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政府初級中學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瀏覽次數:

  初級中學建設項目

 可行性研究報告

  目

  錄 一、總論 .................................................................................................... 1 (一)項目背景 ................................................................................ 1 (二)項目概況 ................................................................................ 4 (三)問題與建議 ............................................................................. 5 二、市場預測 ............................................................................................ 7 (一)產品市場供應現狀 ................................................................. 7 (二)產品市場供應預測 ................................................................. 9 (三)產品目標市場分析 ............................................................... 11 (四)價格現狀及預測 ................................................................... 11 (五)產品銷售方案 ....................................................................... 12 (六)市場風險 .............................................................................. 13 三、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 ...................................................................... 14 (一)建設規模 .............................................................................. 14 (二)產品方案 .............................................................................. 14 (三)產品質量標準 ....................................................................... 14 四、場址選擇 .......................................................................................... 14 (一)場址所在位置現狀 ............................................................... 14 (二)場址建設條件 ....................................................................... 14

  五、技術方案、設備方 案和工程方案 .................................................. 14 (一)技術方案 .............................................................................. 14 (二)主要設備方案 ....................................................................... 14 (三)工程方案 .............................................................................. 14 六、主要原材料、燃料供應 .................................................................. 14 (一)主要原材料供應 ................................................................... 14 (二)燃料供應 .............................................................................. 14 (三)主要原材料、燃料價格 ....................................................... 14 (四)主要原材料、燃料年需要量表 ........................................... 14 七、總圖運輸與公用輔助工程 .............................................................. 14 (一)總圖布置 .............................................................................. 14 (二)場內外運輸 ........................................................................... 14 八、節 能 措 施 .................................................................................... 14 (一)節能措施 .............................................................................. 14 (二)能耗指標分析 ....................................................................... 14 九、節 水 措 施 .................................................................................... 14 (一)節水措施 .............................................................................. 14 (二)水耗指標分析 ....................................................................... 14 十、環境影響評價 .................................................................................. 14 (一)廠址環境狀況 ....................................................................... 14

  (二)項目建設和生產對環境的影響 ........................................... 14 (三)環境保護措施方案 ............................................................... 14 (四)環境保護投資 ....................................................................... 14 十一、勞動安全衛生與消防 .................................................................. 14 (一)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 ........................................................... 14 (二)安全措施方案 ....................................................................... 14 (三)消防設施 .............................................................................. 14 十二、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配置 .......................................................... 14 (一)組織機構 .............................................................................. 14 (二)人力資源配置 ....................................................................... 14 十三、項目實施進度 .............................................................................. 14 (一)項目實施安排 ....................................................................... 14 (二)項目實施進度計劃表 ........................................................... 14 十四、投資估算 ...................................................................................... 14 (一)投資估算依據 ....................................................................... 14 (二)建設投資估算 ....................................................................... 14 (三)流動資金估算 ....................................................................... 14 (四)項目投入總資金及投資使用計劃 ....................................... 14 十五、融資方案 ...................................................................................... 14 (一)資本金籌措 ........................................................................... 14

  (二)債務資金籌措 ....................................................................... 14 十六、財務評價 ...................................................................................... 14 (一)財務評價基礎數據與參數選取 ........................................... 14 (二)銷售收入估算 ....................................................................... 14 (三)成本費用估算 ....................................................................... 14 (四)財務評價指標 ....................................................................... 14 (五)不確定性分析 ....................................................................... 14 (六)財務評價結論 ....................................................................... 14 十七、關于項目的招投標 ...................................................................... 14 (一)招標工作依據 ....................................................................... 14 (二)招標工作原則 ....................................................................... 14 (三)招標范圍 .............................................................................. 14 (四)招標方式及組織形式 ........................................................... 14 十八、風險分析 ...................................................................................... 14 (一)項目主要風險因素識別 ....................................................... 14 (二)風險程度分析 ....................................................................... 14 (三)防范和降低風險對策 ........................................................... 14 十九、研究結論與建議 .......................................................................... 14 (一)推薦方案的總體描述 ........................................................... 14 (二)推薦方案的優缺點 ............................................................... 14 (三)結論與建議 ........................................................................... 14

  第一章

 總 總

 論 論

 1.1 項目名稱與承辦單位 1. 1 .1項目名稱 某某市初級中學建設項目 1. 1. 2項目承辦單位、法人代表 項目承辦單位:某某市初級中學 項目負責人:林某某 1. 1. 3建設地點 項目選址在某某市某某區交通路和香山路交叉口東北側。占地面積為 36995.52 平方米,合 55.49 畝,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學習、生活的理想場所。

 1. 1. 4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 編制單位:

 某某市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證書編號:

 1.2 研究工作的依據、內容及范圍 1. 2. 1研究依據 1.某某市初級中學關于編制《某某市初級中學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委托書;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發〔1999〕9號); 3.《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1〕21號);

  4.《某某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研究》; 5.某某市“十一五”發展規劃; 7.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 年修訂)

 8.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基本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有關參數評價辦法》; 9.《某某市人民政府市長辦公會議紀要》【2006】20 號文件。

 10.《某某市人民政府市長辦公會議紀要》【2010】10 號文件。

 11.2010年4月11日某某市某某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承諾。

 12.《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建標〔2002〕102 號 13.《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GBJ 99 – 2009 14、項目承辦單位提供的有關基礎數據、技術資料。

 15、編制人員調查的有關資料、數據等。

 1.2.2研究內容和范圍

 根據項目承辦單位的委托 ,本中心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對本項目市場需求、建設規模、選址位置及基礎設施條件等有關問題進行了充分細致的調查。本報告根據國家對可行性研究階段工作范圍和深度的規定,對項目建設的依據、必要性、可行性和條件進行了論證;對建設規模、方案、公用工程、環保、消防、節能、招投標、項目組織機構以及實施進

  度、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等方面進行了綜合性研究、分析和評價,為項目建設提供依據。

 1.3 項目概述 1.3.1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 1 . 是某某市某某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某某市某某區是某某省中南部一座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現代化都市,是某某市唯一的建制區,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下轄 5 個鄉鎮、11 個街道辦事處,82 個村委會、55 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 63 萬人,總面積 778 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58 萬畝,中心城區面積 50 平方公里。2008 年全區生產總值 142.9 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3.23 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338 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4258 元,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位居某某市前列。雖然如此,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諸如:經濟增長點不多,科學技術落后,豐富的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旅游資源難以合理開發和利用。究其原因,科技人才和高素質人才匱乏及農村人口文化素質不高,是制約某某區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科技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將越來越突出,而且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際競爭愈演愈烈,面對新形勢和挑戰,某某區要發展,就應切實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堅持規

  模、結構、質量和效益的內在統一。本項目建設,完善了教學設施,不僅優化了辦學條件,提高了辦學水平,而且有利于某某市初級中學擴大招生規模,為高一級院校輸送優秀新生,為當地經濟建設培養有用人才,適應了某某市某某區社會發展的需要。

  2. 是某某市某某區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某某市教育事業發展總體目標是:到 2010 年,九年義務教育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3--6 周歲幼兒園(班)率達70%以上。適齡兒童入學率略高于國家規定的標準,鞏固九年義務教育成果,青壯年文盲率嚴格控制在 2%以內。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和發展空間,挖掘現有的高中教育潛力,擴大辦學規模,提高教學質量,使全市高中招生人數每年增長 15%以上,力爭“十一五”末城鎮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大力發展教育,改善辦學條件擴大教學規模,將滿足某某區人民對優質中學教育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全區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有利于促進該區經濟及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項目建設適應了某某市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3. 項目建設是某某市初級中學自身發展的需要 多年來,某某市初級中學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求真務實,大膽創新,從教育體制、教育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已初步形成了必修課與選修課、活動課相結合的課程結構,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緊密結合,高度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已逐步形成了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

  辦學理念不斷更新,教學手段日益先進,辦學水平不斷提高,為某某市的教育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社會各界也給予了廣泛的贊譽。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現有的教學條件與日益擴大的教育需求存在著以下矛盾:一是校園面積過小,生均占有的活動空間不多,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現有校舍為 70 年代舊房,已不能滿足現代化教育體系的需求,又沒有實驗室、圖書館以及現代化教學設施,加之教學樓已成危樓,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在校學生安全。為此,市、區政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 2006 年停止招生,原有舊校區部分劃歸市十一中學整合教育資源,市區兩級政府決定出資異地新建初級中學。某某市初級中學在市委、市教育局、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劃撥 55.49 畝土地作為異地新建新校區用地,并多方籌措資金建設新校區,項目建成后將使初級中學規模擴大至 36 個教學班級,學校的布局將更加合理,教學設施更加完善。項目建設適應了學校自身發展壯大的需要。

 1.3.2建設規模與內容 項目占地55.49畝。總建筑面積為18436平方米,主要包括教學樓、綜合樓、男女宿舍樓、辦公實驗樓、醫務室、餐廳、廁所以及其他附屬用房等。其中:教學樓6000平方米、綜合樓3300平方米、辦公實驗樓3300平方米、男女生宿舍3300平方米、餐廳1320平方米、室外廁所510平方米、浴室600平方米,門衛房、配電房等106平方米。本項目建設道路

  約4000平方米;綠化面積約10000平方米。

 新建體育場地:體育用地約15437平方米。新建200米環形跑道一個,建設面積6489平方米(含100m直跑道);標準足球場1個,建設面積7176平方米;羽毛球場:標準羽毛球場2個,建設面積288平方米;籃球場2個,建設面積840平方米;排球場2個,建設面積644平方米。

 1.3.3區位交通條件

 本項目位于某某市某某區交通路西段與香山路十字路口東北處 ,南臨交通路,西臨香山路,東臨規劃支路,北臨空地。該地區地勢平坦,空氣清新,交通便利,適合本項目的建設。

 1.3.4水、電供應 本 項目充分利用城市現有水、電供應設施,購置800kvA變壓器1臺,可滿足項目需要。

 1.3.5環境保護 本項目產生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經治理后均能做到達標排放。

 1.3.6項目定員 本項目建成以后,所需教職工為 165人,可在某某區教育系統內協調解決,不足部分在社會上公開招聘,擇優錄取。

 1.3.7項目實施進度 本項目從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到竣工交付使用,共計劃安排18個月。

  1.3.8總投資及資金籌措 本項目總投資為2805萬元,全部由某某市、某某區兩級政府協調解決。

 1.3.9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序號 指標名稱 單位 數量 備注 1 規劃用地面積 畝 55.49

 2 建設規模 學生人數 1800 36 個班 3 總建筑面積 m2

 18436

 3.1 體育場地 m2

 15437

 3.2 道路 m2

 4000

 3.3 綠化面積 m2

 12000

 4 容積率

 0.49

 5 建筑密度 % 13%

 6 綠化率 % 32%

 7 勞動定員 人 165

 7.1 教師人數 人 154

 7.2 管理人員及其它 人 11

 9 總投資 萬元 2805

 10 資金籌措

 10.1 市、某某區財政協調解決 萬元 2805

  1.4 結論及建議 1.4.1結論 隨著某某市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市區人口已有二十幾萬發展到近80萬,中心城區人口急劇增加,現有的教育資源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區適齡學生入學的需要,教育事業的發展明顯滯后于社會經濟的發展。當前加快

  城區義務教育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文化教育需求,是推動城市化進程的需要,是發展城市經濟及初級產業的需要 。

 為了堅持教育優先,教育為民的宗旨;用科學發展觀的觀點解決民生問題,解決中心城區中學規劃布局不合理、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推進可秩序發展的需要;滿足人民群眾享受教育公平的需要和人民群眾要求子女接受優質教育的需要。因此,經上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批準在位于香山路與交通路交叉口東北側擬建初級中學。本項目建設選址比較合適,建設內容及規模合理,建設條件具備,建設方案切實可行。解決某某區政府公務員小區、天方小區、塘坊莊安置房、飛龍小區經濟適用房和民生住宅小區等十多萬居民學生的就學壓力。

 項目建成后,學校有良好的硬件學習場地和設施,整合某某區的教育資源,有利于推進城市化發展的進程,有利于緩解社會矛盾、緩解城區內的就學壓力及教育分配不均勻問題,加快城區初中義務教育發展進程,解決西區居民孩子上學難的問題,提高某某區教育辦學質量和水平,滿足附近居民、單位子女義務教育初中階段就近入學的需要,同時和新建的二十小學實現了完整的九年義務教育發展規劃。同時促進了某某區教育和社會經濟和諧發展,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優質教育需求,實現了城區教育的均衡發展。

 總之,本項目無論是從工程技術上,還是從社會效益方

  面看,均是可行的。

 1.4.2

 建議 為保證項目能夠順利、穩妥地建設和發展,應注意以下幾點:

 1、爭取政府在政策和財政等多方面的支持,使學校建設和發展能穩步進行。

 2、不斷充實中心的師資力量,加強教學管理,提高培訓質量。

 3、項目建設過程中,應做好環保三同時工作。

  第二章

 項目背景及建設必要性

 2.1

 項目背景

 2.1.1

 區城概況

 某某市某某區是某某省中南部一座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現代化都市,是某某市唯一的建制區,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下轄 5 個鄉鎮、11 個街道辦事處,82 個村委會、55 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 63 萬人,總面積 778 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58 萬畝,中心城區面積 50 平方公里。2008年全區生產總值 142.9 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3.23 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338 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4258元,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位居某某市前列。

  歷史悠久 人杰地靈

 上古時期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周武王分封蔡、呂、沈、江等諸侯國;秦朝設郡,隸屬穎川郡、陳郡;唐宋時期分屬蔡、唐兩州。明天順初年稱苧麻村,明成化年間設立驛站,改名某某。1904 年平漢鐵路正式通車,設某某車站;1965 年設某某專員公署,1980 年設縣級某某市,2000 年撤市設區,更名為某某市某某區。這里是盤古文化、梁祝文化、重陽文化的發源地,是著名法家代表人物韓非、秦丞相李斯、《鹽鐵論》的編著者桓寬、志怪小說家《搜神記》作者干寶、偉大的無神論者范縝和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等歷史名人的故鄉,唐代書法泰斗、平原太守顏真卿的殉節地。至今保留著伏羲畫卦亭、秦丞相李斯墓、孔子曬書臺、孔子問津處、戰國冶煉遺址、顏真卿真跡“天中山”碑文、悟穎塔、北泉寺、羅成墓,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故居和中原革命圣地“小延安”竹溝等歷史文化遺址,彰顯出某某深厚的文化底蘊。

  區位優越 交通便利

 “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 是自古以來的交通要沖。地處淮北平原和京廣產業帶,南攜長江、北襟隴海、東鄰京九、西毗南陽盆地,承東啟西,貫南通北。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大廣高速、新陽高速,107、106 國道和正在建設的石武高速鐵路、安信快速通道縱貫全境,北距鄭州新鄭機場、南距武漢天河機場,分別為 1 個半小時和 2 個半小時車程,“十一五”規劃中的李新店軍民兩用機場近鄰城區。

 氣候宜人 資源豐富

 處于北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地

  帶,兼南北氣候之長,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 15℃,年均降雨量 960 毫米,土地肥沃,適宜多種作物生長,盛產小麥、大豆、芝麻、油菜、花生等農作物,是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小麥年產量占全省的七分之一,油料、肉類、禽類總產量分居全省第一、二、三位,素有“某某糧倉”、“芝麻王國”、“中原油庫”之稱。水電氣、土地礦產、勞動力資源豐富,全市總人口 840 萬,富余勞動力達 260多萬人,普通工人月工資 800 元左右,已被省確定為加工貿易梯度轉移承接基地。

 山川秀麗

 風光旖旎

 北有國家地質公園、國家 4A 級風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游記》外景地嵖岈山,南有集湖光山色為一體、納萬千風光于一隅的“中原漓江”薄山湖,西有層巒疊翠、風景秀美、熔佛道與一爐、分漢淮于一仞的國家風景名勝區銅山和國家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板橋水庫,東有漁舟唱晚、雁鴨翔集的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亞洲最大的平原人工湖宿鴨湖和亞洲最大的寺院南海禪寺等眾多自然和人文景觀,是豫南重要的旅游觀光勝地,被鄭州、武漢人譽為休閑渡假的假日花園。

 產業健全

 基礎堅實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104 戶,擁有中集華駿、十三香、中泰藥業、頂志、頂升、康茂、啤酒廠、紅星網業、大程食品科技等一批省 100 強或市 50 強工業企業,初步形成了以中國汽車工業 100 強中集華駿公司為龍頭的運輸裝備制造業,以全國最大的純天然調味品企業十三香公司為核心的食品和飲料加工業,以某某省最大的棉布包袋

  生產、出口基地康茂公司為骨干的紡織服裝業,以上市公司天方藥業為依托的醫藥產業等四大支柱產業。

 市政配套

 功能完善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現擁有解放大道、開源大道、天中山大道、某某大道等 40 條主次干道、總長 300 公里。中心城區面積至 2020 年將達到 100 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將達到 100 萬以上。公共服務設施齊全,擁有3 所高等院校、10 所中等職業學校、35 所普通中小學校;13家綜合性醫院、7 家專科醫院、12 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 39個服務站,會展中心、市民廣場、圖書館、群藝館、工人文化宮等群眾文化娛樂設施一應俱全。2007 年成功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省級衛生城市,并通過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驗收。

 1996 年被國家確定為東西合作示范區,是國家最早批準的東西合作示范區之一,連續 11 年成功承辦全國東西合作會議,2006 年被評為某某省轄城市政府部門管理效率第二名,2007 年被評為跨國公司眼中最具投資潛力的 20 個中國城市之一,2008 年被評為中國城市競爭力 10 個最佳案例城市之一,2008 年 11 月,被評為“中國金融生態城市”。我們相繼引來了華潤集團、中集集團、中國通用、平煤集團、昊華集團、國美電器、香港豪德、臺灣頂新國際等一批國內國際知名企業和品牌,進一步提升了對外形象和影響力。

 2.1.2

 某某市教育資源現狀

 目前,某某市擁有各類學校 4656 所,在校學生 218 萬人,教職工 66787 人。其中,小學 2754 所,在校學生 101.13萬人;初中 310 所,在校學生 41.95 萬人;普通高中 43 所,

  在校學生 10.9 萬人;幼兒園 165 所,在校學生 14.99 萬人;中等專業學校 56 所,在校學生 3.45 萬人;普通高校 1 所,在校學生 9000 人;成人高校 2 所,在校學生 8300 人;教育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 28.9%。已基本建立了高、中、初等教育相互銜接,多層次辦學的規模體系。但是分析某某市的教育結構現狀不難看出,目前某某市雖然基礎教育已經有了很大發展,但初中、高中教育供給嚴重不足已經成為某某市教育發展亟待解決的“瓶頸”。

 特別是基礎教育學校的規模小,招生數量少,滿足不了社會的需要,因此,某某市必須大力發展九年義務教育,改變全市基礎教育落后局面,使某某市的教育結構體系趨于合理,滿足初、高中畢業生升學的需要。

 2.1.3

 項目建設單位現狀

 某某市初級中學成立于 1964 年,位于鐵路東南海路二巷,北面一墻之隔為市十一中學,三中老校區占地 32 畝,教職員工85 人,曾經是某某市重點中學,在校生達到 1500 人,為某某市教育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隨著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新要求,現有校舍為 70 年代舊房,已不能滿足現代化教育體系的需求,又沒有實驗室、圖書館以及現代化教學設施,加之教學樓已成危樓,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在校學生安全。為此,市、區政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2006 年停止招生,原有舊校區部分劃歸市十一中學整合教育資源,市區兩級政府 決定 出資異地新建初級中學。

 2.2 項目建設背景

 1、城區普通中學教育基礎設施落后,占地面積小,不

  適應城區基礎教育發展的要求。

 目前,城區共有中學 16 所,合計在校生 3 萬余人(包括這些學校的初中學生)。如果按國家規定(建設部建標[2002]102 號文,高完中生均用地面積至少應達 18 平方米)計算,城區中學現有面積實際只能容納 2 萬余名學生,超容近 5000 人。

 2、城區初中嚴重飽和,義務教育就學壓力大。

 國家規定初中班額必須控制在 50 人以內。目前城區初中平均班額己達 70 人,想要降至規定標準,尚有 1200 人需要化解(即每個年級 400 人左右)。與此同時,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長和農民工子女進城就學的需求,城區初中學生人數平均每年遞增 200 名。與此同時,城區小學也已經嚴重飽和,熱點學校大班額現象嚴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人口還在不斷增加,義務教育資源嚴重不足的矛盾將愈益突出,學校面臨的就學壓力將越來越大。

 3、現有學校密集在老城區,學校布局嚴重滯后于城市發展 國家規定,城市居住區的中小學,“必須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并應與往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和同時投入適用”。某某區現有的學校,基本上還是 80 年代初期的框架,近 30年來幾乎沒有什么變化。這些學校絕大多數分布在老城區,共同的特點是面積狹小,校舍擁擠。隨著老城改造,商住房不斷地開發,入住戶數還在逐年擴大,適齡入學人數持續增長,使學校面臨一種超負荷狀態,而且大部分學校由于周邊

  環境所限,無法就地擴建。而最近十年形成的新地區,基本沒有配套建設中學,住在新城區的學生,只能遠道來老城區上學,極為不便也極不安全。由此可見,現有的城區學校布局,已經嚴重滯后于城市的發展速度,亟待調整。

 根據上述分析,市區普通中小學教育布局不合理、學校規模小、就學壓力大、優質資源少,示范性弱等問題已經非常突出,遠遠不能適應城市迅速發展的需要。科學地規劃、合理地調整城區中小學網點布局勢在必行。實施規劃調整的關鍵一步,就是整合城區中學教育資源,建設一所規模較大、標準較高、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優質完全中學。

 某某市市委要求“控制老城區,只做減法,不做加法,只拆不建”。按照這個原則和現有學校周邊的現狀,市教育局的基本思路是:對老城區現有的學校,有條件進行就地擴建的,盡量進行擴建;無法擴建的學校維持校園現狀,完善內部校舍配套;實在沒有改造價值的學校予以撤銷,或中學改小學,小學改動兒園,或異地重建。在新城區,按照《某某市城市總體規劃》和國家規定的中小學設置標準,有計劃分步驟地新建一批中小學。到 2020 年,基本實現城區小學生入學單程不超過 1 公里,中學生入學單程不超過 2 公里,并適度地建設幾所寄宿優質中學。

 某某市初級中學異地新建,將帶動市區其它中小學布局的合理調整,使整個城區的基礎教育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并對全市基礎教育學校的規劃建設起示范、引領的作用。

 3 2.3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 2.3.1 是某某市某某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某某市某某區是某某省中南部一座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現代化都市,是某某市唯一的建制區,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下轄 5 個鄉鎮、11 個街道辦事處,82 個村委會、55 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 63 萬人,總面積 778 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58 萬畝,中心城區面積 50 平方公里。2008 年全區生產總值 142.9 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3.23 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338 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4258 元,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位居某某市前列。雖然如此,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諸如:經濟增長點不多,科學技術落后,豐富的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旅游資源難以合理開發和利用。究其原因,科技人才和高素質人才匱乏及農村人口文化素質不高,是制約某某區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科技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將越來越突出,而且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際競爭愈演愈烈,面對新形勢和挑戰,某某區要發展,就應切實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堅持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的內在統一。本項目建設,完善了教學設施,不僅優化了辦學條件,提高了辦學水平,而且有利于某某市初級中學擴大招生規模,為高一級院校輸送合格新生,為當地經濟建設培養有用人才,適應了某某市某某區社會發展的需要。

  2 2.3.2 是某某市某某區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某某區教育事業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統籌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不斷擴大教育規模,提高教育效益。

 進一步強化基礎教育。以發展農村義務教育為重點,鞏固提高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成果,進一步提高適齡兒童入學率。調整優化中小學布局,加快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步伐,努力完成校校通工程、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力爭建成 1000 所農村學校衛星教育收視點。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十一五”末,農村地區三年學前教育普及率達到 50%以上,城鎮三年學前教育普及率達到 100%。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基本道德規范教育為基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時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某某市教育事業發展總體目標是:到 2010 年,九年義務教育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3~6 周歲幼兒園(班)率達 70%以上。適齡兒童入學率略高于國家規定的標準,鞏固九年義務教育成果,青壯年文盲率嚴格控制在 2%以內。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和發展空間,挖掘現有的高中教育潛力,擴大辦學規模,提高教學質量,使全市高中招生人數每年增長 15%以上,力爭“十一五”末城鎮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大力發展教育,改善辦學條件擴大教學規模,將滿足某某區人民對優質中學教育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全區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質,

  有利于促進該區經濟及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項目建設適應了某某市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3 2.3.3 項目建設是某某市初級中學自身發展的需要 某某市初級中學成立于 1964 年,位于鐵路東南海路二巷,北面一墻之隔為市十一中學,三中老校區占地 32 畝,教職員工 85 人,曾經是某某市重點中學,在校生達到 1500人,多年來,某某市初級中學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求真務實,大膽創新,從教育體制、教育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已初步形成了必修課與選修課、活動課相結合的課程結構,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緊密結合,面向全體學生,堅持“五育”并舉、德育為先、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的辦學宗旨,高度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已逐步形成了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辦學理念不斷更新,教學手段日益先進,辦學水平不斷提高,為某某市的教育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社會各界也給予了廣泛的贊譽。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現有的教學條件與日益擴大的教育需求存在著以下矛盾:一是校園面積過小,生均占有的活動空間不多,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現有校舍為 70年代舊房,已不能滿足現代化教育體系的需求,又沒有實驗室、圖書館以及現代化教學設施,加之教學樓已成危樓,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在校學生安全。為此,市、區政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 2006 年停止招生,原有舊校區部分劃歸市十一中學整合教育資源,市區兩級政府決

  定出資異地新建初級中學。某某市初級中學在市委、市教育局、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劃撥 55.49 畝土地作為異地新建新校區用地,并多方籌措資金建設新校區,項目建成后將使初級中學規模擴大至 36 個教學班級,學校的布局將更加合理,教學設施更加完善。項目建設適應了學校自身發展壯大的需要。

  目

 錄

  第 一 章

  總論………………………………………………………1 1

 1 . 1 項 目 名 稱 及 承 辦 單位 … … … … … … … … … … … … … … … 1 1 . 2 研 究 工 作 的 依 據 、 內 容 及 范圍 … … … … … … … … … … … 1 1 . 3 項 目 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3 1 . 4 結 論 與 建議 … … … … … … … … … … … … … … … … … … … 7 第二章

 項目背景及建設必要性………………………………9

  2 . 1 項 目 背景 … … … … … … … … … … … … … … … … … … … … 9 2.2 項目建設背景……………………………………………1 3 2.3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1 5 初級章

 選址選擇與建設條件…………………………………1 9

  3.1 建設地點及場地現狀……………………………………1 9 3.2 建設條件…………………………………………………1 9 3.3 基礎設施條件……………………………………………2 0 3.4 用地條件…………………………………………………2 1 3.5 建筑施工條件……………………………………………2 1 第四章

 建設內容與規模………………………………………2 2

 4.1 項目主要功能……………………………………………2 2 4.2 校舍建筑面積指標………………………………………2 2 4.3 建設內容與規模…………………………………………2 3 4.4 建設用地規模……………………………………………2 6 第五章

 工程技術方案 …………………………………………2 8

  5.1 設計原則…………………………………………………2 8 5.2 設計指導思想……………………………………………2 8 5.3 總體規劃…………………………………………………2 9 第六章

 環境保護 ………………………………………………3 7

 6.1 環境現狀…………………………………………………3 7 6.2 施工期對環境影響及治理措施…………………………3 7 6.3 運營期對環境影響及治理措施…………………………3 8 6.4 綠化………………………………………………………3 9 第七章

 消防及安全衛生………………………………………4 0

 7.1 消防………………………………………………………4 0 7.2 安全措施…………………………………………………4 1

  7.3 衛生措施…………………………………………………4 2 第八章

 節能節水措施…………………………………………4 3

 8.1 必要性……………………………………………………4 3 8.2 節能措施…………………………………………………4 3 8.3 節水措施…………………………………………………4 4 8.5 能源管理…………………………………………………4 4 第九章

 項目招投標方案………………………………………4 5

 9.1 招標原則…………………………………………………4 5 9.2 招標范圍…………………………………………………4 5 9.3 招投標程序………………………………………………4 5 第十章

 組織機構及勞動定員…………………………………4 9

  10.1 組織機構………………………………………………4 9 1 0 . 2 勞 動 定 員 及 來源 … … … … … … … … … … … … … … … … 4 9 10.3 人員培訓………………………………………………4 9 第十一章

 項目管理與實施進度………………………………5 0

 1 1 . 1 基 本 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5 0 1 1 . 2 項 目 組織 … … … … … … … … … … … … … … … … … … … 5 0 1 1 . 3 項 目 管理 … … … … … … … … … … … … … … … … … … … 5 0 1 1 . 4 項 目 實 施 進 度 安排 … … … … … … … … … … … … … … … 5 1 第十二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5 3

 1 2 . 1 投 資 估算 … … … … … … … … … … … … … … … … … … … 5 3 1 2 . 2 資 金 籌措 … … … … … … … … … … … … … … … … … … … 5 4

  第十三章

 結論與建議…………………………………………5 5

  附表、附圖及附件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寫規范 以工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例,可行性報告的編寫規范一般包括下列 11 項內容。

 第一部分

 可行性研究總述 這一部分是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首要部分,總述要綜合講述研究報告中各部分的主要問題以及研究結論,并對項目是否可行提出最終建議,為可行性研究的審批提供條件。

 一、

 提出的背景 項目的背景包括項目名稱、項目承辦單位、項目的主管部門、項目擬建地區和地點、承擔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單位及法人代表、研究工作依據、研究工作概況等七個方面。研究工作概況又包括:①項目建設的必要件,②項目發展以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況。

 二、

 可行性研究的結論 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對項目的產品銷售、生產規模、廠址、技術方案、資金總額及籌措、項目的財務效益以及國民經濟、社會效益等若干重大問題,都應作出明確的結論。可行性研究結論包括;市場預測和項目建設規模:原材料、燃料和動力供應:廠址選擇;項目工程技術方案:環境保護;工廠組織與勞動定員:項目實施進度;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項目財務與經濟評價;項目綜合評價結論等十個方面。

 三、

 技術經濟指標表 在總述部分中,可將研究報告中每個部分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匯

  總,列出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從而使審批和決策者對項目全貌有一個全面概括的了解。

 四、

 存在的問題及提出的建議 對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項目的主要問題進行說明并提出解決的建議。

 第二部分

 項目的背景以及發展概況 第二部分主要應說明項目的發起過程,項目提出的理由,項目前期工作的發展過程以及投資者的意向、投資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礎。基于此目的,需將項目的提出背景與發展概況作系統的敘述,說明項目提出的背景,投資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工作情況及其成果,重要問題的決策和決策過程等情況。在敘述項目發展概況時,要能夠清楚地提示出本項目可行性研究的重點和問題。

 一、

 項目的背景 項目的背景包括國家或行業發展規劃、項目發起人以及發起緣由兩項。

 二、

 項目發展概況 項目的發展概況指項目在可行性研究前所進行的工作情況,包括己進行的調查研究項目及成果、試驗試制工作(項目):情況、廠址初勘初步測量工作情況、項目建議書(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提出及審批過程等四項內容。

 第三部分

 市場分析和項目規模 市場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任何一個項目,其生

  產規模的確定,技術的選擇,投資估算乃至廠址的選擇都必須建立在對市場需求情況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礎之上才能決定。并且市場分析的結果,還可以決定產品的價格、銷售收入,最終影響到項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對市場需求預測,價格分析進行詳細闡述,并確定建設規模。

 一、

 市場調查 市場調查包括擬建項目產出物用途調查;產品現有生產能力調查;產品產量及銷售量調查;替代產品調查;產品調查國外市場調查等六項。

 二、

 市場預測

  所謂市場預測,是指市場調查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延續。利用市場調查所得到的有關信息資料,根據市場信息資料分析報告得出的結論,對本項目產品未來市場需求量以及相關因素所進行的定量與定性的判斷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場預測的目的是制訂產品方案,同時也是確定項目建設規模所必須的依據 (一)國內前場需求預測 預測內容有:本產品消耗對象;本產品的消費條件;本產品更新周期的特點;可能會出現的替代產品:本產品使用中可能產生的新用途等方面。

 (二)產品出口或進口替代分析 有替代出口分析和出口可行性分析。

 (三)價格預測

  三、

 市場營銷戰略

  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要根據市場情況,制定適當的銷售戰略,爭取擴大市場份額,穩定價格,提高產品競爭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對市場營銷戰略進行研究。

  (一)營銷方式 推銷方式有:投資者分成,企業自銷,國家部分收購,經銷人代銷人情況分析等。

  (二)推銷價格制度

  (三)促銷的措施 (四)產品銷售費用預測 四、

 產品方案與建設規模

 (一)產品方案 產品方案包括列出產品名稱、產品規格標準。

 (二)建設規模 五、

 產品銷售收入的預測 根據已經確定的產品方案和建設規模及預測的產品價格,可以進行產品銷售收入的預測。

 第四部分

 建設條件以及廠址選擇 根據第三部分中關于產品方案建設規模的論證和建議,在本部分中按建議的產品方案及規模來研究資源、原料、燃料動力等需求與供應可靠性,并對可供選擇的廠址作進一步技術和經濟分析,研究新廠址方案。

  一、

 資源與原材料

 (一)資源 (二)原材料及主要輔助材料供應

 這一項目包括原材料、主要輔助材料需要量及供應;燃料動力及其他公用設施的供應;主要原材料、燃料動力費用估算等。

 (三)需要作生產試驗的原料 二、

 建廠地區的選擇 建廠地區的選擇除了要符合行業布局、國土開發整治規劃外,還應考慮資源,區域地質,交通運輸和環...

推薦訪問: 初級中學 建設項目 可行性研究報告

【政府初級中學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