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生化實驗報告-肝糖原測定

| 瀏覽次數:

 生物化學實驗報告

 姓

 名:

 學

 號:

 專業年級:

 組

 別:

  *** 實驗教學中心

 第一部分

 一、實驗目的

 掌握程度 實驗主要目的

 1. 掌握肝糖原提取、糖原和葡萄糖鑒定與蒽酮比色測定糖原含量的原理和注意事項,掌握其操作方法

 2.正確操作使用刻度吸管和可調微量取液器

 3.熟練運用溶液混勻的各種方法(試情況而定,采用合適的混勻方法)

 4.正確掌握溶液轉移的操作

 5、正確操作使用分光光度記 二、實驗原理

 掌握程度 實驗內容及原理 實驗名稱

 肝糖原的提取、鑒定與定量

 實驗時間

 *** 實驗地點

 *** 指導老師

  趙***

  組員

 *** 評分

 批改日期

 肝糖原的提取與鑒定

 糖原儲存在細胞內,采用研磨勻漿等方法可使細胞破碎,低濃度的三氯醋酸能使蛋白質變性,破壞肝組織中的酶且沉淀蛋白質,而糖原仍穩定保存于上清液中,從而使用糖原與蛋白質等其他成分分離開來。糖原不溶乙醇而溶于熱水,故先用 95%的乙醇將濾液中的糖原沉淀,再溶于熱水中。

 糖原水溶液呈現乳樣光澤,遇碘變紅棕色。這是糖原中葡萄糖長鏈形成的螺旋中,依靠分子間引力吸附碘分子后呈現的顏色。糖原還可被酸水解為葡萄糖,利用呈色反應和葡萄糖的還原性,可判斷肝組織中糖原的存在。

 CuSO 4 +2NaOH=Na 2 SO 4 +Cu(OH) 2 2Cu(OH) 2 +C 6 H 12 O 6 =2 CuOH+氧化型葡萄糖+H 2 O 2 CuOH= Cu 2 O (紅色)+ H 2 O Cu(OH) 2 = CuO(黑色)+ H 2 O

 肝糖 原定量測定

 糖原在濃酸中可水解為葡萄糖,濃硫酸能使葡萄糖進一步脫水生成糠醛衍生物—5-羥甲基呋喃甲醛,此化合物再與蒽酮脫水縮合生成藍色化合物。該物質在 620nm 處有最大吸收。糖含量在 10~100ug,溶液顏色的深淺可與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利用此反應與同樣處理的已知葡萄糖含量標準溶液比色,可得到樣品中糖原的含量。糖原在濃堿溶

 液中非常穩定,故在顯色之前,肝組織先置于濃堿中加熱,以破壞其他成分,而保留肝糖原。

  一、

 材料與方法

 1、實驗材料 樣品

 雞肝

 試劑

 肝糖原的提取與鑒定:95%乙醇,0.31mol/L(5%)三氯醋酸溶液,濃鹽酸,NaOH 溶液,碘試劑,班氏試劑。

 肝糖原定量測定:30%KOH 溶液,0.5mg/ml 的葡萄糖溶液,蒸餾水,蒽酮顯色劑。

 儀器和器材

 可見光分光光度計,恒溫水浴箱,試管架,三支試管,加樣槍,加樣槍架,普通離心機,研缽,刻度吸量管,白瓷反應器,100ml 容量瓶。

 2、實驗流程 肝糖原的提取與鑒定:

 雞肝約 1.5 g,剪碎 +5%CCl 3 COOH 1 ml 研磨至乳狀 +5%CCl 3 COOH 3 ml 研磨成肝勻漿

 全部轉入離心管中,離心 3 分鐘(4000 r / min)

 沉淀(棄去)

 上清(取 3 ml)

 +3ml 95%乙醇,混勻,靜置 10 分鐘

 離心 5 分鐘(4000 r / min)

 上清(棄去)

 沉淀 +蒸鎦水 1 ml 沸水浴 2 分鐘,溶解沉淀

  白瓷板孔穴中

 糖原溶液 1ml +濃 HCl 5 滴 加碘試劑 2 滴

  加碘試劑 2 滴

  沸水浴 15 分鐘,冷卻 糖原溶液 2 滴

  +50%NaOH 5 滴

  呈色對比

 糖原水解液 2 滴

  糖原水解液 +班氏試劑 4 滴 混勻

 沸水浴 2 分鐘,觀察變化

 肝糖原定量測定

 雞肝 0.15 g +30%KOH 1.5ml

 沸水浴 15 分鐘

 冷卻,全部轉入 100 ml 容量瓶中

 加水至標線,仔細混勻,此為糖原提取液

 糖原的測定

 取 3 支試管,按下表操作。

 試劑(ml)

 空白管 標準管 樣品管 蒸餾水 1.0 — — 標準葡萄糖溶液 — 1.0 — 糖原提取液 — — 1.0 0.2%蒽酮溶液 2.5 2.5 2.5 混勻,沸水浴 10 分鐘,冷卻c 。在分光光度計 620 nm 波長處,用空白管溶液調

 零,測定各管溶液的吸光度(A)。

 4、注意事項 肝糖原的提取與鑒定 ①在提取肝糖原中,向上清液中加入乙醇后,要充分混勻,可以用玻璃棒攪拌。

 ②糖原中葡萄糖螺旋鏈吸附碘產生的顏色與葡萄糖殘基的多少有關。肝糖原分支中葡萄糖殘基在 20 個以下,吸附碘后呈現紅棕色。

 肝 糖 原 定 量測定

  ①肝組織必須在沸水浴中完全溶解,否則影響比色; ②注意要收集全部溶液,用水多次洗試管,一并收入容量瓶中; ③加入蒽酮溶液時要小心操作,將試管放在試管架上進行; ④如果溶液呈渾濁,則因配制蒽酮溶液的硫酸濃度不夠所致。

  第二部分

 一、實驗結果與處理

 1、實驗現象 操作過程 現象圖片

 (1 1 )雞肝在三氯醋酸中,被研磨成肝勻漿

 (2) 雞肝研磨成肝勻漿后轉入試管

 (3 3 )第一次離心后

 (4 4 )第一次離心后上清液轉移到另一試管

  (5 5 )第二次離心后

 (6 6 )第二次離心后的沉淀

 (7 7 )沸水浴使沉淀溶解后

  (8 8 )糖原水解液

 (9 9 )班氏試劑與糖原水解液反應:

 溶液顯藍色,磚紅色不明顯

 ( 10 )

 白瓷板孔穴中糖原與碘反應(左邊為碘試劑與肝糖原溶液,右邊為碘試劑): :

 紫色不明顯

 ( 11與 )雞肝與 30% 的H NaOH 溶液混合在沸水浴中加熱后: :

 呈血紅色

 ( 12 )糖原溶液裝入L 100mL 容量瓶混勻后:刻度線處有些許氣泡,混勻過程造成

 ( 13 )糖原提取后的測定

 ,三支試管水浴后(1 1 、2 2 、3 3 號試管分別為空白管、標準管、樣品管):

 三只試管水浴 10min后,標準管顏色最為明顯,為綠色,加入的是標準葡萄糖溶液,樣品管與空白管顏色依次遞減。

  2、實驗數據記錄 在分光光度計 620nm 波長處,測定各管溶液的分光度(A),記錄結果如下:

 各管吸光值 測定次數

  空白

  標準

 樣品 1

  0.000

 0.350

 0.010

  2

  0.000

 0.351

 0.011

 3

  0.000

 0.353

 0.013

 3、實驗結果

 肝糖原的提取與鑒定:

 顯色反應中,碘液由黃色變為紅棕色(不明顯),說明所提供材料中含糖原成分,但含量低;加入班氏試劑的溶液無明顯的顏色變化;

 肝糖原定量測定

 (1)雞肝所取質量:0.15g (2)各管吸光值

 各管吸光值 測定次數

  空白

  標準

 樣品 1

  0.000

 0.350

 0.010

  2

  0.000

 0.351

 0.011

 3

 0.000

 0.353

  0.013

  平均值

  0.000

  0.351

 0.011

 標準管吸光度平均值 0.351; 樣品管平均吸光度 0.011;

 由公式計算:

 11 . 1 *1000100*g100* 05 . 0 * 100 / g)

 肝組織重( 標準樣品肝組織)

 肝糖原(AAg ?注:1.11 為此法測得的葡萄糖含量換算為糖原含量的常數,因為用蒽酮試劑顯色時,110ug 糖原與 100ug 葡萄糖顯色程度相當。

 故經計算最后結果為 0.116(g/100 肝組織)。

  4、討論與分析 (1)與碘試劑反應時:加入糖原的孔穴并沒有出現明顯的紅棕色。可能原因如下:

 A、是在取糖原沉淀時,沉淀很少,糖原含量也很少; B、碘試劑本身是黃色的,本來現象就不是很明顯,這樣一來,幾乎看不到反應會產生的紅棕色了,說明糖原含量極少。

 (2)糖原中葡萄糖的鑒定:實驗結果也沒有如預期中的藍色溶液沸水浴后變為磚紅色。原因如下:

 A、沸水浴過程水溫沒有達到 100 攝氏度,且期間多個小組先后放、取水浴箱中的試管,對反應造成一定影響; B、糖原含量極少,又加過少量酸與堿,濃度更小,現象更不明顯,所以觀察不到明顯的磚紅色。

 (3)在肝糖原定量測定中,由資料可知飽食雞肝的肝糖原含量為:2~3g/100g 肝組織。而我們的結果明顯偏低,實驗中沒有出現操作上的失誤,討論分析原因如下:

 A、所用雞肝來源并非飽食雞的肝,且雞肝每個部位肝糖原的含量有差異,與其他實驗組對比,可能我們組所取雞肝的部位剛好是肝糖原含量較低的部位; B、查資料得知若肝糖原含量<1%時,蛋白質會干擾蒽酮反應,這可能對實驗結果進一步造成降低的影響。

推薦訪問: 肝糖 測定 生化

【生化實驗報告-肝糖原測定】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