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學后教, 當堂訓練>> 學習體會 這學期學校組織老師閱讀 蔡林森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關于“先學后教”的操作方法,每門學科都組織了老師閱讀, 使得“先學后教”得到了極大的推廣。對每位老師來說都是受益匪淺的。下面我就來談一談自己的個人體會。
蔡林森能寫出這本書, 并得到廣大師生的學習,在全國推廣, 說明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方法還是有可用之處的。這本書應該是蔡林森的經驗之作, 是他多年基層教學管理工作的經驗之談,顯示了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抱負之心。學生可以通過自學掌握教材。
蔡林森說:“每個教學工作者都要有“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樣的教學理念。
這樣才能教好學生, 要把自己的愛心投注在每一個學生的身上。這樣才是對學生的負責, 才是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做的事情。
第一:要突出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在課堂中,學生自學,是一堂課中的大環節,而自學的成功是上好這堂課的基礎。要加強學生自學的目的性和實效性,自學就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學生自學前,教師要抓住知識的重難點,提出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學生思考時,老師不要打擾學生。老師的主要任務是巡視,留心觀察,廣泛答疑,有重點地輔導差生。
學生通過這樣的自學,發現問題,帶疑聽講,有效地克服了學生自學中的盲目性。
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課堂中,學生自學結束后,就進入了“教”這個環節,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糾正錯誤,解決疑難問題,而此環節的時間也只有 10 分鐘左右,這就決定了教的內容要少而精。教師只須教教材內容的 20%,即重點、難點;只教學生不會的教的過程,是學生自學環節的延續和深化,是學生在進入最后一個環節——“當堂作業”中不出錯或少出錯的保證。在“教”這一環節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充分發揮。
三、運用“先學后教,當堂練習”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1、運用“先學后教”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轉化落后生,培養優等生,縮短差距。由于教師不講,學生自學,教師就有了足夠的時間去了解后進生,針對個別情況個別輔導。而優等生本身知識就學得牢固,理解得深刻, 2、 “先學后教”這種教學模式它符合“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能面向全體學生,培優補差,并且很好的把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 學習方式落到了實處。比如:1、1 班的王麗同學,性格內向膽小,數學基礎很差,課堂上她很難跟上學習的步伐,課后,不敢問老師。可在組內同學的幫助下她基本上能完成作業,跟上每天的學習步伐。學習上的信心也有了,
課堂上還能看見她舉手發言。每當看見組內的同學互相探討研究問題,互相幫助快樂學習時。我都會想到蔡林森說的那句話:“如果教師把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學習,去創造,那學生就猶如那些分得土地,可以自由耕種的農民一樣,獲得了真正的解放,潛能就釋放出來了。當鞋合腳的時候,腳被忘記了。當教育適合學生的時候,我們就能看到生命的偉大創造。” 3、運用“先學后教”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減輕教師與學生的負擔,使師生得到了共同解脫。從上課到下課,學習的全過程都是讓學生自學,教師由原來的講授者變成了組織者,不但解放了學生,而且解放了老師,解決了老師講得累、學生聽得苦,老師滿堂灌、學生不想學的問題。并且課堂上由于有了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也能當堂完成作業,課下不需要進行大量的題海戰術,就能夠舉一反三,運用自如,這樣學生學得輕松,教師也教得輕松,有效減輕了師生的負擔. 第四、做好預習工作。
預習是自學的一種形式,是學生走進文本的起始階段,搞好預習是提高有效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效預習的過程,是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多種途徑嘗試解決問題并運用適當的方法學習的過程,是探
究并體會的過程,是形成見解和成果的過程,也是學生有效自主學習的過程。
教師為了上好課,總會在課前作一番精心的設計,以此提高課堂的有效性。但是一堂課的時間畢竟有限,而教材的知識量也很大,僅靠四十分鐘完成要求的內容,時間會顯得非常緊迫,而且效果也未必會理想。
伴隨著新一輪課改及素質教育的落實,在課時減少而教學內容不變的情況下,提高課堂效率更顯得尤為重要與迫切,課堂上的知識需要學生自己消化吸收,課后作業卻成了老師最大的麻煩。因此,激發和鼓勵學生開展課前預習活動,掌握有效預習策略,養成預習習慣,便成了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是推動學生不斷進取的“前奏曲”。
課前預習的課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檢驗效果方面仍有待提高,這將成為我新學期的努力方向。
先學后教是江蘇泰興洋思中學獨創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傳統的“先教后學、課后作業”教學模式的顛覆性改革。每堂課教師都不要先講,而是先讓學生自學。學生不是盲目地自學,而是在教師指導下自學,教師的指導必須符合“四明確”要求:明確時間、明確內容、明確方法、明確要求。只有做到四明確,才能為學生指明自學的目標和方向,學生也才能高效率地進行自學。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作為一種教學方法,不是萬能的,總是在某種場合適用,某種場合不適用。但其精神實質是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克服傳統教學中老師的越俎代庖,這些都是應該大力提倡的。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能使課堂精彩紛呈,能使校園生機盎然。做教師的我們應該徹底的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真正的融入到生本教學中去。去感動學生的精彩,去收獲成功的喜悅。這條路對我來說還很長很長,但我會盡己所能。相信“守望著春天必能看見春暖花開。能點燃學困生的激情。在我所任教的每個階段,都存在這樣一類學生:他們為數不多,跟不上班集體的整體要求,不能及時完成學習任務,對周圍的人容易抱有猜疑、不信任的態度,產生“你好是你的,我不好不關你的事”的消極心理。教師若冷落或無意傷害,他們就會很敏感的在心理上與周圍的人之間形成一堵無形的“墻”。其實他們真正的心聲是:想學習好,但感覺很難。在我多年的教學中,也在關注這一群體,想幫他們,讓他們像別的孩子一樣享受到學習、思考的樂趣,采取過各種方法,但收效都不盡人意。這一年來,學習了許多生本的理論,親歷了生本課堂,也在同行中感受到了生本教學帶來的成果。才真正的領悟了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下沒有差生,只有有差異的學生”這一觀念。這使我有一種強烈的意識,在
我們這樣的農村學校,“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是轉化“學困生”的有效途徑!
<<先學后教, 當堂訓練>>
學 習 體 會
教 師:李梅芝
推薦訪問: 心得體會 訓練 當堂上一篇:信息化工作匯報材料-總結報告范文
下一篇:寒假社會實踐報告2020.doc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