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教科版科學實驗報告單 實驗名稱:體驗靜電現象 實驗目的: :生活中有很多靜電現象,通過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體帶電。
實驗器材: :塑料梳子或筆、碎紙屑 實驗步驟: :1、用梳過干燥頭發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紙屑,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
2、用梳過干燥頭發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頭發,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
實驗結論: : 梳子摩擦后吸上了輕小物體,說明梳子摩擦后產生了靜電。
實驗名稱:認識燈泡的構造與如何使燈泡發亮 實驗目的 了解小燈泡的構造就是怎樣的;利用電來點亮小燈泡 實驗器材 小燈泡、導線 1 根、電池 1 節、小電珠 1 個。
實驗步驟 :首先展示小燈泡,讓學生瞧清燈泡的構成。
1、導線連接小燈泡的螺紋與電池底部的鋅殼,電池銅帽與小燈泡的錫粒接觸,觀察現象。
2、導線連接小燈泡的錫粒與電池底部的鋅殼,電池銅帽與小燈泡螺紋接觸,觀察現象。
3、導線連接電池銅帽與小燈泡螺紋,小燈泡的錫粒與電池底部的鋅殼接觸,觀察現象。
實驗結論: 小燈泡就是由玻璃泡、燈絲、金屬架、連接點構成的,通電后小燈泡亮了。
實驗名稱: 認識 簡單電路 實驗目的: 學會 簡單電路的連接
實驗器材: 電池、導線、燈泡、開關 實驗步驟: 1 1 、用導線連接電 池與燈泡; ; 2 2 、用導線連接開關與燈泡; ; 3 3 、用導線連接開關與電池。
實驗結論: 組成了簡單電路。
實驗名稱:制作電路檢測器,查找電路中的故障 實驗目的: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故障 實驗器材:一個由 2 個燈泡、燈座、1 節電池、電池盒連接組成的出故障的電路,一個“電路檢測器”。
操作步驟:1、組裝一個“電路檢測器”。用電池、小電珠、導線制作一個電路檢測器; 2、先預測再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中所發生的故障, 3、說出故障原因,并且采用替換法把電路重新接亮。
實驗結論:用電路檢測器可以檢測電路故障 實驗名稱:檢測材料的導電性 實驗目的:檢測哪些物體就是導體,哪些物體就是絕緣體 實驗材料:木片、塑料片、回形針、鑰匙、紙板、橡皮、布、絲綢、玻璃、鉛筆、銅絲、鐵釘、鋁片、陶瓷„„,1 個電路檢測器。
實驗步驟: 1、從以上物品中選擇 6 種檢測。
2、檢查電路檢測器。
3、檢測每種物品,觀察現象:使小燈泡發光,說明被鑒別的材料容易導電;小燈泡不發光,說明被鑒別的材料不容易導電(注意要重復檢測)。
4、能說出導體、絕緣體的概念,并將被檢測物品正確的分為導體與絕緣體兩組。
實驗結論:在我們選取的材料中,銅片、鑰匙„就是導體;紙條、塑料片、木片、橡皮„„就是絕緣體。
實驗名稱:做一個簡單的紅綠燈 實驗目的:學會制作紅綠燈 實驗材料:手電筒、干電池、回形針、小燈泡等 實驗步驟:
實驗結論:紅綠燈亮起來了 實驗名稱: 用電路檢測器檢測接線盒 實驗目的: 讓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推測盒子里面的電線就是怎樣連接的。
實驗器材: 接線盒、電路檢測器 實驗步驟: 1、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哪幾個接線柱就是通路,哪幾個就是斷路。
2、將接線柱之間的通斷情況記錄下來。
3、把電池裝入電池盒里,把燈泡裝在燈座上。
4、用導線把電池、燈泡、用并聯法連接起來。使 2 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
實驗結論:并聯與串聯就是兩種不同的連接方法。
實驗名稱:
觀察一朵油菜花 實驗目的: 通過實驗知道花的各部分名稱 實驗器材: 油菜花 1 朵、鑷子 1、放大鏡 1、白紙 1 小張 實驗步驟: 1、用放大鏡觀察 1 朵油菜花,
2、把油菜花放在白紙上,用鑷子解剖觀察 實驗結論: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組成 實驗名稱: 觀察花的構造
實驗目的:了解各種花的構成 實驗器材:放大鏡,白紙,鑷子,各種花若干 實驗步驟:1、用各種感官觀察各種不同的花。
2、借助放大鏡、鑷子等簡單工具對每種花進行觀察 實驗結論:不同的花有不同的構成與不同的特點
實驗名稱:
植物的果實與種子就是怎樣形成的 實驗目的:了解花的哪些結構與果實、種子有關。
實驗器材:花朵、油菜果實、放大鏡、鑷子 實驗步驟: 1、用放大鏡觀察雄蕊。
2、用放大鏡觀察雌蕊。
3、把花粉抖落在白紙上觀察。4、用手指輕觸柱頭,觀察粘性。
5、用柱頭輕觸紙上的花粉。
實驗結論:了解了雌蕊與雄蕊與果實、種子有關 實驗名稱:
種子的萌發 實驗目的 :知道單、雙子葉植物種子結構的區別。
實驗器材: 鑷子、小刀、放大鏡、浸泡的蠶豆種子 實驗步驟:1.取一粒浸軟的蠶豆種子,觀察它外形 2.觀察種子外形,用解剖針小心挑破種皮,剝掉種皮,觀察胚。3 數一數有幾片子葉。4 分開子葉,用放大鏡辨認胚芽、胚根與胚軸的位置 實驗結論 蠶豆就是雙子葉植物 實驗名稱 :觀察雞蛋 實驗目的 :知道雞蛋的構造 實驗器材: 生雞蛋、熟雞蛋、盤子、放大鏡
實驗步驟:1.取一個生雞蛋,觀察它外形 2.將雞蛋打在一個盤子里,觀察構造。3、剝開熟雞蛋,用刀切成兩半觀察。
實驗結論: 雞蛋由蛋殼、蛋清、蛋白構成 實驗名稱: 辨別食物含有的營養成分 實驗目的:通過實驗讓學生知道食物中的主要營養成分 實驗器材:花生、小麥、雞蛋,燒杯、酒精燈、膠頭滴管、稀碘液、鑷子,試管
實驗步驟:1、用烘烤法檢測小麥中的水分。
2、用燃燒法檢測花生,小麥中的無機鹽。
3、在白紙上擠壓法檢測脂肪。
4、用稀碘液檢測淀粉 實驗結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主要包括:水、無機鹽、脂肪、糖類、蛋白質與維生素六大類。
實驗名稱: 觀察比較生、熟雞肉
實驗目的:觀察比較生熟雞肉 實驗器材:生雞肉、熟雞肉 實驗步驟:1、觀瞧顏色。2 聞聞氣味。3 品嘗 實驗結論:同一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會影響我們的口感與營養吸收
實驗名稱: 哪一塊面包上的霉菌生長得快 實驗目的: 面包的變質發霉就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它的生長需要適宜的環境與條件。
實驗器材: 面包、牙簽、霉菌、塑料袋、冰箱、溫度計 實驗步驟: 1、準備四塊烘干的面包,用牙簽放上霉菌。
2、分組實驗:第一組:讓一塊面包保持干燥,另一塊滴十滴水,分別裝在兩個塑料袋中,扎進口放在桌子上。第二組兩塊面包都滴十滴水,分別裝在塑料袋中,扎進口,一塊放在冰箱中,一塊放在溫度較高的地方。
實驗結論: 面包發霉就是因為長了霉菌,它的生長需要獲取營養與適宜的生長環境 實驗名稱: 觀察變質的食物
實驗結論
實驗名稱:觀察巖石標本
實驗名稱:測試礦物的硬度
實驗結論:每種礦物都有自己的硬度。
實驗名稱:比較礦物的反光情況與透明度
實驗結論:不同礦物透明度不同,有金屬光澤的大部分就是金屬礦。
推薦訪問: 科學實驗 下冊 四年級上一篇:先進個人申報材料專題
下一篇:南昌大學數據庫實驗報告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