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
關于中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
品質的形成與潛能開發的調研報告
李江明
XX 年 11 月 3 日
筆者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中,發現一些高中甚至是省示范高中的高考升學率每況愈下,而中小學生學業負擔日益加重,為了探尋原因,為自己的教學實踐提供可資參考的科學依據,同時為促進學生自主創新學習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對一些中、高考落選生和他們所在學校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了長期深入的調查。
一、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我市相當一部分校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現狀不容樂觀,能夠自主學習的近 35%,被動學習型的占 45.59%,而被迫學習型的占 19.4%,也引起筆者極大的關注。另一方面顯示出中學生的學習品質隨著年齡的增長是有一定的變化的,一般地說,低、中年級學生主動學習的比例相對較低,被迫學習的比例相對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知識的增多,主動學習的比例逐步增大,而被迫學習的比例逐步減少;被動學習的則變化不大,且是班級里的大多數。好奇、探究與創造是青少年的天性,具有較大的潛能,但是在傳統的被動接受性學習活動中,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開發,有的甚至被無情地扼殺了。
二、因素分析
導致這些學校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現狀令人深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家庭環境的影響;其次是社會環境的影響;再次是學校教育方式的影響;最后是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即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尚未形成,其原因為:
1、學習目的性不強,學習自覺性不高或學習態度不端正。
2、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時期就未很好養成,使學習長期處于依賴狀態。
3、學生知識累積不夠或受生活經歷所局限。
4、學習缺乏一定的方法,使學習處于被動狀態。
5、學習時易受外界干擾(如不良網格信息、社會腐敗現象、大學生就業
難等問題),中學生的自制力與中學生年齡不同步,自調控能力差。
6、學校控制過死,學生在時間空間上無法自主。
三、途徑與方法
幾年來,為培養中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與開發其潛能,筆者是從“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習慣,指導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方法,構建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和確立自主創新性學習的課堂評價標準”這四個方面進行研究和實踐的。
(一)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習慣
1、預習的習慣。學生預習有三個層次:①課前看或讀文本,初步感知內容;②看、讀文本時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或嘗試做題;③記下難點疑問,查找資料作深入研究。
2、復習的習慣。學生復習有三種情況:①先復習,后做題或練習;②先做題或練習,后復習;③安排好時間,復習與練習并重,注意整理歸納,形成知識結構。
3、使用工具書或查找資料的習慣。老師要有計劃地布置使用工具書或查找資料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到圖書館去查找資料,嘗試獨立地解決疑難問題,長期堅持就能養成使用工具書和查找資料的習慣。
4、質疑問難的習慣。教學過程中要允許和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即使是異想天開。使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并促其習慣的養成。
5、參與合作學習的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學會傾聽,學會接納,學會判斷,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敢于競爭。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僅要在課堂上重視,在課外也要重視。
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教師要注意:1、抓住最佳時期。2、培養自主意識。3、立常規、求發展。
(二)指導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方法
1、學會閱讀。閱讀能力包括對語言材料的認知能力,有效介入閱讀情境能力,獲得信息后構建知識的能力,指導學生學會閱讀。
2、學會思考。閱讀學習后遇到問題就要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分析與綜合,具體與概括的獨立思考過程,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進行發散思維和集中
思維的訓練及想象的訓練等。
3、學會操作。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制作等方法的指導,如實物(現象)的觀察、學具的使用、小制作或實驗的方法。通過動手動腦,形成技能。
4、學會檢索。教師要有目有計劃地讓學生去查找資料,學會篩選資料處理信息,并從中提煉出有用信息,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5、學會調控。教師要教育學生實事求是,正確客觀評價自己,既了解自己的長處,又看到自身的不足,不斷調整心態,控制行為,使自己不斷地努力學習,成為創新性人才。
學法指導,教師要注意:1、激發興趣,聯系實際;2、開放時空,還自主權;3、注重滲透,有機結合;4、加強學習,不斷創新。推薦閱讀:調研報告調研報告 100 篇調研報告集錦調研報告匯總調研報告大全調
研
報
告
2020-05-22
關于中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
品質的形成與潛能開發的調研報告
李江明
XX 年 11 月 3 日
筆者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中,發現一些高中甚至是省示范高中的高考升學率每況愈下,而中小學生學業負擔日益加重,為了探尋原因,為自己的教學實踐提供可資參考的科學依據,同時為促進學生自主創新學習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對一些中、高考落選生和他們所在學校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了長期深入的調查。
一、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我市相當一部分校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現狀不容樂觀,能夠自主學習的近 35%,被動學習型的占 45.59%,而被迫學習型的占 19.4%,也引起筆者極大的關注。另一方面顯示出中學生的學習品質隨著年齡的增長是有一定的變化的,一般地說,低、中年級學生主動學習的比例相對較低,被迫學習的
比例相對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知識的增多,主動學習的比例逐步增大,而被迫學習的比例逐步減少;被動學習的則變化不大,且是班級里的大多數。好奇、探究與創造是青少年的天性,具有較大的潛能,但是在傳統的被動接受性學習活動中,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開發,有的甚至被無情地扼殺了。
二、因素分析
導致這些學校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現狀令人深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家庭環境的影響;其次是社會環境的影響;再次是學校教育方式的影響;最后是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即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尚未形成,其原因為:
1、學習目的性不強,學習自覺性不高或學習態度不端正。
2、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時期就未很好養成,使學習長期處于依賴狀態。
3、學生知識累積不夠或受生活經歷所局限。
4、學習缺乏一定的方法,使學習處于被動狀態。
5、學習時易受外界干擾(如不良網格信息、社會腐敗現象、大學生就業難等問題),中學生的自制力與中學生年齡不同步,自調控能力差。
6、學校控制過死,學生在時間空間上無法自主。
三、途徑與方法
幾年來,為培養中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與開發其潛能,筆者是從“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習慣,指導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方法,構建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和確立自主創新性學習的課堂評價標準”這四個方面進行研究和實踐的。
(一)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習慣
1、預習的習慣。學生預習有三個層次:①課前看或讀文本,初步感知內容;②看、讀文本時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或嘗試做題;③記下難點疑問,查找資料作深入研究。
2、復習的習慣。學生復習有三種情況:①先復習,后做題或練習;②先做題或練習,后復習;③安排好時間,復習與練習并重,注意整理歸納,形成知識結構。
3、使用工具書或查找資料的習慣。老師要有計劃地布置使用工具書或查找資料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到圖書館去查找資料,嘗試獨立地解決疑難問題,長
期堅持就能養成使用工具書和查找資料的習慣。
4、質疑問難的習慣。教學過程中要允許和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即使是異想天開。使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并促其習慣的養成。
5、參與合作學習的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學會傾聽,學會接納,學會判斷,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敢于競爭。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僅要在課堂上重視,在課外也要重視。
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教師要注意:1、抓住最佳時期。2、培養自主意識。3、立常規、求發展。
(二)指導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方法
1、學會閱讀。閱讀能力包括對語言材料的認知能力,有效介入閱讀情境能力,獲得信息后構建知識的能力,指導學生學會閱讀。
2、學會思考。閱讀學習后遇到問題就要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分析與綜合,具體與概括的獨立思考過程,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進行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訓練及想象的訓練等。
3、學會操作。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制作等方法的指導,如實物(現象)的觀察、學具的使用、小制作或實驗的方法。通過動手動腦,形成技能。
4、學會檢索。教師要有目有計劃地讓學生去查找資料,學會篩選資料處理信息,并從中提煉出有用信息,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5、學會調控。教師要教育學生實事求是,正確客觀評價自己,既了解自己的長處,又看到自身的不足,不斷調整心態,控制行為,使自己不斷地努力學習,成為創新性人才。
學法指導,教師要注意:1、激發興趣,聯系實際;2、開放時空,還自主權;3、注重滲透,有機結合;4、加強學習,不斷創新。推薦閱讀:調研報告調研報告 100 篇調研報告集錦調研報告匯總調研報告大全調
研
報
告
2020-05-22
關于中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
品質的形成與潛能開發的調研報告
李江明
XX 年 11 月 3 日
筆者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中,發現一些高中甚至是省示范高中的高考升學率每況愈下,而中小學生學業負擔日益加重,為了探尋原因,為自己的教學實踐提供可資參考的科學依據,同時為促進學生自主創新學習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對一些中、高考落選生和他們所在學校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了長期深入的調查。
一、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我市相當一部分校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現狀不容樂觀,能夠自主學習的近 35%,被動學習型的占 45.59%,而被迫學習型的占 19.4%,也引起筆者極大的關注。另一方面顯示出中學生的學習品質隨著年齡的增長是有一定的變化的,一般地說,低、中年級學生主動學習的比例相對較低,被迫學習的比例相對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知識的增多,主動學習的比例逐步增大,而被迫學習的比例逐步減少;被動學習的則變化不大,且是班級里的大多數。好奇、探究與創造是青少年的天性,具有較大的潛能,但是在傳統的被動接受性學習活動中,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開發,有的甚至被無情地扼殺了。
二、因素分析
導致這些學校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現狀令人深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家庭環境的影響;其次是社會環境的影響;再次是學校教育方式的影響;最后是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即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尚未形成,其原因為:
1、學習目的性不強,學習自覺性不高或學習態度不端正。
2、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時期就未很好養成,使學習長期處于依賴狀態。
3、學生知識累積不夠或受生活經歷所局限。
4、學習缺乏一定的方法,使學習處于被動狀態。
5、學習時易受外界干擾(如不良網格信息、社會腐敗現象、大學生就業難等問題),中學生的自制力與中學生年齡不同步,自調控能力差。
6、學校控制過死,學生在時間空間上無法自主。
三、途徑與方法
幾年來,為培養中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與開發其潛能,筆者是從“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習慣,指導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方法,構建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和確立自主創新性學習的課堂評價標準”這四個方面進行研究和實踐的。
(一)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習慣
1、預習的習慣。學生預習有三個層次:①課前看或讀文本,初步感知內容;②看、讀文本時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或嘗試做題;③記下難點疑問,查找資料作深入研究。
2、復習的習慣。學生復習有三種情況:①先復習,后做題或練習;②先做題或練習,后復習;③安排好時間,復習與練習并重,注意整理歸納,形成知識結構。
3、使用工具書或查找資料的習慣。老師要有計劃地布置使用工具書或查找資料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到圖書館去查找資料,嘗試獨立地解決疑難問題,長期堅持就能養成使用工具書和查找資料的習慣。
4、質疑問難的習慣。教學過程中要允許和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即使是異想天開。使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并促其習慣的養成。
5、參與合作學習的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學會傾聽,學會接納,學會判斷,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敢于競爭。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僅要在課堂上重視,在課外也要重視。
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教師要注意:1、抓住最佳時期。2、培養自主意識。3、立常規、求發展。
(二)指導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方法
1、學會閱讀。閱讀能力包括對語言材料的認知能力,有效介入閱讀情境能力,獲得信息后構建知識的能力,指導學生學會閱讀。
2、學會思考。閱讀學習后遇到問題就要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分析與綜合,具體與概括的獨立思考過程,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進行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訓練及想象的訓練等。
3、學會操作。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制作等方法的指導,如實物(現象)的觀察、學具的使用、小制作或實驗的方法。通過動手動腦,形成
技能。
4、學會檢索。教師要有目有計劃地讓學生去查找資料,學會篩選資料處理信息,并從中提煉出有用信息,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5、學會調控。教師要教育學生實事求是,正確客觀評價自己,既了解自己的長處,又看到自身的不足,不斷調整心態,控制行為,使自己不斷地努力學習,成為創新性人才。
學法指導,教師要注意:1、激發興趣,聯系實際;2、開放時空,還自主權;3、注重滲透,有機結合;4、加強學習,不斷創新。推薦閱讀:調研報告調研報告 100 篇調研報告集錦調研報告匯總調研報告大全調
研
報
告
2020-05-22
關于中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
品質的形成與潛能開發的調研報告
李江明
XX 年 11 月 3 日
筆者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中,發現一些高中甚至是省示范高中的高考升學率每況愈下,而中小學生學業負擔日益加重,為了探尋原因,為自己的教學實踐提供可資參考的科學依據,同時為促進學生自主創新學習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對一些中、高考落選生和他們所在學校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了長期深入的調查。
一、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我市相當一部分校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現狀不容樂觀,能夠自主學習的近 35%,被動學習型的占 45.59%,而被迫學習型的占 19.4%,也引起筆者極大的關注。另一方面顯示出中學生的學習品質隨著年齡的增長是有一定的變化的,一般地說,低、中年級學生主動學習的比例相對較低,被迫學習的比例相對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知識的增多,主動學習的比例逐步增大,而被迫學習的比例逐步減少;被動學習的則變化不大,且是班級里的大多數。好奇、探究與創造是青少年的天性,具有較大的潛能,但是在傳統的被動接受性學習活
動中,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開發,有的甚至被無情地扼殺了。
二、因素分析
導致這些學校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現狀令人深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家庭環境的影響;其次是社會環境的影響;再次是學校教育方式的影響;最后是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即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尚未形成,其原因為:
1、學習目的性不強,學習自覺性不高或學習態度不端正。
2、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時期就未很好養成,使學習長期處于依賴狀態。
3、學生知識累積不夠或受生活經歷所局限。
4、學習缺乏一定的方法,使學習處于被動狀態。
5、學習時易受外界干擾(如不良網格信息、社會腐敗現象、大學生就業難等問題),中學生的自制力與中學生年齡不同步,自調控能力差。
6、學校控制過死,學生在時間空間上無法自主。
三、途徑與方法
幾年來,為培養中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與開發其潛能,筆者是從“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習慣,指導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方法,構建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和確立自主創新性學習的課堂評價標準”這四個方面進行研究和實踐的。
(一)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習慣
1、預習的習慣。學生預習有三個層次:①課前看或讀文本,初步感知內容;②看、讀文本時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或嘗試做題;③記下難點疑問,查找資料作深入研究。
2、復習的習慣。學生復習有三種情況:①先復習,后做題或練習;②先做題或練習,后復習;③安排好時間,復習與練習并重,注意整理歸納,形成知識結構。
3、使用工具書或查找資料的習慣。老師要有計劃地布置使用工具書或查找資料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到圖書館去查找資料,嘗試獨立地解決疑難問題,長期堅持就能養成使用工具書和查找資料的習慣。
4、質疑問難的習慣。教學過程中要允許和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即使是異想天開。使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并促其習慣的養成。
5、參與合作學習的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學會傾聽,學會接納,學會判斷,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敢于競爭。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僅要在課堂上重視,在課外也要重視。
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教師要注意:1、抓住最佳時期。2、培養自主意識。3、立常規、求發展。
(二)指導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方法
1、學會閱讀。閱讀能力包括對語言材料的認知能力,有效介入閱讀情境能力,獲得信息后構建知識的能力,指導學生學會閱讀。
2、學會思考。閱讀學習后遇到問題就要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分析與綜合,具體與概括的獨立思考過程,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進行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訓練及想象的訓練等。
3、學會操作。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制作等方法的指導,如實物(現象)的觀察、學具的使用、小制作或實驗的方法。通過動手動腦,形成技能。
4、學會檢索。教師要有目有計劃地讓學生去查找資料,學會篩選資料處理信息,并從中提煉出有用信息,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5、學會調控。教師要教育學生實事求是,正確客觀評價自己,既了解自己的長處,又看到自身的不足,不斷調整心態,控制行為,使自己不斷地努力學習,成為創新性人才。
學法指導,教師要注意:1、激發興趣,聯系實際;2、開放時空,還自主權;3、注重滲透,有機結合;4、加強學習,不斷創新。推薦閱讀:調研報告調研報告 100 篇調研報告集錦調研報告匯總調研報告大全調
研
報
告
2020-05-22
關于中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
品質的形成與潛能開發的調研報告
李江明
XX 年 11 月 3 日
筆者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中,發現一些高中甚至是省示范高中的高考升學率每況愈下,而中小學生學業負擔日益加重,為了探尋原因,為自己的教學實踐提供可資參考的科學依據,同時為促進學生自主創新學習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對一些中、高考落選生和他們所在學校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了長期深入的調查。
一、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我市相當一部分校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現狀不容樂觀,能夠自主學習的近 35%,被動學習型的占 45.59%,而被迫學習型的占 19.4%,也引起筆者極大的關注。另一方面顯示出中學生的學習品質隨著年齡的增長是有一定的變化的,一般地說,低、中年級學生主動學習的比例相對較低,被迫學習的比例相對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知識的增多,主動學習的比例逐步增大,而被迫學習的比例逐步減少;被動學習的則變化不大,且是班級里的大多數。好奇、探究與創造是青少年的天性,具有較大的潛能,但是在傳統的被動接受性學習活動中,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開發,有的甚至被無情地扼殺了。
二、因素分析
導致這些學校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現狀令人深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家庭環境的影響;其次是社會環境的影響;再次是學校教育方式的影響;最后是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即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尚未形成,其原因為:
1、學習目的性不強,學習自覺性不高或學習態度不端正。
2、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時期就未很好養成,使學習長期處于依賴狀態。
3、學生知識累積不夠或受生活經歷所局限。
4、學習缺乏一定的方法,使學習處于被動狀態。
5、學習時易受外界干擾(如不良網格信息、社會腐敗現象、大學生就業難等問題),中學生的自制力與中學生年齡不同步,自調控能力差。
6、學校控制過死,學生在時間空間上無法自主。
三、途徑與方法
幾年來,為培養中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與開發其潛能,筆者是從“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習慣,指導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方法,構建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和確立自主創新性學習的課堂評價標準”這四個方面進行研
究和實踐的。
(一)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習慣
1、預習的習慣。學生預習有三個層次:①課前看或讀文本,初步感知內容;②看、讀文本時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或嘗試做題;③記下難點疑問,查找資料作深入研究。
2、復習的習慣。學生復習有三種情況:①先復習,后做題或練習;②先做題或練習,后復習;③安排好時間,復習與練習并重,注意整理歸納,形成知識結構。
3、使用工具書或查找資料的習慣。老師要有計劃地布置使用工具書或查找資料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到圖書館去查找資料,嘗試獨立地解決疑難問題,長期堅持就能養成使用工具書和查找資料的習慣。
4、質疑問難的習慣。教學過程中要允許和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即使是異想天開。使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并促其習慣的養成。
5、參與合作學習的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學會傾聽,學會接納,學會判斷,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敢于競爭。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僅要在課堂上重視,在課外也要重視。
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教師要注意:1、抓住最佳時期。2、培養自主意識。3、立常規、求發展。
(二)指導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方法
1、學會閱讀。閱讀能力包括對語言材料的認知能力,有效介入閱讀情境能力,獲得信息后構建知識的能力,指導學生學會閱讀。
2、學會思考。閱讀學習后遇到問題就要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分析與綜合,具體與概括的獨立思考過程,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進行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訓練及想象的訓練等。
3、學會操作。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制作等方法的指導,如實物(現象)的觀察、學具的使用、小制作或實驗的方法。通過動手動腦,形成技能。
4、學會檢索。教師要有目有計劃地讓學生去查找資料,學會篩選資料處理信息,并從中提煉出有用信息,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5、學會調控。教師要教育學生實事求是,正確客觀評價自己,既了解自己的長處,又看到自身的不足,不斷調整心態,控制行為,使自己不斷地努力學習,成為創新性人才。
學法指導,教師要注意:1、激發興趣,聯系實際;2、開放時空,還自主權;3、注重滲透,有機結合;4、加強學習,不斷創新。推薦閱讀:調研報告調研報告 100 篇調研報告集錦調研報告匯總調研報告大全調
研
報
告
2020-05-22
關于中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
品質的形成與潛能開發的調研報告
李江明
XX 年 11 月 3 日
筆者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中,發現一些高中甚至是省示范高中的高考升學率每況愈下,而中小學生學業負擔日益加重,為了探尋原因,為自己的教學實踐提供可資參考的科學依據,同時為促進學生自主創新學習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對一些中、高考落選生和他們所在學校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了長期深入的調查。
一、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我市相當一部分校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現狀不容樂觀,能夠自主學習的近 35%,被動學習型的占 45.59%,而被迫學習型的占 19.4%,也引起筆者極大的關注。另一方面顯示出中學生的學習品質隨著年齡的增長是有一定的變化的,一般地說,低、中年級學生主動學習的比例相對較低,被迫學習的比例相對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知識的增多,主動學習的比例逐步增大,而被迫學習的比例逐步減少;被動學習的則變化不大,且是班級里的大多數。好奇、探究與創造是青少年的天性,具有較大的潛能,但是在傳統的被動接受性學習活動中,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開發,有的甚至被無情地扼殺了。
二、因素分析
導致這些學校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現狀令人深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家庭環境的影響;其次是社會環境的影響;再次是學校教育方式的影響;最后是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即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尚未形成,其原因為:
1、學習目的性不強,學習自覺性不高或學習態度不端正。
2、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時期就未很好養成,使學習長期處于依賴狀態。
3、學生知識累積不夠或受生活經歷所局限。
4、學習缺乏一定的方法,使學習處于被動狀態。
5、學習時易受外界干擾(如不良網格信息、社會腐敗現象、大學生就業難等問題),中學生的自制力與中學生年齡不同步,自調控能力差。
6、學校控制過死,學生在時間空間上無法自主。
三、途徑與方法
幾年來,為培養中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與開發其潛能,筆者是從“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習慣,指導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方法,構建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和確立自主創新性學習的課堂評價標準”這四個方面進行研究和實踐的。
(一)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習慣
1、預習的習慣。學生預習有三個層次:①課前看或讀文本,初步感知內容;②看、讀文本時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或嘗試做題;③記下難點疑問,查找資料作深入研究。
2、復習的習慣。學生復習有三種情況:①先復習,后做題或練習;②先做題或練習,后復習;③安排好時間,復習與練習并重,注意整理歸納,形成知識結構。
3、使用工具書或查找資料的習慣。老師要有計劃地布置使用工具書或查找資料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到圖書館去查找資料,嘗試獨立地解決疑難問題,長期堅持就能養成使用工具書和查找資料的習慣。
4、質疑問難的習慣。教學過程中要允許和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即使是異想天開。使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并促其習慣的養成。
5、參與合作學習的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學會傾聽,學會接納,學會判斷,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敢于競爭。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僅要在課堂上重視,在課外也要重視。
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教師要注意:1、抓住最佳時期。2、培養自主意識。3、立常規、求發展。
(二)指導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方法
1、學會閱讀。閱讀能力包括對語言材料的認知能力,有效介入閱讀情境能力,獲得信息后構建知識的能力,指導學生學會閱讀。
2、學會思考。閱讀學習后遇到問題就要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分析與綜合,具體與概括的獨立思考過程,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進行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訓練及想象的訓練等。
3、學會操作。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制作等方法的指導,如實物(現象)的觀察、學具的使用、小制作或實驗的方法。通過動手動腦,形成技能。
4、學會檢索。教師要有目有計劃地讓學生去查找資料,學會篩選資料處理信息,并從中提煉出有用信息,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5、學會調控。教師要教育學生實事求是,正確客觀評價自己,既了解自己的長處,又看到自身的不足,不斷調整心態,控制行為,使自己不斷地努力學習,成為創新性人才。
學法指導,教師要注意:1、激發興趣,聯系實際;2、開放時空,還自主權;3、注重滲透,有機結合;4、加強學習,不斷創新。推薦閱讀:調研報告調研報告 100 篇調研報告集錦調研報告匯總調研報告大全調
研
報
告
2020-05-22
關于中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
品質的形成與潛能開發的調研報告
李江明
XX 年 11 月 3 日
筆者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中,發現一些高中甚至是省示范高中的高考升學率每況愈下,而中小學生學業負擔日益加重,為了探尋原因,為自己的教學實踐提供可資參考的科學依據,同時為促進學生自主創新學習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
的可持續發展,對一些中、高考落選生和他們所在學校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了長期深入的調查。
一、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我市相當一部分校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現狀不容樂觀,能夠自主學習的近 35%,被動學習型的占 45.59%,而被迫學習型的占 19.4%,也引起筆者極大的關注。另一方面顯示出中學生的學習品質隨著年齡的增長是有一定的變化的,一般地說,低、中年級學生主動學習的比例相對較低,被迫學習的比例相對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知識的增多,主動學習的比例逐步增大,而被迫學習的比例逐步減少;被動學習的則變化不大,且是班級里的大多數。好奇、探究與創造是青少年的天性,具有較大的潛能,但是在傳統的被動接受性學習活動中,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開發,有的甚至被無情地扼殺了。
二、因素分析
導致這些學校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現狀令人深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家庭環境的影響;其次是社會環境的影響;再次是學校教育方式的影響;最后是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即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尚未形成,其原因為:
1、學習目的性不強,學習自覺性不高或學習態度不端正。
2、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時期就未很好養成,使學習長期處于依賴狀態。
3、學生知識累積不夠或受生活經歷所局限。
4、學習缺乏一定的方法,使學習處于被動狀態。
5、學習時易受外界干擾(如不良網格信息、社會腐敗現象、大學生就業難等問題),中學生的自制力與中學生年齡不同步,自調控能力差。
6、學校控制過死,學生在時間空間上無法自主。
三、途徑與方法
幾年來,為培養中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與開發其潛能,筆者是從“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習慣,指導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方法,構建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和確立自主創新性學習的課堂評價標準”這四個方面進行研究和實踐的。
(一)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習慣
1、預習的習慣。學生預習有三個層次:①課前看或讀文本,初步感知內
容;②看、讀文本時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或嘗試做題;③記下難點疑問,查找資料作深入研究。
2、復習的習慣。學生復習有三種情況:①先復習,后做題或練習;②先做題或練習,后復習;③安排好時間,復習與練習并重,注意整理歸納,形成知識結構。
3、使用工具書或查找資料的習慣。老師要有計劃地布置使用工具書或查找資料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到圖書館去查找資料,嘗試獨立地解決疑難問題,長期堅持就能養成使用工具書和查找資料的習慣。
4、質疑問難的習慣。教學過程中要允許和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即使是異想天開。使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并促其習慣的養成。
5、參與合作學習的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學會傾聽,學會接納,學會判斷,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敢于競爭。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僅要在課堂上重視,在課外也要重視。
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教師要注意:1、抓住最佳時期。2、培養自主意識。3、立常規、求發展。
(二)指導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方法
1、學會閱讀。閱讀能力包括對語言材料的認知能力,有效介入閱讀情境能力,獲得信息后構建知識的能力,指導學生學會閱讀。
2、學會思考。閱讀學習后遇到問題就要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分析與綜合,具體與概括的獨立思考過程,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進行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訓練及想象的訓練等。
3、學會操作。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制作等方法的指導,如實物(現象)的觀察、學具的使用、小制作或實驗的方法。通過動手動腦,形成技能。
4、學會檢索。教師要有目有計劃地讓學生去查找資料,學會篩選資料處理信息,并從中提煉出有用信息,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5、學會調控。教師要教育學生實事求是,正確客觀評價自己,既了解自己的長處,又看到自身的不足,不斷調整心態,控制行為,使自己不斷地努力學習,成為創新性人才。
學法指導,教師要注意:1、激發興趣,聯系實際;2、開放時空,還自主權;3、注重滲透,有機結合;4、加強學習,不斷創新。推薦閱讀:調研報告調研報告 100 篇調研報告集錦調研報告匯總調研報告大全調
研
報
告
2020-05-22
關于中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
品質的形成與潛能開發的調研報告
李江明
XX 年 11 月 3 日
筆者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中,發現一些高中甚至是省示范高中的高考升學率每況愈下,而中小學生學業負擔日益加重,為了探尋原因,為自己的教學實踐提供可資參考的科學依據,同時為促進學生自主創新學習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對一些中、高考落選生和他們所在學校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了長期深入的調查。
一、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我市相當一部分校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現狀不容樂觀,能夠自主學習的近 35%,被動學習型的占 45.59%,而被迫學習型的占 19.4%,也引起筆者極大的關注。另一方面顯示出中學生的學習品質隨著年齡的增長是有一定的變化的,一般地說,低、中年級學生主動學習的比例相對較低,被迫學習的比例相對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知識的增多,主動學習的比例逐步增大,而被迫學習的比例逐步減少;被動學習的則變化不大,且是班級里的大多數。好奇、探究與創造是青少年的天性,具有較大的潛能,但是在傳統的被動接受性學習活動中,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開發,有的甚至被無情地扼殺了。
二、因素分析
導致這些學校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現狀令人深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家庭環境的影響;其次是社會環境的影響;再次是學校教育方式的影響;最后是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即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尚未形成,其原因為:
1、學習目的性不強,學習自覺性不高或學習態度不端正。
2、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時期就未很好養成,使學習長期處于依賴狀態。
3、學生知識累積不夠或受生活經歷所局限。
4、學習缺乏一定的方法,使學習處于被動狀態。
5、學習時易受外界干擾(如不良網格信息、社會腐敗現象、大學生就業難等問題),中學生的自制力與中學生年齡不同步,自調控能力差。
6、學校控制過死,學生在時間空間上無法自主。
三、途徑與方法
幾年來,為培養中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與開發其潛能,筆者是從“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習慣,指導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方法,構建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和確立自主創新性學習的課堂評價標準”這四個方面進行研究和實踐的。
(一)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習慣
1、預習的習慣。學生預習有三個層次:①課前看或讀文本,初步感知內容;②看、讀文本時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或嘗試做題;③記下難點疑問,查找資料作深入研究。
2、復習的習慣。學生復習有三種情況:①先復習,后做題或練習;②先做題或練習,后復習;③安排好時間,復習與練習并重,注意整理歸納,形成知識結構。
3、使用工具書或查找資料的習慣。老師要有計劃地布置使用工具書或查找資料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到圖書館去查找資料,嘗試獨立地解決疑難問題,長期堅持就能養成使用工具書和查找資料的習慣。
4、質疑問難的習慣。教學過程中要允許和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即使是異想天開。使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并促其習慣的養成。
5、參與合作學習的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學會傾聽,學會接納,學會判斷,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敢于競爭。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僅要在課堂上重視,在課外也要重視。
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教師要注意:1、抓住最佳時期。2、培養自主意識。3、立常規、求發展。
(二)指導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方法
1、學會閱讀。閱讀能力包括對語言材料的認知能力,有效介入閱讀情境能力,獲得信息后構建知識的能力,指導學生學會閱讀。
2、學會思考。閱讀學習后遇到問題就要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分析與綜合,具體與概括的獨立思考過程,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進行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訓練及想象的訓練等。
3、學會操作。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制作等方法的指導,如實物(現象)的觀察、學具的使用、小制作或實驗的方法。通過動手動腦,形成技能。
4、學會檢索。教師要有目有計劃地讓學生去查找資料,學會篩選資料處理信息,并從中提煉出有用信息,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5、學會調控。教師要教育學生實事求是,正確客觀評價自己,既了解自己的長處,又看到自身的不足,不斷調整心態,控制行為,使自己不斷地努力學習,成為創新性人才。
學法指導,教師要注意:1、激發興趣,聯系實際;2、開放時空,還自主權;3、注重滲透,有機結合;4、加強學習,不斷創新。推薦閱讀:調研報告調研報告 100 篇調研報告集錦調研報告匯總調研報告大全調
研
報
告
2020-05-22
關于中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
品質的形成與潛能開發的調研報告
李江明
XX 年 11 月 3 日
筆者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中,發現一些高中甚至是省示范高中的高考升學率每況愈下,而中小學生學業負擔日益加重,為了探尋原因,為自己的教學實踐提供可資參考的科學依據,同時為促進學生自主創新學習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對一些中、高考落選生和他們所在學校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了長期深入的調查。
一、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我市相當一部分校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現狀不容樂觀,能夠自主學習的近 35%,被動學習型的占 45.59%,而被迫學習型的占 19.4%,也引起筆者極大的關注。另一方面顯示出中學生的學習品質隨著年齡的增長是有一定的變化的,一般地說,低、中年級學生主動學習的比例相對較低,被迫學習的比例相對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知識的增多,主動學習的比例逐步增大,而被迫學習的比例逐步減少;被動學習的則變化不大,且是班級里的大多數。好奇、探究與創造是青少年的天性,具有較大的潛能,但是在傳統的被動接受性學習活動中,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開發,有的甚至被無情地扼殺了。
二、因素分析
導致這些學校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現狀令人深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家庭環境的影響;其次是社會環境的影響;再次是學校教育方式的影響;最后是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即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尚未形成,其原因為:
1、學習目的性不強,學習自覺性不高或學習態度不端正。
2、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時期就未很好養成,使學習長期處于依賴狀態。
3、學生知識累積不夠或受生活經歷所局限。
4、學習缺乏一定的方法,使學習處于被動狀態。
5、學習時易受外界干擾(如不良網格信息、社會腐敗現象、大學生就業難等問題),中學生的自制力與中學生年齡不同步,自調控能力差。
6、學校控制過死,學生在時間空間上無法自主。
三、途徑與方法
幾年來,為培養中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與開發其潛能,筆者是從“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習慣,指導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方法,構建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和確立自主創新性學習的課堂評價標準”這四個方面進行研究和實踐的。
(一)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習慣
1、預習的習慣。學生預習有三個層次:①課前看或讀文本,初步感知內容;②看、讀文本時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或嘗試做題;③記下難點疑問,查找資料作深入研究。
2、復習的習慣。學生復習有三種情況:①先復習,后做題或練習;②先
做題或練習,后復習;③安排好時間,復習與練習并重,注意整理歸納,形成知識結構。
3、使用工具書或查找資料的習慣。老師要有計劃地布置使用工具書或查找資料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到圖書館去查找資料,嘗試獨立地解決疑難問題,長期堅持就能養成使用工具書和查找資料的習慣。
4、質疑問難的習慣。教學過程中要允許和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即使是異想天開。使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并促其習慣的養成。
5、參與合作學習的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學會傾聽,學會接納,學會判斷,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敢于競爭。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僅要在課堂上重視,在課外也要重視。
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教師要注意:1、抓住最佳時期。2、培養自主意識。3、立常規、求發展。
(二)指導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方法
1、學會閱讀。閱讀能力包括對語言材料的認知能力,有效介入閱讀情境能力,獲得信息后構建知識的能力,指導學生學會閱讀。
2、學會思考。閱讀學習后遇到問題就要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分析與綜合,具體與概括的獨立思考過程,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進行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訓練及想象的訓練等。
3、學會操作。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制作等方法的指導,如實物(現象)的觀察、學具的使用、小制作或實驗的方法。通過動手動腦,形成技能。
4、學會檢索。教師要有目有計劃地讓學生去查找資料,學會篩選資料處理信息,并從中提煉出有用信息,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5、學會調控。教師要教育學生實事求是,正確客觀評價自己,既了解自己的長處,又看到自身的不足,不斷調整心態,控制行為,使自己不斷地努力學習,成為創新性人才。
學法指導,教師要注意:1、激發興趣,聯系實際;2、開放時空,還自主權;3、注重滲透,有機結合;4、加強學習,不斷創新。推薦閱讀:調研報告調研報告 100 篇調研報告集錦調研報告匯總調研報告大全調
研
報
告
2020-05-22
關于中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
品質的形成與潛能開發的調研報告
李江明
XX 年 11 月 3 日
筆者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中,發現一些高中甚至是省示范高中的高考升學率每況愈下,而中小學生學業負擔日益加重,為了探尋原因,為自己的教學實踐提供可資參考的科學依據,同時為促進學生自主創新學習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對一些中、高考落選生和他們所在學校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了長期深入的調查。
一、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我市相當一部分校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現狀不容樂觀,能夠自主學習的近 35%,被動學習型的占 45.59%,而被迫學習型的占 19.4%,也引起筆者極大的關注。另一方面顯示出中學生的學習品質隨著年齡的增長是有一定的變化的,一般地說,低、中年級學生主動學習的比例相對較低,被迫學習的比例相對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知識的增多,主動學習的比例逐步增大,而被迫學習的比例逐步減少;被動學習的則變化不大,且是班級里的大多數。好奇、探究與創造是青少年的天性,具有較大的潛能,但是在傳統的被動接受性學習活動中,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開發,有的甚至被無情地扼殺了。
二、因素分析
導致這些學校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現狀令人深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家庭環境的影響;其次是社會環境的影響;再次是學校教育方式的影響;最后是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即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尚未形成,其原因為:
1、學習目的性不強,學習自覺性不高或學習態度不端正。
2、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時期就未很好養成,使學習長期處于依賴狀態。
3、學生知識累積不夠或受生活經歷所局限。
4、學習缺乏一定的方法,使學習處于被動狀態。
5、學習時易受外界干擾(如不良網格信息、社會腐敗現象、大學生就業
難等問題),中學生的自制力與中學生年齡不同步,自調控能力差。
6、學校控制過死,學生在時間空間上無法自主。
三、途徑與方法
幾年來,為培養中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品質與開發其潛能,筆者是從“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習慣,指導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方法,構建自主創新性...
推薦訪問: 調研報告下一篇:咸陽市政府工作報告.doc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