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一”工程助推“智慧濱海”建設
在天津,提到濱海新區無人不知曉,它位于天津的東部沿海地區,包括塘沽、漢沽、大港三個行政區和正在建設的八個產業功能區及中新天津生態城,已經成為我國最具潛力、最有活力的現代化經濟新區。濱海新區如同一顆冉冉升起的巨星,將會在天津這片沃土上閃耀出璀璨的光芒。
“十二五”時期是信息化與經濟、社會等實現深度融合的關鍵時期,也是濱海新區當好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打好開發開放攻堅戰的關鍵時期。濱海新區提出建設以“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濱海”,推進“智慧政府、智慧城管、智慧經濟、智慧民生”四項智慧工程,實現“優政、興業、惠民”,以信息化手段促進新區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
“三個一”工程建設與應用情況 (一)電子政務專網 濱海新區電子政務專網,是“智慧濱海”的信息網絡基礎,包括超算中心、大港、漢沽和高新區東區 4 個核心節點,塘沽、開發區等 19 個匯聚節點,覆蓋全區黨政機關、各功能區、管委會,統一承載新區各種政務網絡,實現政務、辦公、視頻會議及衛生、教育、安監等政務專網的網絡功能,支撐新區未來開展各類電子政務應用。
新區電子政務專網按照國家電子政務網絡標準進行建設,由基于傳輸網的政務內網和政務外網組成。傳輸骨干網采用先進的 OTN 技術(光傳送網,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是以波分復用技術為基礎、在光層組織網絡的傳送網,是下一代的骨干傳送網),構筑 80G 帶寬速率的核心環網以及覆蓋濱海新區的 5 個 10G 速率 MSTP 匯聚環網。核心網帶寬可平滑升級至 80×40G 的傳輸容量,匯聚環網也可升級為 40G 傳輸容量,可以滿足目前及今后長期時間內的新區各類政務應用的網絡需求。
濱海新區電子政務專網數據網建設主要是建設新區統一的政務外網。新區政務外網從整體結構上可以分為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三個層次,其中核心層和匯聚層構成電子政務網絡的骨干網,是各項業務的支撐平臺。新區政務外網將采用 MPLS VPN 技術,支撐電子政務外網的綜合應用和非涉密的各政府部門的業務專網。
新區電子政務專網建設采用了企業投資、建設、運營,政府租賃、使用、管理的模式。采用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整合和利用現有各種網絡資源,充分利用專業化的技術隊伍,極大地減少政府投資,并有力地促進新區信息化企業的發展。
經過 2012 年的建設,新區電子政務專網于 2013 年 1 月底前實現試運行,并首先支撐安監專網和環容專網。后期,衛生專網、教育專網、統計專網、視頻監控網絡等業務專網也將陸續基于新區電子政務專網進行建設。
新區政務專網還設計了完善的網絡安全保障方案和機制;制定詳細的運維保障制度,明確運維隊伍,建立運維中心,制定接入規范,與新區電子政務云中心實現對接,為“智慧濱海”建設提供堅實的網絡基礎,促進“優政、興業、惠民”,為加快實現新區功能定位和發展戰略要求服務。
(二)電子政務云中心 濱海新區電子政務云中心,利用先進的云計算技術,實現信息基礎設施的按需部署、彈性擴展和集約化利用,為新區各類電子政務應用提供統一的機房環境和各類硬件基礎設施,促進新區電子政務的統一規劃、集中管理、保障安全、資源共享、節約投資。
結合新區實際,新區電子政務云中心采用政府支持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方式,由新區經信委統一規劃和管理,支持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建設運營。采用這種建設模式,即充分利用了超算中心機房環境、硬件設施和技術力量,極大地節約建設資金,縮短建設周期,又促進
了超算中心發展,擴大“超算云”的應用。同時,超算中心作為新區的事業單位,便于管理協調,保障政務數據安全。
新區云中心采取“總體架構、逐步建設”的方式。首期建設以濱海新區安監局、環容局等部門需求為基礎,只提供 IAAS 服務,為新區各部門提供統一的機房環境,統一的信息網絡、服務器和存儲等硬件基礎設施。
新區電子政務云中心首期建設規模為 150 到 400 臺虛擬服務器、20T 的存儲、40T 的本地備份。并提供便捷的云管理平臺、萬兆高速交換網絡及聯通、電信雙 100M 互聯網帶寬接入,可滿足安監局和環容局的硬件設施需求,并留有一定的擴展空間。
新區電子政務云中心于 2013 年 1 月通過驗收,目前已部署了“數字城市管理系統”、“地理信息共享平臺” 信息公開共享專欄、安全生產門戶網站等多個部門的 9 個應用系統,衛生、藥監等部門的應用系統也將陸續部署,初步預計可節約各部門建設費用 2000 萬元。
(三)基礎信息庫公共共享平臺 新區基礎信息庫公共共享平臺首先建設了應用最廣泛的公用地理信息系統共享服務系統,承載基礎地圖數據,承載各有關單位相關基礎數據,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運維機制和服務體系,支撐各有關單位與地理信息相關應用系統建設,實現一套基礎地圖,支撐多業務應用。后期將基于地理信息系統平臺建設人口、法人和經濟等基礎信息庫。
濱海新區公用地理信息共享服務系統將按照“共建共享”的建設模式和“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建設思路,分兩期建設完成。系統一期工程實現地理信息共享服務系統在新區電子政務專網上的運行和應用;系統二期工程實現在內網和公眾網上的運行和應用。系統一期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四個部分:系統建設方案設計、地理信息框架數據庫建設、軟件平臺建設和示范應用建設。2013 年 1 月,系統一期建設完成并在新區電子政務云中心部署上線。
濱海新區公用地理信息共享服務系統的主要數據包括矢量電子地圖數據(覆蓋全新區范圍)、2011 年和 2012 年影像電子地圖數據(覆蓋全新區范圍)、三維模型數據(核心城區)和政務專題數據。其中共享基礎地理專題數據 17 大類,共 185 個專題圖層;委辦局政務專題數據約 50 個圖層。
公用地理信息共享服務系統建設主要目標是為新區政務應用和民眾提供地理信息服務,目前已完成安監、環容等部門的示范應用,為其的應用系統提供地理信息數據,后期將陸續為教育局、衛生局、應急辦等部門提供服務,為新區“智慧濱海”建設奠定基礎。
“三個一”工程創造的積極效應 一是新區“三個一”建設實現了網絡互通、數據共享和業務協作,減少了信息孤島,促進信息融合。同時,通過建立和應用一套標準一致、完善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加強信息化應用安全。
二是通過“三個一”建設,新區極大地減少了重復建設,節約了建設和運維資金及人員費用,經濟效益非常明顯。通過使用新區電子政務專網,新區“數字化治超系統”僅四個監控中心的網絡鏈路即可每年節約 102 萬元的租賃費用。衛生局、安監局、環容局、規國局業務系統在云中心部署已節約硬件設備資金 2000 萬元。環容局、規國局、教育局、治超辦等部門業務系統免費使用新區統一的 GIS 平臺系統及地圖數據,可減少各部門 GIS 平臺建設費用 20 萬元到 80 元。隨著“三個一”建設的推進,其經濟效益將進一步顯現出來。
三是節省了各部門網絡和數據中心硬件維護管理人員,緩解了濱海新區信息化機構編制少和技術力量不足問題。
四是可以實現應用的快速部署、測試,縮短應用建設周期。
五是經信委會同專網、云中心、GIS 專業人員,參與對各應用建設方案的審議,提高了方案和建設質量。
六是通過對上(天津市)、對下(各功能區)、橫向(各部門)各類基礎信息化資源整合與利
用,密切了工作關系,凝聚成信息化工作整體合力。
七是探索了多種建設模式相結合推進整體建設,專網由公司投資建設運營、各功能區共同參與建設;云中心由事業單位投資、政府支持方式建設;地理信息共享服務系統由規國局承擔,經信委、規國局共同投入,各部門共同建設政務專題數據的方式建設。
下一步工作安排 新區將進一步繼續推進“三個一”建設,完善運維管理和資費制度,建立“三個一”聯動機制,擴大電子政務專網覆蓋范圍,鼓勵各部門應用向政務云中心集中,基于地理信息共享服務系統建設人口庫、法人庫、宏觀經濟庫的公共平臺,加強宣傳,做好服務,最大程度的滿足新區各部門信息應用系統建設的需求,助推“智慧濱海”建設。
推薦訪問: 濱海 助推 智慧上一篇:婚禮策劃案
下一篇:慶七一主題活動總結范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