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和尚》
一、教材分析
民樂合奏《三個和尚》是動畫片《三個和尚》的音樂。樂曲以民族樂器的獨特音響描繪出:“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的故事經過。音樂主題是從寺廟中的經調演變而來的,使人聯想到寺院的鐘聲、誦經聲。樂曲通過不同的音樂旋律、速度、力度描繪了三個生動的人物形象,展現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學生可以從中體會音樂所表達的不同情緒,想象音樂所表現的不同內容。
二、學情分析
這一學段的學生好動,注意力不能持久,好奇心強,思維方式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根據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就必須重視音樂欣賞形式,避免讓學生長時間的靜坐聆聽,尤其像《三個和尚》這樣較長的曲子,而利用各種形態、動作,表演等形式參與欣賞,就可以適當而充分的發揮學生通感作用,培養學生專注地傾聽、傾聽、再傾聽,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盡情地表現,將音樂這種極為抽象的聽覺藝術與視覺、表演聯系在一起,發揮感官及意象之間的交錯,促進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深入理解,幫助學生思維能力和審美心理的發展,利用他們認識音樂的規律有機的學習音樂,從而提高他們的音樂欣賞能力。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學生感受音樂情緒、速度、力度所表現的不同音樂形象、故事內容,體會音樂要素的作用。
2、學生嘗試用木魚為主題音樂伴奏。
能力目標:學生嘗試用打擊樂器通過速度變化表現不同的故事內容,并以小組合作方式進行表演,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音樂表現力。
情感目標:通過觀賞《三個和尚》的故事,學生懂得要互諒互讓、團結互助,啟發學生理解和感受勞動的快樂與幸福。
教學重點:聆聽音樂片段,感受音樂情緒、速度、力度所表現的不同音樂形象、故事內容,體會音樂要素的作用。
教學難點:學生嘗試用打擊樂器通過速度變化表現不同的故事內容。
這對以上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我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創造為目
的”的原則,發展學生的能力。為了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采用了“借助動覺,展示聽覺體驗”的方法。動包含了:動口回答問題、動腦想象意境形象、動手使用打擊樂器、動作進行表演,最終使學生動情,體會勞動的快樂,使學生從感知音樂到理解音樂、創造音樂。
四、教具、學具準備
動畫片《三個和尚》、多媒體課件、木魚 五、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1、學生伴隨歌曲《大風車》進入教室。
(設計意圖: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同時營造一定的學習情境。)
2、師生問好
(二)
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你最喜歡看哪些動畫片?” 學生:《紅貓藍兔》、《機器貓》······ 師:“今天的動畫城欄目也給大家帶來了一部好看的動畫片,你們想知道故事講了什么嗎?”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分段聆聽
1、揭示課題 (1)師:“今天老師帶來的故事發生在一個特殊的地方,讓我們一起聆聽音樂片段,猜一猜故事發生在哪里?” 學生聆聽音樂片段。
學生:寺廟。
師:“為什么,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學生:有木魚的聲音,好像和尚在念經。
?。?)師:“老師這里也有一個木魚,你愿意模仿一下和尚念經的樣子嗎?” (設計意圖:學生感受特殊樂器的音響效果可以創設一定的故事情景。)
(3)三個和尚之間究竟發生了哪些事情呢?讓我們繼續來聆聽音樂。” [課件說明:出示課件——揭示課題《三個和尚》] 2、對比聆聽(主題音樂與和尚吵架)
?。?)對比聆聽,選擇畫面 師:“老師這里有兩段音樂,請你仔細聆聽,他們適合表現哪一幅畫面?為什么?” 學生聆聽音樂片段一。
學生聆聽音樂片段二。
?。?)師:“除了音樂情緒不一樣,音樂還有什么發生了變化?”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感受音樂力度的變化。)
師:“看來不同的音樂情緒、力度可以讓我們想象到不同的畫面。” (3)師:“如果讓你用木魚為第一段音樂伴奏,你會用怎樣的速度呢?” 學生邊聽音樂邊思考。
?。?)學生用木魚為主題音樂伴奏。
?。ㄔO計意圖:引導學生感受音樂不同的情緒,在老師的啟發下學生想象故事情景,體會和尚們心里的變化,感受音樂情緒、力度在音樂中的作用。)
3、聆聽片斷三(救火)
師:“看來三個和尚之間發生了小摩擦,這小小的摩擦又會引發了什么呢?讓我們繼續聆聽音樂。” 師:“這段音樂你想象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 師:“你為什么會想到這樣的畫面呢?” (設計意圖:聆聽寺廟著火三人救火時的音樂,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緊張、慌亂的情緒,緊湊的節奏和強弱力度的變化,體會音樂所表現的緊張場面。)
師:“看來不同情緒、速度、力度的音樂是我們想象到不同的畫面,營造不同的故事情境。” 4、完整聆聽 (1)師:“我們剛才聆聽的《三個和尚》的音樂片段是動畫片《三個和尚》的音樂。動畫片中沒有一句對話,只是通過音樂表現出有趣的故事情節,下面讓我們一邊觀賞動畫片,一邊再來感受音樂情緒、力度、速度的作用吧。”
學生完整聆聽。
[課件說明:通過配合音樂觀賞《三個和尚》的故事,學生再次更直觀的體會,由音樂情緒、力度、速度變化,所刻畫得生動故事情節和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 (2)師:“你想對三個和尚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完整聆聽,請同學們幫助三個和尚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學生懂得要互諒互讓、團結互助,啟發學生理解勞動換來幸福生活的道理。)
(四)合作表演
部分學生表演故事片段,部分學生用手中的木魚表現不同的故事情境加以烘托。
[教具說明:學生在表演中,通過打擊樂器的運用,再次體會音樂要素在音樂中的作用。] (設計意圖:學生體驗人物心理變化,對故事情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時再次體會音樂要素的作用。)
?。ㄎ澹┱n堂小結
六、教學反思
從音樂美的本質來說,音樂進行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情感的展示與變化過程。同時也是音樂要素發展變化的過程,音樂作為情感的載體,雖無語義,但卻是最生動的心靈語言。
在體驗情感的同時要更深層次的挖掘音樂要素的變化,小小的音樂要素變化了,音樂的情緒、情感就會發生變化。在欣賞《三個和尚》那段優美的旋律與救火的那段音樂進行比較時學生說出了第一段音樂是:和尚們睡覺、喝水等悠閑自在的情緒。另一段音樂學生則說:和尚們在救火、打架等焦急的情緒。老師這個時候接著問你怎么聽出來的?學生回答:第一段音樂慢而且優美,第二段音樂很緊張。通過學生對樂曲舒展與緊張而終情緒的比較,體會出音樂快于慢的音樂要素的比較。充分體現了音樂欣賞中音樂要素變化是音樂情緒、情感變化的根本要素。
對于不同的欣賞曲目教師應采用不同的欣賞方法與策略,像《三個和尚》這樣較長的曲目,我采用了分段重點聆聽、對比聆聽,避免了學生長時間的靜坐聆聽。
通過以上,教給學生的是學習的方法,在音樂教學中,深入淺出,潛移默化的滲
透音樂知識、音樂要素的欣賞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欣賞音樂、審美音樂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音樂欣賞水平,為學生終生喜愛音樂、審美音樂、享受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今后的教學中,應進一步注意運用多樣的欣賞策略,達到欣賞的目的,對于表演環節也應加強指導。
推薦訪問: 和尚 教材 分析上一篇:新媒體策劃案
下一篇:“七一”表彰大會總結講話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