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實驗報告單

| 瀏覽次數:

  丹寨縣 南皋第二 小學 學生分組實驗 報告

  班 級 六(2)

 組號

 填表人

 實驗名稱 觀察水中的微生物

 實驗時間 2015.9.16 實驗目的:

 1、認識微生物是一類個體微小、大多是單細胞的生物。

 2、能借助顯微鏡認真細致觀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實驗準備:

 顯微鏡、載玻片、滴管、水樣等。

 實驗步驟及方法:

 1、聽老師講解顯微鏡使用方法。

 2、學生分組觀察。

 3、匯報交流:你觀察到什么?是什么樣子的? 實驗現象及結論:

 在一滴水中,生活著許許多多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大多是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 這些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顯微鏡才能看到生物叫微生物。

 指導教師:文忠 主管教學領導簽字:文忠 教研組長簽字:王應欽

  丹寨縣南皋第二小學學生分組實驗報告單

  班 級 六(2)

 組號

 填表人

 實驗名稱 探究饅頭發霉與哪些因素有關 實驗時間 2015.9.24 實驗目的:

 1、使學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經驗,通過對饅頭發霉原因的探究,經歷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在探究中走進真菌的世界。

 2、在設計對比實驗、對實驗現象進行定時觀察、記錄和分析實驗現象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3、通過認識物品發生霉變的條件,認識霉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了解真菌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能夠正確解決生活當中的問題。

 實驗準備:

 濕饅頭、干饅頭、塑料袋等。

 實驗步驟及方法:

 (1)把裝有濕饅頭的塑料袋放在暖氣片上。

 (2)把裝有干饅頭的塑料袋放在暖氣片上。5 天后觀察它們。

 實驗現象及結論:

 濕饅頭發霉了,干饅頭沒有發霉;饅頭在 溫暖、潮濕的 條件下 容易發霉。

 指導教師:文忠 主管教學領導簽字:文忠 教研組長簽字:王應欽

  丹寨縣南皋第二小學學生分組實驗報告單

  班 級 六(2)

 組號

 填表人

 實驗名稱 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和人體表皮細胞,并比較它們有什么不同 實驗時間 2015.10.8 實驗目的:

 實驗準備:

 洋蔥表皮細胞裝片、人體表皮細胞裝片、顯微鏡。

 實驗步驟及方法:

 1、各小組先調整好顯微鏡對焦。

 然后將洋蔥表皮細胞裝片正確裝到顯微鏡載物臺, 觀察, 并畫下洋蔥表皮細胞的樣子。

 2、取下洋蔥表皮細胞裝片,再用同樣方法正確裝上人體表皮細胞裝 片,觀察,畫圖。

 3、分析:洋蔥表皮細胞的格子扁長,格子內有一顆很小的黑點,人體表皮 細胞的格子短粗,格子里的核比較大。

 實驗現象及結論:

 洋蔥表皮細胞近似一 個長方體,而人體表皮細胞沒有洋蔥表皮細胞規則,細胞之間的界限不是很清楚。兩者的形狀、大小不完全一樣。

  (。

 不同的生物,它們的細胞形狀、結構也不相同。)

 指導教師:文忠 主管教學領導簽字:文忠 教研組長簽字:王應欽

  丹寨縣南皋第二小學學生分組實驗報告單

  班 級 六(2)

 組號

 填表人

 實驗名稱 火山噴發的原因 實驗時間 2015.10.26 實驗目的:

 通過實驗了解火山噴發的原理,養成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實驗準備:

 鐵盒、土豆泥或黏土、番茄醬、鐵架臺、酒精燈 等 。

 實驗步驟及方法:

 在鐵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狀,并在土豆泥中間挖一個小洞。然后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醬,用薄薄的一層土豆泥封住洞口。將鐵盒子放到鐵架臺上,用酒精燈加熱,觀察受熱后番茄醬的外溢現象。

 實驗現象及結論:

 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巖漿沿著地殼的薄弱地帶噴發而形成的。

 指導教師:文忠 主管教學領導簽字:文忠 教研組長簽字:王應欽

  丹寨縣南皋第二小學學生分組實驗報告單

  班 級 六(2)

 組號

 填表人

 實驗名稱 地震形成的原因 實驗時間 2015.10.26 實驗目的:

 用實驗模擬地震,以正確理解震級和烈度的關系,強化學生防災減災自我救護的意識。

 實驗準備:

 毛巾、細干木棍等。

 實驗步驟及方法:

 (1)把桌上的毛巾疊成幾層,平放在桌上,兩手按住毛巾的兩頭,向中間擠壓,觀察毛巾會發生什么變化?

 (2)用手握住木棍兩端,用力將它壓彎、直至壓斷。留意當木棍被壓斷時,你聽到什么聲音?手有什么感覺? 實驗現象及結論:

 現象:

 毛巾會發生彎曲,成了褶皺狀;木棍被壓斷時,聽到“啪”的聲響。同時手有強烈的震顫感。

 結論:

 地下巖層在相互擠壓時會發生褶皺,褶皺突然斷裂時大地劇烈震動,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嚴重破壞,這就是地震。

 指導教師:文忠 主管教學領導簽字:文忠 教研組長簽字:王應欽

  丹寨縣南皋第二小學學生分組實驗報告單

  班 級 六(2)

 組號

 填表人

 實驗名稱 巖石風化模擬實驗 實驗時間 2015.10.29 實驗目的:

 溫度對巖石有一定的破壞作用。

 實驗準備:

 小的巖石、酒精燈、鑷子、燒杯、水等。

 實驗步驟及方法:

 1、用鑷子夾取巖石放在燃著的酒精燈上燒。

 2、將燒熱的巖石立即放入裝有冷水的燒杯中,反復幾次。

 實驗現象及結論:

 自然界中的巖石在冷熱的不斷作用下也會發生破裂。

 指導教師:文忠 主管教學領導簽字:文忠 教研組長簽字:王應欽

  丹寨縣南皋第二小學學生分組實驗報告單

  班 級 六(2)

 組號

 填表人

 實驗名稱 觀察物質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實驗時間 2015.11.2 實驗目的:認識物質變化的兩大類:一類僅僅是形態發生的變化,另一類是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

 實驗準備:蠟塊、酒精燈、蒸發皿或金屬片、蠟燭、火柴、干燥的燒杯、澄清石灰水、干抹布 等 。

 實驗步驟及方法:

 1、 蒸發皿里加熱蠟塊; 2、 取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 3、 將另一只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 4、 將一只蒸發皿放在火焰上方,過一會兒取下觀察其底部。

 實驗現象及結論:

 蠟燭是固體,點著時因受熱熔化成了液體,隨著溫度的增高,液體又轉化成能燃燒的氣體。蠟燭在燃燒時,會發光發熱,還會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汽、灰燼等新物質。

 指導教師:文忠 主管教學領導簽字:文忠 教研組長簽字:王應欽

  丹寨縣南皋第二小學學生分組實驗報告單

  班 級 六(2)

 組號

 填表人

 實驗名稱 用試紙檢驗物質的酸堿性 實驗時間 2015.11.6 實驗目的:

 1、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性、堿性和中性的各種物質。

 2、了解指示劑的作用是能夠分辨物質的酸堿性。

 實驗準備:

 PH 試紙、盆子、白醋、小蘇打水、鑷子 等。

 實驗步驟及方法:

 1、 把白醋倒入盆子中。

 2、 把小蘇打水倒入第二個盆子中。

 3、用鑷子夾住 PH 試紙分別放進兩個盆子中。

 4、 觀察 PH 試紙發生了什么變化。

 實驗現象及結論:

 H PH 試紙 遇到酸性物質會變紅,遇到堿性物質會變綠,遇到中性物質則不會變色。

 指導教師:文忠 主管教學領導簽字:文忠 教研組長簽字:王應欽

  丹寨縣南皋第二小學學生分組實驗報告單

  班 級 六(2)

 組號

 填表人

 實驗名稱 模擬環形山的成因 實驗時間

 實驗目的:

 知道環形山的形成。

 實驗準備:

 盤子、細沙、大小不一的石子、手電筒等。

 實驗步驟及方法:

 (1)在一個盤子里鋪上約 3 厘米厚的細紗。

 (2)從不同的高度往沙盤里丟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從同一高度丟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實驗現象及結論:

 坑面積比石塊的大;石塊扔下的高度[力度]與坑面積的大小都有關系; 月球表面的環形山有可能是流星和隕石撞擊形成的。

 指導教師:文忠 主管教學領導簽字:文忠 教研組長簽字:王應欽

  丹寨縣南皋第二小學學生分組實驗報 告單

  班 級 六(2)

 組號

 填表人

 實驗名稱 探究行星與太陽之間距離和行星公轉周期有什么關系 實驗時間

 實驗目的:

 實驗準備:

 1.5 米長的細繩、水筆的塑料管、有孔的橡皮塞、秒表、砝碼、合適的場地等。

 實驗步驟及方法:

 (1)把細繩穿過塑料管,一頭拴上橡皮塞,一頭拴上砝碼。

 (2)捏住塑料管,舉過頭頂,讓橡皮塞做勻速圓周運動。注意:塑料管下的繩長保持不變。

 (3)分別使轉動的繩長為 20 厘米、40 厘米、60 厘米,每次轉動 10 圈,然后用轉動時間除以 10,至少重復三次,取平均值為公轉周期。

 實驗現象及結論:

 行星與太陽之間距離越遠,行星的公轉周期越長。

 指導教師:文忠 主管教學領導簽字:文忠 教研組長簽字:王應欽

  丹寨縣南皋第二小學學生分組實驗報告單

  班 級 六(2)

 組號

 填表人

 實驗名稱 假設與實驗 實驗時間

 實驗目的:

 實驗準備:

 實驗步驟及方法:

 實驗現象及結論:

 指導教師:文忠 主管教學領導簽字:文忠 教研組長簽字:王應欽

  丹寨縣南皋第二小學學生分組實驗報告單

  班 級

 組號

 填表人

 實驗名稱

 實驗時間

 實驗目的:

 實驗準備:

 實驗步驟及方法:

 實驗現象及結論:

 指導教師:

 主管教學領導簽字:

 教研組長簽字:

推薦訪問: 科學實驗 上冊 蘇教版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實驗報告單】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