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摸球游戲反思

| 瀏覽次數:

 《摸球游戲》教學反思

 《摸球游戲》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內容,是在二年級學生初步感知了事情發生的不確定性,認識了“一定”、“可能”、“不可能”的基礎上,繼續深化對可能性的理解,并掌握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探究可能性的大小與數量有關。

 為了上好這節課,我連續試教了兩次,其間經歷了許多觀念激烈的碰撞,教學設計更是一波三折地改動。如果要概括自己對兩次教學的體會,我想第一次是形式主義,非常熱鬧,第二次是簡約而不簡單, 扎實而不機械。

 一、用好教材,合理剪裁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已成為每位教師的共識,用教材教的前提是充分尊重教材,深入研究教材,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剪裁和取舍,從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蘇教版在“可能性”這一單元的編排中,學生摸球實驗的對象是“3 3 黃 黃 3 3 綠,任意摸一個球,可能是什么顏色?”這樣的編排,學生無法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猜測,必須動手操作,而且每人摸球的次數不同,得出的結果也不盡相同,展現了概率問題的持續可研究性;北師大版本的教材的實驗對象是“9 9 白 白 1 1 黃”,這樣“壓倒式”的放球比例, 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很容易得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遠遠大于黃球”的結論,所以在實際的操作中,就有 顯得漫不經心,勝券在握的樣子,第一次上課時有 5 5 個小組

 球 各摸球 0 20 次,但一次黃球也沒摸到,部分學生就誤以為可能性小就等于不會發生。

 為增加不確定性,我考慮了“5 5 黃 黃5 5 白”及“6 6 黃 黃 4 4 白”,但在實踐中發現,這種情況下,偶然性與必然性相等或相差無幾,也背離了教材編排的初衷,很容易出現理論與現實不相符合的結論,經再三考慮,我選擇了“7 7 白 白 3 3 黃”的放球比例,既體現了“可能性的大小與數量有關”的思想,又使學生感受到黃球雖少,但只要它存 在,就一定會被摸到,與實驗的次數有關系。

 二、熱鬧≠有效

 原教案中有些環節看似熱鬧,實則是效。如:第一個環節,學生摸球,老師不用看就知道球是什么顏色,雖然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但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實在太小兒科,二年級時學生已經經歷過類似的環節,所以我決定“拿下”,有 改成開門見山地問:我的袋子里有 7 7 個黃球,任意摸出一個,, 是什么顏色的?從而很快復習了“一定”、 “不可能”、 “可能”,

 喚起以往的知識和經驗,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在傳承中創新

 為了使學生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可能性的大小與數量有在 關系,不少教師在這一環節中都在 7 7 黃 黃 3 3 白的基礎上不斷減少白球個數增加黃球個數,旨在使學生明白:黃球的個數越來越少,所以摸出黃球的可能性就越來越小,我也設計了這個環節,為了與同類教學設計相比能更好地反映這一規律,我特意設計了條形統計圖來顯示可能性大小的變化,將抽象的可能性轉化為直觀的感性認識形式,為學生理解與比較可能性的大小變化創造條件。

 四 四、 、 SMART 白板的使用為課堂注入活力

 在“轉盤”這一環節中,由于自己做的轉盤不靈敏,轉了很多次都停在 一等獎這個區域內,不具有代表性,所以第一次上課時我就舍棄了這一環節,而白板中的轉盤輕而易舉地實現了我的想法,既容易操作,又直觀形象,其中正好有一次停留在一等獎區域,我趁熱打鐵引導學生:雖然得到一等獎的可能性較小,但這并不等同于一定不會發生,概率問題的復雜性慢慢地在學生面前顯山露水了。

 隨機點名的功能也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一般情況下都是教師點名回答,該讓誰回答老師心里是有底的,此功能的運用打破了這一點,每個學生都很清楚自己有可能會被點名,但具體是哪一次又不確定,心里非常希望能點到自己,所以每位同學的注意力都非 常集中,同時也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到點到每位同學的可能性是一樣大的,但一次只有一位同學讓“可能”變成了“現實”。

 五 五 、我對可能性的一點思考

 張齊華說:概率問題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確實,本課通過“猜想 ----- 驗證”得出結論:可能性的大小與數量有關。但是如果用這個知識來預言結果的話,往往會出現錯誤,比如:有人認為概率很大就等同于一定會發生,概率很小就等同于一定不會發生, 50 ‰概率就等同于“不知道”或“不能說 決定”,當天氣預報說 80 ‰的降水概率,人們就認為一定會

 下雨了,但實際生活有時卻發生與之相反的情況。

 上這節課之前,我也用 7 7 黃 黃 3 3 白來做摸球游戲,0 10 次 次有 中竟然有 7 7 次摸出了白球,而這是在我每次摸之前都認真搖過袋子里的球的前提下,如何解釋? ? 實際上這很好理解,只摸 要袋子里有白球,摸 0 10 次全是白球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可能性小,并不代表不發生。

 磨課的過程雖然辛苦卻痛并快樂著,付出的越多,收獲就越大,教師反反復復錘煉這一節課,就是為了在反復實踐中感悟,通過反思和積累,增強可持續教學的能力,促使自己專業化成長。

推薦訪問: 反思 游戲

【摸球游戲反思】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