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名稱 觀察蚯蚓
實驗日期
班 級
第
組
姓名
探究問題
觀察蚯蚓 實驗目的 1.觀察蚯蚓的外部形態,描述蚯蚓的體形、體色、體表、體節的特征,區分蚯蚓的前端與后端,背面腹面。
2.觀察蚯蚓的運動,描述蚯蚓運動的方式,說出蚯蚓依靠哪些器官完成運動。
3. 通過觀察,體會蚯蚓與環境的關系,思考蚯蚓對環境的作用,形成尊重生命,珍愛環境的意識與情感。
實驗器材 活蚯蚓,玻璃板,糙紙,棉球,清水,放大鏡,線繩,刻度尺等。
步驟 與 方法
一、觀察蚯蚓的外部形態 1.取一條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觀察它的體形、體色以及身體分節的情況。
蚯蚓(
) 2.用手觸摸蚯蚓的體表,感覺到它的表面非常(
)。這就是因為它的體表具有黏液。
3.用手指撫摸蚯蚓的腹面,感覺到蚯蚓的腹面比較(
)。再用放大鏡觀察蚯蚓的腹面,可以瞧到她的腹面有許多小突起,這些小突起叫做(
)。
二.觀察蚯蚓的運動。
1.在玻璃板上涂抹一層清水,將蚯蚓用濕棉球沾濕后放在玻璃板上,觀察蚯蚓運動時身體形狀的變化,您會發現它的身體在運動時會(
),這說明它的體內具有(
)組織。
2、請您給蚯蚓的爬行計時 30 秒,用線繩標記蚯蚓后端移動的路徑,然后用刻度尺測量用做標記的線繩長度為(
)cm,這就是 30 秒內蚯蚓在光滑平面上爬行的張度。
3、將蚯蚓放在糙紙上,觀察它身體的變化與運動情況,依然給它的爬行計時 30 秒,用線繩標記蚯蚓后端移動的路徑,然后用刻度尺測量用做標記的線繩長度為(
)cm,這就是 30 秒內蚯蚓在粗糙平面上爬行的長度。比較它在玻璃板上與在糙紙上的運動速度與效果,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八年級生物實驗報告
指導教師:
。
三.思考與交流
。
我的發現
實驗結論
備注 (缺席學生) 實驗名稱 探究鳥適于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
實驗日期
班 級
第
組
姓名
探究問題
探究鳥適于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
實驗目的 1.探究鳥類的身體適于飛行的特點。
2.通過對鳥類的觀察,能概述鳥類的主要特征。
3. 理解鳥類適于飛行的形態結構與生理功能。
實驗器材 鳥的標本與圖片,鳥的骨骼標本與羽毛標本。
八年級生物實驗報告
步驟 與 方法
一、提出問題:
。
二.作出假設:
假設
。
假設的依據
。
三.制定并實施計劃: 1.觀察鳥的體形。它的體形
。這與飛行的關系
。
2.觀察鳥翼,將鳥的翅膀輕輕展開,鳥的羽毛有
特點。鳥翼就是
。
這與飛行的關系
。
3.摸摸鳥的胸肌,與其她部位的肌肉相比,胸肌的發達程度
。這與飛行的關心
。
4.觀察鳥的骨骼結構,有
。推測飛行的特點
。
觀察鳥的骨骼與恐龍的骨骼相比,有哪些飛行的特點
。
四.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
五.表達與交流:
。
我的發現
實驗結論
備注 (缺席學生)
指導教師: 八年級生物實驗報告
實驗名稱 探究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學習行為
實驗日期
班 級
第
組
姓名
探究問題 探究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學習行為 實驗目的 1.探究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學習行為。
2.通過探究活動,理解動物的學習行為。
3.培養動手能力與實驗設計能力。
實驗器材 小鼠 6 只,紙板若干及制作迷宮的具,玻璃板,食物,鼠籠 3 個,水瓶 3 個,木屑一包,停表。
步驟 與 方法
一、提出問題:
。
二.作出假設:
。
假設的依據
。
三.制定并實施計劃: 1.設計迷宮
2.制定計劃: 根據您所選擇的實驗動物,您需要準備的食物就是
,大約需要
份。
實驗場所
,實驗時間就是
。
3.實施計劃 隨機分組并標號。保持生存狀態一致,每次實驗前饑餓 12 小時,但供水。
實驗環境準備:測量室溫。學習階段:用木塊堵住岔口,讓小鼠走正確的路線到達終點并取食,讓小鼠了解迷宮中有食物。然后再將其放入起點重復學習一次。
指導教師: 八年級生物實驗報告 小 鼠 找 到 食 物 需 要 的 時 間 就 是
, 期 間 您 所 觀 察 到 的 現 象 就是
。
實驗階段:將迷宮中所有岔口的路障取出后,在迷宮入口處放置一只經過學習的小鼠,開始計時。記錄。
四.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五.表達與交流
我的發現
實驗結論
備注 (缺席學生) 實驗名稱 探究螞蟻的通訊 實驗日期
班 級
第
組
姓名
探究問題 探究螞蟻的通訊
實驗目的 1、飼養并探究螞蟻的通訊行為。
2、通過實例說明動物群體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意義。
實驗器材 數量較多的螞蟻,塑料容器,小石頭,等長的木條,有氣味的物質,食物。
步驟 與 方法
一、提出問題:
。
二.作出假設:
。
假設的依據
。
三.制定并實施計劃: 1.采集螞蟻。您選擇的采集地點就是
。可以在地面上撒一些有甜味的面包屑,用食物誘捕螞蟻。
2.飼養螞蟻。根據您搜集到與了解到的有關螞蟻生物環境的特點,布置一個螞蟻的生活環境,并觀察螞蟻的生活習性。
注意問題:
。生活習性:
。
3.觀察螞蟻的行為。
4.證明螞蟻的通訊就是依靠氣味完成的。將三塊小石頭放在盛有少許清水容器內,形成三個小島,小島間用用兩根等長的小木條連接起來,這樣螞蟻只能通過小木橋搭成的“橋”從一個小島到達其她的小島。B 島放螞蟻,食物放在 C 島,A 島什么也不放。一段時間后統計 A 島
只,B 島
只,C 島
只,橋 1 上
只,橋 2 上
只。
四.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您得出的結論就是
。
五.表達與交流
。
我的發現
實驗結論
備注 (缺席學生)
指導教師: 八年級生物實驗報告 實驗名稱 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與真菌
實驗日期
班 級
第
組
姓名
探究問題 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與真菌 實驗目的 1.學習細菌與真菌培養的一般方法,檢測細菌與真菌的分布。
2.了解細菌與真菌分布的特性。
實驗器材 牛肉肉汁培養基的培養皿,無菌棉花,接種環,酒精燈,透明膠帶,標簽紙,放大鏡等。
步驟 與 方法
一、提出問題:
。
二.作出假設:
。
假設的依據
。
三.制定并實施計劃: 1.采集的環境 A.末洗過的手指頭在培養基上涂抹或輕按,用肥皂洗“凈”的濕手指頭在培養基上涂抹。
B.將手指的表面輕按在培養基上。
C.用無菌牙簽取牙垢,涂抹在培養基上。
D.將衣扣、眼鏡框、錢幣輕壓在培養基上。
E.往培養基上放一根頭發。
F.將橘子皮在培養基上涂抹幾下。
G.向培養基上吹氣,咳嗽。
H.打開培養皿蓋,放在實驗室或走廊 10 分鐘。
I.用無菌棉棒蘸取土壤,在培養基上輕輕涂抹。
2.采集細菌與真菌
。
3.細菌與真菌的培養
。
4.記錄觀察到的現象
。
指導教師: 八年級生物實驗報告 四.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您得出的結論就是
。
五.表達與交流
。
我的發現
實驗結論
備注 (缺席學生) 實驗名稱 觀察酵母菌與霉菌 實驗日期
班 級
第
組
姓名
探究問題 觀察酵母菌與霉菌 實驗目的 1.認識酵母菌、霉菌的形態結構。
2.學會觀察酵母菌與霉菌的方法。
3、描述酵母菌與霉菌的繁殖方式及特點。
實驗器材 酵母菌培養液,培養皿中培養好的青霉,吸管,鑷子,顯微鏡,解剖針,載玻片,蓋玻片,放大鏡,稀釋的碘液,吸水紙。
指導教師: 步驟 與 方法
一、觀察酵母菌 取一滴
,滴在載玻片上,去蓋片,小心地將蓋玻片一端與菌液接觸,然后
地將蓋玻片放下,避免
。用顯微鏡觀察時,能瞧到一個個
形的細胞,細胞中有明顯的
,這就就是酵母菌。
在蓋玻片的一側滴一滴
,用吸水紙從
吸引,對酵母菌進行
,觀察酵母細胞的形狀、大小、結構及出芽生殖。
二.觀察青霉 從培養皿中取一塊長有青霉的橘子皮,墊上白紙,用
觀察,可以瞧到一條條直立生長的白色絨毛,這就就是青霉的
菌絲,菌絲的頂端長有成串的青綠色的
。
用
挑取少許長有孢子的菌絲,制成
,置于顯微鏡下觀察。觀察菌絲有沒有顏色,直立菌絲的頂端有沒有掃帚狀的結構,及其孢子的著生狀態與顏色。
三.記錄觀察到的現象 在顯微鏡下,能瞧到酵母菌細胞有
,
,
,
與
。其中,被碘液染色上顏色的結構就是
。有的細胞上長出大小不一的突起,這就是酵母菌在進行
。
在顯微鏡下,能瞧到青霉的菌絲
顏色,直立菌絲的頂端
掃帚狀的結構,它的孢子著生在
上,顏色就是
。
酵母菌 青霉 形態
細胞結構
繁殖方式
我的發現
實驗結論
備注 (缺席學生)
八年級生物實驗報告
實驗名稱 制作米酒 實驗日期
班 級
第
組
姓名
探究問題 制作米酒 實驗目的 1.獨立完成制作米酒的操作與體驗制作過程。
2.舉例說出發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應用。
3、學習酵母菌的結構與代謝的有關知識。
實驗器材 酒曲一塊,糯米 1500 克,涼開水一杯,清潔的容器,蒸鍋,筷子,潔凈的蒸布。
步驟 與 方法
1、淘米:將糯米淘洗干凈,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晝夜。
2.蒸飯:在蒸鍋的籠屜上放上蒸布,將糯米倒入,平鋪,蓋好鍋蓋。置于旺火上蒸熟。將蒸熟的糯米用涼開水沖淋一次。放置到用手接觸摸微熱的時候,轉入清潔的容器中。
3.拌酒曲:將酒曲碾碎成粉末,均勻撒在糯米飯上。500 克糯米用 1 克酒曲。冬季要適量多加一些,迅速將酒曲與微熱的糯米飯均勻地攪拌在一起。
4.抹平、壓實、掏洞:將拌好酒曲的糯米飯倒入清潔的容器內,然后將糯米飯壓實,中間挖一個凹坑,作為出酒用的口,最后淋上一些涼開水。
5.加蓋:把容器用保鮮膜蓋好,均勻打幾個小孔,并采取一定的保溫措施,如用毛巾將容器包裹起來。
6.儲藏:將容器放在溫暖的地方,1-2 天后就可以出酒了。冬天可以放在暖氣旁,以提高溫度。
我的發現
指導教師: 八年級生物實驗報告 實驗結論
備注 (缺席學生) 實驗名稱 觀察雞卵的結構 實驗日期
班 級
第
組
姓名
探究問題 觀察雞卵的結構
實驗目的
1、觀察雞卵,認識雞卵的結構特點。
2、理解雞卵的結構對適應陸地環境的意義。
實驗器材 新鮮雞卵,放大鏡,剪刀,鑷子,培養皿,牙簽等。
步驟 與 方法
1、瞧形狀
取一枚雞卵,觀察雞卵的形狀。這種形狀有什么意義?
。
2、探究卵殼 單手握雞蛋,瞧瞧會不會輕易捏碎,思考就是什么結構在起作用?
。
3、觀察雞蛋的內部結構
(1)用鑷子后端將卵殼鈍端輕輕敲出裂痕,用鑷子剝開卵殼。觀察白色的卵殼膜 ,卵殼膜的功能
。
(2)用鑷子小心的除去外層卵殼膜,可見一小室,這就就是氣室。氣室的作用就是
。
(3)準備好培養皿,放入適量的水。將雞卵放入水中。用鑷子進步擴大破口,將氣室下面透明的一層薄膜剪破,沿著雞卵的長軸將雞蛋殼剪成兩半,使雞卵懸浮于水中。仔細觀察雞蛋的卵白、卵黃、系帶等各部分結構。
(4)觀察卵黃上有沒有一個乳白色小圓點。這就是
。作用就是
。
(5)用牙簽先輕輕的按壓卵黃,再把卵黃刺破并撥出來,感受卵黃膜的存在。
。
我的發現
實驗結論
指導教師: 八年級生物實驗報告 備注 (缺席學生) 實驗名稱 模擬精子與卵細胞隨機結合
實驗日期
班 級
第
組
姓名
探究問題 模擬精子與卵細胞隨機結合 實驗目的
通過模擬精子與卵細胞隨機結合,理解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的。
實驗器材 黑色圍棋棋子 10 顆,白色圍棋棋子 30 顆,兩個紙巾盒,記錄用表格。
步驟 與 方法
1、用黑色圍棋棋子代表含 Y 染色體的精子,白色圍棋棋子代表含 X 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
2、取 10 枚黑色圍棋子與 10 枚白色圍棋放入標記精子的盒子中,另外 20 枚白色圍棋棋子放入標記為卵細胞的紙巾盒中。請您思考為什么要用多顆圍棋子來分別表示精子與卵細胞?
。
3、從兩個盒子中隨機各取出一枚圍棋子,以此模擬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受精過程,并記錄兩枚圍棋子所代表的的染色體組成。每次取完圍棋子要放回到原來的盒子中并搖勻后再取,照此重復 10 次并逐一進行記錄。為什么?
。
4、統計結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染色體
后代性別
XX 出現的次數:
。XY 出現次數:
。
男女比例=
。
我的發現
指導教師: 八年級生物實驗報告 實驗結論
備注 (缺席學生) 實驗名稱 探究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 實驗日期
班 級
第
組
姓名
探究問題 探究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 實驗目的
理解生物的性狀既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又受環境因素影響的知識,從理解內因與外因的關系。
初步體驗調差生物變異的方法。
提高學生收集、處理數據與分析數據的能力。
初步認識生物性狀的確定與數量的關系。
實驗器材 實驗用具:刻度尺、坐標紙、適當的測量工具。
實驗材料:從市場購買的大小不同的兩個品種的花生。
步驟 與 方法
一 提出問題:
。
二 作出假設:
?
三
制定并實施計劃:
1
取樣。大小不同品種的花生各多少粒?
。它們的數量應該
。為什么?
。
2
測量。花生果實的形狀不規則,您打算選用怎樣的測量工具與測量方法,
。
3
數據統計。將您測量的結果填入表格(單位
) 編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品種 1
品種 2
編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品種 1
品種 2
4 將各小組數據統計起來,求平均值。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第六組 平均值 品種 1
品種 2
四 得出結論 :
。
指導教師: 八年級生物實驗報告 五 表達與交流:
。
我的發現
實驗結論
備注 (缺席學生) 實驗名稱 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 實驗日期
班 級
第
組
姓名
探究問題 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 實驗目的
1 模擬探究保護色的形成過程,理解自然選擇學說。
2 推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初步了解生物進化的原因。
3 通過模擬探究保護色的形成過程與實驗結果的統計,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與提高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
4 學會繪制直方圖或條形統計圖。
實驗器材 紅、白、黃、黑四種顏色的乒乓球個 15 個,面積為 1 平方米的黑色布料。
步驟 與 方法
一 提出問題:
。
二 作出假設:
?
三
制定并實施計劃:1 以小組為單位,5-6 個同學位一組,推薦一人為組長。
2 把塑料布展開放在地上,模擬生物的“生活環境”。
3 組長監督,其她同學都就是“捕食者”,她們的“獵物”就是乒乓球。
4 “捕食者”事先背對“環境”,組長將乒乓球均勻地撒在塑料布上。
5 捕食者每轉向環境一次,去一個乒乓球,放在另一個手中,然后繼續轉身選取,直到乒乓球只剩 20 個時,停止。
6 統計“幸存者”中各個顏色的乒乓球的數目。
7 假設每個“幸存者”都產生 3 個后代,而且體色與自己的相同。在每個“幸存者”旁邊放上 3 個備用乒乓球。
8 將“幸存者”與它們的后代充分混合,重復 4-7 過程。記錄數據。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開始 幸存 開始 幸存 開始 幸存 開始 幸存 開始 幸存 紅色
白色
黃色
黑色
四 得出結論 :
。
五 表達與交流:
。
我的發現
實驗結論
備注 (缺席學生)
指導教師: 八年級生物實驗報告 實驗名稱 調查當地常見的幾種傳染病
實驗日期
班 級
第
組
姓名
探究問題 調查當地常見的幾種傳染病 實驗目的
1 通過調查,說出當地常見的幾種傳染病的基本情況。
2 嘗試運用調查的基本方法,以小組合作形式進行調查,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以及組內分工合作的團隊精神。
實驗器材 當地的報紙,刊物,書籍等。
步驟 與 方法
一 調查內容:
。
二 制定調查計劃: 1
本組的調查目的就是
2
本組的調查地點與時間就是
3
本組的調查對象就是
4
調查途徑
5
參考下表設計調查報告。
調查
地區
傳染病的調查報告 調查人
調查時間
被調查人
調查范圍
資料來源
調查提綱 病原體
傳染病
傳染途徑
易感人群
流行現狀
治療方式
預防措施
人 們 對 該病的態度
指導教師:
八年級生物實驗報告 調查結果
分析與建議
三 實施調查,填寫調查報告,填表。
四 得出結論 :
。
五 表達與交流:
。
我的發現
實驗結論
備注 (缺席學生) 實驗名稱 設計一個旅行小藥箱的藥物清單
實驗日期
班 級
第
組
姓名
探究問題 設計一個旅行小藥箱的藥物清單
實驗目的
1 能夠根據不同的旅行方式設計相應的旅行小藥箱的藥物清單。
2 通過設計一個旅行小藥箱的藥物清單,熟悉常用的藥的名稱與作業,學會把用藥常識應用到生活中。
實驗器材 一些常用藥物的使用說明書,紙,筆。
步驟 與 方法
一
設計一個旅行小藥箱,我們要考慮那些要素。
1 旅行人員的組成與健康狀況。
。
2 旅行的目的地的氣候條件等。
。
3 旅行的季節。
。
4 旅行的方式。
。
二 設計一個旅行小藥箱。
1 常備的藥物清單 酒精棉、體溫計、紗布、剪刀、酒精、創口貼、碘酒、紅花酒、清涼油、胃病用藥、止瀉藥、感冒藥、暈車寧、硝酸甘油、燙傷膏、十滴水、藿香正氣水、蛇傷散、鏈霉素,其她所必要的藥品。
2 根據本小組選擇的旅行方式結合提示進行討論、交流,設計小藥箱的藥物清單。
要求:按醫用器材、內服藥、外用藥分類。
配備原則:實用性,急救性,針對新,不必面面俱到。
。
3 全班展示交流,進行修正、補充。
分值 內容
指導教師:
八年級生物實驗報告 16-20 分 設計合理,藥物選擇準確,考慮周全,所帶藥物的數量適當。
10-15 分 設計基本合理,藥物選擇基本準確,考慮稍欠周全,所帶藥物的數量適當。
10 分以下 設計不合理,藥物選擇錯誤,考慮不周全,所帶藥物的數量不適當。
我的發現
實驗結論
備注 (缺席學生) 實驗名稱 探究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
實驗日期
班 級
第
組
姓名
探究問題 探究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 實驗目的
1 設計一個實驗方案,探究酒精對水蚤心臟搏動次數所產生的影響,推理酗酒等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進而感悟珍愛身體,增進健康,遠離酗酒的意義。
2 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養成認真觀察與記錄的習慣,具有樂于與人合作的精神。
實驗器材 1 采集與飼養水蚤。
2 配制不同濃度梯度的酒精:1%、5%、10%、15%、20%、25%、30%的酒精溶
液。
3 準備好棉花、載玻片、蓋玻片,清水、吸管,停表,解剖鏡或顯微鏡,筆、白紙,實驗數據記錄表格,吸水紙。
步驟 與 方法 一 提出問題:酒精對水蚤的心率有影響不? 二 作出假設:
。
三 設計并實施方案 1 實驗中酒精的濃度選用多大比較合適 ?
。
您準備如何設置濃度梯度
。為什么
。
如何用體積分數為 95%的酒精配制共試驗用的不同體積分數的酒精溶液?
。
2 設計實驗需要遵循的原則,在本探究活動中體現為: (1)對照原則。本實驗中應如何設置:
。
(2) 單一變量原則。本實驗中應如何設置:
。
(3)
平行重復原則。本實驗中應如何設置:
。
3 評價與設計實驗方案 方案一:兩個載玻片,分別滴一滴清水與酒精。把一只水蚤放在清水中,測出它的心率,把另一只水蚤放在酒精中,測出它的心率,然后兩組數據進行比較,得出結論。
。
方案二:取一只水蚤,先在清水中計數 10 秒心臟跳動的次數,然后把清水換成酒精,計數 10 秒心臟跳動的次數,將兩次的數據進行比較得出結論。
。
方案三:取三只水蚤,分別先在清水中計數 10 秒心臟跳動的次數,然后分別將清水換成酒精,計數 10 秒心臟跳動的次數,將清水中的數據平均值與酒精溶液中的平均值進行比較得出結論。
。
4 設計實驗數據記錄表格
5 方法步驟 在顯微鏡下觀察與記錄水蚤的心率,就是難度比較高的一個實驗,下面的一些措施能夠改善與提高實驗效果: (1)實驗前應先確認心臟的位置。心臟的跳動與其她能動的結構不同之處在于心臟的跳動就是有節律的。
(2)在實驗時應盡量選取大小一致的水蚤,而且10秒內心率最好在40次以下,便于觀察與計數,減少誤差,一般情況下選擇成年不帶仔的水蚤為宜。
(3)節拍計數或者在紙上點點 (4)搓紙條吸水 (5)交替實驗 具體實驗步驟如下: (1)用吸管吸一只水蚤,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吸去多余的水分,并用幾根棉花纖維覆在水滴上,在低倍鏡下觀察。重點觀察水蚤心臟著生的位置。
(2)稍停片刻,記錄每10秒水蚤心臟跳動的次數,重復3次后,求出平均每分鐘的心臟跳動次數,做好實驗記錄。
(3)在同一張載玻片上加一滴 1%的酒精,使水蚤浸于 1%酒精中。停片刻,吸去多余的酒精溶液,記錄每10秒水蚤心臟跳動的次數,然后計算出1分鐘水蚤心臟跳動的次數。重復 3 次,算出平均值,填入實驗記錄表。
(4)另取一只水蚤,按操作步驟(1)與(2),測出水蚤的心率作為實驗對照值。
然后在載玻片水蚤上加其她濃度的酒精,觀察記錄心率。將結果填寫在預先設計好的實驗記錄表格中。
(5)實驗結束后,馬上將水蚤放回培養水中。
四
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指導教師:
1 根據本組的實驗結果,在不同濃度的酒精溶液中,水蚤的心率變化表現在
。
2 實驗結論就是
。
五 表達交流
我的發現
實驗結論
備注 (缺席學生)
推薦訪問: 八年級 實驗 生物上一篇:四川大學電子系統設計實驗報告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