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隱秘的角落》有感_ _ 觀后感
觀《隱秘的角落》有感 1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目的,帶著自己的籌碼,使用自己的手段,卻被別人握著把柄和不愿為人所知的秘密,別人的秘密和自己的秘密合在掌中,交出別人的,自己也會暴露。
張東升被拿到殺人證據,陷入被動,他能做出的最有利的反應是與他們制衡。他試圖化被動為主動,卻意外的被局外人打亂。在與三人的短暫相處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他都為自己的絕地反擊提供了良好的機會。殺害岳父母加妻子被實錘,難逃一劫,卻無法將主角拉上墊背。因為朱朝陽才是唯一主角,從心靈的改變,是作者想表達的,所以作者不讓他死。但其實東升也可以算作明白一切,可惜新的東升出現,舊的東升就不能留下,可憐的升升子,還被設計為禿頂加陽痿,太難了。
嚴良和岳普都是來自福利院也是小孩子,對于金錢沒有概念,所以在他們得知能夠用這個視頻換得醫療費之后便開始了這無休止的爭斗之中。當然他們也有自己本身的束縛與想要完成的事情,他們離開福利院想做自己的事情,所以他們不想在沒有做到之前就回去。同時他們的善意使得他們想要做備份,這也導致了他們后期被朱朝陽擺布。
朱朝陽最初是人畜無害的,但是從朱晶晶墜樓以后整個人就變質了。他需要得到父親的愛,他要保護自己的未來,所以他要隱藏真相,他要借刀殺人,他要獨善其身。所以他明白從一開始就不該開那扇門,他要重新開始。但是他還是失去了父親
最開始沒有絕對的 boss,沒有誰是運籌帷幄,每個人都犯過失誤,朱朝陽也不例外,他害怕過慌張過,說錯過話,做錯過事。但是后來他變了,一開始我沒有發現,直到他與嚴良在廁所里的對話。更為驚訝的是嚴良手里的備份是空的。
時間是不停向前的河流,人們在困苦時便是掙扎于河中的漩渦,雖然時間不停向前,總有一日會逃出漩渦,但是有人在漩渦中溺斃,沉下去又制造更大的漩渦,把別人也緊緊地拽向深淵。究竟是去拯救別人,還是拋下他們獨善其身,其實也由不得自己了。
觀《隱秘的角落》有感 2 “有時候我恨不得自己替晶晶妹妹死,這樣爸爸至少你可以不用那么傷心。” 電視劇中的反派通常都會有一個壓抑的童年或是有過某些顛覆人生的遭遇,因而長大后才會性格扭曲、心里變態、冷酷無情、殺人如麻,就好像沒遭遇點不幸,精神上沒什么殘缺就不配做壞事兒一樣。
這種邏輯其實挺符合社會主義道德標準挺正能量的——就是壞人才會做壞事。他不是壞人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他這么做了他肯定就是壞人。再往下面一層就是,如果你不想成為壞人的話就不要做壞事,因為做壞事的人都是不幸的,沒有人想不幸。
但社會通常定義的好人或是幸福的人就不會傷害別人了嗎? 可有些人的幸福就是建立在他者的不幸之上。
X 說他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夠判斷出自己能對什么人做什么事。我覺得這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能力,我就沒這把握,所以在不確定要不要做
的時候,我通常會停止行動,因為這樣最安全最穩妥。當然這根本算不得是一種智慧,甚至連技巧都稱不上,只能說是適合我的一種方式,畢竟我太容易搞砸一切了。
但我覺得我有另外一種能力,一種不幸的能力,就是能判斷出我的情緒會傷害到哪些人。當然對于不在乎我的人來說我屁都不是,我只能傷害到關心我的愛我的人,我知道自己對他們的影響力,也知道自己說哪些話最能戳到人。
所以我偏要這么做,偏要往人心上扎。一味的指責是最低級的,畢竟我還要做個好孩子,所以假裝體諒,以退為進,但有時候溫柔刀才是刀刀傷人。
我常常會覺得自己不是故意的,在整個事件中我異常無辜。但事實上結果都是可預料的,也許這就是我想要達到的目的,把所有人折騰地天翻地覆,焦頭爛額,然后我再去善解人意、乖巧有禮。我不知道這算不算心理扭曲,就好像我非得折騰一下才開心,才能證明他們是寵愛著我的,可那些愛我的家人又做錯了什么。如果我只能給他們帶來不幸那么 我今天上午又在折騰人。
我覺得自己非常不好,但我一點都不奇怪,因為所有人都是這樣的。
而我之所以能做出這樣的判斷,背后隱藏著這樣的邏輯:我不僅自己壞,還把所有人想得和我一樣壞,所以我不但壞還非常狹隘,簡直,糟透了。
觀《隱秘的角落》有感 3
最近一部懸疑劇《隱秘的角落》在網上播出后大火,豆瓣評分達到了9.0 分,可以說是爆款高分了。演員秦昊飾演的主角張東升,是個典型的斯文敗類,有著學霸的智商,但內心極度陰暗,人到中年事業無成,親戚朋友看不起他,妻子還要跟他離婚。終于一天他爆發了,在爬山過程中將自己的岳父岳母推下了山,本以為這一切天衣無縫地結束了,然而他的犯罪過程恰好被三個孩子記錄了下來,故事就從這里展開了。
這三個孩子分別是父母雙亡的小女孩普普,沒有母親、父親吸毒被抓的男孩嚴良,父母離異跟隨母親生活的男孩朱朝陽。普普跟嚴良是從福利院逃出來的,他們找到了原來的同學朱朝陽求助,三人在爬山時剛好用相機錄了一段視頻,發現了張東升的犯罪過程,為了救普普的弟弟,他們決定勒索張東升三十萬塊錢,就這樣被卷進了犯罪的漩渦之中。三個孩子的共同點就是都擁有著不健全的家庭,所以才會出現了后來的種種問題,其中以朱朝陽最為嚴重。
朱朝陽看似是大人眼中的乖孩子,班上第一名,但實際上他在學校成績好但人緣極差,一直被同學欺負,而離婚的媽媽只關心他的成績,對他嚴格要求,導致朝陽內心極度壓抑,十分渴望父愛。但父親重新組織了家庭,還生了一個女兒朱晶晶,給他的愛也不純粹了。因為嫉恨妹妹,朝陽在朱晶晶墜樓的時候沒有救她,并且選擇了隱瞞事實,只是怕失去父愛。在看到張東升殺死繼母的弟弟后,他選擇了隱瞞不報,還當了幫兇,最后害死了自己的父親。
朱朝陽一切問題的源頭還是家庭教育沒做好,因為小時候見證父母離
婚,他覺得只有自己足夠好父母才會愛他。他的母親對他控制欲極強,從每天強迫他喝牛奶都可以看出來。朝陽在學校受了欺負不敢告訴母親,而老師提出要關心一下孩子的內向問題,母親也只說只要成績好就行了。朝陽十分渴望父親對他的愛,好像每次只有他考試得了第一才能得到爸爸的愛。朝陽一直在自己心底壓抑著自己的情緒,一段時間之后他的心理就開始出現了問題,直至萌發了罪惡的念頭,直到父親的死才換來他一切重新來過。
其實每個孩子生來都如白紙,外界教給他什么信息,他就會長成什么樣,所以家庭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孩子的成長首需要一個健康的家庭環境,父母需要及時跟孩子交流,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給孩子一個家,首先父母要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讓孩子產生一種家的歸屬感,感覺到家的溫暖,將來走向社會才會是一個陽光正直的人。買房子就來房拼客,足不出戶線上選房,拼團砍價拿紅包,用最優惠的價格買最合適的房子,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觀《隱秘的角落》有感 4 三個小孩,在一個暑假,無意間用相機拍下了一個殺人犯的犯罪現場。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最近,這部豆瓣 9.0 高分的懸疑劇《隱秘的角落》,又一次點燃了大家對國產網劇的熱情。
毫不夸張地說,繼《無證之罪》和《白夜追兇》之后,已經很久沒有出現讓人如此熱血沸騰的推理片了。
故事的開始,張東升在給岳父母拍照時,猝不及防地把兩位老人推下
山。一個驚悚的前奏,成功抓住了所有人。
劇情環環相扣,讓人欲罷不能,忍不住一口氣追完全劇。
看完之后的感受,想夸贊的點太多:
演員細膩又真實的演技,各種細思極恐的片段,精心的場景細節,高級的配色質感,巧妙的視角構圖,還有刺激又過癮的“陰樂”伴奏... 但今天想和大家聊的,是這所有元素疊加的背后,共同指向的主題:人性。
本劇改編自紫金陳的《壞小孩》。可我看到的,卻是三個飽受傷害,令人心疼的小孩。
三個性格迥異的小孩,原本三種截然不同的人生,由于命運的交錯,開始了一場暑假的冒險; 三個缺失愛又渴望愛的小孩,在共同歷經生死后緊緊抱團,相互取暖,成為彼此的支撐。
而在他們三個里面,所謂最壞的小孩,是朱朝陽。
根據各種隱藏細節的解讀和猜測,朝陽或許是本劇最大的反派。
但這真的都是他一個人的錯嗎?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隱秘的角落”,善與惡本就是一步之遙。
對于涉世未深的他們來說,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惡。
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是伴隨一生的傷疤。
朱朝陽始終懷揣著對愛的執念,越是得不到,越渴望得到。
惡的種子被一步步催化,最終成長為惡之花。
朱朝陽成長于單親家庭。是一個身材瘦小,性格孤僻,心思縝密又智
商超群的學霸。
一個過度操勞、占有欲強的母親,和一個長期缺席、冷漠敷衍的父親,這樣的家庭氛圍,讓他的性格越來越自閉。
朝陽和父親朱廣平的關系,是生疏而客氣的。
對于父愛深切的渴望,讓朝陽一直以討好的態度,努力向父親靠近,但卻似乎從未獲得他的關注和認可。
坐在爸爸的車里,鏡前的掛件是一張幸福的三口之家合照,是爸爸,后媽和妹妹。
朝陽把視線轉向窗外,試圖避開那張晃眼的照片。
此刻的他,儼然是一個局外人。
爸爸把最好的一切都給了妹妹,偶爾領自己來買雙新鞋,已經算是恩惠; 爸爸的新家寬敞明亮,自己卻只能和媽媽擠在破舊的老樓里。
相比不靠譜的父親,母親周春紅的愛看似無微不至,實際上卻漠視兒子真正的感受。
朱朝陽一直以來都是年紀第一名,是家長眼中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耀眼的成績下,卻是不被看見的內心,和不被理解的痛苦和孤獨。
朝陽身材羸弱,性格不合群又不討喜,經常忍受著校園暴力:
被同學們議論紛紛講壞話,只能當做沒聽見; 還被人使壞,水杯里被倒滿了橡皮渣。
當老師向朝陽媽媽反映情況的時候,媽媽關注的重點卻只有學習成績。
老師反復強調孩子太內向,不和其他同學來往,媽媽卻覺得老師小題
大做, 甚至神色不悅地反擊:
學生本來就不需要交朋友,就是一切以學習為主,其他都不重要。
面對這一切,朱朝陽早已習慣了壓抑自己,甚至也習慣了這種陰郁的生活。
只管好好學習,快點長大,逃離童年。
而妹妹朱晶晶的墜樓,卻成為了誘發所有轉變的導火索。
爸爸簽字晶晶死亡通知書的當天,也是朝陽的生日。
一邊,朱廣平和王瑤傷心欲絕,抱頭痛哭;另一邊,朝陽,嚴良和普普在幸福地吹蠟燭許愿。
朝陽以為,晶晶的死,可以讓他真正得到爸媽的愛,一份完整正常的愛; 卻沒想到,自己開始淪為了兩個不幸家庭的犧牲品。
喪子之痛先是直接激發了兩個媽媽的矛盾和廝殺。
朱朝陽被后媽滿大街追打,然后親媽和后媽大打出手,撕扯成一團; 王瑤又鬧到了周春紅工作的景區,在廣播室不堪入耳地辱罵周春紅母子。
周春紅氣急之下瀕臨崩潰,拿起廣播喇叭,喊出了自己和馬主任的私情。
這一幕,又被朱朝陽親眼目睹。
周春紅在經歷了兒子被當做殺人犯,私情被發現,又被情人拋棄,一系列重創后,徹底失去了安全感。
她緊緊抓住朝陽,像是抓住唯一的擁有,對兒子的愛也變得愈加偏執和瘋狂。
看到后面周春紅的片段,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有著同樣的感受:
她對待兒子的方式,那種畸形而病態的關注,比秦昊殺人的片段甚至更令人害怕。
每晚睡前,朝陽都會被媽媽盯著喝一杯牛奶,在目不轉睛的監視下,必須立刻喝完。
朝陽稍顯不從,媽媽就開始憤怒地發泄和辱罵:
你現在長大了,會照顧自己了是吧? 你在怪媽媽沒有照顧好你嗎? 接著就是歷數孩子爸爸的罪狀。
當媽媽伸出手要幫自己擦嘴角,本能的抗拒和害怕,朝陽有一絲輕微的躲閃。
媽媽察覺到后,情緒立刻激動到失控,變得可怕又暴力:
大人的事情你懂什么?!
你現在只管好好學習,快點長大,長大后就什么事都沒有了!
朝陽賭氣一口喝光牛奶,這時的媽媽卻繼續說:
媽回頭在市里找個離家近的工作,讓你吃到新鮮的飯。
一番歇斯底里后,周春紅又沉浸到為他付出一切的自我感動中。
母愛變得愈加沒有邊界,不顧隱私。就連朝陽洗澡時間稍久一點,都會被質問。
與此同時,朝陽和爸爸的接觸,也被周春紅強烈反感和抵制。
她對前夫的怨念無從發泄,就全部強加到朝陽頭上。
周春紅活在婚姻不幸的痛苦中,便想要在朝陽身上加倍找回,并壓上了自己全部的后半生。
以愛之名,進行控制,束縛和占有,其實是極端的自私。
這令人窒息的 “愛” ,卻是一把誅心的刀,把朝陽深深傷害。
最后在醫院,朝陽終于受夠了壓抑和順從,向周春紅恨恨地說出了心里話:
你們只在乎你們自己。
除了媽媽的喜怒無常,朱朝陽要承受的,還有爸爸的心懷詭計。
自從朱晶晶死后,他妄想重獲爸爸的愛,卻一度被懷疑與朱晶晶的死有關,還被叫出來問話。
吃飯期間,還無意發現,爸爸竟然用了錄音筆。
朱朝陽的內心,就像是冰凍的玻璃,在一錘接一錘的重擊下,終于徹底碎成殘渣。
一直隱忍,以為能熬到重生,卻沒想到是萬念俱灰的心死。
那只落在心底的蒼蠅,讓他徹底作嘔,揮之不去。
在這個劇里,還有一個和朱朝陽很像的名字:張東升。
不僅名字,兩個人的性格和經歷也有著某種程度的相似。
張東升是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卻只能在少年宮做編外校工; 結了婚做上門女婿,還被當做“軟飯男”,受盡嘲笑和白眼; 婚姻生活并不幸福,自己性無能,妻子也出軌。
朱朝陽竭盡全力扮演一個成績優異的乖孩子,卻仍然得不到家庭的溫
暖。
兩個人都是邏輯縝密,智商頗高的數學天才,而且都喜歡笛卡爾。
兩個人都習慣了帶上面具,偽裝真正的自己。
張東升禿頂,卻永遠戴一頂假發,看上去文質彬彬; 朱朝陽敏感又自卑,但他有一本日記,里面記錄著自己真實的想法。
兩個人都習慣了一味地委曲求全和逆來順受,本質都是壓抑而懦弱的。
失去了太多東西,就想不顧一切抓住僅存的。當機會來臨,“反社會”人格就開始顯現。
或許,東升的童年,本就是朝陽;而朝陽最后終將東升。
朱朝陽何嘗不想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 但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就像是一根刺,扎在他的心里。
即使把刺拔掉,傷口一直還在。
過早地看到家人的不堪,便誤以為世界本就丑陋; 未曾被父母正常地愛過,所以對愛格外渴求,不惜自毀。
在混亂的童年中迷失,對惡一無所知,行惡肆無忌憚。
假如這一切他們都不曾經歷,結局又會是怎樣? 家庭不僅創造了孩子的世界,還會告訴孩子,這個世界應該怎樣被詮釋。
成長中愛的缺失,會讓孩子的人生,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軌跡。
都說成長總是伴隨著傷痛。有多少人終其一生,都在與自己和解。
但和解背后,那些無數個被噩夢驚醒的夜晚,又有誰會知道? 尼采說過,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父母的續集,也不是子女的前傳。
沒有一個家庭是完美的,不幸的婚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破碎的家庭里,孩子未曾被全然地愛著。
既然無法選擇父母,就盡量改變自己; 既然選擇成為父母,就盡量讓孩子內心每個隱秘的角落,都灑滿愛的陽光。
還給孩子一個完整幸福的童年。
這個劇,值得我們所有人去看,去思考。
觀《隱秘的角落》有感 5 三個小孩,在一個暑假,無意間用相機拍下了一個殺人犯的犯罪現場。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最近,這部豆瓣 9.0 高分的懸疑劇《隱秘的角落》,又一次點燃了大家對國產網劇的熱情。
毫不夸張地說,繼《無證之罪》和《白夜追兇》之后,已經很久沒有出現讓人如此熱血沸騰的推理片了。
故事的開始,張東升在給岳父母拍照時,猝不及防地把兩位老人推下山。一個驚悚的前奏,成功抓住了所有人。
劇情環環相扣,讓人欲罷不能,忍不住一口氣追完全劇。
看完之后的感受,想夸贊的點太多:
演員細膩又真實的演技,各種細思極恐的片段,精心的場景細節,高級的配色質感,巧妙的視角構圖,還有刺激又過癮的“陰樂”伴奏... 但今天想和大家聊的,是這所有元素疊加的背后,共同指向的主題:人性。
本劇改編自紫金陳的《壞小孩》。可我看到的,卻是三個飽受傷害,令人心疼的小孩。
三個性格迥異的小孩,原本三種截然不同的人生,由于命運的交錯,開始了一場暑假的冒險; 三個缺失愛又渴望愛的小孩,在共同歷經生死后緊緊抱團,相互取暖,成為彼此的支撐。
而在他們三個里面,所謂最壞的小孩,是朱朝陽。
根據各種隱藏細節的解讀和猜測,朝陽或許是本劇最大的反派。
但這真的都是他一個人的錯嗎?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隱秘的角落”,善與惡本就是一步之遙。
對于涉世未深的他們來說,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惡。
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是伴隨一生的傷疤。
朱朝陽始終懷揣著對愛的執念,越是得不到,越渴望得到。
惡的種子被一步步催化,最終成長為惡之花。
朱朝陽成長于單親家庭。是一個身材瘦小,性格孤僻,心思縝密又智商超群的學霸。
一個過度操勞、占有欲強的母親,和一個長期缺席、冷漠敷衍的父親,這樣的家庭氛圍,讓他的性格越來越自閉。
朝陽和父親朱廣平的關系,是生疏而客氣的。
對于父愛深切的渴望,讓朝陽一直以討好的態度,努力向父親靠近,但卻似乎從未獲得他的關注和認可。
坐在爸爸的車里,鏡前的掛件是一張幸福的三口之家合照,是爸爸,
后媽和妹妹。
朝陽把視線轉向窗外,試圖避開那張晃眼的照片。
此刻的他,儼然是一個局外人。
爸爸把最好的一切都給了妹妹,偶爾領自己來買雙新鞋,已經算是恩惠; 爸爸的新家寬敞明亮,自己卻只能和媽媽擠在破舊的老樓里。
相比不靠譜的父親,母親周春紅的愛看似無微不至,實際上卻漠視兒子真正的感受。
朱朝陽一直以來都是年紀第一名,是家長眼中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耀眼的成績下,卻是不被看見的內心,和不被理解的痛苦和孤獨。
朝陽身材羸弱,性格不合群又不討喜,經常忍受著校園暴力:
被同學們議論紛紛講壞話,只能當做沒聽見; 還被人使壞,水杯里被倒滿了橡皮渣。
當老師向朝陽媽媽反映情況的時候,媽媽關注的重點卻只有學習成績。
老師反復強調孩子太內向,不和其他同學來往,媽媽卻覺得老師小題大做, 甚至神色不悅地反擊:
學生本來就不需要交朋友,就是一切以學習為主,其他都不重要。
面對這一切,朱朝陽早已習慣了壓抑自己,甚至也習慣了這種陰郁的生活。
只管好好學習,快點長大,逃離童年。
而妹妹朱晶晶的墜樓,卻成為了誘發所有轉變的導火索。
爸爸簽字晶晶死亡通知書的當天,也是朝陽的生日。
一邊,朱廣平和王瑤傷心欲絕,抱頭痛哭;另一邊,朝陽,嚴良和普普在幸福地吹蠟燭許愿。
朝陽以為,晶晶的死,可以讓他真正得到爸媽的愛,一份完整正常的愛; 卻沒想到,自己開始淪為了兩個不幸家庭的犧牲品。
喪子之痛先是直接激發了兩個媽媽的矛盾和廝殺。
朱朝陽被后媽滿大街追打,然后親媽和后媽大打出手,撕扯成一團; 王瑤又鬧到了周春紅工作的景區,在廣播室不堪入耳地辱罵周春紅母子。
周春紅氣急之下瀕臨崩潰,拿起廣播喇叭,喊出了自己和馬主任的私情。
這一幕,又被朱朝陽親眼目睹。
周春紅在經歷了兒子被當做殺人犯,私情被發現,又被情人拋棄,一系列重創后,徹底失去了安全感。
她緊緊抓住朝陽,像是抓住唯一的擁有,對兒子的愛也變得愈加偏執和瘋狂。
看到后面周春紅的片段,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有著同樣的感受:
她對待兒子的方式,那種畸形而病態的關注,比秦昊殺人的片段甚至更令人害怕。
每晚睡前,朝陽都會被媽媽盯著喝一杯牛奶,在目不轉睛的監視下,必須立刻喝完。
朝陽稍顯不從,媽媽就開始憤怒地發泄和辱罵:
你現在長大了,會照顧自己了是吧? 你在怪媽媽沒有照顧好你嗎? 接著就是歷數孩子爸爸的罪狀。
當媽媽伸出手要幫自己擦嘴角,本能的抗拒和害怕,朝陽有一絲輕微的躲閃。
媽媽察覺到后,情緒立刻激動到失控,變得可怕又暴力:
大人的事情你懂什么?!
你現在只管好好學習,快點長大,長大后就什么事都沒有了!
朝陽賭氣一口喝光牛奶,這時的媽媽卻繼續說:
媽回頭在市里找個離家近的工作,讓你吃到新鮮的飯。
一番歇斯底里后,周春紅又沉浸到為他付出一切的自我感動中。
母愛變得愈加沒有邊界,不顧隱私。就連朝陽洗澡時間稍久一點,都會被質問。
與此同時,朝陽和爸爸的接觸,也被周春紅強烈反感和抵制。
她對前夫的怨念無從發泄,就全部強加到朝陽頭上。
周春紅活在婚姻不幸的痛苦中,便想要在朝陽身上加倍找回,并壓上了自己全部的后半生。
以愛之名,進行控制,束縛和占有,其實是極端的自私。
這令人窒息的 “愛” ,卻是一把誅心的刀,把朝陽深深傷害。
最后在醫院,朝陽終于受夠了壓抑和順從,向周春紅恨恨地說出了心里話:
你們只在乎你們自己。
除了媽媽的喜怒無常,朱朝陽要承受的,還有爸爸的心懷詭計。
自從朱晶晶死后,他妄想重獲爸爸的愛,卻一度被懷疑與朱晶晶的死有關,還被叫出來問話。
吃飯期間,還無意發現,爸爸竟然用了錄音筆。
朱朝陽的內心,就像是冰凍的玻璃,在一錘接一錘的重擊下,終于徹底碎成殘渣。
一直隱忍,以為能熬到重生,卻沒想到是萬念俱灰的心死。
那只落在心底的蒼蠅,讓他徹底作嘔,揮之不去。
在這個劇里,還有一個和朱朝陽很像的名字:張東升。
不僅名字,兩個人的性格和經歷也有著某種程度的相似。
張東升是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卻只能在少年宮做編外校工; 結了婚做上門女婿,還被當做“軟飯男”,受盡嘲笑和白眼; 婚姻生活并不幸福,自己性無能,妻子也出軌。
朱朝陽竭盡全力扮演一個成績優異的乖孩子,卻仍然得不到家庭的溫暖。
兩個人都是邏輯縝密,智商頗高的數學天才,而且都喜歡笛卡爾。
兩個人都習慣了帶上面具,偽裝真正的自己。
張東升禿頂,卻永遠戴一頂假發,看上去文質彬彬; 朱朝陽敏感又自卑,但他有一本日記,里面記錄著自己真實的想法。
兩個人都習慣了一味地委曲求全和逆來順受,本質都是壓抑而懦弱的。
失去了太多東西,就想不顧一切抓住僅存的。當機會來臨,“反社會”
人格就開始顯現。
或許,東升的童年,本就是朝陽;而朝陽最后終將東升。
朱朝陽何嘗不想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 但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就像是一根刺,扎在他的心里。
即使把刺拔掉,傷口一直還在。
過早地看到家人的不堪,便誤以為世界本就丑陋; 未曾被父母正常地愛過,所以對愛格外渴求,不惜自毀。
在混亂的童年中迷失,對惡一無所知,行惡肆無忌憚。
假如這一切他們都不曾經歷,結局又會是怎樣? 家庭不僅創造了孩子的世界,還會告訴孩子,這個世界應該怎樣被詮釋。
成長中愛的缺失,會讓孩子的人生,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軌跡。
都說成長總是伴隨著傷痛。有多少人終其一生,都在與自己和解。
但和解背后,那些無數個被噩夢驚醒的夜晚,又有誰會知道? 尼采說過,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父母的續集,也不是子女的前傳。
沒有一個家庭是完美的,不幸的婚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破碎的家庭里,孩子未曾被全然地愛著。
既然無法選擇父母,就盡量改變自己; 既然選擇成為父母,就盡量讓孩子內心每個隱秘的角落,都灑滿愛的陽光。
還給孩子一個完整幸福的童年。
這個劇,值得我們所有人去看,去思考。
觀《隱秘的角落》有感
推薦訪問: 觀后感 隱秘 有感上一篇:學生評語2
下一篇:學生期末評語——按特長評語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