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國史”主題教育活動方案三篇
“學黨史、國史”主題教育活動方案一
一、指導思想
開展“學黨史、國史”主題教育活動,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旬講話精神,緊密結合當前實際,運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深入宣傳建黨、建國以來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推進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光輝歷程,宣傳新中國成立 60 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 30多年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和人民群眾生活的巨大變化,宣傳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和偉大祖國的光輝歷程,在青少年中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
二、目標任務
通過此次活動,引導學生全面了解、正確認識黨的光榮歷史、偉大成就、寶貴經驗、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了解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了解各級黨組織對青少年的親切關懷,對下一代健康成長的殷切希望;了解國家光輝的革命歷程和燦爛的歷史文化,使青少年真正感受到黨的偉大、祖國的可愛,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樹立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三、領導小組
組 長:張全新
副組長:陳義林
成 員:何德勝 李德華 王志剛 陳 靜 夏發華 王仁寬
四、活動內容
1.豐富教育內容,為青少年學生“學黨史、國史”提供有效途徑。
(1)充分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將“學黨史、國史”教育活動融入課堂教學,融入學校課外活動,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與德育教育、養成教育、素質教育密切結合,在學校營造學“黨史、國史”的濃厚氛圍。要注重實效,結合青少年的身心特點、思想實際和認知規律,分年齡、分層次開展教育活動,增強活動的針對性和吸引力。
(2)充分發揮“五老”優勢。廣大“五老”是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親歷者,是歷史發展的見證人。他們德高望重,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豐富的人生經驗,優良的傳統作風,是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寶貴財富。大力發揚“忠誠敬業、關愛后代、創新務實、無私奉獻”的“五老”精神,組織“五老”進學校,向青少年講述親身經歷,講述黨和國家領導人民不畏艱難險阻、自強不息的奮斗史和創業史,讓青少年真正感受到黨的偉大、國家的富強。
2.創新活動載體,為青少年“頌黨恩、國恩”搭建活動平臺。
(1)發揮團隊優勢。開展“黨、國家的歷史我知道”、“紅色故事我來講”等活動,以青少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團員青年頌黨恩、國恩,增強他們對黨、國家的認識和向往;開展“我和黨員交朋友”、“團員尋訪”活動,組織青少年訪問身邊的優秀黨員,感受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良傳統和國家的發展歷程。
在“七一”建黨節開展“老師帶我們學黨史、國史”活動,掀起學黨史、國史的熱潮。
(2)做好結合文章。把學“黨史、國史”的教育活動與我校舉行的“朝讀經典
誦讀”活動結合起來,在學生中開展專項主題征文、演講比賽等活動,積極開展“聽一個故事、讀一本書、看一場電影、唱一首紅歌做一件好事、寫一篇體會文章”等“七個一”主題實踐活動,讓青少年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了解黨的歷史,感受黨的恩情。
(3)突出本校特色。立足我校實際,把主題教育活動與愛國歌詠比賽結合起來,開展“唱紅歌”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組織青少年誦讀描寫祖國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光榮傳統的優秀書籍,唱響《跟著共產黨走》等紅色歌曲。引導學生了解中華優秀歷史文化,建設美麗家鄉。
3.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使青少年學生堅定“跟黨走”的理想信念。
(1)引導青少年了解當前的形勢政策。在學生中開展形勢政策教育,開展“我與祖國共奮進”活動,組織教師講解當前國際、國內形勢,講解國家的大政方針,講解青年關心、關注的社會話題,進一步激發青年學生成才報國的熱情。組織團員學生學習黨的歷史、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十*五規劃,了解祖國發展的大好前景。
(2)引導青少年樹立跟黨走的理想信念。以“緬懷先輩業績,堅定理想信念,做好領頭羊”為主題,開展重溫入團宣誓活動,激發愛國熱情。增強青少年的愛國情感、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3)帶領青少年積極投身現代化建設。通過開展青少年志愿者服務等活動,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習慣,倡導文明風尚。組織青少年積極參與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促進社會文明和諧,為我鄉建設奉獻力量。
五、時間安排
本次主題教育活動從 5 月開始到 12 月底結束,大體分 3 個階段:
第一階段,5 月—6 月,準備動員階段,學校召開動員會,進行動員部署;
第二階段,6 月—10 月,組織實施階段,各年級、班級通過各種載體開展主題實踐體驗活動,學校組織 “學黨史、國史”主題征文比賽與“永遠跟黨走”紅色經典合唱比賽;
第三階段,11 月-12 月,總結表彰階段,學校認真總結活動中的先進典型和做法,表彰一批在“學黨史、國史”主題教育活動中涌現的先進班級和先進個人。
六、活動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我們要高度重視中小學黨史、國史學習教育活動,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將其作為一項長期性的重要工作,抓實抓好。要成立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兩史”教育的實施方案,注意材料收集,做好工作總結,及時表彰活動中涌現出的優秀學生、優秀班集體和優秀教師。學校關工委要積極參與,做好協調,推動“兩史”教育活動健康發展。
(二)開拓創新,長期堅持。學校要創新活動的方式方法,本著適應廣大中學生的特點、善教樂學的原則,采取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形式,增強黨史、國史學習教育活動的感染力、針對性和實效性,吸引學生踴躍參與,并長期堅持下去,努力在廣大學生中形成學“兩史”的濃厚氛圍。
(三)深入調研,務求實效。學校要把青少年黨史、國史學習教育與當前的各項重點工作結合起來,加大工作的推進力度。活動中,要注意發現典型,培養典型,總結典型經驗,進行宣傳推廣,帶動面上工作開展。
“學黨史、國史”主題教育活動方案二
根據省、市、縣關工委統一部署,我中心校決定在全鄉各小學開展“學黨史、國史”主題教育活動。為全面做好此項工作,特制定此主題教育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開展“學黨史、國史”主題教育活動,認真學習習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
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精神,緊密結合當前實際,運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深入宣傳建黨、建國以來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推進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光輝歷程,宣傳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和人民群眾生活的巨大變化,宣傳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和偉大祖國的光輝歷程,在青少年中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
二、目標任務
通過此次活動,引導全鄉小學生全面了解、正確認識黨的光榮歷史、偉大成就、寶貴經驗、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了解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了解各級黨組織對青少年的親切關懷,對下一代健康成長的殷切希望;了解國家光輝的革命歷程和燦爛的歷史文化,使青少年真正感受到黨的偉大、祖國的可愛,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樹立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三、活動內容
1.豐富教育內容,為青少年學生“學黨史、國史”提供有效途徑。(1)充分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將“學黨史、國史”教育活動融入課堂教學,融入學校課外活動,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與德育教育、養成教育、素質教育密切結合,在學校營造學“黨史、國史”的濃厚氛圍。要注重實效,結合青少年的身心特點、思想實際和認知規律,分年齡、分層次開展教育活動,增強活動的針對性和吸引力。(2)充分發揮“五老”優勢。廣大“五老”是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親歷者,是歷史發展的見證人。他們德高望重,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豐富的人生經驗,優良的傳統作風,是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寶貴財富。大力發揚“忠誠敬業、
關愛后代、創新務實、無私奉獻”的“五老”精神,組織“五老”進學校,向青少年講述親身經歷,講述黨和國家領導人民不畏艱難險阻、自強不息的奮斗史和創業史,讓青少年真正感受到黨的偉大、國家的富強。2.創新活動載體,為青少年“頌黨恩、國恩”搭建活動平臺。(1)發揮團隊優勢。開展“黨、國家的歷史我知道”、“紅色故事我來講”等活動,以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團員青年頌黨恩、國恩,增強他們對黨、國家的認識和向往;開展“我和黨員交朋友”、“紅領巾尋訪”活動,組織青少年訪問身邊的優秀黨員,感受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良傳統和國家的發展歷程。在“七一”建黨節開展“老師帶我們學黨史、國史”活動,掀起學黨史、國史的熱潮。(2)做好結合文章。把學“黨史、國史”的教育活動與我鄉每年舉行的“精典詩文誦讀”活動結合起來,在學生中開展專項主題征文、演講比賽等活動,積極開展“聽一個故事、讀一本書、看一場電影、唱一首紅歌做一件好事、寫一篇體會文章”等“七個一”主題實踐活動,讓青少年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了解黨的歷史,感受黨的恩情。(3)突出本校特色。立足我鄉實際,把主題教育活動與我鄉每年舉行愛國歌詠比賽結合起來,開展“唱紅歌”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組織青少年誦讀描寫祖國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光榮傳統的優秀書籍,唱響《跟著共產黨走》等紅色歌曲。引導學生了解中華優秀歷史文化,建設美麗家鄉。3.開展社會實踐,使青少年學生堅定“跟黨走”的理想信念。(1)引導青少年了解當前的形勢政策。在學生中開展形勢政策教育,開展“我與祖國共奮進”活動,組織教師講解當前國際、國內形勢,講解國家的大政方針,講解青年關心、關注的社會話題,進一步激發青年學生成才報國的熱情。組織團員學生學習黨的歷史、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十*五規劃,了解祖國發展的大好前景。(2)引導青少年樹立跟黨走的理想信念。以“緬懷先輩業績,堅定理想信念,做好領頭羊”為主題,開展重溫入團宣誓活動,激發愛國熱情。增強青少年
的愛國情感、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3)帶領青少年積極投身現代化建設。通過開展青少年志愿者服務等活動,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習慣,倡導文明風尚。組織青少年積極參與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促進社會文明和諧,為我鄉建設奉獻力量。
四、時間安排
本次主題教育活動從3月開始到12月底結束,大體分3個階段:第一階段,3 月—5 月,準備動員階段,各學校召開動員會,進行動員部署;第二階段,6 月—10 月,組織實施階段,各年級、班級通過各種載體開展主題實踐體驗活動,學校組織“學黨史、國史”主題征文比賽與“永遠跟黨走”紅色經典合唱比賽;第三階段,11 月-12 月,總結表彰階段,學校認真總結活動中的先進典型和做法,表彰一批在“學黨史、國史”主題教育活動中涌現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
“學黨史、國史”主題教育活動方案三
為貫徹習總書記重要指示,落實市關工委及縣關工委《蒼溪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20**年工作要點》的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根據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學兩史,做四有新人”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一、活動目的
習總書記曾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這一重要指示,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青少年的親切關懷和殷切希望。我們要通過組織開展“學兩史,做四有新人”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全校學生了解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斗爭史、創業史和發展史,了解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為實現“爭取民
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歷史任務而進行的不懈奮斗,了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了解實現中國夢需要我們的學生將來走向社會去承擔的歷史責任,從而培養他們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和對社會主義的信仰,培養他們以“三愛”(愛祖國、愛學習、愛勞動)為核心的基本情感認同,注入將來要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政治基因,打牢一定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想信念根基,營造廣大師生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刻苦學習、努力奮斗的氛圍。
二、組織機構
為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任務,確保“兩史”主題教育活動取得實效,在縣關工委和教科局的領導下,我校成立“學兩史,做四有新人”主題教育活動領導小組,校長車孟良任組長,副校長梁作林分管;教導、教研、行政、團委、工會、關工委等部門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班主任負責本班活動的開展,全體教職工均參與主題教育活動,切實把“兩史”教育活動落到實處。
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組 長:車孟良
副組長:梁文元 梁作林 杜明軒 伏學德
成 員:母 勇 宋維泉 鄭 彬 梁觀元 韓登映
馮 杰 楊 偉 何小清 權郁雯
全體班主任和全體語文課、政史課任課教師
三、時間步驟
(一)第一階段:動員部署(20**年 2 月—5 月)
1.制定“兩史”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2.召開教師、學生“學兩史,做四有新人”動員大會。
3.組織全校師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習黨史國史的重要論述,學習縣關工委、教科局、黨史辦《關于在青少年中深入開展“學黨史國史,做四有新人”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意見》,提高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同時,按照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明確有關部門和各班班主任、相關老師的任務,做好開展活動的準備工作。
(二)第二階段:學習實踐活動(20**年 6 月—20**年 11 月)
學校將按照活動總體安排,抓住時間節點、重要節慶日,組織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活動,有序推進主題教育。具體組織以下活動:
1.讀紅色書籍。根據學生不同學段,學校推薦《黨的光輝照我心》、《鐵道游擊隊》、《紅巖》、《星星之火》等書籍,引導學生課外自主閱讀并在班級組織讀書交流會,布置讀書心得交流欄目。
2.看紅色影視。組織安排學生觀看紅色影視,讓同學們在活動中增強對祖國的了解,對革命先驅的熱愛。
3.唱紅色歌曲。安排各班級進行“難忘歲月,唱響經典”紅色經典歌舞比賽。首先由班主任和音樂老師在班級教唱歌曲,再組織排練、比賽、評比,在學生中掀起學唱、會唱、愛唱紅歌的熱潮。
4.聽“兩史”報告,看兩史掛圖。邀請革命老前輩進校園,為全校師生講述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和黨的發展歷史,了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什么,引導師生把國家夢、民族夢轉化為自己的理想夢,把追求中國夢的動力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勞動的動力、創造的動力,播下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的種子,并組織全校師生觀看黨史國史掛圖。
5.訪黨員模范。利用暑假布置學生開展“老少共話中國夢”的實踐活動,由家長或老師帶領同學們訪問老黨員或各行各業的模范人物,讓學生看到身邊的模范人物,聽到他們的故事,從而知道正是因為千千萬萬平凡而偉大的勞動者在各
行各業的不懈追求,才締造了偉大的中國夢,激發學生立高遠志向,做追夢少年。
6.寫主題征文。結合以上讀紅色書籍、看紅色電影、唱紅歌、聽“兩史”報告、訪黨員模范等活動,暑假前布置各年級學生撰寫“黨在我心中”主題征文作為暑假作業的一項內容,開學后交稿,評選出優秀作品,在學校展出,供同學們交流心得。
7.開主題班會。學校要求班主任精心策劃,認真開好“學兩史,做四有新人”主題班會。
8.評“最美少年”。十一月份,各班級評比出在“兩史”主題教育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優秀學生。
(三)第三階段:總結表彰(20**年 12 月)
在各年級開展“兩史”主題教育活動進行總結、評比的基礎上進行學校總結,對開展活動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形成長效機制。學校對開展“兩史”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成績突出的教師、班級、學生進行表彰,同時號召全體師生向他們學習。
四、活動要求
1.將“兩史”主題教育活動納入全校教育教學的全方位、全過程,將“兩史”教育內容融入課堂教學,融進教育教學計劃、校本教材,走進語文、思想品德、歷史等課堂。
2.形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結合的合力。把對黨史、國史有見解的資深老前輩請到學校,深入到學生中間,開展黨史國史宣講活動。讓學生走出去,利用周末、節假日進行走訪,充分發揮社會教育資源的作用。
3.運用多種方式開展“兩史”教育。通過多種形式,營造濃厚氛圍,讓“兩史”教育隨處能見,隨時可學。一是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班會、校會
等形式,將“兩史”教育融入課堂教學;二是組織學生辦主題黑板報,自主設計制作手抄小報等;三是學校網站開設主題教育活動網頁,學校廣播站開設主題教育專題節目。
4.堅持知行合一。結合常態化德育活動平臺,結合學生關注的熱點,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進實踐、走近大自然,參加各種實踐體驗活動,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讓“兩史”教育既真正走進學生內心,又外化于學生的行動,引導他們知行合一,自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小學習做人、從小學習立志、從小學習創造,做學校好學生、家庭好孩子、社會好公民。
總之,開展“兩史”教育活動,我們要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幫助青少年知黨史、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播下愛國、敬業、誠信、友愛的種子,自覺肩負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歷史重任。
推薦訪問: 國史 黨史 主題教育活動上一篇:消防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下一篇:國慶節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