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并用細潤物
—— 淺談班主任的批評藝術
貴州省沿河縣甘溪中學
蔡應斌
班主任經常跟學生在一起,接觸最多,因而對學生的評價也最頻繁。批評是班主任對學生的不恰當思想和言行給予的否定的評價,目的是喚起他們的警覺,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批評是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常用的一種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學生思想的變化,使學生真正提高認識,提高覺悟,提高思想素質,變得更有道德和教養,從而少犯錯誤。換句話說,批評是為了不批評。要達到這種境界,班主任必須認真研究和探索批評的藝術。
那么,怎樣才能把“逆耳”的“忠言”變得順耳,使“苦口”的“良藥”變甜,從而達到預期效果呢?我在工作中做了一些粗淺的嘗試,現敘述于后,以求教于同仁。
一、 批評要幽默風趣。
在班主任工作中,恰如其分地運用幽默風趣的批評方式,能在班級營造寬松和諧的心理氛圍,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如:學生遲到,可以這樣問:“今天今天早上你做了很多家務事,因此來晚了,是嗎?”學生字跡潦草,則說:“××同學的作業簡直是“宛若龍蛇地上舞,天下先生誰認得。”記得有一次我去上課,剛到教室門口就看到滿地的瓜子殼、碎紙片和小食品袋。我很生氣就想發火,但想起對學生的承諾:不輕易發火!我冷靜下來,沉思了一會兒,然后笑咪咪地在黑板上寫“教室——牛棚”,讓學生以此為題進行一次小練筆。聰明的學生一看這題目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在練筆中他們都寫到了當天教室的衛生情況,并且都表示了不愿生活在牛棚中。從那以后,教室始終保持清潔。因此,在不挫傷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幽默風趣的批評比粗暴的訓斥更勝一籌。
二、 以 尊重和愛護學生的自尊心 作為前提
如今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長大,心理承受能力較差,我們如果還用暴風驟雨式的批評,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師生感情對立。我們應時刻記住:批評的藝術是在理解、信任、關心和尊重的土壤里開出的燦爛的花朵。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必須懷著愛心,含著理解,這樣說出來的話學生才易于接受,同時,班主任還要有誠懇的與人為善的態度。批評不是主人對仆人的訓斥和責備,不是為了把學生搞得灰溜溜的,而是師生之間思想上的互相溝通。所以,批評時要誠懇、要有善意,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
在批評學生的過程中,熱愛學生的一個重要表現或者說是要求,就是要尊重
學生。每位班主任應明白自己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批評學生采取諷刺挖苦、辱罵訓斥、體罰學生等每辱人格的做法必須避免。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好的教師,就是在他責備學生,表現對學生的不滿,發泄自己的憤怒的時候,他也時刻記著:不能讓兒童那種‘成為一個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滅”,而應“充滿情和愛”。每個做班主任的都應記住這一點,在批評學生時應尊重學生,保護學生那顆追求進步的自尊心,這樣就不會使學生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從而使學生產生改正錯誤、追求上進的強烈愿望。
三。
、以愛心作前提,掌握批評的語言藝術。
1 .多肯定,少否定。
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應多用肯定、啟發、開導的語言和語氣,最好不用或少用“不準”、“不行”、“不能”。否定式語言不利于保持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 批評要有理、有節、有度。
批評的前提是學生確實犯了錯,老師提出批評的動機是為了學生,是真心實意關心學生并樂意提供幫助,而不是隨隨便便給學生一頓不負責的狂批亂批,甚至存心找茬;批評時要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人格,不挖苦諷刺,不使用侮辱性語言。要循循善誘,不能無限上綱,也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既要學生認識問題,又要有思考余地。
3 、 、 先贊美,后批評。
批評之前,老師可以先找到批評對象的優點進行表揚,造成一種良好的氛圍。再指出其問題時,往往易于為對象接受。
一些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也先用了贊揚的原則,但他們在贊揚之后卻來了一個明顯的轉折 -"但是 ",有的學生一聽 "但是 "兩字就反感,認為老師前邊講的表揚是言不由衷,是批評的前奏。其結果,不但批評不會收效,使前邊的表揚也被學生理解為虛情假意了。因此, 班主任老師不妨少用“但是”,可以這樣對學生說:“如果你能……,那就更好了。” 這樣的間接提醒,比 “但是 ”后面直接批評的效果更好,學生也樂于接受。
4 .循循 善誘,少用問號。
一些班主任習慣于以各種各樣的問號來批評學生,諸如:“你這樣做有什么好處?”“你知道這樣做的嚴重后果嗎?”等等。這種批評是教師鎮住學生的絕好武器,但卻不大為學生所接受。如,兩個學生在課堂上發生口角,老師批評其中一個:“你為什么罵人?”學生說:“他先罵我父母。”“他為什么只罵你父母,不罵其他同學?”學生無話可答,便與老師發生了頂撞:“你為什么只批評我?”結果,批評教育成了僵局。如果老師不了解情況,不能責怪其中任何一個,要知道,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不是故意要破壞紀律的,如果教師了解這些情況,循循善誘開導,讓學生感到尊重和信任,批評就不會砸鍋。
四 、以成長為目的,做好批評的善后工作。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都是把批評看作貶義的,所以聽到批評時,心里總是不舒服,感情上不免發怒、不平、焦慮。所以哪怕是最正確的批評,有時也會使批評者和被批評者產生隔閡、矛盾甚至怨恨。可作為班主任,在教育教學當中,對學生的缺點、錯誤又免不了要經常進行批評。有什么方法能消除這種由批評帶來的副作用,使之產生積極作用呢?除了前面敘述的幾點,還要努力做好后面的善后工作。所謂善后工作,就是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之后,要和學生個別交換意見,向學生征詢你的批評與事實是否相符,請他談談挨了批評之后的想法,和他一起找出所以存在這些缺點、錯誤的原因,分析這些缺點、錯誤的性質以及這些缺點、錯誤可能會導致怎樣的后果,并一起尋求改正的辦法、途徑。進行這種個別談話時,態度一定要誠懇,要以理服人,在人格上要平等相待。
我班曾有一位學生,各方面表現都不錯,各科成績在班里也是名列前茅,就是有點自以為是,在課堂上仗著自己成績好就出現違紀現象。為了煞煞他的傲氣,我結合他平時的表現批評了他一通,本希望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有更大的進步,但由于沒有做批評的善后工作,結果事與愿違,他產生了對立情緒,甚至對該我所任的語文課也反感起來,使語文成績直線下降。由于吸取了上次批評的教訓,我注意了做好善后工作的重要性,我再次找他談話,我對他的批評更嚴厲,但誠懇地告訴他我批評他的苦心,并委婉的表示了我對他的特別關注。結果我們的師生關系比以前更融洽,數學成績也因此逐步提高。所以,做好批評的善后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
“批評的藝術”在于適時、適度、適情、適勢,在批評學生時,班主任須記住:我們是在教育學生,不是在發泄私憤,你在叫喊前,要先忍耐幾秒,你是一位教師,這樣會幫助你壓抑一下當時就要發出的脾氣,轉而心平氣和地跟你的學生對話。批評有法,但無定法,它涉及到方法、態度、動機等許多問題,以及批評背后的責任心、事業心等,批評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它要求我們教育者不斷學習、琢磨、探討。
注:該文獲縣級二等獎
推薦訪問: 細潤 情理 淺談上一篇:某鎮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總結
下一篇:慈善捐款領導講話稿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