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書記寧夏考察心得體會 5 篇
【篇一】
夏日炎炎,6 月 8 日至 10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到寧夏考察調研。他牽掛著那些還沒有脫貧的困難群眾,惦念著那些剛剛脫貧、日子還不富足的鄉親們。3 天時間,習總書記進農村,察黃河,訪社區,走田間,看灘區,烈日當空,風塵仆仆。親切和鄉親們交談,聽基層聲音,看村容村貌,一顆心都在人民生活、發展上。他強調要堅持扶貧性質,向困難群眾傾斜,多招收困難群眾就業。鄉親們搬遷后,更好生活還在后頭。希望鄉親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發揮自身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在發展的同時,還要珍惜黃河水資源,注意解決好稻水矛盾,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節水型、高附加值的種養業……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在完成目標任務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開拓思路,想盡辦法組織好產銷對接,推動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習總書記提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在幫助后發地區脫貧的同時,也要把當前與長遠、‘輸血’與‘造血’結合起來,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篇二】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強調,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建立健全干部擔當作為的激勵機制,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這三點其實是有必然聯系的,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和性質要求黨員干部要以“為民造福”為己任,而面對新時代新任務,在“為民造福”過程中又難免有失誤,因此需要激勵
機制,同時,“為民造福”的最大敵人就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更應該警惕。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把這三點牢記心中,抓好落實。
修煉好“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胸懷之功,為人民謀幸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清醒認識到,自己手中的權力、所處的崗位,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來為民謀利。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一名黨員干部工作的好壞,首先要看人民的滿意度,領導干部要始終把“為民造福”記在心間,并將其作為一面“鏡子”,經常“照一照”,時刻提醒自己,為民初心是否拋到腦后,為民辦事是否盡心盡力?“為民造福”不是口號,要躬身踐行,用心關注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毛澤東同志曾強調,我們應該深刻地注意群眾生活的問題,從土地、勞動問題,到柴米油鹽問題。“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為民造福當日夜兼程,風雨無阻,廣大黨員干部要時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堅持人民至上,切實解決就業、教育、收入、醫療、養老等各方面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
修煉好“敢為人先,勇于擔當”的責任之功,為擔當者擔當。“為人民謀幸福”需要有人去做,各項政策法規需要有人去執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機遇與挑戰并存,廣大黨員干部在發展改革中要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面對所有困難,當然,在全面推進深化改革的過程中,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遭遇挫折和失誤在所難免。犯錯并不可怕,關鍵是態度。各級領導干部要落實好中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為擔當者擔當,讓實干者實惠”,真正讓廣大黨員干部敢于擼起袖子、真槍實彈,在實踐中提高本領、在歷練中增強能力;真正讓廣大黨員干部在攻堅克難中摸爬滾打、探索創新,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時經受考驗、積累經驗;真正讓廣大黨員干部在干事創業中有勇氣更有底氣,“經歷風雨更看得見彩虹”。
修煉好“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毅力之功,整治形式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為民造福”路上最大的絆腳石,要堅決剔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同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優良作風格格不入,是我們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不是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吹出來的,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有意義的工作上,投入到為民服務的事務上,多一些真心,少一些假意,真正從應付各種檢查、會議中解脫出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疾有其生存的土壤,徹底根除,任重道遠,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毅力來整治,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篇三】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來到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弘德村察看村民劉克瑞家院落。習近平總書記在察看完村容村貌后,與回族村民劉克瑞親切交談,交談甚歡。
漫步時,眼神里表達出由衷喜悅情。寧夏自古以來就有“苦瘠甲于天下”之稱,惡劣的自然環境是該地區長久、持續貧困的重要因素。2009 年開始,寧夏南部山區 20 多萬貧困群眾從山上搬遷至山下,在吳忠市建成全國最大的單體生態搬遷集中安置區之一。劉克瑞是第一批從西海固搬至紅寺堡鎮弘德村的。2013 年 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省湘西扶貧調研時提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策略。在黨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寧夏當地政府開始積極探索“政府+企業”發展模式,引進實業企業進村設廠,帶動當地農民就業。同時大力發展養殖產業實現脫貧致富。劉瑞強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如今房前硬化的水泥路,綠蔭掩映下紅瓦白墻,子女工作有著落、老兩口養老有保障,全家已于2017 年實現脫貧,是脫貧致富的典范。他們的生活也是當代農民幸福生活的寫照。
話語間,眼神里傳遞出向上正能量。在即將迎來全面脫貧攻堅勝利成果的同時,要時刻銘記黨恩,不能忘記在脫貧攻堅路上黨和國家政策的支持,更不能因為一時的收獲沾沾自喜、自鳴得意、故步自封。要一鼓作氣,繼續發揮攻堅克難精神,鞏固脫貧成果,幫助更多貧困家庭脫貧摘帽,堅決防止出現返貧現象。在攻堅路上,縱然荊棘叢生,仍然要鼓足士氣,不能氣餒、抱怨甚至厭世,要堅定自信,發揮社會正能量。另一方面,寧夏是少數民族聚集地。回、滿、蒙、藏、漢多民族雜居在一起。不一樣的文化、不一樣的信仰、不一樣的民俗、不一樣的語言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但因為身體里流淌著同樣的血液、跳動著同樣的愛國心、秉承著同樣的愛國情,民族間有種天然的凝聚力。在脫貧路上,各民族之間要攜手并進、求同存異、相互扶持、和諧包容、共同發展,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情深處,眼神里寄托著新的希望。脫貧攻堅帶來的變化有目共睹:昔日荒蕪戈壁,如今綠草茵茵;昔日苦寒之地,如今令人神往;昔日夜不能寐,如今步履從容;昔日泥濘小路,如今平坦寬敞。決勝脫貧攻堅的步伐吹響了幸福的號角,百姓舒展的眉毛,如花的笑靨,暈紅了的臉頰在心頭蕩起層層幸福的余波。劉克瑞家脫貧致富的過程是中國千千萬萬家庭的縮影,代表著千萬戶貧困家庭由艱難困苦邁向全面小康的“蝶變”。總書記對村民寄予了新的希望,希望鄉親們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發揮自己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抬望眼,滿地皆是致富黃金路;留戀處,終不忘總書記殷殷教誨情;揮手間,道不盡依依惜別情。總書記此次寧夏之行,看到了成績,鼓舞了士氣,指明了希望,展望了未來。未來,正如總書記所期望的那樣,要繼續不忘初心,披荊斬棘,追趕超越,開拓創新,用自己的努力照亮前行的路,才能在不斷發展變化的道路
上行穩致遠。
【篇四】
6 月 8 日至 6 月 10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這是今年全國兩會后習近平總書記的首次國內考察活動。在這次考察中,看望紅寺堡移民搬遷群眾、在田埂邊同勞作中的村民親切交流、“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溫暖話語……這些無不體現總書記心系民生冷暖、胸懷萬家憂樂的為民情懷。
無論是此次的寧夏之行,還是剛剛結束不久的全國兩會,“人民”這個念茲在茲的主題都顯得格外突出。事實上,從我黨成立之日起,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就從未變過。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如今中國共產黨的壯麗史詩,正是億萬人民一筆一畫書寫下來的。這根筆不能斷,作為當今時代的黨員干部,我們要繼續做好“為人民服務”之事,真正當好人民的“心”上人!
做人民的“心”上人,用心聽民意,讓人民暖心。我們常常會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活動中,與人民群眾手拉著手,同坐一張炕或是同坐一條凳時親切交流的場景,這樣與群眾心與心對話的場景那樣溫暖。而正是總書記這樣的一次次用心傾聽,一個個讓人民暖心的實在政策才陸續出臺。善于傾聽、認真聆聽,這是一種品質,更是我們作為黨員干部需要具備的品質。無論身處什么崗位,我們都會面對人民群眾,解決的也是人民群眾之事。人民有何需求?群眾有何問題?這都需要我們耐心去問、用心去聽、認真去記。所以我們要經常邁開腿,深入一線;經常張開嘴,詢問需求,只有這樣的實在作為,我們才能看到人民的困難,也只有這樣的用心傾聽,人民所思所慮才能最終解決。
做人民的“心”上人,全心為民事,讓人民放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要全心全意為著這個目標不懈努力,只有這樣,人民群眾才能真正放下心來;只有這樣,人民群眾的生活才會越變越好。而在另一方
面來講,全心為民事體現的就是一名干部的實干和擔當精神。“群眾擁護啥,咱就去干啥”,“吃虧”書記李連成為了村莊的發展、為了村民的幸福,想方設法、一心撲在其中。主動傳授大棚菜種植技術、貼錢幫扶貧困群眾、積極引進外有企業……心里裝著群眾,肩上擔著群眾,就是這樣,他干出一件件讓人民群眾幸福感十足的實事,這是人民的“心”上人,我們就該做這樣的為民擔當好干部。
做人民的“心”上人,盡心解民憂,讓人民安心。利民之事,絲發必興。群眾之事無小事,黨員干部需要做到的是將“憂民之事”常掛心間。群眾憂何事?這需要我們俯下身子、貼近群眾,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這樣才可獲知。那么民憂又該如何解?口頭說說,毫無行動,這固然不行,唯有真心實意、盡心盡力,人民所憂才可一一化解。莫讓群眾干等、少讓群眾跑腿,將工作落實在民憂之事,不喊口號、不說空話,答應群眾的事努力為之,務求實效。如此的全心全意為民憂、解民憂,人民方能安下心來。讓人民笑容露出來、讓人民滿意點起來,這樣的的黨員干部才是人民的貼心干部。
以心交心,心心相印;以情動情,真情交織!親愛的黨員干部們,讓我們努力做好人民的“心”上人,讓自己的“一心一意”贏得人民的持久點贊;以自己的“真心真意”收獲人民的滿意打分;用自己的“全心全意”換取人民的幸福笑容。
【篇五】
“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眼睛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習總書記的深情寄語,溫暖感動各族同胞,匯聚民族團結之力。在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習總書記于近日考察寧夏駐足黃河岸邊再次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此舉宣示了我們黨帶領各族人民共同繁榮,共同發展的必勝信心。
“一個民族也不能少”是制度之優的集中體現。一部中國史就是各民族交融匯聚的奮斗史,悠悠中華,上下五千年,沒有任何一個時期的民族團結比今天的民族團結更為緊密,沒有任何一個政權領導下的民族發展比今天民族發展更為繁榮。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民族平等,維護民族團結,不斷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如石榴籽般越抱越緊,共同邁進全面小康的康莊大道,共同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想,一路凱歌前行,激發出各民族共同繁榮,共同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彰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一個民族也不能少”是脫貧攻堅的關鍵一役。目前深度貧困的“三區三州”地區都為少數民族地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就是要攻城拔寨,啃下最難啃的硬骨頭。“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在四川大涼山深處的“懸崖村”,彝族同胞以臨崖生存的超人膽識,滾石上山的堅韌毅力,戰勝“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從攀爬濕滑的藤梯到架起牢固的鋼梯,再到易地扶貧搬遷,發展特色旅游,成為了脫貧攻堅的生動縮影。惟其艱難,才能更顯勇毅,脫貧攻堅進入關鍵一役,更要對標“兩不愁三保障”,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做到精準施策,充分利用好自然資源,發揮民族特色資源,因地制宜發展好特色產業,甩掉“窮帽子,”拔掉“窮根子”。要一鼓作氣、盡銳出戰,共同決戰脫貧攻堅。
“一個民族也不能少”是全面小康的共同幸福。“政綱雖舉,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澤雖布,必思及其所未周。”今日之小康是全面之小康,均衡之小康,缺少任何一個少數民族的小康都不能謂之為全面小康。在滇藏交界處,生活著我國28 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的獨龍族,常年大雪封山,險峻的獨龍江大峽谷讓獨龍鄉成為了罕有人知的極度貧困之地。全面奔小康一個民族也不能掉隊,在黨中央的關心和各級政府的支持下,獨龍族以“整鄉推進,整族幫扶”的超常規措施推動獨龍族的跨越式發展,實現了全族脫貧,變滿目蒼翠為致富銀行,走出了綠色
脫貧的創新發展之路,兌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的鄭重承諾。困于艱難,冀于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 56 個民族的共同目標,幸福美好的生活是 56 個民族共同的希望,各民族要如石榴籽般相互依偎,團結一心,手挽手,肩并肩,奮力前行,才能共同邁向全面小康。
顆顆石榴籽,殷殷民族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密相依,在民族團結中積聚決戰脫貧攻堅,建設全面小康,實現中國夢想的強硬底氣。
推薦訪問: 寧夏 總書記 心得體會上一篇:北京藝術考察報告
下一篇:開盤鑒定及工地技術服務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