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GS PS 原理與應用》
實
習
報
告
實習名稱
S GPS 測量實習
地
點
平頂山市新城區
日
期
0 2010 年 年 6 6 月 月 7 7 日 —6 6 月 月 0 10 日
班
級
0824082
組
別
第三組
姓
名
任路平
指導教師
王曉靜
潘傳嬌
目
錄
一、前言----------------------------------------------------------------3 二、 測區概況----------------------------------------------------------3 三、實習 內容----------------------------------------------------------5 1. 實習項目--------------------------------------------------------------5 2. 儀器設備及人員---------------------------------------------------5 3. 已有成果資料及分析-----------------------------------------------6 4. 外業觀測方法及步驟-----------------------------------------------6 5. 精度要求及各種限差的規定-------------------------------------15 6. 外業觀測記錄數據表(靜態)----------------------------------16 7. 內業計算成果及精度評定 定----------------------------------------18 8. 存在問題及分析對比----------------------------------------------22 四 、 心得體會---------------------------------------------------------23
一、前言 1 、 實習目的 ⑴ 落實 GPS 測量; ⑵ 完成一個控制網的外業觀測及內業計算; ⑶ 嚴格按照《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要求,精心設計、合理安排; ⑷ 通過完成 GPS 實際任務的鍛煉,提高學生獨立從事測繪工作的計劃 組織與管理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專業品質和職業道德,達到綜合素質培養
的教學目的。
2 、 實習任務 和要求 (1)建立 GPS 控制網; (2)完成一個控制網的外業觀測及內業計算;
⑶ 嚴格按照《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要求,精心設計、合理安排;
⑷ 編寫具體的布網方案、作業方法、技術要求、現有成果的聯測利用等;
⑸ 選用統一的坐標系統;
⑹ 掌握 RTK—GPS 接收機的使用。
二、 測區概況 (一)
自然地理條件:
頂山市處于豫西山地和淮河平原的過渡地帶,該地區屬大陸性氣候,五月為雨季,七月至十月旱季。年最高氣溫不超過 39℃,冬季下雪時間頗短,
凍土深度一般為 5 厘米。河南城建學院位于平頂山新城區地處伏牛山系末端,測區屬于丘陵地區,測區內海拔在 140 米左右,地勢起伏不是很大。測區沿線居民點較多,大多為漢族,并有少量的回族。測區交通便利。通視情況良好,便于測量工作。
(二)
校內概況:
1、 學校占地面積 1600 多畝,建筑面積 58 萬多平方米,各類運動場和大學生活動中心 8.5 萬多平方米,地形為丘陵山地,高差起伏比較大,道路蜿蜒曲折,通視情況較差,不適合布設三角網; 2、 建筑大多為 5-6 層教學樓和宿舍樓,還有食堂、服務樓和民營超市,且樓頂都可攀登觀測;人員主要是學生和學校工作人員,分布集中,全日制在校生 16000 多人,但綜合素質較高,不會發生矛盾; 3、 植物多為花壇灌木,高大喬木較少,一般分布在主要道路兩旁; 4、 地面為水泥硬化道路,適宜布設控制點,建立標石; 5、 學校交通便利,四通八達,適宜布設導線網。
經全組討論協商共埋設控制點 18 個,其中第 18 號點在圖書館房頂埋設。
(三)
校外概況:
1、 測區東起清風路,西至經五路,南從祥云路,北近長安大道,地形為丘陵,平均海拔在 100 米左右,高差起伏較大;道路崎嶇,總體脈絡通暢,視野還算開闊; 2、 主要建筑包括平頂山市衛生學校、九天莊園、湖光小區、平頂山市政大廈、平頂山市博物館、平頂山市會展中心、平頂山市審批大廳、平頂山市教育局、平頂山市國土資源局等,一類居住用地主要結合地勢興建
階梯式山地住宅,住宅層數以 2——4 層為主,適當興建別墅式高檔住宅,二類居住用地以建設 4——6 層的現代化住宅為主,適當點綴高層,最高建筑為 18 層;因地處新城區,人口密度較小,多為工作人員和當地居民; 3、 交通發達,道路成網,脈絡清晰,有 16 路、28 路、66 路、68 路、88路沿途通過; 4、 植物多為叢林灌木,沒有高大樹木,且一般分布在道路兩邊和湖水附近; 5、 路面為瀝青混凝土地面,非常適宜布設控制點,建立標石和長期保存。
三、實習 內容
1. 實習項目
1)利用 GPS 靜態相對定位技術對整個新城區(主要是河南城建學院學校附近)做控制測量,并對觀測數據進行內業處理,計算出未知點坐標; 2)利用基于載波相位技術觀測值的實時動態定位技術(RTK——GPS)對各自測區內的控制測量實習所建控制點做重新觀測,對各點的坐標及精度做比較分析;
3)利用 RTK 做放樣練習 4)
)采用西安 80 坐標系,平差計算投影到 3°帶高斯平面上進行,其中央子午線為 114°,測區的投影分帶為 3°的第 38 帶。高程系統采用 1956黃海高程系統。
2. 儀器設備及人員
1 )儀器設備:單頻 GPS 接收機 6 臺、筆記本 1 臺(帶內業處理軟件),對講機 6 個、RTK-GPS 接收機一套;
2)實習每班分六小組,一般為單位為一大組,每組接收機 1 個,對講
機 1 個 3. 已有成果資料及分析
河南城建學院校內及附近已有 GPS 控制點(中央子午線 114°帶高斯平面直角坐標,參考橢球體為克拉索夫斯基參考橢球體)若干,選取校外測區內 K15(3738317.231,38424237.870,123.510)、K16(3738599.669,38424298.116,131.199)作為本次靜態 GPS 實習的起算點,選取校內 K2( 3738920.693 , 38424140.062 , 143.412 )、 K3 ( 3739024.138 ,38424285.800,141.080)、K5(3739159.467, 38424187.301, 136.209)作為本次 RTK 實習的起算數據。使用時平面坐標表示 X(N)加分帶號和百公里數,Y(E)省略分帶號。本次 GPS 實習測量精度等級為一級,固定誤差 a≤10mm,比例誤差 b( )≤10,而我們所利用的 GPS 已知控制點的測量精度等級為 E 級,兩者精度等級相當,完全符合規范要求。
4. 外業 觀測方法及步驟 (一)
靜態 GPS
1 1、收集測區內已有測量成果、測區范圍位置、GPS 定位技術規范、小比例尺地形圖等材料; 2 2、踏勘選點,建立標記;選點要求如下 :
⑴ 便于安置儀器,視野開闊; ⑵ 距大功率發射源不小于 400 米,據高壓輸電線不小于 200 米; ⑶ 附近不應有強烈干擾衛星信號接收的物體,并盡量避開大面積水域; ⑷ 交通方便,有利于其他觀測手段的擴展和聯測; ⑸ 地面穩定,易于點的保存。
3 3 、 利用 0 640 配置工具設置靜態參數如下
3 3、 、 制定施測方案 6 6 +4+4 +4+4 ;
由于我班共有靜態 GPS 接收機 6 臺,待觀測的控制點有 20 個,所以采用“6+4+4+4+4”方案調度接收機觀測,第 1 觀測時段觀測 6 個控制點,第 2、3、4、5 時段保留 2 臺位置不變,移動另外 4 臺進行同步觀測,第 6 時段只需要 4 臺機同步觀測。即采用邊聯式進行布控制網,示意圖如下:
3.1 開機過程嚴格按照下面步驟進行:
1)確保 E640 處于關機狀態。
2)按下【I】(持續時間大于 2 秒)直到聽見“嘀”一
聲,放開【I】。
3)3 個綠色指示燈同時點亮 0.5 秒,然后熄滅。
4)依次點亮一個綠燈(其它指示燈熄滅),次序為
BATT 綠燈,GPS 綠燈,REC 綠燈。
5)所有指示燈熄滅。
6)開機成功,各指示燈切換到正常顯示狀態。
注:上述過程缺一不可,否則都不是正常開機,
需要返回維修,確定故障點。
3.2 啟動數據記錄 1)按下【FN】超過 3 秒(每秒 E640 會“嘀”一聲),
放開【FN】。
2) E640 再“嘀”一聲 3)
REC 綠燈快閃,開始記錄數據,E640 進入記錄數
據狀態。
3.3 量取儀器高 1)h:實測的控制點到測高片測高處的高度 2)a:測高片上測高處至點中心的距離(a=0.095m)
3)b:測高片上測高處至天線相位中心的距離(b=0.084m)
4)H:控制點到天線相位中心的高度
3.4 停止數據記錄
1)、確保 E640 處于開機和記錄數據狀態。
2)、按下【FN】超過 3 秒(每秒 E640 會“嘀”一聲),放開【FN】。
3)、E640 再“嘀”一聲。
4)、REC 綠燈滅,停止記錄數據,E640 進入非記錄數據狀態。
5 5 、G GS PS 作業調度表; 時段 觀測時間 (北京時間)
測點號/機號 測點號/機號 測點號/機號 測點號/機號 測點號/機號 測點號/機號 1 07:44-08:44 4/1 5/2 6/3 3/4 8/8 7/6 2 09:33-10:33 2/1 20/2 9/3 3/4 8/8 19/6 3 11:12-12:12 2/1 17/2 16/3 1/4 18/8 19/6 4 13:06-14:06 9/1 12/2 16/3 10/4 18/8 11/6 5 14:54-15:54 13/1 12/2 16/3 15/4 17/8 14/6 6 16:34-17:34 9/1 7/2 8/3
11/6 6 6 、嚴格按照作業調度表在班長的統一調度下做同步觀測,每測站觀測兩個時段,0 60 分鐘/ / 段; 具體過程如下:
⑴ 在測區 GPS 控制點上架設腳架,安置接收機,嚴格對中整平,記錄 GPS機型號,天線的型號,量取儀器高,記錄在外業觀測手簿上。等候班長通知開機。
⑵ 開機,在觀測手簿上記錄開機時間。每一個時段觀測 60 分鐘左右。觀測過程中不要碰接收機和腳架,觀測者離接收機一定的距離,而且不使用干擾衛星信號的通訊設備,比如手機等。
⑶ 關機,記錄關機時間,再次量取天線高,和開機前量取的天線高比較,兩次誤差≤3mm,記錄在手簿上,若兩次量取的天線高≤3mm,求其平均值,作為最后天線高,若兩次天線高誤差超限,查明原因,記錄在手簿上。
⑷依此方法進行所有控制點的觀測。
(二)
RTK- -S GPS 觀測步驟
1 1 、 正確 架設 、啟動 基準站(本次實習統一使用河南城建學院實習基地的)
基準站,不再分設基準站)
。
⑴注意:基準站應當選擇視野開闊的地方,這樣有利于衛星信號的接收;
基準站應架設在地勢較高的地方,以利于 UHF 無線信號的傳送,如移動站距離較遠,還需要增設電臺天線加長桿。
⑵架設方式 :(已知點)啟動方式:
在已有校正參數的情況下,用該已知點直接啟動基準站; 在沒有校正參數的情況下,在此位置用“此處”功能單點定位啟動基準站。
⑶架設方式 :(未知點)啟動方式:
在此位置用“此處”功能單點定位啟動基準站。
當基準站啟動好之后,把電臺和基準站主機連接,電臺通過無線電天線發射差分數據。
一般情況下,電臺應設置一秒發射一次,即電臺的紅燈一秒閃一次,電臺的電壓一秒變化一次,每次工作時根據以上現象判斷一下電臺工作是否正常。
2 2 、 正確配置 基準站和移動站參數,包括坐標系管理和手簿端口設置。
⑴ 【配置→基準站選項】
廣播格式:一般默認為標準 CMR(當然也可以設為 RTCA 或 RTCM); 測站索引:(可輸 1-99 等)和發射間隔默認即可; 高度角:限制默認為 10 度,用戶可根據當時、當地的收星情況適當的改動; 天線高度:實測的斜高; 天線類型:選擇當時所用天線(A100 或 A300); 測量到:選擇測量儀器高所到位置;
注:由于 CMR 具有較高的數據壓縮比率,因此,建議用戶選擇 CMR;如果做 RTD,則應選用 RTCA;如果想選用 RTCM,發射間隔應輸入 2 秒。
⑵【配置→移動站參數】
配置→移動站參數→移動站選項,移動站的所設置的參數必須與基準站相同; ⑶【配置→坐標系管理】
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坐標系的設置。選擇已有坐標系進行編輯(主要是修改中央子午線,如標準的北京 54 坐標系一定要輸入和將要進行點校正的已知點相符的中央子午線)。或新建坐標系,輸入當地已知點所用的橢球參數及當地坐標的相關參數,而【基準轉換】、【水平平差】、【垂直平差】都選“無”;當進行完點校正后,校正參數會自動添加到【水平平差】和【垂直平差】;如果已有轉換參數可在【基準轉換】中輸入七參數或三參數,但不提倡。當設置好后,選擇確定,即會替代當前任務里的參數,這樣測量的結果就為經過轉換的。如果新建一個任務則不需要重新作點校正,它會自動套用上一個任務的參數,到下一個測區新建任務后直接作點校正即可,選擇保存會自動替代當前任務參數。本次實習采用西安-80 坐標系,我校所處中央子午線 114°,具體設置如下:
⑷【配置→手簿端口設置】
若 GPS 天線為旋進型的需要選中“X90D GPS”前的復選框,掛口的一定不能選中。
3 3 、 新建任務 ,配置坐標系統,保存任務;
⑴ 運行手簿測地通軟件,執行【文件→新建任務】,輸入任務名稱,選擇坐標系統 xian-80,時區設置為東八區,其它為附加信息,可留空。
⑵ 【文件→保存任務】
注:新建任務后一定要保存任務,否則新建下一個任務后會丟失當前任務的測量數據,位置最好選“主內存”。
4 4、 、 【測量→啟動移動站接收機】
如果無線電和衛星接收正常,移動站開始初始化。軟件的顯示順序為:串口無數據→正在搜星→單點定位→ 浮動→ 固定,固定后方可開始測量工作,否則測量精度較低。
5 5、 、 【測量→點校正】
在絕大部分測量工作中,都使用國家坐標系統或地方坐標系統,而GPS 測量結果是基于WGS84 的坐標系統,所以在進行一項新的任務之前,必須要做點校正,以求出兩種坐標系統的轉換參數,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
⑴ 先在“鍵入”→“點”里輸入已知點的當地平面坐標;如果有已知點的WGS84經緯度坐標也要一起輸入,并且可以跳過下一個步驟,直接轉到步驟c); ⑵ 如果沒有已知點的WGS84 經緯度坐標,就需要把流動站放在已知點上,對中整平,進行“測量點”的操作。在“測量點”里,“點名稱”不能和鍵入的已知點的名稱一樣,否則會把已知點覆蓋,測量時采用,地形點進行觀測即可; ⑶ 進行點校正:點擊“測量”→“點校正”→“增加”,在“網格點名
稱”里選擇一個已知點的當地平面坐標,點擊“確定”,然后在“GPS 點名稱”里選擇同一個已知點的經緯度坐標,點擊“確定”,最后在“校正方法”里根據需要選擇只有水平的校正或者水平和垂直的校正都應用,再點擊“確定”即完成一個點的點校正,如果需要繼續校正,重復這個步驟即可; ⑷ 所有的校正點都增加完畢以后,點擊“計算”,再點擊“確定”這樣整個點校正的操作就完成了; ? 點校正時的注意事項:
? 已知點最好要分布在整個作業區域的邊緣,能控制整個區域,例如,如果用四個點做點校正的話,那么測量作業的區域最好在這四個點連成的四邊形內部; ? 一定要避免已知點的線形分布,例如,如果用三個已知點進行點校正,這三個點組成的三角形要盡量接近正三角形,如果是四個點,就要盡量接近正方形,一定要避免所有的已知點的分布接近一條直線,這樣會嚴重的影響測量的精度,特別是高程精度; ? 如果在測量任務里只需要水平的坐標,不需要高程,建議用戶至少要用兩個點進行校正,但如果要檢核已知點的水平殘差,那么至少要用三個點; ? 如果即需要水平坐標又要高程,建議用戶至少用三個點進行點校正,但如果要檢核已知點的水平殘差和垂直殘差,那么至少需要四個點進行校正; ? 已知點之間的匹配程度也很重要,比如GPS 觀測的已知點和國家的三角已知點,如果同時使用的話,檢核的時候水平殘差有可能會很
大的; ? 如果有3 個以上的點作點校正,檢查一下水平殘差和垂直殘差的數值,看其是否滿足用戶的測量精度要求,如果殘差太大,參差不要超過2 厘米,如果太大先檢查已知點輸入是否有誤,或輸錯,如果無誤的話,就是已知點的匹配有問題,要更換已知點了;點校正完成以后,使用移動站測量所得的所有坐標都是在當地平面坐標系下的,用戶就可以直接進行測量和放樣了。
6 6 、碎步點 測量
當顯示固定后,就可以進行測量了。
【測量→測量點】輸入點名稱,選擇測量后,該點位信息即被存儲。至此,已完成了一個簡單的應用 X90 的測量點的過程。
7 7 、 點放樣
(1) 找到已有作業,重設當地坐標(步驟如上)
(2) 鍵入點坐標(注意 Y 坐標取掉帶號,坐標一定要輸入正確)
(3) 點擊“測量”,選擇“點放樣”,選擇增加,從列表中調出該點,進行點放樣,根據上面提示,直到聽到“嘀”的聲音即可,打樁。
(三)注意事項
1、儀器工具的使用:
(1)按時領借,歸還儀器工具,遵守實驗室領借歸還制度。
(2)每次出發前和收工后均能要清點儀器和工具;
(3)嚴禁違章操作儀器,實習中發現儀器有問題,立即報告指導老師,不準自行拆卸,為保證儀器的安全,應做到:人不離儀器,儀器
不離人;
(4)儀器工具有損壞丟失者按實驗室規定處理;
(5)所有儀器均為貴重儀器 使用中應注意愛護; 2、實習前要做好準備,隨實習進度閱讀指導書及教材有關章節。
3、每天晚上應對當天工作做一小結,進行業內工作,同時做好第二天工作計劃,并準備好使用的儀器工具。
4、要嚴格遵守實習紀律,有事須向指導老師請假,無故不參加實習半天或請假三分之一以上者,實習成績按不及格處理。
5、學生在校外實習,應注意自己的形象及安全。
5 、精度要求及各種限差的規定 1 1 、觀測級別及技術要求見表一 、表二
表一
表二
級別 項目 A B C D E 衛星高度角(1°)
≥10 ≥15 ≥15 ≥15 ≥15 有效觀測衛星總數 ≥12 ≥9 ≥6 ≥4 ≥3 時段中任一衛星 有效觀測時間(min)
≥30 ≥30 ≥20 ≥15 ≥15 觀測時段數 ≥8 ≥6 ≥2 ≥2 ≥2 時間長度(min)
≥180 ≥120 ≥90 ≥60 ≥60 數據采樣間隔(s)
15-60 15-60 15-60 15-60 15-60
2 2 、限 差規定
⑴ 每個測段同步邊觀測數據的檢核,按以下規定進行:
① 計算同一時段觀測值的剔除率,其值應小于 10%; 計算同步邊各時段平差值的中誤差與相對中誤差,應小于接收機的標稱精度。
⑵ 同一邊任一兩個時段的成果互差應小于接收機標稱精度的 2√2 倍。
⑶ 三邊同步環中第三邊處理結果與前兩邊的代數和之差應小于下列數值:
W X ≤δ√3/5
W Y ≤δ√3/5
W Z ≤δ√3/5 W=( W X2 + WY2 + WZ2 ) 1/2 ≤3δ/5
6. 外業觀測記錄數據表(靜態)
點名稱
文件名
起始時間(世界時間)
結束時間 儀器高
B0018H40 B0018H40.189 23:40:15
08/06/2011 01:02:60
09/06/2011 1.469 B0019J33 B0019J33.189 01:33:15
09/06/2011 02:33:45
09/06/2011 1.368 B0019L12 B0019L12.189 03:12:30
09/06/2011 04:13:45
09/06/2011 1.368 B0019N05 B0019N05.189 05:05:45
09/06/2011 06:08:30
09/06/2011 1.536 B0019O54 B0019O54.189 06:54:30
09/06/2011 07:55:45
09/06/2011 1.549 B0019Q34 B0019Q34.189 08:34:30
09/06/2011 09:35:30
09/06/2011 1.398 B0028H43 B0028H43.189 23:43:15
08/06/2011 00:44:45
09/06/2011 1.505 B0029J33 B0029J33.189 01:33:15
09/06/2011 02:33:45
1.491 等級 二 三 四 一級 二級 高度角(°)
≥15 ≥15 ≥15 ≥15 ≥15 有效觀測衛星數 ≥4 ≥4 ≥4 ≥4 ≥4 觀測時段數 ≥2 ≥2 ≥2 ≥2 ≥1 重復設站數 ≥2 ≥2 ≥2 ≥2 ≥2 時段長度 ≥90 ≥60 ≥45 ≥45 ≥45 數據采樣間隔(″)
10-60 10-60 10-60 10-60 10-60 PDOP 值 ﹤6 ﹤8 ﹤8 ﹤8 ﹤8
09/06/2011 B0018H40 B0029L12.189 03:12:30
09/06/2011 04:13:45
09/06/2011 1.406 B0019J33 B0029N06.189 05:06:45
09/06/2011 06:07:15
09/06/2011 1.476 B0019L12 B0029O54.189 06:54:30
09/06/2011 07:55:45
09/06/2011 1.476 B0019N05 B0029Q34.189 08:34:30
09/06/2011 09:35:30
09/06/2011 1.586 B0019O54 B0038H43.189 23:43:15
08/06/2011 00:44:45
09/06/2011 1.651 B0019Q34 B0039J33.189 01:33:15
09/06/2011 02:33:45
09/06/2011 1.650 B0028H43 B0039L12.189 03:12:30
09/06/2011 04:13:45
09/06/2011 1.647 B0029J33 B0039N06.189 05:06:45
09/06/2011 06:07:15
09/06/2011 1.646 B0029L12 B0039O54.189 06:54:30
09/06/2011 07:55:45
09/06/2011 1.646 B0029N06 B0039Q34.189 08:34:30
09/06/2011 09:35:30
09/06/2011 1.589 B0029O54 B0048H43.189 23:43:15
08/06/2011 01:28:15
09/06/2011 1.621 B0029Q34 B0049J33.189 01:33:15
09/06/2011 02:33:45
09/06/2011 1.621 B0038H43 B0049L12.189 03:12:30
09/06/2011 04:13:45
09/06/2011 1.501 B0039J33 B0049N06.189 05:06:45
09/06/2011 06:07:30
09/06/2011 1.306 B0039L12 B0049O54.189 06:54:30
09/06/2011 07:55:45
09/06/2011 1.551 B0039N06 B0068H43.189 23:43:30
08/06/2011 00:44:45
09/06/2011 1.541 B0039O54 B0069J33.189 01:33:15
09/06/2011 02:33:45
09/06/2011 1.493 B0039Q34 B0069L12.189 03:12:30
09/06/2011 04:13:45
09/06/2011 1.493 B0048H43 B0069N06.189 05:06:30
09/06/2011 06:07:15
09/06/2011 1.743 B0049J33 B0069O54.189 06:54:30
09/06/2011 07:55:45
09/06/2011 1.544 B0049L12 B0069Q34.189 08:34:30
09/06/2011 09:35:30
09/06/2011 1.823
B0049N06 B0088H43.189 23:43:15
08/06/2011 00:44:45
09/06/2011 1.641 B0049O54 B0089J33.189 01:33:15
09/06/2011 02:33:45
09/06/2011 1.641 B0068H43 B0089L12.189 03:12:30
09/06/2011 04:13:45
09/06/2011 1.609 B0069J33 B0089N06.189 05:06:30
09/06/2011 06:07:15
09/06/2011 1.609 B0089O54 B0089O54.189 06:54:30
09/06/2011 07:55:45
09/06/2011 1.521 B0018H40 B0018H40.189 23:40:15
08/06/2011 01:02:60
09/06/2011 1.469 B0019J33 B0019J33.189 01:33:15
09/06/2011 02:33:45
09/06/2011 1.368 B0019L12 B0019L12.189 03:12:30
09/06/2011 04:13:45
09/06/2011 1.368 B0019N05 B0019N05.189 05:05:45
09/06/2011 06:08:30
09/06/2011 1.536 B0019O54 B0019O54.189 06:54:30
09/06/2011 07:55:45
09/06/2011 1.549 B0019Q34 B0019Q34.189 08:34:30
09/06/2011 09:35:30
09/06/2011 1.398 B0028H43 B0028H43.189 23:43:15
08/06/2011 00:44:45
09/06/2011 1.505 B0029J33 B0029J33.189 01:33:15
09/06/2011 02:33:45
09/06/2011 1.491
7. 內業計算成果及精度評定 1 1 、靜態 S GPS 數據處理成果
基線解算條件 起始歷元 0 結束歷元 9999 數據采樣間隔 15 截止角度 20 單點定位解 是 進行雙頻結算最短邊 5000.000
固定雙差分解 基線 固定站 待測站 Ratio 中誤差 斜距 相對誤差 04→05 04 05 5.76 0.002 510.123
1 : 320695 04→06 04 06 5.30 0.001 735.253
1 : 579879 04→03 04 03 9.85 0.001 377.821
1 : 317282 04→07 04 07 7.86 0.001 918.456
1 : 850214 04→08 04 08 6.19 0.001 730.657
1 : 602122 02→20 02 20 11.89 0.001 418.372
1 : 324688 02→03 02 03 33.82 0.001 820.537
1 : 609481 02→16 02 16 28.58 0.001 1149.489
1 : 1255648 02→01 02 01 27.33 0.001 517.617
1 : 645068 02→19 02 19 41.07 0.001 323.634
1 : 372163 02→18 02 18 8.44 0.001 735.775
1 : 757738 09→12 09 12 9.10 0.002 859.283
1 : 393349 09→16 09 16 3.22 0.003 1023.487
1 : 394125 09→10 09 10 14.87 0.002 445.714
1 : 258972 09→18 09 18 8.30 0.002 600.288
1 : 303832 13→12 13 12 63.83 0.001 459.774
1 :
329234 13→16 13 16 57.38 0.002 556.978
1 : 346758 13→15 13 15 33.73 0.002 694.118
1 : 453069 13→14 13 14 48.01 0.002 908.423
1 : 528164 13→17 13 17 32.71 0.002 796.744
1 : 477038 09→07 09 07 31.33 0.002 705.724
1 : 435660 09→11 09 11 51.33 0.001 559.380
1 : 387728 05→06 05 06 7.57 0.001 232.740
1 : 243017 05→03 05 03 8.34 0.001 730.542
1 : 873835 05→07 05 07 8.40 0.001 422.440
1 : 470744 05→08 05 08 6.53 0.001 312.905
1 : 376847 20→09 20 09 5.68 0.002 692.770
1 : 298431 20→03 20 03 9.55 0.001 636.666
1 : 458527 20→19 20 19 14.37 0.002 440.387
1 : 271363 20→08 20 08 9.80 0.001 790.737
1 : 529074 17→01 17 01 1.00 0.096 801.508
1 : 8389 12→10 12 10 14.46 0.002 556.680
1 : 264507 12→11 12 11 30.57 0.002 477.240
1 :
226417 12→18 12 18 16.00 0.002 787.770
1 : 397552 12→16 12 16 39.54 0.002 632.797
1 : 338740 12→15 12 15 22.82 0.002 1045.060
1 : 516877 12→14 12 14 23.61 0.002 1367.988
1 : 595150 12→17 12 17 8.91 0.002 970.936
1 : 451482 07→11 07 11 76.40 0.002 1069.512
1 : 618147 06→03 06 03 6.83 0.001 959.576
1 : 959169 06→07 06 07 20.92 0.001 277.103
1 : 434576 06→08 06 08 15.62 0.001 335.340
1 : 359102 09→03 09 03 9.50 0.002 1141.423
1 : 494986 09→19 09 19 12.75 0.001 865.615
1 : 607541 16→01 16 01 23.83 0.001 962.032
1 : 1050188 16→19 16 19 42.89 0.001 830.640
1 : 835085 16→18 16 18 8.91 0.001 537.091
1 : 610890 16→10 16 10 5.06 0.002 578.862
1 : 231932 16→11 16 11 11.31 0.003 975.457
1 : 343805 16→18 16 18 26.26 0.002 537.094
1 :
341765 16→15 16 15 35.85 0.001 565.738
1 : 382771 16→14 16 14 13.91 0.002 1162.342
1 : 584743 16→17 16 17 19.03 0.002 343.363
1 : 218350 08→11 08 11 80.54 0.002 1100.342
1 : 673496 03→07 03 07 11.45 0.001 1056.395
1 : 1157492 03→08 03 08 8.32 0.001 815.954
1 : 850845 03→19 03 19 48.78 0.001 1026.662
1 : 977734 01→19 01 19 31.52 0.001 475.416
1 : 531864 01→18 01 18 4.36 0.001 803.251
1 : 749867 10→18 10 18 18.38 0.002 289.316
1 : 141187 15→14 15 14 41.52 0.001 703.624
1 : 470768 15→17 15 17 45.05 0.001 411.964
1 : 301443 07→08 07 08 14.24 0.001 253.433
1 : 317291 19→08 19 08 30.92 0.001 1183.208
1 : 819096 19→18 19 18 12.10 0.001 428.418
1 : 501735 11→18 11 18 3.10 0.003 844.626
1 : 253504 14→17 14 17 19.95 0.002 1111.106
1 :
569599
平差平面坐標 點名 Xg Yg Mx My 平差標志 04 3739257.399 38422909.842 0.002 0.002 是 05 3738748.593 38422873.043 0.002 0.002 是 06 3738532.563 38422787.045 0.002 0.002 是 03 3739359.545 38423273.603 0.002 0.002 是 07 3738342.390 38422988.605 0.002 0.002 是 08 3738557.933 38423121.139 0.002 0.002 是 02 3739271.353 38424089.403 0.001 0.001 是 20 3738983.824 38423786.648 0.001 0.001 是 16 3738307.548 38424715.875 0.001 0.001 是 01 3739263.416 38424606.904 0.001 0.001 是 19 3738978.719 38424226.858 0.001 0.001 是 18 3738550.519 38424236.971 0.000 0.000 否 09 3738297.766 38423692.468 0.001 0.001 是 12 3737774.987 38424374.164 0.001 0.001 是 10 3738278.835 38424137.718 0.002 0.001 是 13 3737763.190 38424833.783 0.001 0.002 是 15 3738293.691 38425281.443 0.002 0.002 是 14 3737762.034 38425742.084 0.002 0.003 是 17 3738550.060 38424958.965 0.002 0.001 是 11 3737777.690 38423896.938 0.000 0.000 否
8. 存在問題及分析對比
⑴ 手簿一直處于搜星狀態或是無數據,可能是基準站、移動站或是手簿的端口設置有問題,必須統一起來!
(2)
在進行靜態 GPS 基線處理時,查看各基線的“Ratio”和“誤差”是否滿足要求(ratio(整周模糊度)>3,誤差<0.01 米);對于不滿足要求的基線可右鍵更改“基線處理設置”中的參數(如將截止角變大或變小),單獨處理該基線,依此處理直到所有基線都滿足要求為止。對于實在不能滿足要求的多余(兩點之間不止有一條基線向量,在左側浮動欄中可以查看)基線可刪除。
(3)
再進行 GPS 網平差時,若不輸入已知點坐標,或沒有將其設定為“約束”得到的都將是精度不高的自由網平差; (4)再進行基線處理時總是存在幾條邊通不過,即使修改高度截止角也只能對其做微小改動,分析這些點大多位于湖水和高壓電線附近,這些問題需要在以后的選點工作中加以注意。
(5)我們在觀測前后量取的儀器高實際上不是天線高,真正的天線高需要利用勾股定理間接計算得出。
(6)
網形布設時應注意外圍不能有豁口,至少留一個通視方向。
(7)
靜態觀測過程中,即使發現長水準管不居中或者儀器不嚴格對中了,也不要重新調儀器,觀測時不要重新開機,開機關機聽從調配。
(8)觀測時,接收機周圍不使用干擾衛星信號的通訊設備,以減弱誤差,接收機周圍應當視野開闊,削弱多路徑誤差。
四 、 心得體會
我們這次 GPS 實習包括兩大部分——靜態易測 640 控制測量和動態 RTK 放
樣。從周一開始,我們進行了為期四天的實習,前 2 天是練習使用基于載波相位技術觀測值的實時動態定位技術(RTK——GPS)的,但是由于學校基站一直出現問題,不能夠正常使用,在王老師的幫助下架設了流動基站,才堪堪完成了部分已知控制點放樣,這期間,我們深深體會到了什么是無奈,更認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科技的發展之迅速。然后 2 天我們利用靜態 GPS 絕對定位技術對整個新城區做了控制測量,并且處理了數據。
在這次實習中,那是真正的天公不作美,整日的驕陽似火,烤的人受不了,不過好在我們都堅持了下來,這更能體現我們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的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也更能磨礪我們的意志。
野外數據采集時候,尤其是靜態控制測量時候,原本的三組一起被我們擴充到了六組……這是對我們的挑戰,需要極強的團隊合作能力,好在每位同學都聽從安排,我們完美的完成了實習任務。
在內業處理過程中,經過自動化的基線解算和平差,通過刪減衛星調整采樣間隔或者改變衛星高度角來提高精度,這十分的鍛煉我們處理數據的能力,也讓我們認識到了科學的嚴謹性。
實習結束了,同時代表著我們 GPS 課程的結束,但是我們清楚的知道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內業數據處理缺乏經驗,GPS 的許多功能還沒來得及練習,這也是我感到遺憾之處。
不過我深信這么一句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們一定會在這條路上走的更遠的。
推薦訪問: 實習報告 GPS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