эh退出程序:縣級申請→市級初審→省級核查→公示和審定等程序。

  - 6 -

  教育保障

 義務教育有保障:貧困人口義務教育有保障,主要是指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政策來源】

 1.關于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的指導意見(國開發﹝2019﹞15 號)

 2.貴州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于進一步完善脫貧退出標準的通知(黔扶領通〔2019〕2 號)

 3.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通知(國發〔2015〕67 號)

 4.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管理辦法(財教〔2019〕121 號)

 5.貴州省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費補助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黔財教〔2019〕199 號)

 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國辦發〔2011〕54 號)

 7.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細則等五個配套文件的通知(教財〔2012〕2 號)

 8.貴州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黔府辦發〔2011〕134 號)

 9.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貧困學生資助推進教育精準扶貧的實施方案(黔黨辦發〔2015〕40 號)

 10.貴州省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實施辦法(黔教助發〔2017〕92 號)

  - 7 - 適齡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保障有學上、上得起學,對不能到校就讀的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需有保障義務教育的相關措施和記錄。

  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 (一)學前教育 1.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兒童保育教育費和生活費。標準為500-800 元/生·年。

 2.農村學前教育兒童營養改善計劃。在農村學前教育機構實施,向每生每天提供 3 元錢的營養膳食補助,標準為600 元/生·年。

 3.校內資助。從事業費收入中提取 3%-5%比例的資金,用于學前教育幼兒資助。

?。ǘ┝x務教育階段 1.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費補助 (1)資助對象:為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和非寄宿的農村建檔立卡學生、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

 (2)資助標準:小學寄宿生 1000 元/生·年、非寄宿生500 元/生·年,初中寄宿生 1250 元/生·年、非寄宿生 625 元/生·年。(非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政策從 2019 年秋季學期開始執行)

 2.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在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實施,向每生每天提供 4 元錢的營養膳食補助,標準為 800 元/生·年。

  - 8 - (三)普通高中 1.免學費。免除公辦普通高中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含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學費,標準為省級物價部門批準的學費收費標準。對依法批準的民辦普通高中就讀的符合免學費政策條件的學生,按照當地同類型公辦普通高中免除學費標準給予補助。

 2.國家助學金。資助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標準為一檔 1500 元/生·年、二檔 2000 元/生·年、三檔 2500 元/生·年。

 3.貴州省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向就讀普通高中的貴州省戶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提供扶貧專項助學金,標準為 1000 元/生·年;免(補助)教科書費,標準為 400 元/生·年;免(補助)住宿費,標準為 500 元/生·年。

 4.校內資助。提取學校事業收入的 3%-5%用于學生資助。

?。ㄋ模┲新殞W校 1.國家助學金。資助在一、二年級就讀的涉農專業學生、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集中連片特困縣的農村學生(不含縣城),標準為 2000 元/生·年。

 2.免學費。對象為所有在我省中職學校就讀的全日制在校學生,標準為 2000 元/生·年。

 3.國家獎學金。獎勵中職學校(含技工學校)特別優秀的學生,標準為 6000 元/生·年(從 2019 年開始實施)。

 4.貴州省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向就讀中職學校一、二年級的貴州省戶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提供扶貧專

  - 9 - 項助學金,標準為1000元/生·年;免(補助)教科書費,標準為 400 元/生·年;免(補助)住宿費,標準為 500 元/生·年。

 (五)普通高校本??疲ǜ呗殻?/p>

 1.國家獎學金。獎勵全日制本??疲ê诙W士學位)在校生中二年級以上(含二年級)特別優秀的學生,標準為 8000 元/生·年。

 2.國家勵志獎學金。獎勵資助全日制本專科(含第二學士學位)在校生中二年級以上(含二年級)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標準為 5000 元/生·年。

 3.國家助學金。資助全日制本??疲ê诙W士學位、預科)在校生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標準為平均 3300 元/年。

 4.貴州省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向就讀本??疲ǜ呗殻┑馁F州省戶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提供扶貧專項助學金,標準為1000元/生·年;免(補助)學費,標準為本科 3830 元/生·年、專科(高職)3500 元/生·年。

 5.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由國家開發銀行貴州省分行向符合條件的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第二學士學位、高職、預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在學生入學前戶籍所在縣(市、區、特區)教育局學生資助中心辦理。

?。ň唧w規定詳見第 65 頁)

 6.服兵役高等學校學生國家教育資助。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招收為士官、退役后復學或入學的高等學校學生實行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學費減免,給予學費資助。標準為本??撇怀^ 8000 元/生·年。

  - 10 - 7.大學生應征入伍一次性獎勵。向就讀貴州省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疲ǜ呗殻﹨④娙胛榈拇髮W生(含在校生)給予一次性獎勵,標準為畢業生本科不低于 7000 元/生、專科不低于 6000 元/生,在校生不低于 5000 元/生,新生不低于4000 元/生。

 8.省屬普通高校畢業生下基層就業或服務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對貴州省省屬普通高校畢業生到縣以下鄉鎮單位就業或服務期在 3 年以上(含 3 年),符合條件的全日制本、??疲ǜ呗殻W生,可以獲得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標準為不超過 6000 元/生·年。

 9.校內資助。每年從學費收入中提取 10%的經費作為學校學生資助專項經費,用于學校獎學金、勤工助學、臨時生活補助、特殊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等學生資助。

  - 11 -

  醫療保障

  - 12 - 醫療有保障: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主要是指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等制度保障范圍,常見病、慢性病能夠在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獲得及時診治,得了大病、重病基本生活有保障。落實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個人繳費部分財政補貼政策,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先診療,后付費”、市(州)域內“三重?!菊邅碓础?/p>

 1.關于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的指導意見(國開發﹝2019﹞15 號)

 2.關于實施健康扶貧工程的指導意見(國衛財務發〔2016〕26 號)

 3.關于印發健康扶貧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衛財務發〔2018〕38 號)

 4.關于印發健康扶貧工程“三個一批”行動計劃的通知(國衛財務發〔2017〕19 號)

 5.關于做好 2019 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通知(國衛辦基層函〔2019〕388 號)

 6.關于做好 2019 年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9〕427 號)

 7.關于印發貴州省醫療保障扶貧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黔醫保發〔2019〕1 號)

 8.關于印發貴州省解決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突出問題工作方案的通知(黔衛健發〔2019〕35 號)

 9.關于做好 2020 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征繳工作的通知(黔醫保發〔2019〕50 號)

 10.關于進一步做好大病專項救治工作的通知(黔衛健函〔2019〕66 號)

 11.關于進一步加強貴州省農村貧困住院患者縣域內先診療后付費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黔衛健函〔2019〕202 號)

 12.貴州省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方案(黔醫保發〔2020〕1

  - 13 - 障”“一站式”即時結報等措施。

 一、健康扶貧 (一)健康扶貧“三個三” 1.醫療衛生機構“三建成”。一是每個貧困縣建好 1 所縣級公立醫院(含中醫院),具有相應功能用房和設施設備。二是每個鄉鎮建成 1 所政府辦衛生院,具有相應功能用房和設施設備,能夠承擔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危急重癥病人初步現場急救和轉診等職能。三是每個行政村建成 1 個衛生室,具有相應功能用房和設施設備,能夠開展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人口較少或面積較小的行政村可與相鄰行政村聯合設置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含分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可不設村衛生室。已整體搬離的行政村可不設村衛生室。

 2.醫療技術人員“三合格”。一是每個縣醫院的每個專業科室至少有 1 名合格的執業醫師。二是每個鄉鎮衛生院至少有 1 名合格的執業(助理)醫師或者全科醫師。三是每個村衛生室至少有 1 名合格的鄉村醫生或者執業(助理)醫師。(即每個行政村至少有以下其中 1 名:合格的鄉村醫生、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執業助理醫師、執業醫師)。

 提示:如果該行政村有衛生院、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者公立醫院覆蓋的,表明有更高一級的醫療機構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可不設村衛生室。

  - 14 - 3.醫療服務能力“三達標”。一是常住人口超過10萬人的貧困縣有一所縣醫院(中醫院)達到二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二是常住人口超過 1 萬人的鄉鎮衛生院達到《鄉鎮衛生院管理辦法(試行)》(衛農衛發〔2011〕61 號)要求,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設置臨床和公共衛生等部門。臨床部門重點可設全科醫學科、內(兒)科、外科、婦產科、中醫科、急診科和醫技科。公共衛生部門可內設預防、保健等科室。規模較小的衛生院也可按照業務相近、便于管理的原則設立綜合性科室。具體設置由縣級人民政府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根據批準的執業范圍確定。三是常住人口超過800 人的行政村衛生室達到《村衛生室管理辦法(試行)》提示:1.村醫的配備方式:根據國家要求,通過多種途徑解決村醫配備問題。一是招聘,由縣級衛生健康局牽頭,積極招聘具有資質的人員直接到村衛生室工作。二是調劑,由縣級衛生健康局牽頭,統籌使用鄉鎮范圍內“一村多室”“一室多醫”的鄉村醫生,調劑到無合格醫生的村衛生室開展執業。三是定期派駐,對于人口稀少、山高路遠,難以留住鄉村醫生的衛生室,由縣級衛生健康局牽頭,從鄉鎮衛生院和上級醫療衛生單位安排具有合格資質的醫生定期為轄區內居民提供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醫生姓名、時間、聯系方式向當地居民公示,且每周工作不少于四天。四是定向培養,衛生健康部門結合實際,從本地選拔綜合素質好、具有培養潛質的青年后備人員到醫學院校定向培養,也可選拔、招聘符合條件的醫學類專業畢業生直接接受畢業后培訓,取得相應執業資格后到村衛生室執業。五是在崗人員培訓考核,針對現在崗的衛生員進行培訓,培訓考核合格后由縣衛生健康局發放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并在指定村衛生室執業。2.村民的醫療需求決定了村醫的工作方式:坐堂服務與上門服務相結合。如定期排查的醫生每周工作不少于四天是指在村域內服務為村民服務 4 天,而不是坐堂服務 4

  - 15 - (國衛基層發〔2014〕33 號)要求,村衛生室房屋建設規模不低于 60 平方米,服務人口多的應當適當調增建筑面積。村衛生室至少設有診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和藥房。

 (二)健康扶貧“三個一批” 定義:健康扶貧“三個一批”是指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性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

 1.大病集中救治一批 開展農村貧困家庭大病專項救治,按照“四定兩加強”原則,即定臨床路徑、定救治醫院、定單病種付費、定報銷比例,加強救治管理、加強責任落實,對患有大病的農村貧困人口實行集中救治。

 (1)享受大病專項救治對象 一是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二是經民政部門核實核準的農村特困人員和低保對象。

 (2)大病專項救治的病種名單 國家列入大病專項救治的病種有 25 種:兒童先心病、兒童白血病、胃癌、食管癌、結腸癌、直腸癌、終末期腎病、肺癌、肝癌、乳腺癌、宮頸癌、急性心肌梗死、白內障、塵肺、神經母細胞瘤、兒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貧血、唇腭裂、尿道下裂、耐多藥結核病、腦卒中、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艾滋病機會感染。

 2.慢性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 提示:四室分開是指村衛生室至少設有診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和藥房,可以是分開的四間房屋,也可以是劃分清晰的四個區

  - 16 - (1)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簽約條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服務要求:高血壓:對轄區內 35 歲及以上常住居民中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 4 次面對面的隨訪,每年進行 1 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糖尿?。簩爡^內 35 歲及以上常住居民中 2 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 4 次免費空腹血糖檢測,至少進行 4 次面對面隨訪,每年進行 1 次較全面的健康體檢,體檢可與隨訪相結合。重癥精神障礙:對轄區內常住居民中診斷明確、在家居住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每年至少隨訪 4 次,在患者病情許可的情況下,征得監護人與(或)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進行 1 次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結核?。簩爡^內常住的確診肺結核患者,接到上級專業機構管理肺結核患者的通知單后,要在 72 小時內訪視患者,若 72 小時內 2 次訪視均未見到患者,則將訪視結果向上級專業機構報告。對于由醫務人員督導的患者,醫務人員至少每月記錄 1 次對患者的隨訪評估結果;對于由家庭成員督導的患者,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在患者的強化期或注射期內每 10 天隨訪 1 次,繼續期或非注射期內每 1 個月隨訪 1 次。

 提示:應簽盡簽含義為 1.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有簽約意愿(自愿簽),在家(常住人口)的 4 類慢性病患者提供簽約服務;2.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協議可以按戶簽訂,也可以按人簽訂,鼓勵按戶簽訂;3.簽約協議原則上每年一簽;4.未簽約人群需注明未簽約原因。

  - 17 - 3.重病兜底保障一批 (1)完善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等政策。對農村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個人繳納部分財政給予 50%以上的補貼,特困人口全額補貼;在大病保險上予以降低起付線50%、提高報銷比例10%等重點傾斜。加大醫療救助力度,將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扶貧醫療救助和民政部門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范圍,進一步提高救助水平,積極探索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實施按病種付費。

?。?)實行“一站式”結算 ——“先診療后付費”。對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農村貧困患者,憑相關身份證明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享受“先診療后付費”服務無須需交納住院押金,直接住院治療。

 ——“一站式”即時結算。定點醫療機構設立綜合服務窗口,通過系統對接實現基本醫保政策、扶貧醫療救助的“一站式”信息交換和即時結算服務,并逐步實現大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民政醫療救助的“一站式”信息交換和即時結算服務。

 ——簡化就醫。建立貧困患者“就醫綠色通道”,簡化醫療程序?;颊叱鲈簳r,只需向定點醫療機構支付自付部提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對象主要為家庭醫生團隊所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區域內的常住人口,也可跨區域簽約,建立有序競爭機制。

 提示:對于惡意拖欠住院費用的,定點醫療機構有權終止為其提供“先診療后付費”優惠政策。

  - 18 - 分醫療費用,患者結清自付費用后,醫療機構及時歸還患者提交的相關證件,減輕貧困患者看病經濟負擔。

 ——動員社會力量救助。搭建健康扶貧慈善救助平臺,引導支持慈善組織、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為農村貧困患者提供慈善救助,精準對接特殊困難家庭,減輕個人醫療費用負擔。

 二、醫療保障 (一)資助參保 2020 年度全省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250 元。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的個人繳費部分,按照每人 120 元的標準定額資助;對特困供養人員參保給予全額資助。

 對具有多重身份屬性的人員,原則上按照就高原則資助,不能重復享受,資助數額不得超過年度個人參保繳費標準。

 (二)三重醫療保障 1.基本醫保。按統籌地區城鄉居民基本醫保住院保障政策。

 2.大病保險。經基本醫保按規定報銷后,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醫療費用落實起付線降低 50%、報銷比例提高 5 個百分點,并取消封頂線的優惠政策。

 3.醫療救助。醫療救助年度限額內,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住院醫療費用救助比例不低于 70%。

 提示:對國家列入大病專項救治的 25 個病種,實行按病種付費,在病種救治定(限)額費用內,統一按醫保扶貧三重醫療綜合保障待遇標準執行。

  - 19 - (三)醫療費用報銷流程 1.市(州)內定點醫療機構支付流程 (1)醫保扶貧保障對象在省內各級定點醫療機構門診或住院治療,只需向定點醫療機構提交醫保證(卡)、身份證或戶口簿,即可辦理就醫手續。

 (2)定點醫療機構負責患者相應資格確認,必要時與患者參保地經辦機構核實,準確兌現醫保扶貧政策。醫保扶貧保障對象結算醫療費用時,定點醫療機構通過信息系統對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報銷政策待遇及報銷資金等情況初審后,打印支付結算單據,交患者或其家屬簽字確認。定點醫療機構對醫療醫保扶貧保障對象各層次的報銷資金統一實行墊付制,按照相關規定一律現場報銷,實現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結算“一站式”,出院結賬單“一單清”。定點醫療機構墊付的基本醫保基金、大病保險資金和醫療救助資金,由醫保經辦機構按照有關規定及時撥付。

?。?)定點醫療機構定期將實際發生的各項墊付資金向醫保經辦機構申報;醫保經辦機構自收到申報材料 10 個工作日內支付申報資金總額的 70%,之后 15 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確認并支付剩余資金,完成資金結算報賬。

 2.非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報銷流程 (1)提供憑證 在非聯網結報醫療機構住院救治的參保患者,向其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提供醫保證(卡)復印件、身份證復印件或戶口簿復印件、住院原始發票、出院小結、住院費用清單及銀行存折(卡)復印件申請報銷。

  - 20 - (2)核實報銷。醫保經辦機構在 25 個工作日內完成信息系統病案登記錄入、病案調查核實,對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報銷初審和復核無誤后,將報銷費用直接支付到患者指定金融賬戶,實現資金兌付“一卡通”。特殊病案、疑問病案等情況除外。

 3.省級及省外直補結算定點醫療報銷流程 醫保扶貧保障對象在省外定點聯網醫療機構直接結報的,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支付部分由醫療機構墊付;醫療救助資金需返回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申報,申報資料和支付流程按非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報銷流程執行。省外定點聯網醫療機構墊付資金按相關規定,定期向基本醫保經辦機構或受委托的第三方經辦機構申請回款。

  - 21 - 住房保障

 住房安全有保障:貧困人口安全住房有保障,主要是指對于現居住在C級或D級危房的貧困戶等重點對象,通過進行危房改造或其他有效措施,保障其不住危房。

 【政策來源】

 1.關于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的指導意見(國開發﹝2019﹞15 號)

 2 關于加強和完善建檔立卡貧困戶等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若干問題的通知(建村〔2017〕192 號)

 3.關于印發 2017 年貴州省農村危房改造政策明白卡的通知(黔建村通〔2017〕212 號)

 4.關于進一步完善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的通知(黔財建〔2017〕330 號)

 5.關于印發貴州省農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的通知(黔府辦發〔2017〕33 號)

 6.關于印發的農村危房改造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建村〔2018〕115 號)

 7.關于印發《貴州省脫貧攻堅住房安全有保障危房簡易評定標準(試行)》和《貴州省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 4 類重點對象認定程序》的通知(黔建村通〔2018〕317 號)

 8.關于進一步明確貧困戶住房安全保障相關事宜的通知(黔建村通〔2020〕28 號)

  - 22 - 一、住房安全保障對象及方式 1.保障對象: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主要是指對于現居住在C級或D級危房的建檔立卡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等 4 類重點對象,通過進行危房改造或其他有效措施,保障其不住危房。

 2.其他有效措施包括:一是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扶貧生態移民搬遷、地質災害搬遷等。二是居住養老院、殘疾人托養機構等。三是購買商品房、公租房、廉租房或拆遷過渡安置房等。四是與子女或父母等有安全住房親屬共同居住,租賃安全住房或居住閑置安全公房等。

 二、農村危房改造 (一)危房改造對象認定標準 1.危房戶認定標準 (1)建檔立卡貧困戶身份識別以扶貧部門認定為準。

 (2)低保戶和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身份識別以民政提示:1.A 級或 B 級住房為安全住房,不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解決的是住房安全問題,改造后房屋必須滿足農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禁止單純將補助資金用于房屋粉刷、裝飾等與提升住房安全性無關的用途。2.貧困戶退出時,縣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認定住房安全性并出具房屋安全性評定結果,未經縣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核定同意,縣級扶貧部門不得批準脫貧退出;對房屋安全性評定結果存在爭議的,提交上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會同扶貧部門組織核實。3.各地不得隨意提高住房安全保障標準,不得將串戶路未硬化、庭院未硬化、無標準衛生廁所、室內環境較差等人居環境整治事項或已有安全住房仍使用舊房、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但未拆除舊房等作為住房安全無保障對象,更不得變相引導貧困戶建超標準的大房子,增加貧困戶建房負擔。

  - 23 - 部門認定為準。

?。?)貧困殘疾人家庭身份識別應由殘聯商扶貧或民政部門聯合認定為準。

 2.危房鑒定標準 (1)農村危房等級評定根據地基基礎、上部結構、屋面評定結果,綜合考慮房屋整體破損情況。

 (2)有一項及以上為嚴重破損或全部為中度破損的,房屋危險性評定為一級。

?。?)有兩項為中度破損的,房屋危險性評定為二級。

?。?)有一項為中度破損的,房屋危險性評定為三級。

 (5)一級危房對應國家 D 級危房,二級及三級危房對應國家 C 級危房。

 (6)對難以評定的或對評定結果有爭議的農房,可通過購買服務方式由專業機構鑒定。

 (7)地基基礎、上部結構、屋面評定嚴重破損和中度破損標準詳見《貴州省脫貧攻堅住房安全有保障危房建議評定標準(試行)》。

?。ǘ┱J定程序 1.收集對象名單??h級扶貧部門牽頭將上一年度新增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貧困殘疾人家庭名單、縣級民政部門牽頭將上一年度新增低保戶和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名單報縣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

 2.評定房屋等級??h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依據上述部門提供的新增 4 類重點對象名單組織開展房屋危險性評定,少數確實難以評定的可通過購買服務方式請專業機構鑒定。經評定為一級、二級、三級危房(一級危房對應國家 D 級

  - 24 - 危房,二級、三級危房對應國家 C級危房)的 4類重點對象列為危房改造對象,并建立年度危房改造臺賬報縣級人民政府。

 3.復核確認??h級人民政府組織對臺賬數據進行復核確認,復核結果在縣、鄉、村三級同步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7 天,公示期群眾有異議的,縣級人民政府應在 7 個工作日內組織調查核實。已納入易地扶貧搬遷計劃的 4 類重點對象不得列為農村危房改造對象。

 4.上報審定。公示期結束后無異議或異議不成立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報市(州)人民政府,市(州)人民政府組織市(州)住建、財政、扶貧、民政部門全面復核。市(州)人民政府復核無誤后 15 個工作日內報省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省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聯合省級財政、扶貧、民政部門開展審核(其中,省級扶貧部門應在 15 個工作日內審核確認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殘疾家庭身份;省級民政部門應在 15 個工作日內審核確認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身份;省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省級財政部門在15 個工作日內聯合審核上報人員名單是否重復領取危房改造補助資金),最終匯總形成全省農村危房改造臺賬。

 (三)改造措施 1.在依據農村危房評定標準科學評定危房等級基礎上,分類組織實施,確保質量安全。

 2.對局部危險或有危險點不需要拆除新建的二、三級危房,通過加固改造、更換、維修相關構件,實現農房主要部件合格、結構安全,達到最基本的質量要求,達到當地抗震設防標準。

  - 25 - 3.對整體危險需要拆除的一級危房,新建房屋要避開地質災害隱患點等危險區域。

 4.新房建成后必須及時拆除舊房,堅決防止建新不拆舊、建新仍住舊等現象,杜絕安全隱患。

 (四)改造面積標準 建檔立卡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等 4 類重點對象改造房屋的建筑面積原則上 1 至3 人戶控制在 40—60 平方米以內,且 1 人戶不低于 20 平方米、2 人戶不低于 30 平方米、3 人戶不低于 40 平方米;3 人以上戶人均建筑面積不超過 18 平方米,不得低于 13 平方米。對于自籌資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極弱、需要社保政策兜底脫貧的特困戶,改造房屋面積按下限標準控制。堂屋、倉儲用房以及農業生產等附屬用房不計入改造房屋面積,原則上堂屋面積不超過 15 平方米,倉儲用房、農業生產用房等附屬用房不超過建筑面積的 40%。

 提示:減輕貧困戶建房負擔原則 1.統籌資金。根據農戶貧困程度、房屋危險程度和改造方式等制定分類補助標準,切實加大對深度貧困戶的傾斜支持。2.降低成本。原則上 C 級危房必須加固改造,鼓勵具備條件的 D 級危房除險加固。鼓勵通過統建農村集體公租房及幸福大院、修繕加固現有閑置公房、置換或長期租賃村內閑置農房等方式,兜底解決自籌資金和投工投勞能力極弱深度貧困戶住房安全問題。3.提供便利。對于政府組織實施加固改造,以及統建集體公租房等兜底解決特困戶住房的,可在明確改造標準、征得農戶同意并簽訂協議的基礎上,將補助資金直接支付給施工單位。

 提示:對 4 類重點對象要引導合理建設住房面積,防止貧困戶因建房加重貧困程度,要引導危改戶轉變貪大求洋的觀念,理性實施危房改造。

  - 26 - (五)農村危房改造補助 1.資金補助標準:建檔立卡戶等 4 類重點對象,一級危房財政補助 3.5 萬元/戶,二級危房財政補助 1.5 萬元/戶,三級危房財政補助 1 萬元/戶。

 2.申請農村危房改造補助的程序 危房戶提出申請→村民委員會調查核實、公示無異議后報鄉(鎮)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審查核實,公示無異議后上報縣(市、區)人民政府→縣(市、區)人民政府審核公示(公示期滿無異議,批準成為農村危房改造對象)。

 3.撥付方式 補助資金在改造驗收通過后 10 日內通過“一折通”直接發放到危改戶。

 4.不能申請農村危房改造補助的情形 (1)擁有安全住房的;(2)無房戶;(3)同一戶籍內,其他家庭人員已享受過農村危房改造政策的;(4)已列入或已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5)已享受過農村危房改造補助的;(6)已遺棄的危房。

  提示:這里的危改資金補助標準僅適用于 2017 年以來認定的農村危房改造 4 類重點對象。

 提示:根據省住建廳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規范農村危房改造 4 類重點對象動態調整有關事宜的通知》(黔建村通〔2018〕76號)和《關于進一步明確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保障有關事宜的通知》(黔建村通〔2020〕28 號)規定:1.對“舉家搬遷至外地的貧困戶,經原戶籍地鄉(鎮)人民政府調查核實后,出具有穩定安全住房產權證明的”或“經村委會和 1 名以上親屬聯系 3 次以上,均無法聯系危改戶本人達3個月以上”,不再納入農村危房改造范圍;如戶主在被核銷危改資格后返鄉的,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所在縣級政府兜底解決。2.長期整戶外出務工貧困戶有證據證明其現有居住地自有或租賃房屋符合住房安全標準,即可認定其住房安全有保障。

  - 27 -

 飲水安全

  飲水安全:貧困人口飲水安全有保障,主要是指貧困人口有水喝,飲水安全達到當地農村飲水安全評價標準。

 主要標準:

 1.水量評價。人均日用水量 35 升。

 2.水質評價。采取望、聞、問、嘗等方法,水中無肉眼可見雜質、無異色異味、長期飲用無不良反應,倡導煮沸飲用。

 3.用水方便程度評價。集中供水或分散供水入戶的均為達標;供水未入戶的,人力取水往返水平距離不超過 1 公里、垂直距離不超過 100 米為達標。

 4.供水保證率評價。集中供水的年累計斷水時間不超過36 天為達標,分散供水的缺水時間連續不超過 30 天為達標。

 【政策來源】

 1. 關于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的指導意見(國開發﹝2019﹞15 號)

 2. 貴州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于進一步完善脫貧攻堅退出標準的通知(黔扶領通〔2019〕2 號)

 3. 精準扶貧農村飲水安全評價準則 (DB52/T1285-2018)

 4. 國家水利部、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衛生健康委《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評價若干問題解答》

  - 28 -

 提示:1.因干旱、冰凍、基礎設施建設等原因造成的水源水量不足、供水設施損壞,導致用水戶季節性水量不足或臨時斷水(集中供水的年累計斷水時間不超過 36 天,分散供水的缺水時間連續不超過 30 天);或因雨季渾濁等造成水質偶爾不好(長期飲用無不良反應,倡導煮沸飲用)在此期間當地政府或供水單位等采取送水車或用水戶儲水、使用自備水源等方式應急供水,只要符合《準則》要求,均可視為飲水有保障。

 2.不得將管道是否入戶,入戶水表、水龍頭是否安裝,全天是否不間斷供水,消毒設施是否配備,每戶是否配有水池(水窖),水費是否收取,是否有管理單位和管水員,水源地是否采取保護措施等作為飲水安全評價標準。各地具體情況不一樣,執行時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把握,不能一刀切。

  - 29 - 易地扶貧搬遷 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 (一)搬遷對象 搬遷對象主要是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對貧困發生率 50%以上、50 戶以下的自然村寨,符合《貴州省進一步加大深度貧困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力度實施方案》要求的貧困自然村寨、50 戶以下“組【政策來源】

?。ㄒ唬┮椎匕徇w文件來源:

 1.關于深入推進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意見(黔府發〔2016〕22 號)

 2.關于印發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實施過程中有關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黔遷指發〔2017〕5 號)

 3.關于精準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若干政策意見(黔黨發〔2017〕6 號)

 4.關于貫徹落實“六個堅持”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意見(黔委廳字〔2018〕54 號)

 5.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百問百答(發改振興〔2019〕1068號)

?。ǘ┮椎匕徇w后續扶持文件來源:

 1.關于加強和完善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工作的意見(黔黨發﹝2019﹞8 號)

 2.貴州省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黔財社〔2019〕119 號)

 3.關于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幫扶工作的通知(人社部發〔2019〕47 號)

 4.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百問百答(發改振興〔2019〕1068號)

 5.關于印發進一步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醫療衛生后續服務工作方案的通知(黔衛健函〔2019〕213號)

  - 30 - 組通公路”難以覆蓋村寨,實施整體搬遷。

?。ǘ┌徇w條件 1.遷出地區域條件 (1)土地貧瘠、人地矛盾突出、水資源匱乏等生產生活條件惡劣,通過就地幫扶促進生產或就業仍無法讓農戶脫貧的區域,重點是貧困程度相對較深的貧困村。

?。?)生態環境脆弱,屬于石漠化重度或中度的地區。

?。?)屬于主體功能區的限制開發區或禁止開發區,或處于其他限制或不宜開發的區域。

?。?)地理位置距離中心城(集)鎮和縣級以上交通干道偏遠,交通、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落后,嚴重制約區域發展,并且延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成本遠高于易地扶貧搬遷成本的區域。

?。?)地震活躍帶、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區。

 2.搬遷家庭個體條件 搬遷對象除居住地滿足遷出地區域條件外,還要符合以下條件之一:一是住房條件相對較差,愿意參加易地扶貧搬遷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二是受教育程度低,或勞動能力弱,或家庭農業生產資源相對較少,靠就地就近從事農業生產仍不能有效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三是愿意通過易地扶貧搬遷避讓地質災害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非建檔立卡貧困戶搬遷按國土部門地質災害防治途徑統籌解決)。四是滿足遷出地區域條件的 50 戶以下且貧困發生率在 50%以上的自然村寨,進行整體搬遷;符合《貴州省進一步加大深度貧困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力度實施方案》要求的貧困自然村寨、50 戶以下“組組通公路”難以覆蓋村寨,實施整

  - 31 - 體搬遷。五是對鰥寡孤獨殘等特困戶需要易地扶貧搬遷的,由政府根據家庭實際人口統一提供相應的安置房免費居住,產權歸政府所有,也可結合民政供養服務機構進行安置。

?。ㄈ┌徇w對象識別過程中的特殊情況 1.搬遷對象確定以簽訂搬遷協議時家庭戶籍人口為基準。搬遷協議簽訂前實際人口與戶籍人口不符的,對婚進、新生、漏登人口,先按照戶籍管理有關規定完成戶籍辦理,再由扶貧部門按照貧困人口識別認定程序認定為貧困人口,然后納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完善易地扶貧搬遷識別登記程序后的,可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

 2.因入伍、就學戶籍遷出的人口,搬遷協議簽訂時仍然在服義務兵役、就學的,可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搬遷協議簽訂時已退役或已畢業,戶籍未遷回原居住地的,不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搬遷協議簽訂時已婚出人口(不論戶籍是否遷出)和服刑人員不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搬遷協議簽訂后,婚進、新生等新增人口不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搬遷協議簽訂后至分房發鑰匙入住期間婚出人口、死亡人口可不予核減。

 3.已在原居住地外購買、修建住房的農戶,不納入易地扶貧搬遷范圍。實際從事農業生產、居住在農村的...

推薦訪問: 脫貧 攻堅 匯編

【脫貧攻堅到戶政策匯編】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