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調研報告:對于農村飲水安全情況調研報告

| 瀏覽次數:

 調研報告:關于農村飲水安全情況的調研報告

 水是生命之源、民生之本。據統計,在發展中國家 8%的疾病是由飲水不安全造成的,每年因飲水得不到保障而死亡的人數超過 800 萬。因此,保障飲水安全尤其是農村飲水安全,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更是切實解決當前民生突出問題的具體行動。年初,我局組成了專門的調研課題組,采取實地考察、座談討論、查閱資料等方式,廣泛聽取了基層水利系統等相關部門的意見,形成了如下調研報告。

 一、我市農村飲水安全的基本情況 我市總面積 1.82 萬平方公里,總人口 623 萬人,其中農村總人口 515 萬人(縣城以下人口)。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從 2006 年開始,歷經“十一五”、“十二五”兩個建設時期。其中,“十一五”全市投入建設資金 5.47 億元,解決了 101.8 萬人飲水問題; “十二五”投入17.09億元,解決了413.2萬人飲水問題。特別是2014-2015年,市委市政府把解決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問題作為一號工程,全市兩年解決了 28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目前全市 100%的鄉鎮、98%的行政村已經接通自來水,全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 85%。

 二、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

 1.水源問題。一是湖區水廠地下水水源需要改造。全市湖區水廠普遍采用地下水。由于我市地處西洞庭湖區,地下水鐵、錳等指標嚴重超標,環境污染等因素,水處理難度大。加上受三峽工程建成后影響,湖區地下水水位變幅大,水量保證率低。

 如安鄉縣有水廠 36 座,其中以地下水為水源的有 35 座,每到秋冬季節,部分水廠地下水水位驟降,水處理困難,水質難達標,無法滿足群眾的用水需求。根據各區縣“十三五”規劃,全市涉及 200 多萬人的湖區水廠需要進行地下水改地表水或建設大型地表水廠聯網運行。二是山丘區小型分散工程水源保證率不高。受資金和自然條件的限制,“十一五”期間山丘區主要以分散工程解決群眾飲水問題,水源大多選擇溪水和山泉水,水源保證率不高。

 2.水量問題。我市農村水廠根據規范要求,按人均用水定額按 60-80 升/每人每天設計,比城市供水標準不低于150升/每人每天標準明顯偏低。加上2014年至2015年為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目標,各地在改造升級資金不足、部分水廠水處理能力改善不大的情況下,通過管網延伸方式大量增加供水人口,造成農村水廠“小馬拉大車”的問題突出,春節及用水高峰時段尤為明顯。以鼎城和臨澧為例:鼎城丁家港水廠建于 2008 年,設計供水能力 5000 人。因用水量增長,水廠分別于 2010 年擴容到 15000 人、2011 年擴容到 22000 人。目前,實際日處理能力 2000 噸,但用水人口已超過 33000 人。臨澧縣澧北水廠建于 2010 年,設計日供水能力 1.03 萬噸,但目前該水廠高峰用水量已超過 2 萬噸以上。

 3.水質問題。一是地下水源質量差。由于地下水處理難度大,有的地下水水廠水源氨氮超標,水源處理難度超出原設計工藝的處理能力。據統計,全市以地下水為水源的水廠,水質合格率明顯低于地表水水廠。采用水源保護地水源的水廠,水質合格率較高。二是部分水廠水質合格率不高。受投入資金不足、建設標準低的影響,這部分水廠凈化、消毒設施不全,個別水廠為降低運行成本,存在簡化水處理工藝,不定期排污、不按照標準投入消毒劑等問題。三是農村供水水質“三位一體”的檢測監

 測體系(疾控部門季抽檢、縣級平臺月巡檢、農村水廠日自檢)存在問題。如桃源縣、臨澧縣水利部門與疾控部門合建縣級巡檢平臺既不符合上級要求,也易造成疾控部門政府監管職責與水利部門行業自檢職責不清。由于農村水廠數量多、分布散,縣級平臺缺人員、缺技術等,根本無法達到“每月巡檢,檢測 42 項指標”的工作要求。據統計,目前全市縣級檢測平臺只能保證 2-3 個月一次巡檢,檢測指標在 15-35 項之間。

 4.管網問題。一是部分水廠管徑偏小。由于升級改造資金不足,部分老舊水廠主支管網管徑偏小,形成了供水瓶頸。二是部分管材有瑕疵。受資金限制,我市大多數工程采用 pvc 管。pvc 管由于生產門檻低,生產廠家多,質量參差不齊。三是管網安裝不規范。存在連接不密實、埋深不到位、轉彎處不設鎮墩支墩、不按規范設置排污排氣設施等問題。四是維修養護管理不到位。部分水廠不按規范規程對管網進行維護,造成管網堵塞,過流能力差,甚至水質二次污染。五是人為破壞情況普遍。2010年,因道路施工損毀保河堤水廠供水主管網,造成大面積停水,直接經濟損失 3000多元。2013 年,丁家港水廠的主管網因社會人員敲詐、農民偷水灌塘灌田,被人為破壞 5 次。其中一次導致許家橋、丁家港和漳江鎮等三個鄉鎮停水 8 個小時,直接經濟損失 4000 多元。近兩年,全市鄉村公路推進“窄改寬”建設,鋪設在公路沿線的供水管道因道路施工損毀嚴重,許多沿公路鋪設的供水管網需要重新鋪設。

 5.隊伍問題。一方面,政府行業監管能力不足。據統計,全市區縣市供水站均為股級單位,編制共 46 人,區縣(市)供水站一般僅有 2-3 人。同時各地沒有按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辦法》落實鄉鎮和村級專職人員,縣、鄉、村三位一體的農村供水監管網絡沒有形成,監管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供水從業人員不夠,整體素質

 不高。據統計,全市 440 處農村水廠中,縣級管理 25 處、鄉鎮管理 96 處、村級管理 143 處、個人承包 149 處、股份和公司經營 27 處。全市供水從業人員 1715 人中,供水專業及接受過培訓的人員不到 20%。1715 人服務 478 萬人,人均服務人口 2800人。漢壽縣城自來水廠從業人員 200 余人,服務人口 10 萬人,人均服務人口 500人,而且專業化服務水平較高。但與城市供水相比,農村供水從業人員數量不夠,專業素質不高。

 6.政策法規保障問題。一是缺乏法規授權的處罰措施,造成監管難度大。由于缺乏法律授權,去年出臺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辦法》沒有明確具體的處罰措施,農村供水監管部門對不良經營業主的違規行為和故意損毀農村供水管網、盜水竊物的違法行為不能依法實施打擊和處罰。如上述津市保河堤水廠、鼎城丁家港水廠發生的管網損毀案件,沒有依法得到處理。二是政策落實不到位,造成水廠生存壓力大。按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辦法》,市、縣政府要在用地、用電、稅收、貧困戶用水等方面對農村供水工作給予政策優惠。但上述優惠政策沒有真正落實到位,農村水廠生存壓力較大。如部分區縣市五保戶、特困戶補助不到位,有的區縣市將五保戶、特困戶水費補助轉嫁給水廠承擔;部分水廠建設征地成本高;部分水廠維修養護資金、縣級水質檢測費用不能滿足實際需求;水廠電費占運行成本比重高,按照相關政策,農村水廠可執行居民生活用電價格或農業排灌電價,而我市水廠普遍執行居民生活用電價格(0.588 元/度),相比農業排灌電價偏高,造成水廠電費占運行成本比重大。三是省“十三五”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獎補政策不利于我市“鞏固提升”。省里的獎補分三塊:一是補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補助標準 500 元/人。全省補助貧困人口370 萬人,而我市僅有 13.65 萬人,僅占 3.69%;二是補助非貧困人口,補助標準120 元/人,全省 800 萬人,由于洞庭湖區三市在“十二五”期間多安排了 98 萬人,

 所以按比例我市只有 40.66 萬人列入規劃,僅占 5%;三是 PPP 模式建設項目獎補,省級按投資額的 10%給予獎勵。三塊合計,我市預計可爭取上級獎補資金 1.7 億左右,而根據區縣上報的“十三五”規劃,全市需資金 46 億元。

 三、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對策建議 1.進一步明確責任。“十三五”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國家投資政策和責任主體有較大變化。鞏固提升以縣級人民政府為主,目標由縣里定,資金由縣里籌。為此,一是要落實縣區(市)人民政府的主體責任。縣區(市)人民政府要在監管機構升格、編制落實、項目資金籌集、工程建設管理、矛盾協調等方面擔負起主體責任。二是要落實鄉鎮、村級屬地管理責任。縣區(市)人民政府要按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辦法》規定,將建設和管理責任層層傳導到鄉鎮、到村組、到水廠、到農戶。三是要督促供水單位抓好具體管理工作。供水單位要按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辦法》要求,抓好水廠規范化制水、供水工作。四是要落實水利、衛生、環保、財政等部門的監管責任。相關部門要按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完成好農村供水建設管理、水質監測、水源保護、資金統籌等相關工作, 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2.進一步完善規劃。各縣區(市)要針對國家“十三五”投資政策,結合本地實際,修改和優化“十三五”鞏固提升規劃。既要確保“十三五”規劃同國家投資政策的有機對接,又要合理確定目標任務,保證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和水質達標率等指標到達或超過省定目標。要按照“先集中、后分散,先水質、后水量,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將有限資金優先用于集中供水工程新增生產線、擴建管網、增加水處理設施等建設上,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存在的突出問題。(弘利遴選)

 3.加大籌資力度。“十三五”期間,一方面,各縣區(市)要積極償還“十二五”尾欠資金。2014-2015 年,縣區(市)財政應配套資金 5.7 億元,實際僅到位 2.155億元,尾欠 3.55 億元。另一方面,各地還要全力籌措“十三五”建設資金。根據縣區上報的“十三五”規劃,全市提質改造資金約需 46 億元,相比可爭取的上級獎補資金 1.7 億元差距很大。各地要拓展思路,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一是向上爭資。雖然省級獎補政策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非貧困人口補助資金可爭取的余地不大,但“PPP 模式” 建設省級獎補原則是“先建先獎,獎完為止”,獎補比例為 10%。各地可通過開展 PPP 模式建設、包裝 PPP 模式水廠等方式爭取資金。二是銀行貸款。要加大 PLS 籌資力度,更多地爭取銀行資金用于“十三五”鞏固提升。三是社會融資。要積極引導民間資本投入農村供水建設。

 4. 制定市本級獎補政策。2006 年至 2015 年,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共投入資金24.8 億元,其中國家投資 12.67 億元,省級配套 3.28 億元、市級補助 1.8 億元。國家、省級、市級財政資金占 71.6%。全市“十三五”農村飲水安全提質改造需資金46 億元,可爭取上級獎補資金僅為 1.7 億左右(僅占 3.7%),縣區籌資壓力巨大。為引導和鼓勵各縣區(市)做好農村供水“提質改造”、維修養護和建后管理工作,建議市財政按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辦法》第一章第五條規定,制定市本級獎補政策,調動縣區(市)黨委政府做好“十三五”農村供水工作的積極性。“十三五”期間,建議市本級安排獎補資金 2 億元,一是按照縣區(市)“十三五”期間鞏固提升人口或投入資金數量進行獎補,二是對市級水質檢測平臺水質檢測費給予補助,三是對農村水廠維修養護費用給予適當補助。建議參照縣級財政補助標準,市財政每人每年補助 1.5 元。四是對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管理、運營方面的先進單位給予獎勵。

 5.全面落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辦法》。2016 年,市人民政府頒發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辦法》。《辦法》對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性質地位、主體責任、職能部門進行了明確,要求各區縣“設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機構并配備與之相適應的編制和人員”;要求“鄉鎮人民政府應依托鄉鎮水管站,明確專職人員,對轄區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進行管理。村級應明確供水監督員,負責本村供水的日常監管”;要求縣級檢測平臺水質檢測費不低于受益人口每人每年 0.5 元,由縣級財政保障;要求維修養護費用水廠提取部分和財政補助人均不低于每人每年 1.5 元。2016年 7 月 7 日召開的市長辦公會進一步明確:為充實監管力量,加大監管力度,各區縣應將農村供水工程管理站升格為副科級,并根據供水人口多少,相應配備專管人員。建議市人民政府就《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辦法》落實情況組織專門督查。

推薦訪問: 調研報告 飲水 農村

【調研報告:對于農村飲水安全情況調研報告】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