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澆灌心靈之花
作為一名教師,我的本職工作就是教書育人,古人曾經說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的工作對象是可塑性很強的學生,大部分孩子好奇心強,生性好動,同時具有一定的向師性,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作為教師,要做好本職工作,必須做一名“走心”型的教師。
2020 年是不平凡的,同時也是對我的考驗,面對疫情,作為一名教師要時刻不忘教育初心,牢記育人使命,不僅要對自己的學生負責,而且還要對所教學科負責,要潛心研究教材,深入課堂,把此次抗疫作為典型教材,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做一名有責任感的教師,要自覺地對自己從事的教學工作高度負責,包括備好每一節課,精心上好每一堂課,細心批改好每一本作業,耐心輔導好每一位學生,熱心助力于每一位后進生,我總是每天提醒自己:
“今天學生學會了什么,我為學生做了些什么”,在面對教育教學中所遇到的難題,我從不退縮,同時要以積極的態度,頑強的毅力去克服戰勝困難,勇于迎接各種問題的挑戰。
有人曾說過:“沒有愛心,不成教育”。愛心是每個教師必備的職業素養,也是一種能起決定性作用的品質,只要我們充滿愛心,用心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用實際行動去感染他,學生才會親近你,喜歡聽你的課,學生對待學習才會更用心,我們要讓學生從“接受學習”向“樂學、好學”的態度轉變,作為教師,
有責任對學生進行改進,更不能放棄那些貧困生和厭學的孩子,在國家綱領性文件中曾提出“百年大計,教育為先”的政治思想,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具備良好的師德和優良的職業作風,只有這樣,才能在教育工作中,用自己的愛心和奉獻去感染學生,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著每一位學生。
人們常說,要想取得成功,必須要有耐心,對于我們教師來說,只有耐心的教師才能受到學生的歡迎,就像人與人交朋友一樣,只有當你被認可或被信服的時候,你才能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內心,從而教師的教育教學才能取得理想性的成果,所以,有耐心是做好工作的強有力的保障。
教育具有目的性,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經常有一些固化的思維,比如,在課堂上為了趕時間完成教學任務,當我們所授知識不能充實學生大腦的同時,學生會向我們提出問題,這時我們要果斷啟發學生思考,同時給出肯定答案。我見過曾有老師上課時遇到這樣一個問題,當老師提問一個學生回答問題而又一時回答不出來,我們便又提問另一個學生去解答,面對這種問題,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許是這個學生根本不會,或許是學生當時緊張沒有來得及思考,所以,這些也給了我們教師一個啟示,如果我們能夠耐心等待,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這樣便會事半功倍,時間長了,便會在無形之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這樣的定勢一旦形成,便會給學生一種強有力的支撐,所以,我們在面對學生提問題的時候,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氣餒,不要不管他,要
很有耐心的去講解,直到他學會為止,如果學生看到老師比較急躁,他的內心會很亂,以后就會更加害怕向老師問問題,所以我們教師在輔導學生時一定要做到心平氣和。耐心是一份涵養,是一份理解,更是一份關愛,最重要的,耐心也是一種責任,所以,我們在面對學生時要做到“誨人不倦,認真對待”。
在《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欲速則不達”,知識的積累,意識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學生的成長更是離不開教師的細心呵護與澆灌,所以,我們只需靜等花開,溫柔以待,只是時間的長短各有差異,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我們教師要仔細的挖掘,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作為教師,我們只有耐心的培育,才能使祖國的明日之花綻放的更加絢麗多彩。
作為一名教師,我不能真正地改變一個孩子,也不能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佼佼者,但是,我可以少一份急躁,多一份理解;少一些斥責,多一些寬容,微笑著看待他們的點滴進步,每一份努力都在靜候,用心傾聽花開的聲音,做一名走心的老師,始終堅持用愛澆灌心靈之花,無愧于學生,無愧于家長,無愧于社會,更無愧于這個時代。
— 4 —
推薦訪問: 師德 澆灌 之花下一篇:防洪防汛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