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8 頁 文案調研報告
室外分析 ?
省博位于五一路與東風西路的交界處,是一座省級綜合性博物館。從外觀上看省博的建筑風格與北京展覽館上海展覽中心類似,都是五十年代的俄式建筑。由于建成年代久遠省博的外觀并沒有多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從功能上來看博覽建筑的平面組合采用了放射性的方式將個展區于放射式的方式分開。在解決客流貨流等不同的功能流線上省博分設主次入口以疏導不同的人流。將主入口設在了城市次干道五一路上而不是主干道東風西路,這樣盡可能的避免分叉入口車流過于擁擠而引起的交通堵塞情況。停車場位于博物館前面即主入口的旁邊,由于受場地的制約車流入口與人流入口并沒有分開而是公用。
室外種植了大量喬木植物于營造一種宏大壯闊的感,展廳里的天花板多是黑色,配合星星點點的點狀燈,有點像夜晚的星空,昏暗的燈光使得展廳優雅而神秘。展品柜上方則多使用白熾燈,跟黃色的燈光不同,白熾燈光線較好,使游客更清晰地觀看展品,充分展示了展廳的用途。在兒童歷史知識講座的展廳里,則配合兒童的特點,放置了色彩鮮艷的桌椅,整齊的坐席,合適的間距,相應的設計,都顯得清晰有序。三樓的明清珍寶館里的隔斷還特意做了清朝皇宮圍墻的樣式,貼合整個展館的歷史氛圍。
第 2 頁 共 8 頁 ?
整體造型 ?
從總平面上看,四隅分布附屬建筑,聚散有致,和諧統一,寓意“九鼎定中原”。建筑群呈四面輻射狀,寓意中原文明向四周傳播。假如我們從上鳥瞰整個建筑群,則宛若“大鵬展翅”向天飛,主體建筑如大鵬身軀,展館大門就像大鵬的頭部,兩側配樓恰似大鵬的翅膀,后邊與文物庫房相連的過廊,更是大鵬之尾。整個造型象征著古老中原再現歷史的輝煌,經濟文化的全面振興和騰飛。
主館造型特征分析 ?
河南博物院主館位于院區中央,呈“中”字形布局,其中,主館的東西兩翼分別有兩個專題展館,主館后端直通文物庫房,主館前端為主入口及禮儀接待區。主館前的院區正門、主館及主館后面的文物庫房三者自然成為一中間序列,院區四角對稱布置了兩組風格造型相同的建筑,它們分別是培訓樓、辦公樓、綜合服務樓、電教樓??偯鎴D中的“九宮格”似的建筑布局,也契合了古語“九鼎定中原”之意。河南博物院院區建筑的整體布局正體現了中國式群體建筑組合的精髓——中軸對稱、主從有序、方正嚴整。
河南博物院主展館總體形象設計構思來源于河南登封的觀象臺,經過建筑大師的精心構思和演繹,最終創作出現在頭戴“皇冠”的金字塔造型,正如設計主創人員齊康說,“登封的觀象臺是我國歷史上留存最為著名的天文觀察臺,其造型對稱,兩側傾斜,長條測繪石
第 3 頁 共 8 頁 擺放在中央,整體造型簡樸優美,這座古代的科技建筑獨特的形象給我們很大的啟示”。“皇冠”呈“斗形”,中心設置一個透明的圓洞,取匯聚“中原之氣”之意,古語就有“匯宇宙之氣,聚天地之靈”的經典語句,這也許就是河南博物院建館之宗旨——“博”采中原寶物之精華。
正四棱錐,這一簡潔、純粹的幾何圖案本身就給人以穩定、莊重、神圣的視覺和心里感受,博物院主館建筑主體選取類正四棱錐的金字塔造型為其成為一經典建筑奠定了基礎。金字塔主體高度與其塔底寬度及兩側的配樓形成了完美的比例尺度。四條棱錐向上直斥天穹,向下斜扎地心,使得整座建筑顯得遒勁有力。還值得一提的是,四條棱錐與地面的交接處是四片水池,更烘托出主體建筑的寧靜與空靈。四個棱面上,勻稱、巧妙、有規律地設置了采光窗戶及奶頭乳釘,乳奶釘圖案的選取是來源于中原出土文物上青銅器上的造型紋樣以及中國傳統大門上的`門釘式樣,乳釘后襯傳統中國紅色背景,這更突顯了建筑的古典韻味。以金字塔主體建筑為中心,通過相同風格的不同功能空間,如連廊、庭院、臨時展廳等,使整個主館建筑成為了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
主館流線組織形式 ?
博物館建筑內部空間流線組織的基本形式有串聯式、放射式、通道式三種。串聯式的流行組織形式一般是指各個展覽空間收尾相接
第 4 頁 共 8 頁 ,相互穿套,這種流線組織形式簡潔、明確、指引性強,能夠避免參觀的重復或遺漏,增強了展示的有效性。放射式的流線組織形式是指各個展覽空間圍繞一個放射狀的中心樞紐進行組合,參觀者參觀完一個展廳,需回到中心樞紐區,再進入另一個展廳。這種空間組合形式靈活性強,觀眾可以有選擇地進入自己感興趣的展館參觀,博物館管理方也可以根據需要開放幾個或若干個展館。通道式的流線組織形式是指各個展示空間是通過走道也連通或貫穿,參觀者參觀完一個展廳,需經過走道,再到達另一個展廳。
博物館建筑內部空間流線的組織是博物館建筑設計的重中之重。一般情況下,稍大型的博物館一般是上述三種基本流線的組合形式,如放射式+串聯式、放射式+通道式、串聯式+通道式等,有時候甚至是多種流線形式的組合或者一種流線形式的重復運用。河南博物院就是將放射式的流線形式重復運用的經典實例。
河南博物院主館的平面整體上是一個對稱式的布置,齊康教授在博物院的設計上,既保持了這種規整的布局形式,又把各個展覽空間完美地組織在了一起。河南博物院的一層平面圖,我們可以看到清晰、明確的兩條軸線:入口、前廳、中央大廳、電梯廳及通向北建筑區庫房通道;西入口、西前廳、西側廳、中央大廳、東側廳、東前廳、東入口。
四個基本展廳與其圍和的中央大廳構成了一個放射性的流線組
第 5 頁 共 8 頁 織空間,東西向的分別設有兩個臨時展廳,東西向的兩個臨時展廳與側廳構成了兩個小的放射性的流行組織空間。“一大兩小”(亦或是“一主兩從”)這樣三個放射性的空間又是一個有機統一體,三個空間既可以作為一個整體展覽區,也可以獨立、靈活展覽。
博物院主館二層、三層平面都是一個放射性的流線空間,即一個中庭空間與四個基本展廳,四層平面則只剩下一個展廳,這個展廳即是底層的中庭空間。
?文案調研報告篇 2 一、 個人認識 ?
博物館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并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筑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博物館是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對公眾開放,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以學習、教育、娛樂為目的。
從某種角度上說,了解一個地方的過去和現在是從博物館開始的。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人們通過文物與歷史對話,穿過時空的阻隔,俯瞰歷史的風風雨雨。從小里說,這是源遠流長的地方歷史的重要見證;從大里說,這是維系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精神紐帶。博物館不單純是一個市民文化補習的地方,更重要的,它應該成為市民休閑的主要場所之一,獲得多少知識是次要的,享受一下難得的靜謐、幽雅氣氛,并在這個氣氛中放松在工作、學習中繃緊的心
第 6 頁 共 8 頁 弦成為來博物館的主要目的。博物館的文物是靠陳列、展出、宣傳、服務等,達到歷史與現在人的對話,它已成為城市文化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對人類文化遺存、自然遺存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博物館如同歷史長河,源源地將過去的故事輸送。
二、 實地調研 ?
調研目的:通過實地調研,主要把握博物館建筑設計的主要特征及設計要素,功能分區功能,切身了解空間要素對于博物館這類公共建筑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增強自身對空間的趕住,流線組織,構思創意,對于博物館設計靈感的啟發。
調研時間:
調研地點:洛陽市博物館 ?
調研方法:根據布局大致的畫出博物館的平面圖和流線組織分析圖,用相機拍下建筑的立面以及特色的設計。
洛陽博物館概況 ?
洛陽市博物館坐落在隋唐城遺址公園北側。洛陽市博物館屬地方性綜合博物館,創建于 2009 年,館藏珍貴文物 2 萬余件,包括石器、玉器、陶瓷器、青銅器、書法、繪畫、竹木漆器、錢幣、近現代文物等十多個門類,洛陽市博物館總占地面積為 300 畝,建筑面積為 42000 平方米,設有基本陳列展覽廳、專題陳列廳、臨時展覽廳、多功能演播廳、文物庫房、貴賓接待室、文物研究室、文物攝影室、
第 7 頁 共 8 頁 文物修復室、安全監控室、觀眾服務部等設施,是一座規模較大,功能設施較為完善的現代化博物館。
基地環境 ?
洛陽市博物館位于隋唐遺址公園北側。交通便利,使參觀者能夠方便的達到。
建筑造型 ?
洛陽市博物館外觀呈倒四邊形,很像古代的建筑,建筑前面豎有一根大柱子上面有龍戲珠,建筑四周有臺階往中間延伸。建筑外圍加設坡道,并連接屋頂,使之成為開放的公共空間;由原來四面環水改為只保留正前方水面,減少施工投入,也有利于文物保護;側前方增設天樞,內有觀光電梯;平面布局如中國的“國”字,天樞正好是“國”字中的一點。
平面布局 ?
洛陽博物館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展廳和大廳,中間是大廳四周分布展廳,從入口出開始左側開始一直游覽可以把一層展廳都看遍,流線非常清晰,大廳中間有衛生間,供游客使用,且建筑有倆處是室內露天觀景,一些綠色讓人心情舒爽。
建筑內部 ?
建筑內部設計的很大氣,上圖大廳左側的電梯,建筑較高所以電梯較長。
第 8 頁 共 8 頁 ?
推薦訪問: 文案 調研報告上一篇:干部作風建設專題調研報告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