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益鄉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2006-2020 年)
調 整 方 案
同益鄉 人民政府 二 〇 一 七 年 十月 月
目 目
錄 一、總則 .................................................................................................... 1 (一)指導思想 ..................................................................................... 1 (二)調整原則 ..................................................................................... 1 (三)調整依據 ..................................................................................... 3 (四)調整范圍 ..................................................................................... 5 二、規劃指標調整 .................................................................................... 5 (一)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任務 ......................................................... 5 (二)建設用地控制指標 ..................................................................... 5 (三)其他規劃調控指標 ..................................................................... 6 三、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優化 ................................................................ 6 (一)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 ............................................................. 6 (二)優化土地利用空間布局 ............................................................. 8 四、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 .................................................................. 10 (一)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 ........................................................... 10 (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 ........................................................... 10 五、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 .................................................................. 11 (一)生態用地結構和布局優化 ....................................................... 11 (二)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 ........................................................... 11
六、土地利用 重大工程與重點建設項目 .............................................. 12 (一)土地綜合整治工程 ................................................................... 12 (二)重點項目用地保障 ................................................................... 13 七、各類用途管制分區調整 .................................................................. 13 (一)土地用途分區 ........................................................................... 13 (二)建設用地管制區 ....................................................................... 15 八、規劃調整方案對生態環境影響評價 .............................................. 16 (一)評價的目的和任務 ................................................................... 16 (二)評價原則 ................................................................................... 16 (三)環境影響評價 ........................................................................... 17 (四)預防和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措施 ................................... 19 九、規劃實施保障措施 .......................................................................... 20 (一)強化規劃自上而下控制 ........................................................... 20 (二)完善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政策和機制 ................................... 20 (三)健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機制和人地掛鉤機制 ....................... 21 (四)加大土地生態建設保護力度 ................................................... 21 (五)健全規劃實施的公眾參與制度 ............................................... 22 表 附表 1
土地利用主要調控指標調整情況表 ....................................... 23 表 附表 2
調整后的土地利用結構調整表 ............................................... 24 表 附表 3
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分解表 ....................................................... 25
表 附表 4
重點建設項目用地規劃表 ....................................................... 26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1 一、總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堅持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主線,以著力改善民生為根本目的,緊緊圍繞“生態立鄉、農業穩鄉、產業興鄉”的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快經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步伐,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農業現代化、環境生態化,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提高規劃的現勢性和可操作性,保障各項發展戰略得以順利實施。
(二)
調整 原則 1.總體穩定、局部微調。堅持《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以下簡稱《規劃》)確定的指導原則、目標和主要任務基本不變,繼續深入實施《規劃》確定的土地分區引導原則和實施管理制度。落實《普蘭店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以下簡稱《縣級方案》)下達的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優化建設用地和生態用地布局,切實提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2 高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2.應保盡保、量質并重。根據第二次土地資源調查查明增加的耕地,除根據相關規劃需要占用的外,均予以保護;優質耕地除實施國家、省、市重大發展戰略以及“十三五”重點建設項目難以避讓的外,均劃入基本農田,實行永久保護,確保上級規劃下達的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任務能夠得到有效落實。
3.節約集約、優化結構。按照堅定不移地推進節約集約用地的總體要求,遏制建設用地低效擴張,有效控制建設用地總量,適當增加新增建設用地規模,保障新型城鎮化用地需求;統籌增量與存量建設用地,合理調整優化建設用地結構和布局,提升人居環境水平,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4.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正確處理開發與保護、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的關系,增強規劃調整完善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重點做好耕地和基本農田調整、建設用地結構與布局優化、生態用地保護與建設,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切實解決影響耕地保護、節約集約用地、生態文明建設和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
5.加強協調、充分銜接。堅持科學論證、標準統一、民主決策,強化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環境保護、水利、交通、旅游等相關專項規劃的協調,做好與上級規劃充分銜接。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3 ( 三 )
調整依據 1. 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5)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6)土地復墾條例 (7)遼寧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 (8)遼寧省基本農田保護辦法 (9)《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審查辦法》(國土資源部第 43號令)
2. 政策規范 (1)《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 號)
(2)《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發〔2006〕31 號)
(3)《國務院關于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國發〔2008〕3 號)
(4)《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市縣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4 劃編制指導意見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09〕51 號)
(5)《國土資源部關于嚴格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管理的通知》(國土資發〔2012〕2 號)
(6)《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國土資廳函〔2014〕1237 號)
(7)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理辦法》 (國土資源部令第 72 號)
(8)《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工作的的通知》(國土資廳函〔2016〕1096 號)
(9)《關于加快推進市縣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工作的通知》(遼國土資發〔2016〕240 號)
(10)《關于加快推進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報審工作的通知》(大國土房屋發〔2017〕42 號)
(11)
《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規程》 (TD/T1025-2010)
(12)《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制圖規范》(TD/T1022-2009)
(13)《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數據庫標準》(TD/T1028-2010)
3. 相關規劃 (1)《遼寧省主體功能區規劃》 (2)《普蘭店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 (3)《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5 (4)《同益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5)《普蘭店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6)其他相關行業規劃 ( 四 )調整范圍 規劃調整范圍與《規劃》范圍一致,包括和平村、西九村、張家村、慶陽村、蒿房村、柞蠶種場 、 同益村、瓦房村等 8 個行政村在內的全部土地,土地總面積 13577.72 公頃。
二、 規劃指標調整 (一)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任務 嚴格落實《縣級方案》下達的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到2020 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2974.00 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 1326.92 公頃。
(二)
建設用地 控制指標 嚴格按照《縣級方案》下達的建設用地規模調控指標,嚴控總量,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增加流量,合理調整建設用地結構,統籌安排各類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優先保障“十三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落地和重點發展區域用地,有效調控建設用地總規模和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到 2020 年,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規模 21.00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6 公頃,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 564.00 公頃以內,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 500.00 公頃以內,城鎮工礦用地規模控制在 7.00 公頃以內,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 64.00 公頃以內,人均城鎮工礦用地不超過 37.00 平方米。
( 三 )
其他規劃調控指標 因地制宜增加園地面積,加強林地保護和建設,到 2020 年,全鄉園地、林地分別為 2442.72 公頃、7363.10 公頃;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農用地和耕地,強化土地整治補充耕地,到 2020年,全鄉新增建設用地占農用地和耕地分別控制在 17.00 公頃和12.00 公頃以內,土地整治補充耕地 2.00 公頃。
三、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優化 (一)
合理 調整 土地利用結構 1. 總體方案 按照“穩定農用地、嚴格控制建設用地、合理開發其他土地、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原則,調整全鄉土地利用結構。到 2020年,農用地規模 12805.12 公頃,建設用地規模 564.00 公頃,其他土地規模 208.60 公頃。
2. 具體方案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7 (1)農用地 耕地:至 2020 年面積為 2974.00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0.72%。
園地:至 2020 年面積為 2442.72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7.02%。
林地:至 2020 年面積為 7363.10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51.31%。
其他農用地:
:至 2020 年面積為 25.30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0.18%。
(2)建設用地 城鎮工礦用地:至 2020 年面積為 7.00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0.05%。
農村居民點:至 2020 年面積為 493.00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3.44%。
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設用地:至 2020 年面積為 63.66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0.44%。
(3)其他土地 水域:至2020年面積為182.70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27%。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8 自然保留地:至 2020 年面積為 25.90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0.18%。
(二)
優化 土地利用 空間 布局 1. 農用地 布局 嚴格落實《縣級方案》下達的耕地保護任務,在現有耕地保有量基礎上,依據第二次土地資源調查和各村耕地質量等別評定成果,將質量相對優質的耕地納入耕地保護任務,到 2020 年,耕地保有量為 2974.00 公頃,與現行規劃確定的耕地保有量指標相比,增加了 1301.00 公頃,增加的耕地保護任務主要分布在瓦房村、同益村、蒿房村和張家村等。在落實耕地保護任務、穩定糧食耕種面積的同時,嚴格控制同益村、西九村、和平村、慶陽村等重點發展地區新增建設對耕地的占用,合理引導農業結構調整向著有利于增加耕地的方向進行,促進耕地布局的進一步優化。
在落實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和保持現有基本農田布局總體穩定的前提下,按照優化布局、優進劣出、穩定數量、提升質量的原則,適當調整基本農田布局,定量、定質、定位將基本農田落實到土地用途區及地塊和承包農戶。將現有基本農田中的非耕地、“十三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占用的基本農田調出,調出的基本農田分布在和平村、蒿房村等,同時將西九村、張家村、慶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9 陽村和瓦房村等部分優質耕地劃入基本農田。規劃調整后,基本農田的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布局更加合理,為促進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實的資源基礎。
規劃調整中,園地、林地和其他農用地布局在總體穩定的前提下,按照適宜性原則,集中布置,充分發揮農用地的生產、生態、景觀和間隔功能,逐漸形成結構合理、功能互補的綠色開敞空間。
2. 建設用地布局 “十三五”時期,同益鄉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用地集約”的原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不斷完善老帽山風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拓展現有旅游項目,打造集登山觀光、苗圃園林體驗、休閑農業體驗、苗圃花卉種植為一體的旅游特色鄉鎮,不斷提高第三產業在經濟結構中所占比重,加速三產融合,努力實現經濟提質增效;同時,以普蘭店區全域城市化為目標,以綠色城鎮理念,謀劃小城鎮發展,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民生,不斷提升城鎮綜合實力。為保障重點區域和重點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主要布局在同益村、西九村、和平村、慶陽村等。
3. 其他 用地布局 以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為基礎,穩定水域、自然保留地等其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10 他土地布局,加強對開發建設占其他土地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嚴格控制開發建設對水域等基礎性生態用地的占用。
四、 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 ( 一 )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 按照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的有關規定和標準,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規劃期內,全鄉共劃定永久基本農田 1326.92公頃,與現行規劃確定的基本農田保護任務相比,增加了 142.92公頃。永久基本農田劃定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相結合,實現上圖入庫,落實到戶,確保劃足、劃優、劃實,實現定量、定質、定位將基本農田落實到土地用途區及圖斑地塊和承包農戶。劃定后的永久基本農田數量、平均質量等別、集中連片程度均有所提高。
( 二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 根據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將永久基本農田落實到具體地塊,在統籌耕地保護、城鎮發展和生態建設基礎上,依據基本農田圖斑界線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對紅線內永久基本農田實行最嚴格的保護制度,明確保護責任,嚴格監督管理。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劃定范圍 1366.01 公頃,主要位于和平村、同益村、瓦房村、蒿房村等。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11 五、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 (一)生態用地結構和布局優化 以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為基礎,加強與新型城鎮化、城鎮體系規劃、生態環境等相關規劃協調銜接,引導人口和產業向資源環境承載力較高的區域集聚,各項建設要避讓優質耕地,最大限度保護河流、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水源涵養區等自然生態用地;加強對生態敏感區內的耕地、園地、林地、水域等基礎性生態用地的保護,除有利于提升保護功能的設施用地外,嚴格控制各類成片土地開發,推進生態化綠色發展。到 2020 年,具有生態功能的耕地、園地、林地、水域等基礎性生態用地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比重達到 90%以上。
進一步優化生態用地布局,充分發揮土地的生態功能。加強對西北部張家村、慶陽村、蒿房村及東部和平村、同益村等區域的低山丘陵林帶的生態保護與建設,構建同益鄉的生態網絡屏障;中東部地區在強化耕地保護的同時,適當增加園地面積,強化林地的保護,加強疏林、灌木林等低效林地改造,構建良好的農田生態屏障,加強溝渠、道路、農田、河道等防護林的保護和建設,促進全鄉資源環境和經濟協調發展。
(二)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 在對生態用地結構和布局進行優化的基礎上,結合禁止建設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12 區劃定結果,進一步強化對生態用地的保護和管理力度,確保區域生態安全。在資源環境承載力、生態敏感性分析和用地適宜性評價基礎上,將松樹水庫一級水源保護地劃入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并實行特殊保護,嚴格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區域用地管控。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范圍 0.14 公頃,紅線范圍內以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為主導用途,嚴禁開展與主導功能不相符的各項建設。
六 、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與 重點建設項目 (一)土地綜合整治工程 1. 農用地整理 通過開展土地平整、農田水利、田間道路、農田防護與水土保持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升耕地質量等級,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到 2020 年,在蒿房村、西九村等安排農用地整理規模 295.62 公頃,補充耕地 8.87 公頃。
2. 宜耕后備 土地 資源開發 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依據土地適宜性條件,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宜耕后備土地資源開發,提高土地利用率。到2020 年,通過宜耕后備土地資源開發補充耕地面積達到 26.54 公頃。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13 (二)重點項目 用地保障
嚴格落實國家、省、市、區安排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同時,按照合理布局、經濟可行、控制時序的原則,結合交通、水利、環保、能源、環保、旅游等部門相關規劃,統籌安排基礎設施建設,為全鄉經濟社會持續平穩發展奠定基礎。本次規劃調整包括現有基礎設施項目和新增基礎設施項目共計 50 項,其中交通項目 21 項,水利項目 10 項,民生項目 1 項,環保項目 5 項,能源項目 6 項,旅游項目 4 項、其他項目 3 項。
七 、各類用途管制 分區調整 為優化配置各類土地資源,滿足“十三五”期間全鄉經濟發展、資源保護和生態建設對土地資源供給和利用的要求,對土地用途區和建設用地管制分區的規模和布局進行相應調整,各土地用途區和建設用地管制區管制規則不變。
(一)土地用途分區 1. 基本農田保護區 區域面積 1366.01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10.06%,主要分布在和平村、同益村、瓦房村、蒿房村等。
2. 一般農地區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14 區域面積 3918.38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28.86%,各個村均有分布。
3. 城鎮建設用地區 區域面積 6.53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0.05%,主要分布在慶陽村、柞蠶種場。
4. 村鎮建設用地區 區域面積 490.58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3.61%,各個村均有分布。
5. 獨立工礦區 區域面積 7.63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0.06%,主要分布在西九村。
6. 生態環境安全控制區 區域面積 0.14 公頃,主要分布在蒿房村。
7. 林業用地區 區域面積 6976.43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51.38%,主要分布在蒿房村、張家村、和平村、慶陽村等。
8. 其他用地區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15 居民點外的鐵路、公路、管道運輸用地,水利設施中的水庫和水工建筑物,河流等其他用地劃入其他用地區,總面積 812.0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 5.98%。
(二)建設用地管制區 1. 允許建設區 區域面積 504.73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3.72%。主要分布在同益村、慶陽村、張家村、蒿房村、西九村等,新增建設用地主要分布同益村、西九村、和平村、慶陽村等。
2. 有條件建設區 區域面積 53.12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0.39%。主要分布在同益村、蒿房村、西九村、慶陽村等。
3. 限制建設區 區域面積 13019.73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95.89%,各個村均有分布。
4. 禁止建設區 區域面積 0.14 公頃,主要分布在蒿房村。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16 八 、規劃調整方案對生態環境影響評價 (一)評價的目的和任務 環境影響評價是《方案》編制的組成部分,貫穿于《方案》編制的全過程。其目的是協調土地利用與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關系,對《方案》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預測和評價,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措施,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評價原則 1. 客觀公正 原則 環境影響評價應從實際出發,客觀評價《方案》實施后對生態系統和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為規劃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2. 充分協調 原則 環境影響評價應全面考慮經濟、社會和環境發展目標,與相關規劃和措施相協調。
3. 可操作性 原則 環境影響評價應從《方案》的功能和任務出發,以地方實際為基礎,確定評價內容和重點,使《方案》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17 更具操作性。
(三)環境影響評價 1. 建設用地 變化 對環境的影響 建設用地的增加,將占用一部分農用地和其他土地,會改變所占土地土壤的物理性狀,降低土壤透水排水和吸熱散熱功能,影響土壤系統的價值功能;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的擴大,將促進人口向城鄉集聚,加劇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同時,隨之形成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量增大,對周邊生態環境將產生不利影響;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等排放將對空氣、水源、土壤等產生潛在污染風險,如處理不當,將危害周邊環境。交通用地對周邊環境產生的影響來自于對農用地、生態用地的占用以及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合物、硫化物等廢氣。水利設施對其周邊和下游區域的物種遷移、地址狀況等將產生直接的或間接的不利影響。
2. 農用地 變化 對環境的影響 農用地結構和布局的優化將對生態環境產生積極的影響。具有生態功能的耕地、園地、林地等農用地可以起到涵養水源、改善土壤通透性及增加土壤肥力和水分的作用,具有吸收 CO 2 、釋放 O 2 以及吸塵、滯塵等凈化作用,同時可提高地下水補給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發生頻率,對維護地形地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18 貌和區域生態環境原狀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但部分坡耕地的存在造成區域保水能力下降,易形成水土流失,破壞土地資源,同時,大量泥沙被地表徑流沖刷遷移,引起水質渾濁,河床抬高,河道堵塞等問題;農業生產中農藥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畜禽水產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便等是造成水體污染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3. 生態用地變化對環境的影響 生態用地規模和布局的穩定對生態環境將產生積極影響。基礎性生態用地結構和布局的優化對保護區域生物多樣性,保持自然生態平衡,改善地方生態環境質量,調節區域氣候、凈化水質、防災減災等均起到積極的作用。
4. 土地 用途 分區對環境的影響 在劃定土地用途分區和建設用地管制區過程中,充分銜接了生態環境保護相關規劃,將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風景名勝核心區、水源保護區等生態敏感區域納入生態環境安全控制區,禁止一切與主導用途不符的開發建設;在布局允許建設區過程中,充分避讓了生態敏感區域,有效協調了區域開發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使土地利用分區在區域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19 (四)預防和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措施 1. 合理布局建設用地 建設用地的布局要充分考慮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需要。結合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逐步退出生態核心區域內與主體功能不匹配的現狀建設用地;同時,落實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嚴格控制建設用地增加,確需新增的建設用地布局要充分考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避讓生態環境安全控制區等生態敏感區域。通過合理調整建設用地布局,預防和降低建設用地對生態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
2. 優化布局 生態用地 進一步優化耕地、園地、林地等具有生態功能的農用地和水域等基礎性生態用地的結構和布局。加強對西北部低山丘陵林帶的生態保護與建設,加強水源涵養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設,提升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能力,同時,積極開展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有限制增加耕地面積,完善田間防護林網,充分發揮農用地的生態功能。通過對基礎性生態用地布局的優化,最大限度發揮生態用地在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中產生的積極作用。
3. 科學 劃定 土地 用途 分區 結合生態環境保護相關規劃,科學劃定生態環境安全控制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20 區,合理確定生態保護紅線,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管制規則,嚴格禁止與主體功能不符的開發建設,同時,逐步退出生態保護紅線中不符合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要求的現狀建設用地,恢復其生態功能。做好土地用途分區、建設用地管制區和生態保護紅線等分區的協調工作,有利于維護區域內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連續性,推進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穩步提升,進一步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九 、規劃實施保障措施 (一)
強化 規劃自上而下 控制 嚴格遵循規劃自上而下逐級控制、下級規劃必須服從上級規劃的原則,切實落實上級規劃確定的各項土地利用控制指標、空間布局、空間管制制度和差別化土地利用調控政策。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空間布局,確保上級規劃確定的各項土地利用任務得以落實。
(二)
完善耕地 和基本農田 保 護政策和機制 健全耕地保護補償制度,充分調動農民保護耕地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加強和改進耕地占補平衡,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平臺,多措并舉,嚴格落實耕地占一補一、占優補優,嚴格耕地占補平衡實施監管,堅決防止補充數量質量不到位的問題。以提高耕地產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21 能為目標,總結地方經驗、完善政策措施,全面推進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土壤剝離再利用工作。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加強耕地內在質量建設,實現“藏糧于地”。
( 三 )
健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機制和人地掛鉤機制 加強相關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協調銜接,相關規劃在土地利用上的安排應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地規模和總體布局。加快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推進速度,盤活存量建設用地,繼續深化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的盤活利用,積極提升存量建設用地利用效率。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用地集約的原則,推進產業項目集聚,引導產業向園區集中,提高項目科技門檻,支持工業企業節地挖潛,有序提升節約集約用地水平;嚴格落實城鎮建設用地增加和與其吸納的外來人口規模相掛鉤機制,通過實行差別化的用地標準、改進用地計劃安排、優化土地供應結構等措施,實現以人定地、地隨人走的目標,進一步健全人地掛鉤機制。
(四)加大土地生 態建設保護力度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管理中,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進一步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和建設用地空間管制,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統籌協調城鄉結構和空間布局,科學布局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促進形成合理的土地利用空間布局。加快實施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22 土地綜合整治,按照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荒則荒的原則,全面做好保護和修復,促進各類自然生態系統安全穩定。
( 五 )健全規劃實施的公眾參與制度 規劃實施要擴大公眾參與,增強規劃實施的公開性和透明度。規劃調整中,具體土地利用安排和土地整治活動,必須進行專家論證、公示、公開聽證,廣泛聽取公眾和土地權利人意見。
建立土地規劃信息可查詢制度。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向社會公開規劃調整方案、規劃實施措施和規劃實施情況等信息,充分發揮廣大群眾和社會輿論對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作用,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社會認知度。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23 表 附表 1
土地利用主要調控指標 調整情況表 表
單位:公頃
指
標
調整前 0 2020 年
4 2014 年
調整后 0 2020 年
總量指標(公頃)
耕地保有量 1673 3001.21 2974.00 基本農田保護面積 1184 1184.00 1326.92 園地面積 2692.9 2074.32 2442.72 林地面積 7363.1 6967.06 7363.10 牧草地面積 — 0.00 —— 建設用地總規模 564.4 551.44 564.00 城鄉建設用地規模 489.5 496.61 500.00 城鎮工礦用地規模 7 7.01 7.00 交通、水利設施及其他用地規模 74.9 54.83 64.00 增量指標(公頃)
新增建設用地總量 40 0.32 21.00
新增建設占用農用地規模 30 0.32 17.00
新增建設占用耕地規模 15 0.32 12.00
土地整治補充耕地規模 39 51.16 2.00
效率指標(平方米)
人均城鎮工礦用地
35.00 63.00 37.00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24 表 附表 2
調整后的土地利用結構調整表
單位:公頃
地類
2014 年 2020 年 規劃期內增減
面積
比重
面 積
比重
農用地
12128.63
84.52% 12805.12
89.23% 676.49
耕地 3001.21
20.91% 2974.00
20.72% -27.21
園地 2074.32
14.45% 2442.72
17.02% 368.40
林地 6967.06
48.55% 7363.10
51.31% 396.04
牧草地 0 0 0 0 0 其他農用地 86.04
0.60% 25.30
0.18% -60.74
建設用地
551.44
3.84% 564.00
3.93% 12.56
城鄉建設用地 496.61
3.46% 500.00
3.48% 3.39
城鎮工礦用地 7.01
0.05% 7.00
0.05% -0.01
農村居民點用地 489.60
3.41% 493.00
3.44% 3.40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 54.83
0.38% 63.66
0.44% 8.83
其他土地
897.65
6.26% 208.60
1.45% -689.05
水域 366.73
2.56% 182.70
1.27% -184.03
自然保留地 530.92
3.70% 25.90
0.18% -505.02
土地總面積
13577.72
94.61% 13577.72
94.61% 0.00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25 表 附表 3
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分解表
單位:公頃
行政區域名稱
基本農田保護任務
小計
水田
水澆地
旱地
和平村 186.36 14.56 11.03 160.77 西九村 91.20 28.87
62.33 張家村 156.83 2.58 0.14 154.11 慶陽村 89.49
0.98 88.51 蒿房村 191.51
191.51 同益村 354.55 40.72 11.42 302.41 瓦房村 256.98 39.39 4.91 212.68 合計
1326.92 126.12 28.48 1172.31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26 表 附表 4
重點建設項目用地規劃表 表
單位:公頃
項目類型 型 序號 項目名稱 性質 用地規模 涉及行政區域 合計 2006-2010 年 年 2011-2020年 年 公路 01 興唐公路 擴建 10.71 10.71
同益鄉 02 永青公路改建工程 改、擴建 49.00
49.00 同益鄉 03 各鄉鎮級公路 改、擴建 5.79 2.11 3.68 同益鄉 04 普蘭店市撤市建區城市改造路網建設 改擴建 23.16
23.16 同益鄉 05 S314 丹交線平房至泉眼村段改建工程普蘭店段 改擴建 6.32
6.32 同益鄉 06 S314 丹交線小皮鋪至大營段改建工程普蘭店段 改擴建 0.74
0.74 同益鄉 07 S314 丹交線城山鎮至元嶺段改建工程普蘭店段 改擴建 1.95
1.95 同益鄉 08 S314 丹交線改擴建工程普蘭店段 改擴建 17.26
17.26 同益鄉 09 東龍線 新建 13.00
13.00 同益鄉 10 大連市公路養護站普蘭店段 新建 0.38
0.38 同益鄉 11 長興島至花園口高速公路普蘭店段 新建 35.58
35.58 同益鄉 12 國道 201 線、202 線、濱海公路升級改造普蘭店段 擴建 20.53
20.53 同益鄉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27 續表 附表 4
重點建設項目用地規劃表 表
單位:公頃
項目類型 型 序號 項目名稱 性質 用地規模 涉及行政區域 合計 2006-2010 年 年 2011-2020年 年 公路 13 永寧至青堆子公路普蘭店段 新建 136.50
136.50 同益鄉 14 全市高速高速公路增加出口及服務區 新建 4.21
4.21 同益鄉 15 S314 丹交線美術高中至元臺鎮段改建工程普蘭店段 改擴建 9.11
9.11 同益鄉 16 熊城線吳嶺至營口交界段改造工程 新建 0.06
0.06 同益鄉 17 長海—長興島公路普蘭店段 擴建 7.11
7.11 同益鄉 18 全市普通公路改造普蘭店段 新建 14.74
14.74 同益鄉 小計 356.14 12.82 343.32 同益鄉 城市軌道 01 金州至普灣新區城際鐵路普蘭店段 新建 8.16
8.16 同益鄉 02 長興島至大連城際鐵路普蘭店段 新建 2.89
2.89 同益鄉 03 長興島至花園口城際鐵路普蘭店段 新建 1.58
1.58 同益鄉 小計 12.63
12.63 同益鄉 水利 01 松樹水庫 擴建 3.00
3.00 同益鄉 02 大伙房飲水工程 擴建 2.63
2.63 同益鄉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28 續表 附表 4
重點建設項目用地規劃表 表
單位:公頃
項目類型 型 序號 項目名稱 性質 用地規模 涉及行政區域 合計 2006-2010年 年 2011-2020年 年 水利 03 大伙房輸水入連南段二期工程 新建 1.05
1.05 同益鄉 04 大伙房輸水管線末端—碧流河水庫壩下 新建 1.05
1.05 同益鄉 05 大沙河河道治理 擴建 2.37 0.79 1.58 同益鄉 06 普蘭店河道治理 擴建 2.26 2.26
同益鄉 07 大劉家至長海輸水及其他配套設施 新建 0.04
0.04 同益鄉 08 碧流河、復州河等中小型河道治理工程 新建 6.84 1.58 5.26 同益鄉 09 海防堤整治工程 新建 4.21 2.11 2.11 同益鄉 10 普蘭店灣供水工程 新建 0.58
0.58 同益鄉 小計 24.04 6.74 17.31 同益鄉 民生 01 普灣新區供水工程 新建 0.79
0.79 同益鄉 小計 0.79
0.79 同益鄉 環保 01 普蘭店灣垃圾處理廠 新建 10.53 10.53
同益鄉 02 普蘭店污水處理廠 新建 0.21 0.21
同益鄉 03 同益污水處理廠 新建 1.00
1.00 同益鄉 04 其他環保項目 新擴建 0.95 0.16 0.79 同益鄉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29 續表 附表 4
重點建設項目用地規劃表 表
單位:公頃
項目類型 型 序號 項目名稱 性質 用地規模 涉及行政區域 合計 2006-2010 年 年 2011-2020年 年 環保 05 土城河生態整治一期工程 新建 4.63
4.63 同益鄉 小計 17.32 10.89 6.42 同益鄉 能源 01 66 千伏同益送變電工程 新建 0.36
0.36 同益鄉 02 大連市 220 千伏、66 千伏輸變電工程普蘭店段 新建 1.21
1.21 同益鄉 03 LNG 天然氣閥室泵站及場站普蘭店段 新建 1.09
1.09 同益鄉 04 紅沿河核電站二、三期工程 擴建 10.53
10.53 同益鄉 05 鐵大線(鞍山-大連段)原油管道安全改造工程 新建 0.20
0.20 同益鄉 06 太平灣熱電廠 新建 0.53
0.53 同益鄉 小計 13.91
13.91 同益鄉 旅游 01 同益自然風景旅游項目 新建 5.00
5.00 同益鄉 02 老帽山地質公園 新建 8.00
8.00 同益鄉 03 普蘭店旅游廁所等設施建設項目 新建 0.05
0.05 同益鄉 04 普蘭店公園、旅游區庭廊等設施建設項目 新建 0.05
0.05 同益鄉 小計 13.11
13.11 同益鄉
同益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調整方案
30 續表 附表 4
重點建設項目用地規劃表 表
單位:公頃
項目類型 型 序號 項目名稱 性質 用地規模 涉及行政區域 合計 2006-2010年 年 2011-2020年 年 其他 01 七星臺療養院 新建 1.32
1.32 同益鄉 02 大連市移動通信基站、鐵塔建設項目普蘭店段 新建 1.93
1.93 同益鄉 03 大連市光纜交接箱建設項目普蘭店段 新建 0.04
0.04 同益鄉 小計 3.29
3.29 同益鄉 總計 441.22 30.45 410.77 同益鄉 備注:表中用地規模數據、涉及行政區域、計劃實施年份僅供參考。具體實施時,以實際核準的用地規模和具體建設時間、地點為準。
推薦訪問: 調整 規劃 方案上一篇:《網站規劃》教案設計
下一篇:網站規劃與設計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