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服務群眾方面存在的問題清單
黨員服務群眾方面存在的問題清單
1.對“我是 誰 為了 誰 依靠誰”問題缺少全面深刻的熟悉,沒有 處理好“潛績”與“顯績”的關系,對領導關注的 要考核的“顯績”比較重視,對打基礎 利民生的“潛績”關注不夠。比如在農民建房 交通出行 教育衛生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上 ,關注度和投入力度與群眾需求相比仍相對不足。
2.有 時 艱苦樸素的奮斗精神弱化,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淡化,慢慢與群眾拉開距離,呈現了 脫離群眾的問題。
3.聯系基層 服務群眾不深入,習慣于坐在辦公室遙控指揮,電話指示 文件指導,對分管領域呈現的問題解決力度不夠有 力 不夠徹底。
4.工作作風飄蕩,工作不夠務實,強行執行政策多,關懷群眾需求少,喜愛“和稀泥”。
5.在財力擔心的情況下,注重改善民生,建成了 一批過去一直想建而未建的民生項目,但民生領域還有 許多短板,教育 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還比較低,與群眾的期盼還有 較大差距。
6.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長期性 艱巨性 復雜性 持久性熟悉不足,沒有 深刻領會脫貧攻堅工作給發展經濟 改善民生 促進社會建設帶來的重大機遇,沒有 認認真真將幫助艱難群眾實現共同富裕作為我 們當前工作的第一要務。
7.艱苦樸素作風 抵制不良風氣的意志不夠堅定,不能經常在內心深處和群眾特殊是 生活艱難群眾進行換位思量。
8.深入基層與職工群眾面對面的時 間少,不愿意到 矛盾多 艱難多的地 方
去,只注重自己想了 解什么,沒有 關懷群眾的訴求。
9.開展工作還沒有 完全從便利基層的角度考慮,滿足于來什么事辦什么事,有 什么能力辦什么事,為基層辦事主要體此刻給錢給物,真正關懷體貼的少,尊重群眾首創意識,發揮主體作用還不夠。
10.部分工作方式方法與基層實際和群眾需求還有 一定的差距,運用新方式 新載體 新手段開展工作的能力還要進一步加強。
11.基層調查鉆研不深不透,對群眾想什么 盼什么 急什么 要什么掌握的還不夠實 不夠全面。
12.大學畢業后,一直在機關工作,大多數時 間都是 坐在辦公室里辦公,很少接觸群眾。最近幾年,也沒有 花更多時 間直接接觸基層群眾,對群眾所思所想所盼不盡了 解,慢慢就與人民群眾有 了 距離,沒能與人民群眾很好地 打成一片。
13.不能很好地 考慮工作對象的實際艱難,沒有 能夠做到 把職工群眾的利益訴求放在第一優先考慮的地 位,沒有 能夠全力以赴地 為群眾著想,還沒有 真正在行動上 樹立起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的意識。比如在為職工解決實際艱難上 ,了 解的就多關懷,不了 解的就沒有 主動去幫助。
14.下基層與群眾交流得少,沒有 沉下身子接地 氣,了 解基層群眾情況不全面,解決實際問題不及時 ,對群眾反映的難點熱點問題,拓思路 出點子 尤其是 調查鉆研不夠,出于對分管部門的信任,就交由職能部門去解決,導致與群眾的距離漸行漸遠,不知不覺淡化了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15.工作中先后接觸過一些集體訪 越級訪等信訪案件,因個別群眾的不合理訴求和過分要求,對信訪群眾一度抱有 偏見,沒有 站在信訪群眾的立場和維護群眾利益的角度,正確看待和處理群眾的合理訴求。
16.宗旨意識遠沒有 踐行在行動上 ,對新形勢下黨的群眾路線熟悉不深,對堅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觀 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性熟悉不足,還沒有 真正在思想上 行動上 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在工作上 群眾觀念淡薄,看不到 群眾的首創精神,對基層鮮活的典型經驗學**結的不夠,沒有 熟悉到 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指導工作主觀意志成分多,為群眾想的少 做的少,服務群眾,缺乏真功夫。
17.“問計于民”的意識不夠,沒有 完全在思想上 行動上 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沒有 根據實際情況深入了 解群眾的所想 所需 所盼 所急。
18.隨著參加工作時 間的增加,工作環境的變化,與基層群眾的聯系溝通有 所弱化,對群眾的呼聲艱難了 解不夠,有 時 滿足于完成服務發展 服務決策 服務落實,對如何更好地 服務群眾 更多地 為群眾解決實際艱難考慮得不夠多 做得不夠好。
19.在處理加快發展與維護群眾利益的關系上 ,片面強調“發展是 第一要務”“穩定是 第一責任”,在維護群眾利益方面有 所欠缺,對于群眾關懷的脫貧解困,教育醫療 便利出行 住房保障等民生問題上 重視不夠,沒能時 刻做到 把群眾滿足作為衡量和檢驗工作的最高標準。
20.不能很好的處理對上 級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的關系,有 時 產生了 不怕群眾不滿足 就怕領導不注重的思想誤區;對群眾的所思所想 冷暖疾苦不那 么上 心了 ,久而久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也就淡化了 。
21.缺乏始終如一把人民群眾“滿足不滿足 快樂不快樂 贊成不贊成”作為檢驗工作的唯一標準。有 時 自己內心認為只要落實了 上 級改善民生的“規定動作”“硬性政策”,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 了 改善,廣大群眾就一定對黨感恩 就一定擁護黨的領導,“從群眾中來,到 群眾中去”堅持不好。
22.總認為“為民發展”就要抓大放小,把工作重點放在大項目 大建設上 ,只要把經濟指標搞上 去了 ,群眾生活就上 去了 ,一切艱難和問題就迎刃而解。于是 無論是 做決策還是 辦事情,考慮全局利益 長遠利益的多,對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考慮的少,特殊是 深入到 社區貧困家庭訪貧問苦更少了 。
23.平時 下鄉調研檢查工作,盡量做到 不打招呼 隨機抽查,但是 或早或晚都會回到 城里,在鄉鎮居住的少,沒有 真正把群眾當主人 當親人,不知不覺地 在思想上 感情上 行動上 疏遠了 群眾。
24.思想上 對“依靠誰”熟悉不夠深刻,有 時 自認為工作經歷多,經驗豐富,在碰到 艱難向基層干部和群眾請教學習不夠,不注重吸取群眾首創的新奇經驗。
25.隨著工作崗位的改變,與老百姓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不夠,不自覺地 開始與群眾存在距離,導致工作中對基層干部群眾反映的熱點 難點問題簡單化處理,沒有 很好地 針對每個問題沉下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途徑。
26.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呈現了 抽象化 空洞化的傾向,“牢記宗旨 心系群眾,心里裝著全體人民 唯獨沒有 他 自己”的公仆精神有 所懈怠,想問題 做決策雖然能夠做到 出于公心,但也并非完全沒有 追求個人口碑和自我實現的私心雜念。
27.為群眾服務的宗旨意識有 所淡化,雖然手機內存有 上 千名上 訪群眾的號碼,然而有 時 上 訪群眾的訴求缺少耐心的解釋和引導,沒有 堅定任何時 候都要以群眾滿足不滿足作為衡量標準。
28.在習慣上 認為對黨負責是 宏觀性要求,是 硬任務;對人民負責是 微觀性標準,是 軟約束,特殊是 認為自身的提拔 任命 考核主要在上 級,群眾沒有 決定權,所以更多地 考慮如何面對考核,對上 “交賬”,而對如何使上 級精神
落地 生根,把要求部署轉化為懲治腐敗 切身維護群眾利益方面的考慮較少。
29.基層調研不深入。自己聯系x個鄉鎮 x個企業 x個社區,平時 到 這x個聯系點去的多,到 其他 鄉鎮 企業去的少,深入農戶家中走訪了 解情況的少,聽匯報多 看實地 少,存在“隔著玻璃看”的現象。
30.聯系群眾不密切。與基層群眾聯系少,在抓工作 謀發展時 ,站在群眾立場思量少,以人民為中心思想不牢,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呼聲不多,對基層情況的了 解和把握也不夠全面準確。
31.工作方法較簡單。開展群眾工作的方式還是 按部就班,在與時 俱進地 將群眾工作提升到 新的高度還有 待進一步加強,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還有 待提升。對群眾基本需求等問題重視不夠,解決辦法不多,還只停留在“送錢 送物”上 ,幫助基層和群眾發展經濟 增收致富的力度不大。
32.聽不進意見。下級和職工群眾的話聽不進去,有 時 下級和職工群眾匯報工作 反應情況時 ,不是 耐心細致聽取對方的陳述,不讓下級把話說完,就劈頭蓋臉的把下級和職工訓斥一頓。結果是 下級有 話不敢說,有 不同意見不敢反應,干群之間的鴻溝也就越來越深。
33.調研不深入。在工作遇到 特殊棘手的問題時 ,不是 深入基層 深入實際 深入職工群眾中,摸清問題的原因,找準問題內在關系,從而鉆研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而是 盲目的拍腦袋定板,拍板的方案即缺乏科學性,讓執行者左右為難不說,嚴重時 帶來不應有 的損失。
35.科學決策水平有 待進一步提高。部分同志在重大決策中充分傾聽民意 廣泛集中民智不夠,對部門和基層干部提要求多 布置任務多,對思想 工作和生活關懷少,在工作方式方法上 需要改進。
36.沒有 落實好“為了 誰 依靠誰 我是 誰”的問題,工作精力用于開會和日常事務過多,用于聯系群眾 聯系基層時 間不夠;在辦公室 會議室多,下基層入農家不夠;聽單位領導匯報比較多,與一般干部及群眾接觸不夠;主觀意愿成份多,廣泛聽取同事 群眾意見不夠。沒有 很好地 發掘群眾的首創精神,沒有 做到 真正把人民群眾當老師 當親人 當英雄,政績觀 群眾觀有 所偏離,過于追求發展,考慮名次,有 所忽視民生改善和百姓訴求,解決群眾最關懷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方面力度不大。
37.在工作決策部署和精力投放上 ,偏重招商引資 項目建設等經濟工作,對民生改善 社會事業投入精力偏少。
38.在想問題 作決策 辦事情上 ,還沒有 完全從群眾的需求和實際情況出發,設身處地 為群眾著想不夠。
39.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被動解決多 主動解決少,解民難 紓民困 化民憂的工作力度還需要加大。
40.對全縣艱難群體,還停留在解決基本生活保障層面,多數是 安排有 關部門按政策搞好救助,逢年過節走訪慰問,深入跟蹤幫扶少,“群眾提出要求 黨政解決問題 群眾進行評價”的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
41.調查鉆研不夠深入,雖然也經常深入村居,但是 由于調研時 間限制,與群眾溝通交流不深入細致,有 時 候只注重自己想要了 解的問題,沒有 關注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對一些深層次問題挖掘不夠,分析不透,沒有 真正做到 解剖麻雀 舉一反三。
42.隨著閱歷增長 環境變化,不自覺地 在思想深處對“為了 誰 依靠誰 我是 誰”的熟悉呈現含糊,潛意識中在處理對上 負責和對群眾負責的關系上 呈現偏差,以至在工作中考慮上 級滿足不滿足的時 候多一些,考慮群眾快樂不快樂
的時 候就相對少一些。群眾觀念淡化 為民情懷弱化,沒有 實實在在地 站在貧困群眾角度思量和解決問題,也就不能真正做到 想群眾之所想 急群眾之所急 解群眾之所困。
43.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從群眾中來,到 群眾中去的意識,沒有 樹牢群眾立場和群眾觀念,將群眾滿足度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最高標準。結合分管工作,深入基層深入一線較少,對實際情況掌握不全面 不準確。聽取群眾意見不多,工作爭先創優意識不強,還不夠積極主動。
44.自己認為來自于基層,對問題比較了 解,對情況比較熟悉,因而,不能很好地 考慮工作對象的實際艱難,沒有 能夠做到 把職工群眾的利益訴求放在第一優先考慮的地 位,沒有 能夠全力以赴地 為群眾著想,還沒有 真正在行動上 樹立起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的意識。
45.沒有 始終如一把人民群眾“滿足不滿足 快樂不快樂 贊成不贊成”作為檢驗工作的唯一標準,有 時 自己內心認為只要落實了 上 級改善民生的“規定動作” “硬性政策”,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 了 改善,廣大群眾就一定對黨感恩 就一定擁護黨的領導,“從群眾中來,到 群眾中去”堅持不好。
推薦訪問: 清單 黨員 群眾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