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農民創業事跡

| 瀏覽次數:

 篇一回鄉農民工創業先進事跡

 遠離家鄉學本領扎根五汛創大業――回鄉農民工楊朝江創業紀實楊朝江,**群瑞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一九六五年出生于**縣五汛鎮汛西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這個昔日農家娃,如今已成為帶領群眾致富,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能手,成為該鎮企業納稅大戶。回憶他那奮斗之路,可算是“一份辛勤,一份收獲”(一)在 1991 年,他夫妻倆被人介紹至**市打工,來到一家廣播電視器材廠,主要生產音頻變壓器,他對一切都感到陌生,不知從何做起,只能做一個輔助工,幾個月下來掙錢僅能維持基本生活,看到別人的工資比他們倆高幾位,只因為自己不懂技術,不能獨自操作生產,他決心從頭做起,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干,他花了 210元錢到市新華書店購買了《用電知識手冊》、《音頻變壓器生產技術》等書籍,刻苦學習,用心鉆研,夫妻倆雙雙拜該廠高級工程帥周祥瑞先生為師傅,老老實實地學,恭恭敬敬地學,經過幾個月的勤奮努力,熟練地掌握生產各道工序技術,生產的產品合格率均在 98%以上,榮獲廠先進工作者,他也同由一名學徒工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操作工。為開發新品,他大膽創新,刻苦鉆研,試制生產音頻變壓器 20 多種新品,為企業創造巨額利潤,先后受企業和地方政府表彰獎勵。他富了不忘家鄉親友,在**期間先后介紹 30 多人到蘇南打工,而且精心培養,毫不保留地教,不分早晚地幫,使他們在一年左右都能成為企業的生產骨干。

 篇二返鄉農民工創業先進事跡

 返鄉農民工先進事跡

  長湖嶺上春來早 嶺上劉家農莊好

 他是一個返鄉農民工、家底薄弱、無任何固定收入,為了創業,背上一身債務;為了創業,他使出渾身解數……到深圳做客運,到山東煙臺經商,在家鄉做裝潢……經過數十年的奮斗、拼搏,他被鍛煉成了一個具有新思想、新觀念的新農民。再次回到家鄉,他決心在農村這塊廣闊天地里,以新時代新農民的新氣魄來創辦一番新事業,以引導父老鄉親們共同致富奔小康。他就是 XX 縣 XX 鄉 XX村的 XXX,集“XX 省科技示范戶”、“XX 市科枝示范戶”、“XX 市科普帶頭人”、“XX 縣新農村建設帶頭人”、“XX 縣科普惠農先進個人”和“XX 鄉優秀共產黨員”、“產業發展標兵”等多種榮譽于一身的新農民。

 緊抓機遇大造林

 常言道發展農業,一靠科學,二靠政策。2002 年冬,劉子健通過看報、看電視,知曉了國家退耕還林的惠民政策,立即緊抓這一機遇,聯合其在皇圖嶺筆田村的姐夫 XXX,通過一系列的法定程序跨鄉租得一塊為期 30 年、面積達 450畝、名叫胡沖茶場的大荒山作為創業基地。緊接著,他又在本村的長湖嶺上向村租賃 30 年、面積 50 畝的荒蕪茶場作補充,實施荒山造林和退耕還林項目。為此,他竭盡了家中多年的積累,并采取從信

 用社貸款及合股籌資辦法,當年籌集資金 30 多萬元,雇用 2 臺推土機整地

 一個多月,后又雇用民工達 1200 多個工日,全部栽種了良種油茶,成為當時全鄉最大的造林戶。爾后,劉子健年年嚴格按照林業部門的要求,每年精心對油茶林進行 2 次撫育,使林木長得綠綠蔥蔥,充滿生機。

 立體開發重生態

 林場不僅旨在經濟效益,而重要的還在于其生態效益。劉子健在不遺余力地實施龐大的荒山造林和退耕還林工程后,看到長湖嶺山上仍有不少荒山禿嶺未綠化,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于是,一種強烈的責任感驅使他于 2005 年春又千方百計地籌資 20 萬元,將組里的近百畝荒山租賃 30 年,并積極利用縣里的“水保”項目發展“新世紀梨”60 畝、砂糖柑 40 畝。2008 年春,劉子健又將本村其他 8個村民小組的 500 畝荒山全部租賃過來,營造以油茶為主的水土保持林,讓這些昔日飽經雨水沖刷的荒山禿嶺披上了綠裝。為了將林場當花園來建設,2007 年,劉子健在山上建起了一棟紅磚住房和豬場,興修了一條 1 公里長的林中機耕路,在山上打了一口大水井,建筑了 20 口水池,房屋周圍和道路旁栽上了綠化樹木,并通過興辦綜合養殖場,利用豬糞辦沼氣,利用沼渣作肥培林子,利用沼氣燒茶煮飯又點燈,走綜合發展利用的生態立場之路。

 “以短養長”闖新路

 林業生產是項生長周期長、利益見效慢的行業。不少造林大戶常因前期投入大、資金來源枯竭,陷入難以為繼困境。有的人只好中途虧本向外拍賣;又有的

 人只好無可奈何地中途廢棄。為了做出一番成績,劉子健頂著巨大的壓力,從2007年開始,全家移居長湖嶺山頭,一年四季吃住在山上,堅持以場為家,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型農場建設中。經過多年的努力,最終探索出一條以綜合養殖辟收、速生水果催收、油茶穗條增收和油茶生產助收的現代生態農莊。

 去年自繁公豬 1 頭,母豬 30 頭,產仔豬 600 頭,年出欄牲豬 800 頭,牲豬銷售總收入達到 228 萬元,除去飼料等成本,形成利潤 46 萬元;出售雞 2 萬羽,出售鴨 2 萬羽,總收入 82 萬元,創利潤 20 萬元,綜合養殖場總利潤達到 66 萬元。

 50 畝速生水果林“新世紀梨”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實現了兩年掛果,去年進入盛產期,并以每公斤 5 元的高價出售鮮梨 37000 多公斤,銷售總收入達到 16萬元,純利潤達到 12 萬元。

 千畝油茶林,全部是由良種嫁接苗移栽,成為全縣各大苗圃采穗的大基地。去年,劉子健以每公斤 12 元的價格出售穗條 5 萬公斤,獲銷售總收入 18 元,純利潤 15 萬元。同時,油茶總收入達到 8 萬元,純收入 5萬元。

 篇三個人創業事跡材料

 五篇

 個人創業事跡材料

 五篇

 第一篇個人創業事跡材料

  何光平,男,現年 49 歲,19 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帥家溝村支部書記。

 20xx 年 xx 月從廣東毅然回鄉創業,正直村級換屆選舉,通過投票選舉,他挑起了村黨支部書記這副重擔,一個光榮而艱巨的擔子壓在他肩上,貧窮落后的山村,交通晴通雨不通,群眾天晴幾日無水喝的狀況,不衛生整潔的村寨旯旯角落,矛盾重重,家鄉貧窮的面貌,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說"要誰來帶頭讓百姓致富,要誰來改變家鄉面貌,我是黨員,我有責任,我有義務,我下決心把一腔熱血灑在家鄉。"抓班子隊伍建設,凝聚力量促發展

 村黨支部有沒有戰斗力,村干部在群眾心里有沒有威信,這是他任黨支部書記前的現狀,上任后他把團結作為凝聚力量的前提,堅信團結出戰斗力,堅持做到辦事公正,處事公平,要事公開,村里實行了村務、財務、黨務三公開制度,采取重大事項一事一議,充分體現村民自治和村民參與,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閡和疑慮,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三年前,他調查本村已有資源,通過優化管理和資源重組,將原有美國黑李項目從農戶個體管理轉化為村集體統一管理,通過這一措施,美國黑李得到了良好的管理,長勢誘人,20xx 年美國黑李產值達到 20 萬元,金收入 15 萬元。把村級班子建設成為一支為民辦實事,威信度搞,群眾愛戴的村級隊伍。

 抓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經濟發展模式。

 三年前,基礎設施落后是制約帥家溝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富,先修路"何支書如是說。于是他帶領村級班子成員、村民投入到入村公路的建設上。通過村民籌資外,他還拿出了在廣東辛勤換來的積蓄 2 萬余元修通了黃家山組的通組公路。20xx 年通過多方努力,帥家溝村"一事一議"通村道路硬化項目啟動,在他的帶領下,村民積極投工投勞,使得項目提前順利實施完工。今年,為了改善村民的飲水困難,他充分的利用縣級駐帥家溝村這一資源,他多次到思南縣發改局駐村干部對接水池建設項目,現村民飲水困難得到了解決。同時還爭取到種植核桃 xx0 畝、冬桃 250 畝、柿子 150 畝的扶貧項目,在他的帶領下,村級班子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苗木成活率達到了 96%以上,預計 3 年內將見經濟效益。帥家溝村在他的帶領下,不僅逐步改善了基礎設施條件,而且快速推進農業產業化調整,走在全鄉的最前列,為其他村的產業調整探索出一條道路,樹立了榜樣。

 抓示范效應,強化農業產業化發展

 何支書在發展村級經濟的過程中發現,很多農戶對全新的生產模式顧慮重重,總怕發展不成功帶來嚴重損失,這種顧慮思想嚴重的阻礙了村域經濟發展,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思想,他親自試驗。20xx 年他利用本村優越的草地資源,自己投入了 15 萬元修建了全村的第一個養牛場,今年存欄 37 頭,出欄 16 頭,收入 15萬元。今年,與同村村民合資投入 xx0 萬元建立養牛場,預計存欄 xx0 余頭,年出欄 40 余頭,同時種植柚子 xx0 畝,成型后年收入預計突破 300 萬元以上。打消了村民顧慮,村民看到了發展專業化產業的優越性,紛紛加入養殖產業化,種植產業化隊伍,村域經濟發展勢頭一片良好。帥家溝村村民在何支書的帶領下,

 團結力量,協同一心,建立起一個有威信,有作為,辦實事的村級班子;通過有效利用本村資源和縣鄉駐村干部資源,大力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建立起具有規模的專業種植、養殖產業,帶動全村人民一同奔向小康社會,20xx年帥家溝村被列為社會主義新農村。

 第二篇個人創業事跡材料

 xxx,江蘇普泰隆閥業公司總經理,福建安溪人,一個 xx"新市民",也是一個地地

 道道的 80 后。1984 年出生的他和眾多的 80 后相比,多了一份成熟與穩重,從當年只身一人前往上海打工到如今的小有成就,這 10 多年的創業打拼讓他品嘗到了同齡人不知道的酸甜苦辣,那些走過的艱辛創業風雨路程,讓他倍感珍惜。

 一、不甘貧窮,立志創業。xxx 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子弟。1984 年出生在福建安溪參內鄉田底村,家中歷來務農為生。初中畢業后,因家中經濟原因沒有繼續讀書。2000 年初,沿海地區經濟飛速發展,日新月異,年輕氣盛的 xxx 也有了一種外出闖一闖的念頭,那年剛滿 18 歲的他只身一人外出打工。在上海奔波一年后,到 xx 投靠親戚,找了一份工作養活自己。來到 xx 后,xxx 發現 xx 的民營企業遍地開花,許多老板也是創業致富,置身其中,不禁有所觸動。他一邊打工一邊想 xx 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而且有的人也是空手起家然后逐步發展壯大的,我為什么就不能像他們一樣辦一個企業呢?他萌發了自己辦廠的念頭,通過多

 種途徑進行市場調查,最終將自己的創業項目鎖定在自己打工時比較熟悉的閥門加工上,走出了創辦企業、改變貧窮的第一步。

 二、努力拼搏,艱辛創業。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企業創辦之初,也走過了一段艱辛之路。企業剛創辦時,只有 xxx 一個"光桿司令",既是采購員、推銷員,又是生產工人和貨物搬運工。常常為了接一個單子,四處奔波,好不容易有了訂單,又要自己生產,沒有人手,他就自己干。為了添置設備籌資金,曾經跑遍了銀行找尋貸款卻因為外地人的身份吃了閉門羹,訂單要交貨,把他急得團團轉,四處找人幫忙,終于有朋友伸出了援助之手,借給了他三萬元,解了燃眉之急。至今回想起來,xxx 對那段創業初期的經歷依然唏噓不已。靠著自己的腳踏實地,訂單慢慢多了起來,工人也逐步穩定了下來,2005 年在璜塘上村工業園找到了合適的廠房,公司終于開始走向了正軌。20xx 年,在璜塘上村村委的幫助下,又進一步擴大了企業規模,憑借著自己的努力,企業發展步入了一個新的天地。截至 20xx 年底,公司擁有員工 32 人,其中大學本科生 8 人,實現營業收入 1000多萬,利稅 15 萬元,為一方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三、搏擊商海,創新創業。企業要發展,要壯大,產品是根本,沒有適應市場的產品作保證,企業就沒有希望。為了確保產品符合客戶需要,xxx 常常自己親自操作,掌握技術要領后,再傳授給聘請的師傅。他在生產中不斷摸索,對產品進行技術創新,從客戶需求的角度研發各類產品及其配件,逐步獲得了客戶的信任,技術創新帶了豐厚的回報,在獲得 6 項專利的同時,更為公司贏得了雙良集團、三房巷集團、中石油的青睞,產品銷路進一步拓寬,更是遠銷韓國、日本。

 公司在 20xx 年被評為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作為帶頭人,xxx 把科技創新作為一種新的動力推動著公司的發展壯大。

 四、學習奮進,知識創業。發展無極限,追求無止境。xxx 經常說到,人的一生,在不懈追求,這樣才更有意義和價值。雖然自己是初中畢業,但是對于自己的要求卻一直很高,已經是老板的他依然通過進修拿到了大專文憑,今年更是自學計算機 CAD 制圖,專心準備參加工程師的考試。他說知識就是財富,今后要做大做強企業,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使公司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五、富而思源,勤儉創業。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磨練,企業有了一定的基礎和知名度。有的人對 xxx 說你現在是一個老板了,該享受享受了。聽到這樣的話,他總是一笑了之。平時除了喝茶釣魚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愛好。賺到了一點錢,首先想到的不應該是講享受,而是要富而思源,把有限的錢用到擴大再生產上,用到需要幫助的人身上。聽說到村干部為了成立村級關愛基金到處籌集資金,xxx主動捐出了 3 千元,用自己的行動讓大家看到了他的愛心和責任感。

 "創業有起點,事業無終點",xxx 深知,今天取得的一點小成績只是明天事業的一個基點,只是人生的一小步,但創業的青春無悔。

 第三篇個人創業事跡材料

 20xx 年大專畢業后的閆玉霞想過很多的就業之道,面對大城市燈紅酒綠的繁

 華她彷徨過,面對每月幾千元固定月薪的工作她猶豫過,曾幾何時"村之嬌女"的她在面對就業時也無奈了,在現代社會就業競爭壓力面前又有多少大學生在就業之路上掙扎?帶著很多糾結思緒她回到了自已的家鄉新甸鎮合順村閆家卜,當看到村里和家里種小柿子的溫室大棚時,她感到豁然開朗,發展家里帶動村里溫室大棚難到就不是很好的創業之路么?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適應,閆玉霞很快從迷惘和彷徨中走了出來,實現了角色的轉換,陽光女孩的激情與活力又重新展現出來。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創業之初,她遭遇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問題,80 米長*8 米寬的大棚估算成本就需要 8 萬多元,這對于剛畢業的閆玉霞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起初,她向親戚朋友們借錢,但是借錢也需要一段時間,而且很多人看到她以前也沒搞過大棚,經濟效益如何都是未知數,很多人都不愿意借錢給她,還有人勸她放棄想法,多考慮一下,但是資金的問題始終是個大問題,眼看著就要錯過當年的最佳種植時間了,閆玉霞開始聯系鎮信用社貸款。

 資金問題解決后,技術問題又成了最大的難題。根據這樣的情況,閆玉霞又忙著聯系種小柿子方面的技術人員,在過去村里大棚種小柿子很多時候都是憑著村民自已多年種大棚的經驗來搞。但閆玉霞認為這樣不行,在農業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還用過去的老方法種大棚是不行,經多方考察和請教專業技術員,她自已也逐漸的掌握了種植小柿子的技術,并把有經驗的技術員帶到村里,有了技術員的幫忙,溫室大棚終于走上了"正軌",一切都開始忙碌起來。閆玉霞每天都早出晚歸,從建設大棚到扣棚,再到育苗,直到最后的種植,收獲。

 從之前的從不沾土,到整天蹲在大棚里,跟土地打交道,閆玉霞說自己已經成了地地道道的農民。但是她并不覺得這樣的改變有什么不好。她經常對周圍的人說"土地是農民的親人,而農民是我的親人,我一定要將溫室大棚做好,并且帶領本村村民一起致富。"她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功夫不負有心人,到 20xx 年xx 月末,她的大棚第一批小柿子上市了,當面對七八萬的收入時,她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因為這是她畢業后第一筆靠自已雙手創業得到的收獲。當同村的村民看到閆玉霞種的小柿子無論是產量還是品質都比自已家種的好時,都到她這里"取經",她也無私的指導大家,有些在觀望的村民也決定在她的的帶領下發展大棚小柿子種植,現在合順村的"小柿子"已經是一個當地的品牌了,閆玉霞準備 20xx 年繼續擴大種植規模。通過創業,她的確感受到創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當創業有成績和收獲時,他認為人生價值得到了升華,她幸福著、快樂著。

 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將繼續邁開大步,甩開臂膀,在創業致富的康莊大道上闊步前行,努力為家鄉新甸鎮合順村建設增光添彩。

 第四篇個人創業事跡材料

 從一個懷揣夢想靠月收入幾百元的打工仔,到一個嶄露頭角擁有 30 多名工人的企業帶頭人;從一個只有初中文憑的毛頭小子,到一個敢于創新,追求進步的業界精英,平凡的黃 xx 用十幾年的坎坷經歷成就了非凡的事業,實現了人生的價值,詮釋出一段白手起家的創業傳奇。

 黃 xx,男,1983 年出生,湖北隨州人,現任隨州市黃金家具廠董事長,先后被評為吳山鎮 2014 年度致富帶頭人、2014 年度產業發展帶頭人、"十大青年創業者";他所創建的黃金家具廠解決了當地 30 多名青壯年農民的就業問題,其中有 17 名為共青團員,為當地農民工再就業做出了貢獻,2014 年 3 月,該廠被共青團隨縣委員會評為"青年文明號"。

 全心全意創事業

 "梅花香自苦寒來",黃 xx 所走過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相反,他的創業歷程充滿了荊棘,但他憑著頑強的拼搏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打造出發揮自身價值的事業平臺。

 一、艱苦的童年生活磨礪出他不屈的性格。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黃 xx 的創業故事和他貧窮、艱苦的童年生活是分不開的,由于家庭的不幸,他 8歲時,母親意外去世,xx 歲那年,父親也追隨母親撒手離去,留下年邁的爺爺以及他們姐弟四人,作為家里的長子,黃 xx 毅然將家庭的重擔挑了起來,異常艱苦的童年生活造就了他堅強不屈、勇于擔當的性格。

 一個人要有真本事,就應該闖一闖。20xx 年,黃 xx 滿懷著創業激情回到了家鄉隨州市吳山鎮,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擺在黃 xx 面前的問題數不勝數廠房選址沒有著落、頭期資金還沒有落實、技術員工沒有到位......在眾多的困難面前,黃 xx 沒有膽怯,自小養成的不屈的性格讓他堅持了下

 去,為了節約資金,他自己當起了工廠建設的包工頭;為了擁有成熟的技術,他從廣東招來了一批老部下同他一起創業;為了調查市場,他獨自游走 30 多個城鎮......終于,擺在眼前的困難一個一個被他攻破,事業也逐漸上了軌道。

 二、充實的打工生涯奠定了他創業的物質、精神基礎。16 歲那年,剛初中畢業的黃 xx 懷揣著問親戚借的 200 元錢只身一人南下深圳打工,由于他的勤奮好學,20xx 年便在廣東從事家具生產并擔任技工一職;20xx 年,被怡豐工業集團旗下的麗高家具廠聘為開發設計部主管;20xx 年,年僅 23 歲的他已是惠州金點家具廠的廠長......豐富的打工生涯讓他擁有了一流的家具生產技術和豐富的銷售經驗,也讓他有了回鄉創業的信心和經濟基礎。

 回鄉后的黃 xx 知道,干事業最重要的是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籌。他看準了家鄉的家具市場資金回籠快,市場前景好,于是堅定不移的做起了家具生產、銷售工作。廠房蓋好以后,他帶領著自己的老部下們,加班加點的研發樣品,8 月份的天氣異常炎熱,但憑著他們的創業激情和拼搏精神,僅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開發完成了十幾個樣品,并于當年 9 月份將產品正式推向市場,令人驚喜的是,該系列產品一上市就異常火爆,供不應求,實現了產銷兩旺的目標,黃 xx 的創業之路成功的邁出了第一步。

 三、良好的創業環境為工廠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創業環境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隨縣政府為促進生產要素流動,刺激創業和就業,不斷改善創業環境,為創業大軍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黃 xx 一回

 到家鄉,就感受到地方政府營造的良好創業環境,在各職能部門的關心和扶持下,黃 xx 帶領著黃金家具廠的全體職工努力奮進,拉開了企業不斷做大做強的序幕。

 為了生產出質量一流、大方美觀的家具,黃 xx 引進了一批先進的生產設備,并在員工隊伍中普及了操作技術,這樣,一個高素質,高產量,高環保的家具生產廠家在吳山這個人杰地靈的地方站穩了腳跟。

 飲水思源勇擔當

 在黃 xx 看來,做企業也要飲水思源,財富取之于社會,就要用之于社會,幾年來,黃 xx 積極服務青年就業,幫助下崗職工再就業,為政府解決城鎮人口就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和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實現農民工本地就業,減少留守老人、兒童數量。吳山鎮是隨州市的一個偏遠鄉鎮,老百姓僅靠種地很難維持生活,村里的青壯年勞動力大多會選擇出外打工,留下老人照顧年幼的兒童,因此,平時在村子里很難看到青壯年,村里的小孩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擁有著艱難的童年記憶的黃 xx 回鄉創業的第一件事,就是招收村里的青壯年

 剩余勞動力,實現村民的就近就業,這樣,村民既能兼顧家庭,又能掙錢補貼家用,獲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二、推薦村民就業,帶動村民一起致富。黃 xx 知道,僅靠自己一人之力想要解決全部村民的就業問題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他極力聯系兄弟企業,推薦村民們就業,并為無技術、無經驗的村民提供免費的就業培訓,解決了相當大一部分的村民就業難題。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黃 xx 的努力下,20xx 年,村里大部分剩余勞動力得到了合理的運用,僅黃金家具廠就招收了 30 多名農民工,并計劃進一步擴大工廠規模,解決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精心管理建隊伍

 黃 xx 自擔任黃金家具廠董事長以來,深深地知道,要想企業更快更好的發展,員工的素質一定要不斷提高,于是,他抓管理、抓業務、抓隊伍,開創了現代化企業管理的新局面。

 一、抓管理,上下一心謀發展。黃金家具廠招收的員工大多是農村剩余勞動力,而且和黃 xx 是鄉親,員工素質不高,紀律意識不強,為了提升員工的紀律意識,黃 xx 通過精心組織,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引進了先進的生產設備,并選配了最優秀的管理人才加入進來,為了說服鄉親們遵守規章制度,黃 xx 以身作則,并經常與員工溝通交流,最終建成了一支紀律性強的員工隊伍,形成了上下一心謀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抓業務,身先士卒求發展。工廠的銷售市場發展是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黃 xx 帶領全體員工共同分析市場,劃分區域客戶,分區分片逐個進行營銷,他

 克服重重困難,身先士卒,各個商場進行攻堅,為工廠產品銷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帶出了一批優秀的業務高手。

 三、抓隊伍,提升素質共發展。創業中的黃 xx 認識到,萬事以人為本,人的基礎打不好,事業就很難發展,于是,他制定了"一小時學習制",每天抽出一小時,組織員工開展業務培訓與交流,并在工廠內部設立了讀書角,鼓勵員工工作之余不忘學習,另外,他還經常派員工走出去學習,回來后與其他員工共同交流,在不斷的培訓交流和學習中,員工的整體業務素質、綜合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黃 xx 的不斷努力下,20xx 年,黃金家具廠年銷售額達到了 350 萬元,并定下了 20xx 年突破 600 萬元的目標。"創業有起點,事業無終點"。黃 xx 深知,今天取得的成績,只是明天事業的一個基點,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在今后的生產經營中,他一定會高舉"青春創業"的旗幟,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為家鄉農民工再就業做出更多的貢獻。第五篇個人創業事跡材料

 郎琳生長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在家排行老 4,由于人口多,家境十分堅苦。因此,高中畢業后,輟學回家務農。面對家里的幾畝薄田,他曾經感到過恢心,單憑幾畝土地,也許再也沒有出頭之日,但是又一想,這片貧瘠的土地既然養活了父輩們,同樣也能養活本身,就是種田,也要干出個樣來。出門四處打工,周轉很長一段時間也沒什么起色,于是去云南省做手機修理工、開包子饅頭店。開包子饅頭店這件事使他欣喜若狂,賺了一小筆錢,這件事不單是使一個年僅 23

 歲的他一下堆集了較為可觀的資金,更重如果木立了他經商的信念,深信無論任何時侯,任何事情,只要肯于專心就有樂成的可能。

 走出土地,尋覓商機、好男兒志在四方,外面的世界也許會更精彩。20xx年,他帶著對城市生活的憧憬,懷著忐忑不安的表情,辭別了家鄉,走進農民進城務工的行列,來到昆明市開始了創業的第二步,一次偶然的時機,在街頭他看到了招收瓦廠技術員的廣告,他敏銳地意識到時機來了,就立刻到書店購買了有關制瓦技術的書,連夜突擊,第二天一大早就去面試,瓦廠廠長看他很在行,人又聰明,就聘用了他。郎琳邊學邊干,

 《農民創業事跡

推薦訪問: 事跡 農民 創業

【農民創業事跡】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