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清民俗風情 第四章 民間文藝 第二節(jié)
兒歌游戲 兒歌,不僅僅是孩子們的,也是成年人的童趣。它以天真、稚氣、輕松、有趣的語言,或表達人們對事物、事理的認識,或用來增添兒童游戲的情趣,用以或抒發(fā)內(nèi)心感情,或表達人們的生活態(tài)度及對美好的生活向往,充滿了濃郁的地方特色。
長清地區(qū)民間的兒童游戲,內(nèi)容豐富、流傳廣泛。游戲的玩法多是自由性的和競賽性的,有團體的、個人的。除基本的游戲規(guī)則之外,有的還帶有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這些兒童游戲,大多數(shù)都有簡單的游戲道具,一般不需要特別的器械和設施。孩子們隨便揀塊石頭、和塊泥巴、拿根小繩、撕張舊紙,都能盡興地玩上半天。
兒歌
長清民間地區(qū)流行的兒歌,多數(shù)是為引導低幼兒童感知、模仿事物,訓練語言行為能力,做親子游戲,進行早期教育所用的,如《扎扎》供嬰幼兒學步專用,《搖籃曲》是哄幼兒睡覺專用的,《逗逗分》《點餑餑》《炸果子》《輦轎轎》《打摞摞》《點磨研》《轱轆垂,轱轆叉》《磨悠轉(zhuǎn)》《抱抱小布娃娃》等則與父母的親子游戲相伴,《拉拉秧》《盤腳盤》則與兒童群體游戲相伴。有些兒歌文學色彩較為濃厚,如《小巴狗晃鈴鐺》《月亮奶奶》《花椒葉耷拉枝》《小老鼠上燈臺》等,使孩子們在輕松之余得以感知事物,明知事理,起到了寓教寓樂的作用,同時也訓練了孩子們的語言運用能力。也有少數(shù)兒歌,如《咳嗽嘮病鬼》《撲拉毛》等“叫魂”用的兒歌,雖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種利用兒童化的語言,消除孩子恐懼心理的做法,也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兒歌的內(nèi)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當?shù)氐恼螤顩r、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如舊時長清經(jīng)濟科技落后,民眾生活貧窮,在衣食無著,靠天吃飯的日子里,便產(chǎn)生了“老天爺爺下大雨,包了包子供養(yǎng)你!”“東打鑼,西打鑼,下來麥子吃饃饃;東打夯,西打夯,下來麥子喝面湯!”等類似的祈禱式的民歌。抗日戰(zhàn)爭時期,民眾也常用兒歌的形式,表達對黨領(lǐng)導的人民軍隊的熱愛,以及對日軍的輕蔑和仇恨,代表性的作品如《小日本,喝涼水》《日本鬼子死到陽歷年》等。《北京來電話》則是用兒童的口吻,表達了生活在五十六年代的兒童立志參軍、保家衛(wèi)國的遠大志向。
此外,謎語、顛倒歌,繞口令等,也是兒歌的幾種表現(xiàn)形式。
長清地區(qū)兒歌 精選
1 1 .逗逗分
逗,逗,逗,逗,分!
2 2 .點餑餑
點點餑餑,米面和和。豇豆綠豆,乒乓兒一溜。
這里是個坑,這是是個井,這里是個老鼠拱!拱拱拱拱拱拱拱!
3 3 . 拉拉秧
一步拉拉秧,兩步喝面湯。三步調(diào)韭菜,四步架高臺。
4 4 . 盤腳盤
盤,盤,盤腳盤,待三年。
三年釘釘蓋蓋,騎馬繡鞋。
紅骨朵,綠葉枝,揀著小腳拿一支。
5 5 . 炸果子
炸,炸,炸果子,腰里掖著鐵索子。
你賣煙卷我賣粉(兒),咱倆打個滴溜滾(兒)。
6 6 . 輦轎轎
輦,輦,輦轎轎,犸虎帶著個皮帽帽。
叫你摘,你不摘,捂著頭皮漆達拉黑。
7 7 . 打摞摞
打摞摞,摞記記,請俺 XX 吃荸薺。
吃不夠,再來做(zòu),吃不了,棒槌倒!
8 8 . 跳跳長長
跳跳,長長,你不長俺長!
你長的跟鍋臺兒似的,俺長的跟屋沿似的!
9 9 . 老天爺爺下大雨
老天爺爺下大雨,包了包子供養(yǎng)你!
10 . 東打鑼,西打鑼
東打鑼,西打鑼,下來麥子吃饃饃。
東打夯,西打夯,下來麥子喝面湯。
11 . 冷冷
冷冷,冷冷,小狗等等。
12 . 扎扎
扎扎,一步走到娘家,娘家不給飯(兒)吃,拾個驢糞蛋(兒)吃。
13. . 催眠曲
噢,噢,睡著不,貓來了,咬著了!
娃娃睡,蓋花背,娃娃醒,吃個大肉餅!
14. . 小巴狗晃鈴鐺
小巴狗,晃鈴鐺,晃著晃著到集上。
吃個桃,桃有毛,吃個杏,杏有核。
吃個栗子面丹丹,吃個小棗巴狗甜!
15. . 月亮奶奶
月亮奶奶,好吃韭菜,韭菜喬辣,好吃黃瓜, 黃瓜有種,好吃油餅,油餅有油,好吃牛犢, 牛犢犘嘎,吃您娘仨。
16 . 北京來電話
大雨嘩嘩下,北京來電話。叫我去當兵,我還沒長大。
17 . 小小蟲兒
小小蟲兒,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
1 18 8 .點磨研
點,點,點磨眼,磨眼里面有麩子,伸手抓住個小禿子。
19 .磨悠轉(zhuǎn)
磨悠磨悠轉(zhuǎn)(兒),打花鼓(兒),賣洋線(兒)。
20 .轱轆錘,轱轆叉
轱轆轱轆錘,轱轆轱轆叉。轱轆轱轆一個,轱轆轱轆仨。
21 .花椒葉耷拉枝
花椒葉耷拉枝(兒),上頭坐著個小馬妮(兒), 又會搓麻線,又會納鞋底(兒),喜得她娘呱嗒嘴(兒)。
2 22 2 .抱抱小布娃娃
抱抱小布娃娃,抱抱小布娃娃。頭上戴著紅莢,像朵玫瑰花。
2 23 3 .板凳子
板凳子,四棱子,開黃花,結(jié)粽子。
2 24 4 .疤瘌頭
疤瘌頭,貓咬得,他娘拿著他當好的。
25. . 嘮嘮嘮嘮一大幫
嘮嘮嘮嘮一大幫,誰在后頭誰尿坑。
2 26 6 .咕咕倒蟲兒
咕咕倒蟲兒,你在哪里,我在山谷,你吃么個,我吃石頭。
2 27 7 .小老鼠上燈臺
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喝,下不來,叫它奶奶抱下來。
緊撲拉,慢撲拉,老鼠尾巴燒糊啦,緊吹慢吹,老鼠尾巴燒成灰。
28 .雞咯咯
雞咯(兒)咯(兒),天明了,老頭起來喂牛了。
老媽媽起來縫衣裳,一縫縫到牛身上。
2 29 9 .咳嗽嘮病鬼
咳嗽癆病鬼(兒),渴了來喝水(兒),餓了來吃米(兒),再來就碾斷你的腿(兒)!
30 .撲拉毛
撲拉撲拉毛,嚇不著!撲拉撲拉辮子,嚇著要飯的!
撲拉撲拉頭發(fā),嚇著人家!撲拉撲拉頭信子,嚇著你大妗子。
31 .小日本,喝涼水
小日本兒,喝涼水兒,砸了缸子賠了本兒。
坐火車,斷了腿兒,坐輪船,沉了底兒。
坐飛機,摔個死兒,露露頭,挨槍籽兒。
32 .日本鬼子死到陽歷年
吃咸菜,不加鹽,日本鬼子死到陽歷年。
33 .繞口令二則
一個大花碗里扣著個大黃活蛤蟆。
一個白胡子老頭拄著一個嘣白嘣白的白拐嘣棍。
3 34 4 .字迷三則
一點一橫,倆眼一瞪。(六)
二小二小,頭上長草。(蒜)
一點一橫長,梯子拄著梁。大口張著嘴,小口往里藏。(高)
3 35 5 .顛倒歌二首
這么好的天氣飄雪花,這么好的鞋子露腳丫。
這么好的草帽露頭發(fā),這么好的孩子是傻瓜。
東西的馬路南北著走,迎面來了個人咬狗。
摸起狗來砸磚頭,磚頭咬了狗一口。
兒童游戲 兒童游戲兒童運用一定的知識和語言,借助各種物品,通過身體運動和心智活動,反映并探索周圍世界的活動。借助游戲,兒童學習成人社會生活經(jīng)驗,從中看到未來生活的前景。
長清地區(qū)民間兒童游戲簡介
1 1 .貓逮老鼠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時,一到天黑,多個兒童手拉手向內(nèi)圍成一圈,一個兒童站在圈外扮“貓”,一個兒童在圈內(nèi)扮“鼠”。游戲開始,大家齊唱“老鼠老鼠一月一,早來!老鼠老鼠二月二,早來!……”一直唱到“老鼠老鼠九月九,逮住老
鼠咬一口!”此時,“鼠”自圈內(nèi)竄出,“貓”趁勢追捉。若“鼠”連鉆數(shù)“洞”未被捉住,則輪換。若被捉住,則罰“鼠”鉆褲襠。
2 2 . 打尜 多為男孩玩耍。“尜”一般為 10~15 厘米長的木棍,兩端削尖。玩時人數(shù)不限,一般分兩組,就地畫一方框為“城”。各組選一人站“城”內(nèi),輕捏尜一端,用一尺余長木板將尜用力打出,尜落點遠者那組先正式開打,另一組為接方。游戲時,把尜放至“城”口,然后一組人相繼打尜,其打法:用木板敲擊尜的一端,使尜蹦起,迅速揮動木板將尜用力擊出。一人打空再換一人接著打,最后一人打空時,另一組人則急忙揀起尜往回扔。打尜方則一邊快速向回跑,一邊可伺機用木板阻擊拋擲在空中的木尜。跑回“城”邊,揮動手中木板,不讓對方將尜扔進“城”內(nèi),若扔進“城”內(nèi),則兩組交換。若扔不進“城”內(nèi),打方可繼續(xù)向前打第二輪。直到接方再也無法將尜扔進“城”內(nèi),接方就認輸。
3 3 .跳房
玩法多樣。一般先在地上劃一“田”字形的“房”,在“田”字一端或幾端劃一半圓形(俗稱“饃饃頭”)。游戲時,把“瓦兒”(磚塊、瓦塊、石塊等均可)擲于“饃饃頭”內(nèi),玩者單腳跳入,并將“瓦兒”踢入下一格,依次轉(zhuǎn)下一圈即可將“瓦兒”擲于第二格內(nèi),如此類推,跳完一圈便可“占房”一間。跳至自己的房內(nèi)可雙腳落地,別人則須跨過該“房”。玩時,不能另一腳落地、不能“壓杠”(“瓦兒”壓在劃線上)、也不能“踩杠”(腳踩在劃線上),否則都算犯規(guī),犯規(guī)者出局等待下一輪。最后,誰占的“房”多誰為勝者。
4 4 .
投“皇上”
玩時,揀一塊較大的磚塊豎于地上作“皇上”,周圍豎一些小一點的磚塊作“鼻子”、“耳朵”、“小辮兒”、“頂門杠”等,距“皇上”數(shù)米外劃一線為界。玩者站在線外以磚塊擊投。擊倒“皇上”、“鼻子”、“耳朵”、“小辮兒”、“頂門杠”者,即用自己的磚塊壓在上面,別人可再投。最后那位擊投不倒者便是輸者。由擊中“皇上”者發(fā)號施令,那些擊倒“鼻子、耳朵、小辮兒”的小伙伴們分別扭住輸者的鼻子、耳朵和腦后頭發(fā),擊倒“頂門杠”者用單腿膝蓋不斷地撞擊輸者的屁股,從“皇上”所在地向界線方向走去。走至途中,“皇上”一咳嗽,眾人便往回跑。輸者便追,追上哪位便以相應的懲罰如扭耳朵、捏鼻子走回原處,或讓被追上的那位將輸者背回原處。
5 5 .拾子兒
多為女孩玩的一種游戲。玩時,幾個人就地選若干塊石子,先由一人將石子撒散開,遂將一子拋起,同時迅速抓起地面的石子,再馬上接住拋起的石子。有
時拾單、有時拾雙,拾多者為勝。拾子時,手不準觸及不該拾的子兒,否則便是違背了游戲規(guī)則,改換別人拾子兒,依次輪換。
6 6 .走四棋兒
除少兒玩外,成年人也常常擺局“廝殺”。玩時,在地上畫一棋盤:縱橫線各四條,每人執(zhí)四個棋子(多用石塊、磚塊、木塊等代替)對陣擺布。走子時,縱橫進退,但每次只許走一步。若一方兩子相鄰,與對方一子在同一條直線上,且線上再無別子時,則“吃”掉對方一子。一方只剩下一子無法對陣時為輸。
7 7 .摔哇嗚
流行于五六十年代,一般是在雨后兒童常玩的游戲。玩時,人數(shù)多少無限制,各自備泥一團,并用泥團捏成各式各樣的“泥碗兒”。捏好后,高唱“東鄉(xiāng)的、西鄉(xiāng)的,都來聽俺放槍的”,也有高唱“東北風、西北風,摔個響兒給你聽”,然后用力將泥碗口朝下摔在地上。“碗”內(nèi)空氣沖破“碗”底成一窟窿,摔者和其他參賽者各喊“吃蛋兒”或“吃片兒”。誰喊出早就按誰說的算。然后,其他參賽者拿出備用泥團捏成片或蛋堵于泥洞上面。最后以各自的泥團多少決定勝負,多者為勝,少者為負。
8 8 .摔寶
摔寶,又稱為“砸摔片”,“寶”多用紙疊成,形狀多為方形,有單面、雙面之分。玩時,一般是一方先將“寶”安放地上,另一方尋找“寶”與地面的縫隙,然后用自己手中的“寶”用力擲地扇對方的“寶”。若將對方“寶”扇翻個,則勝,對方“寶”歸己;若扇不翻,對方則揀起自己的“寶”扇對方”寶”,直至決出勝者。
9 9 .翻繩
多為女孩玩耍。玩法分一人玩和雙人玩。玩時,用一線繩,將繩系成圈狀,套于手指上,通過手指的穿插、交錯、纏繞等手法,使繩變換成各種形狀,如降落傘、太陽、鋸、魚、天窗、面條、豆箕兒、牛槽、擔架、雞腚眼子等。
10 .跳拉拉秧
玩時,3 人以上,先由兩人相對而坐,腳板抵著腳板。其他人則跑步跳過,并唱:“一步拉拉秧,二步喝面湯,三步調(diào)韭菜,四步架高臺。”每唱一句要跳四次完成一個過程,坐著的人就摞高一只腳,直到四只腳全摞起來高度仍能過去為勝,若跳者碰到坐者的腳,則輪換。
11 .彈琉璃蛋兒
也稱“彈蛋兒”、“彈琉琉球”。玩時,取一近墻靠地,畫一條與墻平行的線,參賽者依次向墻擲琉璃蛋兒,琉璃蛋磕墻碰回,離線近者先開球。彈球時可
用溜、點等方法,擊中對方為勝,被擊中的球歸勝者;擊不中,由第二名彈球。如此輪流擊,最后看誰擊中的多。
12 .砸 子兒
“子兒”是用布包上沙子或豆、米等縫制而成的小沙袋。玩時,先劃一圈,一人站在圈內(nèi),將“子兒”置于腳面,用力踢出。接子兒的要接住子兒后,朝圈內(nèi)砸去,圈內(nèi)人要以腳將砸來的“子兒”踢出圈外,接“子兒”的這時要喊“幾步”,圈內(nèi)人若喊“五步”,圈內(nèi)人要以腳抵腳量,從圈界到子兒處,若正好或多于五步,則重砸;若少于五步或子兒砸在圈內(nèi)則輪換。另一種玩法是得分的,砸者站兩端,被砸者站中間,砸者交替砸,被砸者既接又躲,接住沙袋得一分,砸在身上沒接住減一分,零分時沒接住則下臺輪換。
【知識鏈接】
新中國成立 0 60 年 童年印記 —— 兒童游戲
有人說,游戲是兒童的一種生活方式,因為游戲賦予孩子有靈性的生活。不可置否,無論是走過滄桑歲月的老人,還是生活幸福得像花兒一樣的“80 后”、“90 后”,他們對童年生活的記憶大多珍藏在兒時的游戲中。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玩具對那時的孩子來說可以說是“天方夜譚”,用一把雞毛制作成毽子,就能在空地上玩上個大半天;在地上畫個棋盤,棋子用石子、碎磚塊、植物莖代替,雙方進行智慧的較量。
上世紀 60 年代,滾鐵環(huán)游戲在全國可謂風靡一時,成了那個時代孩子的炫技寶物。一隊一隊的小孩推著鐵環(huán)往前走,用鐵鉤控制鐵環(huán)的方向,直走、轉(zhuǎn)彎。一個鐵圈、一個鐵鉤,在一塊塊空地上盡情地鬧騰。那時的孩子沒有學習的壓力,放學之后“玩”字當先。據(jù)調(diào)查,當時有 75%的兒童把“玩”列為占課余時間最長的活動。大人扯著嗓子喊自己的小孩回家吃飯,對他們來說玩到天黑再回家是一種常態(tài)。
物質(zhì)匱乏的歲月,孩子們的童年生活并不枯燥,他們都有著瘋玩的記憶。男孩兒們爬高高的樹、到小河里摸魚、玩彈球、疊紙飛機;女孩兒們丟手絹、踢毽子、跳皮筋、攢五顏六色的糖紙、在一起做手工……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兒童游戲的名稱、題材都受到當時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出現(xiàn)了“抓特務”、“抽漢奸”、“斗地主”這樣的游戲。“抽漢奸”就是“抽陀螺”,“斗地主”是用石頭擊打自己壘好的泥人。這也是一個尚武的年代。男孩兒都渴望擁有一把屬于自己的手槍,從腰間拔出,“啪啪”幾聲,過過英雄癮。一種自己制作,以火柴為子彈的“洋火槍”在當時很流行。在男孩兒中還出現(xiàn)了
一些帶有賭博色彩兼收藏的游戲,如收藏煙盒,玩冰糕棍,贏者可以將煙盒、冰糕棍作為“戰(zhàn)利品”歸為己有。
在上世紀 60 年代,87.2%的兒童主要與年齡相近的小伙伴玩,很少有獨自一人玩的情況。游戲雖有些野趣、“鄉(xiāng)土”的意味且為“零成本”,卻給當年的孩子帶來了歡樂。
改革開放,極大地開闊了中國人的視野,大量的新鮮事物涌入國門。隨著經(jīng)濟不斷地發(fā)展,上世紀 80 年代出生的孩子的童年生活變得愈加多樣,游戲選擇也更為豐富。據(jù)調(diào)查,上世紀 80 年代初玩過積木、拼圖等玩具的兒童已達到 90%,魔方、布娃娃以及汽車、坦克、飛機的模型等各色玩具進入了“80 后”的生活。
男孩兒們不再對煙盒著迷,掀起了另一股集卡熱潮。下課時,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拿出制作精美的卡片或展示、或比較;女孩們則給自己的娃娃涂上口紅、扎起小辮,把她們的玩偶打扮得漂漂亮亮。
孩子們依然和附近的小朋友進行群體性的游戲,如老鷹捉小雞、跳房子、警察抓小偷、丟沙包等,上世紀 80 年代初的兒童主要還是在戶外較大的空地上玩。
當電視在上世紀 80 年代闖入千家萬戶的生活后,孩子們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了與電視的獨處。到了 80 年代末期,兒童看電視的時間已占到游戲時間的45.8%,表明兒童活動場地已漸漸由戶外轉(zhuǎn)向室內(nèi)。現(xiàn)在“80 后”的一代人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更多的是鐵臂阿童木、葫蘆娃、藍精靈等這些從電視熒幕中走出的動漫人物。
上世紀 90 年代初期,兒童的玩具中含有更多的“高科技”,遙控飛機、汽車、坦克以及電子寵物是他們的新朋友。隨著動畫片《變形金剛》的熱播,玩具變形金剛成了男孩兒們的新寵。芭比娃娃這個世界知名玩具也擺上了女孩兒們的床頭。
上世紀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中國的各個城市中還出現(xiàn)了電子游戲廳娛樂場所,與電視機聯(lián)機的小霸王游戲機進入了孩子的生活,《魂斗羅》、《超級瑪麗》等游戲成為了兒童課余生活的“好伙伴”。
進入新世紀,對著電腦屏幕,熟練地點擊鼠標、敲擊鍵盤,控制著游戲中的人物與壞人進行生死搏斗……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了這樣的游戲童年,孩子們的手中又多了一個遙控器——鼠標。網(wǎng)絡的出現(xiàn)讓孩子快捷地了解到世界各地發(fā)生的信息,某種程度是讓孩子與世界同步,但也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已成為全社會共同面臨的一大問題。
傳統(tǒng)、集體性的游戲在孩子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也被周末的游樂場游玩所取代。缺少玩伴與交流的童年生活,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傾向和打扮與行為舉止像成年人的孩子。
新中國走過的 60 年間,童年的游戲承載了人們對社會的感受與理解,更刻下了時代發(fā)展的印記。
【思維空間】
1.關(guān)于長清地區(qū)盛為流傳的兒歌童謠,你還了解哪些?選擇你最喜歡的一首或幾首兒歌童謠,從形式、語言、內(nèi)容等方面進行鑒賞,限 200 字以內(nèi)。
2.關(guān)于本地區(qū)民間盛為流行的兒童游戲,你還了解哪些,選擇一項你最喜愛的兒童游戲,進行簡要介紹,限 200 字以內(nèi)。
3.對于傳統(tǒng)、集體性的游戲在兒童生活中逐漸消失,天然游戲場所逐漸被室內(nèi)娛樂場地所取代,當代兒童娛樂缺少玩伴與交流的現(xiàn)象,你有何認識,談談你的個人看法,并以《童年的七色夢,你在哪里?》為主題,寫一篇小論文,字數(shù)限500 字以內(nèi)。
【參考資料】
1.濟南長清旅游網(wǎng):http://www.jncqly.gov.cn/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3.中工網(wǎng):http://www.workercn.cn/,《追尋童年的游戲蹤跡》,范珊珊
推薦訪問: 兒歌 游戲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jù)省局黨組《關(guān)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tǒng)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zhàn)略部署、重大理論創(chuàng)造、重大思想引領(lǐng)的系統(tǒng)呈現(xiàn)。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lǐng)導集體統(tǒng)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fā)展階段“三農(nóng)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nóng)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lǐng)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zhí)政黨,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zhàn)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zhàn)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zhàn)略策略的重要性,戰(zhàn)略和策略的關(guān)系,提高戰(zhàn)略思維、堅定戰(zhàn)略自信、強化戰(zhàn)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guān)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qū)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nèi)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wǎng)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wǎng)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nèi)容,是建設網(wǎng)絡強國的重要領(lǐng)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wǎng)民規(guī)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