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心得體會,(3)

| 瀏覽次數:

 做一個快樂的教書匠 鄭敬詒職業技術學校

 孫榮梅

 平常和同行聊起做教師這個話題時,有些老師特別是有一定教齡的老師有這樣的感觸:有時覺得教書已不能給自己帶來滿足感和樂趣,或者有些同行說自己很少去想喜不喜歡教書這個問題,更多的感到教師只是一個謀生的手段。自己也是教師,我自然很理解同行的這種無奈,很多老師最初選擇教師行業也是由于喜歡當教師才進了這行,并且開始時都曾躊躇滿志,想在教育的天地里干一番自己的成績。現在的狀態說明自己出現了倦怠,需要調整,絕不是不熱愛教育的表現。人們對教師形象的定位都是不辭辛苦,誨人不倦,但從現實來說,職業倦怠的確又是每個行業都存在的客觀問題,教師行業也不例外。畢竟教師這兩個字不單單是一個受人尊敬的名詞,更多意味著的是一個社會職業,教師也是由普通人來扮演的社會角色,既然是職業,就會有職業倦怠的問題存在。教師的工作狀態關系到每個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和生活的質量,多多討論這個問題其實很有必要也很有意義。

 也許每個老師的倦怠原因不盡相同,但它給人帶來的感受確很相似。我自己雖然才當四五年老師,但這種感覺曾經在參加工作不久時也出現過,深刻感受過倦怠感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剛從學校畢業找了一個待遇相對不錯的民辦初中教初一的政治(主要是心理健康內容),另外兼心理輔導工作。剛開始只感到比較難教,但教材內容老套且與學生的實際相差較遠,加之我在學校學的又感到很難用到實際工作,沒出一年,我就疲憊不堪:一是自己經驗有限,不論是上課還是開展

 心理工作,都感覺力不從心,想學習別人的經驗又不知找誰到哪學,自己就像被困住了手腳,二是按照學校要求來做的話,我還要把枯燥的教材內容大條小條的讓學生背,否則考試綜合排名就受影響,教材內容陳腐但又是必考內容嚴重制約了我的教學,做的都是些應付上級的表面工作,總之,教了一年書,我感到都是自己象只無頭蒼蠅瞎折騰,更糟糕的是感到忙的都是沒意思的事,不能從工作中得到一點成就感更不要談快樂兩字,這與我開始預期的狀態有天壤之別,這樣的狀態堅持了不到兩年,我就從那個學校逃之夭夭。學校待遇不錯,條件也不錯,但都無法繼續留在那里,我是被自己的疲憊感和挫敗感嚇跑的,我感到如果繼續這樣下去,這種糟糕的感覺會嚴重損害我工作的信心和進取心,我終有一天要逃離教師這個我本喜歡的行業。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我在掙扎的這兩年中,并沒有迷失自己:我一直都沒有否認自己具備當好教師必要的潛質,我在選擇當教師前就認識到自己是很適合也很喜歡做好教師的,而現在的狀態是提醒我需要把自己的潛能挖掘出來,我不缺潛質,缺的是挖掘潛質的工具和途徑,因此,我離開那所學校的時候心里想的是趕緊找學習的地方,我要充電,我要找激發我潛能的工具和平臺。這樣,我來到了廣州,沒有找新工作,攥足了勁頭去廣州找免費或收費的學習機會,來回很辛苦,很多時候都是晚上的活動,但我覺得我很充實,也很快樂。這樣,一年多下來,我學習到了很多在學校中學不到的東西,了解的東西多了,在學習中也常思考怎樣將所學的東西運用到以后的教學中,對以后的工作開展也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而通過學習更重要的收獲是

 我結識了許多熱愛心理的來自不同行業不同背景的朋友,給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多幫助,他們是我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資源和支持系統中重要的環節。后來當我來到順德重新走上教師的崗位,當我遇到困難無論是生活上的還是工作上的,他們給我的幫助最大。

 通過學習,通過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我對自己要從事的工作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對當好心理教師充滿了憧憬。現在我來到順德一所職校教書兩年了,雖然每天的工作表面上和以前的學校工作沒太大差別,但我自己的感覺確明顯不同,因為我現在能從我做的工作中得到屬于我自己的快樂,而這點對于我個人來說又是最重要的,對我的職業生涯發展也是最重要的。

 在攻克倦怠重獲得工作的快樂過程里,我有幾點體會:首先,我對自己了解比較清楚,知道自己的潛質怎樣,能做什么,想要什么,還需要什么,這樣才有可能找到自己職業生涯的準確定位,不置于在倦怠感來臨時出現方向的迷失;然后在我實現自己想要的狀態過程中,重視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無論何時,都不要讓自己進入孤軍奮戰的境地。誰都有在工作中遇到瓶頸的時候,但有些人由于缺乏完善的支持系統瓶頸容易變成了死胡同,但重視和善于利用支持系統的話,瓶頸反而很有可能會成為前進的階梯。我感覺,職業生涯順利與否很大程度來源于有沒有一個可以在專業發展方面起到督導作用的支持系統。最后,我認為如果自己本身熱愛教師這個職業,只是因為其它原因引起的職業倦怠,很大可能是提醒自己需要充電了,學習應是貫穿于整個職業發展過程中的。老師教學內容、教育任務每學年基

 本沒有很大變化,要讓自己的工作在重復的內容中教出新意,開拓內涵,教師自己沒有新的營養注入,教育的理論水平沒有大的或質的提高,工作就難以創新,當教育教學變為年復一年的重復工作時,倦怠難免會出現。沒有學習的意識和行為,自己很快就會成為無源之水、井底之蛙,教師職業生命的花朵就會枯萎,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想到前不久,有位老師講了個故事,說在一次研討交流會上,中國的校長問德國的校長,怎樣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德國的校長很疑惑:工作積極性還要別人調動嗎?仔細一想,確實,工作理應是我們獲得快樂的重要途徑,獲得快樂是每個人的夢想,那工作積極性還要別人調動么,其實這個故事也反映了很多人的工作狀態,當自己無法從工作過程本身獲得滿足和快樂,工作的意義被異化的時候,工作的積極性就只能靠外在的力量來推動了。工作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占據了絕大部分時間,如果工作不能給人帶來快樂,帶來的是疲憊和倦怠,那是件悲哀的事,人生也會失去光彩。

 所以,我想說:老師們,當倦怠來臨時,我們不能逃避,更不能麻木,要去正視它,讓倦怠促成自我的一次成長,要做就做快樂的教書匠。

推薦訪問: 心得體會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