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名師工作室工作方案

| 瀏覽次數: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

 名師工作室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通過本工作室的建設搭建,充分發揮名師在教育教學中的示范、指導、輻射作用,促進中青年骨干教師專業成長和名師領銜人自我提升,成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及專業建設的示范地和社會服務、成果轉化的孵化地,促進學院教育事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二)年度發展目標 第一年:

 1、組建工作室,選拔工作室成員,制定和論證工作室工作方案。

 2、完善配備設施(包括工作制度等),指導工作室成員制定發展規劃,建立工作室網頁等。

 3、適時組織成員到省、市名師工作室進行參觀學習。

 4、申報一個市級以上課題,以課題促進成員研究能力的提升。

 第二年:

 1、檢查指導課題研究情況,確保順利進行課題研究內容,部分成員能獨立承擔或參與課題研究工作。

 2、撰寫高質量的論文,并在公開刊物發表 3、提升個人教學理念、特色,完成學習記錄及總結等。

 4、建立名師工作室網站。利用網站定期開展在線交流、研討,在線解答教師的有關教學問題。

 第三年:

 1、完成工作室教育教學科研成果展示,務求在科研、實踐上對全院教師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2、提交研究的成果材料和工作室總結材料,接受學院的評估。培3、養出一定數量的名師、優秀骨干教師。部分成員成為院級以上 的骨干教師。在優秀教師成長的每一階段中相應提升一級或成為在某一方面學有專長、術有專攻的公認的知名教師。

 二、工作室組建

 (一)領銜人簡介 女、大學本科學歷、碩士研究生、副教授,全國一級注冊建造師,

 從 1987 年工作以來,一直堅持在教學第一線,在學校培養和本人的努力下,取得了較大的成績。2006 年 7 月被江蘇省教育廳確定為江蘇省職業教育領軍人才,2005 年被常州市教育局評為“常州市師德模范”、“常州市教育系統優秀黨員” (二)成員名單 序號 姓

 名 單位(部門)

 職稱 1 朱平(大)

 土木工程系 教學副主任 副教授 2 劉順傳 土木工程系 學工副主任 講師 3 耿興軍 土木工程系建工教研室主任 講師 4 張永強 土木工程系 專業教師 助講 5 唐柏杰 土木工程系 專業教師 無 6 徐燕娟 土木工程系 行政秘書 助理研究員 7 郭小剛 常州中大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高級工程師

 8 張棋霖 建工 1531 班 學生 9 饒帥 建工 1531 班 學生 10 李全力 建工 1531 班 學生 (三)成員分工 項

 目 負 責 人 具體工作 課題《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研究》

  朱平 調研、論文撰寫 劉順傳 負責研討中高職銜接班的學生管理 耿興軍 負責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銜接研究 張永強 負責研討中高職銜接的班級管理 唐柏杰 負責研討中高職銜接班的課堂管理、網站的建立 徐燕娟 課題相關資料收集、整理 郭小剛 提供企業對建工專業學生的需求和崗位要求 (四)研究方向 本課題以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高職課程為研究對象,以國家相關教育文件精神和職業技術教育理論為指導,以中高職課程銜接問題為切入點,以“解讀內涵、理論借鑒、分析現狀、反思問題、建構策略、總結展望”為研究思路,運用科學合理的研究方法,從中微觀層面入手,探尋解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高職課程有效銜接問題的方法。

 (五)研究方法 (1)文獻分析法:收集國家頒布的教育教學改革的相關文件,

 以及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職業教育課程改革類相關資料,通過研讀文獻、分析相關研究成果,為課題結構框架搭建提供思路。文獻資料主要來源于學院圖書館、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博碩士論文全文數據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等。

 (2)訪談調查法:對部分中等、高等職業院校發放調查表進行調研,了解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的現狀,同時通過對教師、學生走訪、座談,以掌握第一手資料。

 (3)案例分析法:在課題研究中期,將比較其他地區或其他專業的成功案例,邀請建筑行業專家和課程專家共同參與分析,吸取他們的一些經驗,在此基礎上建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高職課程有效銜接的原則、方法。

 三、運行機制

 本工作室以三年為一個工作周期,采取以下運行機制:

 1、導師領銜制:本工作室實行導師領銜制,導師主要在責任與創新上下功夫;在熱情與參與上下功夫;在合作與指導上下功夫。

 2、課題推進制:以工作室全體成員智慧為依托,圍繞課題開展研究,力爭研究過程清晰,研究成果顯著。

  3、成果輻射制:在三年工作周期內,工作室的相關成果以論文、研討會、報告會、公開教學、觀摩考察等形式在全院范圍內介紹、推廣。

  4、崗位淘汰制:在三年工作周期內,成員未能較好地履行職責,工作效果較差,經考核不合格的自動淘汰。

 四、主要措施

 1、專家講座引領。針對成員在課題研究活動中亟需解決的共同問題聘請專家講課,進行理論指導。引領進入工作室的成學員學習先進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

  2、根據成員的自身特點制定成長計劃,使工作室成員在工作周期內達到培養目標;

  3、定期研討。定期舉行交流活動,通過經驗交流會、研討,將成員的研究成果付之實踐,同時,提煉和吸納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

  4、考察學習。外出觀摩考察學習,并通過匯報學習收獲,互相啟發。

  5、展示交流:將課題研究成果通過各種途徑進行交流展示。

 五、預期成果

 1、重點開展課題研究,提升工作室教科研能力 完成一個以上市級以上課題并結題,

 2、工作室成員自主創新高質量的課程與教學資源、教科研成果或技術研發成果,公開發表的論文人均不低于 1 篇/年;1 個工作周期內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不少于1篇,教育教學論文不少于5篇; 3、參加(含指導學生)省級以上各類教學競賽獲得二等獎以上不少于 1 項,或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以上不少于 1 項,或出版專著、主編教材不少于 1 部。

 4、每學年工作室領銜人作院級以上教師培訓講座 1 次,或在院級以上論壇(報告會、研討會)主題交流 1 次;工作室成員每人開 1次匯報課。

 5、建立名師工作室網站。利用網站定期開展在線交流、研討,在線解答各類教學問題,把網站建成動態工作站、成果輻射源和成果分享站。

 6、成果輻射。工作室在教學、教研方面的成果以論文、專著、研討會、報告會、名師論壇、公開教學、專題講座等形式向外輻射,示范引領全院專業改革,促進全院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師的專業成長。

 2016 年 9 月 1 日

推薦訪問: 名師 工作方案 工作室

【名師工作室工作方案】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