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實驗報告 實驗名稱 杠桿省力的秘密 實驗目的 認識杠桿省力的原理 實驗器材 杠桿尺及支架、鉤碼 實驗過程: 1、組裝杠桿尺,并把杠桿尺調成平衡狀態。
2、確定杠桿尺一側的點為阻力點,掛一定數量的鉤碼。
3、在另一側確定動力點的位置,瞧瞧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掛多少碼才能使杠桿尺保持平衡,并記錄結果。
4、改變重點的位置,重復第二步,做三次實驗。
實驗結論: 1、當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重點到支點的距離時,省力。
2、當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重點到支點的距離時,費力。
3、當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重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實驗名稱 測量斜面坡度與拉力大小的關系 實驗目的 通過實驗探究斜面坡度與拉力大小的關系 實驗器材 彈簧秤、小車、光滑的木板、鉤碼 實驗過程: 1、組裝器材。
2、通過測力計將放有鉤碼的小車提起,用多少力,記錄在書上。
3、在桌面立一木塊,從桌面到木塊依次斜搭準備好的三塊光滑木板,通過測力計沿斜面上拉動放有鉤碼的小車,分別記錄小車被抬高的高度,移動的距離及用力多少。
實驗結論: 斜面可以省力,并且在斜面其她情況相同的條件下,坡度越小越省力。
實驗名稱 螺旋斜面 實驗目的 發現螺旋與斜面的內在關系 實驗器材 螺絲釘、鉛筆、三角形紙 實驗過程: 1、將一張直角三角形的紙繞在一支鉛筆上。
2、比較繞在鉛筆上的紙與螺絲釘有什么關系。
實驗結論:螺絲釘的螺紋就就是斜面的變形。
實驗名稱 輪軸能省力 實驗目的 懂得輪軸能省力的原理 實驗器材 硬紙板、彈簧秤、鉤碼、線繩 實驗過程: 1、將一個輪軸實驗裝置安裝在鐵架臺上,并在輪與軸上分別掛上鉤碼,直到平衡: 2、將另一個輪軸實驗裝置也安裝在鐵架臺上,再在它的輪與軸上分別掛上鉤碼,直到平衡。
實驗結論: 在軸的大小一定時,輪越大越省力。
實驗名稱 定滑輪特點 實驗目的 認識定滑輪的特點 實驗器材 定滑輪、鐵架臺、彈簧秤、滑輪、鉤碼、細繩 實驗過程: 1、將滑輪固定懸掛在鐵架臺上,將細繩穿過滑輪用兩個鉤碼懸吊在細繩的一端,而另一端鉤上彈簧秤。
2、記錄鉤碼的質量與彈簧秤拉力的讀數,記錄在表格內。測量鉤碼提升的距離與彈簧秤下拉的距離并記錄下來。
重物的質量 牛頓(N) 重物提升距離 厘米 彈簧秤的拉力 牛頓(N) 彈簧秤下拉距離 厘米 結論
結論
實驗結論: 定滑輪能夠改變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實驗名稱 動滑輪特點 實驗目的 認識動滑輪的特點 實驗器材 動滑輪、鐵架臺、彈簧秤、滑輪、鉤碼、細繩 實驗過程: 1、測出滑輪的重量。
2、將細繩一端綁在鐵架臺上,另一端繞過滑輪,組成動滑輪。
3、將鉤碼掛在滑輪上,用彈簧秤拉動滑輪,記下所需重量與彈簧秤拉力的讀數,記錄在表格內。
重物的質量 牛頓(N) 重物提升距離 厘米 彈簧秤的拉力 牛頓(N) 彈簧秤下拉距離 厘米
結論
結論
實驗結論: 動滑輪能不改變力的方向,但省力。
實驗名稱 鏈條傳動 實驗目的 認識鏈條傳動的特點 實驗器材 瓦楞紙、塑料瓶蓋 實驗過程: 1、用瓦楞紙與塑料瓶蓋制作齒輪,用瓦楞紙制作一條鏈條傳動帶,將它們組成一個鏈條傳動裝置。
2、搖動大輪,觀察小輪轉動的情況;再搖動小輪,觀察大輪轉動的情況。
實驗結論: 鏈條傳動特點就是齒輪轉動的方向相同,速度不同,大齒輪轉動的速度比小齒輪慢。
實驗名稱 齒輪傳動 實驗目的 認識齒輪傳動的特點 實驗器材 瓦楞紙、塑料瓶蓋 實驗過程: 1、用瓦楞紙與塑料瓶蓋制作齒輪。
2、把制作好的大小兩個齒輪的齒咬合在一起,順時針與逆時針方向分別轉動大、小齒輪。
實驗結論: 齒輪傳動特點就是齒輪轉動的方向相反,速度不同,大齒輪轉動的速度比小齒輪慢。
實驗名稱 皮帶傳動 實驗目的 認識皮帶傳動的特點 實驗器材 底板、轉輪、釘、皮帶 實驗過程: 1. 用實驗器材組裝一個皮帶傳動裝置模型。
2. 將大輪與小輪方向按照相反方向同時轉動。
3. 記錄下大輪與小輪的轉動方向與快慢。
實驗結論: 皮帶傳動可以傳遞力,改變輪轉動的快慢,能改變輪子轉動的方向。
實驗名稱 比較不同形狀的承受力 實驗目的 探究體會形狀與承受力的關系 實驗器材 硬紙、磚塊、厚書等重物 實驗過程: 1、用大小差不多的紙做成不同形狀的紙筒; 2、用膠水粘好后豎直放在桌上; 2、將書本、紅磚分別放在相關的紙筒上,比較它們的承重力。
實驗結論: 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疊或彎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重力。
實驗名稱 蛋殼的承受力 實驗目的 認識蛋殼具有較大的承受力,進一步感受形狀與承受力的關系。
實驗器材 雞蛋殼、書本 實驗過程: 1. 用 4 個半截雞蛋殼作為支撐點 (蛋殼的切口應盡量平整,可用膠布粘平) 2、往蛋殼的支撐點上加放書本。
3、觀察蛋殼承受重物的能力。
實驗結論: 雞蛋殼的這種形狀能把外來的壓力均勻地向周圍分散開來,所以它能承受比較大的重力。
實驗名稱 研究哪種形狀最穩固 實驗目的 了解三角形的支架最穩固 實驗器材 塑料吸管、細繩 實驗過程: 1、用細繩或大頭針將吸管或小棒做成三角形、正方形、五邊形、六邊形支架。
2、用力往兩邊拉拽。
實驗結論: 三角形支架最穩固、結實,所用的材料也最少。
實驗名稱 搭高塔 實驗目的 進一步體會三角形結構的穩固性 實驗器材 剪刀、膠帶、木棍、繩子、膠水等
實驗過程: 1、畫出設計草圖。
2、選擇制作材料與連接物,確定合適、牢固的連接方法。
3、測量高度與它的穩定性。
實驗結論:
利用三角形結構能搭建出較高的塔,而且不易倒塌。
實驗名稱 比較平板橋、拱橋、斜拉橋的特點與承受力 實驗目的 實驗比較不同橋的承受能力 實驗器材 長不小于 20 厘米、寬不小于 7 厘米的硬紙板,木塊、膠帶、粗繩、膠水、筷子、厚書、重物 實驗過程: 1. 用實驗材料分別建造平板橋、拱橋、斜拉橋。
2. 往三座橋上分別放相同質量的重物,試試它的承受能力。
實驗結論:
橋梁的承受力與橋梁的形狀有關。拱橋最結實,最適合將整個橋面的重力分散開來。斜拉橋相對平板橋牢固,平板橋最不牢固,因為它的橋面沒有支撐結構。
實驗名稱 建造“瓜皮橋” 實驗目的 比較“瓜皮橋”與瓜皮的承受力 實驗器材 西瓜、紙巾、重物 實驗過程: 1. 把西瓜縱向切成兩半,再橫向切開。
2. 把瓜瓤吃掉,留下瓜皮,每塊按 4~5 厘米寬切下。
3. 在每兩個小塊之間夾一片紙巾,然后擺成拱形。
4. 在“瓜皮橋”上加重物,試一試它的承受能力。
實驗結論:
“瓜皮橋”的承受力比瓜皮的承受力大。
實驗名稱 根、葉、莖繁殖 實驗目的 實驗探究可以用植物的根、莖、葉繁殖后代 實驗器材 菊花的主莖、寶石花、紅薯、松軟的土 實驗過程: 1、從一棵健康的菊花的主莖上剪下一根枝條,將它插入一盆松軟的土中,并及時澆水。
2、從寶石花上摘下一片葉,插入土中。
3、把紅薯的頭部切下一段,浸在盤子里的水中,當長出小芽后,用小刀切下帶芽的小塊。
實驗結論:
不用種子,植物也能繁殖,寶石花就是用葉子進行繁殖;紅薯就是用“芽眼”進行繁殖;菊花就是用莖繁殖。說明營養繁殖能更快更高效地進行繁殖,同時也能比較好地保留母本的優良特性。
實驗名稱 分辨巖石 實驗目的
實驗器材 不同的巖石標本、放大鏡、燒杯、滴管、稀鹽酸 實驗過程: 1、用放大鏡觀察。
2、把巖石放進水里。
3、用小錘子敲擊。
4、往巖石上滴稀鹽酸 實驗結論: 巖石可以分為巖漿巖,如花崗巖、玄武巖等; 沉積巖,其中含各種化石; 變質巖,如大理石、片麻巖等三類。
實驗名稱 模擬變質巖 實驗目的 體會巖石在外力作用下變質的過程。
實驗器材 各種顏色的橡皮泥、兩塊塑料板 實驗過程: 1、準備一些不同顏色的橡皮泥,把它們搓成大小不同的圓球,堆在一起。
2、把橡皮泥放在兩塊塑料墊板之間,不斷加壓。
3、觀察不同壓力下橡皮泥的狀態。
實驗結論:
加壓就好比就是地球內部的強大壓力,變質巖就是在高溫高壓下形成的。
實驗名稱 觀察礦物的顏色、透明度、光澤、硬度、性狀 實驗目的 從多方面認識礦物 實驗器材 幾種常見礦物,螢石、石墨、金剛石、黃鐵礦、滑石、
赤鐵礦、方鉛、白去母、方鉛、石英等 實驗過程:
1、用赤鐵礦、石墨分別在白色無釉瓷板上刻劃。
2、 觀察幾種礦物的透明度,并作好記錄。
3、 用放大鏡觀察方解石、白云母礦石標本的形狀。
4、 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仔細觀察各種礦物的亮度有什么不同。
5、 用手指甲、銅鑰匙、水果刀、玻璃依次去劃不同的礦石。瞧瞧哪種礦石比較軟,哪種礦石比較硬。
6、 用放大鏡分別觀察食鹽、石英、螢石。
實驗結論: 不同的礦物顏色不同,赤鐵礦粉末就是紅色的,石墨粉就是黑色的。
冰洲石就是透明的,田黃石就是半透明的,褐鐵礦不透明的。
方解石、白云母就是透明的礦石,由一層一層的薄片組成,像書本里一頁一頁的紙張。
有的礦物閃閃發光,有的礦物黯淡無光。
不同種類的礦石,它們的硬度不同。滑石就是所有礦石中最軟的一種,金剛石就是自然界中最堅硬的礦物。
石英晶體有八個面,呈六角形,螢石晶體多為六個面的立方體。大多數礦物都像粗鹽粒那樣有一定的的形狀,各種礦物的形狀有很大的差別。
實驗名稱 味覺與嗅覺的聯系 實驗目的 知道味覺與嗅覺就是密切相關的。
實驗器材 吸管、杯子、醋、鹽水、糖水、苦丁茶葉、橘子汁 實驗過程: 1、兩個同學合作,甲同學蒙起雙眼,乙同學先給甲同學嘗一嘗準備好的各種液體,然后讓甲同學捏住鼻子再嘗一嘗準備好的各種液體。瞧瞧用這兩種方法能正確判斷出幾種液體。
2、小組內兩同學輪流做實驗。
實驗結論: 捏著鼻子時,嗅覺失靈,味覺能力就會下降。
推薦訪問: 下冊 五年級 蘇教版下一篇:常用電子儀器使用實驗報告答案_0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