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赴四川省考察學習全域旅游工作情況的報告
按照縣政協常委會工作要點安排,4 月 20 日至 28 日,縣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常委、委員和有關鄉鎮、部門負責人,赴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地區四川省郫都區、蒲江縣、石棉縣、冕寧縣、西昌市、會理縣、鹽邊縣、攀枝花市考察學習全域旅游發展情況,現將考察學習情況報告如下:
一、經驗與啟示 一是以優化管理體制為基礎,切實增強發展動力。全域旅游的發展不是孤軍奮戰,而是在融合中共同發展。只有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理順旅游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的關系,突破制約旅游發展的障礙,才能推動旅游業的跨越式發展。本次考察的地區,全域旅游效益穩步增長,呈現良性循環發展態勢,得益于科學的旅游發展管理體制。
一是政府主導全力推動。在發展初期,政府有關部門科學決策,多方調研論證,以“大旅游”理念指導制定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廣泛搜集整理歷史遺跡、革命文物等,主導具體景點設計、施工和資金籌措,保證前期投入充分到位,為全域旅游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二是管理機制科學高效。一方面是政府能夠按照需要合理劃分有關部門的職責,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比如將境內各景點的規劃建設、接待管理、市場營銷等均由旅游局
負責設計方案,避免職能交叉相互推諉扯皮;另一方面出臺激勵措施。各地政府為了調動廣大干部的積極性,在穩定公務員工資的前提下,根據不同崗位和級別,以承擔工作量大小和工作成效,采取差異化的方式分配年終獎,激發了干部的潛力,營造了爭先恐后、敢為人先的干事創業環境。
三是著力發揮市場作用。在全域旅游工作的各個環節中嚴格執行市場配置資源的基本規則,對一些規模較大或比較分散而政府無力承擔的項目,積極引進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參與承建運營,利用市場化運作模式推進全域旅游向縱深發展。
二是以挖掘旅游資源為重點,大力發展特色旅游。所到各地都有自身特有的旅游資源,以自己得天獨厚的地形地貌、自然景觀、人文歷史等吸引了全國各地游客。
一是發展紅色旅游。石棉縣以“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蜚聲中外的安順場,打造國家 4A 級紅色旅游景點,成為全國首批 100 個紅色旅游精品景區和 30 條精品線路之一;冕寧縣依托“彝海結盟”這一象征民族團結光輝典范的歷史事件,全力打造彝海周邊紅色旅游景區,建成紅軍“彝海結盟”紀念館;會理縣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建成皎平渡紅軍渡江紀念碑(館)、會理會議遺址、紅軍長征過會理紀念館等紅色景點,吸引國內外游客重走長征路,形成獨具特色的旅游線路。
二是發展人文旅游。石棉縣是建國初期我國重要戰略資源—石棉的主產地,隨著科技發展,石棉已逐步退出歷史舞臺,而這里仍然是全國各地石棉礦工的第二故鄉,承載著許多人的青春記憶。該縣正在原石棉礦舊址建設一座石棉礦記憶館,模擬復
原當年的生產場景,吸引人們到此尋根、重溫歷史;攀枝花市是中國三線建設的龍頭和成功典范,為紀念三線建設者的歷史功績,全面反映波瀾壯闊的“好人好馬上三線、備戰備荒為人民”的三線建設歷史,用 5 年時間的前期資料準備,建成了“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成為“全國三線建設者的心靈和精神家園、三線建設的資源庫和三線精神的傳承地”。
三是打造現代旅游。攀枝花市東區阿署達村建成村集體控股的康養旅游服務有限公司,推廣“企業+基地+農戶”、 “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提高農業產業組織化水平,全方位打造“花舞人間”景區,以精品民宿、特色餐飲、親子體驗基地、文創項目設計等為抓手,著力發展城市近郊觀光農業、城市近郊休閑旅游、特色餐飲等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該村已有 6 家星級農家樂,51 個鄉村旅游接待點,年接待游客 10 余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 4000 余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 17000 元。
三是以發展支柱產業為抓手,著力促進農民增收。發展全域旅游,特別是鄉村旅游必須要有產業支撐才能保證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實施品牌打造戰略。蒲江縣在全國率先推進整縣打造有機農業縣,獲批建設國家級“特色水果現代農業產業園”,茶葉、獼猴桃、柑橘等成為鄉村旅游發展主打產品,“蒲江雀舌”“蒲江獼猴桃”“蒲江丑柑”“蒲江米花糖”等獲評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石棉縣大力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現已發展黃果柑 5 萬畝,是石棉縣“百里金果長廊”鄉村旅游帶重要組成部分。
二是實施節會營銷戰略。西
昌市依托特色優勢產業,實現一三產業互動發展,以“一鄉一品”的模式發展形成了一批集種植、觀光采摘、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特色產業村,每年舉辦櫻桃節、蜜桃節、葡萄節等18 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節慶活動,實現了“舉辦一個節,活躍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標。
三是實施產業基地戰略。鹽邊縣金河 5 萬畝芒果基地,通過政府主導、龍頭企業帶動,堅持走“龍頭企業+農戶+專合組織”和“農超對接”的路子,帶動芒果種植戶 777 戶,年產量超過 2 萬噸,產值達 1.5 億元,人均增收 3 萬元,成為四川省規模最大、產業化程度最高、農民增收效益最好的產業基地。
四是以滿足游客多元化需求為目標,全面提升旅游質量。所到各地在發展旅游業過程中,能夠將自身發展與周邊區域發展結合起來,置身于全省、全國范圍內找準自身發展優勢,逐步完善“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產業全要素公共服務體系。
一是注重提升游客的舒適度。在景點設計建設中注重細節,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景區規劃設計充分考慮游客游覽美景、方便吃住出行等多元化需求,全力滿足游客需要。比如鹽邊縣開展“好客鹽邊人、滿意在鹽邊”活動,創建紅格省級旅游度假區,集陽光康養、溫泉 SPA、避暑度假等為一體,推動康養“五個+”旅游新體驗,實現了游客從“到此一游”到“美好享受”,再到“美好回憶”的新高度。
二是推進文旅融合、共創共享。蒲江縣大力發展文創旅游,形成了文藝創作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的格局,主要依托四川省“活著的邛窯”——明月窯,借此打造國際范、文藝范的陶藝小鎮,
在甘溪鎮建設“明月國際陶藝村”,成為西部第一、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創意陶瓷會展采購中心,吸引游客體驗手工陶器制作技藝,讓游客在“游中購、娛中樂”,形成了“休閑、度假、養生、體驗”為特色的鄉村旅游新業態。
三是大力發展 “農家樂”經濟。農家樂是全域旅游中帶動群眾致富的重要途徑。郫都區友愛鎮農科村依托盆景花卉和鄉村民俗首創了農家樂旅游模式,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中國農家樂旅游發源地”,該村及周邊有農家樂和鄉村酒店 60 多家,年接待游客 200 多萬人次;西昌市樟木箐鄉是當地政府著力打造的“中國鄉村游”經典景區,該鄉盛產櫻桃、黃桃、獼猴桃等水果,特別是茅坡櫻桃,更是享譽全國,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來,采摘品嘗、休閑度假,當地開辦“農家樂”的農戶占 80%以上,成為群眾增收主要來源。
二、幾點建議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縣旅游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被省上確定為全域旅游試點縣,以 4A級景區—周祖陵森林公園為中心,開發了一系列旅游項目,取得了較好成效,藥王洞養生小鎮、薰衣草莊園等景點的游客持續增加,馬嶺黃酒古鎮、驛馬湖羊小鎮、玄馬玫瑰莊園等建設穩步推進,旅游產業已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我縣全域旅游工作還存在一些困難和不足。四川省的發展思路和經驗,對做大做強我縣全域旅游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
一是充分調研論證,制定科學合理的全域旅游規劃。發
展全域旅游,首先必須結合實際制定出臺全域旅游發展中長期總體規劃,對我縣旅游業發展提供基本遵循。規劃要具有前瞻性。應根據我縣資源環境、人文歷史、傳統民俗、財政能力等實際,充分調研論證,明確旅游發展定位,確保一次規劃到位,分期分批實施。規劃要突出實用性。堅持保護性開發的原則,實行分類指導、穩步推進,避免盲目貪大求全、導致項目遍地開花但缺乏特色。應先確定幾個有開發潛力的鄉鎮,集中力量打造精品景區,逐步帶動有序發展。規劃要體現法定性。制定規劃要科學嚴謹,充分吸納本地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意見建議;規劃一經審定通過,必須以政府文件形式固定,不得隨意變更;要依照規劃一屆接著一屆干,防止出現規劃與執行“兩張皮”現象。
二是創新體制機制,構建全域旅游綜合發展體系。堅持政府主導,健全旅游綜合管理機構。應建立適應全域旅游特點的旅游管理機制,成立旅游綜合管理部門,強化工作職能,明確工作責任,切實承擔起旅游資源整合、統籌協調、旅游項目驗收、旅游數據統計、年終目標綜合考核等職能。創新工作措施,推進全域旅游可持續發展。出臺支持全域旅游發展的綜合性政策措施,整合項目資金,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通過市場化運作,引入民營資本和社會資源,引導金融機構對全域旅游給予融資支持。積極引進外來大企業參與旅游開發,健全旅游發展受益機制,出臺旅游惠民政策,保障景區周邊村民和居民、涉旅企業的合理利益訴求。加大培訓力度,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旅游干部培訓交流,通過外派干部
到旅游發達地區掛職學習或參加培訓等形式,提升旅游行業干部素質水平;加大旅游管理人才及旅游從業人員招引,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旅游業開發、策劃、運營管理團隊;出臺激勵性政策措施,改變干部“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大鍋飯思想,充分發揮干部主觀能動性,推進我縣全域旅游快速發展。
三是重視旅游資源挖掘,推動全域旅游轉型升級。深入挖掘整理各類歷史文化遺存。組織專家、學者,通過考古發掘、文物古跡研究、歷史記載等途徑,對我縣農耕文化、岐黃文化、紅色文化以及石油文化進行系統性、有深度的研究整理,廣泛征集歷史遺跡、圖片影像資料,特別是要盡快挖掘整理長慶油田建設遺址、資料,打造一批全國唯一、獨具慶城特色的文化旅游項目。重點圍繞我縣岐伯故里、周祖圣地、革命老區、長慶油田發源地等特點,著力塑造健康、養生旅游新業態,力爭把慶城建成“中醫文化朝圣地、農耕文化溯源地、紅色文化傳承地、長慶油田尋根地”,將我縣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將全域旅游與產業扶貧有機結合。樹立“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積極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鄉村旅游中來,成為全域旅游工作的參與者、受益者。因地制宜,大力發展以蔬果采摘、觀光休閑等為主的鄉村游,通過獎補等形式帶動群眾發展農家樂、鄉村民宿,加強規范管理,引導帶動周邊群眾持續發展特色種植、特色養殖,打開一條群眾脫貧致富便捷通道。促進文化藝術與全域旅游融合發展。依托我縣農特產品和文化資源,適時組織舉辦文化旅游藝術節、桃花節、蘋果節、黃酒節、賞雪節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
化節會,舉辦手工面大賽、青年徒步賽等賽事活動,持續多途徑宣傳推介慶城,不斷擴大慶城知名度和影響力。
四是加大建設力度,提升全域旅游公共服務水平。著力破解硬件制約。加快農村公路、景區道路提質改造,改善交通條件。加強縣城和景區周邊停車場建設,合理設置景點廁所,維修更換破損設施,增設殘疾人服務設施,提升景點檔次。提升游客接待服務能力。構建調度靈活、運行高效的游客集散服務體系,打造一批以健康養生、民俗風情為主題的酒店和旅游民宿,挖掘一批民間傳統小吃,不斷提升我縣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大導游教育培訓力度,切實提升導游為游客服務的意識、態度和能力水平。加強旅游產品研發生產,培育一批地域特色突出的土特產品龍頭企業,開發一批創意新穎、內涵深厚的地方特產和旅游紀念品,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旅游收入。創新智慧旅游體系建設。開展旅游基礎信息普查采集工作,積極推進智慧景區、智慧旅行社、智慧飯店建設,搭建集交通、氣象、治安、客流信息等為一體的旅游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實現涉旅場所免費 Wi-Fi、視頻監控全覆蓋,周祖陵景區、藥王洞養生小鎮等主要景區實現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實時信息推送功能,進一步提升旅游質量。
推薦訪問: 工作情況 考察 報告上一篇:對于赴重慶市考察學習報告
下一篇:教師自查報告范文5篇
同志們:今天這個大會,是市委全面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對縣市區委書記履行基層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情況的一次集中檢閱,同時是對全市基層黨建工作的一次再部署、再落實的會議。前面,**
***年,我認真履行領班子、帶隊伍、抓黨員、保穩定的基層黨建工作思路,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歷次全會精神為主線,以市局基層黨建工作考核細則為落腳點,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
根據會議安排,現將2022年履行抓基層黨建工作職責情況報告如下:一、履職工作特色和亮點1 突出政治建設,著力在思想認識上提高。牢固樹立抓黨建就是抓政績的理念,以“黨建工作抓引領、社區治理求突破,為民服
2022年以來,在**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黨建工作為統領,扎實開展夯實“三個基本”活動,以“四化四力”行動為抓手,聚力創建
各位領導,同志們:根據會議安排,現就2022年度抓基層黨建工作情況匯報如下: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強化政治引領。一是不斷強化理論武裝。堅持通過黨組會、中心組學習會和“三會一課”,第一時間、第一議題學
2022年度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報告按照黨委工作部署,現將本人2022年度抓基層黨建工作情況報告如下:一、2022年度抓基層黨建工作情況(一)旗幟鮮明講政治將旗幟鮮明講政治放在全局發展首要位置,積極開展
2022年,是我在數計系黨總支書記這個新崗位上度過的第一個完整的工作年度。回首一年來在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與數計系領導班子和全體師生共同走過的日子,艱辛歷歷在目,收獲溫潤心田。作為黨總支書記,我始終牢
按照考核要求,現將本人一年來,作為統戰部長履行職責、廉潔自律等方面情況報告如下:一、著眼增強政治素質,不斷深化理論學習堅持把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履職從政的第一位要求,帶領統戰系統干部堅決擁護“兩個確立”
**年,緊緊圍繞黨工委、管委會的決策部署,全體人員團結協作、凝心聚力,緊扣黨工委“**”基本工作思路,全力開拓進取,認真履職盡責,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一、個人思想政治狀況檸檬文苑www bgzjy
按照縣委關于開展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會議的有關要求,經請示縣委組織部同意,今天,我們在此召開2022年度基層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會議。1 首先,請**黨委書記,**同志述職。**黨委能夠主動研究