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區政府廉政黨課上的講稿
在區政府廉政黨課上的講稿
同志們:
今天,我就圍繞如何做到廉潔從政,抓好廉政建設,和大家作一個談心交流,與大家共勉。
二要遵紀守法。這是領導干部最起碼的要求,也是為官從政的底線。要知法,做到心存敬畏。有一句話叫做“無私者無畏”,只要沒有私心,就不要害怕。另外還有一句話叫做“無知者無畏”,這個事你不懂,那你也就不知道害怕。領導干部要心存敬畏,首先要學法、知法、懂法。最重要是學好《憲法》,學好《廉政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法律非常多,這些最基本的我們黨員干部應該學學,《廉政準則》是一條道德的高線,對黨員劃了一條高線,你要這樣做,往這方面努力。《紀律處分條例》是一條底線,你不要觸碰,觸碰就要出事。大家要把這些文件,放在自己案頭,找時間讀一讀,看看黨對黨員干部有哪些要求。通過學習增強敬畏之心。沒有敬畏,權力就不受約束,就會出現權力濫用、以權謀私,就會走上不歸路。總書記講過,現在有些人膽子太大,什么話都敢說,什么事都敢做,就是心中沒有一個怕字,沒有底線,沒有原則。中央多次強調,無論是誰,不論職位有多高、權力有多大,只要觸犯黨紀國法,只要損害黨和人民利益,都要堅決懲治,決不姑息、決不手軟。這充分表明,沒有“特區”,沒有“死角”,更沒有“免死金牌”,任何一個敢于踐踏法律的人,都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這很
多話都是總書記的原話,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把法律看作是時刻懸在自己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把法律作為價值判斷和衡量標準,并內化為人生追求。要守法,做到依法辦事。依法行政在魏都區有著很好的實踐,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說在工人文化宮拆遷的時候依法拆遷,天寶路沿線有律師團隊全程參與,在化解疑難問題的時候,發揮法律顧問的作用等等,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不依法辦事的現象也有不同程度存在,在巡查反饋中,在工作中,有些還是比較突出。依法辦事就是在進行決策和執行過程中,在行使權力和管理過程中,都要堅持依法,要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凡事從法律角度分析思考,以是否合法為基本考量,研究問題先學法、作出決策遵循法、解決問題依靠法;要作依法辦事的表率,發揮示范導向作用,辦事必須懂規矩、重程序、守紀律,不鉆法律的空子,不打“擦邊球”,從而以上率下,促進全社會形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新常態。要崇法,弘揚法治精神。過去有句話“國皆有法,而無使法必行之法”。每個國家都有很多法律,但是沒有一部法律保證能絕對落實。習總書記講,使法必行之法就是法治精神。法治精神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并不體現于普通民眾對法律條文有多么深透的了解,而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識、法治觀念熔鑄到人們的頭腦之中,體現于人們的日常行為之中。法律精神是一種風尚,它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銘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們的內心里。就像過去有的人沒讀過書,但很明事理,很會辦事,辦事既有原則,又合乎法律。依靠的什么,我感覺就是法治精神,就是對社會文化的感悟,對傳統的遵循。習近平總書記講,領導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如何成為模范?我感覺有這么幾句,一要強化法治理念,堅持法律至上,破除與法治理念格格不入的“人治”觀念;不要有過去的理念,搞個人說的算。二要堅定法治思維,以法治的思維方式行使公
共權力;權力要套上一個緊箍咒,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這里面還有依法行權的問題。三要堅持法治方式,把遵紀守法、依法辦事作為工作的基本要求,貫穿于作決策、定政策、化解矛盾、處理問題的始終。四要培育法治文化,帶頭在全社會倡樹信法、尊法、守法的氛圍。五要捍衛法治權威,把嚴格、公正、規范、文明執法與依法懲處各類違法行為結合起來,敢于負責,敢于擔當,切實維護法治的尊嚴。這樣我們才能把法制真正落實下來,作為領導干部才能真正做到學法、知法、懂法,嚴格依法辦事,才能從根本上減少腐敗現象,少犯錯誤。
三要秉公用權。正確行使權力,掌權為公、用權為民則群眾喜、個人榮、事業興;錯誤行使權力,甚至濫用權力,掌權為己、用權于私,則群眾怨、聲名敗、事業損。鄧小平同志過去就語重心長地告誡全黨說:“我們拿到這個權以后,就要謹慎。不要以為有了權就好辦事,有了權就可以為所欲為,那樣就非弄壞事情不可”。大家要知道,權力就是責任,權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過去有個說法,不要想著你村主任比國家總理難當,崗位不一樣,遇到問題不一樣,責任也不一樣。習總書記講,“干部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當省委書記的時候,寫的《之江新語》上有一句話“權力是黨和人民群眾所賦予的,是用來為黨和人民站崗放哨的,必須做到守土有責”。一名干部,在局委也好,在辦事處也好,不管是主任還是局長,在一個地方就要擔負起整個局委或辦事處的責任。如果你在一個地方,工作了一段時間,發展沒上去,形勢沒變化,仕途沒上來,經常出問題,說明責任沒盡到,權力沒用好,就是不稱職。現在隨著反腐力度的加大,都在炒作“為官不易”的問題,“為官不易”是正常的,做官容易了反而不正常。做官就要多一份責任、多一份辛勞、多一份擔當。為官避事平生恥,為官不為是官之恥辱,為官有為為官盡責才是官之本分。如果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
是沒有資格做領導工作,當領導干部的。我們有些部門、干部遇到問題繞著走、遇到矛盾躲著走。怕犯錯誤、怕出差錯,不敢較真碰硬,工作畏手畏腳等等情況。對這些問題,中央提出明確的要求。總書記提出了“三個區分開來”,就是為擔當的干部擔當,為干事的干部護航。作為基層的黨員干部,要增強我們的責任意識,把身上的責任看的重一些,把本職工作盡心盡力的干好。權力就是服務,我們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人民把權力賦予我們,我們就要為群眾用好權力。有很多過去的先進的典型和榜樣。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以對人民的無限忠誠鑄就了精神上的永恒;草鞋書記楊善洲,“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用自己的生命為大涼山百姓留下了一片綠野。所以我們要時刻牢記“權為民賦、權為民用、利為民謀、為政不私”,像焦裕祿、楊善洲等等,包括我們身邊的一些典型那樣,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主人,是人民的勤務員而不是“父母官”,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扎扎實實為人民服務好,為人民為我們的群眾用好權。用權需要監督。對領導干部來說,監督是一種保護、愛護,更是防患于未然的一劑良藥。一些干部走上違法犯罪道路,都有一個變化的過程,很多時候就是出現了小錯沒人提醒、沒人勸告、沒人阻止、沒人批評,小毛病沒人管,最終出了大問題。所以作為干部要勇于接受監督,特別現在是信息的時代,各種信息傳播的很快,你想捂也捂不住,想蓋也蓋不住。作為一個領導干部、公眾人物,時時都在人民的監督中,方方面面都在人民的視線下。所以要對自己嚴格要求,要習慣于在“聚光燈”下行使權力,習慣于在“放大鏡”下開展工作,自覺接受方方面面的監督。現在有些干部,對待批評和自我批評還有不同的看法,本來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思想斗爭的有力武器,有的作為領導同志對自己部門出現的問題,一些同志身上的毛病不敢批評、不愿意批評,放任自己。有些同志不愿
意接受批評,一聽批評就跳起來了,這都是不正常的。批評就是一種監督。我曾經對一個同志講,現在誰能批評你,那對你最大的愛護。所以作為部門領導同志,如果有些同志是工作上失誤,你要大膽的批評,批評就是一種提醒,對下面同志就是一種警醒。不批評就是一種放任,就是一種不負責任,所以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我們一定要用好,這也是一種擔當。
四要嚴以律己。嚴以律己強調領導干部的“自律”。我自認為“自律”與“他律”就是事物的內因與外因一樣。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自律”做不好再多的規章制度,也夠管不住,因為這些制度是靠人去執行的。“自律”是自我約束,主要靠道德約束和個人修養;“他律”是接受他人約束,主要依靠法律法規的強制和各種形式的監督。“嚴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于自省。領導干部能不能經受住錯綜復雜的考驗和形形色色的誘惑,關鍵靠自省自律,靠自我約束。有的干部出了問題埋怨這個埋怨那個,關鍵是自律不夠。如何自律?首先要做到“四自”。“自重”,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注意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名譽。自重與人的知識修養、道德品質有密切的關系,要求我們具有遠大理想、偉大抱負和高尚情操。“自省”,“省”就是不斷反省自己,黨員干部應當勤于自省,自省者方能自知。所以我們不能只看別人的毛病,拿著手電筒只照他人,不照自己。要善于、敢于檢視和修正自己的問題不足。過去說吾每日三省五審,不要三省了,省一下就可以了。每天檢視一下自己,人無完人,金無赤足,都有自己的問題。但我們要敢于正視勇于克服,戰勝自我。“自警”,就要常敲警鐘,告誡自己,做到自我戒備、自我告誡、自我警覺、自敲警鐘。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天上掉餡餅的時期,在面臨形形色色誘惑的時候,一定要給自己提個醒,想一想,給自己敲個警鐘。“自勵”,就是自我勉勵,鼓勵自己,增強自信。你為群眾辦了一件好事,你可能有成就感,可能把自
己感動了,你抗拒了一次誘惑,你就戰勝了一次自我,心靈就得到了凈化、提升。要做到“三慎”。“三慎”即慎獨、慎初、慎微。慎獨,出自《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說,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在別人聽不到的時候,君子也要謹慎自己的言行。劉少奇同志曾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對“慎獨”做過通俗的解釋:“即使在個人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情況下,也能夠慎獨,不做任何壞事”。我們作為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有嚴格自律能力,時刻檢點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取不義之財,不貪不義之利,不做不潔之事。慎初,就是要把住第一次,守住第一關。違法一旦有了第一次,道德的堤壩就會崩潰,就會越走越遠,越滑越深。過去曾經有一個故事,就是轎夫穿著新鞋抬轎子,遇到下雨天,走到泥濘的路上,開始的時候為了不把鞋弄濕,挑著干地方走,一不小心鞋濕了以后,就開始踩泥了,無所顧忌了。廉潔也是同樣的道理。有些人在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后,也害怕,也想回頭,但是已經回不去了。與其等到最后“悔不當初”,不如從一開始就要嚴格把關,嚴于律己,慎始慎初。“慎微”就是審慎于細微而能見微知著,防微杜漸。俗話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小惡不注意,任其發展,勢必釀大禍。作為黨員領導干部,一些看似平常、很不起眼的小事,往往能反映出他的作風和形象,一個在小事小節上過不了關的干部,也很難在大事大節上過得硬。許多黨員領導干部走上腐敗墮落之路,都是從小事開始,從小貪積累,就會越陷越深。福建省公安廳原副廳長莊如順,深陷賴昌星走私案,他監獄中反省說:“對那種疾風暴雨式的腐蝕,比如,一上來就送多少多少錢我完全可以抵御,可對賴昌星這種潤物細無聲式的腐蝕,我防不勝防。”現在很多原則,就是在推杯換盞、在日常交往、在逢年過節中形成的。要妥處“兩情”。“兩情”即親情、友情。作為黨員干部,我們并非生活在真空之中,大家都有親朋好友,所以這個關系一定要處理好。要不
為人情所擾,不為親情所動,不為友情所左右,堅持原則,秉公辦事。有些事你不違背原則了,可以給他幫個忙。但是你要看這個事違背不違背原則,你做了喪失不喪失底線。要慎交友。領導干部與普通群眾的最大區別,就是手中多多少少有一些權利,正因為這些權就會成為一些人圍獵的對象。有些人對你有求必應甚至巴結奉承,無非一個利字驅使。“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你當個官了,方方面面的朋友,過去多少年都不聯系,現在找你來了,那都是有事情。所以要堅持擇善而交、擇良而處,有些人就不行,你打聽打聽就不值得你交往。要正家風。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河北原省委書記周本順為兒子搞房地產開發站臺,云南原省委書記白恩培縱容妻子公然索賄,等等。所以我們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家屬、子女。要把家風建設擺上重要位置,重家教、立家規、正家風,以家庭清廉維護一生清譽。回去之后給你的親屬、子女該講的要講一下,要有要求,不能出問題,你都不知道。
今天借這個機會,給大家談談心,做個交流,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增加廉潔自律的意識,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官。
推薦訪問: 黨課 講稿 區政府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