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0 精選工程方案
地震生產實習報告
2020- -6 6- -8 8
實 習 總 結 報 告 告
實習類型
地震生產實習
實習單位
大慶物探公司
實習起止時間
指導教師
所在院(系)
班
級
學生姓名
學
號
年
月
日 目 目
錄 錄
前言
........................................................................ 錯誤! 未定義書簽。
一、實習的目的和任務
................................................... 錯誤! 未定義書簽。
二、實習基本要求 ......................................................... 錯誤! 未定義書簽。
三、實習內容
.............................................................. 錯誤! 未定義書簽。
(一)實習前的動員大會
................................................ 錯誤! 未定義書簽。
(二)野外實習總體設計
................................................ 錯誤! 未定義書簽。
(三)物探公司參觀
..................................................... 錯誤! 未定義書簽。
(四)野外工區參觀
..................................................... 錯誤! 未定義書簽。
(五)地震資料采集
..................................................... 錯誤! 未定義書簽。
四、結束語
................................................................ 錯誤! 未定義書簽。
(一)本次實習的收獲和體會
........................................... 錯誤! 未定義書簽。
(二)對本次實習的建議
................................................ 錯誤! 未定義書簽。
地震生產實習報告 前言
1961 年設立地球物理勘探專業,后撤消,學生并入石油地質專業。
建院初期建立了測井、物探實驗室,為石油地質、鉆采工程專業開設專業課。根據原東北石油學院勘探系師資力量需要,1962 年 7 月 16 日,原主管石油工業部領導康世恩同志來學院主持召開會議決定:孟爾盛任石油勘探系主任兼教授。
孟爾盛(Meng Ersheng),1946 年畢業于交通大學礦冶系,1948 年留學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學院應用地球物理專業就讀研究生,調至我系之前為大慶勘探指揮部總工程師。在勘探系執教一年半后,工作需要調離東北石油學院。1975 年建立物探、測井教研室,并試辦測井專科,75、76 年招收了兩屆測井專業學生。1979 年礦場地球物理(測井)、勘查地球物理(物探)分別建立了各自教研室,并先后于 79 年、80 年招生建立了各自的專業。
專業建設初期,上級領導要求專業建設先上馬后備鞍,但是,從一開始,專業教學就在教師的努力下,在理論教學、實驗教學、生產實習及畢業設計方面步入了正規狀態。為了實現面向 21 世紀 “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增強能力、辦出特色 ”的教學改革方針,重構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使學生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可以滿足未來社會的發展,1994 年將原礦場地球物理專業(測井)及勘查地球物理專業(物探)合并重組為新的應用地球物理專業(應地),改變了以往專業面偏窄、學生適應能力不強等問題,使
專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專業旨在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地質學、應用地球物理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能在資源勘查領域的科研、生產等單位從事各類資源評價、管理、設計、施工等方面工作,獲地工程師基本訓練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研究生培養體系建設初期,教學科研相結合,開辟了聯合培養研究生的新途徑,初步形成了具有較高質量的研究生培養方案。學院于 1978 年開始招收首批研究生,1983 年原物探專業招收第一批研究生,迄今為止已招收 64 名研究生。
這次的野外地震生產實習的參觀地點是大慶物探研究所,以及在野外施工的 2289 鉆井隊的臨時施工基地和野外施工現場,為了初步學會看野外監視記錄,對地震勘探的野外采集工作流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了解地震波.激發的各種方式和基本操作流程,了解野外地震資料初步處理流程,學習地震隊工作人員艱苦奮斗的精神,樹立為石油物探事業奮斗終身的思想。目的是全面認識地震勘探野外工作的內容與方法,如觀測系統,野外裝備和生產分工,檢波器組合情況、埋置條件;激發藥量,井深,地質條件;資料評價,收集特殊記錄,分析各種干擾波;生產管理。
一、實習的目的和任務
地震勘探方法是找油找氣的主要手段之一,而野外采集是其關鍵環節,也是地震勘探的首要環節。學生在學完《地震勘探原理》、《地震資料數字處理》、《地震勘探儀器》等專業之后(畢業設計、參加工作前的最后一次實習),到生產現場去實地了解地震資料的野外采集全部過程,對其掌握地震勘探原理,地震儀器工作原理是很有必要的。由于生產實踐所遇到的很多問題是書本上所沒有的,因此,重視實踐環節,努力把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現場生產實踐相結合是十分重要的。通過此次生產實習,對野外生產施工的組織機構,人員編制,儀器設備配置,施工流程,各工種分工配合,技術要求,質量監控及資料評價等有全面的了解,增加感性認識,為下階段的畢業設計和今后斷續學習深造以及走向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1、目的 全面認識地震勘探野外工作的內容與方法,初步學會看野外監視記錄,學習地震隊工作人員艱苦奮斗的精神,樹立為石油物探事業奮斗終身的思想。
2、任務 ⑴ 對地震勘探的野外采集工作流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⑵ 了解地震波.激發的各種方式和基本操作流程; ⑶ 了解地震波接收的基本組成(包括檢波器、電纜和地震); (4) 學會如何設計和分析地震野外觀測系統; (5) 了解野外地震資料初步處理流程(包括識別有效波、干擾波和野外質量監控基本要求)。
二、實習基本要求 ⑴ 工作認真負責,服從地震隊領導和帶隊教師的領導,遵守地震隊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指導教師規定的紀律,虛心向工人同志學習; ⑵ 注意安全,在野外工作時,一切必須按規定程序完成; ⑶ 按照實習內容所規定,深入到各班組,全面了解各項內容告。
三、實習內容
(一)實習前的動員大會 1、指導教師與學生見面; 2、講述實習的意義、內容、安排與要求。
(二)野外實習總體設計 1、請地震隊有關技術人員作專題報告,介紹施工工區內的地震地質條件與概況,施工設計方案及技術要求; 2、鉆井班的工作:了解鉆井班的工作內容、方法與要求; 3、震源組的工作:了解工作內容、方法、要求和安全規程; 4、儀器組(包括放線):了解放線工作的要求,各種故障的排除方法;地震儀器工作的認識;地震儀(器)的日檢、月檢的內容與要求,對野外監視記錄的認識; 5、施工組:了解小隊方法組的工作內容,野外監視記錄的評價方法等; 6、現場處理組:了解現場處理的流程,初步學會辨別地震剖面的好壞。
(三)物探公司參觀 1、 、 大慶油田鉆探工程公司物探一公司 簡介 大慶物探一公司為大慶油田鉆探工程公司下屬的一個專業子公司,其前身為 1960 年成立的松遼石油勘探局地質調查處,有著 44 年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經歷,是大慶油田惟一一家集物探資料采集、處理、解釋為一體,專門從事尋找石油、天然氣地質儲量及油氣共生礦藏的高科技含量、技術密集型、裝備精良現代化、生產體系配套的專業化公司。
公司現有員工 3168 人。其中專業工程技術人員 1060 人,包括高級技術人員 110 人;中級技術人員 540 人。有地球物理、地質和計算機博士、碩士 49 人。公司現有 21 個物探隊和委內瑞拉、印度尼西亞兩個項目經理部,其中 16 個地震隊、1 個小折射隊、1 個 MT 隊、1 個 VSP 隊、1 個 GPS 隊、1 個大地測量隊,1 個處理解釋和綜合研究為一體的研究所、1 個儀器服務中心、1 個裝備服務中心。
公司現有資產凈值億元,各類設備 3043 臺套,可開展各種復雜地表環境下的二維、三維及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服務。已具備年 30000km二維和 5000km2 三維的地震勘探能力及 1000km2 的疊前深度偏移處理能力。20 世紀末,在大慶石油企業中率先走出國門,占領和鞏固了南美洲勘探市場,開辟了東南亞市場。通過優化和實施 ISO9002 和 HSE管理體系,公司以優質服務、高質量和良好信譽贏得國內外客戶的美譽和支持。
勘探開發業務包括原油、天然氣勘探開發,以及油頁巖、地熱資源、煤層氣等新能源勘探開發。由第一采油廠~第十采油廠、榆樹林油田開
發有限責任公司、頭臺油田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天然氣分公司、采氣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采油工程研究院、儲運銷售分公司、海拉爾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共 18 個單位,以及鉆探工程公司方興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組成。
勘探范圍包括黑龍江省全境、內蒙古海拉爾、吉林延吉、琿春等15 個盆地共 56 個區塊,登記探礦全面積 24 萬平方公里。在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于 2005 年收購了蒙古塔木察格 19、21、22 三個區塊,標志著海外勘探開發邁出了關鍵一步,為大慶油田走出去尋找資源接替開辟了新的空間。
1959 年 9 月 26 日,以松基三井喜獲工業油流為標志,發現了大慶油田。油田開發建設 50 年來,累計生產原油20億噸,占全國同期陸上原油總產量的40%以上。從1976年至2002年,創造了原油5000 萬噸持續穩產27年的世界同類油田開發史上奇跡;三次采油連續7年保持原油1000萬噸以上穩產,主力油田采收率已突破 50%,比世界同類油田高出 10 到 15 個百分點。
近年來,通過解放思想,深化認識,進一步發展大型坳陷湖盆巖性油藏、深層火山巖氣藏、復雜斷陷盆地三大優勢勘探理論技術,相繼在松遼盆地北部中淺層、海拉爾盆地以及松遼盆地北部深層的天然氣勘探中取得重大發現,迎來了儲量增長新高峰,實現連續五年石油儲量增長超億噸。截止 2008 年底,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億噸。海拉爾盆地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 2 億噸,松遼盆地深層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2400多億立方米。
在50年的開發建設中,大慶油田堅持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發展道路,累計取得科技成果1萬多項,形成一整套陸相石油地質理論和非均質大型砂巖油田地質開發理論及工程技術系列。陸相多層非均質砂巖油田注水開發技術、聚合物驅油技術、三元復合驅油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在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三次采油基地的同時,戰略儲備技術攻關也取得了重大進展,經室內研究和小型現場試驗表明,泡沫復合驅油技術可比水驅提高采收率 25-30 個百分點,是當今世界最前沿的驅油技術;微生物采油技術已開發出系列試驗菌種,可在三次采油之后進一步提高采收率,有望成為油田開發后期四次采油的主要接替技術。
2 、技術人員進行知識講解 在物探公司研究所,由綜合研究室主任為我們簡單介紹了地震勘探的相關知識。
首先是地震勘探的基本流程:
(1)地震采集施工流程,包括試驗階段、生產階段。
(2)地震資料處理流程,包括觀測系統定義、弧頂處理、反褶積、疊加、偏移。
(3)地震資料解釋流程,包括構造解釋、巖性解釋、綜合評價 (四)野外工區參觀 1 、地震隊的基本情況 2010 年大慶油田公司在松遼盆地北部胡吉吐莫北共部署目標地質體面積 200km2。
2289 鉆井隊,這是一支近 800 人的隊伍,鉆井隊的臨時基地過去是養奶牛的牛舍,現在改造成了員工宿舍,條件是非常艱苦的。
來到施工一線,冰雪荒原上移動的藍點是勘探的車輛,一個個紅點是勘探人。“這一帶都是沙丘、林帶,我們發揚人拉肩扛精神,抬著小鉆翻沙丘、穿林帶,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地震隊員工介紹說。施工區內有 70 多平方公里的湖面,當地人稱為連環湖,夏季是旅游的好地方。可這湖面冬季結冰給施工也帶來了大麻煩。主要是車輛安全,總打滑。特別是炸藥不容易下到位,萬一形成浮炮,可能就出大事故。
為確保施工質量、確保安全,我們特別制作了下藥通道。我們看到,員工們肩扛著長三四米的 PVC 管,讓炸藥順著管道下去,穿過水面,與水隔開,進入下面地層,就能保證炸藥下到位。
物探人每年都是在最寒冷的季節出工,員工們 3 點左右就起床,晚上 10 點多才回到住地,中間都是在冰天雪地上吃飯。此地行路艱難,有的員工穿壞了 3 雙鞋。
實習期間我們在基地的食堂用餐,說是食堂,其實就是在一個破舊的磚房里面擺放了幾個桌子,從用餐條件上再一次看出了勘探工人們的生活條件有多么艱苦。
2 、參觀野外隊隊部,請野外隊隊長和相關技術人員講課 工區行政上隸屬于黑龍江省大慶市泰康縣,距大慶市區約 50km。林甸-肇源的省道穿過工區中部。工區西部進入連環湖區。工區位于松遼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區齊家-古龍凹陷西北端,是龍虎泡大安階地與泰康隆起帶的交匯處。中南部緊鄰敖古拉油氣田,北部為新店油田。工區內較大的村鎮為
四家子、新立和新興鎮。胡吉吐莫至泰康的省級公路縱穿工區,村間及鄉鎮間的公路縱橫交錯,交通便利。區內水泡、漁池較多,其中西部鐵哈拉泡和霍燒黑泡面積較大,面積為 30km2 左右。工區總體上較為平坦,東北部相對稍高,相對高差達到 20m左右,海拔高程為 130-160m。工區內以農田、草地、林帶、堿灘為主,并分布有大量水泡。
首先為我們介紹了野外地震資料采集的基本流程?解釋處理采集,其中采集又分四個部分:(1)生產準備:包括營地建設,人員設備的準備以及施工設計編寫;(2)試驗工作:包括實驗點和試驗線的確定以及施工方法請示;(3)采集施工生產:包括施工工序,QHSE 管理,公共關系,公共關系主要是臨時占地以及和當地協調土地使用問題;(4)驗收總結:包括收工驗收,資料上交以及采集報告編寫。
接著為我們介紹了野外采集施工工序,并做了簡單的介紹。其中表層調查主要采用井中激發、地面接收來觀測近地表地層的特征,利用微測井時深圖來看表層結構,激發是確定井深以及炸藥藥量的階段,接受和錄制階段采用 16 線 8 炮,現場處理工序是現場評價一下采集資料的質量問題。
現場處理接收、錄制激發表層調查測量????
最后還提到了胡吉吐莫北三維工區的地質任務,采集任務,采集的要求和精度的要求,以及觀測系統的參數、工作量(設計滿覆蓋 200km 2 ,共有98 束線,39584 炮)。
然后為我們介紹了這次生產的地質任務和采集任務 地質任務:
(1)此次采集的主要目的層為薩爾圖、高臺子、葡萄花和扶楊油層。
(2)編制 T06、T1、T1-1、T2、T2-2、T3、T4、T5 反射層及可識別的層間的(層間微幅度)時間構造圖、深度構造圖、構造疊合圖及地層等厚 圖 等相關圖件。
(3)落實目 的 層構造形態、幅度 、 類型及位置,查清 識 別 斷 距 大 于8m(T2 以 上5m)、 延伸長度大于的斷層,準確描述其平面展布特征。
(4)解釋中不得漏掉面積大于的構造圈閉,準確提供相關要素,同時對識別出的圈閉進行精細描述和評價。
(5)開展各主要層位的儲層預測研究及砂體精細刻畫,并對巖性圈閉進行識別和評價。
采集任務:
(1)原始記錄采用分頻回放的方式進行評價,以 BP(50、60,120、140)
分頻掃描T2 反射層能見到連續反射同相軸或可靠能量團(以1/2排列為準)作為一級品評價的依據之一,同時應參考慮不同地表情況下的試驗結果確定。
(2)原始資料一級品率≥85% (3)資料總合格率≥% (4)單束線空炮率≤1% (5)全區空炮率≤% (6)測量資料合格品率 100% (7)表層調查資料合格品率 100% (8)采集目標:現場剖面 T2 反射層掃描頻率不低于 60Hz,T1 反射層掃描頻率不低于 70Hz。
(五)地震資料采集 1 、地震采集過程 乘車來到連環湖施工現場,由于冰面過滑,我們乘坐的客車只能停留在邊緣地段,我們步行進入施工現場,現場距離我們下車的地點大約兩公里的路程,途中右遠處的小黑點就是正在施工的工區。一路上,我們看到了冰面上布置了很多線,這些就是檢波器組合,用來接收地下傳播回來的反射波,左圖中紅色的設備就是檢波器,下端被釘在冰面中,用雪壓實為了更好的接收地下各種信息。來到施工車輛附近后,現場工作人員就準備打一口井為我們演示鉆井的過程。這里工作環境非常艱苦,當時雖然氣溫已經回升,但是冰面上溫度還是非常低,鉆井工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作
業的。湖水深 3 米左右,冰面厚 1 米左右,這口井需要打 8 米深,就是為了更好的探測地層并防止出現浮炮。在打好井后,爆炸組的工人就開始安置炸藥,一根 1 米左右的雷管被插入剛剛打好的井中,在仔細確認過安放良好之后,為避免安全隱患我們退到十米外的區域觀看爆破。在挺到一聲悶響之后我們感覺到腳下的冰面劇烈的震動了一下,隨后井口噴出了很多泥漿,這樣爆破工作就結束了。接下來的工作就由在現場數據處理的儀器車里的技術人員完成。
2 、地震資料的處理和解釋
在現場所有的地震數據都有專門的磁帶記錄,然后在野外地震生產結束后這些磁帶被帶回物探研究所,由處理數據的技術人員來對從野外帶回的地震數據進行處理(包括去噪、反褶積、動靜校正、速度分析、疊加、偏移、反演、地震監測)和解釋,最后形成地層剖面圖來為今后的工作提供幫助。
四、結束語 (一)本次實習的收獲和體會 通過這次野外地震生產實習,讓我對野外地震生產的印象脫離了書本,更真切的了解了野外地震生產的流程,通過理論聯系實際,不斷的學習和總結經驗,鞏固了所學的知識,最重要的是我知道了這個行業的工作有多么艱苦,看著工人在野外艱苦的工作環境下與自然斗爭、克服難題、
堅決完成工作,我發現了自身的不足,也確定了我的學習目標,明確了我未來的發展方向。
通過這次畢業實習,把自己在學校學習的到理論知識運用到社會的實踐中去。一方面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為順利進行畢業設計做好準備,并為自己能順利與社會接軌做好準備。畢業實習是我們從學校走向社會的一個過渡,它為我們順利的走出校園,走向社會為國家、為人民更好服務做好了準備。
(二)對本 次實習的建議
這次的生產實習對我們幫助很大,它讓我們更深刻的認識我們所學的專業,也為畢業后的工作做了良好的過渡。通過參加生產實習,我將所學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應用于生產實際,達到了鞏固和充實理論知識的目的,培養處理了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畢業后獨立從事專業工作奠定基礎。
因此,我覺得應該延長實習時間,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來體會這個專業,也為畢業后能夠更快、更好的適應工作、完成工作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地震生產實習報告 指導教師評語及成績評定:
成績:
指導教師簽字:
年
月
日
地震生產實習報告
推薦訪問: 地震 實習報告 生產下一篇:生態學實習報告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