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
名師工作室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通過本工作室的建設搭建,充分發揮名師在教育教學中的示范、指導、輻射作用,促進中青年骨干教師專業成長和名師領銜人自我提升,成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及專業建設的示范地和社會服務、成果轉化的孵化地,促進學院教育事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二)年度發展目標 第一年:
1、組建工作室,選拔工作室成員,制定和論證工作室工作方案。
2、完善配備設施(包括工作制度等),指導工作室成員制定發展規劃,建立工作室網頁等。
3、適時組織成員到省、市名師工作室進行參觀學習。
4、申報一個市級以上課題,以課題促進成員研究能力的提升。
第二年:
1、檢查指導課題研究情況,確保順利進行課題研究內容,部分成員能獨立承擔或參與課題研究工作。
2、撰寫高質量的論文,并在公開刊物發表 3、提升個人教學理念、特色,完成學習記錄及總結等。
4、建立名師工作室網站。利用網站定期開展在線交流、研討,在線解答教師的有關教學問題。
第三年:
1、完成工作室教育教學科研成果展示,務求在科研、實踐上對全院教師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2、提交研究的成果材料和工作室總結材料,接受學院的評估。培3、養出一定數量的名師、優秀骨干教師。部分成員成為院級以上 的骨干教師。在優秀教師成長的每一階段中相應提升一級或成為在某一方面學有專長、術有專攻的公認的知名教師。
二、工作室組建
(一)領銜人簡介 女、大學本科學歷、碩士研究生、副教授,全國一級注冊建造師,
從 1987 年工作以來,一直堅持在教學第一線,在學校培養和本人的努力下,取得了較大的成績。2006 年 7 月被江蘇省教育廳確定為江蘇省職業教育領軍人才,2005 年被常州市教育局評為“常州市師德模范”、“常州市教育系統優秀黨員” (二)成員名單 序號 姓
名 單位(部門)
職稱 1 朱平(大)
土木工程系 教學副主任 副教授 2 劉順傳 土木工程系 學工副主任 講師 3 耿興軍 土木工程系建工教研室主任 講師 4 張永強 土木工程系 專業教師 助講 5 唐柏杰 土木工程系 專業教師 無 6 徐燕娟 土木工程系 行政秘書 助理研究員 7 郭小剛 常州中大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高級工程師
8 張棋霖 建工 1531 班 學生 9 饒帥 建工 1531 班 學生 10 李全力 建工 1531 班 學生 (三)成員分工 項
目 負 責 人 具體工作 課題《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研究》
朱平 調研、論文撰寫 劉順傳 負責研討中高職銜接班的學生管理 耿興軍 負責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銜接研究 張永強 負責研討中高職銜接的班級管理 唐柏杰 負責研討中高職銜接班的課堂管理、網站的建立 徐燕娟 課題相關資料收集、整理 郭小剛 提供企業對建工專業學生的需求和崗位要求 (四)研究方向 本課題以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高職課程為研究對象,以國家相關教育文件精神和職業技術教育理論為指導,以中高職課程銜接問題為切入點,以“解讀內涵、理論借鑒、分析現狀、反思問題、建構策略、總結展望”為研究思路,運用科學合理的研究方法,從中微觀層面入手,探尋解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高職課程有效銜接問題的方法。
(五)研究方法 (1)文獻分析法:收集國家頒布的教育教學改革的相關文件,
以及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職業教育課程改革類相關資料,通過研讀文獻、分析相關研究成果,為課題結構框架搭建提供思路。文獻資料主要來源于學院圖書館、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博碩士論文全文數據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等。
(2)訪談調查法:對部分中等、高等職業院校發放調查表進行調研,了解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的現狀,同時通過對教師、學生走訪、座談,以掌握第一手資料。
(3)案例分析法:在課題研究中期,將比較其他地區或其他專業的成功案例,邀請建筑行業專家和課程專家共同參與分析,吸取他們的一些經驗,在此基礎上建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高職課程有效銜接的原則、方法。
三、運行機制
本工作室以三年為一個工作周期,采取以下運行機制:
1、導師領銜制:本工作室實行導師領銜制,導師主要在責任與創新上下功夫;在熱情與參與上下功夫;在合作與指導上下功夫。
2、課題推進制:以工作室全體成員智慧為依托,圍繞課題開展研究,力爭研究過程清晰,研究成果顯著。
3、成果輻射制:在三年工作周期內,工作室的相關成果以論文、研討會、報告會、公開教學、觀摩考察等形式在全院范圍內介紹、推廣。
4、崗位淘汰制:在三年工作周期內,成員未能較好地履行職責,工作效果較差,經考核不合格的自動淘汰。
四、主要措施
1、專家講座引領。針對成員在課題研究活動中亟需解決的共同問題聘請專家講課,進行理論指導。引領進入工作室的成學員學習先進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
2、根據成員的自身特點制定成長計劃,使工作室成員在工作周期內達到培養目標;
3、定期研討。定期舉行交流活動,通過經驗交流會、研討,將成員的研究成果付之實踐,同時,提煉和吸納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
4、考察學習。外出觀摩考察學習,并通過匯報學習收獲,互相啟發。
5、展示交流:將課題研究成果通過各種途徑進行交流展示。
五、預期成果
1、重點開展課題研究,提升工作室教科研能力 完成一個以上市級以上課題并結題,
2、工作室成員自主創新高質量的課程與教學資源、教科研成果或技術研發成果,公開發表的論文人均不低于 1 篇/年;1 個工作周期內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不少于1篇,教育教學論文不少于5篇; 3、參加(含指導學生)省級以上各類教學競賽獲得二等獎以上不少于 1 項,或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以上不少于 1 項,或出版專著、主編教材不少于 1 部。
4、每學年工作室領銜人作院級以上教師培訓講座 1 次,或在院級以上論壇(報告會、研討會)主題交流 1 次;工作室成員每人開 1次匯報課。
5、建立名師工作室網站。利用網站定期開展在線交流、研討,在線解答各類教學問題,把網站建成動態工作站、成果輻射源和成果分享站。
6、成果輻射。工作室在教學、教研方面的成果以論文、專著、研討會、報告會、名師論壇、公開教學、專題講座等形式向外輻射,示范引領全院專業改革,促進全院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師的專業成長。
2016 年 9 月 1 日
推薦訪問: 名師 工作方案 工作室上一篇: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涉臺重要信號
下一篇:XX街道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方案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