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觀后感
在翻開此書伊始,我已略微知曉必是一段枯澀隱晦懊憾的啃書之途,且不論字里行間暗示明示透露的需結合時代背景進行賞析的言語,與小說中人物關系之錯綜紊雜,單單其外文譯名之冗長與形似已讓我恨不能過目不忘。所幸此書不負盛名,現書我之所感所悟,與君共享。
正如書名所言,孤獨貌似是貫穿本書的主要基調。整個布恩迪亞家族,都是不會表達情感的人,他們有的沉默寡言,可以整日不與人說話,有的只執著于一個目標瘋狂地表達,并不考慮到彼此的感受。他們漸漸地使得整個家族與世隔絕,瘋狂致死。家族的第一人被綁在樹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人被螞蟻吃掉。為了對抗這種孤獨的畫面,家族的第一個女性——烏蘇拉作了許多努力,但孩子們卻不可避免地走向孤獨的深淵,最后她仍無法戰勝這種孤獨,遺憾終死。可以說,這一種孤獨應該是一種共性,可以從表面折射出這個社會的深層次;這一種孤獨深入了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們。而這片土地,名為馬孔多。
馬孔多出現于布恩迪亞家族的一次遷徙之后。在馬孔多出現之前,何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家和他的表妹烏蘇拉家居住的地方,幾百年來兩族的人都是不允許通婚的,因為他
們害怕兩族的血緣關系會生出使他們覺得丟臉的愚蠢的有尾巴的子孫。但是,何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和表妹烏蘇拉卻最終打破了這個不得通婚的約定俗成的禁忌,帶著二十來戶人家遷移到荒無人煙的馬孔多。何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教大家如何播種、如何養殖,他跟大家伙一塊兒勞動,一處活動,沒過幾年馬孔多就蛻變成宜居整潔的幸福小村子了,它是村民們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體現。而布恩迪亞家的突出貢獻和付出也奠定了他們在馬孔多的地位——“奴隸主”貴族階層。
是的,馬孔多創建后不久,神通廣大、四海為家的吉卜賽人來到這里。他們帶來了人類的“最新發明”,推動了馬孔多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歷史上正是由于機器的產生,才出現了產品剩余,,出現了生產的個體化和私有化,勞動產品由公有轉變為私有。隨著私有制的產生和擴展,使人剝削人成為可能,社會也便因之分裂為奴隸主階級、奴隸階級和自由民。也就出現了前面提到的布恩迪亞家族代表了奴隸主貴族階層,而奴隸階層則是社會最低層的,屬這個階層的多為土著印第安人,因為他們在馬孔多所扮演的基本上是奴仆的角色,阿拉伯人、吉卜賽人等新一代移民為“自由民”階層,這些“自由民”包括了小手工業者、小店主或藝人等。總的說來,可以引用巴爾加斯•略薩的話:“ 《百年孤獨》涵蓋了全部人類文明:從原始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
《百年孤獨》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它再現了拉美歷史圖景,以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為內容,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多世紀以來風云變化的歷史。作品中融合了宗教典故、神話故事、民間故事等元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奇異的想象世界。世界上虛構的文學作品大都建立在現實與幻想的基礎上,而真正的魔幻在于集體無意識的噴薄。馬孔多是一個很神奇的集合體:馬孔多人通神鬼、知天命,相信一切寓言。舊世界的宗教和新大陸的迷信,西方的魔術和東方的巫術之類在這里兼容。這是由馬孔多的孤獨和落后造成的。這里的人們孤陋寡聞:他們會震驚吉卜賽人的磁鐵,幻想用它巨大的魔力可以吸出地下的金子;他們稱冰塊為世界上最大的鉆石,著迷于它并指望用它來建造房子,因為當時馬孔多熱得像火爐,用冰磚蓋房的話,可以很涼爽的度過炎炎夏日;他們會敬畏吉卜賽人的照相機,只因為他們不曉得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生怕它會危及自身生命;他們拜倒在意大利人的自動鋼琴的羅裙之下,以為里面有個魔鬼在歌唱;馬孔多人給予美國人的火車極高評價——曠世怪物,他們怎么也不能理解為什么這個安著輪子的廚房能夠拖著整整一座鎮子到處奔波……馬孔多人被越來越多的新奇發明弄得整夜都睡不著覺,上一個發明還來不及表示驚訝,下一個發明接踵而至。他們會整夜都不睡覺,就只是望著明
亮的電燈;他們不理解為何這部影片里的主角到了另一部影片卻成了大逆不道的反派,或者是微不足道的小龍套。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種種表現與馬孔多人的迷信相反卻相成,成為了孤獨的另一種展現。
故事內容和人物關系實在是錯綜龐雜,故事主人翁的后代子孫常常采用相同的姓名,在閱讀過程中,如不理清人物的復雜關系,會出現幻覺錯覺,產生在前面人物已死去,后面人物復活的荒誕想法。而作者正是抓住了相同姓名多代復雜關系的延續,一代又一代重復感加深整篇小說的魔幻孤獨色彩。加西亞·馬爾克斯遵循“變現實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現實主義創作原則,經過巧妙的構思和想象,把觸目驚心的現實和源于神話、傳說的幻想結合起來,形成色彩斑斕、風格獨特的圖畫,使讀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獲得一種似曾相識又覺陌生的感受,從而激起尋根溯源去追索作家創作真諦的愿望。這就是作品的特色之一——魔幻現實主義。
此外,作者采取了新穎的倒敘手法。小說一開頭,作家就這樣寫道:“許多年之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短短的一句話,實際上容納了未來、過去和現在三個時間層面,而作家顯然隱匿在“現在”的敘事角度。緊接著,作家筆鋒一轉,把讀者引回到馬孔多的初創時期。這
樣的時間結構,在小說中一再重復出現,一環接一環,環環相扣,不斷地給讀者造成新的懸念。與同代的拉美作家,也即通常所謂的“文學爆炸”時期的其他主將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徑。因此稱之為新穎。
這本書還大量運用了印第安傳說、東方神話以及《圣經》典故,進一步加強了本書的神秘氣氛。比如有關飛毯以及美人兒蕾梅黛絲抓住床單升天的描寫是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的引申;寫普魯鄧希奧·阿基拉爾的鬼魂日夜糾纏布恩迪亞一家,是取材于印第安傳說中冤鬼自己不得安寧也不讓仇人安寧的說法;而馬孔多一連下了四年十一個月零兩天的大雨則是來源于《圣經·創世記》中有關洪水浩劫及諾亞方舟等故事。拉丁美洲的民間傳說往往帶有迷信色彩,作家在采用這些民間傳說時,有時把它們作為現實來描寫,例如好漢弗朗西斯科“曾和魔鬼對歌,擊敗了對手”,阿瑪蘭妲在長廊里繡花時與死神交談等等。有時則明知其意而反用之,如寫尼卡諾爾神父喝了一杯巧克力后居然能離地 12 厘米,以證明“上帝有無限神力”等,顯然是對宗教迷信的諷刺和嘲笑。初讀時實在難以琢磨,作者通過這么些似乎可以由小孩子敘述出來的故事是想表達些什么,但是反復研究之后,終是能夠理解其中的寓意。
中國有句老話叫: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或許言指文學作品面對的受眾會有一定的指向,但是對于《百年孤獨》
一書,我倒是未曾發現這種受眾年齡或者性別分化的說法。有的評家認為此書出自八歲幼童之口,這是很深刻的評判目光,因為這種直觀的、簡約的語言確實反映了一種新的視角,一種落后民族(相當于人類兒童)的自我意識。這也從另一個層面上說明了作者的別出心裁。
推薦訪問: 百年孤獨 觀后感上一篇:《逐夢少年》觀后感
下一篇:【精品】疫情防控觀后感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