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支架施工實施方案

| 瀏覽次數:

 長沙霞凝港區金霞作業區一期水工 結構工程碼頭主體結構

  支

 架

 施

 工

 方

 案

 編制:湖南省航務工程公司

  長沙霞凝港區金霞作業區一期水工結構項目經理部 二 O 一三年十一月

 1

 長沙霞凝港區金霞作業區一期工程 碼頭主體結構支架體系施工方案

 一、

 編制依據

 ㈠、 設計文件 《長沙霞凝港區金霞作業區一期工程施工圖設計》(中交第二航務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

?、?、 有關規范及標準 《高樁碼頭設計與施工規范》(JTJ291-98)

 《港口工程荷載規范》(JTJ215-98)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

 《扣件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水運工程混凝土施工規范》(JTS202-2011)

 《鋼管滿堂支架預壓技術規程》(JGJT194-2009)

 國家現行相關施工及驗收規范、規程、質量技術標準,以及湖南省在安全文明施工、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規定。

 二、

 工程概況

 1#食用油泊位采用浮碼頭結構型式,2#、4#~6#泊位碼頭為用高樁梁板結構。

?、?1#食用油泊位

 1#泊位為浮式碼頭結構,主要由鋼躉船、鋼引橋、鋼筋砼閥室承臺及 2 根躉船定位嵌巖鋼管樁組成。

 鋼躉船為全水密的方箱形鋼質結構,躉船上、下游設植入式嵌巖鋼管樁定位。鋼筋砼閥室承臺尺度為 8×8m,承臺厚 1.8m,基礎采用灌注型嵌巖樁。

?、?2#、4#~6#泊位

 2#、4#~6#泊位水工建筑物主要由碼頭平臺、引橋、變電所平臺及接岸結構組成。

 碼頭平臺長 543m(包括已建 3#泊位 54.853m),寬 25m,碼頭面高程為 37.5m。平臺排架間距為 8m,采用灌注型嵌巖樁基礎。在高程 30.8m 處設置一層縱、橫向聯系撐。平臺上部結構由橫梁、前邊梁、軌道梁、聯系梁、靠船立柱、面板組成,靠船立柱間設置縱向系(靠)船梁。

 2

 平臺前方及系船梁上設有 350KN 系船柱,碼頭排架前沿豎向設置橡膠護舷,每跨前邊梁、系(靠)船梁臨江側設置防撞橡膠護舷。碼頭前沿豎向設 1 層靠船平臺,由系(靠)船梁與靠船立柱相連接形成。

 碼頭平臺通過 3 座引橋及滿堂式布置的后方平臺與陸域連接,引橋通過平順坡度爬升至岸側。引橋均采用高樁排架結構,標準排架間距為 13m。引橋上部結構由現澆鋼筋砼橫梁、現澆鋼筋砼肋形板和現澆面層組成。

 變電所平臺為高樁墩式結構,樁基采用灌注型嵌巖樁,上部為現澆鋼筋砼墩臺。

 后方平臺采用高樁梁板結構,排架間距 8.7m,樁基采用Φ1000 灌注型嵌巖樁,上部由現澆鋼筋砼縱、橫梁及現澆鋼筋砼面板組成。后方平臺接岸結構由搭板、橋臺及護坡組成。搭板為現澆鋼筋砼結構,橋臺為 C25 素混凝土結構(局部配置鋼筋網片)。

 護岸工程由分層碾壓的回填開山土石形成主體結構,坡度為 1:2~1:3,其表面采用干砌塊石結構護坡,干砌塊石下設混合倒濾層及一層土工布。

 碼頭裝卸平臺結構的主要斷面尺寸如下:

 頂橫梁 2.6m×0.8m(高×寬,下同) 中層橫向聯系梁(橫撐)1.0m×0.7m 軌道梁為 1.7m×1.0m 頂縱梁為 1.5m×0.7m 中層縱向聯系梁(縱撐)1.0m×0.7m 靠船立柱斷面為 1.1m×1.0m 系靠船梁 1.0m×1.0m

 三、支架方案設計及施工

 ( ( 加附示意圖說明 !!!!)

 根據碼頭的結構特點及以往的施工經驗,本碼頭支架采用滿堂扣件式鋼管支架,支架采用Φ48×3.5mm 鋼管桿件,梁系中間立桿布置為 0.6×0.6m,梁下立桿布置為順梁方向間距0.6m,垂直梁的方向立桿間距為 0.5m,步距均為 1m;經計算,中層聯系梁能夠支撐頂層梁系,所以頂層梁系施工時利用架管支撐在中層梁系上,底層立桿布置的地基需要進行基礎處理,立桿底部鋪設舊模板或鋼板,梁系中間的地基也需要進行基礎處理。立桿的底部距離鋼管底 20cm的地方利用直角扣件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立柱采用定型鋼模板,利用雙架管和對拉螺桿夾模,間距為 40cm,梁底鋪設 15mm 厚竹材膠合板 A 類 75 型做底模。

 3

 3.1

 支架施工的基本施工工藝流程為:施工準備→地基處理→支架位置放線→支架搭設→支架校驗調整→鋪設梁底鋼管→安裝底模板、側模板→底模板調平→安裝模板底部架管頂托→支架預壓→支架及底模調整→現澆混凝土施工 3.2 支架施工 3.2.1 支撐地基

 A、B、C、D 軸梁系中間的支架基礎,先清除頂面淤泥,整平壓實地面,然后澆筑 50cm 厚C25 混凝土墊層并放置枕木;后方平臺(引橋)的 E——K 軸之間由于處于高邊坡上,且各軸線地面高程不同,所以每個軸線的地面應用挖掘機將淤泥清除之后,將地面整平壓實在同一平面,再澆筑 50cm 厚 C25 混凝土墊層并放置枕木。待地基處理完畢后經監理檢查驗收后進行下步工序施工。

 3.2.2 支架搭設材料要求 1)搭設支架全部采用ф48mm,壁厚 3.5mm 的鋼管。

 2)扣件材質必須符合《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規定。

 舊扣件使用前,先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拴進行更換處理。

 3.2.3 支架搭設要求

 放好縱橫梁投影線(尤其是縱梁位置),由中間向兩側、由柱旁向外側搭設。支架搭設要求“橫平豎直”。

 立桿要求每根豎直,采用單根鋼管,立豎桿后及時加縱、橫向平面鋼管固定,豎桿底部設置縱、橫向掃地桿。考慮到支架的承重,立桿應垂直放在穩固的底板上。立桿接長各層各步接頭必須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須符合下列規定:立桿上的對接扣件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相互錯開,不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 0.5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步距的 1/3。搭設支架時要切實保證橫桿的水平(關鍵是對第一層水平桿的控制,必須掛線安裝),如有高差必須調整。

 為了確保支架的整體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支架橫向剪刀撐每 4 米設置一道,沿碼頭框架主體全寬設置;縱向剪刀撐每 4 米設置一道;同時在支架中間位置設置水平剪刀撐,水平剪刀撐設在每跨的跨中位置。剪刀撐拉桿斜度控制在 45°左右,必須用扣件扣緊,確??臻g網架結構的穩定性。

 支架搭設完畢后,計算每根鋼管的高度,然后用可調頂托準確調節支架高度,保證整個支架的高度滿足設計要求。

 4

 每根梁兩側各搭設寬度不小于 1m 的通長作業平臺,平臺上滿鋪腳手板,外側設置安全防護欄桿,高度不小于 1.5m;每層梁系施工時,高出梁頂 20cm 高程位置滿鋪腳手板作為混凝土澆筑施工平臺;支架布設注意事項 A、當立桿基底間的高差大于 60cm 時,則可用立桿錯節來調整。

 B、立桿:在豎立桿時要注意桿件的長短搭配使用。立桿的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實行對接。相鄰兩立桿的接頭應相互錯開,不應在同一步高內,高度差應大于 1500mm,至頂層再用兩種長度的頂桿找平。

 C、立桿的垂直度應嚴格加以控制:30m 以下架子按 1/200 控制,且全高的垂直偏差應不大于 10cm。

 D、拼裝到 3~5 層高時,應用全站儀檢查橫桿的水平度和立桿的垂直度。并在無荷載情況下逐個檢查立桿底座有否松動或空浮情況,并及時旋緊可調座和薄鋼板調整墊實。

 E、斜撐采用腳手桿,網格應與架子的尺寸相適應。斜撐桿為拉壓桿,與地面夾角為 45~60 度,一般情況下斜撐應靠近節點 150cm 內。

 盡量與支架的節點相連,但亦可以錯節布置。

 F、斜撐桿的布置密度,因腳手架高度低于 30m,為整架面積的 1/2~1/4,斜撐桿必須對稱布置,且應分布均勻。斜撐桿對于加強腳手架的整體剛度和承載能力的關系很大,應按規定要求設置,不應隨意拆除。

 G、未見事宜,詳細見《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規定。

 3.3 支架預壓與觀測 3.3.1 預壓 1、支架預壓目的

 支架的預壓目的是為了消除基礎、支架非彈性變形、支架不均勻下沉;測量支架彈性變形量,為保證梁體線性采取的預設拱度、為立模標高提供依據;確保梁底高程復核設計要求,保證結構線形和結構安全。

 2、施工方法 ⑴、支架搭設完成后,檢查支架搭設情況。

?、贆z查支架各接頭部位的連接情況:螺絲有無松動、扣件是否卡實等,確保接頭連接牢靠; ②檢查底托、頂托支立情況:有無懸空、傾斜、移位等狀況,及時調整保證支立可靠; ③檢查縱橫向斜撐設置情況:高度、寬度、長度是否到位,角度是否合適,確保支架的

 5

 整體穩定性。

 ⑵、支架預壓施工準備 ①技術準備:

 預壓荷載:考慮采用大塊鋼模板以及施工荷載 ②預壓材料 在鋪設底模前對支架預壓,預壓前在支架上縱橫向搭設 I10 工字鋼分配梁并鋪設好竹膠板。采用鋼筋進行預壓,鋼筋用量準確計算,確保實際預壓荷載與設計相符合。

?、垲A壓重量

 預壓荷載為結構自重加臨時施工荷載,按照梁體自重的 120%計算。

 ④預壓期限 預壓期限原則上以支架變形穩定后即可結束,支架變形穩定的標準為連續三天觀測的沉降值不大于 3mm。達到上述標準即可停止預壓。

 ⑤加載前準備工作

 支架加載前技術人員應對支架進行全面檢查,檢查內容包括頂托、底托是否懸空、支架連接是否可靠、剪刀撐設置是否符合要求,頂托與方木間是否密貼等,確保加載安全。現場應準備磅秤,隨時稱量沙袋重量。

?、藜虞d順序

 為確保安全,加載應分級進行,第一次加 40%,第二次 70%,第三次 100%,每階段加載完成后要進行觀測,待穩定后方可進行下一級加載,每級持荷時間不少于 1 小時。加載過程中應派專人對支架進行觀察,發現問題立即停止加載,問題處理后方可繼續。

?、哳A壓荷載及加載布置形式

 按梁體的大致等效荷載進行布載,采用均布荷載。

 ⑧沉降變形觀測點的布置

 順梁方向在每跨的支點處、1/2、1/4 布設變形觀測斷面,每斷面設 3~5 個沉降觀測點。

?、嵊^測周期紀錄

 1)加載前首次做好標號(記錄起始標高);

 2)加載過程中分級加載,分級觀測,并做好記錄;

 3)加載后,第一天每間隔 6h,以后每間隔 12h 觀測一次,初步擬定預壓期為 3 天,根據沉降量變化情況,可以提前結束或增加預壓時間;

 6

  4)卸載并待支架穩定后觀測(卸載 24 小時后)。

 觀測結束后計算出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據此調整支架底模標高。

 預拱度計算公式為 f=f1+f2+f3,其中 f1:地基彈性變形,f2:支架彈性變形,f3:梁體撓度。底模拱度最大值設置在梁的跨中位置,并按拋物線形式進行分配,算得各點處的底模拱度值后??赏ㄟ^現澆梁鋼模板調頂桿對底模進行調整。

 支架預壓前應征得監理工程師的同意,觀測結果應繪制成表格,待支架穩定后將觀測數據報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后方可卸載。卸載也應分級進行,并進行觀測,觀測數據整理后報監理工程師。

 四、 模板支架計算

 ㈠、立柱計算

?、?荷載計算 立柱截面尺寸為 1100mm×1000mm,一層立柱高 6.2m,采用雙架管配對拉螺桿做柱箍,柱箍間距為 700mm,混凝土一次澆筑完成,混凝土的澆筑速度為 3m/h,入模溫度為 25℃,采用組合鋼模配板。

 新澆混凝土對模板側面的壓力:按下列兩式計算,取較小值 F=0.22r c t 0 β 1 β 2 V1/2

  F=24H 式中:F-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 r c 、V-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2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m/h)

 t 0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h),可按實測確定。當缺乏試驗資料時,可采用:t 0 =200/(T+15) T-混凝土的入模溫度(℃)

 H-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筑混凝土頂面的總高度(m)

 β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不摻外加劑時取 1,摻外加劑取 1.2 β 2 -混凝土塌落度影響修正系數,當塌落度 110~150mm 時取 1.15 F=0.22×24×[(200/25+15)]×1.2×31/2 =54.87(KN/m 2 ) F=24×6.2=148.8(KN/m2 ) F=(54.87,148.8)

 min =54.87KN/m2 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取 6KN/m2

 分別取荷載分項系數 1.2 和 1.4,荷載折減系數取 0.85,則荷載設計值為:

 q=(54.87×1.2+6×1.4)×0.85=63.1(KN/m2 )

 本工程所定做的鋼模厚 50mm,靠前沿模板分為 5 塊,兩塊鋼模板寬度為 140mm,中間木模板寬度為520mm,鋼模板的線布荷載 q=63.1×0.52=32.812(KN/m)。

 7

?、啤⒅块g距計算:柱箍為模板的支撐和支承,其間距 S 由柱側模板剛度來控制,按兩跨連續梁計算; S=(E t I/4K w q)1/3 S-柱箍間距(mm)

 E t -鋼材的彈性模量,取 2.1×105 N/mm 2 I-柱模板截面的慣性距,I=bh3 /12(mm 4 )

 b-柱模板寬度(mm)

 h-柱模板厚度(mm)

 K w -系數,兩跨連續梁,K w =0.521; 柱箍間距為:S=[(2.1×105 ×1/12×140×30 3 )÷(4×0.521×32.812)] 1/3 =989(mm) 按計算選用柱箍間距 S=500mm<989mm,滿足要求。

 柱箍用兩根螺栓固定,每根螺栓受到的拉力為: N=ql/2=63.1×0.8/2=25.24(KN)

 螺栓需要的凈截面積:A 0 =N/f tb =25240/170=149(mm 2 ) f tb —螺栓抗拉強度設計值,采用 Q235 鋼,f=170N/mm 2

 選用Ф16mm 螺栓,A 0 =201mm2 ,滿足要求。

  (二)、中層聯系梁 長沙霞凝港區金霞作業區碼頭中層聯系梁尺寸為 1.0m×0.7m,梁底標高為 30.8m,梁模采用組合鋼模板,板面厚度為 3mm,設計模板底楞間距為 500mm;按照均布線荷載按簡支梁計算:

 荷載計算:模板和支架的荷載組合按下式計算 P=1.2N G +1.4N Q

 式中:N G ---恒載,包括模板、支架、新澆混凝土自重和鋼筋自重

  N Q ---活載,包括施工人員、物料及設備的自重,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傾倒混凝土時對產生的荷載等。

 模板支架自重:0.5KN/m3 鋼筋混凝土:26KN/m3 施工人員、物料及設備的自重:2.5KN/m2

 8

 振搗混凝土產生的荷載:4KN/m2

 傾倒混凝土產生的荷載:6KN/m2

 風荷載:0.35KN/m2

 中層聯系梁承受的線性均布荷載為 q=1.2×(26.5×0.7)+1.4×(10.35×0.5)=29.50KN/m。

 鋼管支撐小楞間距計算:

?、?、 梁底模 按照強度要求容許底楞間跨距 l=41.5×(W/q)1/2

 按照剛度要求容許底楞間跨距 l=40.1×(I/q)1/3

 W---組合鋼模板底模的截面抵抗矩,取 5.86×103 mm 3

 I---組合鋼模板底模板的截面慣性矩,取 25.98×104 mm 4

 按照強度要求容許底楞間跨距 l=41.5×(W/q)1/2 =41.5×[(5.86×10 3 ) /29.50]1/2 =585mm 按照剛度要求容許底楞間跨距 l=40.1×(I/q)1/3 =40.1×[(25.98×10 4 )/29.50] 1/3 =828mm 取兩者小值 l=585mm,用 500mm。

?、?、 鋼管小楞 鋼管小楞選用Ф48×3.5mm 鋼管,Wx=5.08×103 mm 3 ,Ix=12.18×10 4 mm 4 ,作用在小楞上的集中荷載為 P=29.5×0.5=11.625KN;b 為梁寬 鋼管小楞的容許跨度按強度計算 l=860W/p+b/2=[(860×5.08×103 )/(11.625×10 3 )]+700/2=725.8mm 按照剛度要求的容許跨度:

 L=200.8×(I/P)1/2 =200.8×[(12.18×10 4 )÷(11.625×10 3 )] 1/2 =650mm 取兩者的較小值,l=650mm,用 500mm。

?、?、 鋼管立柱 鋼管立柱(Ф48×3.5mm)穩定系數φ=0.453,容許荷載為:N=φ×A 1 ×[f]=105135×0.453=47.6KN(其中 A 1 為鋼管的凈截面積,[f]為鋼材的強度設計值,Q235 鋼取 215N/mm2 ) 鋼管承受的荷載 N=½×1×11.625=5.81KN﹤47.6KN 故滿足要求。

?。ㄈ?、頂橫梁

 長沙霞凝港區金霞作業區碼頭頂橫梁最大尺寸為 2.6m×0.8m,梁底標高為 34.45m,梁底模采用竹膠模板,板面厚度為 12mm,設計模板底楞為Ф48×3.5mm,小楞間距為 400mm。

 9

 3.橫撐荷載計算 橫撐在施工期承受的荷載有頂橫梁自重、橫撐自重、模板及支撐鋼管的重量,施工期的輸送泵、振搗器荷載、施工人群荷載等。

  作用分項系數γ

 表 表 3.2.9- -2 2

 荷

 載

 名

 稱

 分項系數

 荷

 載

 名

 稱

 分項系數

 永久荷載

 1.2

 汽車荷載

 1.4

 一般件雜貨、集裝箱荷載

 1.4

 纜車荷載

 1.4

 五金鋼鐵荷載

 1.5

 船舶系纜力

 1.4

 散貨荷載

 1.5

 船舶擠靠力

 1.4

 液體管道(含推力)荷載

 1.4

 船舶撞擊力

 1.5

 人群荷載

 1.4

 風荷載

 1.4

 起重機荷載

 1.5

 水流力

 1.5

 運輸機械荷載

 1.4

 冰荷載

 1.5

 鐵路荷載

 1.4

 波浪力

 1.5

?。↗TJ291-98 高樁碼頭設計與施工規范表 3.2.9-2)

 3.1.1 頂橫梁自重:第一期砼澆灌厚度為 1.1m,寬度按最不利情況取最大寬度 1.8m,系數按上表取為 1.2。鋼筋混凝土重度按 SL191-2008 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要求,取為 25KN/ m3 。

 q 頂 =1.2×1.8×1.1×25=59.4KN/m。

 3.1.2 橫撐自重:斷面為 1.0m×0.7m,系數按上表取為 1.2。

 q 中 =1.2×0.7×1.0×25=21.0KN/m。

 3.1.3 頂橫梁橫板及支撐鋼管等構件的重量按頂橫梁自重的 1/5 計,系數按上表取為 1.4。

 q 支 =1.4×59.4×1/5=16.63KN/m 3.1.4 施工機械設備荷載,按 10KN/m 計,系數按上表取為 1.4。

 q 機 =1.4×10=14.0KN/m。

 3.1.5 人群荷載按 2KN/m 計,系數按上表取為 1.4。

 q 人 =1.4×2=2.8KN/m

  橫撐在頂橫梁施工期所受的力簡化為承均勻荷載的三跨連續梁計算,均布荷載 q。

  q=59.4+21.0+16.63+14.0+2.8=113.83KN/m

 10

 3.2 .橫撐施工期的內力計算

 7×3=21m 3.2.1 彎矩 跨內最大彎矩,取最大計算系數 0.080:

 M 中 =0.080ql2 =0.080×113.83×7 2 =446.21KN·m 支座最大彎矩,取最大計算系數-0.100:

 M 支 =-0.100ql2 =-0.100×113.83×7 2 =-557.77KN·m 2 3.2.2 剪力 取最大計算系數 0.60, Q max =0.600ql=0.600×113.83×7=478.09KN 3 3.2.3 跨中撓度 f max =0.632×ql4 /(100EI) 式子:E—混凝土彈性模量 3.0×104 Mpa I—截面慣性矩,I=bh3 /12=0.7×1.0 3 /12=0.0583m 4

 f max =0.632×113.83×74 /(100×3.0×10 7 ×0.0583)

 =0.00099m=0.99mm 3.3 .配筋計算 b=0.7m,h=1.0m,α s =0.04m,h 0 =0.95m; 砼:C30,f c =15Mpa,鋼筋:Ⅱ級,f y =310Mpa; M 中 =446.21KN·m,M 支 =-557.77KN·m。

 3.3.1 跨內配筋校核 α s = M 中 /(f c bh 02 )=446.21/(15000×0.7×0.95 2 )=0.0471 ξ=1-(1-2α)1/2 =1-(1-2×0.0471) 1/2 =0.0483 ρ te =ξf c /f y =0.0483×15/310=0.00238 A s =ρ te bh 0 =0.00238×0.7×0.95=0.001553m2 =1553mm 2

 橫撐梁底配有 9Φ25 鋼筋,A s =4416mm2 >1553mm 2

 橫撐滿足頂橫梁施工期的荷載要求。

 3.3.2 支座配筋校核

 11

 α s =557.77/(15000×0.7×0.952 )=0.0589 ξ=1-(1-2α)1/2 =1-(1-2×0.1125) 1/2 =0.061 ρ te =ξf c /f y =0.061×15/310=0.00294 A s =ρ te bh 0 =0.00294×0.7×0.95=0.001955m2 =1955mm 2 橫撐頂部配有 9Φ25 鋼筋,A s =4416mm2 >1955mm 2

 梁頂配筋滿足頂橫梁施工期荷載要求。

 4 3.4 抗剪計算 Q=478.09KN; 梁高 h=1000mm>800mm 且<1100mm, α h =(800/1000)1/2 =0.894; V c =0.07α h f c bh 0 =0.07×0.894×15000×0.7×0.95=624.24KN; V h =1/γ·V c =1/1.1×624.24=567.49KN>Q max =478.09KN。

 砼滿足施工期抗剪要求,且不考慮箍筋的作用。

 5 3.5 裂縫寬度校核 砼最大裂縫寬度 W max 。

 W max =α 1 α 2 α 3 σ sl (c+d)/[E s (0.30+1.4ρ te )]; 式中:α 1 =1.0(受彎),α 2 =1.0(II 級鋼筋),α 3 =1.0(施工期); σ sl =M/(0.87A s h 0 ); M=557.77KN·m,A s =4416mm2,h 0 =0.95m; σ sl =1065.85/(0.87×0.004416×0.95)=292027.78KN/m<310Mpa; E s =2.0×105Mpa (砼彈性模量); c=50mm (鋼筋保護層厚度); d=25mm (鋼筋直徑); ρ te =A s /(bh 0 )=4416/(700×950)=0.00664mm2

 W max =1.0×1.0×1.0×292027.78×(0.04+0.025)/ [2.0×108 ×(0.3+1.4×0.00664) ]

  =3.07×10-4 =0.000307m=0.307mm>[Wmax ]=0.3mm 據計算,梁的裂縫寬度略大于規范定值,考慮施工期的臨時荷載,裂縫寬度滿足要求。

 6 3.6 撓度驗算 對于一般梁的允許撓度[f]=l 0 /600,計算得:

 梁的撓度:f max =0.99mm,梁的計算跨度:l 0 =7000mm。[f max ]=7000/600=11.6mm>f max =0.99mm,撓度滿足規范要求。

 12

  4 4. 縱撐荷載計算 縱撐在施工期承受的荷載有頂縱梁自重、受支撐的縱撐自重、模板及支撐鋼管的重量,施工期的輸送泵、振搗器荷載、施工人群荷載等。

 作用分項系數γ

 表 表 3.2.9- -2 2

 荷

 載

 名

 稱

 分項系數

 荷

 載

 名

 稱

 分項系數

 永久荷載

 1.2

 汽車荷載

 1.4

 一般件雜貨、集裝箱荷載

 1.4

 纜車荷載

 1.4

 五金鋼鐵荷載

 1.5

 船舶系纜力

 1.4

 散貨荷載

 1.5

 船舶擠靠力

 1.4

 液體管道(含推力)荷載

 1.4

 船舶撞擊力

 1.5

 人群荷載

 1.4

 風荷載

 1.4

 起重機荷載

 1.5

 水流力

 1.5

 運輸機械荷載

 1.4

 冰荷載

 1.5

 鐵路荷載

 1.4

 波浪力

 1.5

?。↗TJ291-98 高樁碼頭設計與施工規范表 3.2.9-2)

 4.1.1 頂縱梁自重:第一期砼澆灌厚度為 1.5m,寬度為 0.7m,系數按上表取為 1.2,鋼筋混凝土重度按 SL191-2008 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要求,取為 25KN/ m3 。

 q 頂 =1.2×0.7×1.5×25=31.5KN/m。

 4.1.2 縱撐自重:斷面為 1.0m×0.7m,系數按上表取為 1.2。

 q 中 =1.2×0.7×1.0×25=21.0KN/m。

 4.1.3 頂縱梁橫板及支撐鋼管等構件的重量按頂橫梁自重的 1/5 計,系數按上表取為 1.4。

 q 支 =1.4×31.5×1/5=8.82KN/m 4.1.4 施工機械設備荷載,按 10KN/m 計,系數按上表取為 1.4。

 q 機 =1.4×10=14.0KN/m。

 4.1.5 人群荷載按 2KN/m 計,系數按上表取為 1.4。

 q 人 =1.4×2=2.8KN/m

  縱撐在頂縱梁施工期所受的力簡化為承均勻荷載的四跨連續梁計算,均布荷載 q。

 q=31.5+21.0+8.82+14.0+2.8=78.12KN/m

 13

 4.2 . 縱撐施工期的內力計算

  8×4=32m 4.2.1 彎矩 跨內最大彎矩,取最大計算系數 0.077:

 M 中 =0.077ql2 =0.080×78.12×8 2 =384.98KN·m 支座最大彎矩,取最大計算系數-0.107:

 M 支 =-0.107ql2 =-0.107×78.12×8 2 =-534.97KN·m 2 4.2.2 剪力

 取最大計算系數 0.607。

 Q max =0.607ql=0.607×78.12×8=379.35KN 3 4.2.3 跨中撓度 f max =0.632×ql4 /(100EI) 式子:E—混凝土彈性模量 3.0×104 Mpa I—截面慣性矩,I=bh3 /12=0.7×1.0 3 /12=0.0583m 4

 f max =0.632×78.12×84 /(100×3.0×10 7 ×0.0583)

 =0.00116m=1.16mm 4.3 .配筋計算 b=0.7m,h=1.0m,α s =0.04m,h 0 =0.95m; 砼:C30,f c =15Mpa,鋼筋:Ⅱ級,f y =310Mpa; M 中 =384.98KN·m,M 支 =-534.97KN·m。

 4.3.1 跨內配筋校核 α s = M 中 /(f c bh 02 )=384.98/(15000×0.7×0.95 2 )=0.0406 ξ=1-(1-2α)1/2 =1-(1-2×0.0406) 1/2 =0.0414 ρ te =ξf c /f y =0.0483×15/310=0.0023 A s =ρ te bh 0 =0.002×0.7×0.95=0.001516m2 =1516mm 2

 縱撐梁底配有 11Φ25 鋼筋,A s =5397mm2 >1516mm 2

 縱撐滿足頂縱梁施工期的荷載要求。

 4.3.2 支座配筋校核

 14

 α s =534.97/(15000×0.7×0.952 )=0.0564 ξ=1-(1-2α)1/2 =1-(1-2×0.1125) 1/2 =0.058 ρ te =ξf c /f y =0.061×15/310=0.00281 A s =ρ te bh 0 =0.00294×0.7×0.95=0.001869m2 =1869mm 2 縱撐頂部配有 11Φ25 鋼筋,A s =5397mm2 >1869mm 2

 梁頂配筋滿足頂縱梁施工期荷載要求。

 4 4.4 抗剪計算 Q=379.35KN; 梁高 h=1000mm>800mm 且<1100mm, α h =(800/1000)1/2 =0.894; V c =0.07α h f c bh 0 =0.07×0.894×15000×0.7×0.95=624.24KN; V h =1/γ·V c =1/1.1×624.24=567.49KN>Q max =379.35KN。

 砼滿足施工期抗剪要求,且不考慮箍筋的作用。

 5 4.5 裂縫寬度校核 砼最大裂縫寬度 W max 。

 W max =α 1 α 2 α 3 σ sl (c+d)/[E s (0.30+1.4ρ te )]; 式中:α 1 =1.0(受彎),α 2 =1.0(II 級鋼筋),α 3 =1.0(施工期); σ sl =M/(0.87A s h 0 ); M=534.97KN·m,A s =5397mm2,h 0 =0.95m; σ sl =534.97/(0.87×0.005397×0.95)=119931.75KN/m<310Mpa; E s =2.0×105Mpa (砼彈性模量); c=50mm (鋼筋保護層厚度); d=25mm (鋼筋直徑); ρ te =A s /(bh 0 )=5397/(700×950)=0.00816mm2

 W max =1.0×1.0×1.0×119931.75×(0.04+0.025)/ [2.0×108 ×(0.3+1.4×0.00816) ]

  =1.25×10-4 =0.000125m=0.125mm<[Wmax ]=0.3mm 據計算,梁的裂縫寬度小于規范定值,裂縫寬度滿足要求。

 6 4.6 撓度驗算 對于一般梁的允許撓度[f]=l 0 /600,計算得:

 梁的撓度:f max =1.16mm,梁的計算跨度:l 0 =8000mm。[f max ]=8000/600=13.3mm>f max =1.16mm, 撓度滿足規范要求。

 15

推薦訪問: 實施方案 支架 施工

【支架施工實施方案】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